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理答演绎课堂精彩
点燃智慧火花 成就课堂精彩——谈课堂理答有效性的策略
![点燃智慧火花 成就课堂精彩——谈课堂理答有效性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9957646852458fb770b564f.png)
、
认 真 倾 听 是 前 提
每 个 学 生 都 有 自 己 独 特 的 思 维 方 式 . 因 此 , 教 师 要
认 真 倾 听 学 生 的 发 言 ,深 挖 学 生 语 言 背 后 的 思 维 ,从 而
师 : 多富有 想 象 力呀 !在 数 学上 ,半 径 可 以不 断地
细 下 去 , 直 到 无 穷 无 Nhomakorabea 。 这 样 想 来 , 半 径 当 然 应 该 有
这 么 大 的 圆 里 面 画 满 了 半 径 ,结 果 一 数 。 才 5 4条 。 不 2 对 呀。不是说 有无数 条的吗 ? 学生先是 一愣 .继而——
生5 :我 觉 得 他 的 圆 太 小 了 ,要 是 再 大 一 点 . 那 么 画
2份 ,其 中 一 份 是 它 的 1 。
生 7 无数 条 。 : 生8 :我 还 有 补 充 。 因 为 半 径 是 从 圆 上 任 意 一 点 发 出
的 .所 以 圆 有 无 数 条 半 径 。
师 :我 喜 欢 刚 才 她 提 到 的 一 个 词 .猜 猜 看 是 哪 一 个 ?
生3 :半 径 的 长 度 都 相 等 。 师 : 看 来 关 于半 径 , 同 学们 的 发 现 还 真 不 少 。 那 么 ,
你 能说说 为什 么圆有无 数条 半径?
在上 述 案 例 中 ,教 师 善于 倾 听 ,敏 于捕 捉 ,巧 于转
换 。 正 是 教 师 的 智 慧 理 答 ,帮 助 学 生 拨 开 了 重 重 的 迷 雾 ,
触 发 了 深 远 的 思 考 .课 堂 因 此 而 精 彩 。 二 、 留足 时 空 是 关 键
新 - 堂 设 计 室 -僳 例 列 析 爆
有效理答:让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
![有效理答:让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db0ecc8fbceb19e8b8f6bae7.png)
关键 词 : 效理 答 : 问 : 励 有 探 激
“
一
千 个 读 者 就 有 一 千 个 哈 姆 雷
一
特。” 由这句话联想到我们 的语文课堂教
学 — — “ 千 名 教 师 就 有 一 千 种 不 同 的 一
使理解更准确 、 全面 、 深刻 。探 问的方式
有位教师在教学 《 苹果里 的五角 星》
一
课的时候 , 让学生 自由读第一 自然段 ,
想一想课文 中男 孩的特点。大家都只顾 着读书, 第一遍读 完了读第 二遍 , 但有一
对他们的鼓励是毫不吝啬的。 当这部分
同学回答错误 时 ,教 师则会采用 降低坡 度 的探 问式理答 等形式 ,让他们一 步步
言中, 唤起 了学生倾 吐的欲望。
二 、 效 探 问 , 展 思 维 有 拓
探 问是课堂理答的重要形式 ,能促 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 周密 的思 考 , 由表及里 、 由此 及彼 、 一 举
反 三 , 学 生 的 思 维 引 向深 入 , 将 引领 学 生 步步地透过语言文字 , 向文本深处 , 走 主要 有 : 同一 个 问题 改 变 提 问 角 度 ; 就 把 原 来 的 问 题 化 解 为 几 个 小 问 题 逐 一 发
教师对孩子的理解 。 这种赞美 , 让师生的 心 贴得更近了。 第二处 , 王老师用一句感
叹肯定 了学 生 作文 中感 叹 号运 用之 恰
当,凝结” “ 一词是精妙 的评价 , 更是适 时 的 引 导——引导 学 生恰 当使 用 标 点符
号,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 , 这正是所谓
“ 痕” 无 的作 文 指 导 。就 在 教 师 的理 答 语
智慧理答——精彩课堂的魅力修炼
![智慧理答——精彩课堂的魅力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3cf92344852458fb770b5632.png)
习
兴趣
学
、
习
情绪
学
、
习意志
和学
习
目标产 生
了深远
的影
响.
不 同层 次 的学 生 对 教 师理 答 反 应 程 度 不 一 样 . 这 就 启 示
我们 .
要针 对 不 同学 生 运 用 不 同理 答行 为. 对有潜 力的学 生
往 往 是进 行有效 的追 问或提 升式 肯定 等形式. 对 于 大 多 数 中
例 如 , 在人 教 版 数学 教 材新 课 中有 许 多 主 题 图 , 许 多教
师在新课教学中往往会引导学生观 察主题 图 ,要求学生 提 出
有 用 的数 学 信 息和 数 学 问题 .但 是 往 往 会 出现 学 生 所 提 问 题
不是 主要 信息 , 但又 不 是错误 问题. 而 有些 教 师往往作 出 简
的理答
暂时可 以
,
不用考虑
等进 入 情境
,
再现
,
场解决.
面
对
这 一 问 题 . 许 多 特 级 教 师 都 认 为 :预 设 是 为 了 生 成 的 有 效 绝 ,
非空 谈 , 教学 设 计是 影 响智慧理 答的重 要 因 素之 一
在 教学
,
中进 行 充 分 合理 的理 答 预 设 。 是 改 善 理 答 行 为 的 重 要 策 略 .
的课堂因智慧理
答
而更
能 彰显 自己 的教 育思 想 .
五 、 关注 学 生发展的理 答 。是 实现 智慧理 答的必然结果
积 微 有 效 的 理 答 最 大 的 受 益 者 是 学 生 , 因 此 关 , 注 学 生
的发 展 在理 答行 为 中显 得 尤为 重 要 . 课 堂上 教 师精彩 、 智 慧
智慧理答,生成精彩
![智慧理答,生成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af648bd258f5f61fb73666a6.png)
道是 比喻。 于是我追 问 : 这些 比喻好在哪 儿呢? 生: 好在他 《 小 学语 文 阅读教 学理 答的有 效性 的研 究》 结题 论 文 , 立 项编
Z2 0 1 4 GH0 4 2 ) 们都写 出了小艇的不同特 。师 : 嗯 !所言极是 !如果 你 号 F
再读i 卖 i 蛊 些 比喻句 , 你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哦。 经过我这么
二、 抛砖引玉 。 深化理答
淀、 认真倾 听 , 审慎提问 , 有效理答 , 这样 , 一定会创 造 出
思维碰撞 、 精彩纷呈 的课堂 !
教学《 威尼斯的/ J 、 艇》 第二 自然段 的比喻句 。 课上 , 我 让学生 自主发现这句话表达 匕 的特 。 孩子们一看 , 就知
( 本 文为福 州市教 育科 学“ 十二五 ” 规划 2 0 1 4 年度 课题
有效理答。
一
一
理解停 留于表面 , 教师就要善于通过理答抛砖引玉 , 把学
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
三、 激励赞 赏, 评价理答
、
点拨启迪 , 有效理答
如果说好 的问题可 以点燃 学生创造思维 的火 花 , 能
将教学 活动推 向高潮 , 那教 师 的引导点拨必 然起着推 波
在一些 语文课 上 , 教师对为学生朗读的理答语言大
任何人 的 内心都需要来 自别人 的肯定 和鼓励 , 鼓励
责任 的减轻和作用 的降低 , 反 而对教 师提 出了更高 的要 性 的理答 , 散发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 它触动着学生的 求。 其一 , 老师设计 的课堂提问应具有思考 I 生。 其二, 课堂 心灵之弦 , 会在学生的心 中掀 起阵阵涟漪。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 、 复杂 的过程 。面对纷至沓来 的生成 , 理答是课 堂教学 中细微 的一个部分 , 但正所谓小处 教师应进行筛选点化 , 披沙见金 , 及时引导 , 有效理答 , 既 见理 念 , 细微 处现功 夫 , 有 效 的理 答是 对学生个 性 的关 要帮助学生理解课 文 内容 , 又要肯定学生思维的成果 , 这 注 , 更 是人文的体现。 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教师 增加学识积 样才能提高学生 主动学习的积汲 陛。
有效的理答 彰显教学智慧
![有效的理答 彰显教学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3d75b14ab307e87101f69666.png)
有效的理答彰显教学智慧课堂的精彩来自教师的有效理答。
课堂理答,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新兴名词。
对于理答,华东师大的崔允漷教授对“理答”作出这样的解释:“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表现有四种形式:积极反应;消极反应;探问和转问;再组织”。
教师应重视课堂理答的有效性。
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
它包含着一种疏理,一种调控,一种整合,它将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特质将感染每一位孩子,影响每一位孩子。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理答充满智慧而效力于课堂呢?一、针对性的理答,营造积极探索当孩子就某一问题回答后,为了引领孩子深入思考,而进行了一些追问。
一个好的追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承上启下,是激发智慧火花的火石。
针对于同一个孩子的追问,可以保持孩子的思维不被打断,也有利于对话深入展开。
适当的追问还要善于处理学生回答“卡壳”:学生答问“卡壳”时,教师此时应顺着所提问题在思考方向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点,接通学生的思路,或者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提法进行疏通和引导。
【链接】如一位教师执教《五彩池》时,当品读完第二小节,学生欣赏播放图片和录象时发出惊叹声,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来到藏龙山,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迫不及待,有的说要拍一组最美的照片,带回来做永远的留念,有的说要画一幅巨大的彩画,把鲜艳多彩的池水画下来,有的说要写一首诗歌赞美五彩池,有的说要舀几瓢五彩池水带回家……。
正当全班学生都陶醉在五彩池的美景中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最想做的就是到五彩池里游泳。
”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就这样突然地冒出来,在不经意间,立在你面前。
如此情况,学生还没有收住笑声,教师已草草地收兵了。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是继续追问:“是呀,这么美的五彩池,能在里面游泳真是一种享受,如果真让你去游泳,你肯下去吗,为什么?”你看,一句追问“如果真让你去游泳,你肯下去吗,为什么?”自然让学生恍然大悟,这么美的五彩池,谁舍得跳下去呢。
有效理答,高效课堂
![有效理答,高效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e8b9a9680b1c59eef8c7b4a5.png)
有效理答,高效课堂摘要:理答是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中的反应与处理,理答是一种教学行为,同时它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评价行为。
基于我们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各种不规范理答行为,本文作者对教师理答行为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与重新定位。
关键词:理答有效性;现状;策略【中图分类号】g620引言:在小学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理答绝对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教学睿智的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的体现;成功有效的课堂理答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让遇到问题后茫然无助的同学得到指引;可以帮助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本文通过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近阶段对同行的教学观察与研究,将就课堂教学中教师理答方式、教师对理答的定位和理解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有效理答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理答这一个教学行为一直以来都因它独特的作用与地位而存在于我们的课堂,特别是新课改后,有关理答方面的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崔允漷等专家的论著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效理答不但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必需,也是师生教学对话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高效课堂生成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下面笔者主要从三方面谈谈有效理答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一)科学、艺术地对待学生的回答可促进学生的思考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课堂逐渐地“安静”了下来,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小手也都“安分”地叠放在课桌上,课堂中的小小辩论会也成了回忆。
究其缘由,主要还是因为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很好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没有把学生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
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对于那些相对单纯、肤浅的评价早已失去了兴致,这些评价已经难以激起学生们思考的欲望,从而出现教师“讲课”的现象。
(二)追求理答的有效性,促进灵动、智慧课堂的生成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应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一个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情景中与学生充分互动,在教与学的对话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有效理答,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有效理答,让数学课堂更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1d403bb3f524ccbff1218468.png)
有效理答,让数学课堂更精彩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
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这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
当前数学课上常出现的理答方式有以下几种:重复型理答,即把学生的回答重复一遍,一般情况下,这是教师理答不尽理想的状态,是课堂低效的原因之一。
环顾左右型,有些教师课堂上始终惦记着教学进程,不注意倾听学生的表达,明明学生回答的是另一个意思,教师硬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原意改变。
简单判断型,当老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被资优生完美地回答后,教师会迫不及待地加以肯定,并通过追问的形式将思维引向深入。
而对此问题是否全体学生都理解了,尤其是一些思维比较缓慢的学生有没有明白,教师没有放在心上。
语言单调型,有些数学教师将课堂语言贫乏视为简练,理答时不外乎“好的”“不错”“是这样吗”几句。
用如此简单,模棱两可,缺乏针对性的语言做出评价,学生只会笼统的知道对与错,并不了解对错的真正原因。
讽刺挖苦型,这是极不该出现的理答方式。
尤其时教师对心目中的差生时“语言暴力”就产生了,这样便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课堂理答是一门艺术,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
恰当而又巧妙的课堂理答能引领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促使学生获得对问题全面、深刻而正确的认识;能推动教学过程发展,提升教学效果,更能给课堂带来精彩。
因此要做到有效理答,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首先要从教师的理答态度做起。
教师的理答态度中包含了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小学生答问的心理状况有直接关系:教师的微笑和期待,能使学生镇定自若、信心倍增、发挥良好;反之会使学生忐忑不安、答非所问、心情沮丧。
其次要从教师的理答策略做起。
一、及时引导时指明思路。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茫然不知,主要原因是理解跟不上,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关注课堂理答 演绎课堂精彩
![关注课堂理答 演绎课堂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5a7639c4da38376baf1fae1a.png)
关注课堂理答演绎课堂精彩随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重视,课堂理答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备受关注的因素之一。
教师科学有效的理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果理答不当,就会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熄灭学生求知、思维的火花,甚至使学生彻底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堂理答,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雾里看花——课堂理答的现象遗憾的是,我们发觉,很多教师或缺少理答意识,或缺乏理答技巧,或缺乏理答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意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方法,对课堂理答却不大讲究。
当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课堂提问出现答非所问等现象时,出现了处理不当的诸多情景:有的导答无术、左冲右突,环顾左右而言他;有的让学生当“应声筒”;更有甚者,见学生答不出,或冷眼相待,或冷嘲热讽等。
诸如此类,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提问的实际效果。
二、拨云见日——有效理答策略积极而有效的课堂理答是一种思考、对话和民主的课堂文化,是师生对话的关键环节,是最见功力的。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理答充满智慧而效力于课堂呢?1.善于倾听——让理答捕捉生成的精彩倾听,听懂孩子的心是老师的特殊本领。
只有善于倾听,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只有善于倾听,才可能了解学生的思维;只有善于倾听,才有可能将稍纵即逝的即时生成因素转变成新的教学资源,生成课堂教学的精彩亮点。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圆柱的侧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8厘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有几个学生问:“老师,这道题除不尽。
”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用分数计算。
”这时有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不用除法。
”教师一愣道:“你是怎么算的?”这个学生说:“100×8。
”老师微笑地看着他说:“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低声回答道:“用侧面积乘以半径等于圆柱的体积,因为圆柱的侧面积有一个底面半径乘高,再乘一个半径就是圆柱的体积了。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巧妙理答的途径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巧妙理答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e78510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c.png)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理答学生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知识点。
语文教师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例
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
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认识。
2 使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来帮助解释知识点。
利用多媒体资
源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 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解答问题。
语文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体的
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在讨论过
程中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5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
语文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观点,并与他们进行双向交流,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6 利用解题技巧来解答问题。
语文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常用的解题技
巧,如分析题干、排除干扰项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7 让学生参与课堂游戏。
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学习知识,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8 设计相应的练习题。
语文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巧妙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就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关注有效理答 构筑高效课堂
![关注有效理答 构筑高效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923927f9f61fb7360a4c650f.png)
关注有效理答构筑高效课堂摘要: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前后衔接的四个环节。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营造积极探索的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学生拨正思路,引领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演绎精彩课堂。
关键词:发展性理答;激励性理答;诊断性理答;延迟性理答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0-256-02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问分。
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
它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评价他们学习的程度,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续的学习行为。
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这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
有效理答,能让课堂在师生对话中形成真正的“生本课堂”。
课堂教学中,我们追求的有效理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发展性理答(主要包括探问、追问、转问、反问),激励性理答(包括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表扬和鼓励),诊断性理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再组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新组织、概括)。
不同的理答方式在课堂中呈现了其应有的魅力,采用何种理答方式,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以下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理答方面的一些尝试和收获。
一、活用发展性理答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活动中的主体。
没有学生课堂灵动的思维,就没有精彩纷呈的课堂。
在众多的理答方式中,要让学生在民主对话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身为执教者就应在理答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思考、再思考,让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真知。
如:执教《灯光》一文时,为让学生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体验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精彩课堂源于智慧理答论文
![精彩课堂源于智慧理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5c61a0d1f34693daef3eb8.png)
精彩的课堂源于智慧的理答【摘要】在一次数学大练课活动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教师理答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并提出了五种数学课中教师智慧的策略,愿智慧理答的理念能深人人心,智慧理答行为能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并引领和启迪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数学理答策略在一次数学大练课活动中,我有幸听了一位王老师两次执教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两次上课的导入环节王老师都设计了给学生每两人一个信封,里面装有5张大小一样的白纸,老师让同桌两个人分,第一次教学中,第一个学生就回答了先一人两张,剩下的一人半张,老师只作了简单的肯定,在第二次执教时,王老师也同样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也提出了先每人两张,剩下的一人半张,老师表扬这两位同学分得真均匀,这时老师紧接着追问“有没有别的方法呢?”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并不是平均分的,而是你两张我三张,或是你三张我两张,老师对自己拿两张,同桌拿三张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夸他真是个大度的好孩子,这时老师又追问“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好?”,引出了“平均分”与“不平均分”,王老师这两次巧妙地追问让学生对“平均分”有了充分地感知,为下面分数的学习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上面的两个教学片断设计是相似的,执教者也是同一位教师,但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
第一次教学,直到课结束了,学生对平均分还不是很清楚,而第二次的课上,因为老师两次巧妙的追问,让学生在课的导入环节就初步感知了平均分,整堂课都抓住了平昀分,使平均分这个概念扎根在学生的心里。
我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我认为,教师理答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智慧的理答可以把一堂课点缀地活灵活现,有条不紊,可以引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索,把学生带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地,然后抛砖引玉,画龙点睛,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
反思自己的课堂,简单重复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的肯定、理答变成教师自身预设好的才华展示、理答失实等的屡见不鲜,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智慧理智呢?一、采用褒贬有度的评价用语。
有效追问,演绎精彩课堂
![有效追问,演绎精彩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1ad740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e.png)
有效追问,演绎精彩课堂追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进一步的追问与引导,以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追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有效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有效的追问,演绎精彩的课堂,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学习的课题。
一、追问的目的1. 引导学生思考有效的追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和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想法。
2. 激发学生的疑问有效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主动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
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有效的追问,可以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辩证地看待问题,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
二、追问的方法1. 开放性问题教师在追问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和表述,激发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这种问答方式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启发智慧、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再追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采取“再追问”的方式,追问“为什么”,让学生解释原因,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本原因,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三、追问的技巧1. 耐心倾听在追问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明确学生的观点和思路,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追问和引导。
2. 合理安排时间在追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控制问答的节奏,使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对话更加自然流畅,避免过多的追问给学生造成压力,影响课堂的氛围。
3. 鼓励参与在追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回答和思考,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有效理答,精彩课堂
![有效理答,精彩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460c43c82cc58bd63186bd76.png)
中图分类号: G 6 1 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 6 73 — 0 1
发 现 了 图片 中真 正 要表 达 的 意思 。 ( 2 ) 转 换 角度 , 智 慧 理答 。 当教 师 提 出 问题 . 有 的孩 子 的 回答
师 能 经 常注 意 有效 追 问 , 可 以培养 幼 儿 自主思 考 的 良好 品 质 。 如
与孩子沟通 . 激 发 孩 子 的学 习兴 趣 , 调 动 他 们 思 维 的 积 极性 , 发 挥 抛砖 引玉 的作 用 , 使课 堂交 流 互 动更 有 广 度 、 深度。 1 . 1 激励赞赏 , 评 价理 答
( 江 苏省 张 家 港 塘桥 中心 幼儿 园 江苏 张 家港 2 1 5 6 0 0 ) 摘要 : 理 答就 是 教 师 对 学生 回 答 问题 后 的反 应和 处 理 , 是 课 堂 问答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它既是 一种 教 学行 为 , 也 是 一种 教 学评 价 , 其实 质是 教 学 信 息 的传 输 与反 馈 。 但 是 现在 很 多教 师 的理 答 能 力方 面还存 在 大量 的 问题 。 笔 者从 言语 理 答 和 非 言语 理 答 两方 面 充分 了解 孩子 、 精 确 引导 、 精彩评价, 创 造 出精 彩 纷 呈 的课 堂。
他 们 学 习的 激情 。
在 我 们 日常 的语 言 教学 活 动 中 , 对 于 教 师 的应 答 , 最 常 见 的
鼓励应答有 : “ 你 说 得 很好 ! ” , “ 你真棒 ! ” , “ 你 真会 动 脑 经 ! ” , 等 等。 确实 , 这 些应 答 给 了孩 子鼓 励 、 自信 , 让 他 们 在课 堂 中感 受 到 老师 对 他 们 的肯 定 . 能激 发 他 们学 习的 积极 性 , 增强 他 们 的 自信 心。 但 是 如果 教 师 每 次应 答 都 只是 这 样 简 单 的肯 定 , 孩 子 听 多 了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理答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理答](https://img.taocdn.com/s3/m/2e01eb16b7360b4c2e3f64f8.png)
个性 化 的生命 活 动 , 现真 正意 义上 的 体 以学定教 , 而使课堂精彩纷呈 。 从
二 、 于倾 听 。 善 深入 追 问 适 时 的 、 创 意 的 追 问 是 教 师 课 堂 有
、
有 效 预 设 。 妙 引 导 巧
面对 一 个学 生 的 回答 , 师应 该从 教 多角度 去理答 。当学生有 出人 意料 的 回
射 下来 。这 可真如 一石 激起 千层 浪 , ” 本 来 都 真心诚 意佩 服更 赢 的一 些人 , 也开
始 对 自己的想法 产 生动摇 和 怀疑 了 , 有
一
理 解 。仔 细读读 课 文 , 些地 方让 人 觉 哪
得奇怪? 边读边画 下来。
( 读课文 , 巡视 ) 生 师
些 人 已明显地开始 随声附和起来 。这
问的 背后需 要 教师 对 于教材 、 于学 生 对 有 深 刻 的理 解 。学 生答 问语 塞 时 , 师 教 应顺 着所 提问题在思 考方 向和学 习方法 上加 以指点 , 助学生理顺 思路 , 帮 或者换
一
师: 对呀 !他 不经常 来 , 却好像 算 准 了桃 花心木会死掉 , 奇怪吗?
一
就把 大雁 射下 吗 ? 这 个 问学生 又 开始默默地读起 书来。
这 样 的 课 堂 , 生 的 质 疑 是 教 师 始 学
种评 价行为 。它是教师 对学生 的回答
料不 及 的 , 由于 教师 在课前 解 读课 程 但 标准 , 钻研 教材 , 以生 为本 , 在预 设 中充 分尊 重学 生 , 提供 学 生探 索 “ 知 ” 未 的时 间与 空 间。 因此 , 这样 全方 位 的预设 就 能使教师 在课堂 上左右逢 源。教师 应适 时关 注课 堂生 成 的新情 景 ( 问题 ) 新 内 、
理答
![理答](https://img.taocdn.com/s3/m/5aaa490abed5b9f3f90f1cbf.png)
智慧理答演绎精彩【摘要】“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的理答是落实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精神相遇、互动共长的桥梁。
笔者针对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上存在的理答误区,从理答应遵循的原则出发,通过储存理答意识、重视理答预设、关注学生的发展,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善用四问追寻智慧理答,从而演绎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理答误区原则策略【正文】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理答”的专家之一,他给“理答”下的定义是: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待)、叫答(教师指名某位学生或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这四个环节是前后连接的。
因此,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
肯尼基·胡德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由此可见,教师“理答”的重要性。
教师智慧的“理答”,可以巧妙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够的,什么是应该注意的,什么是值得思考的,它直接影响课堂生成的精彩与否,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甚至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等。
真可谓:“聪明的语言像钥匙,简单几句就能让对方心悦诚服;愚蠢的语言像噪音,满满一箩筐,却让对方越听越心烦。
话不在多,攻心就行!”一、目前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理答之误区现实中,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课堂问题的设计及提问的方式,忽视对课堂理答的研究,缺少理答意识,缺乏理答技巧。
随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重视,理答行为已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课堂上师生对话的大量呈现,个中隐含着几许浮华,几许空洞,还有几分作秀。
而理答水平提高不上去,精彩的课堂生成自然稀少。
最近有幸参加了南京市第九届教师顶岗置换培训班的学习,在课堂展示系列活动中,连续听了七节课,放眼我们的课堂,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不适合的理答形式:一是重复发言型,这是英语课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理答方式。
智慧理答,让课堂更精彩
![智慧理答,让课堂更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3a63bf2b05087632301212bc.png)
智慧理答,让课堂更精彩作者:相辉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3期江苏新沂市新安小学(221400)相辉我们常常惊羡于那些名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能以巧妙的话语加以点拨、引领,从而带领学生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这就是教师智慧理答的真实体现。
那么,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智慧理答呢?一、积极评价,激发兴趣崔教授认为:“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还是一种评价行为。
”作为一种上课时的评价行为,教师的理答必须及时,不管是最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还是抽丝剥茧式的引导,教师都必须明确作出答复,将思考由浅表引向深入。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片断。
学生尝试计算14×12后,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生1:把12分成了10和2 ,先算14×10,也就是10层楼能住多少户,表示10个14,等于140;再算14×2,也就是2层楼能住多少户,表示2个14,等于28;最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得168。
生2:把14分成了10和4 ,先算12×10,也就是每层楼住12户,10层楼能住多少户,表示10个12,等于120;再算12×4,也就是每层楼住4户,12层楼能住多少户,表示12个4,等于48;最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得168。
师:你们真爱思考,理解得太透彻了。
师:看来你们的计算方法都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这是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之一,足见同学们勤思、善想。
在本片段中,教师通过积极的理答,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二、巧妙回应,保持注意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
如何让学生保持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孩子以巧妙的理答,让孩子在活动中愉快地保持注意,轻松学习。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断。
师:很快地想一个分数,并把它写下来。
能写三个吗?你写的这三个分数一样吗?生:我写的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它们的分子不一样,分母一样。
让有效理答走进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让有效理答走进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62a6a71c55270722192ef7aa.png)
让有效理答走进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摘要:理答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反应和处理,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评价行为。
恰当、有效的理答行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建立愉快和谐、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
而目前教师的理答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寻求有效的理答对策。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理答教师智慧课堂是教师耕耘的田地,有效的理答能使课堂魅力四射,所以越来越受到关注。
理答,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反馈。
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评价行为。
有效的课堂理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激励性理答(包括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表扬和鼓励),发展性理答(主要包括探问、追问、转问、反问),诊断性理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再组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新组织、概括)。
一、当前低年级数学课堂理答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及观察同行的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发现当前课堂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理答现象。
(一)语言贫乏、单调或随意应付。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批评、否定的少,夸奖、肯定的多,总是用“很好”“对了”“真棒”“真不错”“好极了”等评价,不仅语言单调、空洞,而且没有程度的区别和量的轻重变化。
只关注怎样提出问题,得出结论,缺少必要的理答预设,当学生回答时,不会引导,只想尽快求得正确答案。
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或学生临时生成的想法与自己的教学设计不相吻合时,教师不予理睬,而是尽快转到预设的教学设计上来。
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老师难以做出评判时,就不置可否,多用“还有别的想法吗”等话语进行搪塞或随意应付。
【案例1】一位老师在教学二年级“表内乘除法”时,有学生质疑:2÷4等于多少?老师随意应付:“2不能除以4,被除数怎么能比除数小呢!”学生反驳说:“老师能除,我从课外书上看到的,等于四分之二。
”此时老师就表现得十分不耐烦:“这是你们以后才学的知识,现在学不到,不要再讨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理答释放课堂异彩五年级数学组谢俊梅一、理答意义及作用教师在上课前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每一个环节,充分预设各种生成,巧妙构思板书设计,往往还收不到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原来课堂就是一场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是问答,一节课精彩与否,关键在于课堂问答是否有效。
课堂问答的有效度又取决于有效理答。
课堂问答包括发问、侯答、叫答、理答、这四个环节前后连接。
华东师大教授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在引导过程中该说些什么,在学生的发言中该“理”些什么?这种“理”应该是一种疏理,一种调控,一种整合。
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评价行为。
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它的实质是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反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曾在一本书中这样阐述教育评价语言:“评价语言在教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评语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关系到学生的终生发展,所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此可见,学生对一门功课一位老师的认可和喜欢程度,很大部分来自于课堂上的对话过程中。
教师理答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氛围,建立愉快和谐、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如果理答不当,就会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熄灭学生求知、思维的火花,甚至使学生彻底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理答分类教师理答方式分语言性理答和非语言性理答,语言性理答包括:激励性理答(简单表扬、激励表扬)激励性理答分为简单表扬、激励表扬。
现在教师普遍是常常用“好”、“你真棒”等一些惯用的奖励词语来表扬学生,其实这只是在对学生进行简单表扬的理答。
激励性的表扬不是空洞的赞美,而是更能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是促进学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催化剂。
目标性理答(归纳答案、自己代答)目标性理答,是指针对学生难以准确或者完整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或对学生不完善的答案进行总结。
发展性理答(追问、转问、探问)发展性理答,是在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的情况下再次组织问题,再次进行理答。
这种理答属于较高水平的理答,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答,是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而采取的教学行为。
诊断性理答(重复、提升、纠正、否定、批评)诊断式理答指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教师在理答中有明确的表态。
这是诊断性理答的显著特征。
笔者分诊断式理答为六种形式:简单肯定、简单否定,提升式肯定,提升式否定、简单重复、意义重复。
有效理答多运用提升式肯定、提升式否定,多运用意义重复。
非语言性理答包括:动理答作、神情理答、打断回答或无理答二、案例分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案例一我们来学习25+7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自己动手摆一摆师:谁能说一说你的方法?生1:我用数小棒的方法师:那你来演示一下怎么数的?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2:5+7=12,20+12=32师:哦,他是用这种方法,还有不同的吗?生3:还可用计数器的方法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4:我可以先算27+3=30,30+2=32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算法?生5: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师据生5回答,讲竖式计算。
案例二师:老师想知道你们25+8=33是怎么算出来的,大家同桌合作动手,如果要算出25+8等于多少,首先我们要取多少根小棒?生:25根师:小朋友说得真好!现在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都做完了,现在哪位小朋友想把你的算法展示给大家看看?生:先摆出25根,再摆出8根,先从8根里拿出5根,再放进25里面,凑成10.就捆起来,放到十位那里就凑成30,30加3等于33.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好吗?生:好师:你真是个会想的孩子,这么勇敢,请这个同学演示,其他同学来说一说摆的过程。
师:你们还有不同的摆法吗?我们来看一看,谁最会听?生:我先摆25根,然后从5根里拿出2根和8根放在一起,凑成10,然后捆起来,和20放在一起就是30,所以30加3等于33根。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为这个方法行吗?生:行师:你也是个会想的孩子,真能干,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摆法(师演示,学生说过程)师:刚才这两位小朋友都是摆小棒的方法,把单着的小棒凑成10,各位满了10就怎么办啊?向十位进1,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分析:案例一中在教学两位数及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中,教师让学生探讨25+7=多少的多种方法,然后交流,初衷是想让先学生共享集体智慧,然而教师缺乏理答意识,只是关注方法多样化,没有关注每种方法的理答,使得交流停留在表面。
缺乏理答,也就无法将知识进行提升,这样不利于帮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在案例二中,教师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探讨“25+8等于多少”,不仅对每种方法进行诊断性理答,还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表扬;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学生在掌握方法时就比较系统。
案例三: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发现门上有角,操场上也有角,教师进行感知角和指角的教学设计了以下环节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生1: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师:你们真棒,我们来为他们鼓掌。
(学生哗哗鼓起了掌)生2:我们组还找到了这张长方形纸上的角。
师:你们真了不起,来,我们也给他们组一点掌声(学生又哗哗鼓起了掌)生3:我们组还找到了窗子上的角、电脑上的角。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我们多给他一些掌声。
(学生在一次哗哗鼓起了掌)生4:我们组还有补充,你看,大屏幕上也有角师:太棒了,听得很认真,真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案例四:教学“轴对称图形”(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对折,剪出一幅美丽图案)师:在欣赏完自己漂亮的作品后,你有什么发现呢?师: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练得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你真棒。
师:能把学过的几何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准确的找出来。
真不简单。
师:能列举生活中见到过的轴对称图形,说明你是一个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孩子。
师:能从前面同学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作出补充,你真是一个认真听讲、善于思考的孩子,大家表扬他!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生:某某同学的回答非常完整,声音响亮,非常好,我要向他学习。
评析:案例三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在本环节中没有体现“分层多维”的评价标准。
课堂及时评价不应只是简单地判断学生的是与否,而应适时,适当,适量地为学生评价,学生在获得教师对他的极富个性的评价后,,会获得一种有益于学习的快乐和兴奋。
在本课例中教师的评价,表扬的确不少,但表扬时没有体现分层多维,语言单调,笼统,呈现公式化,面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说来倒去总是一句话“你真棒,给她点掌声”,这样单一的评价模式,使得评价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课堂也会因为这样的评价而黯淡无味。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
以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获得情况为基础,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作出中肯的评价。
评析:案例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以及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在本环节中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汇报多角度地观察,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不同角度,如知识技能方面给予肯定的评价,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等方面也给予及时评价,很自然地流露出教师对学生强项智能的肯定和赏识,同时引导生生间的评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种分层多维的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案例五“鸡兔同笼”: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用假设方法的一般性。
例题:笼子里鸡兔共8只,从下面数共有26只脚,问鸡兔各几只?通过列表分析教师让学生列式解答:生1 假设全是鸡8x2=1626-16=10(只)10÷2=5(只)26-5x4=66÷2=3(只)师: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生2 8x2=1626-16=10(只)10÷2=5(只)5x4=2026-20=66÷2=3(只)师:简便吗?只是把其中一个算式分开了,还有吗?生3:26÷2=13(只)13-8=5(只)8-5=3(只)师:能说说你的方法吗?师:大家觉得吗?生:简便师:那好,我们先把这个算式放一放,再看刚才这个同学的算式?经过步步分析,终于得出了8x2=1626-16=10(只)兔:10÷(4-2)=5(只)鸡:8-5=3(只)分析可见:教师对于不是期待中的答案关注的很少,也没怎么理答,只是问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其实教师可以再次追问,尝试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出来的,才能了解学生的思路,在追问过程中,学生就会修正10÷2中的2表示什么,只有让学生暴露思维,教师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能实效,比如可以追问我还真想到这种方法,你能具体说说嘛?谁能在总结一下这种方法,先,,,再,,,,教师还可以再追问,求出兔的只数后,怎么求出鸡的只数呢?还能怎么求呢?因此当学生的回答后不要急于评价,而应故弄玄虚,装糊涂,以巧妙地展开探问、追问,如可以多问“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
层层深入剖析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每位同学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解释让教师“恍然大悟”,这时的评价更是给予学生一种成就感,起到了激励作用。
案例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练习课师:我们已经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会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生:会师:求出6、8、 9的最小公倍数生1: 432 生2 : 72生1 :我用短除法求出的是432,你用什么方法求出的?生2:我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师:我和生1一样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生1和生2可以分别写出你们的思考过程吗?生1和生2的思考过程展示:生3我原来想得也是432,现在我明白了是72 ,6和8的公因数有2,6和9的公因数有3,你看原来我们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把公因数乘了1次,而在这我就把6和8的公因数乘了2遍,6和9的公因数3也乘了2遍,就相当于把72乘6了。
生2:我也明白了,我算出来的不是最小公倍数,可是该怎么用短除式表示呢?生4:我会了,可以用短除式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24,再求24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72.师:真好,解决了生2的问题,感谢生4给了我们提供的方法,你能想到什么方法呢?生5:还可以先求出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再求18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72.生2:我会用一个短除式表示了师:真不错,你不仅善于倾听,还善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