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大课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钢琴基础课程标准

钢琴基础课程标准

1.课程相关情况
(1)课程的性质。

课程主要研究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基本弹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2)教学目的。

课程以音乐育人为基本理念,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奏、钢琴伴奏以及初级教学应用的工作能力,具有较全面音乐综合素质的幼儿园音乐教师。

(3)教学任务。

课程围绕学钢琴基本知识;钢琴入门基础训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训练;钢琴弹奏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训练四篇,共14个单元针对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多声部思维能力、声音的协调性以及音色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力求充分发挥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效应。

2.课程的教学层次及适应对象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五年制高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也可供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儿园教师参考。

3.学时数及总学时数
课程——钢琴基础
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总学时为360学时。

幼儿园钢琴大班培训计划

幼儿园钢琴大班培训计划

幼儿园钢琴大班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钢琴学习态度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奏能力。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培训内容1. 基本唱歌和节奏训练2. 音阶、琶音和和弦的学习3. 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4. 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5. 钢琴曲目的学习和演奏三、培训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钢琴技能。

2. 示范教学法:老师以身作则,给幼儿示范正确的演奏技巧和方法。

3. 组合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培训过程1. 第一阶段:了解乐器目标:引导幼儿对钢琴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其构造和音乐发声原理。

内容:展示钢琴的结构,敲击琴键,听琴音,观察琴弦和琴梁等。

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让幼儿对钢琴产生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第二阶段:基础训练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基本演奏技能。

内容:包括节奏训练、琴键训练、音阶练习、琴谱读写等。

方法:结合游戏教学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基本的钢琴技能。

3. 第三阶段:学习曲目目标: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钢琴曲目,提高他们的演奏能力和音乐素养。

内容:选择一些简单、优美的钢琴曲目,让幼儿逐步学习和掌握。

方法:通过示范、练习和表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奏能力。

4. 第四阶段:集体演出目标: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出,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成果。

内容:安排一次小型的音乐会,让幼儿们进行集体演出。

方法:通过集体排练和表演,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热爱。

五、培训评估1. 学员评价:定期向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培训课程的反馈和意见。

2. 老师评价: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鼓励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成果:通过演出、比赛等形式,对幼儿的音乐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估。

《钢琴演奏》课程标准

《钢琴演奏》课程标准

《钢琴演奏》课程标准(供五年制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用)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224 学分:14适用专业:钢琴专业先修课程:钢琴独奏后续课程:钢琴伴奏、双钢琴演奏、四手联弹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器乐演奏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的项目教学模式,直接为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定制。

(二)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主要阐明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通过钢琴演奏基础知识学习来构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供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使学生参加活动、增加体验、获得认知、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统一。

使学习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成为人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器乐表演钢琴演奏课程教学设计要关注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就要把学习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凸显出来,更多地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倡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器乐表演钢琴演奏课程必须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课程中找到自己,赏识自己,找到进步的方向。

同时,要通过深入有效的评价,及时强化和矫正课程与教学的信息,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课堂和实践结合教学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运用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适应现代器乐表演的发展趋势和群众文化需求,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礼仪风范、外语沟通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024年度钢琴课的教案x

2024年度钢琴课的教案x

学生应能够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 的钢琴作品,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演奏 表现出作品的音乐内涵和情感。
理解音乐理论知识
学生应理解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 音符、节奏、和声、曲式等,并能够 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演奏钢琴作品。
2024/3/24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02
课程安排
钢琴课通常包括基本练习、技巧训练、乐曲演奏和作品欣赏四个部分。 基本练习和技巧训练是每节课的必备内容,乐曲演奏和作品欣赏则根据 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2024/3/24
10
03 钢琴技巧训练
2024/3/24
11
五指练习与音阶琶音
2024/3/24
五指独立性训练
01
通过哈农等五指练习教材,提高每个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音阶与琶音的基本弹奏方法
02
掌握各种大小调音阶和琶音的弹奏技巧,注意指法和力度的均
匀分配。
不同节奏型的音阶与琶音
03
练习各种节奏型的音阶和琶音,如附点、切分等,提高弹奏的
30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3/24
31
上课时间
钢琴课一般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至1小时。具体上课时间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安排而定。
2024/3/24
03
假期安排
在学期中,钢琴课可能会因为学校的假期而暂停。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好
假期期间的练习内容和要求,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受影响。
6
02 钢琴基础知识
2024/3/24
7
钢琴的构造与原理
属和弦伴奏
以属音为根音构成的三和弦,具有推动乐曲发展的作用,常用于乐 段连接处。

《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中职)

《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中职)

《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钢琴演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为后续声乐表演、器乐表演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66 学时,4 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融合音乐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从事音乐表演、社会文化指导员等岗位需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按照基础性原则和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基本职业能力要求,选择具有实用性的钢琴作品教学,确定课程内容。

3.以钢琴演奏的基本技术技巧的训练、钢琴作品演奏练习和音乐素养、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为单元组织教学任务。

各单元任务以钢琴弹奏基本技能形成过程为路径,设计系列教学模块,将基础音乐理论知识和钢琴基本演奏技术技巧融入学习模块,开展课程教学。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技术技巧,具备演奏一定数量初级钢琴作品和为简易的歌(乐)曲伴奏的能力,以适应音乐文化活动的需要。

1.了解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和基本技术技巧。

2.能准确读谱,识别音乐符号并正确演奏;形成良好的钢琴声音概念,具备使用不同弹奏方法产生不同音色的能力。

3.能运用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与基本技能技巧演奏初级钢琴作品,能运用常用钢琴简易伴奏音型和伴奏方法为简易歌(乐)曲伴奏。

4.具有正确理解钢琴作品内涵,分析钢琴作品基本曲式结构和准确演奏初级钢琴作品的能力。

钢琴课程教学大纲

钢琴课程教学大纲

钢琴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钢琴基础,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水平。

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丰富的练习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基础练习:手指技巧、音阶、琶音、三连音等基础练习,强化学生的手部灵活性和协调性。

2.曲目学习:学生将学习经典钢琴曲目,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的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3.乐理知识:教授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高、节奏、音符、谱表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4.即兴演奏:鼓励学生进行即兴演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升演奏的艺术性。

5.音乐欣赏:带领学生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老师将通过示范演奏来展示正确的演奏技巧,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并模仿。

2.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快速提升。

3.多维学习:结合视觉、听觉和动手能力,全方位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4.反馈指导:定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自己。

四、教学安排1.每周课时:设定每周1-2次的正课,每次1-2小时,时间灵活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消化和吸收知识。

2.教材选用:采用权威的钢琴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教辅资料,辅助教学。

五、评估方式1.考试评定:每学期结束时进行钢琴水平考试,评定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

2.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会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同时也使他们在音乐表达和演奏技巧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提升。

希望学生们能在教学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乐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钢琴教学法》课程标准

《钢琴教学法》课程标准

《钢琴教学法》课程标准开设学期:2、3总学时:128课时(8学分)编制人:顾维娜樊杨洁审核人:顾维娜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钢琴教学法》是面向音乐专业键盘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专业理论必修课程,是专业技能课程的就业能力训练课程,采用集体授课方式整体教学。

(二)课程作用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及钢琴基本演奏技法,为音乐专业学生全面接受音乐教育、提升专业技能以及提升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以基础知识(认谱识音)、操作技能(弹奏方法)的学习为主,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出发点,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为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以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以“生动”、“高效”、“有序”的钢琴集体课授课方法,互学互助,互助提高,协调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泛的就业及实践岗位。

3、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知识目标1、了解钢琴演奏基本常识。

2、掌握简单的教育学、心理学常识。

3、掌握专业学习必需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专业必需的《和声学》、《中国音乐简史》、《欧洲音乐简史》等专业理论知识。

5、了解钢琴教学法发展概况。

(三)能力目标1、具备正确的读谱能力。

2、具备钢琴作品演奏能力。

3、具备视奏能力。

4、具备钢琴作品审美能力。

5、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6、具有课堂掌控能力(亲和力、沟通力、控制力)。

7、具有备课能力(教学对象研究、教材深度研究、教学方案组织)。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要求1、在校专职教师均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本专业任职教师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

3、本专业专、兼职教师均具备“双师型”素质。

钢琴教学标准

钢琴教学标准

《钢琴》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钢琴【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一、前言1.课程描述《钢琴》是中等艺术职业教育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及专业技能课程,是音乐表演专业(方向)、音乐教育专业(方向)和作曲专业(方向)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素质的核心课程。

《钢琴》课包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表演方向的钢琴教学以“一对一”个别教学为主,教育方向、作曲方向的钢琴教学以小组课和集体课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包括小型钢琴观摩会、音乐会以及考试中的伴奏任务(如声乐、器乐、舞蹈)等。

2.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艺术职业学校音乐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从事音乐工作的必修课程。

通过课程教学和学习,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同时具备较全面的音乐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也为热爱钢琴艺术的同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继续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3.设计思路根据学生钢琴学习的目的和学生钢琴基础程度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设计,在教学组织上表现为个别课(钢琴表演专业方向)、小组课(针对有一定音乐基础,程度不同的学生)和集体课(启蒙基础阶段的学生)三种设计思路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是: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使学生掌握弹奏钢琴的基本方法和触键技巧。

用示范演奏和讲解分析相结合的启发诱导式教学方式,使学生直观形象地领悟作品,激发学生兴趣,逐渐领会音乐语汇和内涵。

1.知识教学目标●正确掌握钢琴的基本理论和演奏方法。

●掌握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钢琴作品的风格,奏法。

2.能力培养目标●能正确掌握钢琴的正确弹奏方法和触键技巧。

●培养严格的读谱习惯和练琴方法。

●领会音乐语汇和内涵,提高音乐表现力。

3.情感教育目标通过钢琴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提高艺术审美意识、鉴赏力和表现力,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三、教学形式、内容与要求根据设计思路,针对学生程度确定钢琴课教学的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层次。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钢琴课程以高考为目标,主要教授大型曲目的弹奏方法,分析处理乐曲,提高弹奏技巧,跟随高考形式。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各种不同节奏型、装饰音、弹奏方法为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种技巧的理论目标,形成以理论为支撑的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能正确、熟练的演奏各种不同风格的钢琴乐曲,尤其是针对高考形式的乐曲弹奏,并且能分析乐曲的曲式,根据不同乐曲的弹奏达到能力的提升。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钢琴弹奏的兴趣和热爱音乐的感情。

通过钢琴的弹奏技巧学习能顺利的通过音乐高考。

(三)参考学时:
120—140学时
(四)课程学分:
16课时计为一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钢琴基础》课程标准

《钢琴基础》课程标准

《钢琴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钢琴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标准《钢琴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

它溶音乐知识性、理论性、技术性以及音乐艺术的应用性为一体,其音乐艺术的实践性是该课程的本体属性。

它是学习音乐各相关课程的基础,并直接与学前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和音乐活动相联系。

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具有重要作用。

它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和音乐艺术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日后独立从事音乐艺术文化工作,奠定学业、从业和择业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学前教育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和音乐活动作为主线进行划分和设计,以儿童歌曲伴奏的基本配弹方法为重点教学项目,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和掌握学前音乐教育主要技能。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288时课。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钢琴乐器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了解钢琴艺术发展历史以及钢琴演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育家的风格特点;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与演奏技巧,能够演奏初级程度的乐曲及伴奏曲,能够掌握儿童歌曲伴奏的基本配弹方法;与声乐教学有机结合,培养自弹自唱的音乐表演能力;培养钢琴作品及其演奏风格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能够准确且完整的表现钢琴音乐作品;掌握钢琴演奏技能的应用,培养从事学前音乐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日后独立从事学前音乐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了解基本乐理知识,会看五线谱、简谱了解和声知识了解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知识(二)技能目标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与演奏技巧能够演奏初级程度的乐曲及伴奏曲能够掌握儿童歌曲伴奏的基本配弹方法与声乐教学有机结合,培养自弹自唱的音乐表演能力(三)素质目标培养钢琴作品及其演奏风格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能够准确且完整的表现钢琴音乐作品培养从事学前音乐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二)教学建议(1)《基础钢琴》教学课程综合采用集体课(15人以上)、小组课(4—6人)和个别课等授课方式,其中第一学年采用数码钢琴集体课形式,第二学年以小组课或个别课(“1对1”或“1对2”)为主。

《钢琴》课程标准

《钢琴》课程标准

《钢琴》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建议学时: 240 编制:学前教育教研‎组专业负责人:专业部:审核人:编制日期: 2014 年 6月 10日某某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 6 月 10 日一、前言(一)课程定位1. 课程性质《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主要研究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钢琴课以音乐‎育人为基本理‎念,培养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奏能‎力、理解作品能力‎和教学能力,具有较全面音‎乐综合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幼儿园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

钢琴课是培养‎学生基本弹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2. 相关课程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歌曲演唱、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专‎业课程。

3. 设计思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职业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分析,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本课程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相结合,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基本弹‎奏技能和弹奏‎技巧的学习,将学生实际演‎奏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将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很好‎地结合。

课时安排为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第二学期每周‎2课时、第三学期每周‎4课时、第四学期每周‎4课时,详细课时分配‎如下表: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一)知识目标了解钢琴的基‎本理论和演奏‎方法,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钢琴‎作品的风格与‎奏法,掌握相当于车‎尔尼练习曲5‎99程度的练‎习曲和乐曲的‎弹奏与学习。

(二)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掌握‎钢琴的弹奏方‎法和触键技巧‎,学会音乐语汇‎和内涵,提高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和初级‎演奏能力。

(2024年)教师钢琴教案

(2024年)教师钢琴教案
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 和效果。
17
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
1 2
师生问答互动
鼓励学生提问,通过解答问题巩固教学内容,同 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演奏展示
安排学生定期进行演奏展示,让学生互相观摩、 学习,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
3
合作演奏练习
不断挑战自己
在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 曲目和演奏技巧,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
2024/3/26
22
06
课程评估与总结
2024/3/26
23
学生演奏表现评价
2024/3/26
演奏技巧
评估学生在音阶、和弦、跳音等基本演奏技巧方面的掌握程度。
节奏感
评价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节奏感,以及在不同节 奏型之间的转换是否流畅。
0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 演奏出富有感染力的音 乐作品。
6
0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 今后的学习和演奏打下 坚实的基础。
02
基础知识与技能
2024/3/26
7
钢琴结构与原理
01
02
03
钢琴的基本构造
包括键盘、击弦机、音板 、琴壳等部分,了解各部 分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钢琴教案
2024/3/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6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与技能 • 曲目选择与练习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生自主练习与提高 • 课程评估与总结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3/26

《钢琴》课程标准

《钢琴》课程标准

《钢琴》课程标准开设学期:1、2、3、4、5课程学时:148课时(10学分)编制人:审核: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音乐表演专业键盘方向(钢琴)技能必修课程,授课方式以个别授课为主。

(二)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钢琴演奏常识,具备钢琴作品演奏能力,成为具有音乐审美及岗位就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一)设计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社会实用为方向,本着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的教学原则,合理选取课程内容。

(二)设计思路以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以实践能力的应用为主线,结合实际环境,培养适应就业岗位的实用型人才。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钢琴的构造与性能。

2、掌握简单的选购及保养常识。

3、掌握专业学习必需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专业学习必需的《和声学》、《中国音乐简史》、《欧洲音乐简史》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5、了解钢琴艺术发展概况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

(二)能力目标1、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和训练方法。

2、具备规范演奏作品的技术能力。

3、具备基本的音乐听觉及音乐鉴赏能力。

4、具备初、中级不同风格钢琴作品的分析和演绎能力。

5、初步具备舞台表现能力。

6、具有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

7、具有与音乐相关活动的组织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具备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精神。

2、具备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岗位质量服务意识。

4、培养学生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及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

5、具备拓展专业知识及其他艺术领域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一)师资条件1、专任教师均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

2、兼职教师均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

(二)教学环境与设备要求1、具备符合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方向教学实训要求的实训室、排练厅、剧场。

钢琴课程标准

钢琴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核心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操作技能课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学习具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有的钢琴知识和基本即兴伴奏技能。

它不仅能反映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所具备的音乐素养,而且能反映出其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能力。

钢琴教学为学生走上幼教岗位,进行幼儿园音乐教学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专业学科意义。

《钢琴》课程标准的制定,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作了科学、详细明确的阐述,使这门课程教学更加规范,工作中便于检查、监督。

它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提出基本要求,使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明确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接下来做什么,为学生专业学习的持续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课程性质钢琴课程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

是学前教育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一)是学前教育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领域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里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幼儿,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幼儿。

对学前教育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重中之重。

钢琴教学是对学前教育学生进行对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对钢琴作品的弹奏以及对儿童歌曲的伴奏,可以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而且可以洗涤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真善美形成正确认识,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人文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为以后上岗需要的职业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对学前教育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钢琴教学作为音乐艺术的一门学科之一,是对学前教育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钢琴课教学大纲

钢琴课教学大纲

钢琴课教学大纲一、导言钢琴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乐器,学习钢琴不仅可以培养音乐素养,还可以锻炼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钢琴课程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框架,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指导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1. 建立良好的钢琴基本功:掌握正确的手指位置、手腕动作,并熟练运用于演奏中。

2. 发展音乐理论知识:理解乐谱符号、音阶、音程和和声基础等,并能够运用到演奏中。

3. 培养音乐表现力:学会用感情和技巧演奏,培养音乐质感和个性化表达。

4. 提高音乐素养:通过学习不同音乐时期和风格的曲目,培养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基础教学- 手腕和手指的正确姿势- 音符和乐谱阅读- 音阶和音程练习- 手指独立性训练2. 音乐理论- 认识乐谱符号和音符- 掌握主要音阶和和声基础- 熟悉常见调式的构成和变化3. 曲目学习- 选择合适难度的曲目进行学习- 学习不同音乐时期和风格的经典曲目- 熟悉曲目的结构、表达和技巧要求4. 演奏实践- 注重节奏感和音准的培养- 学习演奏技巧,如轻重音、连奏和跳指等- 培养自信心和台风,进行小组或个人演出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演奏示范,使学生对曲目有更直观的了解。

2. 反复练习:通过重复练习,巩固基本功和技巧,提高准确性和速度。

3.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能力,分类教学,确保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指导。

4. 个性化辅导: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升水平。

五、教学评估1. 练习计划:制定每周的练习计划,鼓励学生自主练习,并加以监督和指导。

2. 考核方式:通过每个阶段的小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演出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绩。

3. 反馈与建议: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乐器和教室:为学生提供拥有良好音质和条件的钢琴和专门的教室。

2. 乐谱和教材:提供适合不同年龄和水平的乐谱和教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钢琴》课程标准(三专)

《钢琴》课程标准(三专)

《钢琴》课程标准(三专)课程编码:课程类型:实训课适用专业:音乐教育授课单位:艺术学院学时:学分: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钢琴》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钢琴即兴伴奏》、《乐理》、《视唱》、《声乐》、《曲式分析》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扎实掌握各类常见演奏技法,明确并掌握音与音阶、音程与和弦、节拍与节奏、调式调性等演奏规律,具备一定的五线谱视奏能力,对于今后能胜任钢琴基础教学、完成小学音乐课堂的基本伴奏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该课程作为音乐学习的基本核心课程,贯穿整个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为一些同步课程、后续课程如即兴伴奏、声乐、合唱指挥、视唱练耳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能准备。

1、课程标准设计理念:本课程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扎实掌握各类常见演奏技法,明确并掌握音与音阶、音程与和弦、节奏与节拍、调式调性等演奏规律。

引入大量中国民族音乐教学素材,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着力培育学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在“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专业特性、兴趣爱好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赛需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师范生教学比赛、师范生技能竞赛等)、考证需求(小学教师资格证)与职业发展需求(专升本、小学音乐教师岗位应用)反向设计课程教学,各主要知识点的教学在不同模块中呈由易到难。

2、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要求,将不同风格的音乐曲目作为实训内容。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技能的实际应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它的实用性、基础性、教育性、互动性,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特征。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钢琴》课程标准

《钢琴》课程标准

《钢琴》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1. 课程性质《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主要研究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钢琴课以音乐育人为基本理念,培养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奏能力、理解作品能力和教学能力,具有较全面音乐综合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幼儿园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

钢琴课是培养学生基本弹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2. 相关课程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基本乐理,、歌曲演唱、即兴伴奏等专业课程。

3. 设计思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职业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分析,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本课程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相结合,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基本弹奏技能和弹奏技巧的学习,将学生实际演奏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将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很好地结合。

课时安排为第一学期每周4课时、第二学期每周4课时、第三学期每周4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一)知识目标了解钢琴的基本理论和演奏方法,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钢琴作品的风格与奏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掌握钢琴的弹奏方法和触键技巧,学会音乐语汇和内涵,提高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和初级演奏能力。

(三)素质目标通过钢琴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艺术,提高艺术审美意识,提高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培养事实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通过学习本国音乐作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其他各国音乐作品,培养尊重各国音乐艺术,了解多元文化,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四、课程实施建议1.内容取舍原则:有利于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和符合幼教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及考虑学生现时和未来实际生活的要求。

大学钢琴教案

大学钢琴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钢琴课——中级阶段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素养,使其能够熟练地演奏中等难度的钢琴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热爱,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演奏技巧,为今后的钢琴演奏和音乐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钢琴演奏技巧:手指独立性、音色控制、踏板运用、节奏感等。

2. 音乐理论知识:和声学、曲式分析、音乐表现力等。

3. 钢琴曲目:中外经典钢琴作品、流行钢琴曲、原创钢琴作品等。

4. 钢琴伴奏:简易伴奏编配、即兴伴奏技巧等。

三、教学安排1. 上课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课时,共计45分钟。

2. 教学方式:集体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过程:(1)热身练习:每节课开始进行10分钟的热身练习,包括手指独立性练习、音阶、琶音等。

(2)技术训练: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训练,如音色控制、踏板运用等。

(3)曲目学习:学习一首新曲目,分析曲目的音乐特点、技巧要求等。

(4)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给予反馈和建议。

(5)音乐欣赏:欣赏一首经典钢琴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风格、演奏技巧等。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奏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演奏效果。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曲目、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钢琴演奏。

3.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

4. 反馈法: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指导其改进演奏方法。

5.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钢琴作品,提高其音乐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平时练习:考察学生的练习态度、进度和成果。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

3. 期末考试:演奏一首自选曲目,考查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素养。

4. 学生互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钢琴教材:选用适合中级阶段的教学教材,如《钢琴基础教程》、《中级钢琴演奏技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琴大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钢琴大课
课程类型:专业课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
计划学时:64学时
编制日期:2015年5月
一、课程性质
钢琴课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及专业技能课。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型键盘学习课程,主要采用“一对多”集体课或小组课授课方式,是现代音乐教育在方法、思想上的一个突破。

本课程侧重学生的实用能力和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采用多样化课堂演奏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迅速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键盘综合应用能力及知识。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力并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

2、掌握不同风格乐曲的特点,并能在演奏中得以体现。

3、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及良好的演奏姿态。

4、具备扎实地基本功,准确的节奏,以及干净,优美,圆润的音色。

5、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演奏技术去进行良好的音乐表现。

6、全面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学习多样的触键方法,增强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7、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各个时期不同流派钢琴作品的风格特点,并进行
正确到位的诠释和把握。

使其演奏知识与水平更加系统和专业化。

8、在演奏中应具备较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对声音,节奏,曲式结构,
踏板,和声等有良好的诠释和把握。

9、丰富学生的曲目量,指引学生积极浏览钢琴文献,开阔学生的视野、扩
宽知识面,促进其钢琴水平的提高。

10、拓宽专业口径,增加适应性,有效得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在未来世界
的竞争力。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具有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
2、学生具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示范法、分析法、讲解法。

3、学生具有掌握钢琴弹奏的音乐表达能力。

4、学生具有掌握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并领会
(三)素质目标
1、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钢琴基本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

2、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创造性、表现力和活泼愉快的情绪,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提高鉴赏力和文化艺术素养。

三、课程设计
设计理念
(一)本课程是为了满足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需要,加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技术技能,培养社区、企业文艺人才。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钢琴技能及训练方法,提高钢琴素养,毕业后能胜任社区、文化部门的文艺工作,成为合格的文艺人才。

(二)课程目标的设计体现“职业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培养作为根本目标。

把培养合格钢琴教师所需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作为课程目标。

在每个学习项目的教学目标设计上,不仅给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还给出了情态目标,重在培养人的技能以外的素质和能力,如职业道德以及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

(三)教学模式计体现实践性。

采用“教-学-实训”的理念设计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实践性。

设计思路
(一)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使学生掌握钢琴的基本常识,加强实际应
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基本功训练,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外在气质。

(二)教学内容安排应贯彻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兼顾专业课程的衔接。

(三)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采用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教学做合一。

开展情景教学,模拟实际环境。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全员参与。

利用多种资源,强化自主学习。

(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根据钢琴人员的社会需求以及我院为钢琴学生提供的琴房,使得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这种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未来艺术职业岗位、音乐演员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本课程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对钢琴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钢琴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

要根据不同的钢琴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示范法
钢琴学科是一门具有直观性特点的学科,钢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来进行弹奏技巧和弹奏要点的描述,在语言讲授之后,教师就要通过“示范”把乐谱上的音符变成悦耳的声音。

这个过程的实施会令学生把前面教师所讲授的弹奏要求和弹奏技巧通过看和听直观的感受、消化和吸收,使学生更加清晰和明确教师所传授的技巧及其要求,为练琴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2)、练习法
钢琴的基本练法就是慢练。

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以良好的心态学习钢琴;保证身体协调的根本;坐姿的基本要求;身体的左右调节;身体的前后调节;手指的能力;均匀度的练习;手腕与手臂的活动和调节。

(3)、观察模仿法
钢琴技巧教学中的观察模仿法,是指学生在学习钢琴技巧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教师或同学示范演奏,模仿弹奏。

(4)、个别教学法
钢琴技巧的个别教学法是指教师对钢琴学习能力较差或较强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缩小学习钢琴的水平差距,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强自信心,运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计划和针对性,保证个别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考核评价建议
1、考核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钢琴弹奏进行考试。

由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及学院领导组成评委,根据学生完成训练项目和剧目角色程度对学生进行评分。

在考试评
分过程中,要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检查和督促作用,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业务能力,还要求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及学院领导根据学生的考试情况,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修改意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行过程考核,包括:出勤情况、技术技巧完成情况、月考测试、期末综合考试等四项内容。

2、评价标准
出勤成绩:占总成绩的30 %
技术技巧:占总成绩的10 %
月考测试:占总成绩的10 %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
(三)教学保障建议
1、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解决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这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主要途径有:
(1)、运用录音设备、录像设备将学生的创作录制下来,作为教学和研究的第一手素材,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教师及时的给予学生反馈,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2)、学院有28个琴房可供学生进行练习。

这些秦刚能够满足课程的需要。

2、师资条件
钢琴课程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双师结构、业务精良的教学团队。

其中专职教师3人,主要负责课堂教学的钢琴演奏,本课程教师均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对钢琴教育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对课程建设规划提出了许多指导和建设性意见。

3、校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学校多年的教育实习与多家实习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实习基地布点合理,功能齐全、岗位充足,为钢琴巧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四)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哈农》.哈农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车尔尼钢琴练习曲718》.车尔尼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布格缪勒进阶25首》.布格缪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五)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OP599》《车尔尼钢琴练习曲OP849》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钢琴基础教程》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六、其他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