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共38页文档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Ⅰ学习指导文件(1)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Ⅰ课程学习指导一、课程代码:00031004二、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程三、预修课程: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初等数论四、学分:3学分五、学时:51六、课程概述:本课程是小学教育(数学)专业学生掌握小学数学教育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必修课程,课程分为Ⅰ、Ⅱ部分,历时两个学期。
课程Ⅰ分为两部分。
总论部分包含小学数学课程论、教学论和数学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简要介绍国内外小学数学课程发展变革的历史和特点,着重介绍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运用现代学习理论分析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过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实施及评价的原则与方式。
分论部分,着重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数学理论、知识结构、教育价值和教学方法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
课程以重点内容的专题讲授、丰富的案例研讨为主要教学形式,辅以学生自学和精选的研究性作业,意在增进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理论的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课程还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模拟教学,以逐步形成初步的教材分析能力、数学教学能力和数学教育的研究意识。
七、教学目的:1、获得系统的小学数学课程论、教学论和数学学习理论的基础知识,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和过程,在吸取我国数学教育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具备现代数学教育的理念。
2、掌握与小学数学相关的数学理论,能够洞察小学教学核心内容的数学本质。
3、初步掌握解读教材、教学设计、上课、辅导和学习评价等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并通过教育见习和小实习,逐步具备承担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的基本能力。
4、掌握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教学要点,能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
八、学时分配表九、教学基本内容:绪论教学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您应该(1)理解数学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对学习者有什么价值。
(2)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结构和意义。
(3)理解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成绩构成教学时间(一次课):1、本课程内容简介(性质;结构;学习方法;课程资源)课程资源:(1)参考书目(某些书籍需到校本部图书馆借阅,也可尝试下载电子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杜玉祥等:《数学差生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柯普兰著:《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皮亚杰研究的教育含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数学教育再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999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的发现》《数学与猜想》,科学出版社,1982,1987,1984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参考刊物(学院阅览室有):《小学教学(数学版)》河南教育报刊社《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广西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教育学报》天津师范大学《外国中小学教育》编辑部《人民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3)网络资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xxsx/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课标教材网 /kebiaojiaocai/index.html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教材网 /xxsx/2、本课程的学习要求:(1)按学习指南教学,应及时复习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包括自行查阅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该学科的特点:是师范院校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和解决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解决“为什么教和学”(数学课程目标)、“教什么”(课程内容、教材体系和结构)、“怎么教”(教学过程、方法、手段)、“怎么学”的问题①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②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模式的科学③数学还可看作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的过程数学的主要特征: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数学的发展过程:①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数学的发展十分缓慢,形成的知识也是片断的、零碎的和缺乏逻辑的,没有严密的体系②初等数学时期:建立了初等数学体系;开始运用比较科学的计数方法;运用比较严格的数学论证方法③变量数学时期:解析几何和微积分④近代数学时期⑤现代数学时期只考虑数学本身的内容、结构特点及其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就是数学科学。
把数学的内容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对象就是学科数学。
数学科学和学科数学的:联系:学科数学的内容是依赖于科学数学而建立和发展的。
区别:①学科数学是以培养人为目标,数学科学是以阐述数学的原理为目标的②数学科学要对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一般从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出发,全面完整地、系统地表述某一个数学领域的内容和方法。
而数学学科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出发,安排和呈现有关的内容和方法。
③数学科学对所有的定理、公式、法则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和推导,以保证其逻辑性和严谨性。
而数学学科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往往不做严格的论证,只是通过列举的方式,用归纳的方法得出结论。
④数学科学可以完全按照数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安排,尽量使内容完整、系统和科学化。
而数学学科在不影响内容的科学性的前提下,应当考虑儿童的认知规律,一些内容的呈现顺序和编排方式可作适当的调整。
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一、发展公民数学素养是基本任务(一)、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1、懂得数学的价值2、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5、学会数学的思想(二)、数学素养的基本特征:1、发展性2、过程性3、实践性二、培养数学思维是实现数学素养发展的基本点(一)、观察与比较(二)、分析与综合(三)、抽象与概括(四)、判断与推理三、提高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是发展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一)、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考查现实(二)、构建普通知识与情境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小学数学教学论是研究和解决小学阶段数学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论从总体上说是关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评价。
最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教学讲义ppt课件
该位置的教学内容可以考虑与新课开始时所给 出的内容进行融合处理。
可以在新课开始时创设一个“机器人”的情境。
原课件 此处有教材图片,由于空间有限省略
二、“估计费用”的说课、答辩与点 评
教材简单分析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应聘的基本过程
应聘者递交推荐书和应聘材料 用人单位通知应聘者参加考核 抽题 写教案(写说课稿) 现场上课(现场说课) 综合评定
现场说课的基本环节
说课 答辩 点评
原课件 此处有教材图片,由于空间有限省略
王雪玲同学
模拟现场说课
说课点评
本节课应该注意突出估算方法多样化的教学
黄妮雅同学
模拟现场答辩
答辩题目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应通过 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 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 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请你结合本课说 一说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2、教材在一开始就呈现出了淘气一家到超 市购物的一张帐单,请你简要说一说编写者 的意图以及在教学中可以怎样创造性地加以 利用。
谢 谢!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常规 概述
▪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颜面、颌周及口咽区软 组织肿大化脓性炎症的总称。化脓性炎症 弥散时称为蜂窝织炎,局限时称为脓肿。
▪ 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 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 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 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 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 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感染,如 口底。
原课件 此处有教材图片,由于空间有限省略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及限选课程说明.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及限选课程说明1.教育心理专题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教育观,帮助学员提高教育和心理学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教育心理学概述、身心发展、学习心理(学习的概述及学习理论)、知识的获得与应用、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和培养、学习策略、学习的动力机制(动机、情绪和情感)、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课堂学习管理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等2.科学与技术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3.人类与社会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以人在社会中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为线索,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阐述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分析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员较系统地掌握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情况,认识人类社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从事小学《社会》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文科综合性课程,其内容覆盖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许多学科,主要包括: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及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人类社会运行过程中婚姻与家庭、国家与政权、阶级与阶层、军队与战争、农业与工业、商业与贸易、宗教与民俗、文学与艺术、科学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当代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发展等。
4.汉语通论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以汉语的形成和发展为基本线索,着重介绍汉语在各个主要历史时期的嬗变和主要特征,以及汉语研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员掌握丰富的汉语知识,具备较深厚的语言文化修养,并初步形成理解和关注语言发展的兴趣,从而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奠定语言素养方面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一章
13 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二、 课程标准的调整
2001年,《标准(实验稿)》问世,取代了使用近五 十年的教学大纲。《标准(2011版)》是以2001版为蓝 本修改而成的。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 (2011版)》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 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课程标准的具体 变化有六个方面: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数学观的变化, 基本理念的变化,课程目标的变化,核心概念的变化, 以及教学内容的变化。
24 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章
符号意识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 (1)学生能够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能够 运用符号去表示数学对象。 (2)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 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3)使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 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25 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3.空间观念 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了解、探索和把握我们的生活空间能使人类更好地生
19 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从“两能”到“四能” ➢ “两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 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章
(五)核心概念的变化
《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六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核心概念。
《标准(2011版)》提出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 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十个与学习内容相关 的核心概念。
它保留了4个,修订了2个,新增了4个。对于修订后的核心概念,尽管有的名称 相同,但其表述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下面具体介绍《标准(2011版)》中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十个核心 概念。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第1-3学期需要开设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
(3) 教育学专业(小学教育方向)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小学数学、语文、英语或其他有关综合课程的专门教师,并为其今后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育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品德的思想道德素质;2、系统掌握一门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或数学或英语等)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从事相关学科课程的教学;3、掌握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现代小学课程与教学开发的策略和方法,了解有关的学科新成就和发展动态,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独立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技能,具备教师职业资格的基本条件;4、养成熟练的现代小学教师职业的书写画和音体舞技能,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的初步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心理辅导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达到相应的等级水平,有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能阅读、翻译外国文献;6、掌握学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和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
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四年,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学校鼓励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最低毕业学分:156学分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修读要求1、本专业课程由四个基本模块构成,一是公共课程,包括学校公共课程和学院的学科基础课程;二是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三是小学教育理论课程;四是学科专业课程。
2、院校公共必修课程和小学教育理论课程模块是必修课程。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
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
评价标准: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同行评价等 激励措施:晋升、奖金、培训等 评价与激励相结合:确保评价公正,激励措施有效 定期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
小学教育本科专 业数学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与定位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定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数学教育的基本 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小学教育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结构与内容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现状与问题
教师数量不足, 师生比例失衡
教师学历层次 偏低,专业化
水平不高
教师年龄结构 不合理,年轻 教师缺乏教学
经验
教师培训机会 少,专业发展
受限
教师专业素养要求
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
熟悉小学教育的特点与需求
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 养
教师培养与培训机制
课程设置:包括数学基础、数学分析、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 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课程实施方式
教学方法:注 重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课堂讨论
多样化学习方法:结合多种学习方 式,如听课、笔记、复习等
小学教育大学数学教案
小学教育大学数学教案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教学
课程代码:Math10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加减乘除、分数、几何形状等,提升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加法和减法
2.乘法和除法
3.分数和小数
4.简单的代数和方程
5.几何形状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解结合练习,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互动等方式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PPT、教学工具、实物模型等
评估方式:课堂作业、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
教学安排:
第一节课: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第二节课: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第三节课:分数和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第四节课:简单的代数和方程
第五节课:几何形状的认识和特征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提问或实例引入当天的学习内容
2.讲解:介绍新知识,讲解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练习: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总结: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梳理重点知识点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程及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及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思路和建议。
一、小学数学课程特点小学数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基本数学能力为目标,通过数学运算、问题解决和思维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属性、数的运算、图形与空间的认识以及简单的统计与概率等几个方面。
1. 数的认识与属性数的认识与属性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包括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以及负数等知识。
通过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数的基本规律和数的性质,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整数与分数的运算等知识。
掌握好数的运算规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图形与空间的认识图形与空间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几何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变换等。
通过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4.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的拓展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图表的制作以及简单的概率计算等。
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教授小学数学课程,教师应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培养数学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规律和进行推理。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样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和实践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引导独立思考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基础
本书第一章概述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背景和现状,以及本书的内容和结 构。这一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他们了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 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探讨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理念、内容、实施和评价。 这些章节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小学数学课程与 教学的各个方面。
在教学方面,作者提出了“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该方法以实际问题为切 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作者还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倡利用数字化工具 和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基础》这本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书中的精彩摘录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小学数学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更能够为读者的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相信这本书将成为小学数学教 育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教师发挥积极作用。
在第六章至第九章中,本书详细介绍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实践应用。这 些章节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每 个章节都设计了练习和思考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分别探讨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未来发展和教学方法的 更新。这些章节为读者提供了前瞻性的视角,帮助他们了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阅读感受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数学教育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而《小 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基础》这本书则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数 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儿童在数学学习中的独特性。作者强调,小学数学 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有其独特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因此,好的 教育应该是遵循儿童生命成长规律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 师,我们需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学 习。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1、数学的特点①高度抽象性②逻辑严密性③广泛应用性2、数学的作用①数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②数学是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
③数学是一种意识或思维方式,人们经常需要用数学的观点去处理问题。
④数学还是一门艺术,促使人们对美的追求。
3、小学数学课程性质和地位小学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共8次)①百废待兴,统一课程(1949——1952)②学习、模仿和初步总结苏联经验(1952——1957)③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内容下移小学(1957——1961)④纠正急躁冒进,加强基础教学,初步构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体系(1961——1966)⑤“文化大革命”时期,课程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6)⑥拨乱反正,课程教材重建(1976——1986)⑦构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义务教育(1986——2001)⑧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和实验新教材(2001——)5、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①数学课程②课程内容③教学活动④学习评价⑤信息技术6、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①(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
②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两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从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进行描述。
③课程内容仍分成四个领域,领域名称及各部分内容作了修改。
7、提出数学核心概念的意义①核心概念是在“课程内容”栏目下提出的,是课程内容的核心和聚焦点。
②核心概念是课程目标的关注点。
③核心概念的内涵在性质上体现了学习主体——学生的特征。
8、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阶段①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之前时期:百废待兴,全面学习苏联,以及大跃进后的精雕细琢,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探索。
②1978年至1986年:十年动乱后的拨乱反正,适应四化建设,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建立。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种科学!数学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生活性,现实性,体验性。
数学的发展过程: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只关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教师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育活动中。
总体目标: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1数学产生:以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为起点2研究对象:现实世界(客观的、现实的),思想世界(主观的、思想的)3基本特征: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4课程性质:生活想、现实性、体验性5课程地位:基础性、多功能性6数学素养的基本特征:发展性、过程性、实践性7儿童思维方式:观察与比较、综合与分析、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课程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是某个学科教育的“整个思想和活动的结构”,是一个学科的教育理念、价值、内容、学习活动的实施以及评价方式等的总体要求,即指学科教育的一种规范。
2课程标准意义:指明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是编写课本的依据,是教学依据,是评价学生的标准。
3小学数学课程基本标准: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4新课程新观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5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总体目标、学段目标、领域目标。
6小学数学课程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解决问题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7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编制要求:内容全面、层次分明、要求适度、具体可测、因材而设。
教材内容分析1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际与综合应用。
2十大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思想。
3教材:教师在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4教材中体现的内容是文本知识、数学活动知识、表达方法、评估程序。
5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体验情境类和问题情境类。
6教学分析主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两大类。
7教学内容分析:科学性、思想性、智力性、趣味性。
8教材结构分析:9教学重点:是一范围(一单元一课)内容的重要部分。
10教学难点:难于被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
儿童思想学习方式1常见认知学习类型: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2接受学习的基本过程:呈现材料、讲解分析、理解领会、反馈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பைடு நூலகம்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