主题活动:风雨云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风雨云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风雨云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1b9b5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3.png)
幼儿园大班风雨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雨云的基本概念,知道风雨云是由水蒸气在大气中形成的现象。
2. 通过观察风雨云的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讲述风雨云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雨云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 风雨云的图片观察和描述。
3. 风雨云的故事讲述和讨论。
三、教学准备:1. 风雨云的图片资料。
2. 风雨云的故事书籍。
3. 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提问幼儿是否见过风雨云,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 讲解风雨云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展示风雨云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3. 讲述一个风雨云的故事,让幼儿倾听并讨论故事内容。
4. 创意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风雨云。
五、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所见到的风雨云现象。
2. 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分享风雨云的故事和知识。
注意: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绘画的风雨云作品,评估他们对风雨云的理解和想象力。
2. 通过课堂讨论和幼儿的分享,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 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观察风雨云的情况,以及他们对风雨云知识的分享情况。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亲自观察不同的天气现象,包括风雨云等。
2. 邀请气象专家来园进行讲座,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风雨云的形成和变化。
3. 开展一个关于天气的科普展览,让幼儿通过图片、模型等材料,更深入地了解风雨云等天气现象。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反应,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九、教学资源:1. 风雨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风雨云相关的儿童图书。
3. 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4. 户外观察活动所需的防晒霜、雨具等。
幼儿大班主题教《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教《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01109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c.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让幼儿对风雨云的现象产生兴趣,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
1.2 教学准备:自然风光图片、风雨云的音频素材、故事书《风雨云的故事》。
1.3 教学过程:(1) 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风雨云现象。
(2) 播放风雨云的音频素材,让幼儿听辨风雨云的声音,并尝试模仿。
(3) 讲述故事《风雨云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风雨云的产生和变化。
1.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观察风雨云现象时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故事讲述中的反应和提问。
第二章:风雨云的形成2.1 教学目的:让幼儿了解风雨云的形成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准备:风雨云的形成过程图、故事书《风雨云的故事》。
2.3 教学过程:(1) 展示风雨云的形成过程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风雨云的形成过程。
(2) 讲述故事《风雨云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风雨云的形成原因。
(3) 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吹气球制造云雾,让幼儿亲身体验风雨云的形成。
2.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观察风雨云形成过程时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故事讲述和实验中的反应和提问。
第三章:风雨云的变化3.1 教学目的:让幼儿了解风雨云的变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准备:风雨云的变化过程图、故事书《风雨云的故事》。
3.3 教学过程:(1) 展示风雨云的变化过程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风雨云的变化过程。
(2) 讲述故事《风雨云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风雨云变化的原因。
(3) 进行简单的实验,如改变温度和湿度,观察风雨云的变化,让幼儿亲身体验风雨云的变化。
3.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观察风雨云变化过程时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故事讲述和实验中的反应和提问。
第四章:风雨云的传说4.1 教学目的:让幼儿了解风雨云的传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2 教学准备:风雨云的传说故事、故事书《风雨云的故事》。
幼儿大班主题教《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教《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88e62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e.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雨云的自然现象,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内容:1. 风雨云的定义和特点2. 风雨云的形成原因3. 风雨云对生活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风雨云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
2. 讲解法:教师讲解风雨云的知识,帮助幼儿理解。
3. 实践活动:让幼儿参与制作风雨云的手工,提高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风雨云的图片。
2. 手工材料:彩纸、水彩笔、剪刀等。
3. 教学视频或动画:关于风雨云的视频或动画。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风雨云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讲解风雨云的定义和特点,让幼儿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观察:让幼儿观察风雨云的变化,并描述出来。
4. 实践活动:让幼儿制作风雨云的手工,提高动手能力。
5. 总结:通过视频或动画,让幼儿了解风雨云的形成原因和对生活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风雨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制作的风雨云手工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进行简单的问答环节,检验幼儿对风雨云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实践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风雨云的变化。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风雨云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2. 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九、教学评价:1. 综合评估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描述、动手能力等。
2. 评估幼儿对风雨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收集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十、教学后续:1. 继续开展关于自然现象的主题教学,让幼儿了解更多知识。
大班主题教案《风雨云的故事》
![大班主题教案《风雨云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35b891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e.png)
大班主题教案《风雨云的故事》1200字教学主题:风雨云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风雨云的形成原因2.学习风雨云的分类和特点3.学习风雨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1.风和雨的形成原因2.风雨云的分类和特点3.风雨云带来的影响4.风雨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重点了解风雨云的形成原因学习风雨云的分类和特点难点风雨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图片和视频资料3.小组讨论的资料教学过程:知识输入1.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预测、观察这些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去发现风、雨和云的形状和特点,并提问学生:“风、雨和云是如何形成的呢?”2.讲授(20分钟)2.1风和雨的形成原因教师向学生讲解风和雨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
2.2风雨云的分类和特点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雨云,并让学生了解云的形状、大小、颜色和密度等因素。
3.案例分析和讨论(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风雨和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让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风雨和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4.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答一些关键问题,总结他们所学到的关于风雨和云的知识。
课后作业:1.了解当地的风雨云特点2.拍摄当地的风雨云现象教学方式和方法:1.讲授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4.表演展示教学工具:1.多媒体2.图片和视频资料3.小组讨论的资料4.口头讲解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风雨云的故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风雨与云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以及小组讨论,教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这些天气现象是如何发生和相互作用的。
此外,本次活动还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风雨和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理解。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详案《风雨云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详案《风雨云的故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db555a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6.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详案《风雨云的故事》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详案《风雨云的故事》含反思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详案《风雨云的故事》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的目标:一、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积累有关“风、雨、云”的资料,知道它们的形成过程,以及对人类的益处和危害。
二、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一、活动内容:收集资料,丰富幼儿有关的知识经验。
二、活动步骤:1、引导幼儿利用多种途径,收集、寻找有关“风、雨、云”资料。
如:网上下载,杂志,各种有关自然科学的书等。
2、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三、活动的引导:1、教师参与收集资料。
2、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
3、注重为幼儿提供更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幼儿的“问题意识”。
第二阶段一、活动内容:根据提出的热点问题“雨”进行讨论。
二、活动步骤:1、通过故事、Powerpoint的演示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2、讨论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有关雨的知识。
3、谈谈雨对人类的益处,以及带来的危害。
三、活动的引导:1、幼儿分住观察收集到的有关雨的资料。
2、引导幼儿观摩幻灯片,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3、在谈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观看Discovery的录象带。
4、鼓励幼儿继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一、活动内容:在雨的认识过程中引出云的主题,继续引发对云的探索。
二、活动步骤:1、用小试验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成过程。
2、带领幼儿外出看云,大胆编构云的故事。
3、观看资料了解云的形态、颜色、厚薄与天气的关系。
动手天气预报卡。
三、活动引导:1、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引导幼儿如何操作小实验。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风雨云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风雨云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051ee8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4.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风雨云的故事》故事背景风、雨、云是幼儿园大班阶段的自然科学教育课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科学知识,能够从周围环境中观察和发现自然现象并进行简单地解释。
而学习风、雨、云三者的形成和作用,不仅能够增加孩子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风、雨、云的基本形成原理,加深对自然界的认知。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3.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技能。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及活动准备1.教具:图画、幼儿科学实验器材。
2.素材:包括有关风、雨、云的短故事、图画和视频。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导入时,可以让孩子们坐在地上,通过观察外面的天气,引入风、雨、云的话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第二步:速记(10分钟)这一环节可以在室内进行。
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圈,再把幼儿园的大门窗户打开一些,让孩子们感受风的吹拂。
然后让孩子们拿出笔和纸,快速写下一些围绕风、雨、云所能想到的单词,可以是形容词,风景,动物甚至是音乐等等。
当孩子们写完后,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第三步:观察(10分钟)让孩子们开放性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并和伙伴讨论所发现的一些共性和个体差异。
孩子们也可以在课后做一些家庭作业,并带回来分享。
第四步:活动(30分钟)开展幼儿科学实验,可以通过制作风筝,观察风的作用;通过制作雨滴实验装置,体验雨水的演变过程,或者第二或第三维护珍贵水源等等。
第五步:反馈(10分钟)通过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反思,回归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身边事例讨论、提问等等,让孩子们较好地加深对风、雨、云的认知。
第六步:总结(5分钟)对本次主题的活动进行反思,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简单的总结,并向自己的小组分享。
教学评价1.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孩子们对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表现出色的孩子给予表扬和奖励。
幼儿大班主题教《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教《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e84e4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8.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风雨云的自然现象,认知它们的特点和变化。
1.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兴趣和能力。
1.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1.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故事卡片、风雨云道具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布置氛围。
2.3 材料准备:画纸、画笔、彩泥、建构积木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主题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风雨云的自然现象。
引导幼儿观察、描述风雨云的特点和变化。
3.2 故事分享(10分钟)讲述《风雨云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风雨云的认识和体验。
3.3 创意活动(10分钟)利用画笔、彩泥、建构积木等材料,让幼儿创作风雨云作品。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3.4 互动游戏(5分钟)设计有关风雨云的互动游戏,如“风雨云接力”、“云朵飘飘”等。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培养合作、分享的精神。
3.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和兴趣。
4.2 搜集幼儿在创意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其表现力和创造力。
4.3 关注幼儿在互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分享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建议5.1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5.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目标和内容,共同培养幼儿的兴趣。
5.3 定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图片:收集各种风雨云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6.2 视频:寻找相关的风雨云现象的视频资料,用于更直观的教学。
6.3 故事卡片:制作包含风雨云故事的卡片,用于故事分享环节。
6.4 风雨云道具:制作风雨云的道具,用于互动游戏环节。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08b9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1.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认识风雨云;(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风雨云的特点和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风雨云的形成原因及其变化规律;(2)如何用语言描述风雨云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风雨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准备实验器材,如雨伞、水等。
2. 学生准备:(1)观察并记录近期天气变化;(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天气变化;(2)展示有关风雨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讲解风雨云的形成原因及其变化规律。
3. 观察与实验:(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如模拟风雨云的形成过程;4. 语言表达:(1)教授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风雨云的特点;(2)学生进行实践,尝试用语言描述真实的风雨云现象。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并记录天气变化,学会用语言描述风雨云的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学会了用语言描述风雨云的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在观察天气变化的过程中,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其对风雨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18d37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4.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风雨云的定义和特点2. 风雨云的形成原因3. 风雨云的观察和描述三、教学重点1. 风雨云的定义和特点2. 风雨云的形成原因3. 风雨云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四、教学难点1. 风雨云的形成原因2. 风雨云的观察和描述方法五、教学准备1. 风雨云的图片或视频素材2. 观察风雨云的工具(如望远镜、相机等)3. PPT或黑板等展示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风雨云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风雨云的形成原因,如大气层、水汽、温度等因素。
2.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风雨云的形成过程。
3. 引导学生理解风雨云的形成原因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实践观察(15分钟)1.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风雨云。
2. 学生用望远镜、相机等工具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讨论交流(10分钟)1. 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风雨云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学生提出问题或疑惑,教师解答。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风雨云,让学生了解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实践观察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认真,但在讨论交流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表达欲望,而部分学生较为内向,教师应多关注内向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风雨云的形成原因。
2. 运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风雨云的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雨是云的娃娃》
![幼儿园大班教案《雨是云的娃娃》](https://img.taocdn.com/s3/m/a49437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4.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雨是云的娃娃》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天气的观察和感知能力;2.帮助幼儿认识雨水是从云里掉下来的;3.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互动能力。
教学内容1.给幼儿讲解云的形态和雨水形成的过程;2.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雨水从云中掉落的过程;3.借题发挥,引导幼儿对天气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
教学准备1.印刷雨水和云朵的图片;2.准备透明杯、洒水壶等;3.准备漂流瓶、彩笔等。
教学过程1. 自由玩耍(10分钟)安排幼儿在室内或室外进行自由玩耍,消除疲劳感,使其进入课堂状态。
2. 导入(5分钟)1.把云朵和雨水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2.教师指着云朵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3.幼儿回答:“云朵。
”4.教师再问:“云朵有什么用?”5.幼儿回答:“下雨啊!”6.教师指着雨水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7.幼儿回答:“雨水。
”8.教师再问:“雨水从哪里来的?”9.幼儿想了想,没有回答。
10.教师给予提示:“雨水是从云朵掉下来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个知识。
”3. 了解云(10分钟)1.拿出云朵图片,让幼儿观察,感受云的形态。
2.教师讲解云朵的形态,引导幼儿观察云朵的不同形态(卷云、雾云、积云等)。
3.教师可以用幼儿熟悉的物品做比喻,比如:“云朵像一块棉花糖,可以变形、飘动,让我们不会感到压抑。
”4. 了解雨水(10分钟)1.拿出雨水图片,让幼儿观察,感受雨水的形态。
2.教师讲解雨水的形态,引导幼儿观察雨水的不同形态(小雨、大雨、暴雨等)。
3.教师可以做一个小实验,用洒水壶向上喷水,让幼儿观察雾气、水珠的产生过程。
5. 实践体验(20分钟)1.准备一个透明杯,把水倒满,然后教师让幼儿将洒水壶里的水喷到透明杯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水珠是如何产生的,透明杯中的水是不是像真正的云朵。
3.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地发挥,让他们试着将透明杯中的水喷成不同的形状。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2be24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b.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雨云的基本概念,知道风雨云的形成原因。
2. 通过观察风雨云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2. 教学难点:风雨云的形成过程及其相关气象知识。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风雨云的图片。
2. 教学工具: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风雨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新课导入:介绍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风雨云的形成过程及其相关气象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风雨云带来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作业布置1. 观察生活中的风雨云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 了解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总结其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风雨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讲解中,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风雨云的形成过程及其相关气象知识。
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节课堂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吸收知识。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观察风雨云1. 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或周边地区的风雨云现象。
2. 学生记录下观察到的风雨云特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活动二:风雨云知识竞赛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风雨云的知识题目。
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回答题目。
3. 教师点评答案,纠正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教学评价评价一:观察风雨云记录表1. 评价学生对风雨云观察的认真程度和记录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评价二:风雨云知识竞赛成绩1. 评价学生在知识竞赛中的表现,包括答案的正确性和回答速度。
2. 评价学生在竞赛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cd215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7.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雨云的基本概念,知道它们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气象现象。
2. 通过观察风雨云的图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3. 通过讲述风雨云的故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风雨云的定义和特点2. 风雨云的形成原因3. 风雨云的故事三、教学重点:1. 风雨云的基本概念2. 风雨云的形成原因3. 风雨云的故事的讲述和理解四、教学难点:1. 风雨云的形成原因的理解2. 风雨云的故事的讲述和理解五、教学准备:1. 风雨云的图片2. 风雨云的故事的资料3. 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风雨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介绍风雨云的定义和特点,解释风雨云的形成原因。
3. 讲述风雨云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七、作业:1. 绘制风雨云的图片,并写一篇关于风雨云的小作文。
2. 调查身边的风雨云现象,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雨云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风雨云的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风雨云的故事的讲述和理解程度。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预报,了解风雨云的变化。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风雨云的现象。
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风雨云的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风雨云的形成原因的理解情况。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十一、课后作业:1. 绘制风雨云的图片,并写一篇关于风雨云的小作文。
2. 调查身边的风雨云现象,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
十二、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雨云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风雨云的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风雨云的故事的讲述和理解程度。
十三、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预报,了解风雨云的变化。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风雨云的现象。
十四、教学反思:1. 学生对风雨云的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幼儿大班主题教《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教《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d3962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4.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幼儿对风雨云的兴趣。
2. 帮助幼儿观察和体验自然现象。
教学内容:1. 介绍风雨云的概念。
2. 观察和体验风雨云的变化。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风雨云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教师讲解风雨云的概念和变化。
3. 观察窗外风雨云的变化,让幼儿亲身体验。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风雨云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记录幼儿对风雨云的观察和描述。
第二章:雨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和作用。
2. 培养幼儿对雨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雨的形成过程。
2. 探讨雨的作用和意义。
1. 教师讲解雨的形成过程,配合图片演示。
2. 讨论雨的作用,如滋润大地、清洁空气等。
3. 雨中户外活动,让幼儿感受雨的触感和声音。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雨的形成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记录幼儿对雨的喜爱和欣赏的反应。
第三章:风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形成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风的感知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风的形成和特点。
2. 探讨风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风的形成和特点,配合图片演示。
2. 讨论风的作用,如吹动树叶、带动风车等。
3. 风中户外活动,让幼儿感受风的力量和变化。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风的形成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记录幼儿对风的感知和创造力的表现。
第四章:云的故事1. 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
2. 培养幼儿对云的观察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云的形成和变化。
2. 探讨云的形状和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云的形成和变化,配合图片演示。
2. 讨论云的形状和特点,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3. 观察天空中的云,让幼儿描述云的形状和变化。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云的形成和变化的理解程度。
2. 记录幼儿对云的观察和想象力的表现。
第五章:总结与展示教学目标:1. 巩固幼儿对风雨云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幼儿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e3bfb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2.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风雨云现象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风雨云形成的原理及相关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体验风雨云的变化过程;(2)运用科学实验和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天气变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风雨云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风雨云的基本概念(1)风雨云的定义及特点;(2)风雨云的形成原理。
2. 第二课时:观察风雨云现象(1)学会观察风雨云的外观特征;(2)学会描述风雨云的变化过程。
3. 第三课时:风雨云的科学原理(1)风雨云的形成原因;(2)风雨云与大气环境的关系。
4. 第四课时:风雨云现象的观察与实践(1)进行风雨云现象的实地观察;(2)实践操作,体验风雨云的变化过程。
5. 第五课时:风雨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风雨云对农业的影响;(2)风雨云对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风雨云的图片及变化过程的图片;2. 视频素材:风雨云的形成过程的视频;3. 实验器材:玻璃杯、热水、冷水等;4. 调查问卷:关于风雨云现象的调查问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的掌握程度;2. 学生观察和描述风雨云现象的能力;3. 学生对风雨云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4.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风雨云的特点;2.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3. 引导学生关注风雨云现象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4.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807f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e.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雨云的定义和特点2. 风雨云的形成原因3. 风雨云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风雨云的形成原因。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风雨云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风雨云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风雨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 教学道具:风雨云模型3. 教学场地:教室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雨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2. 讲解:讲解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风雨云的形成原因。
3. 观察: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风雨云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风雨云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风雨云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观察风雨云的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关注自然现象。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对风雨云的形成原因和影响有了深入的了解。
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风雨云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能否正确描述风雨云的特点。
2. 评估学生在观察风雨云现象时的认真程度和记录能力。
3. 通过讨论环节,检查学生对风雨云形成原因的理解,以及他们是否能提出合理的观点。
4. 收集学生课后观察风雨云的作业,以评估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七、教学难点:1. 风雨云的形成原因,特别是涉及气象学的基本原理。
2. 风雨云对生活环境的复杂影响,包括天气变化、生态平衡等方面。
八、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风雨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幼儿园小班风雨云识字教案
![幼儿园小班风雨云识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b6280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e.png)
幼儿园小班风雨云识字教案引言识字是幼儿园阶段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识字教学,幼儿可以认识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风雨云是一个富有情感和韵律的话题,适合幼儿园小班的识字教学。
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初步认识和理解与风雨云相关的汉字。
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初步认识与风雨云相关的汉字;2.培养幼儿对风雨云的兴趣,并增强他们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能力;3.提升幼儿的听说能力,通过交流与分享,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风雨云主题的图片或手绘图;2.与风雨云相关的物品:伞、风车、雨衣等;3.适合幼儿学习的识字教具:拼音卡片、汉字卡片等;4.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5.教师准备好新课程所需的教学材料。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程1.教师准备一张风雨云的图片或手绘图,出示给幼儿观看。
2.教师简单介绍风雨云的概念,并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激发他们对风雨云的好奇心。
步骤二:识字活动1.教师出示拼音卡片,并教授与风雨云相关的拼音以及相应的汉字。
2.要求幼儿跟随教师的读音,重复朗读拼音和汉字。
3.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学过的拼音和汉字,引导幼儿进行朗读。
步骤三:情感体验活动1.准备伞、风车、雨衣等物品,并展示给幼儿。
2.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势模拟下雨、刮风、打伞等动作,以此激发幼儿对风雨的情感体验。
3.幼儿观察天气变化,让他们观察窗外的风雨云,描述自己的感受。
步骤四:绘画活动1.分发纸和水彩笔,让幼儿自由绘画与风雨云相关的内容,鼓励他们表达想象中的风雨云景象。
2.引导幼儿在画纸上使用各种色彩,表现不同的天气状态和情绪。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重点让幼儿回顾和朗读已学的汉字。
2.教师鼓励幼儿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创作作品,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的参与和努力。
教学延伸为了巩固幼儿的识字成果,教师可以在下一堂课中继续以风雨云为主题,拓展更多的汉字和词汇。
幼儿大班主题教《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教《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d0328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5.png)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风雨云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风雨云这三种自然现象。
2. 培养幼儿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风雨云的定义和特点。
2. 风雨云的形成原因。
教学活动:1. 观看风雨云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 通过故事或视频,介绍风雨云的形成原因。
3. 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吹风机吹云、水滴落下的雨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风雨云的形成过程。
作业:1. 让幼儿观察天气,记录下风雨云的出现情况。
第二章:风雨云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幼儿听懂《风雨云的故事》,了解风雨云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风雨云的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 风雨云之间的互动关系。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风雨云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风雨云角色。
2. 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展示风雨云之间的互动关系。
3.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风雨云的角色,感受故事情节。
作业:1. 让幼儿复述《风雨云的故事》,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第三章:风雨云的观察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观察风雨云的变化,提高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风雨云的变化特点。
2. 观察风雨云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风雨云的变化,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细节。
2. 教会幼儿如何记录风雨云的变化,如画图、写文字等。
3. 分享观察风雨云的趣事,让幼儿交流自己的观察心得。
作业:1. 让幼儿定期观察风雨云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四章:风雨云的创意表达教学目标:1.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风雨云的认识和感受。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风雨云的创意表达方式。
2. 风雨云的艺术创作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导幼儿讨论风雨云的创意表达方式,如绘画、手工、表演等。
2. 教授风雨云的艺术创作技巧,如画风雨云的步骤、制作风雨云的手工等。
中班云星风雨教案
![中班云星风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dcc6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5.png)
中班云星风雨教案教案标题:中班云星风雨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如云、星、风和雨。
2. 学习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词汇。
3. 培养观察和描述天气的能力。
4. 培养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云、星、风、雨的图片。
2. 教具:音乐播放器、云朵模型、自制的风车。
3. 素材:有关天气的儿歌、童谣或故事书。
教学活动:1. 活动引入:- 播放与天气相关的儿歌或童谣,引起学生对天气的兴趣。
- 展示云、星、风和雨的图片,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
2. 天气词汇学习:- 使用图片或卡片逐个介绍云、星、风和雨的词汇,让学生重复跟读。
- 与学生一起制作一个天气墙,将词汇贴在墙上,供学生随时参考。
3. 观察天气:- 带领学生到室外或靠窗户观察天气情况。
- 引导学生描述天空中的云朵、星星、风的感觉以及是否有雨。
4. 云朵模型制作:- 使用棉花球和纸板制作云朵模型。
- 引导学生观察云朵的形状,让他们用棉花球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云朵。
5. 风车制作:- 使用彩纸和竹签制作风车。
- 引导学生观察风的作用,让他们制作自己的风车并感受风的力量。
6. 天气故事时间:- 选择一本与天气相关的故事书,为学生讲述或朗读。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有趣天气故事。
7. 结束活动:-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天气词汇,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种天气现象。
-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描述,培养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教学延伸:1.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天气观察角,让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天气情况。
2. 利用音乐和舞蹈活动,让学生模仿云朵、风和雨的动作。
3.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自然景观变化。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天气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完成的云朵模型和风车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制作能力的依据。
3. 学生在分享天气故事时展示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活动的安全性,特别是制作云朵模型和风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活动:风雨云的故事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风雨云的故事教案主题的产生
一天,我正在给幼儿上计算课。
正在这时,忽然外面下起了阵雨。
雨水哗哗地从天上飘落下来,打在窗上,顺着细小的裂缝流了进来。
幼儿象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似的,头不由的转向了窗外。
看着瓢拨大雨, 教室里出现了翁翁声音,声音夹杂着雨声越来越响。
“哦,今天的雨下的可真大呀!”“这有什么希奇,上次我还看见过更大的呢!一边下雨还一边打雷,真吓人!”“唉,这叫雷阵雨。
”说着说着不由的争论起来。
我觉得幼儿谈论的话题挺有趣,也有一定的探索价值,能够促进孩子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我们觉得应该重视幼儿谈论的热点,引导他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而让幼儿了解有关的科学知
识,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于是对雨的探索活动也就开始了。
活动选择的依据
大班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较浓,但对自然界的现象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对自然界的奥秘与神话中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既然幼儿对大自然产生了兴趣,有了探索的愿望,就应该打开这扇通往科学之路的门,让幼儿去破解着些奥秘。
经过讨论研究,我们提出了实施开展“风、雨、云”探索性活动的依据:
、幼儿对天上怎么回下雨,天上的雨是哪里来的感到很困惑,活动的内容有助幼儿开启科学之门,增长幼儿的知识。
2、现代信息技术已渐渐进入家庭,幼儿周围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新科技,周围的资源很丰富,有利于幼儿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3、探索性主题活动的连续性扩展,可提高幼儿探索兴趣,有利于思维的扩展。
活动的目标
一、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积累有关“风、雨、云”的资料,知道它们的形成过程,以及对人类的益处和危害。
二、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一、活动内容:收集资料,丰富幼儿有关的知识经验。
二、活动步骤:
、引导幼儿利用多种途径,收集、寻找有关“风、雨、云”资料。
如:网上下载,杂志,各种有关自然科学的书等。
2、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三、活动的引导:
、教师参与收集资料。
2、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
3、注重为幼儿提供更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幼儿的“问题意识”。
第二阶段
一、活动内容:根据提出的热点问题“雨”进行讨论。
二、活动步骤:
、通过故事、Powerpoint的演示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2、讨论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有关雨的知识。
3、谈谈雨对人类的益处,以及带来的危害。
三、活动的引导:
、幼儿分住观察收集到的有关雨的资料。
2、引导幼儿观摩幻灯片,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3
、在谈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观看Discovery的录象带。
4、鼓励幼儿继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
一、活动内容:在雨的认识过程中引出云的主题,继续引发对云的探索。
二、活动步骤:
、用小试验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成过程。
2、带领幼儿外出看云,大胆编构云的故事。
3、观看资料了解云的形态、颜色、厚薄与天气的关系。
动手天气预报卡。
三、活动引导:1
、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引导幼儿如何操作小实验。
3、在探索中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四阶段
一、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认识风。
二、活动步骤:
、让幼儿利用自身的触觉认识风。
2、观看Discovery,展开讨论,探索风的威力及危害。
3、制作风车感受风的威力。
三、活动引导:
、引导幼儿如何观看资料、整理资
料。
2、鼓励幼儿提出新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3、激发幼儿在探索的兴趣。
案例分析
第一阶段
当幼儿对窗外的雨感兴趣,展开激烈的讨论时,我也介入到了他们的讨论之中。
“是啊,今天的雨可下得真大呀!天上的雨是从哪儿来的呀?”肖达智说:“天上有一条龙,它大嘴一张就下雨了。
”赵一说:“不是的,天上根本就没有龙。
”“那天上怎么回下雨的呢?”石心怡问。
“是啊,挺怪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七嘴巴舌的议论起来。
于是,我说:“谁也不知道,那可怎么办呢?”陈欣妍说:“回家去问问爸爸妈妈?”诸逸伦说:“我家里有很多书,我回家找找去。
”“那好吧。
”
第二天一早,诸逸伦带来了《十万个为什么》,上面有一页就回答了雨的形成过程。
陈欣妍带来了从电脑中下摘的有关雨的资料,上面还有图片说明。
肖达智
带来了《风、雨、云》的科常书。
石心怡带来了VcD。
还有好多幼儿带来的图书。
接着我和幼儿一起整理了资料。
几天过去了,资料渐渐充实起来。
第二阶段
活动一:小水滴旅行记在
幼儿整理资料,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我让幼儿谈了自己的观点:雨是怎么形成的?幼儿讨论的很激烈。
张浩涵说:“小雨点是由河里的水变的。
”李悦说:“是云变的。
”邱禹洲说:“是由水蒸气变的。
”
-------我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接下来我边演示Powerpoint,边向幼儿讲述了故事《小水滴旅行记》,通过Powerpoint、故事使幼儿知道了雨是怎么样形成的。
否定了天上有神的大论。
活动二:各种各样的雨
有一天,符子辰在观看资料时惊奇的说:“你看这雨怎么是红的呀?”金立昊看了看也惊奇的说:“这雨把伞都弄破了。
”小朋友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问题越来越多,可是谁也不能解决问题。
于是
向我求救:老师,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没有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观看了科教片《雨》,幼儿边看边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活动三:雨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
在幼儿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时,我向幼儿设了疑:天上的雨掉下来去了哪里?并让幼儿回家收集资料,观看资料。
第二天,小朋友一看见我,都围了上来。
有的说雨可以浇灌树木和庄稼;有的说雨下的太大,就变成了洪水,它会破坏城市和庄稼。
有的说雨水钻到土里,流进了大河------幼儿在讨论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第三阶段
活动一:云的形成
在区域活动中,我在科常区投放了材料,让幼儿做小实验。
方法是用大口瓶装上温水,用玻璃盖在瓶口上,稍后拿起玻璃进行观察,看看玻璃上有什么?教师进一步讲解这些小水滴是怎么形成的?不盖玻璃时,这些小水滴都跑到哪里去了?最后让幼儿知道:云是水蒸气在空中的凝
结的现象。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这是从地球表面的土壤、江河、湖海、植物体内的水蒸气蒸发出来的。
这些水蒸气如果受了冷,就凝结成小水滴或小水晶,聚在一起,飘在空中就变成了云。
活动二:绘画《云的故事》
在幼儿了解了云的形成后,我带幼儿外出看了云。
幼儿在天空中发现了许多美妙的东西,兴趣非常的高。
在美术角中也经常可以看见云的画。
于是我制作了Powerpoint《云的故事》让幼儿边看边编故事,最后把故事用画笔描绘出来,并用语言表述出来,巩固了幼儿对云的认识。
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力。
活动三:制作天气预报卡
观看录像〈〈各种各样的云〉〉:天空中的云多数是白灰的颜色,但是有时会有乌云,红云,紫云等颜色。
这是因为云的各种颜色是云反射阳光造成的。
同时也与云的大小、厚薄、范围以及形成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多云或晴天的时候,天上有少量的云,阳光照亮了它们,云往往接
近白色。
阴天的时候,云的范围很大,几乎全部遮住了天空,洋噶很难透过,于是云是灰暗色的。
夏天在下雷雨前,大范围的雷雨云形成了,它很厚,阳光几乎透不过,所以是乌云。
在幼儿认识了云的不同形态,不同颜色与天气的关系后,我为幼儿提供了材料,让幼儿制作了天气预报卡。
活动后让幼儿带回家,即使向爸爸妈妈预报天气。
第四阶段
活动一:认识风
我让幼儿用各种办法捕捉空气:如:塑料袋,用嘴,用手等,从而让幼儿知道我们的四周充满了空气,然后,用手扇动空气,用嘴吹动空气等,感受一下凉飕飕的感觉,知道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活动二:风的威力
观看Discovery〈风的威力〉,并组织幼儿讨论,谈谈你对风的认识。
幼儿说:风有很大的威力,龙卷风能把汽车卷到空中;台风能把树连根拔起:飓风能掀起大浪,掀翻大船,真厉害;而且这些风来去无
---------------------------------精选公文范文-------------------------- 踪,很难预测,我长大了要发明一种仪器,让它帮助我们捕捉这些风,让人们能即使的躲避。
活动三:制作风车
在幼儿整理资料,观察资料的基础上,请幼儿讲讲我们人类是怎样利用风的。
如:风力磨面机,风力水车,风力发电站------并给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观察风车,拆装风车,制作风车。
幼儿活动时非常的投入。
最后幼儿带着风车到场地上,再次感受了一下风的动力。
巩固了对风的认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精选公文范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