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专题 数据的分析(挑战综合(压轴)题分类专题)(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解
专题20.9 数据的分析(挑战综合(压轴)题分类专题)(专项练习)★【综合类型一】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1. 【新知学习】在气象学上,“入夏”由两种平均气温与22℃比较来判断:衢州市2021年5月5日~5月14日的两种平均气温统计表 (单位:℃)2021年5月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x (日平均气温)20212221242625242527y (五天滑动平均气温)……21.622.823.62424.825.4……注:“五天滑动平均气温”指某一天及其前后各两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如:585657585951011212221242622.855y x x x x x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已知2021年的y 从5月8日起首次连续五天大于或等于22℃,而58y 月日对应着56x 月日~510x 月日,其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22℃的是57x 月日,则5月7日即为我市2021年的“入夏日”.【新知应用】已知我市2022年的“入夏日”为下图中的某一天,请根据信息解决问题:衢州市2022年5月24日~6月2日的两种平均气温折线统计图(1)求2022年的527y 月日.(2)写出从哪天开始,图中的y 连续五天都大于或等于22℃.并判断今年的“入夏日”.(3)某媒体报道:“夏天姗姗来迟,衢州2022年的春天比去年长.”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我市2021年和2022年的入春时间分别是2月1日和2月27日)2.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某校为了解本校学生校外体育活动情况,随机对本校100名学生某天的校外体育活动时间进行了调查,并按照体育活动时间分A ,B ,C ,D 四组整理如下:组别体育活动时间/分钟人数A 0≤x <3010B 30≤x <6020C 60≤x <9060Dx ≥9010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制作一个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各组人数占所调查人数的百分比;(2)小明记录了自己一周内每天的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制作了如下折线统计图.请计算小明本周内平均每天的校外体育活动时间;(3)若该校共有14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每天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学生人数.3. 某公司要在甲、乙两人中招聘一名职员,对两人的学历、能力、经验这三项进行了测试,各项满分均为10分,成绩高者被录用.图1是甲、乙测试成绩的条形统计图.(1)分别求出甲、乙三项成绩之和,并指出会录用谁;(2)若将甲、乙的三项测试成绩,按照扇形统计图(图2)各项所占之比,分别计算两人各自的综合成绩,并判断是否会改变(1)的录用结果.4. 合理的膳食可以保证青少年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综合实践小组为了解某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从该校1380名学生中调查了100名学生的膳食情况,调查数据整理如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参考值蛋白质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0%~65%注:供能比为某物质提供的能量占人体所需总能量的百分比.(1)本次调查采用___________的调查方法;(填“普查”或“抽样调查”)(2)通过对调查数据的计算,样本中的蛋白质平均供能比约为14.6%,请计算样本中的脂肪平均供能比和碳水化合物平均供能比;(3)结合以上的调查和计算,对照下表中的参考值,请你针对该校学生膳食状况存在的问题提一条建议.★【综合类型二】中位数与众数5. 如图,下列装在相同的透明密封盒内的古钱币,其密封盒上分别标有古钱币的尺寸及质量,例如:钱币“文星高照”密封盒上所标“45.4*2.8mm,24.4g”是指该枚古钱币的直径为45.4mm,厚度为2.8mm,质量为24.4g.已知这些古钱币的材质相同.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这5枚古钱币,所标直径的平均数是mm ,所标厚度的众数是mm ,所标质量的中位数是g ;(2)由于古钱币无法从密封盒内取出,为判断密封盒上所标古钱币的质量是否有错,桐桐用电子秤测得每枚古钱币与其密封盒的总质量如下:名称文星高照状元及第鹿鹤同春顺风大吉连中三元总质量/g58.758.155.254.355.8请你应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哪枚古钱币所标的质量与实际质量差异较大,并计算该枚古钱币的实际质量约为多少克.6. 某校举办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从七年级和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部分信息如下:a :七年级抽取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分成5组,5060x ≤<,6070x ≤<,7080x ≤<,8090x ≤<,90100x ≤≤)b :七年级抽取成绩在7080x ≤<这一组的是:70,72,73,73,75,75,75,76,77,77,78,78,79,79,79,79.c :七、八年级抽取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如下:年级平均数中位数七年级76.5m 八年级78.279请结合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七年级抽取成绩在6090x ≤<的人数是_______,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表中m的值为______;(3)七年级学生甲和八年级学生乙的竞赛成绩都是78,则______(填“甲”或“乙”)的成绩在本年级抽取成绩中排名更靠前;(4)七年级的学生共有400人,请你估计七年级竞赛成绩90分及以上的学生人数.7. 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某初中学校为了解本校学生视力健康状况,组织数学兴趣小组按下列步骤来开展统计活动.一、确定调查对象(1)有以下三种调查方案:方案一:从七年级抽取140名学生,进行视力状况调查;方案二:从七年级、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40名生,进行视力状况调查;方案三:从全校16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600名学生,进行视力状况调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抽样调查方案是______;二、收集整理数据按照国家视力健康标准,学生视力状况分为A,B,C,D四个类别.数学兴趣小组随机抽取本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绘制成如图一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抽取的学生视力状况统计表类别A B C D视力视力≥5.0 4.9 4.6≤视力≤4.8视力≤4.5健康状况视力正常轻度视力不良中度视力不良重度视力不良人数160m n56三、分析数据,解答问题(2)调查视力数据的中位数所在类别为______类;(3)该校共有学生1600人,请估算该校学生中,中度视力不良和重度视力不良的总人数;(4)为更好保护视力,结合上述统计数据分析,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8. 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本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情况,A,B两个县区分别随机抽查了200名八年级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统计图表,部分图表如下:A,B两个县区的统计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A县3.8533区B县3.854 2.5区(1)若A县区八年级共有约5000名学生,估计该县区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3天的学生约为___________名;(2)请对A,B两个县区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情况进行比较,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9. 为了发展学生的健康情感,学校开展多项体育活动比赛,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注重增强体质,从全校2100名学生60秒跳绳比赛成绩中,随机抽取60名同学的成绩,通过分组整理数据得到下面的样本频数分布表.跳绳的次数频数≤<460x≤<6x≤<11x≤<22x≤<10x≤<4xx≤<(1)已知样本中最小的数是60,最大的数是198,组距是20,请你将该表左侧的每组数据补充完整;(2)估计全校学生60秒跳绳成绩能达到最好一组成绩的人数;(3)若以各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求出样本平均数(结果保留整数)及众数;分别写出用样本平均数和众数估计全校学生60秒跳绳成绩得到的推断性结论.10. 每年夏季全国各地总有未成年人因溺水而丧失生命,令人痛心疾首.今年某校为确保学生安全,开展了“远离溺水·珍爱生命”的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现从该校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A.80≤x≤85,B.85≤x≤90,C.90≤x≤95,D.95≤x≤10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是:99,80,99,86,99,96,96,100,89,82八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在C组中的数据是:94,90,94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上述图表中a,b,c的值;(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较好?请说明理由(一条理由即可);(3)该校七、八年级共720人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估计参加此次竞赛活动成绩优秀(x≧90)的学生人数是多少?11. 某校甲、乙两名运动员连续8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及统计表如下(统计图中乙的第8次成绩缺失)甲、乙两人连续8次射击成绩统计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甲______7.5______1.25乙6______63.5(1)补全统计图和统计表;(2)若规定7环及以上为优秀,试比较甲、乙两人谁的优秀率高;(3)若甲再射击1次,命中7环,则甲的射击成绩的方差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综合类型三】方差、极差与标准差12. 某校为了解本校学生对“二十大”的关注程度,对八、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二十大”知识竞赛(百分制),从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整理、分析如下,共分成四组:A (8085x ≤<),B (8590x ≤<),C (9095x ≤<),D (95100x ≤≤),其中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96,80,96,90,100,86,96,82,90,84;九年级学生的成绩在C 组中的数据是90,91,92.八、九年级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年级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八年级9090b 42.4九年级90c10037.8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上述a ,b ,c 的值:=a ,b = ,c = ;(2)你认为这次竞赛中哪个年级成绩更好,为什么?(3)若该校九年级共500人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估计竞赛成绩优秀(90x ≥)的九年级学生有多少人?13. 某学校为了解学生的身高情况,各年级分别抽样调查了部分同学的身高,并分年级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下面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部分)和扇形统计图是根据七年级的调查数据制作而成.(每组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身高单位:cm ,测量时精确到1cm ):(1)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①七年级身高在160cm ~165cm 的学生有__________人;②七年级样本的中位数所在范围是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2)已知七年级共有1000名学生,若身高低于150cm ,则认定该学生身高偏矮.请估计该校七年级身高偏矮的共有多少人,并说明理由.(3)体育组对抽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各年级的平均身高及方差如下表所示:年级七八九/cm x 1571601692s 0.80.60.9那么学生的身高比较整齐是哪个年级?为什么.14. 某学校调查九年级学生对“二十大”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了“二十大”知识竞赛测试,从两班各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的成绩,整理如下:(成绩得分用x 表示,共分成四组:A .8085x ≤<,B .8590x ≤<,C .9095x ≤<,D .95100x ≤≤)九年级(1)班10名学生的成绩是:96,80,96,86,99,98,92,100,89,82.九年级(2)班10名学生的成绩在C 组中的数据是:94,90,92通过数据分析,列表如下:九年级(1)班、(2)班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年级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九年级(1)班92b c 52九年级(2)班929410050.4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上述a 、b 、c 的值:=a ______,b =______,c =______;(2)学校欲选派成绩更稳定的班级参加下一阶段的活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学校会选派哪一个班级?说明理由.(3)九年级两个班共120人参加了此次调查活动,估计两班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90x ≥的学生总人数是多少?★【压轴类型一】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15. 某公司有500名职员,公司食堂供应午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停工了一段时间.为了做好复工后职员取餐、用餐的防疫工作,食堂进行了准备,主要如下:①将过去的自主选餐改为提供统一的套餐;②调查了全体职员复工后的午餐意向,结果如图12所示;③设置不交叉的取餐区和用餐区,并将用餐区按一定的间距要求调整为可同时容纳160人用餐;④规定:排队取餐,要在食堂用餐的职员取餐后即进入用餐区用餐;⑤随机邀请了100名要在食堂取餐的职员进行了取餐、用餐的模拟演练,这100名职员取餐共用时10min ,用餐时间(含用餐与回收餐具)如表所示.为节约时间,食堂决定将第一排用餐职员160人的套餐先摆放在相应餐桌上,并在12:00开始用餐,其他职员则需自行取餐.x人数用餐时间/minx<≤201517<≤40x1719<≤18x1921<≤14x2123<≤82325x(1)食堂每天需要准备多少份午餐?(2)食堂打算以参加演练的100名职员用餐时间的平均数minx为依据进行规划:前一批职员用餐minx后,后一批在食堂用餐的职员开始取餐.为避免拥堵,需保证每位取餐后进入用餐区的职员都有座位用餐,则该规划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请说明理由,并依此规划,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设计一个时间安排表,使得食堂不超过13:00就可结束取餐、用餐服务,开始消杀工作;如果不可行,也请说明理由.16. 某公司需招聘一名员工,对应聘者甲、乙、丙从笔试、面试、体能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三人各项得分如表:笔试面试体能甲847890乙858075丙809073(1)根据三项得分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确定三名应聘者的排名顺序.(2)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并按50%30%20%,,的比例计入总分.根据规定,请你说明谁将被录用.17. 2014年郑州市城镇民营企业就业人数突破20万,为了解城镇民营企业员工每月的收入状况,统计局对全市城镇企业民营员工2014年月平均收入随机抽样调查,将抽样的数据按“2000元以内”、“2000元~4000元”、“4000元~6000元”和“6000元以上”分为四组,进行整理,分别用A,B,C,D表示,得到下列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由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的员工有_____人,在扇形统计图中x 的值为_____,表示“月平均收入在2000元以内”的部分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2)将不完整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并估计我市2013年城镇民营企业20万员工中,每月的收入在“2000元~4000元”的约多少人?(3)统计局根据抽样数据计算得到,2013年我市城镇民营企业员工月平均收入为4872元,请你结合上述统计的数据,谈一谈用平均数反映月收入情况是否合理?★【压轴类型二】中位数与众数18. 某市民用水拟实行阶梯水价,每人每月用水量中不超过w 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费,超出w 吨的部分按10元/吨收费,该市随机调查居民,获得了他们3月份的每人用水量数据,绘制出如图不完整的两张统计图表:请根据以下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表1组别月用水量x 吨/人频数频率第一组0.51x <≤1000.1第二组1 1.5x <≤n第三组 1.52x <≤2000.2第四组2 2.5x <≤m 0.25第五组 2.53x <≤1500.15第六组3 3.5x <≤500.05第七组 3.54x <≤500.05第八组4 4.5x <≤500.05合计1(1)观察表1可知这次抽样调查的中位数落在第_______组,表1中m 的值为_________,n 的值为_______;表2扇形统计图中“用水量2.5 3.5x <≤”部分的的圆心角为___________.(2)如果w 为整数,那么根据此次调查,为使80%以上居民在3月份的每人用水价格为4元/吨,w 至少定为多少吨?(3)利用(2)的结论和表1中的数据,假设表1中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右端点值代替,估计该市居民3月份的人均水费.19. 在平面内,对点组A 1,A 2,...,A n 和点P 给出如下定义:点P 与点A 1,A 2,...,A n 的距离分别记作d 1,d 2,...,d n ,数组d 1,d 2,...,d n 的中位数称为点P 对点组A 1,A 2,...,A n 的中位距离.例如,对点组A 1(0,0),A 2(0,3),A 3(4,1)和点P (4,3),有d 1=5,d 2=4,d 3=2,故点P 对点组A 1,A 2,A 3的中位距离为4.(1)设Z 1(0,0),Z 2(4,0),Z 3(0,4),Y (0,3),直接写出点Y 对点组Z 1,Z 2,Z 3的中位距离;(2)设C 1(0,0),C 2(8,0),C 3(6,6),则点Q 1(7,3),Q 2(3,3),Q 3(4,0),Q 4(4,2)中,对点组C 1,C 2,C 3的中位距离最小的点是 ,该点对点组C 1,C 2,C 3的中位距离为 ;(3)设M (1,0),N ,T 1(t ,0),T 2(t +2,0),T 3(t ,2),若线段MN上任意一点对点组T1,T2,T3的中位距离都不超过2,直接写出实数t的取值范围.20.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巴蜀中学开展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历史教研组也组织了近代史知识竞赛,七、八年级各有300名学生参加竞赛.为了解这两个年级参加竞赛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数据分为6组≤<;:8590D x≤<;C xA x:7075<<;:8085≤<;:7589B x≤≤)F xE x≤<;:95100:9095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表:年级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七年级85.8m n26八年级86.286.58718七年级测试成绩在C、D两组的是:81 83 83 83 83 86 87 88 88 89 89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上表中m=_______,n=_______.(2)记成绩90分及90分以上为优秀,则估计七年级参加此次知识竞赛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有多少名?(3)此次竞赛中,七、八两个年级学生近代史知识掌握更好的是________(填“七”或“八“)年级,并说明理由?2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素养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我市某区招聘音乐教师采用笔试、专业技能测试、说课三种形式进行选拔,这三项的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并按2:3:5的比例折合纳入总分,最后,按照成绩的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录取.该区要招聘2名音乐教师,通过笔试、专业技能测试筛选出前6名选手进入说课环节,这6名选手的各项成绩见表:序号123456笔试成绩669086646584专业技能测试成绩959293808892说课成绩857886889485(1)求出说课成绩的中位数、众数;(2)已知序号为1,2,3,4号选手的成绩分别为84.2分,84.6分,88.1分,80.8分,请你判断这六位选手中序号是多少的选手将被录用?为什么?★【压轴类型三】中位数、众数、方差、极差与标准差综合22.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在无与伦比的盛会背后,有着许多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在志愿者招募之时,甲、乙两所大学积极开展了志愿者选拔活动,现从两所大学参加测试的志愿者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名志愿者的测试成绩进行整理和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A.6070≤<,xx≤<,B.7080C.809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xx≤<,D.90100甲校10名志愿者的成绩(分)为:65,92,87,84,97,87,96,79,95,88.乙校10名志愿者的成绩分布如扇形图所示,其中在C组中的数据为:86,88,89.甲、乙校抽取的志愿者成绩统计表甲校乙校平均数8787中位数87.5b方差2S甲79.4众数c95(1)由上表填空:=a _______,b =_______,2S =甲_______c =_______;(2)你认为哪个学校的志愿者测试成绩的总体水平较好?请至少写出两条理由;(3)若甲校参加测试的志愿者有200名,请估计甲校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约有多少人.23. 某校七年级甲班、乙班举行一分钟投篮比赛,每班派10名学生参赛,在规定时间内进球数不少于8个为优秀学生.比赛数据的统计图表如下(数据不完整):甲班乙班1分钟投篮测试成绩统计表甲班乙班平均数 6.5a 中位数b 6方差 3.45 4.65优秀率30%c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a,b,c的值.(2)你认为哪个班的比赛成绩要好一些?请简要说明理由.24. 某校八年级(1)班甲、乙两男生在5次引体向上测试中有效次数如下:甲:8,8,7,8,9;乙:5,9,7,10,9;甲乙两同学引体向上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如下: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甲8b80.4乙a9c 3.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表格是a= ,b= ,c= .(填数值)(2)体育老师根据这5次的成绩,决定选择甲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引体向上比赛,选择甲的理由是 .班主任李老师根据去年比赛的成绩(至少9次才能获奖),决定选择乙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引体向上比赛,选择乙的理由是 ;(3)如果乙同学再做一次引体向上,有效次数为8,那么乙同学6次引体向上成绩的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专题20.9 数据的分析(挑战综合(压轴)题分类专题)(专项练习)★【综合类型一】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1题答案】【答案】(1)22C︒(2)5月27日;5月25日(3)不正确,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计算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图中信息以及(1)即可判断;(3)根据图表即可得到结论.【小问1详解】解:5272221232123225y++++==月日(C︒);【小问2详解】解:从5月27日开始,y连续五天都大于或等于22℃.我市2022年的“入夏日”为5月25日.【小问3详解】解:不正确.因为今年的入夏时间虽然比去年迟了18天,但是今年的入春时间比去年迟了26天,所以今年的春天应该比去年还短.【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平均数的运算,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题答案】【答案】(1)见解析(2)64分钟(3)980名【解析】【分析】(1)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各组人数占所调查人数的百分比;(2)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3)样本估计总体,求出样本中每天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小问1详解】解:由于各组人数占所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因此可以采用扇形统计图;【小问2详解】解:556563577075637++++++=64(分),答:小明本周内平均每天的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为64分钟;【小问3详解】1400×6010100+=980(名),答:该校1400名学生中,每天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大约有980名.【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频数分布表以及平均数,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前提.【3题答案】【答案】(1)甲(2)乙【解析】【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数据求解即可;(2)根据“能力”、“学历”、“经验”所占比进行加权再求总分即可.【小问1详解】解:甲三项成绩之和为:9+5+9=23;乙三项成绩之和为:8+9+5=22;∴23>22录取规则是分高者录取,所以会录用甲.【小问2详解】“能力”所占比例为:1801 3602︒=︒;“学历”所占比例为:1201 3603︒=︒;“经验”所占比例为:601 3606︒=︒;∴“能力”、“学历”、“经验”的比为3:2:1;甲三项成绩加权平均为:29351976⨯+⨯+⨯=;乙三项成绩加权平均为:28391586⨯+⨯+⨯=;∴8>7所以会录用乙.∴会改变录用结果【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表信息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4题答案】【答案】(1)抽样调查(2)样本中的脂肪平均供能比为38.59%,碳水化合物平均供能比为46.825% (3)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含义可得答案;(2)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可得:求解三个年级的人数分别乘以各自的平均供能比的和,再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到整体的平均数;(3)结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参考值,把求解出来的平均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可得:蛋白质平均供能比在合理的范围内,脂肪平均供能比高于参考值,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参考值,再提出合理建议即可.【小问1详解】解:由该校1380名学生中调查了100名学生的膳食情况,可得:本次调查采用抽样的调查方法;故答案为:抽样【小问2详解】样本中所有学生的脂肪平均供能比为3536.6%2540.4%4039.2%100%38.59%352540⨯+⨯+⨯⨯=++,样本中所有学生的碳水化合物平均供能比为3548.0%2544.1%4047.5%100%46.825%352540⨯+⨯+⨯⨯=++.答:样本中的脂肪平均供能比为38.59%,碳水化合物平均供能比为46.825%.【小问3详解】该校学生蛋白质平均供能比在合理的范围内,脂肪平均供能比高于参考值,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参考值,膳食不合理,营养搭配不均衡,建议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少脂肪的摄人量.(答案不唯一,建议合理即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含义,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利用平均数作决策,掌握“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综合类型二】中位数与众数【5题答案】【答案】(1)45.74,2.3,21.7;(2)“鹿鹤同春”的实际质量约为21.0克.【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题中所给数据求出每一枚古钱币的密封盒质量,即可判断出哪枚古钱币所标的质量与实际质量差异较大,计算其余四个密封盒的平均数,即可求得所标质量有错的古钱币的实际质量.【小问1详解】解:平均数:()145.448.145.144.645.545.74mm 5⨯++++=;这5枚古钱币的厚度分别为:2.8mm ,2.4mm ,2.3mm ,2.1mm ,2.3mm ,其中2.3mm 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5枚古钱币的厚度的众数为2.3mm ;将这5枚古钱币的重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0g ,20.0g ,21.7g ,24.0g ,24.4g ,∴这5枚古钱币质量的中位数为21.7g;故答案为:45.74,2.3,21.7;【小问2详解】名称文星高照状元及第鹿鹤同春顺风大吉连中三元总质量/g58.758.155.254.355.8盒标质量24.424.013.020.021.7盒子质量34.334.142.234.334.1∴“鹿鹤同春”密封盒的质量异常,故“鹿鹤同春”所标质量与实际质量差异较大.其余四个盒子质量的平均数为:34.334.134.334.134.2g4+++=,55.2-34.2=21.0g故“鹿鹤同春”的实际质量约为21.0克.【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求解,平均数的应用,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6题答案】【答案】(1)38,理由见解析(2)77 (3)甲(4)七年级竞赛成绩90分及以上人数约为64人【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及频数分布直方图即可得出结果;(2)根据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3)由七八年级中位数与甲乙学生成绩的比较即可得出结果;(4)用总人数乘以七年级竞赛成绩90分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占总的人数的比例求解即可.。
数理统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方差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知识归纳与梳理:(一)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即x=(x1+x2+……+xn)÷n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平均水平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一种常用指标,反映了这组数据中各数据的平均大小。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相应变动平均数一般的计算方法为:用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的优点。
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情况比中位数、众数更为可靠、稳定.平均数的缺点。
平均数需要整批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人计算,因此,在数据有个别缺失的情况下,则无法准确计算,计算的工作量也较大。
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从而使人对平均数产生怀疑。
中位数:在有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最居中的那个数据中等水平中位数是描述数据的另一种指标,如果将一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那么中位数的左边和右边恰有一样多的数据。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大小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相等的数也要全部参加排序)后“找”到的.当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当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就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中位数的优点。
简单明了,很少受一组数据的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的缺点。
中位数不受其数据分布两端数据的影响,因此中位数缺乏灵敏性,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当观测数据已经分组或靠近中位数附近有重复数据出现时,则难以用简单的方法确定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集中趋势众数告诉我们,这个值出现次数最多,一组数据可以有不止一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查,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一组数据中的众数不止一个.当一组数据中有相同数据多次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众数的优点比较容易了解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
统计学基本指标
统计学基本指标统计学基本指标是统计学中用来描述和分析数据的一组常见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概括和解释,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学基本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偏度和峰度。
一、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所得的值。
它是最常用的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之一。
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程度。
当数据集中趋势明显时,平均数的值会比较接近数据的中心。
二、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排在中间位置的值。
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中位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特别适用于存在离群值的数据集。
三、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众数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数据中的重要特征。
当数据集中存在多个众数时,我们可以称之为多峰分布。
四、离散程度离散程度是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度量。
常见的离散程度指标有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极差表示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方差是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离散程度指标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散程度,从而判断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偏度偏度是一组数据分布偏斜程度的度量。
正偏分布指数据的右尾较长,负偏分布指数据的左尾较长。
偏度为0表示数据分布对称。
通过偏度指标,我们可以判断数据的分布形态,从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六、峰度峰度是一组数据分布峰态的度量。
正常分布的峰度为3,大于3表示峰态较高,小于3表示峰态较平。
峰度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数据的分布形态,从而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统计学基本指标是描述和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
通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偏度和峰度等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趋势,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数据的统计 (标准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频率/组距
0.08 . . . . .
0.16
0.3 0.44 0.5 0.28 0.12 0.08 0.04 2.00
[2.5 , 3)
[3 , 3.5) [3.5 , 4) [4 , 4.5) 合计
.
. . . .
频率/组距
频率分布直方图
0.50 0.40
频率分布折线图
0.30
0.20 0.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表2-1
3.1 2.5
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 (单位 :t )
2.0 2.0 1.5 1.0 1.6 1.8 1.9 1.6
3.4
3.2 3.3 3.2 3.0
2.6
2.7 2.8 2.9 2.9
2.2
2.3 2.3 2.4 2.4
2.2 1.5 1.2 0.2 0.4 0.3 0.4
2.1 2.2 2.3 2.4 1.6 1.7 1.8 1.9 1.2 1.3 1.4 1.3 3.7 3.6 3.5 1.4 1.5 1.7 1.9 1.8 0.5 0.6 0.8 0.7 3.8 4.1 4.3 2.0
(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的获得
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即在 样本中,有50%的个体小于或等于中位数,也有 50%的个体大于或等于中位数, 因此,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 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由此可以估 计中位数的值。
2、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即在样本中, 有50%的个体小于或等于中位数,也有50%的个体大于 或等于中位数,因此,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 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由此可以估计中位 数的值。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1. 平均数(Mean)平均数是数据集中所有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可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计算公式:平均数=数据总和/数据个数2. 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可以反映数据集的中心位置。
计算公式: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为中间值;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3. 众数(Mode)众数是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可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计算公式:统计每个数值出现的频数,频数最大的即为众数。
4. 极差(Range)极差是数据集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可以反映数据的变异程度。
计算公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5. 方差(Variance)方差是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描述了数据值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计算公式:方差=(∑(x-平均数)²)/数据个数6.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计算公式:标准差=√方差7. 百分位数(Percentile)百分位数指的是在有序数据中,一些特定百分比的数值所处的位置。
计算公式:对有序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百分位数=(百分位数位置/数据个数)×1008.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指标,取值范围为-1到1计算公式:相关系数= Cov(x, y) / (σx × σy),其中 Cov(x, y)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σx 和σy 分别表示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9. 回归方程(Regression Equation)回归方程用于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于预测和解释数据。
计算公式:y = a + bx,其中 a 和 b 分别代表回归方程的截距和斜率。
10. 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离散系数是用来比较不同数据集的变异性的指标,可以消除不同数据集因单位或量纲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数学基本概念(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加权平均值)
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数学内涵: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方差:一般地,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标准差算术平均值Arithmetic mean:等差中项:n个数字的总和除n. [(a1+a2+……+an)/n是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Geometric mean:n个数字的乘积的n次根.[(a1*a2*……*an)^(1/n)是几何平均值]n个数的平方根,就是n个数的平方和除n,再开根号。
例如a b c 的均方根即[(a*a+b*b+c*c)/3]^(1/2)均方根值(RMS)、均方根误差(RMSE)、各种平均值论文写作中经常需要比较几个算法的优略,下面列举的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
均方根值也称作为效值,它的计算方法是先平方、再平均、然后开方。
比如幅度为100V而占空比为0.5的方波信号,如果按平均值计算,它的电压只有50V,而按均方根值计算则有70.71V。
这是为什么呢?举一个例子,有一组100伏的电池组,每次供电10分钟之后停10分钟,也就是说占空比为一半。
如果这组电池带动的是10Ω电阻,供电的10分钟产生10A的电流和1000W的功率,停电时电流和功率为零。
那么在20分钟的一个周期内其平均功率为500W,这相当于70.71V 的直流电向10Ω电阻供电所产生的功率。
而50V直流电压向10Ω电阻供电只能产生的250W的功率。
对于电机与变压器而言,只要均方根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即使在一定时间内过载,也不会烧坏。
PMTS1.0抽油机电能图测试仪对电流、电压与功率的测试计算都是按有效值进行的,不会因为电流电压波形畸变而测不准。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说明6个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内涵,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应对策略.首先,结合简单实例认真把握这6个基本统计量的内涵。
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据代表。
(八上《第八章数据的代表》)平均数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n个数据的和的平均值,学生理解与计算都不成问题,只要注意细心运算就是其中的取标准值后的简便算法也都是在小学早已熟练的(公式:x=1/n(x1+x2+x3+……+xn);而加权平均数是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乘各自的“权”之后的平均数。
此处理解“权”的概念可能产生很大困难,因为“权”的理解的确不易,若是照搬教材直接给出其定义,学生会迷惑成团,再进行应用更是不可思议。
所以应对措施:讲好、用好加权平均数就要先举例、后分析、再给出定义,比如:某同学的一次考试各科成绩如下:语文110、数学105、英语106、物理95、化学90、政治86、历史98、地理66、生物89,你可以先让学生算算各科的平均数,再按中考计分法将语、数、英各取120%,物、化、政各取100%,史、地、生各取40%后的平均值算出,两个结果一比较,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不同的原因是加入了所谓的“权”,这样,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对“权”内涵的理解和应用就不再困难。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其内涵很好理解和掌握,就是结合实际应用也顺理成章,如商店老板进货号多大的男鞋好?那当然是“众数”(调查数据最多的号)所代表的。
中位数顾名思义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但考虑一组数可能有偶数个或奇数个,所以要注意强调取中位数的方法。
教材上给出的内涵很好: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一组数据1.5,1.5,1.6,1.65,1.7,1.7,1.75,1.8的中位数是1/2(1.65+1.7),即1.675。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说明6个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内涵,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应对策略.首先,结合简单实例认真把握这6个基本统计量的内涵。
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据代表。
(八上《第八章数据的代表》)平均数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n个数据的和的平均值,学生理解与计算都不成问题,只要注意细心运算就是其中的取标准值后的简便算法也都是在小学早已熟练的(公式:x=1/n(x1+x2+x3+……+xn);而加权平均数是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乘各自的“权”之后的平均数。
此处理解“权”的概念可能产生很大困难,因为“权”的理解的确不易,若是照搬教材直接给出其定义,学生会迷惑成团,再进行应用更是不可思议。
所以应对措施:讲好、用好加权平均数就要先举例、后分析、再给出定义,比如:某同学的一次考试各科成绩如下:语文110、数学105、英语106、物理95、化学90、政治86、历史98、地理66、生物89,你可以先让学生算算各科的平均数,再按中考计分法将语、数、英各取120%,物、化、政各取100%,史、地、生各取40%后的平均值算出,两个结果一比较,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不同的原因是加入了所谓的“权”,这样,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对“权”内涵的理解和应用就不再困难。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其内涵很好理解和掌握,就是结合实际应用也顺理成章,如商店老板进货号多大的男鞋好?那当然是“众数”(调查数据最多的号)所代表的。
中位数顾名思义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但考虑一组数可能有偶数个或奇数个,所以要注意强调取中位数的方法。
教材上给出的内涵很好: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一组数据1.5,1.5,1.6,1.65,1.7,1.7,1.75,1.8的中位数是1/2(1.65+1.7),即1.675。
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有关的所有概念
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有关的所有概念平均数,也被称为算术平均数或简单平均数,是一组数字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字的个数。
它是衡量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
Median(中位数)指的是一组数据按照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值。
如果数据点的数量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排序后的第(n+1)/2 个值;如果数据点数量为偶数,则中位数是排序后第 n/2和第 (n/2)+1 个值的平均值。
Mode(众数)是一组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一个数据集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此外还有其他概念与这些相关:比如范围 (range) 是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异;方差(variance)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衡量了数据分布在距离平均值上下波动的程度。
方差是每个观察到的值与平均值之间差异的平方和除以观察次数,而标准差则是方差开根号。
In summary, the mean is calculated by summing up all the values in a dataset and dividing it by the number of values. The median is the middle value when the dataset is arrangedin ascending or descending order. The mode represents the 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 value(s) in a dataset.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se concepts in order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data effectively.在总结一下,平均数是将数据集中所有数值相加,然后除以数值的个数得到的。
中位数是当数据集按升序或降序排列时,处于中间位置的值。
第 11次课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极差、标准差(学生版)
【教师寄语:昨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不要倒在今天晚上!】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 标准差 一、考点、热点回顾考点一、平均数1、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求平均数的方法 (1)定义法当所给数据,,,,21n x x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121n x x x nx +++= (2)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nf x f x f x x kk ++=2211,其中n f f f k =++ 21。
(3)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a x x +='。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
)'''(1'21n x x x nx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21n x x x 叫做原数据,,',,','21n x x x 叫做新数据)。
考点二、中位数1、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中位数的找法:将该组数从小到大排列,取中间的数3、当一组数有偶位数时,该组数的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当一组数有奇位数时,该组数的中位数为中间那个数。
考点三:众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考点四:极差、频数、频率1、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2、频数:将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叫做该小组的频数。
3、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4、频数和频率的基本关系式:频率 = ——————频数样本容量5、各小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样本容量,各小组频率的总和等于1。
总体、样本、均值、加权平均数、方差、标准差、众数和中位数知识要点整理
● 本章重点:1.了解总体、样本、均值、加权平均数、方差、标准差、众数和中位数等概念,会作频数直方图和频率直方图.2.掌握均值、加权平均数、方差、标准差、众数和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知识要点:1. 样本均值:∑=i x nx 1 2. 加权平均: 0,1,11>==∑∑==i ni i n i i i p p p x x3. 方差:∑∑==-=-=n i i n i i x x n x x n s 1221221)(1 标准差(均方差)2s s =4. 中位数:将数据),,2,1(n i x i=由小到大重新排列为**2*1n x x x ,,, ,其中位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偶数为奇数n x x n x m x n n n )(21*12*2215. 众数: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给定一组数据x 1, x 2, …, x n ,则这组数据的均值、方差和标准差分别为:∑==n j j x n x 11,∑=-=n j j x x n s 122)(1,∑=-=n j j x x n s 12)(1若存在一组数p 1, p 2, …, p n ,满足11=∑=n j j p ,则数据x 1, x 2, …, x n 的加权平均数为, ∑==n j j j x p n x 11● 例题示范 例1 设有一组5个数据: x 1=0.051, x 2=0.055, x 3=0.045, x 4=0.065, x 5=0.048. 记 0528.05151==∑=k k x x , 则∑=-51)(51k k x x =( )A.0B.0.0528C.150⨯.0528D. 1500000(.051.055.045.065.048)++++解 因为∑=-51)(51k k x x =∑∑==-51515151k k k x x =x x -= 0所以,应该选A .例2 一组数据19,16,22,25,35,20,32,24的中位数是( ).A . 22B . 23C . 24D . 25解 因为将这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35,32,25,24,22,20,19,16,所以这些数据的中位数为23)2224(21=+所以,应该选B .例 3 设一组数据1x =0, 2x =1, 3x =2,它们的权数分别为1.01=p ,6.02=p , 3.03=p ,则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是x = .解 加权平均数x =∑=31j j j x p =23.016.001.0⨯+⨯+⨯= 1.2 所以,应该填写:1.2。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讲解
【微思考】 (1)在极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中哪些是一定出现在已知 数据的数?哪些不一定出现在已知数据中? 提示:众数一定出现在已知数据中;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不一 定出现在已知数据中.
(2)在极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中哪些反映了该组数据的 集中趋势?哪些反映了数据的分散程度? 提示:众数、平均数、中位数都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极差反 映了数据的分散程度.
2.标准差与方差
(1)方差的求法:标准差的平方s2叫做方差.
s2=__n1[___x_1 __x__2 ___x_2 __x__2 ______x_n__x__2_]_,其中,xn是样本数据,
n是样本容量, x是样本平均数. (2)标准差的求法: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
于是得m0<mxe< .
(2)①平均数是
x=1 500+4 000 3 500 2 000 2 1 500 1 000 5 500 3 0 20 33
≈1 500+591=2 091(元),
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
②平均数是
x=1 500+28 500 18 500 2 000 2 1 500 1 000 5 500 3 0 20 33
【解析】(1)平均分数= 40×75+ 6×080=78.
100
100
答案:78
(2) x=
1×(9.4+9.4+9.4+9.6+9.7)=9.5,
5
所以s2=1 ×[(9.4-9.5)2+(9.4-9.5)2+(9.4-9.5)2+(9.6-9.5)2
5
+(9.7-9.5)2]=0.016.
解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意思
解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意思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是常用的统计指标之一,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
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总体趋势。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中间位置的数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中间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通常用于处理数据分布不均匀或存在异常值的情况。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数据中的主要趋势或最常见的值。
众数适用于处理离散型数据,例如某一班级中最常见的学生分数。
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范围大小。
极差较大表示数据分布较广泛,而极差较小表示数据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之间差异的平方的平均数。
它可以帮助我们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变异程度。
方差越大,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越小,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这些统计指标在数据分析和研究中经常被使用。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 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总体密度曲线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 百分比,精确地反映了总体的分布规律。是研究总 体分布的工具.
画茎叶图的步骤:
(1)将每个数据分为茎(高位)和叶(低位)两部分;
(2)将最小茎和最大茎之间的数按大小次序排成一列, 写在一侧; (3)将各个数据的叶按大小次序写在其茎的另一侧.
8 8 9 9 9 9 2 9 3 9 2 9 1 6 4 4 9 ,0 1 解析 当x8 ≥4 时9 8, 9 9 2 9 3 9 7 2 9 1 x 90 7
∴x<4,则
7
=91,∴x=1.
11.下图是某市有关部门根据该市干部的月收入情 况,作抽样调查后画出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 已知图中第一组的频数为4 000,请根据该图提供 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图中每组包括左端点, 不包 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收入在[1 000,1 500))
0.000 4
三种数字特征的优缺点
1、众数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集中点,但它对其它 数据信息的忽视使得无法客观地反映总体特征.
2、中位数它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 情况下是优点,但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会成为 缺点。
3、由于平均数与每一个样本的数据有关,所以任何 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这是众 数、中位数都不具有的性质。也正因如此 ,与众数、 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 数据全体的信息,但平均数受数据中的极端值的影响 较大,使平均数在估计时可靠性降低。
乙:9 5 7 8 7 6 8 6 7 7
如果你是教练,你应当如何对这次射击作出评价?
如果看两人本次射击的平均成绩,由于x甲7,x乙7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六个统计量的数学内涵,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因对策略)一、六个统计量的数学内涵1、平均数是对于几个数据的算数平均数。
平均数是反映样本或总体的平均水平的特征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即平均数受较大数和较小数的影响,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基准。
2、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一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的大小仅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他着眼于对数据出现的次数的分析。
这就告诉我们在求一株数据的众数是,既不要排列,又不需要计算,只要能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或几个)数据就可以,众数也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一组数据的众数又是不唯一,也可以没有众数。
3、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数据有奇数个时是最中间的一个,有偶数个时最中间的两个的平均数),中位数的大小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他前后的数各占一半,不受偏大和偏小数的影响,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
4、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叫极差。
他能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
极差在计算时简单方便,但只对极端值较为敏感,因此用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波动还比较粗略。
5、方差是一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
要比较数据的稳定性,一般会用到方差,方差计算比较复杂,但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6、有时为了运用方便,常将求出的方差开平方,即算术平方根。
这个算术平方根,即称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标准差也是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量。
标准差是为了实际的应用,将求出的方差再开平方得到的。
二、基本规律1、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种,这三个统计量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方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计算公式
方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计算公式方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计算公式,是统计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统计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四种计算公式,并讨论其在统计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
方差是描述统计变量分布状态和变化特征的一种度量。
它表示变量值与其平均数之间的平均差距,是用于研究变量变化幅度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变量的方差越大,变化越大,波动越大,反映了变量观测值的分布越分散。
方差的计算公式为:$$sum{(X_i-overline{X})^2over{N-1}}$$其中,$X_i$ 代表第 i 个观测值,$overline{X}$ 代表样本样本均值,N 代表样本量。
另一个重要的统计概念是中位数。
它指的是样本中值得大小,用来反映数据分布中的内容。
计算中位数的公式如下:$$Median=frac{N+1}{2}$$其中,N 为样本量,Median 为中位数。
另一个重要的统计概念是众数。
它是指某一样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点,用来反映样本的集中趋势。
它的计算公式为:$$Mode=frac{N_i}{N}$$其中,$N_i$ 为众数出现的次数,N 为样本总数。
平均数也是非常重要的统计概念,它代表样本中所有观测值的一种量化总结,是衡量样本特征的比较有效的手段。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overline{X}=frac{sum_{i=1}^Nx_i}{N}$$其中,$X_i$ 代表第 i 个观测值,$overline{X}$ 代表样本平均值,N 代表样本量。
以上四种计算公式,在统计学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方差和中位数是两个衡量变量的指标,用来分析变量的变化特征,弥补了平均值的不足之处。
众数经常用来解释样本的集中趋势。
平均值可以代表一个样本的特征,也是多种统计学指标的基础。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以上四种计算公式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
例如,在Excel中,可以使用VAR函数计算方差,使用MEDIAN函数计算中位数,使用MODE函数计算众数,以及使用AVERAGE 函数计算平均数。
说明6个基本统计量
说明6个基本统计量说明6个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数学内涵,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应对策略;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如某班45名学生在一次考试的成绩中,平均数为85分,表示全班45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5分;众数是90分,表示全班得90分的人最多;中位数是87分,表示该班45名学生成绩中在87分以下和87分以上的数目一样多。
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二.数据的集中趋势只是数据分布的一个特征,它所反映的是数据向其中心值(平均数)聚集的程度,而各数据之间的差异情况如何呢?这就需要考察数据的分散程度,也称波动情况。
数据的分散程度是数据分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所反映的是各个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程度,因此也称离中趋势,极差、方差、标准差就是对数据集散程度所作的描述。
极差概念:是一组数据在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范围,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的统计量。
方差是统计中常用的: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数平方根。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数,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目前所研究的是这两组数据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的情况;并且二者都是在求出平均数的基础上计算的,也就是说,欲求标准差→需求方差,欲求方差→需求平均数。
三.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困难、原因及措施:1.概念不能顾名思义,不好理解,如①平均数中的加权平均数,可采取方法:先重点理解“权”的意思,可联系“权力”,有大小;结合英文“权”的单词weight,表示重量,所以“权”是表示数据重要程度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
差、标准差
欧阳光明(2021.03.07)
说明6个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内涵,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应对策略.
首先,结合简单实例认真把握这6个基本统计量的内涵。
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据代表。
(八上《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平均数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n个数据的和的平均值,学生理解与计算都不成问题,只要注意细心运算就是其中的取标准值后的简便算法也都是在小学早已熟练的(公式:
x=1/n(x1+x2+x3+……+xn);而加权平均数是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乘各自的“权”之后的平均数。
此处理解“权”的概念可能产生很大困难,因为“权”的理解的确不易,若是照搬教材直接给出其定义,学生会迷惑成团,再进行应用更是不可思议。
所以应对措施:讲好、用好加权平均数就要先举例、后分析、再给出定义,比如:某同学的一次考试各科成绩如下:语文110、数学105、英语106、物理
95、化学90、政治86、历史98、地理66、生物89,你可以先让学生算算各科的平均数,再按中考计分法将语、数、英各取120%,物、化、政各取100%,史、地、生各取40%后的平均值算出,两个结果一比较,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不同的原因是加入了所谓的“权”,这样,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对“权”内涵的理解和应用就不再困难。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其内涵很好理解和掌握,就是结合实际应用也顺理成章,如商店老板进货号多大的男鞋好?那当然是“众数”(调查数据最多的号)所代表的。
中位数顾名思义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但考虑一组数可能有偶数个或奇数个,所以要注意强调取中位数的方法。
教材上给出的内涵很好: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一组数据1.5,1.5,1.6,1.65,1.7,1.7,1.75,1.8的中位数是1/2
(1.65+1.7),即1.675。
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是学生不排序就直接找中间数,应对措施:还可多举几例加强对排序的理解,防止出现错误。
二、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八下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极差好理解,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
极差越大,表示这组数据越分散。
重点和难点是方差的内涵: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公式),单纯概念的叙述就有些模糊,计算起来困难更大。
所以,在教授这一概念时应首先复习“平均数”的定义,后牢记公式,关键要简化例题,如取一组有代表性的简单数据1,2,3,4,5的方差是1/5(1+2+3+4+5)=2,另一组数8,9,10,11,12,的方差是1/5(8+9+10+11+12)=2,……还可多举几例,学生从这几个简单数据的举例中很快就理解并记住了方差的内涵和计算,而且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中的几个规律也就非常容易了,如连续五个整数的方差都是2、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增加相同数后的方差变不变?怎样变?(平均数变,方差不变);每个数据都扩大相同倍数后方差怎样变化?(平均数变相同倍数而方差变为平方倍)等等。
至于标准差就好理解了---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即
标准差也可以用来表征一组数据波动情况。
在实际问题中,极差和方差经常结合起来共同去更全面地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
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其次,借助计算器帮助计算出现的困难。
上述6个基本统计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而通过生活中的简单数据的举例,会帮助
学生理解其不简单的内涵,甚至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教材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复杂的可借助计时器)肯定也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