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大学生网络用语的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网络用语的调查研究

总结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表象:网络 流行用语已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根深蒂固成为必不可少 的一部分,被大学生们普遍接受并应用,是一种现象,更是 一种文化。 对于网络流行语盛行的这种现象,应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 度,符合交际需求的词语会保留下来,成为经典语言,而不 符合规范的词语变异现象,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 淘汰掉。所以:
WPS
Information is introduced

学校名称:
小组成员: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经济管理学院
刘泽勇、王思涛、谭小锋、梁政
经济学二班
吴瑶瑶
调查人数男女百分比
你会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使用网络用语
你觉得网络用语的前景会怎样
你在什么地方看到的网络用语最多
你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学习到各种网络用语的
我们更应该倡导正确的语言观和规范观, 提高认识,从而促进网络语言健康地发展。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探究及其引导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探究及其引导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探究及其引导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探究及其引导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大学生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鲜明的个性和幽默的风格,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背后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可以满足他们追求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心理需求。

在大学生活中,社交圈子的拓展和社会身份的建立对于个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大学生可以与同龄人建立共同的语言符号系统,形成一种群体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能够让他们感到自己被接纳和理解,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还可以作为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大学生活中,情绪的释放和情感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流行语通常以夸张、幽默的方式表达情感,能够帮助大学生化解压力和释放负面情绪。

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大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他人的共鸣和支持,从而减轻内心的负担。

然而,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流行语也存在一些心理隐患。

首先,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可能导致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

网络流行语通常以简洁、模糊的方式表达,缺乏准确性和严谨性。

长期以来,大学生过多地使用网络流行语可能使他们在正式场合或学术交流中表达不清、不准确,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思维逻辑。

其次,过度追求网络流行语的时尚性和个性化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

网络流行语往往以调侃、讽刺等方式表达,有时会涉及到不恰当的内容或价值观。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从、不跟风,避免对错误的价值观产生误导和认同。

面对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隐患,我们应该积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兆仲的《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兆仲的《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网络是当今社会和生活的一个平台,随着网络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应用网络词汇的比重越来越大。

网络是大智慧少有,小智慧不断的集合体,网络流行语的流传更是它的一大亮点。

大学生群体就是这批网络词汇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所以这个新兴的文化现象是一个很好的窗口,透视着社会对热点问题的看法并影响着社会。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目的:了解现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认识、了解和使用状况以及他们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所持以的态度。

意义:通过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现状,推断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前景,进而分析和总结出网络流行语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 调查过程安排(问卷调查)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 调查整理 2013-11-15至2013-11-30 大学生 三亚学院 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发放250份问卷,有效回收200份,回收率为80%四.调查分析2.通过网络了解流行语的渠道网络媒体,网络文化以及网络休闲正在逐步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通过了解,大学生上网时一般的都喜欢通过即时通讯来了解流行语。

比如他们在跟同学,朋友,亲戚等聊QQ或者MSN时就可以互相传递此类信息。

其次,有15%的大学生会通过一些大型新闻网站了解网络流行语。

再就是,还有各占10%的大学生是通过逛论坛,跟帖和博客里了解到的。

最后,只有5%的人是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网络流行语的3.你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程度?有80%的学生在上网时使用网络流行语,而只有55%的学生了解网络流行语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有25%的学生在不怎么了解其意思的情况下也会使用它们。

这充分说明了某些学生可能就只是追新求异的心理吧。

另外,有15%的学生深谙其中之道,对网络流行语特别了解,一看就懂,这说明网络流行语已经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当然,也有5%的大学生完全不懂。

4.你在什么场合会使用网络流行语?通过分析可知,65%的大学生会在上网聊天时使用网络流行语,尤其是跟同龄的,相同层次的人沟通。

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的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的调查研究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20 —20 学年第学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考查个人材料汇总院/系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个人提交作业部分:一、调查研究的选题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的调查研究二、调查方案的设计研究目的: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流行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避免过于盲目的随从研究内容:(一)调查研究在校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各方面的观点(二)分析调查结果,探讨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利与弊(三)对网络流行语与现代汉语的使用影响进行研究(四)进一步制定方案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吸收网络信息研究的抽样方案(样本大小:200个个案)可以采取的方案:一、分层抽样(一)将我院的学生分为四个年级(二)从每个年级中抽出一个班级(三)对每个班级的学生可以进行编号,再从中随机抽取50人进行问卷调查二、偶遇抽样任选一所学校,可以在教室、图书馆及校园内直接抽取个案,只要符合在校大学生的条件即可以进行问卷调查。

三、问卷设计问卷编号:大学生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问题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想通过在校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的调查,进一步研究网络对现代青年成长和发展的影响,现在在我院开展了这项调查。

本调查不用填写班级和姓名,大约会耽误您十分钟的时间,并且我将会对所有的统计资料保密,相信您会认真完成。

感谢你的支持与配合!行管调查组2010-11-30 负责人:***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的姓别:(1)男(2)女2.你的年龄(周岁):3.你对网络流行语有怎样的认识,比如“给力”、“打酱油”、“贾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1)有趣,能丰富生活(2)无所谓(3)很无聊,无法接受4.你一般通过哪种途径了解到网络流行语?(1)网络、电视(2)杂志(3)同学或朋友口中(4)其它5.你是否会刻意的去了解现下流行语的含义?(1)会(2)不会6.你或你的朋友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频率怎样?(1)经常用(2)偶尔(3)几乎不用7.你对网络流行语一般采取何种方式对待?(1)记住并使用(2)一笑了之(3)厌恶8.如果你听到有人说出现下流行的网络用语,你会做何感想?(1)很新潮(2)没内涵(3)不关心9.你对中学生在写文章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有什么看法?(1)赞成(2)无所谓(3)不赞成10.你觉得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使用汉语有怎样的影响?(1)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2)有些词语不利于汉语文学的发展(3)是对语言文学的亵渎,严重影响了汉语的使用习惯11.你觉得网络流行语是否会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1)一定会改变(2)有所改变(3)不会改变12.总体上看,你认为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生活有什么影响?(1)激励我们更多的关注社会事件(2)没有什么影响(3)大量的流行语使得对网络信息产生了反感感谢您的配合!。

网络词汇调查报告

网络词汇调查报告

网络词汇调查报告篇一:关于网络热词的调查研究报告关于网络热词的调查研究报告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已经普及到了普通家庭,上网已成为一种查找资料和娱乐的方式,而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话语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幽默、新颖、奇特,甚至有些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

这些流行用语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青少年的主流文化意识,甚至道德品质的高低。

因此,我们提出“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调查研究报告”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端正我们对网络的认识,提升我们的网络知识,使网络文化丰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使我们了解社会生活,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意识,锻炼同学们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过程:我们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分工明确。

通过上网查找、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在校园各个同学之间的接触,收集到了许多资料。

然后又通过专人整理汇总,终得此报告。

现将我们收集到的流行语介绍如下:1.神马都是浮云“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

“神马”一词就像曾在网络红极一时的“虾米”一样,成了时下最热门的流行语。

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

它的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20XX年国庆期间,一则名为《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的帖子中,“小月月”横空出世,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并让网友们将“神马”和“浮云”联系在了一起,诞生诸如:“用任何词语来形容她,都根本乏味得很,神马网络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的感叹。

而“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了一起,便可组成万能金句,推之四海而风靡。

神马都是浮云因此也成了20XX年最火的网络流行语。

据20XX年12月8日《南方都市报》报道,神马都是浮云、最给力……投票中,神马都是浮云拥有超高的人气,“使用率”高达66.7%。

源于搞笑漫画的“给力”一词以63.2%的?使用率?屈居第二”。

《人民日报海外版》版面(20XX年12月10日第01版)2.给力给力读音为,gěilì,汉语中,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

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3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1九成受访者会使用网络流行语语言美不美要看是否具有独特的表达功能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了年轻人表达情感的主要语言方式之一。

有人认为这样的表达更直接、更准确,也有人觉得网络词汇让语言变得简单粗暴。

对此你怎么看?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xx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4%的受访者平时会使用网络流行语。

67.4%的受访者认为过多使用网络流行语会使代际沟通更加困难。

93.4%受访者会使用网络流行语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的丁歆经常使用网络用语。

“我一般在跟网友聊天时,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状态时会使用,因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语境,大家都在这种流行语境下,你会自然融入进去。

但是在其他地方用网络用语,别人可能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调查显示,34.3%的受访者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59.1%的受访者偶尔使用,仅6.5%的受访者完全不用。

“我在看直播或者发弹幕时会用网络用语,平时面对面交流一般不用。

”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梁杰认为,流行词是一种创造,“本来要说很长一段话的,用几个字就可以表达了。

另外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某些流行词就代表一个特定的意思,这样说会更加明确。

”“使用流行语就是为了好玩,大家对于一些词语会心照不宣地笑一下。

”丁歆觉得,网络语言会让语言异化,“我们会把一些传统词语进行解构,重新放到现在的聊天环境下,本质上来说是污染了汉语原本的语义的,但这可能也是流行文化的意义。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认为,网络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情感和心理。

网络交际平台为交际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便于自由创造的语域。

我校大学生流行语的调查报告.doc

我校大学生流行语的调查报告.doc

我校大学生流行语的调查报告.doc综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流行语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研究我校大学生流行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我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流行语,以及这些流行语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在平时的交流中广泛使用着各种各样的流行语,其中以网络流行语和口头禅最为常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和社会意义。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我校本科生为样本,共计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287份,有效回收率为95.67%。

问卷主要涵盖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日常使用的流行语种类及其用法,以及流行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各种流行语,其中以网络流行语和口头禅最为常见。

网络流行语主要从各种互联网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和网络游戏中衍生出来,呈现出不断更新、变幻莫测的趋势。

比如,“666”、“咕咕咕”、“蓝瘤”、“雾”、“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等,都是网络流行语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这些流行语有时候是为了搞笑,有时候是为了表达情感,有时候是为了增强归属感。

它们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和社会意义,反映出了年轻人的智慧和表达能力,并且通过网络的传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另外,我校大学生还广泛使用了一些口头禅,比如“嗯”、“哦”、“对对对”、“不要问我为什么”等。

这些口头禅虽然不如网络流行语广为人知,但是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中却十分常见,也可能反映出一定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倾向。

分析我校大学生使用流行语的特点与社会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流行语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文化的一种组成部分。

它们承载着某种文化价值观和情感色彩,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启示性。

比如,“蓝瘤”一词来源于网络游戏英雄联盟中的一位英雄角色,原意为“长时间缺乏资源,被困在一处不能轻松行动”的状态,后来经过网络的转化和演变,成为一种形容局面困顿和心情低落的流行语。

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教育文档资料

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教育文档资料

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教育文档资料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网络已经成为今天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在大学校园里、食堂里、宿舍里,还是课间甚至是课堂上,随时随处都会看见大学生借助于电脑和手机上网的各种场景,也随时随地“遭遇”着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的“侵袭”。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产物,以其独具的特点和形式彰显着网络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大学生热衷使用的“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标准、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

因此,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是打开当代大学生“心灵密码”的钥匙,是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内心世界、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文化价值观和心理动态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对象和方式本次调查研究以某师范大学2011级和2012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164名,其中男生84人,女生80人,收回问卷158份,有效问卷152份,问卷有效率为96.2%。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专业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知识差异。

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使用流行语的情况,本次调查采用开放式的问卷,让学生按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在问卷上写下自己经常使用的20个网络流行语和5个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本次问卷统计出的网络流行语共计549个,其中词与短语434个,句子及句子模式115个;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共计33个。

为了使该研究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本文的分析建立在使用频率排行前20的流行语(其中包括使用频率相同的不同流行语,因而表一中的网络流行语实际数目共计是23个)和排行前20的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基础之上。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百度百科、中国期刊网等网站和图书馆,查阅相关研究论文、报告和资料,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

2.问卷调查法:笔者通过两份问卷,分别统计了大学生最常用的20个网络流行语和使用流行语的5个原因。

大学生网络用语使用情况调查

大学生网络用语使用情况调查

.
2
.
3
.
4
关于网络用语的调查问卷
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这 次调查主要针对人资专业,了解我专业同学网 络词汇的使用情况。本问卷将会花费您2~3分 钟时间。我们保证您的信息只用于这次调查, 且不被泄露或被不正当的使用。在此,衷心感 谢您的参与。 1.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您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是( )
.
6
调查研究分析和总结
问卷调查男女生比例
男生 女生 总计
人数 15 75 90
百分比 17% 83% 100%
.
7
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
在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一看就懂” 这个选项选择的人占比例最大,且比例较高,为78%。 说明该专业学生大多数对网络语言都有接触且熟悉, 基本上没接触过的人数较少。
.
18
• 通过此次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用语的调查,我们收获了许多。 • 首先,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几天的工作虽然有点繁琐有
点累,但是我们从中能学到很多,我们的作业就是我们的回报。 • 其次,细心决定成败。在数据统计中我们悟到了这一点,因为
可能由于一个小细节的不注意,从而会使数据出现差错,从而 影响结果。这警醒着我们,处处留心,不要让一个小细节的不 注意从而影响了你的整个付出。 • 再次,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问卷调查中悟到这点。 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填写问卷,所以我们先要尊重别人,别人 才可能尊重你来配合你的工作。这在以后我们生活工作中都可 以用得到。如,在处理和同事关系时,我们互相尊重点,互相 理解,工作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 最后,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完成一次作业比个人完成容易得多, 因为集思广益,在团结配合的基础上事情会迎刃而解。就像一 根筷子容易折断,而一把筷子就没那么容易断了。 •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我们却从中悟到了这样的道理,这对我 们以后的生活会有一定的帮助与影响。

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21世纪社会的发展,网络语言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
来表达自己,交流思想。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有关部门进行了一项针对大
学生的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由409名大学生参与,主要以问卷形式来进行收集信息,包括应用领域、使
用方式、多久使用、有效措施、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81.38%的大学生经常使用网络语言,而只有18.62%的大学生不常使用网络语言。

调查结果还表明,使用网络语言的大学生主要用于社交网络上的聊天、社交等,其中有49.4%的大学生经常使用网络语言,这说明大学生特别喜欢使用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

此外,有32.9%的学生表示,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网络语言,并可以更有效地沟通
和表达。

相反,37.5%的学生认为,网络语言会影响正常语言的书写,而且缺乏言辞上的
文化内涵。

最后,40.7%的学生认为,政府应该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防止它损
害大学生的语言素养。

而另外47.4%的学生则认为,大学生应该自觉控制网络语言的使用,并从中学习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

因此,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问题,政府应当出台一些有效的政策,以
加强大学生在语言文化方面的教育。

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当加强对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的
监督,使学生更加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

当代网络用语研究报告

当代网络用语研究报告

当代网络用语研究报告当代网络用语研究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当代网络用语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

这些网络用语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沟通方式。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索当代网络用语的起源、特点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代网络用语的起源。

当代网络用语主要来源于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

在这些平台上,用户可以快速地与朋友、家人和陌生人交流,因此需要一种简洁、快速且有趣的表达方式。

为了迎合这种需要,人们开始创造各种各样的网络用语,例如表情符号、简写词和流行语等。

其次,当代网络用语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简洁性。

由于网络通信的速度和字数限制,人们开始使用简写词,如“lol”代表“笑死了”,“thx”代表“谢谢”等。

这些简写词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也被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以提高沟通效率。

其次是表情符号的流行。

由于语言表达在网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人们开始使用表情符号来表达情感。

通过使用可爱、搞怪或魔性的表情符号,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是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

由于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更快。

当一个特定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后,它往往会在短期内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

然而,当代网络用语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是沟通方式的变化。

通过使用网络用语,人们开始习惯于简略、不规范的表达方式,这可能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正式交流能力。

其次是理解和误解的问题。

网络用语往往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理解,否则会导致信息的模糊和误解。

此外,一些网络用语往往过于搞怪或戏谑,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冲突。

综上所述,当代网络用语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

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当代网络用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沟通方式的变化和理解误解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在使用网络用语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规范和理解,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

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

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也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网络流行语调查,并在此报告中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一、调查方法。

我们通过在线问卷的形式,向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000份。

问卷内容包括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程度、使用频率、喜好程度以及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

1. 网络流行语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对网络流行语有一定的了解,其中年轻人群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程度更高,达到90%以上。

这表明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进行交流,其中近40%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

这表明网络流行语在日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3. 网络流行语的喜好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对网络流行语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网络流行语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加交流的趣味性。

但也有近20%的受访者表示对网络流行语持有负面态度,认为网络流行语过于浮夸、矫情。

4. 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

在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时尚的表达方式,能够体现年轻人的个性和态度。

但也有近30%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容易引起误解和沟通障碍。

三、分析和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流行语在当下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年轻人群尤为突出。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和喜好程度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看法。

因此,我们建议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适用性,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网络流行语,以免造成误解和沟通障碍。

网络语言调查报告doc

网络语言调查报告doc

网络语言调查报告篇一: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认知的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认知的调查报告第一部分:调查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网络流行语就是网络影响下的一个重要衍生品,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一种交流沟通方式。

随着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其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社会事件,映射出一个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舆论自由的氛围,让大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国政,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在网络流行语中有一些粗俗的语言从某个侧面反映了部分大学生有意或无意的发泄和自我放纵,然而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在网络流行语的背后究竟蕴藏着大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并且网络流行语朗朗上口、幽默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大学生追求创新、敢于突破的新生代的心理。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流行语是客观的——它是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反映,从根本上说,要将它进一步升华只有改变我们的客观现实;但它同时也是主观的——它需要我们去构思、去提炼、去推广、去建设。

网络流行语必将跟随时代的步伐,注入清新鲜活的精神内涵,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必定有利有弊,因此,我小组进行了“网络流行语调查”,旨在了解淮安市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情况,以及在网络流行语的背后究竟蕴藏着大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

通过调研,寻找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价值以及意义。

为确保此次调查的真实性和良好的质量,我组成员完全是遵循科学合理的调研方法进行的。

第二部分:调查方案设计一、调查目的1、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和认知。

2、了解网络流行语在校园的使用情况。

3、了解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原因。

4、了解现代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和态度5、了解网络流行语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

6、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动态。

二、调查内容1、调查网络流行语使用者的性别、年级以及上网情况。

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状况调查分析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尤以年轻人最为频繁使用。

尤其是在学生中,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娱乐、社交等方面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用语的广泛流行,一些不规范、不文明的网络用语也开始渐渐蔓延,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本篇文章将重点调查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的使用状况,并进行相关的分析。

我们对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的学生网络用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网络,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约为3~4小时。

我们发现学生们最常使用的网络平台是社交媒体应用,如微信、微博、QQ等,其次是视频分享平台和游戏应用。

而在学生们的网络交流中,使用网络用语的比例高达80%以上。

那么,学生们在网络交流中使用何种网络用语较多呢?通过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学生们在网络交流中使用最多的网络用语是表情符号,占比约为40%。

其次是缩写词和网络流行语,各占30%左右。

再次是网络新词汇和网络迷因,分别占10%和5%左右。

而在性别上的比较中,男生更喜欢使用缩写词和网络流行语,而女生更喜欢使用表情符号和网络新词汇。

那么,学生们在网络用语使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呢?通过对学生们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网络用语过度使用,有的学生在网络交流中几乎全部使用网络用语,而几乎不使用中文。

这种使用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们的中文书写和表达能力下降,甚至误导学生们对中文的理解。

其次是不文明的网络用语的滥用,一些学生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粗俗、侮辱性的网络用语,这不仅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和谐,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些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用语,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真实的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的使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

在提升学生们的网络用语素养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用语,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交流习惯。

大学生网络用语使用情况调查

大学生网络用语使用情况调查
网络用语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 ,这可能改变大学生的语言习 惯,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
网络用语与网络素养的关系
缺乏批判性思维
过度使用网络用语可能导致大学生缺 乏批判性思维,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判断力下降。
沟通能力下降
道德和法律意识淡薄
一些网络用语可能涉及不道德或违法 行为,长期使用可能影响大学生的道 德和法律意识。
规范网络用语使用
倡导文明用语
01
鼓励大学生使用文明、友善的语言,避免使用侮辱、攻击性的
言辞。
减少网络粗俗语言
02
引导大学生减少使用粗俗、不雅的语言,营造良好的网络语言
环境。
促进网络语言的规范使用
03
提倡使用规范、准确的网络用语,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倡导文明上网行为
尊重个人隐私
教育大学生尊重他人的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03
04
抽象词汇
如“云玩家”(指只玩别人做 的游戏视频而不实际玩游戏的 人)、“柠檬精”(羡慕他人 的人)。
流行语
如“绝绝子”(非常厉害)、 “躺平”(放弃奋斗,过上低 欲望生活)。
网络用语使用频率
大部分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网络用语,其中每周使用超过10次的 学生占60%。
在社交媒体上,大学生使用网络用语的频率更高,而在正式场合 或书面表达中则较少使用。
在研究内容上,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网络用语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 的具体影响机制,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用语,提高其语言素养和文化素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大学生网络用语使用情况调查

CONTENCT

• 引言 • 大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现状 • 大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的影响因素 • 大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的问题与挑战 • 大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的引导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研究报告范文一、校园流行语的定义与特点1.1 校园流行语的概念校园流行语,顾名思义,是指在校园内广泛传播、被同学们普遍使用的一套语言体系。

它包括了各种词汇、短语、俚语和表达方式,是同学们在日常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

校园流行语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对于了解这一群体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2 校园流行语的特点(1)鲜明的时代特征。

校园流行语往往紧跟时代潮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接受和认同。

例如,近年来,一些网络热词如“996”(指每天早9点到晚9点工作,每周工作6天)和“佛系青年”(指对生活、工作态度消极、不追求的年轻人)等,就成为了校园内的热门话题。

(2)丰富的文化内涵。

校园流行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子,也有现代文化的烙印。

例如,一些成语、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常常被同学们巧妙地运用到日常交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流行语。

(3)生动的形象性。

校园流行语通常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表现力,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人们的情感和态度。

例如,一些表示愤怒、失望、惊讶等情绪的词语,如“憋屈”、“无语”、“惊呆”等,往往能够迅速传达出说话者的心情。

二、校园流行语的形成与发展2.1 校园流行语的形成校园流行语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传播,对校园流行语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明星八卦、网络热词等,往往会成为校园流行语的源头。

(2)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同学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是校园流行语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的交流和传播,一些新颖、有趣的表达方式和词汇,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和喜爱。

(3)个人兴趣爱好的影响。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不同,对校园流行语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些人喜欢追求时尚潮流,关注新兴事物;有些人则更注重传统礼仪,讲究言行举止。

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状况调查分析1. 引言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对网络用语的使用状况和态度,探究网络用语在高校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学生们对网络用语的认知、使用频率以及对于网络用语的态度,进而分析网络用语在高校学生中的流行原因和特点。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将对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的网络用语使用行为进行量化分析,了解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的学生在网络用语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网络用语与学生社交关系、学业情况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通过对网络用语使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旨在为学校提供关于网络用语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建议,促进高校学生健康、理性地使用网络用语,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0字】1.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的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涵盖了文、理、工、医等多个领域。

调查对象的年龄跨度较大,主要集中在18岁至28岁之间。

他们具有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较强的网络使用能力,对于网络用语的了解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熟练度。

通过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可以全面了解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的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调查对象的多样性也能够使研究结果更具普适性和参考性,为今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的管理和规范提供借鉴。

1.3 调查方法为了准确全面地了解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学生网络用语使用状况,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涵盖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对网络用语的了解程度、使用频率、喜好等方面的内容。

问卷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发布,方便学生填写和反馈意见。

我们采取了实地访谈的方式,选择了一些学生代表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他们对网络用语的看法、使用习惯、变化趋势等。

我们还在校园内开展了小组讨论,邀请了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参与,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了解他们对网络用语的态度和应用情况。

我校大学生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我校大学生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我校大学生流行语的调查报告篇一:“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影响”总结重庆邮电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大类强化指导老师:谢俊组长:刘雨龙组员:刘敏朱飞跃杨彦刘丙帅姜旭王书林史林森余和川XX年6月3日关于网络用语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目录前言 ................................................ ................................................... .. 3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 3 二、实践调查结果与分析 ................................................ .................. 3 (一)调查结果 ............................................................................ 3 (二)实践调查结果分析 ................................................ .............. 4 1、网络用语成风,主流文化受损 ............................................ 4 2、从众心态影响,自我主张匮乏 ............................................ 6 3、网络用语对社会影响,利弊参半 ........................................ 8 4、学生选择理性,还需加强引导 ............................................ 9 5、流行语背后的分析 ................................................ ............ 11 三、总结 ................................................ ......................................... 13 参考期刊书目 ................................................ ..................................... 15 附录 ................................................ ...................................................16前言“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及使用行为研究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及使用行为研究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及使用行为研究黄婉玉+李春晓+吕莉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接触更加频繁并且给予高度赞同。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并分析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以及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我们希望我们可以在指导大学生的行为上提供一些建议。

结果显示:针对负面的网络流行语,学生倾向于产生一个消极的态度并且进行消极使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用语的频率上差异较大:大一与大二的学生使用更为频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流行语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男生在使用负面的流行语上更为频繁。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态度;行为G642.0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7)03-0049-02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间流行的,网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中负性词的态度及使用行为,希望能为高校对大学生的行为引导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一、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武汉某高校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94.05%。

本文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及卡方检验。

二、研究结果1.被试人口统计学特征。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年级分布比如分别为:大一16.7%,大二28.3%,大三31.7%,大四23.3%,其中女生51.7%,男生48.3%。

2.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调查发现对网络流行语特别熟悉的大学生占67.7%,而且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也较为频繁,“经常使用”和“频繁使用”所占比例近70%,分别是68.7%和76.7%,远远高于“没有使用”和“很少使用”所占的比例。

可见,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流行语的熟悉度非常高,那么他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呢?3.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途径。

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方式基本以口头交流和网络交流为主,分别占比59.0%和39.7%,并且发现他们对流行语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同学、朋友和网友,分别占比2.7%、81.7%、88.3%,但是对老师和家人使用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王茹花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1期
【摘要】本文对当前大学生最常用的20个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同时也对大学生使用流行语的5个原因进行分析,在查证这些流行语来源的基础上,依据其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索这些流行语在校园流行的原因以及可能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而就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大学生选择性地使用网络流行语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流行语调查解析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15-03
网络已经成为今天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在大学校园里、食堂里、宿舍里,还是课间甚至是课堂上,随时随处都会看见大学生借助于电脑和手机上网的各种场景,也随时随地“遭遇”着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的“侵袭”。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产物,以其独具的特点和形式彰显着网络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大学生热衷使用的“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标准、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

因此,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是打开当代大学生“心灵密码”的钥匙,是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内心世界、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文化价值观和心理动态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对象和方式
本次调查研究以某师范大学2011级和2012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164名,其中男生84人,女生80人,收回问卷158份,有效问卷152份,问卷有效率为96.2%。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专业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知识差异。

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使用流行语的情况,本次调查采用开放式的问卷,让学生按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在问卷上写下自己经常使用的20个网络流行语和5个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本次问卷统计出的网络流行语共计549个,其中词与短语434个,句子及句子模式115个;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共计33个。

为了使该研究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本文的分析建立在使用频率排行前20的流行语(其中包括使用频率相同的不同流行语,因而表一中的网络流行语实际数目共计是23个)和排行前20的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基础之上。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百度百科、中国期刊网等网站和图书馆,查阅相关研究论文、报告和资料,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

2.问卷调查法:笔者通过两份问卷,分别统计了大学生最常用的20个网络流行语和使用流行语的5个原因。

3.访问调查法:笔者利用课余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相关情况。

4.数据分析法: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

三、调查的结果分析
1.大学生最常用的网络流行语分析
表一:大学生最常用的20个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次、排行以及来源统计表
笔者对大学生最常用的20个网络流行语从其来源分为四类。

(1)来自国外网络影视节目的人物形象或者对白。

如“给力”、“坑爹”、“亲”、“宅男/女”、“高富帅”、“杯具”、“达人”、“卖萌”、“outman/凹凸曼”、“控”等,均来自于这两年在大学生当中流行的来自于日本和韩国的,在网络上热播的影视剧的译本。

(2)来自港台及大陆网络游戏用语。

如“屌丝”、“你妹”、“淡定”等。

(3)来自网络本身的发展所产生的一些网络新词。

如“神马(都是浮云)”、“伤不起”、“有木有(有没有)”和“童鞋(同学)”等。

(4)来自于港台以及大陆一些电视节目。

如“hold住”和“打酱油”。

根据其构成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五类:
(1)谐音类:“神马都是浮云”、“有木有”、“杯具”、“童鞋”、“蛋定”和“鸭梨”。

(2)外来语类:“亲”、“达人”和“控”。

(3)混血类:“hold住”。

(4)转义类:“你妹”、“打酱油”。

(5)情绪类:“给力”、“坑爹”、“亲”、“伤不起”、“你妹”、“杯具”、“达人”、“卖萌”、“蛋定”和“鸭梨”。

2.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原因分析
根据调研问卷整理统计,对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原因汇总为:
表二: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原因以及频次
根据以上的统计表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最主要原因是跟风模仿和从众心理,其次是因为这些流行语本身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特点,再次是因为这些流行语与时代热点密切联系,切合时代心理,反映时下社会生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赶时髦。

可将其分为五类:
(1)宣泄情绪类:“坑爹”、“伤不起”、“你妹”、“杯具”、“蛋定”和“鸭梨”、“神马都是浮云”和“有木有”。

这类词语在流行语排行榜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功能就是宣泄情绪的,也说明处在交际工具大力发展的信息时代当代大学生情绪宣泄手段的多样化。

(2)抒发感情类:“给力”、“亲”、“达人”、“卖萌”。

这类词语在流行语排行榜中位于第二。

这说明处在交际工具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亲密情感表达的需求。

(3)盲目跟风类:“屌丝”、“达人”、“控”、“卖萌”和“亲”。

笔者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每天经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并不清楚,只是盲目跟风,更不知道很多流行语来自日韩网络流行文化。

(4)追求时尚类:“屌丝”。

笔者在访谈和问卷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每天乐此不疲所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意并不是很清楚,不去想它们的意思是什么,也不去想他们是褒义还是贬义,只是为了互相取笑或者玩乐而随口使用。

用冯小刚的话说就是:“称自己是草根是自嘲,称自己是‘屌’丝那是自贱。

分属两个不同群体:一个是弱势群体,一个是脑残群体。

看评论,一些人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上了流行的当;一些人则执迷不悟,坚持认为‘屌’丝这词不寒碜,跟镀了金似的。


(5)标新立异类:“童鞋”和“雷人”。

大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猎奇求新、紧跟时代潮流、生活节奏感强的群体,喜欢标新立异,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着装方面,而且体现在他们日常的口语交际和交流中。

四、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心理、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解析
大学生如此高频率、大范围地使用诸多来自于日韩网络文化的流行语,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全球化浪潮中日韩网络媒体除了对我国网络媒体文化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之外,还对我国当
代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个性心理特征、社会文化心理和社会文化心态、社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方面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从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主要原因的频次分析有以下结论:
1.当代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关注国计民生,勇于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人人都是记者和评论家”的舆论监督的职责,具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

2.大学生热衷使用的这些网络流行语是观察社会热点问题与现象的“显微镜”,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外交等诸多方面现实情况在网络文化中的一个体现。

他们在自由使用这些流行语的时候,即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批判作用。

3.反映了大学生易受网络媒介影响的心理认知特征、感情丰富的生理年龄、释放压力和转移焦虑情绪的心理需求以及保护隐私、自我娱乐和彰显个性的个人意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大学生并没有像社会所期待的那样承担起“重建精神家园的使命感”、并没持有“民主协商和理性慎议”的态度以及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精英职责,而更多地是盲目使用和传播来自日韩网络文化的次文化,对网络流行语的来源、旨意和语用功能缺乏正确的态度和应有的严肃,并未能真正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与政治参与的功效,反而更多地呈现出了网络语言暴力和网络语言攻击的倾向,无形中加速了日韩网络次文化在我国网络文化中的渗透。

这些都足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学生自己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应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参考文献:
[1]巢乃鹏,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第四辑)[M],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2011
[2]彭兰,网络传播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
[3]吴英,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2009
[4]杨钢元,形象传播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12
[5]杨万亮,第一时间读懂网络流行语[N],重庆时报,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