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数感训练的有效方式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72375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5.png)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提升,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游戏化学习通过游戏化学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使用计算器闯关游戏。
将一系列口算题目设为不同的关卡,每个关卡的难度逐渐增加。
孩子们在解决每个关卡的口算题目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如奖章或积分。
这样既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二、日常生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境,通过口算题目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购物时让孩子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找零,或者在烹饪时让孩子计算配料的数量和比例。
这样的实际应用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理解和体会到口算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三、口算游戏口算游戏是提高口算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例如,玩家需要通过计算两个数字的乘积或商来攻击或防御对手,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的加减乘除口算能力发展。
同时,口算游戏还能增强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口算能力。
四、反复练习反复练习是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必要手段。
口算题目要求孩子们进行大量的计算训练。
可以使用工作簿、练习册或在线口算练习软件等方式来进行反复练习。
教育者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口算水平逐渐增加难度,并定期检测和评估他们的口算能力的提升情况。
五、多样化的口算题目口算题目的多样化对于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提升非常重要。
除了基本的加减乘除口算题目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口算题目,如逻辑推理题和填空题等。
这样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鼓励口算思维在进行口算训练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注重鼓励孩子们的口算思维。
当小学生解决一个口算题目时,无论对错都要给予积极的反馈。
鼓励他们思考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育者还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小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口算能力。
如何帮助小学生掌握好口算
![如何帮助小学生掌握好口算](https://img.taocdn.com/s3/m/7b3c42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1d.png)
如何帮助小学生掌握好口算
口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帮助小学生掌握好口算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介绍一些方法,帮
助小学生掌握好口算技巧。
首先,培养小学生对数字的直观感知,可以通过玩具、游戏等形式
让小学生自然地接触数字。
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数字的存在,培养对
数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建立良好的口算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可以经常
与小学生进行口算练习,比如平常出门时算算路上的车辆数量、购物
时算算总价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另外,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比如可以通过
数字游戏、计算游戏等方式,让小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算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定期复习和巩固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校和家庭中,可以设置
固定的口算复习时间,让小学生定期回顾所学的口算知识,巩固技能,提高计算水平。
最后,鼓励小学生解决口算问题的方法。
帮助他们探索不同的解题
思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要给予小学生足够
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口算的兴趣和动力。
总而言之,帮助小学生掌握好口算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
通
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提高口算能力,为他们的
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他们在口算方面取得更好的进步。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76e06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7.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是指在没有借助计算器等工具的情况下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多进行心算练习。
心算是指在脑中进行计算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速算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心算题目,要求学生用脑中的方式计算得出答案,比如计算两个两位数的加法、减法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心算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提高学生的珠心算能力。
珠心算是指使用算盘进行计算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加快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使用算盘,并进行算盘的操作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算盘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例如加减运算、乘除运算等。
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提高算盘操作的技巧,提高口算能力。
第三,进行口算技巧的训练。
口算技巧包括各种计算技巧和计算方法,例如快速乘法、除法的估算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算技巧练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多地完成口算题目,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实用的口算技巧给学生,让他们在计算中更加得心应手。
第四,组织口算比赛。
口算比赛是一种有竞争性的学习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组织口算比赛,设置一些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题,评选出口算能力最好的学生。
通过比赛,学生可以在紧张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口算能力,同时也可以向其他同学学习口算技巧。
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口算的日常练习。
学生的口算能力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日积月累的训练,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口算练习,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口算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口算题目。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口算练习资料给学生,让他们可以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练习。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努力。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坚持的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逐渐提高,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aeef04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4.png)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口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呢?本文将从激发兴趣、提供练习、培养技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激发兴趣首先,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方面,激发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提高口算能力。
激发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来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口算游戏,引导孩子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口算训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习变得有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供练习其次,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方面,提供足够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不断地进行反复练习,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为了提供足够的练习,学校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口算作业。
口算作业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适应学生的水平,并且有一定的针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
此外,在练习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及时纠正错误,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口算方法。
三、培养技巧最后,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方面,培养一些实用的口算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地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教会孩子一些加减乘除的口诀,例如乘法口诀表、除法口诀表等,这些口诀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进行口算计算。
同时,还可以教会孩子一些简便的计算技巧,例如尾数法、交换法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孩子在口算过程中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
除了口算技巧之外,还应该培养孩子合理运用计算工具的意识。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计算器、手机等工具的使用变得普遍,但小学生还是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口算能力。
因此,通过适当引导,教会孩子如何合理运用计算工具,既可以提高口算的效率,又能够保持一定的口算能力。
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兴趣,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其次,提供足够的练习,制定科学合理的口算作业来帮助孩子进行系统性的训练;最后,培养一些实用的口算技巧,教会孩子合理运用计算工具。
数学口算训练实施方案
![数学口算训练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fa88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1.png)
数学口算训练实施方案数学口算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数学口算训练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就数学口算训练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数学口算训练的内容应当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能力来确定。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从简单的加减法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包括乘法、除法、分数、小数等内容。
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来说,则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学习进度,设置相应的口算训练内容。
其次,数学口算训练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口头回答、书写答案等方式进行。
同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数学口算卡片等工具进行训练,以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另外,数学口算训练的频率也需要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口算训练是比较合适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将口算训练融入到课堂中,提高口算训练的实效性。
此外,数学口算训练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定期的口算测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最后,数学口算训练需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家长可以在家中对孩子进行口算训练的辅导和督促,同时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口算训练中的情况,与学校和老师共同关注学生的口算训练情况。
综上所述,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数学口算训练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确定口算训练内容、多样化的训练形式、合理安排训练频率、有效评价口算能力以及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各位老师和家长能够重视数学口算训练,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效培养口算能力 夯实数感形成的基础
![有效培养口算能力 夯实数感形成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109b71e0740be1e650e9a20.png)
数学课堂 SHUXUEKETANG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学生的数感是他们认数学习和计算学习中的智慧结晶,是他们经常接触并领悟常见数量关系的经验升化。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学习是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的一条长线,口算是计算的基础。
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效培养学生数感。
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们可以从“对,快,巧”这三个字出发。
一、理解算理,进行正确的计算口算教学与训练应使低年级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不断形成口算技巧。
在口算教学中,关键要讲清算理,低年级学生学数学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
如:一年级学生用凑十法口算8+5,通过实际操作摆小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凑十的必要性和如何凑十:8要和2凑十,2从哪里来呢?要从5里拿出来,然后思考先把5分成2和3,然后8和2凑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3,就是13,这个过程必不可少,这是从具体到抽象。
找出口算规律后,直接得出8+5=13,又从抽象到具体,即用规律去进行口算,这样的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理解和具体掌握规律,保证口算的正确,再通过平时的训练,就会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二、科学训练,进行迅速的计算低年级学生有效注意时间短,面对较为枯燥的口算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同时小学生思维表象力强,若不通过合理的训练很难形成技能,所以在口算训练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措施:1.多种形式交叉练(1)我快我来抢。
这是一种抢答比赛,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教师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通过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
(2)计时百题竞赛 。
这种练习是较为常用的。
不但能够训练孩子口算的正确率,还能提高口算的速度。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https://img.taocdn.com/s3/m/1c81bf0aa8114431b90dd898.png)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
一、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培养数感。
低年级的数的概念的教学,对孩子们来说很抽象,所以在教学中,我喜欢利用孩子们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活动等途径来让孩子们感受数的意义、表示数和比较大小。
如一年级教学数数时我利用教室里现有的资源,让孩子们数一数有几块黑板?几扇窗户?几把扫帚?等等,还经常通过一些情景图来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
二、在游戏中培养数感。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游戏是孩子们很喜爱的活动。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也经常用到这种教学方法。
如在教学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时可以通过找朋友、猜一猜等游戏来培养孩子们数感,有效完成教学。
三、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培养数感。
孩子们都有爱动的天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我们的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喜欢的活动中,在亲身的实践中学习。
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以让孩子们摆一摆小棒,拨一拨计数器,在测量的教学中让孩子们通过操作自己去感受数量等等。
还比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分一分,合一合数一数等。
四、在实际运用中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也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
例如估一估课本有多长,有多重,有多少页,面积有多少,发作业时作业本有多少,够不够一组同学发,等等。
再如认识时间和元角分时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通过实际运用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五、重视口算,学会估算,培养数感。
口算估算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用的很多也很重要,我们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
小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口算技能
![小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口算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bda950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3.png)
小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口算技能口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一项重要技能。
尤其是在数学竞赛中,口算技能的重要性更是无法忽视。
那么,小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口算技能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一、用心聆听课堂讲解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决。
如果在课堂上抵触、分心,那么学习效率自然也会降低。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通常会利用口算题来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
在课堂上认真聆听,不仅能够听到老师的讲解,还能够听到同学们的思维过程以及中间步骤,对于自己的学习会有很大的裨益。
二、勤于练习练习是提高口算技能的有效方法。
一般来说,针对口算,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练习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口算能力。
首先,可以适当增加口算题的数量与难度,通过阶段性练习来加强自己的口算能力。
其次,可以多做口算题,例如老师布置的口算题、家庭作业、练习册等,通过多做题来提升自己的口算水平。
复杂口算题需要逐渐练习,以此来做到举一反三。
最后,可以开展口算比赛、口算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开发自己的口算潜力。
提高口算能力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所以家长们要帮助孩子们制订适合的口算规划,让孩子们能够不断地提高。
三、培养自己的数感口算不仅需要强大的记忆力,还需要良好的数感。
数感可以让人快速而准确地计算数字。
而养成良好的数感,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
比如,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字能力点或游戏等,不断锻炼自己的数感。
同时,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口算练习,通过观察、感知、推理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数感。
四、利用网络资源如今,网络资源资源丰富,小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的视频、练习、互动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观看网上的口算教学视频来提高自己的口算技能,还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应的口算练习题目,通过网上口算练习提高自己的口算实力。
但是,家长们需要保证孩子上网时间不要太长,同时要注意孩子们上网的安全。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速度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速度](https://img.taocdn.com/s3/m/643a28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6.png)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速度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学习和应用的基础。
而数学口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石,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速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口算速度。
一、了解数学口算的重要性数学口算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数学感知力。
通过数学口算,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1. 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问题、给予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例子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从小就喜欢并享受数学,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数学口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多样化教学: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如游戏、故事、竞赛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建立正确的口算方法和技能1. 掌握基本计算规则: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口算时需要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计算规则。
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其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心算能力:同时,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心算是通过使用脑部记忆和思维计算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心算练习和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心算能力。
3. 熟练应用口诀:数学口诀是提高小学生口算速度和记忆力的有效工具。
通过教授常用的口诀,如九九乘法口诀、加法口诀等,学生可以在运算过程中迅速回忆起相关的口诀,提高口算的效率。
四、注重口算练习1. 频繁练习:掌握数学口算需要反复训练和巩固。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后口算练习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做口算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口算速度和技能。
2. 分层次练习: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设置不同难度和层次的口算练习题。
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进行练习,逐步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小学数学低年级数感的培养
![小学数学低年级数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8d63239192e45361166f508.png)
68学子 2017.07XUEZI数学教学小学数学低年级数感的培养顾燕倩摘要:数感是指: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答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小结自己的教学体会。
关键字: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数感什么是数感?《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简单地讲,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我觉得应该要从小抓起,所以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尤其重要。
下面根据我低年级教学的经验,谈谈个人的想法与体会。
一、借助学具,建立数感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操作,从而获得数感的。
例如,一年级上册《1-10各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从具体的数量引入,从而抽象出数。
教学中,通过摆学具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些数,感知具体的数量,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这些数,进而抽象出1、2、3等数。
当他们把一个一个的数数出来时,就是把数和数量建立起了联系,这就是建立数感的开始。
二、结合生活,发展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儿童良好的数感最主要的途径是结合生活实际,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把学习活动置于儿童生活的实际情境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周围的事物,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形成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并且能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运用数,发展出良好的数感。
三、在计算中,培养数感口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口算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如何教孩子口算心算
![如何教孩子口算心算](https://img.taocdn.com/s3/m/d640f9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f.png)
如何教孩子口算心算口算心算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口算心算的技巧将会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因此,引导孩子正确学习口算心算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教孩子掌握口算心算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对数字的敏感性。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数字,并与其进行互动。
例如,在购物时让孩子帮忙计算总价格,或者在扔垃圾时让孩子数一下垃圾袋里有多少个垃圾袋。
通过这些简单的游戏,培养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和感知。
其次,需要教孩子一些基本的口算技巧。
例如,加法和减法的极限方法,即通过连加或连减的方式进行简化。
例如,当孩子面对9 +7这个题目时,可以先教他们将9加1变成10,再加上6。
这样,孩子只需要计算10 + 6,而不是9 + 7,大大简化了计算的难度。
另外,还可以教孩子使用分解法、进位法和退位法等。
例如,对于62 + 17,可以先将17拆分为10 + 7,然后分别与62相加,再将结果相加。
这样,孩子可以将复杂的题目简化为多个简单的小题目,更容易掌握和计算。
除了基本的口算技巧,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心算能力。
心算是指在脑海中进行计算而不借助其他工具的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
一开始,可以从简单的计算开始,例如让孩子心算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慢慢增加难度。
鼓励孩子进行日常的数学思维训练也是提高口算心算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在早餐时间,让孩子自主选择面包数量,并计算总共需要多少片面包。
在外出购物时,让孩子计算折扣之后的价格。
这样的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对口算心算的兴趣。
例如,玩数学达人等数学相关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口算心算带来的成就感。
在游戏中,孩子会不断地接触到各种计算题目,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低年级口算教学有效性的几种做法
![低年级口算教学有效性的几种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f0082a87c24028915fc383.png)
低年级口算教学有效性的几种做法作者:包战胜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11期在低年级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对学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呢?本文提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遵循一定规律,有序地展开训练众所周知,口算技能是一种智力活动,它主要是借助人们头脑中的一定程序完成的。
当学生对某一种口算技能已经足够了解并深刻掌握时,完成该口算的过程就会不断地被学生压缩、简化,最后,这种组成的活动只要学生稍微动动脑筋就可以解决,当然,这时候学生的口算活动常常连学生自己都没有察觉出来,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题目的结果只是自己口算技能的体现。
为此,教师必须详细地展开口算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做到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内化学生的口算活动方式,最终得出正确的结果。
那么如何展开对学生口算技能的训练呢?本文指出首先要不断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智力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规则、明白算理,其次要不断地简化、压缩口算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迅速地展开计算,以形成智慧技能。
二、注重训练形式的灵活在小学运算中,最重要的就是借助实物,让学生直接地感知实物,再过渡到表面的运算,无疑能够培养学生的口算技能。
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口算教学就可以从学生认识的10以内的数字出发,同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材料比如木棒、实物图片等,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操作,从而让学生建立表象,强化学生的数感训练。
在学生口算练习中,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视算,主要是指通过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这种训练培养的是学生的眼、脑、手、口技能;二是听算,这种训练主要对学生耳、脑、口展开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两种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必要的时候可以交替使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口算的兴趣。
三、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在口算训练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地训练。
对于那些口算训练中会紧张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适当、及时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勇敢地、积极地去面对每一次练习,同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降低自己对这些学生的要求,最终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方法
![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4c01c70975f46526d3e100.png)
暑假,还照例给孩子们布置了每天的口算作业、数字书写练习的作业。
用意很明显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口算正确率及速度,但心里暗暗觉得效果可能不会明显。
后来我尝试用了如下方法:一、书写阿拉伯数字的练习,有助于笔试口算的提高。
小孩书写阿拉伯数字的速度不快,这是影响其运算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书写阿拉伯数字的速度,可以采用单项训练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训练非常简单,就是书写10个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经过不长时间的训练,小孩子书写速度可以明显提高,最好能达到每秒钟书写2个阿拉伯数字。
这些单项训练都是采用“玩”的方式来进行的。
和孩子比赛写阿拉伯数字,既比数字的漂亮,又比书写的速度。
在数学学习中,10个阿拉伯数字是数学作业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符,同时也是小学生发生关键错误最多的符号。
家长和老师们最头疼的就是小学生经常把6看成9,把8写成3之类的错误。
初中生、高中生也不乏其人,因把算草上的256写成265而丢掉3分5分,家长们、老师们对学生的这种错误无可奈何,总是谆谆告诫这些犯这类错误的学生或小孩要慢一点,要细心一点,可是老师的教导,家长的呵斥总是没有结果,有些小学生直到中学这类错误也不见减少多少。
通过阿拉伯数字书写训练,也能够起到防止这类错误发生的作用。
一举多得。
二、熟练记忆表内最基本的口算结果,达到“认算式”的效果。
成人只所以能快速口算,是因为成人是在“认算式”;孩子比成人慢的原因是还停留在“算算式”上。
比如6+9,孩子们可能还停留在先把6+9变成6+4+5,再算得数是15,既用凑十法或其它方法来算,那26+9时,孩子的速度自然就慢了。
为了提高孩子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像7+3=、5-2、6+9、12-5这些涉及表内的基本口算,一定要达到熟练记忆。
这样的算式以后再遇到了,就把它当作一个特别的字来“认”,例如,2+3=以后就直接“认”作“5”,不再把2+3=当作一个算式去运算。
训练时可以把10以内加法表、10以内减法表、20以内进位加法表、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所有题目制成卡片,每出一张卡片,让孩子大声地读出答案。
小数乘除法口算技巧训练及数感培养
![小数乘除法口算技巧训练及数感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555476722cc58bd63186bdf0.png)
(2)2.2个2.3 2个2.3加上0.2个 2.3 2×2.3+0.2×2.3
12.6×0.5 =
0.5个12.6也就是半个
12.6,或者说12.6的 一半
你是怎样想 的呢?
一个不是0的数乘0.5,也就是求它的一半,可以用 这个数除以2。
3.4×9.9 = 10个3.4 减去 0.1个 3.4 3.4×10- 0.1×3.4 =34 -0.34
试着给你的同桌也 讲一讲吧!
2.2÷0.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你更喜欢哪 一种方法?
(2.2×100)÷( 0.25 ×100)=220 ÷25
(2.2×4)÷( 0.25 ×4)=8.8 ÷1
7.8÷0.5 =
7.7÷3.5 =
挑战(1.5分钟内完成下面计算)
5.4×0.1=
7.1×1.1=
2.4×9.9= 8.4×0.5= 1.2×3.2=
0.29÷0.01 = 3.2÷0.125 =4.6÷0.5=
1.2÷2.5=
可能
10
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0.1,就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
3.7×1.1= 1个3.7 加上 0.1个
3.7
3.7×1+3.7×0.1 =3.7+0.37
合理使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将小数乘法 转化为小数加法来计算,让计算变得简 便一些。
还可以怎样 想呢?
2.3×2.2=
(1)2.3个2.2 2个2.2加上0.3个 2.2 2×2.2+0.3×2.2
小数乘除法口算技巧 训练及数感培养
执教教师:
挑战不可能(1.5分钟内完成下面计算)
4.6×0.1=
2.8÷0.1=
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感
![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感](https://img.taocdn.com/s3/m/3f65e1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7.png)
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感数感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素养。
本文将以培养数感为核心,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
1. 知识与实践结合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在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感时,可以采用“看、听、做、想”的学习模式,即通过观察、听取讲解、实际操作和思考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实物、图片、游戏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字、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觉和认知。
例如,在学习数字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各种数字形状的标识,如门牌号码、车牌号码等,通过比较、提问,让学生感知数字的变化和规律。
在学习形状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各种形状的事物,并鼓励他们描述、比较不同形状的特点。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数感。
2. 情境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是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将数学知识置于真实生活中的情境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数学的感知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时间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如“小明早上6点起床,早餐吃了半个小时,上学需要15分钟,他几点到校?”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会将时间的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与运算。
通过情境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感。
3. 游戏与竞赛游戏和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感。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竞赛,如数独、棋类游戏、口算比赛等。
通过游戏和竞赛,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数学训练,培养他们对数字规律的感知和把握能力。
同时,游戏和竞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游戏和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展出对数学的热爱和自信心,从而培养数感。
4. 多元化教学资源为了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感,教师还应使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如何提高一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教案
![如何提高一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6872000740be1e650e9a69.png)
一、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我从数一数开始就十分重视直观教学。
课堂上我让学生借助摆小棒、看图片、数手指、看实物等建立数感。
在学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过程中,我在黑板上用吸铁石摆,学生在下面摆小棒或铅笔等,小组玩扑克牌游戏对口令等,学生在看、做、听、想等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了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为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凑十法”,我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了形,再结合数,从而达到了数形结合。
学生在做加减法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在大脑里面想摆小棒从而计算出结果。
形式多样,强化训练根据儿童心理学,学生学习知识是螺旋式上升的。
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但是单一的口算题枯燥无味,学生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必能会厌倦。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开展了各种活动。
例如: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闯关、送信等。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口算能力。
二、错误归纳,对比练习学生容易把3看成8,把6看成9,把加法做成减法,把减法做成加法。
书写错误,书写不端正,写完了连自己都不认识。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策略。
布置学生书写0、1、2、3、4、5、6、7、8、9 和运算符号+、-。
要求学生书写端正,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速度明显提高了。
不但写的端正,而且写的快。
对同一种类型的题目,我不满足一种解题方法,而是引导学生尝试多种算法。
同时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缺点。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制定表格,口算量化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应该有一个标准,有了一个标准,学生的奋斗就有了目标,教师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的口算能力达到了标准,就把剩下的时间用到其它的方面,学生没有达标,就应该加强训练。
这样就不至于盲目的进行提高口算能力。
过一段时间,我班上学生的口算能力明显提高了。
儿童口算认知训练教案
![儿童口算认知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2126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a.png)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口算能力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口算认知训练,孩子们可以在乐趣中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并且建立一定的数字概念。
儿童的数学认知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计数、认知数字、数字的大小关系和操作数字。
其中,计数是第一个并且最基础的数字概念,也是儿童口算认知训练的第一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儿童口算认知训练呢?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建立对于数字的概念。
通过数字板、珠算、手算器等方法,让孩子们可以不断地感受到数字的存在和变化,并且逐渐学习到数字的大小关系。
在建立了对于数字的基本认识后,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等途径,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算数能力。
例如,通过象棋算子、拼图等游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不断计算和练习口算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口算技巧。
例如,在加法计算中,可以采用逐个加的方法,通过逐一列举各个数的特征,最终得出答案。
在减法计算中,可以采用借位的方法,让孩子们理解数的大小关系,逐渐掌握减法计算技巧。
当然,强化练习也是儿童口算认知训练的关键之一。
我们可以在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算数技巧后,逐渐加大难度,让他们不断进行挑战和练习。
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口算能力便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总结起来,儿童口算认知训练的核心在于让孩子们建立对于数字的基本认识,并通过游戏、强化练习等方法,帮助他们逐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同时,我们应该注重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习,通过增强孩子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口算技巧,建立数字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于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随处可见,它是笔算、估算、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组成部分,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提高。
加强对学生的口算训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每天用时少、见效大,有利于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抓实日常训练
根据年级和所学内容的要求,有些内容,如一位数的加减,是要学生熟练掌握,能脱口而出;有些如两位数的加减,要求学生比较熟练掌握;还有些内容如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要求学生会口算,以低年级口算为基础,中高年级不松懈,逐步深入,扎扎实实地做到持之以恒地每天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增强。
二、采用多样训练
一般在课堂中,教师采用视算的形式较多。
借用口算牌,让学生“读式子说得数”或“直接说得数,写得数”,或采用“对口令”“找朋友”游戏,教材里也有配套的口算练习册,采用抢答,或限时完成等多种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进行听算训练(特别是高年级)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课前听算,实质上是将口算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散于每节课中。
学生课间活动的情绪往往直接带到课堂,给他们一种定性的条件反射,能将高昂的活动情趣转为学习情趣。
上课一开始,“听算准备”教师一声令下,并随即把口算题念出来,这时,学生必须聚精会神地听老师念题,并进行紧张地计算(可动笔快速记录数字或辅算),经常坚持这样的训练,快速投入课堂这一习惯自然就形成了。
这种口算训练除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还有利于其他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听、记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若干道题,必须要听得准,而且要有一定的记录速度(教师也可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录方法),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增强计算能力。
三、技巧性训练
要使口算能力得到提高除了有量的训练,还要学生掌握口算时的一些“技巧”。
所谓技巧性训练,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后,在众多方法中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目的就是算得又对又快。
如46 38,学生这样想:6 8=14,个位写4,十位上4 3 1=8写8,得84,这完全是笔算思路,我们不能否定,但这样算是不能算快的,不用在脑子里想竖式,46 30=76,76 8=84或者40 30=70,6 8=14,70 14=84;又如863 199,很明显应该想成863 200-1=1062,算得快。
一些特殊的数相乘,学生在掌握了脱式计算中的简便算法后也运用到口算中去,教师也可教给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些别样的方法,如25×25=625,15×15=225,65×65=4225等等,个位上是5的两位数相乘,积的末两位是25,前面数位的数是十位上的数加1再和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出。
在训练中培养学生逐步掌握口算“技巧”,灵活正确地口算,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
纵观数学,几乎所有的知识都蕴含着计算,要提高课堂效率,应切实让学生对基本计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