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独特民俗文化简介
闽南独特民俗文化简介
闽南的民俗文化有很多,但最吸引我的是“泉州八景”。
所
谓“八景”就是:清源山、开元寺、南音、东石木偶戏、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石湖温泉。
这“八景”都是历史悠久的,历史上的名人对这“八景”都有很高的评价。
清源山,是泉州市区自然风景名胜,位于泉州城东,海拔657米,为泉州名胜地之一。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景色宜人。
清源山分前山和后山。
前山由安平桥、石佛、天后宫等景点组成;后山有摩崖石刻,集“儒、释、道”于一体。
清源山是国家5A级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福建省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
安溪铁观音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境内的铁观音广场上,其“风从水上来”的传说为泉州八景之首。
安溪铁观音“观音韵”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的音乐理论。
石湖温泉是全国四大温泉之一。
这里冬暖夏凉,水温在40~60℃之间。
水质无色、无味、透明,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据说喝了这里的水可以“洗去尘垢”。
—— 1 —1 —。
闽南人文
闽南方言系指闽南人创造
和使用的地方语言。该方 言是汉语诸方言中很重要 的一种方言,为中国八大 方言之一。是全世界最有 代表性的60种语言之一。 据统计全球讲闽南话的人 多达近4000万(福建800 万、台湾1700万、南洋约 1200万。世界其他各地约 200万)。
闽南建筑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
铁观音海报
主 讲 人
: 王 伟 名
谢 谢 大 家 观 看 〃
惠安女自古以“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美德而著称于世。她们勤劳、
聪慧、善良、坚强,善家务、多才艺,不论下海、耕田、雕石、锯木、 织网、裁衣或经商做买卖;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 出色。 惠安女的服饰是汉民族服饰中最独特、最具个性色彩和视觉冲 击的 闽南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改革。小吃注重口味、营养、 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其品种繁多,式样新 颖,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
先介绍沙县小吃
吧!!! 沙县混沌 沙县蒸饺,蛋饺
供大家选择!!!!
大聚会,欢迎以后每个品尝!
:蚵仔煎、鲜酥蚵串、鱼仔粥、蚝仔粥、鲎羹、包心鱼丸、鲜肉鱼丸、
水丸汤、马鲛粳、网纱鱼卷、酥炸鱼条、捆蹄、面线糊、扁食、肉燕、 烧芋果、芋包、鸡汤伊面、干拌面、卤面、莲美豆干、糯米灌大肠、 猪血尾口粳、苦菜大肠汤、虾皮番薯粉团、豆签、牛肉羹、豆花、石 花糕等。其中蚵不仅营养丰富,且烹制的食品味道鲜美。闽南人有食 粥的习惯,他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时令食物,调配糯米制成粥。 土笋冻,是用一种生长在浅海滩涂里,像蚯蚓的软体动物熬成的胶状 体,不仅美味,还能降火消炎,清凉解热。鲎羹是闽南特有的海产, 鲎全身可食,风味特殊。 民间传统小吃有:肉粽、粳粽、豆粽、五香卷、鸡卷、炸肉丸、 嫩饼菜、桂花蟹、芋鸭、肉夹包、炒米粉、烧芋果、芋包、甜芋饼、 菜果、水晶菜头饼、腰子饼、肉饼、芥菜饭。其中肉粽以其选料讲究, 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久远而享誉海内外。肉粽、粳粽、豆粽都 是端午节的必备供品。
闽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
闽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闽南地区是中国南部岛屿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这里的民俗信仰极为独特而丰富,充满着古老而生动的传统活动和仪式。
如果要了解闽南地区的民俗信仰,就需要深入考察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概况,并举出五个例子来加深对这些信仰的了解。
一、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概述闽南普度民俗信仰是闽南地区人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包含着祖先崇拜、驱鬼邪、消灾祈福、祭祀等多种元素。
这些信仰与习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如今已被广泛流传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信仰之下,闽南人民独创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和仪式,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清明节上的扫墓、七月十五的盂兰节、中元节等等。
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寓意和祈求,但它们都蕴含着生命的尊严、自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和道德观念,让人们更加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和积极向善。
二、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例子1. 扫墓扫墓是闽南地区最著名的民间活动之一,它在清明节期间举行,人们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扫,悼念已故的亲友。
这个活动可以追溯至古代,相传最早是鲁国大夫管仲为了纪念死去的朋友,亲自到墓地祭奠,并以自己的身影为模型,在墓前竖立青铜像。
此后,人们便将这个仪式传承了下来,并对它进行了不同的灵活性调整,以适应时代和地域。
在闽南地区,扫墓不仅是一项传统的宗教仪式,更是一种亲情和文化的表达。
人们会认真清理墓地,修缮坟墓,烧纸钱、燕麦和炙鸟等物品,表达对祖先的感激和追思。
同时,这个活动也成为了团聚亲友的重要时刻,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携带食品、鲜花和香烛,为祖先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2. 盂兰节盂兰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也是闽南地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据传,这个节日起源于唐朝,最初是为了纪念佛教历史上的一位大德,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祭祀鬼魂和祈福的仪式。
闽南地区的盂兰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人们会为自己和已故的亲属祈求福气和平安。
这个节日的形式非常多样,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例如举行盂兰大戏、摆放光明灯、放生水生等等。
闽南文化特色及传统文化
闽南文化特色及传统文化
1、语言文化:闽南语起源于泉州,但闽南语的流播已不仅仅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地区和国家是台湾和新加坡。
2、建筑文化: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崇武古城)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3、宗教文化: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
4、民俗文化: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5、饮食文化: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
闽南文化的精髓与发展路径
闽南文化的精髓与发展路径闽南文化是指南闽地区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戏曲、建筑、民俗、宗教等多个方面。
其历史悠久,深厚渊源,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路径,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闽南文化的精髓1、语言:闽南语是闽南地区最为常见的语言,它是闽南文化的标志。
闽南语的音调变化较为复杂,音韵规律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内涵。
闽南语另有许多方言,如泉州话、漳州话、福州话等,各具特色。
2、建筑:闽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其风格以“三山五园”的布局为主体,具有独特的匠心和造型美感。
闽南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斗拱屋顶,色彩斑斓,极富变化性。
其中宫殿、庙宇、城墙等的建筑形式更是达到了极致。
3、音乐:闽南音乐集中了南音、琼琴音乐等多种流派。
其中,南音源自福建南部,以泉州腔、莆仙腔、三都腔、闽南腔等为代表,以其柔和轻盈的风格和世界著名的高音而闻名于世。
4、文学:闽南文学包括各类诗歌、歌谣、小说、戏剧、散文、报刊文等。
著名作家有李际仁、杨青石、郑成功、梅妻鹤子等。
5、民俗:闽南民间文化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活动。
闽南年画、木偶戏、龙船竞渡、传统婚礼等非常具有代表性。
二、闽南文化的发展路径闽南文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经过历代兴衰的沉淀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闽南文化也不断发展和创新。
从宋元明清到近代,作为一个城市区域的泉州、福州、厦门等地,陆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现象,出现了南音、闽南民歌、龙头节、泉州木偶戏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长期与海上丝绸之路紧密相连,集中了沿海地区的商业文化和多元文化特征,博大精深、源流涵盖。
当下,闽南文化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培育和传承闽南文化成为了许多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各类活动和节庆适时举办,引导社会形成有利于文化传承、尊重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普渡、嫁妆、尾牙、车鼓弄、博饼(跋饼)、舞龙等。
1、普渡: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期间,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普渡”日。
镇上村民过这个节日比较热闹,不亚于过春节。
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再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妆: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
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
3、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在闽南及台湾盛行。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台湾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4、车鼓弄:又称弄车鼓、车鼓阵,是中国闽南特别是同安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统民俗娱乐形式。
它是一种说唱、表演合一的传统歌舞艺术,它以动作朴实简单、易学易演,诙谐幽默的风格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从前乡村迎神赛会,农闲节目的庆祝活动以及新婚闹洞房等喜庆日子,都很盛行。
几乎每个村落的老人都会说车鼓弄,三步进,三步退,弄过来又扭过去。
5、博饼(跋饼):是起源于厦门的中秋传统活动随之传播至闽南地区,始于清初,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闽南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6、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
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
闽南地区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汉族、闽南族、客家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建筑、饮食、民俗、艺术等多个方面。
闽南话
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语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汉语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闽南建筑以土楼为代表,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闽南美食以海鲜、糕点、小吃为主,口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和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木偶戏等,这些活动都是闽南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至今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
些传统文化不仅是闽南地区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闽南文化传统文化,让它继续发扬光大,为后人传承。
同时,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闽南文化,让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会继续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闽南文化
茶
闽南菜
●闽南民俗风情
春节
惠பைடு நூலகம்女
妈祖
闽 南 定 义:
• 顾名思义,是福建省的南部地区。而狭义 上的闽南仅仅是指厦门、泉州和漳州。
饮 食 文 化
众所周知,在闽南地区作为饮食 结构的补充,饮料在日常生活中 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尤其是 茶和酒。向来有“早茶晚酒”之 说,而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铁观音,就产于闽南泉州安溪。
•
惠 安 女 特 点
妈
祖
• 妈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父母 唤她为默娘,人们尊称为林默娘。长大后, 她立志终生行善济人,矢志不嫁。生长在 大海之滨的林默,还通晓天文气象,熟习 水性。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 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 志普救众生,护佑渔民,专以行善济世为 已任。
•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崇安县武夷山。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 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 “乌龙”、“肉桂”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茶汤有浓郁的鲜花香, 曾有“百病之药”的美誉。
• 白毫银针 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 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汤色黄亮清 澈,滋味清香甜爽。由于制作时未经揉捻,茶汁较难浸出,因此冲泡 时间应稍延长。白茶味温性凉,常作为药用。
蚵仔煎
• 民间传闻 西元1661 年时,荷军占领台南 时,郑成功意欲收复 失土,荷军把米粮全 部藏匿起,郑军在缺 粮之馀急中生智,索 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 产蚵仔、番薯粉混合 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 想不到竟流传后世, 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芋包
• 芋包的主料槟榔芋质地, 既绵绵松软,又浓香可 口,作为芋包的皮, 《滇南本草》中认为它 “治中气不足,久服补 肝肾,添精益髓”。现 代《食物中药与便方》 介绍它“有益脾胃,调 中气。”如是,自古至 今,芋头是食疗兼优的 好食品,芋包是脍炙人 口的名小吃。
闽南文化的手抄报内容
探秘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和口头语言等都深深地影响着福建和周边地区的人们。
在这里,我们来探秘一下闽南文化的风采。
首先,闽南文化的传统建筑极具特色,其代表性建筑就是福建土楼,是被誉为神秘村落的名胜景点。
福建土楼建筑属于山地民居,由石头和泥土构筑而成,具有天然的避暑降温、防火、防盗等功能,也是厚重而充满着古老传统文化的代表。
其次,闽南文化的民俗风情非常丰富多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就是闽南人喜欢庆祝神明诞辰的传统活动。
例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人们就会举行盛大的中秋节活动,热闹而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此外,闽南还有一些特殊的民间活动,如妈祖文化节、海神祭旅游文化节等,都极富地方特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最后,闽南文化的语言独特,闽南话是福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
闽南话富于幽默感,表达力强,精炼而又生动,很多民谣民歌以及相声小品都离不开它。
闽南话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地域认同和文化自信。
总之,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多样的。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份文化遗产,把闽南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和喜爱它。
人文馆闽南特色
人文馆闽南特色闽南地区是中国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地域,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
人文馆作为一个展示和传承闽南特色的地方,承载着无数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
本文将探讨人文馆在展示闽南特色方面的独特之处。
一、闽南特色建筑人文馆作为文化展示的场所,其建筑风格十分独特。
闽南地区的传统建筑以福建土楼为代表,其独特的结构和布局成为闽南地区的标志性景观。
人文馆在建筑风格上常常采用传统的闽南土楼风格,保留传统建筑的特色,通过布局和装饰展现出闽南地区的独特韵味。
二、闽南民俗文化闽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人文馆以展示闽南文化为主题,也是闽南民俗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之一。
在人文馆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闽南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元宵节的花灯展示、七夕节的乞巧活动等。
这些民俗文化展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是对闽南地区历史和传统的有力传承。
三、闽南文化艺术闽南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人文馆中常常有各种闽南传统文化艺术的展示。
这包括了闽南地方戏曲、闽南音乐、闽南剪纸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演和展示。
人文馆通过这些艺术形式,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闽南文化的内涵和魅力,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一地域的独特之处。
四、闽南传统手工艺闽南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艺,这些手工艺往往代表了闽南地区的工艺制造水平和文化特色。
人文馆通常会设置传统手工艺的展示区域,让人们接触和了解这些传统工艺。
比如闽南剪纸、漆器制作、木雕等,通过这些手工艺的展示,人文馆将闽南地区的工艺技艺传承给后人,并且促进了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传承。
五、闽南传统饮食闽南地区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人文馆中通常会设置闽南传统饮食的展示区域。
这里展示了闽南地区著名的传统菜系和美食,如南音小吃、潮汕糕点、闽南特色海鲜等。
这些美食的展示不仅让游客能够品味到正宗的闽南美食,也是对闽南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六、闽南方言和文学闽南地区有着独特的方言和文学形式,这也是闽南文化的一大特色。
人文馆通常会设置方言和文学的展示区域,通过展示闽南方言和文学的特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闽南地区的语言文化。
泉州的闽南文化民俗有哪些独特之处
泉州的闽南文化民俗有哪些独特之处泉州,这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坐落在福建省的东南沿海。
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还以其独特的闽南文化民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闽南文化民俗在这里生根发芽、传承发展,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闽南话,作为泉州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音韵和词汇,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泉州人日常交流中所使用的闽南话,声调丰富,抑扬顿挫,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
比如“呷饱未”(吃饱了吗)、“利厚”(你好)等常用语,简单却饱含亲切。
这种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的纽带,让泉州人在乡音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泉州的闽南建筑也是一大特色。
那红砖红瓦、燕尾屋脊的古厝,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厝的布局严谨,注重对称和通风采光。
屋脊上的燕尾高高翘起,仿佛要展翅高飞,象征着吉祥如意。
而那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更是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工匠们的巧思和精湛技艺,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走在泉州的古街巷弄,古厝错落有致,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
闽南的宗教信仰在泉州也表现得十分多元和融合。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这里和谐共处。
开元寺、清净寺等宗教场所见证了泉州宗教文化的繁荣。
特别是开元寺,那宏伟的建筑、古老的双塔,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祈福。
而每逢宗教节日,寺庙里香火旺盛,人们虔诚地祈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敬畏。
这种宗教信仰的多元与融合,体现了泉州人民的包容和开放。
闽南的传统节日在泉州更是热闹非凡。
春节期间,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表演精彩纷呈。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走亲访友,互道新年祝福。
而在元宵节,花灯展是必不可少的。
各种形状、色彩斑斓的花灯挂满街头巷尾,让人目不暇接。
端午节时,赛龙舟则是重头戏。
龙舟在江上飞驰,鼓声震天,选手们齐心协力,奋勇争先。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欢乐的庆典,更是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方式。
闽南的饮食文化在泉州也是独具魅力。
面线糊、肉粽、土笋冻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03-7.2 闽南民俗文化的形成及传播
第七章 闽南民俗与海丝文化
二、闽南民俗文化产生原因•闽南民俗:指讲闽南语的族群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并传承的民俗。
闽南民俗史的发展轨迹与闽南移民史大体一致。
•闽南民俗的形成及其传播与历史上的移民潮有密切关系。
闽地原为百越之地,人种、语言、风俗迥异中原。
•。
•在我们所说的闽南民俗中,汉民俗居主体地位,同时保留了部分古闽越民俗,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互补蕴蓄的内涵与特色。
如泉州城乡旧时端午节独特的驱邪消灾习俗“采莲”,以及“拍胸舞”即被认为是古闽越人的遗风。
闽南方言与民俗传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的关系也不例外。
因此我们对闽南民俗的研究,自然也应以闽南方言为切入点。
•很多闽南民俗的传播是以闽南语族群的迁徙而传播。
闽南族群与闽南民俗传播•很多闽南人在以后的再迁徙中保留较完整的闽南民俗,如台湾、东南亚地区。
台湾的民间信仰,历史上自闽南地区传入的最多,如妈祖、关帝圣君、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广泽尊王和各姓王爷等等,其中以妈祖信仰的历史较为悠久,社会影响最为广泛。
闽南民俗文化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
是我国 360 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根源闽南形成于台湾由 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戏曲,传及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
歌仔戏初以乡间小戏为主,后吸收南管戏、北管戏、京剧、福州戏的营养,发展为成熟 的舞台剧。
剧本内容以民间故事为主,经典剧本有《陈三五娘》、 《山伯英台》、 《乌白蛇》、 《吕蒙正》等,多强调忠孝节义。
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有一百多种传统的曲调,杂 碎调和七字调为歌仔戏两个最主要的唱腔。
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
伴奏 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月琴、笛子、鸭母哒、三弦、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
歌仔戏的历史,可以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历史的生动写照。
明末清初,闽南的歌仔随 着“唐山过台湾”传播到台湾, 吸收了台湾原住民音乐和客家音乐的元素, 经过数百年的融 合孕育,在 20 世纪初于台湾宜兰创造出了七字调,并逐渐流传全岛。
上世纪 20 年代,台湾 艺人王银河、温红涂、戴水保等把七字调等台湾歌仔调传播到厦门。
1926 年厦门成立了闽 南最早的两个歌仔戏班“双珠凤”、“新女班”。
台湾歌仔戏名班“玉兰社”、“霓生社” 等也先后到厦门、闽南演出。
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留在闽南传艺并组建歌仔戏 班。
歌仔戏也由闽南、台湾的歌仔戏班带到了新加坡等闽南华侨聚居地。
2006 年马英九为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开锣。
抗日战争时期, 邵江海等闽南民间艺人又创造了杂碎调, 推动了歌仔戏艺术新的发 展。
1948 年闽南歌仔戏班“都马班”把杂碎调带入台湾,受到台湾艺人和观众的欢迎,称 为都马调。
歌仔戏因此被称为“飞越海峡的歌”, 成为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珍贵艺 术。
作为民间口传文学、以口耳相授方式流传和继承的闽南话童谣的起源、沿革没有详细的 文字记载,但福建地方典籍记载着唐代福建观察使常兖州曾看到民间有人传授和流行着《月 光光》的童谣,并记下该首童谣:“月光光,渡池塘。
福建闽南的春节风俗
福建闽南的春节风俗
福建闽南人对于春节有着浓厚的热情和传统,相信大家也都了解
一些。
以下是一些闽南春节的传统风俗。
一、贴春联
在春节来临之际,闽南人会粘贴红色的春联,表示家庭的吉祥和美好。
春联贴在门楣上,一般是每对门上、左右不对称各贴一联,一般要求
文思泉涌、言简意赅、韵律和工整。
二、烧香拜佛
在春节期间,闽南人会到庙宇或道观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和好运。
同时,还会向神明祈求丰收和亲人平安。
三、扫尘洁宅
在春节前,没有任何家务活可以做,这是为了让一年中的不幸和坏运
都留在旧年。
同时,也要彻底打扫房屋,表示新的一年从清洁的环境
开始。
四、吃团圆饭
春节期间,家人会聚在一起共同吃团圆饭,表示团圆和家庭的温馨。
同时,还要吃一些富贵吉祥的食物,如鱼、年糕、粽子等等。
五、压岁钱
在春节期间,长辈会给孩子压岁钱,表示对他们的关爱和祝福。
孩子
们收到压岁钱后会非常开心,同时也会向长辈道谢。
六、放鞭炮
在春节期间,闽南人会燃放鞭炮,表示对旧年的告别和新年的迎接。
同时,也希望炮声能够赶走邪气和坏运。
以上就是闽南春节的一些传统风俗,这些习俗历经岁月,已经成
为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人文资源。
闽南民俗作文
闽南民俗作文闽南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尤以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闽南地区包括福建南部、台湾东部等地,由于地理位置与海洋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独特的民俗文化。
闽南地区有“文化海角”之称,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尤以闽南民俗为特色。
闽南民俗涵盖多个方面,既有庙会民俗、婚丧嫁娶民俗,也有节令年俗、农耕民俗等。
这些民俗活动贯穿了古往今来的闽南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闽南庙会民俗闽南庙会是闽南民俗文化中最为知名的一种形式。
庙会是指在神庙或庙宇内或周围设有市场的节庆活动。
以驱邪、祈祷、庆贺丰收为主要目的。
闽南庙会种类丰富,规模宏大,历史悠久。
其中,以福州千年古都的三山庙会、泉州海丝文化的开元庙和湄洲妈祖庙会、漳州古庙文化遗产的大伯公庙会为最具代表性的三座大型庙会。
闽南庙会中的习俗多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吃墙头粥”。
据史书记载: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晋江一带都是很少有粮食的地方,每当夏天从海上供应一批糯米,老百姓们就自己磨制糯米粉,用竹子做出糕团,待吃时切成薄片煮熟,再沾上莲蓬酱、芝麻酱,这种吃法就成了墙头粥的雏形。
后来在庙会上食用,它便成为了一种流传至今的习俗。
闽南庙会中还有许多面目繁多的表演形式,如柿子戏、歌仔戏、布袋戏等。
此外,闽南庙会还有其他诸如乡俗杂耍、游丝哑剧、夜宴三牲等民俗活动。
婚丧嫁娶民俗在闽南婚丧嫁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过大礼”。
传统的过大礼是媒人替两家父母订亲后,男方要准备一份聘礼送给女方家庭,女方称之为嫁妆。
过大礼包括礼数、礼品、礼金等内容,数目众多。
而今,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威权思想的淡化,过大礼的内容多有改变,但仍旧保持着闽南的传统特色。
另一个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开门红”,它是婚礼中的一项重要仪式,一般在新娘迎娶回家之后,新郎必须拿着一个大红包,通过“洞幕礼道、三问三拜”等环节才能够成功进门。
闽南还有一项独特的婚俗:接新娘“捉鸡”。
新郎骑着马,带领一群男性亲友,在路上遇到“捉鸡”的队伍后,双方便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斗鸡”比赛,胜者会向失败者讨取一些礼品。
传承闽南文化
传承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传承和宏扬闽南文化,我们制定了以下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闽南文化的特点、传承方式和重要价值,以及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和计划。
一、闽南文化的特点闽南文化是指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区的传统文化,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特色:闽南话是闽南地区的主要语言,具有独特的音韵和词汇。
它是闽南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建造风格:闽南建造以土楼为代表,土楼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造,具有谨防功能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
3. 文学艺术:闽南地区有丰富的民间文学和戏曲艺术,如南音、木偶戏等,它们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4. 宗教信仰:闽南地区有多元的宗教信仰,如妈祖信仰、佛教、道教等,这些信仰对于形成闽南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二、传承闽南文化的方式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 教育传承: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闽南文化的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传授闽南话、传统戏曲等相关知识。
2. 文化节庆:举办闽南文化节、土楼文化节等活动,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预。
3. 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闽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如土楼、古建造等,确保其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4. 文化交流: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组织和团体进行交流合作,推动闽南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三、传承闽南文化的重要价值传承闽南文化具有以下重要价值:1. 历史记忆:闽南文化是闽南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2. 文化认同: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文化创新:传承闽南文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创新的探索。
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激发创造力,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4. 旅游经济:闽南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具有积极影响。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
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
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
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
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
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
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
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
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
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
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
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
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
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
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
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
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
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
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
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
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
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
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
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
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
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
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
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
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
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
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
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
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式现有三种:●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
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
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
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
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
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
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
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2.闽南花灯泉州的“灯节”始于唐朝。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每逢上元都要放灯三夜(十三至十五)。
唐代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也带到泉州。
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张灯结彩,街道宛如灯河,男女老少争相观灯,歌舞升平,通宵达旦。
●挂灯: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
生男孩之家,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
德化有的还要宰杀一只公鸡,加一篮白諽敬祖。
●送灯:有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要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对嫁后未生男孩的,娘家习惯赠予“观音送子灯”,谓之“送灯”。
●赏灯: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
●出灯(抢灯):泉语“灯”、“丁”同音,“出灯”即“出丁”,寓意人丁兴旺。
小孩游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即“出灯”。
如烧的是红灯,预示生女孩;烧的是白灯,预示生男孩。
灯被抢也是“出灯”。
古时元宵节,富人组成“游灯族”,没钱买灯做灯的穷人就组成“抢灯族”。
在游灯的大街上,空手的穷人们用歌谣嘲笑提灯的富人:“梅花灯,点不香;官刀灯,搅茅房……”随后一拥而上抢夺富人的灯,被抢的富人不仅不恼怒反倒兴高采烈。
3.南音去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泉州南音”,是我国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
泉州南音被喻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千年来广泛流传于福建泉州一带的闽南这种语系地区。
泉州南音的上四管弹奏乐器:琵琶(横抱式的琵琶),在敦煌的唐代壁画上,在五代顾闳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图》中,都可找到她的芳影“泉州南音”是一种使用四件传统丝竹乐器和一些小打击乐器演奏的古老音乐,乐器简单古朴,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当她们奏起“谱”(器乐曲)和唱起“曲”来,那古远优雅的旋律,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歌声,无不扣人心弦,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而歌唱者严守以泉腔闽南语(或称泉州方言)“照古音”咬字吐音做韵的歌声,外地听众如果不看幻灯字幕往往很费解。
但这恰恰是消失了1000多年的中原古乐与久远的“河洛语”相融合的遗存,过去被称为“泉州弦管”,今称“泉州南音”。
谱是唐大曲遗存,词的内容多与戏文相关,曲的结构形式与元曲有直接联系。
泉州南音还吸收佛曲、道情的东西,吸收楚歌、吴歌、潮调及闽南地方音乐,并吸收弋阳腔、青阳腔、昆腔。
泉州南音演唱时的位置固定为: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其左边,上方为洞箫,下方为二弦;右边,上方为琵琶,下方为三弦。
其演唱程序固定是“指头谱尾”,就是说开头一定要合奏一套或一折“指”,最后一定要奏谱“煞尾”;中间演唱也要按“支头”顺序来进行。
要“起曲头”,就是每个支头要有带头唱的人,他唱的曲属于哪个支头,其他人就要跟着唱这个支头的曲。
若转换支头,则须唱“过支曲”作为转折的过渡、连接。
上一个唱完,下一个接过拍板接着唱,伴奏乐器基本没有间断。
乐器演奏也有其规矩,琵琶是先生,起指挥乐队的作用;三弦和之,犹如“琴瑟和鸣”;而洞箫与二弦的关系,洞箫为主,二弦为辅,“箫咬弦,弦入箫”,即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南音不管是表演形式还是音乐内容,始终都保持着古代中原的古风古味,研究价值高欣赏价值也高。
“泉州南音”确是中国音史上的活化石,也是我国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
4.拍胸舞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
“拍胸舞”的舞步十分滑稽,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双手依次拍击胸、胁、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颠头,并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变化不同,动作节奏、幅度相应产生不同变化。
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将胸、胁、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
“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从右手开始,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随后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右、左胁部,双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
同时配合双脚于蹲裆步位置有节奏的跳动,身体随之左右晃动。
如此循环往复,动作始终不变,只在队形上稍作些进退、出入、交叉变化,即可完成一场“拍胸舞”的精彩表演。
“拍胸舞”舞者赤足裸身,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喧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
“使我们至今以领略古闽越图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整齐划一、如醉如痴。
别有一番风味的闽南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古老的“拍胸舞”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
它蕴含了民间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一门最朴实但意义最深的艺术。
5.提线木偶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
闽南至迟在南宋已有傀儡戏演出。
《漳州府志》卷三十八记载,朱熹任漳州知事时,曾禁止傀儡戏演出。
他发布的《谕俗文》称:"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裒敛财物,装弄傀儡。
"曼特刹《中华大帝国史》记载,西班牙奥斯定会土公使团,于明万历三年(1578),由菲律宾来泉州,在官府宴会上就看到木偶戏的演出。
明万历时,晋江人李九我,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民间尊称"李相国",有许多与傀儡戏有关的轶闻趣事,傀儡戏棚上的对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据传是他书赠木偶艺人的。
泉州市文管会所收藏的宋南外宗正司皇族《天源赵氏族谱》抄本,记载明成化十二年(1476)赵怔(号古愚)所撰《家范》共53条,其中有:"家庭中不得夜饮妆戏、提傀儡娱宾……"的禁律。
20世纪50年代发现木偶戏"落笼簿"《卢俊义》(《水浒》前身)、《跳檀溪》(《三国》之一)等,注明是乾隆八年(1743)、四十一年(1776)或嘉庆年间的演出脚本。
清代晋江人蔡鸿儒在他撰写的《晋水常谈录》中称:"泉人最攻此技(提线木偶)"。
所有这些,足以证明至少自明及清数百年间,泉州傀儡艺术一直十分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