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置。 你在教室的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么表示?(小
组交流) a:先说说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对表示。(说
自己的位置) b:说出自己朋友的位置,全班同学指出这个“朋
友”。 2、探究例 1,总结方法。 同学们都非常棒地把自己的位置用数对描述出来
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帮图中的同学确定他们的位置。 (课件出示例 1 图)
本节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 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课本是 这样告诉学生的:竖排叫做列,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列“从左往 课例研究综 右数”、行“从前往后数”,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逻辑 述 前提,有着一定的意义,它是学生今后学习平面直角坐 标系的重要基础。对于行和列的认识,我没有直接的告 诉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如他们的第几排第几行 逐步过度到第几列第几行,在班内请全体同学按照老师
来确定位置呢?(出示课件:座位图) (1)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可以既
清楚又简便地表示位置。图中红色位置在第 2 列第 3 行,就可以用(2,3)来表示,板书:(2,3)
(2)用(2,3)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好吗?说说 你的想法。(强调先列后行的约定)
师:这是数学上表示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分别表 示列和行,中间用逗号隔开,为了表示它是一个整体, 外面再加一个小括号。像这样有顺序的两个数,称为 “数对”。(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荣光换发!我们学校还有一批可亲可敬的教师,今天他
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向老师们
介绍你的位置?
教学过程
2、小组讨论, 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自己的位置,小组讨论,并把
你的方法写在本子上。
3、小组汇报。
师: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重点与难点: 数对的表示和 坐标系的建立
教学方法:讲 解、示范、练
习和互动
教学效果:大 部分学生能够 掌握数对确定 位置的方法, 但少数学生仍
需加强练习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提升
回顾教学过程:梳理教学内容和方法,分析教学效果 评估教学目标:对照课程目标,评估达成情况 反思教学不足: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提升教学能力:针对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提升教学能力
课堂互动和讨论的效 果良好,学生在互动 中积极发言、认真思 考,对课程内容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对数对确定位置的掌握程度
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运用能力: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对确定位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数对确定位置的讨论和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能够按时完成数对确定位置的作业,并且正确率较高。
知识点:数对的 概念和表示方法
重点:如何用数 对确定位置
难点:数对在生 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 、演示、小组讨 论和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解、 示范、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PPT 演示、实物展示、 互动游戏、小组 竞赛
强调实践操作和 体验,注重培养 学生的实际操作 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对数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对数对概念 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否正确应 用数对确定位置
学生在解决实际 问题时对数对的 应用能力
学生对数对概念 的掌握程度和应 用能力
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课程中涉及的实际问题数量和难度适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挑战。 通过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评报告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评报告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评报告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大的挑战,在新课改的今天,对我们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我们要上好每一堂课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我们的远程研修平台的开放,让我们随时都能和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在这次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位优秀教师的讲课,认真读取了优秀教师对每堂课教学的指导和解读。

对每一位优秀教师的问题都和本期研修同事们进行了探讨,同时按时完成了作业.反复研究了每位老师的每一个案例,对案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授课形式都作了认真的记录.期中郭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老师这节课整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

课堂中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对的必要性。

郭老师这节课,通过地震后空投救援物资的视频引入,并通过思考为什么能准确找到地方进行救援?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这节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抽象成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正确表示位置是本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郭老师在这里通过实物图转化成点子图,再将点子图的行和列逐渐抽象成直线,并延续到坐标系中,让学生经历了由“实物——点子—-方格——坐标"的逐渐抽象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一一对应”体会深入。

郭老师本节课通过在实物、点子和方格、坐标系图中,通过用数对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和通过数对找到对应的点,以及在学生座位游戏活动中,通过理解(3,2)和(2,3)这位两个数对为什么表示的位置不一样.体会到数对的唯一性:“一个数对对应一个位置,一个位置对应一个数对。

”4、亲身体验中,体会数对的简洁性。

郭老师在数对的创作过程中,通过两次记录来让学生不仅完成了数对的创作,而且也体会到了数对的简洁性.第一次,在限时时间内,记录几个人的位置,学生在记录活动中,感受到记录方法的复杂。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在本年度的教师研修的观评课中,我学习了三节观评课,受益匪浅。

尤其是于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印象特别深刻。

在此,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关注学情,学而有效。

新课标中就有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展开,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带进课堂。

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储备量,做好学习前的铺垫,同时也自然的过渡到所学的课题上来于老师在教学时,首先在课前给学生发了微视频和预习单,唤醒学生原有的“行、列”的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让每个学生根据提示自主学习。

新知识都是一些规定性的问题。

学生通过看微视频、看书,即可获得。

课堂交流时,学生有不完善的地方,其他学生也能够补漏洞。

2、练习设计层次性强,有效拓展学生思维。

当学生初步认识了数对后,通过写数对、找数对的方式进行分层次变式练习:普通数对、两个数字相同的数对、颠倒数字位置的两个数对,含有字母的数对,逐层深入,进一步理解数对中各个数的意义。

通过找同列、同行的学生的位置,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数对的理解。

此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渗透,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思维也因此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有力地突破了难点,也为进入初中学习函数知识做了有效的渗透与铺垫。

纵观本节课,于老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于老师通过颇具灵感的设计,展示了数学自身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促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于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愉悦、渴求的心理状态。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效果特别好。

既可以让学生巩固了数对的知识点,又结合了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堂中,让教与学跳出了纸上谈兵,走到了现实生活中来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再一次证明了“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4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4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4篇《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4篇《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1有效评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一定是建立在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对教学活动的合理的、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设计上,也就是当我们的教学目标把握精准到位时,我们的教学评价就会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这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就会促进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上完美达成,当我们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顺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时,我们的有效教学评价就会促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想、实践、交流、推理、验证、抽象概括等过程,学生在老师为他们提供的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各种能力。

一、课前互动,期待式的语言评价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甄别与选拔,也不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

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

如课前交流中,何老师说:“黄老师给我介绍,咱们班的孩子是最会思考,最会听讲的,他有没有吹牛呀?全体学生大声的说道:没有吹牛!师:怎么来检验她没有吹牛呢?生:上课时,像黄老师说的一样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这时何老师期待式的语言评价“说得真好,如果这节课大家真像黄老师说的那样,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老师会有奖励”实际就是在有意识地让学生积极端正学习态度,挑起学生为了老师的荣誉而战的无穷斗志,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进而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

二、课中交流,生生互评在合作交流探究体验的环节中,何老师采用了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

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面对面地积极互动,有机会互相解释所学的.知识,有机会互相帮助来理解所学的知识。

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各抒己见,直接交流各自的意见,交换各自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各自创造的方法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思路不清晰的同学变得思想清晰,不严谨的同学变得严谨。

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

《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在学校组织的“磨课”活动中,教研组听了唐靖霞老师的一节五年级数学课,从“教师教学”这一维度进行了观课活动,现将观课情况总结如下:课题《数对确定位置》观察中心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先尝试后交流、当堂训练观察维度视角观察记略维度二教师教学环节1.教学环节紧凑,时间分配比较合理。

2.为了突出数对的作用,教师在顺应学生思维的前提下,设计了多个环节,从多方面展开教学。

3.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发现数对的实用价值,这一环节充分使用了已有的资源。

呈示1.教师的讲解清晰简洁,语速适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板书设计合理,能熟练使用电子白板展示相关内容。

3.肢体语言自然,能面带微笑,有很强的感染力。

4.作图规范,能起到示范作用。

对话1.提问的次数比较频繁,所提的问题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层层展开,问题总体难度不大。

2.提问以“如何确定小强的位置”为话题中心,直接提出问题,开门见山,节省时间。

让学生用自己的记录方式表示小强的位置,然后进行集体交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对的作用。

3、等候学生回答时间比较短,可适当延长这样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当学生不能清楚表述时,教师能及时归纳和小节,帮助学生理顺思路。

4.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不是老师教会的,必须让学生自己在师生对话中感悟和体验形成的。

老师能大胆放手,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指导1.在教师的及时指导和鼓励下,学生消除了胆怯心理主动地陈述自己的想法、辩论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思维;能畅所欲言,有了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疑惑,能提出自己的问题。

2.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重点,为学生能够创造展示空间,既能顺应学生思维而又高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

3.通过各种形式让课堂变得灵动,富有情趣,使整堂课都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学生始终保持了强烈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机智将实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孕伏“坐标”知识。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反思及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反思及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反思及评课稿《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反思及评课稿《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反思及评课稿1、教学内容:人教修订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中的内容。

2、教材简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

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3、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如:教室座位、课间操站队、放学路队等。

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

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设计理念本节课内容看似简单却蕴藏着更为丰富、饱满的数学价值,为了不就数对而教数对,而是要用“望远镜”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宏观把握,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让他们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并注意把抽象的知识与图形结合起来,通过独学、群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为每位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多元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知识。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位置。

2、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创建数对,理解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增加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的机会。

3、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验创建数对的过程,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及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五年一班的简写1.五年一班可简写成五(1)班,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简洁、准确)2.学生思考简写不但要简洁还要准确,五和(1)一个都不能少。

通过轻松的谈话引入,让学生知道关键词:简洁、准确。

听用数对确定位置听课心得

听用数对确定位置听课心得

听用数对确定位置听课心得听用数对确定位置听课心得篇一:确定位置听课心得《用数对确定位置》听课心得南莫小学张蕾在上一次的研修活动中,有幸听了王老师和杨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

我觉得这两节课都上得非常成功,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点,要紧体如今以下几方面:一、创设情境,关注学生已有知识。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日子经验和知识基础展开。

王老师的课由“讲位置,找点子”的游戏导入, 一步一步地确定了点的位置,杨老师由奥运会击缶视频引入,再让学生用自个儿的话描述图中小军的位置。

都从学生熟悉的话题情境动身,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的思维带进课堂。

另一方面如此的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搜集信息:学生对确定位置的办法究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啥程度。

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而且还能为新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好了学习前的铺垫。

课中王老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个儿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好朋友的位置,杨老师介绍了数对存在于电影院座位、棋盘、中药柜、舞台设计等等,巩固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切躯体会到数学与日子的紧密联系。

二、创造矛盾冲突,注重学生知识生成。

整节课王老师别断创造矛盾冲突,关注学生数学考虑,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

课始的“讲位置,找点子”游戏引发学生确定位置的需要;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体味到自个儿确定位置办法的局限性,为新知的学习提供原动力。

课堂中用列和行记录小军的位置后,让学生意识到第4列第3行如此的办法还能够写得更简洁一点,于是浮现了4种别同的记录办法。

自然过渡让学生自个儿“制造”出了数对。

学生像数学家一样记忆了数对的发觉,探究和形成的过程。

注重学生对数对知识的质疑,更注重了数对的形成过程。

三、运用对照教学,细腻处理重难点。

在课中,教师多次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主动轻松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比如杨老师让学生找出仔细听说的学生,数对是(4,2)和(2,4),杨老师对(4,2)与(2,4)举行了比较与拓展,王老师比较了(4,3)和(3,4)两个数对,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应该先讲列,再讲行,让他们明确,虽然两个数字相同,但前后的位置别同,指的就应是两个别同的地点。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及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及教学反思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对的概念和应用。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发现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学生们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数对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举例时,我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各自的位置,这个环节让学生们觉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用数对确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找到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解决方法,如描述某个地点的路线、位置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描述物体位置的情况?”(如:在教室里找座位、在地图上标地点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奥秘。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图形与位置》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共9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共9篇)

篇一: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本堂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效果较好。

在教学列和行的含义时,老师导入教学,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用“排”或“组”的概念交流猜想时,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引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在这里,老师通过告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更加有序、有度。

在教学数对的含义和写法时,老师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一些符号加以记录,实质是教师又一次创设认知冲突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提取共同的合理成份,说明正确规范的书写方法,“数对”引出自然有序,语言简明清晰。

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老师通过活动,先让学生明确有关于列与行的规定,再通过一系列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期间,教师预设充分,在学生易错处引领,促进了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意义的建构。

而且,老师还用体验性活动引发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思考,进一步让学生把握数对的实质,培养了学生的符号化思想。

在后面的练习中,通过一些生活情境,在学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了运用知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要求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纵观几节课:首先,老师们都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

课始的激发矛盾,让学生产生学习本节课的需要。

其次,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在老师提出用一个数对怎样表示第三列所有同学后,对学生不同的回答,老师能够及时追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及时作出评价,激发了学生了学习兴趣。

第三,知识面的拓宽。

本节课老师们介绍了数对的产生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地球仪经纬网的确定、居家装修的学问等等。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该让学生知道数对的知识是怎样产生的,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

数学又是服务于生活的,为学生拓展数对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对、用好数对知识。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屯昌小学周文晗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19页内容。

教材简析: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前面学了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以及认识简单路线图等知识。

学生也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

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数对含义,并能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唤起生活经验。

出示开家长会的情境图。

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㈠、明确行、列的意义。

1.师生合作,明确列、行的含义。

2.(出示五二部分同学课堂情境图)同学们这是小强部分同学的课堂情境图,现在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学生已经有了列、行的概念,他们可以顺利的说出小强在第3列,第2行,也许学生会说小强在第2行,第3列。

教师介绍: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

(第3列第2行)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教室中自己的位置吗?(学生练习)㈡、认识数对1.谈话: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课堂情境图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

(隐去人物图,出示点子图)用点子图表示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安排在第二学段,既是认识图形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坐标、一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既是第一学段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学习的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和认识了生活中的位置现象和位置问题,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

他们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先后、摆布、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

学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对具体位置有所感受。

应该说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

这节课《用数对确定位置》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具体位置中逐步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以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有特殊到普通的认知规律,从而匡助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位置都有自己一定的理解,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他们在几年的学校生活中,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涉及确定位置的例子也有一些初步了解。

如:电影票的位置安排,集合站队时的队列安排等。

学生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谈话我了解到:约60%的学生能利用前后、摆布和上下来描述情景中物体的位置;约32%的学生能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位置;惟独约 8%摆布的学生了解一点行和列的知识,但了解不具体,概念含糊,不许确。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们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不是太艰难,难的是能否根据需要自己探索出有价值的表示方法,以及很好的理解由实物图---点子图---方格图的抽象过程及抽象意义。

为此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预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践与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践与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践与反思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位置”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

本单元学习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

2.把教室情境和方格图相结合,理解数对的含义,体会一一对应,渗透“数形结合”、“函数”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迁移、推理、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层面,直观认识列、行1.复习导入,在冲突中引出新知,初步感知列、行。

师:(请张明同学起立)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这位同学在班中坐的位置吗?师:同样是这位同学,有多种方法表达他的位置,感觉怎么样?师:互相交流时很不方便。

正因为如此,需要统一。

师:结合实际生活习惯,我总喜欢先说竖的,再说横的,这个“竖”在数学中称为“列”,“横”在数学中称为“行”,所以“先列后行”。

师: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现在老师作为观察者,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第1列、第2列、……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2.用列行说说自己的位置。

师:你现在能用列行说说自己的位置了吗?生:我在第3列,第1行。

师:我们把第3列看作竖的一条线,第1行看作横的一条线,这位同学的位置就在竖横这两条线的交叉点上。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位置。

【设计意图:利用教室里现有的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旧知中发现矛盾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自然引出新知,沟通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_《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方格纸,小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国庆60周年的阅兵式。

师: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畅谈,比如说他们走的很整齐,他们的队伍很整齐,他们排的队很整齐,他们很威风,很有气势,我很激动,我长大也想去当兵等等。

师:的确,看着那英姿飒爽的军姿,整齐的队列,不免让我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绿色的军营是很多青少年的向往,在暑假的夏令营活动中,少年军校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看,他们正在进行队列比赛呢。

在队列比赛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固定的位置,这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学习行与列1.认识列和行,明确行与列的规则。

小强站在什么位置?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 多种说法“排”指的是什么?竖排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称作一列(板书:列)刚才同学们有两种数法,一般我们从哪边数?确定第几列一般在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

每一横排在数学上我们都叫做行,(板书: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哪边数?确定第几行一般在观察者的角度,从前往后数。

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小强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先说列,再说行。

(生答)小亮的位置呢?小明的位置呢?(生边说师边用手指,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知道列和行的交叉点可以确定一个具体的位置)2、列与行的巩固。

史林博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后感

史林博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后感

史林博用数对确定位置观后感春暖花开,大自然中处处生机蓬勃的季节,潜心数学研究,精益求精的刘德武老师再次莅临我校,亲授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一堂练习课。

他层次清晰和梯度显明的教学设计、机智幽默和富有内涵的数学语言,引领着学生在思维的交锋、碰撞中,积极思考,高效学习。

本堂课凸显培养学生全面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大脑逐渐“克服思维定势,扩大想象空间”。

刘老师的课让孩子们思考并快乐着,课前轻松幽默的谈吐,立刻引起学生的好感,师生关系瞬间亲密和谐。

在看似平静的氛围之下,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学生那活跃的思维。

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刘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是刘老师真诚信任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和不同思想平等交流的机会;是刘老师教给了学生思考的方法。

总之,是刘老师认真对待每节课,自我提醒“怎样设计,怎样上课,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虽然是练习课,平日课时很多,但他强调课不容随意“消费”。

练习课的思维性功能很突出,应与新授课职能互补。

就是平日的一堂练习课,刘老师却挖掘出超乎数学以外的很多很多。

知识很重要,方法更重要,这样的理念在他的课上得到鲜明的体现。

用数对确定位置与其他数学知识的整合数对图例的抽象和演变:由实物图一点子图一方格图,这一抽象的过程细腻、清晰,最后图像直观呈现了按照某一行或者某一列的一个数字,用“加减乘除”的方法逐渐递增或者递减,所形成的奇妙图画。

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巧妙地渗透了“坐标”这一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建立数学模型,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使学生对数学的简捷性和抽象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二.数对与图形的整合1.数对与对称图形的整合课堂课件显示:某一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直角梯形的形状,条件告诉两个顶点的数对:(4,5)(2,3)请你找出另外两个顶点的数对。

感叹呀,开始孩子们的答案只是横向思维,找出了以垂直的直角边为轴的一组,(8,5)(4,3)即沿着垂直线为对称轴的一组。

用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本节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帮助引导学生建立模型思想来发展学生的思维。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联系的基本途径。

数学建模是指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数学模型是平面坐标系。

现在学习的数对则是初步抽象的二维坐标模型。

如果在教学中,能将这一层意义渗透进去,一定能为学生将来学习系统的直角坐标系和立体坐标系提供很好的支持。

1.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

生活中的“组”和“排”,是老师找到的生活基点,“找班长”是学生能轻易融入的生活情境。

并且这个小小的情境创设还分着层次,先是组,学生发现不行,再补充信息排,让学生感受二维空间上的确定位置存在的必要性。

同样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发现,就过去学习的“第几排第几个”以及“生活中的第几排第几组”来说,还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

因为生活中队排和组的确定很有主观随意性,与数学的观察方法还有距离。

所以进一步产生了学习新知的兴趣。

2.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从数学角度“列”和“行”的引入,到用小圆圈代表人,课件中坐标线的出示,游戏中的记录位置,学生个性化表示的探索,交流自己创造的方法并说明理由等,在肯定引导规范中描述数对产生的必要性。

然后又通过用数对表示一个点发展为可以表示一行或者一列,甚至是全班,从而使学生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构建整体的思维模式。

所以模型思想的构建绝不是固化的,而是一个具有生长性的生态过程。

3.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1)经纬线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琢磨的,但作为数对表示位置的重要应用应该让学生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视频片段的切入,使得目前意会的东西得以形象化的表达。

(2)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好朋友的位置,用数对知识完成集成吊顶的设计等应用,巩固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篇一:关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观课报告。

唐庙镇王桂英关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观课报告。

山东省郓城县唐庙镇:王桂英我观看了徐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课堂教学,感触较深。

通过这节课徐老师熟练的用多媒体对《用数对确定位置》进行教学。

一.从生活实际导入课题。

从“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

开会时,家长们都要坐在自己孩子的位置上,为方便家长找到位置,你怎样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位置呢?”导入课题,从生活实际导入课题。

学生易学,导入自然,合情合理。

二通过自主合作,互动交流。

用多媒体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列和行的概念并进行教学。

这样教学把抽象的概念简单化了,使学生易学易懂。

教学语言很美,激励语、评价语很到位。

.三.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引入简洁,从点子图再到方格图,一步步引出用数对确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从中也让学生会到数学的简洁美。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四.讲课过程中,通过设计“找中药”游戏,和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样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学习完数对的含义后设计了“找中药”的游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洁性。

讲解完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后,设计了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在这个环节里,该师把本节的知识做了有效的拓展,既让学生理解了数对的确定性,也让学生知道了数对的含义。

通过这次观课,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技巧,以后我要扬长避短,借他人之鉴,为我所用,搞好教学。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有感《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更准确、更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与之相关的学生的经验是一年级的“用一行中第几来确定某个人的位置”,二年级的“用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确定位置”,这些都是“用数对确定位置”的雏形和基础。

这部分内容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给定的空间由一维发展到了两维,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的数学学习是对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和提升,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比较抽象,但是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原形”。

于是王老师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入手,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给学生创设队列情境,从队列入手,引出数对知识,再过渡到方格图中来确定位置,同时渗透后续坐标知识的学习。

从而将原本静止、抽象的教学变成鲜活、生动的教学实践。

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确定位置》这一课,通过让学生自己来描述小强的位置,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评价,自己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不足,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

因为儿童学习数学实际上是对他们生活经验中数学现象的“解读”与提升,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述方法不够规范、准确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新知的欲望。

王老师在这时及时介入,介绍列与行的含义和确定先列后行的规则,使学生明白确定第几列时,以观察者的身份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描述时先说列再说行这一规则。

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用列与行这一新知来描述小强的位置,并和之前的方法相比较,学生自然就会感受到统一标准后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准确性。

在数学上我们常常讲究简单,这节课老师通过课件动态呈现出实物图抽象到点子图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小圆点来代替人,比较简单,看得更清楚。

在抽象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从具体事物到符号演变的过程。

在第四环节,通过课件动画展示点子图抽象到方格图的过程,让学生更加理解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数对确定位置》观课报告
在这次的研修观课评课活动中,听了许多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受益匪浅。

任欣欣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印象较为深刻,就这节课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设计巧妙,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展开。

任老师的课由游戏活动导入, 从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情境出发,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的思维带进课堂。

另一方面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教师搜集信息: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究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

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而且还能为新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好了学习前的铺垫。

同时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课题。

认识数对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图片中小强的位置引出了不同的说法,这就需要统一标准,从而认识了列和行。

确定了小强在第3列第2行后,教师告诉学生这还不是最简练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创造更简练的表示方法,每个同学有了不同的表示方法,为了大家交流方便,必须有一个统一规定,进而学习数对知识。

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经历了两个数学化的过程: 一是描述方式从自己的方法→列与行的方法(有序)→数对的方法,这一过程逐步递进、简化、抽象,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简练性和抽象性;二是表现形式从
人物图→点子图→方格图,课件的巧妙制作,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渗透了坐标的思想。

二、游戏性练习提高了学生兴趣。

趣味游戏“砸金蛋对抗赛”,活泼有趣,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有趣的练习,不仅练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找位置,活跃了课堂气氛,巩固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对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准确、快捷。

又结合身边的实例(教室中学生自己的座位)融入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纸上谈兵,走到现实生活中,数学课堂才会大起来。

通过用数对描述自己的位置,以及根据某一列和某一行的数对的特点,进一步巩固对数对含义的认识,对数对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有实践、有提炼、有总结、有提升。

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数学。

通过了解数对的由来,感受“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举一举生活中应用数对思想确定位置的例子,感受“到实际中去”,棋盘、经纬线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对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潜水艇的例子,使得本节知识的外延更加丰富,由二维过渡到三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实效性和重要性。

学生亲身经历了生活经验数学化,亲身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数学思想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得到了提升与丰富。

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数对知识,而且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体会到了数学符号的简洁清晰,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