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训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通用3篇)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通用3篇)环境监测篇1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短短两个星期的实训生活无声无息的接近尾声了,然而实训的过程还历历在目。
我们的监测项目是对我们学校的人工湖进行监测,测出各个指标并给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两个星期的实训时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环境监测整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专技术人才一定要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其它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又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
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习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匪浅,在短短的两个星期中让我初步从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初步的认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在校学习,对程序设计有了理性的认识和理解。
在校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机会也没有相应的经验来参与项目的开发。
所以在实训之前,环境监测对我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一个完整的项目要怎么来分工以及完成该项目所要的基本步骤也不明确。
而经过这次实训,让我明白一个完整环境监测的流程,必须由团队来分工合作,并在每个阶段中进行必要的总结与论证。
经过这次实训,我对环境监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深入,对相应的工作原理认识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针对相应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篇2时间如风,太匆匆,从秋天到冬天,我们2个月的实习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
从完全陌生到慢慢熟悉。
从特别拙笨到稍微可以慢慢领悟。
我在环境监测站实习的2个月。
环境监测站主要是接受一些公司的委托监测他们的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否在国家标准允许的正常范围内,以及一些地表水污染物指标的日常性监测和辐射源监测还有一些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主要是水源监测。
实用的环境监测实习报告(8篇)
实用的环境监测实习报告(8篇)环境监测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认识和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相关规划、管理、监测、污染控制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2、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3、增强从事专业工作的兴趣和信心;4、建立专业知识落实于工程实践的意识,帮助学生步入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工作的职业发展轨道;5、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机会,检验、巩固和拓展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磨练意志,培养沟通能力,合作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实习任务1、熟悉掌握水、气、固中常见指标的国标法原理、步骤及结果计算过程,会独立进行各种指标的测定;2、仔细阅读与本专业相关设备的使用、保养说明书,了解各项参数指标,熟悉该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了解本专业知识在实习单位的应用情况。
熟悉所在岗位的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处理方法;4、熟悉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现场采样的过程,采样后样品的保存,会制定采样计划及掌握采样布点要求。
三、实习单位概况__环境监测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__年,是由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与浙江省信息中心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企业,隶属于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现有职工18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80%,工程师以上职称70余人,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为4个大类129项,检测能力在省内各环境监测机构中处于先进行列,已获得省环境监理甲级推荐资质。
四、实习岗位情况实习岗位:现场部。
五、实习工作内容1、国家网土壤环境质量检测分析土壤样品的加工处理的工作,其中包括了样品风干,磨碎与过筛,以及筛土器具的清洗等等;2、水样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测定;3、水样总磷的测定;4、水样氟化物的测定;5、绘制磷的标准曲线;6、国家土样的登记与整理;7、水样总氮的测定;8、土壤水分的测定;9、水体中SS的测量;10、各类实验仪器的清洗。
六、相关技术内容(一)土壤样品的加工处理首先是样品风干部分。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15篇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环境监测实习报告15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环境监测实习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环境监测实习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强化监测技能的重要途径。
1、通过实习,深入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一般程序和实验室工作;2、了解太原市空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熟悉空气污染自动监测方法及流程;3、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基础;4、通过实习,学习监测人员的工作经验,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
二、实习主要内容:1、实习主要参观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心分析室、自动监控室、现场监测室、生态物理监测室等,通过实习要求学生了解太原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内容,熟悉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了解各种大型仪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一)中心分析室:中心分析室主要负责完成水和废水(含降水)、环境空气和废气、生物、土壤、煤质、植物、固体废物等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工作;下设原子吸收室、液相色谱室、气相色谱室、离子色谱室、生物检验室、煤质分析室等。
通过参观,了解样品前处理以及分析测定过程,了解监测站主要大型仪器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仪器基本结构、检测项目以及检测范围等)。
(二)自动监控室:自动监控室主要负责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空气质量日报制作、发布;负责废水、废气在线监控中心的运行、在线监测结果的统计、报送;负责各类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设备维修、调试、校准等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等。
通过参观学习:1.了解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了解太原市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网点的布设;3.熟悉空气污染监测流程以及空气质量日报程序;4.了解空气中各污染因子自动监测方法及系统维护。
大学环境监测实习报告范文(二篇)
大学环境监测实习报告范文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监测技能,我所在的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一次环境监测实习。
本次实习持续了一个月,参与的环境监测项目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和土壤污染监测等。
通过实地实习和数据分析,我不仅增强了对环境监测的理论认识,还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习内容1. 空气质量监测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被分配到一个城市的环保站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我们使用了专业的空气监测仪器,对不同地点进行了采样。
通过采样,我们获取了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硫浓度和氮氧化物浓度等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市主要道路上的颗粒物排放量较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污染源。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空气质量指数(AQI)来评估空气质量状况,了解污染程度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水质监测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们转到了一个水质监测站进行实习。
我们使用了各种水质采样工具,对不同区域的水进行了采样。
通过采样,我们获取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和总磷含量等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水质的基本情况和污染程度。
我们还使用了水质污染指数(WPI)来评估水质状况,并针对一些污染源提出了治理建议。
3. 土壤污染监测在实习的第三周,我们进行了土壤污染监测。
我们采集了不同区域的土壤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获取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土壤的酸碱度等数据。
我们发现了一些重金属超标的地区,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我们还使用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来评估土壤污染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三、成果与收获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环境监测仪器,如何准确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如何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通过实地实习,我深刻了解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环境监测实训收获总结报告
一、前言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它通过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环境监测实训,旨在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环境监测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两个月的实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过程回顾本次实训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现场监测和数据处理。
1. 理论学习阶段:我们系统地学习了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包括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分类、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对环境监测有了全面的认识,了解了各种监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2. 现场监测阶段:我们前往了多个环境监测点,包括河流、湖泊、大气等,进行现场采样和监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各种监测仪器,如何进行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以及如何进行现场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3. 数据处理阶段:我们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出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这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如何撰写监测报告。
三、实训收获1. 专业知识方面:- 理论知识得到巩固: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各种监测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 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监测仪器,如何进行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如何进行现场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 统计学应用能力提升:在数据处理阶段,我学会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
2. 环保意识方面:- 环保意识增强: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 责任感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意识到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 团队协作能力方面:- 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 沟通能力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实验室的技术人员等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沟通能力。
环境监测专业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实际工作环境,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目的(1)提高学生对环境监测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4)为今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意义(1)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3)有助于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
三、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1)环境监测基本原理;(2)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环境样品的采集、制备与分析;(4)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5)环境监测现场操作与事故处理。
2. 实训过程(1)前期准备:学生分组,明确分工,熟悉实训设备与操作规程;(2)理论知识学习:教师讲解环境监测基本原理、方法与技能;(3)实际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环境样品采集、制备与分析,教师现场指导;(4)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编写环境监测报告;(5)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训成果与收获1. 成果(1)学生掌握了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能;(2)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环境样品采集、制备与分析能力;(3)学生能熟练运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4)学生能够编写环境监测报告。
2. 收获(1)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3)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4)加深了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环保事业的热情。
新环境监测系统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
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不断进步,新环境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我们参加了新环境监测系统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新环境监测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工作流程;2. 掌握新环境监测系统的操作技能;3.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1. 新环境监测系统原理及组成新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如空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
(2)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3)监控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
(4)预警系统: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部门采取措施。
2. 新环境监测系统操作技能(1)传感器安装与调试: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2)数据采集与传输: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确保数据准确、及时。
(3)数据分析和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环境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4)预警系统操作: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及时启动预警系统,发出警报。
3.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1)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时间、地点、污染物浓度等。
(2)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和异常值。
(3)结果解读:根据分析结果,判断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阅读资料等方式,了解新环境监测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工作流程。
2. 实操训练: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新环境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等实操训练。
3. 团队合作:在实训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环境科学实训课程学习总结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的实际操作
环境科学实训课程学习总结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的实际操作环境科学实训课程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实践和操作,培养学生在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方面的实际能力。
我在这门课程中获益匪浅,以下是对实际操作的总结。
一、环境监测1. 大气监测在大气监测实验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大气监测仪器,如空气质量监测仪、气象站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中,我们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采样和分析,通过对大气中的颗粒物、气体成分等进行监测,评估了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2.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水质监测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各种水质监测仪器,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水样采集器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水样采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如何判断水质是否符合标准。
在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不同水源的采样和分析,检测了水中的溶解氧、浑浊度、pH值等指标,以评估水质的优劣。
二、污染治理1. 大气污染治理在大气污染治理实验中,我学习了不同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比如,我们使用了除尘器、脱硝装置等设备,模拟了大气污染治理过程。
通过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环保设备的关键作用。
2. 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
在水污染治理实验中,我学习了不同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比如,我们使用了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装置等设备,模拟了水污染治理过程。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了水污染治理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理技术。
三、实践感悟通过这门环境科学实训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应尽的责任。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环境监测实习报告(通用6篇)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又将谢下帷幕,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方法,这时候需要写一份实习报告好好地作总结了。
但是实习报告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环境监测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及意义1、监测实习是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使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加强同学们的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们的组织纪律性及对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
3、结合南京市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环境点布设的实际情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技术方法;通过实习观察进一步深化对各种仪器的认识。
二、实习任务要求了解环境监测流程,整理分析所收集的各项资料;熟练掌握环境监测流程和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写格式;调查数据要真实可靠,调查资料要认真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环境监测报告内容的编制,严格按照相关的编制规程进行。
实习期间,应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相关室内培训,机构观摩,实地调研等工作,要求做到如下几点:(1)通过老师对环境监测实际案例的讲解指导,强化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现状分析、数据处理、报表填写等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监测的工作流程。
(2)了解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发展动态,了解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
(3)在实习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环境监测的细节和要领。
每天写好实习笔记,记录实习情况、心得体会、工作计划等。
对有关实地调研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三、实习心得此次实习我们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环境监测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中有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
如何充分灵活运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实习给我们一个充分锻炼自己的机会,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环境监测的应用实例。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精选6篇)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精选6篇)环境监测篇1一与要求1. 了解如何制订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
2. 与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陆路检3. 会对本市有关机动车排气检测相关数据汇总、录入、综合分析4. 会如何与别人共同进步,并处理好工作、同事关系。
正确理解团队的意义5.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与总结6. 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从实践中学习与总结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与指向。
二实习时间点与地实习时间:20xx.5.9——20xx.5.27实习地点: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机动车污染监测室三环境监测中心与机动车污染检测室概况环境监测中心简介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主要承担上海市行政管辖范围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包括水、大气环境质量、土壤、固体废弃物、环境噪声以及一些敏感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如饮用水源取水口等。
为本市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监督、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是全市环境监测系统的网络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职责为:负责编制全市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和规划;组织本市各区、县环境监测站共同实施全市的环境监测工作;承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监测;从事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承担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技术规范、环境测试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等验证工作以及环境监测技术的专项课题研究和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协作定值任务;从事环境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负责对本市区、县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监督、技术指导、培训和考核,组织网络内的实验室比对活动;负责发布上海市每日的空气质量预报和日报;编制各类有关环境质量报告和污染源监控报告;向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分析报告;为环境执法提供可靠的执法依据。
机动车污染检测室概况负订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测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路检、抽检并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负责全市机动车年检站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数据的审核和网络平台的监控、年检站监测工作的定期质量监督检查;负责本市有关机动车排气检测相关数据审核汇总、监测报告、综合分析报告等工作监测中心服务领域上海市测中心目前可向社会提供的服务项有:建设项目环境验收监测、室内环境检测、安全优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环保产品环保指标监测、污染源委托监测和监督监测,排污申报复核监测、机动车排放气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环境污染事故监测、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等。
[总结范文]环境监测报告5篇
[总结范文]环境监测报告5篇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监测报告(一):环境监测实习报告]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切的,由于人类活动引起了环境质量的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即产生了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的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就需要了解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监测、测定、监控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而这一过程就称为环境监测。
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环境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了解环境监测站工作的组成、步骤及环境监测务必遵守的技术规范;结合城阳区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监测点位布设的实际状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技术方法;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与方法,老师精心为我们组织、安排了这次实习。
并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合理安排下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资料、校园内大气、噪声实地布点,监测与环境质量分析1、校园内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定试验10月30日,晴。
上午我们集中复习了有关大气中tsp 测定的理论知识及测定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光:10月30日下午地点:校西篮球场监测时光:一个半小时tsp是指粒径在0、01-100um之间的能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是连续采样实验室必测项目之一。
用大流量采样器抽取必须体积的空气,透过已称量的滤膜阻留100um 以下的悬浮颗粒物称量,根据采样前后滤膜两次称量之差,除以采样体积,就能够得到大气中tsp浓度。
在布设采样点时,要注意采样点不应设在主要障碍物的避风处,也不应靠近主要污染物的下风向,一般障碍物顶点至采样点位连线与地面的夹角应小于30开始测定大气中tsp浓度,先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滤膜,记录数据,然后用镊子将滤膜“毛”面向上放在擦拭干净的网托上,放好滤膜夹,拧紧螺丝,盖好采样器盖,将采样器带至化学楼前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光,结束后用镊子留意地取下滤膜,称重。
最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大气中tsp的含量。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共3篇)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共3篇)环境监测实习报告(共3篇)第1篇:环境监测实_报告环境监测实_报告一、实_目的通过这次的实_,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实践相结合,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也更清楚地认识到,理论学_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众所周知,生产实_是学生大学学_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_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产实_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_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实_时间时间:年6月12日6月13日,6月17日6月18日三、实_地点地点:6月12日霖雨桥罗丈村口盘龙江支流6月13日环境监测实验室6月17日校内测量校园噪音6月18日实_周汇报总结四、实_内容(一)水环境的监测盘龙江水质监测1、盘龙江概况盘龙江源于昆明市北郊的崇山峻岭之中,而后由北向南纵穿昆明城而过,从而成为了昆明四城区的分界线。
从其主源到滇池全长95.3km,径流面积903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57亿m3,河道流域高程1890-2280m,径流面积最宽处为23km,最窄处为7.3m。
盘龙江东流穿蟠龙桥、三家村至松花坝水库,出库后经上坝、中坝、雨树村、落索坡、浪口、北仓等村,穿霖雨桥,经金刀营、张家营等村进入昆明市区,过通济、敷润、南太、宝尚、得胜、双龙桥至螺狮湾村出市区,经官渡区南窑川南坝走陈家营、张家庙、严家村、梁家村、金家村至洪家村流入滇池。
根据我们多学的知识可知,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我们所检测的盘龙区的水质在国家标准中规定为类水质。
2、监测内容实验步骤:1、取5ml水样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50ml标线,在比色管中加入1ml酒石酸钾钠2、加入1.5ml 纳式试剂混均,放置10min后测洗光度1个空白(蒸馏水)、1个参比(蒸馏水)、2个平行样实验计算公式:氨氮(mg/L)=m/v1000m:由标准曲线查得氨氮含量v:水样体积(mL)实验数据整理:水深水温河宽流速溶解氧水生植物水生动物0.95m28.90C21.8m0.4cm/s3.5mg/L水藻、植物小鱼、各类海螺测量值平行样1号样氨氮1.08mg/L0.078mg/L2号样氨氮1.14mg/L0.081mg/L参比溶液0.000mg/L空白溶液0.024m/L3、SS 的测定测定仪器:烤箱pH-9240A型、微孔滤膜、抽滤、装置、分析天平测定步骤:1、仪器安装2、微孔滤膜使用前称重记为m1;3、采样,采取100ML水样备用;4、抽滤;5、滤膜烘干,冷却后称重m2;测定后计算公式:SS(mg/L)=m2-m1/V水106M10.0623gM20.0717gpH7SS0.0717-0.0623100106(二)声环境的测定林职院校园声环境的测定1、测定仪器测量仪器声级计:声级计主要由传声器、放大器、衰减器、计权网络、声校准器、电表电路及电源等部分组成。
环境监测实训教师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环保人才,我们组织开展了环境监测实训活动。
现将本次实训活动总结如下。
一、实训目的1. 培养学员对环境监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2. 提高学员的环境监测实际操作能力,使学员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监测仪器;3. 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二、实训内容1. 环境监测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方法、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等。
2. 环境监测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采样、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
3. 环境监测仪器操作: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的操作。
4. 实践项目: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土壤监测等。
三、实训过程1. 理论教学: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讲解环境监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 实验教学:在实验室进行环境监测基本技能和仪器操作训练,使学员熟练掌握各种监测仪器。
3. 实践教学:组织学员到现场进行水质、大气、土壤等环境监测,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训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实训成果1. 学员对环境监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了全面了解,掌握了各种监测仪器操作。
2. 学员的环境监测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独立完成环境监测任务。
3. 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培养,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4. 学员对环境保护事业的认识更加深刻,增强了环保意识。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学员理论基础薄弱,影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2)实验室设备较为陈旧,影响实训效果。
(3)实训过程中,部分学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2. 改进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学员的环境监测基本理论素养。
校内监测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技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监测人才,我校特组织开展了校内监测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环境监测意识。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技能;3. 提高学生分析、处理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能力;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实训内容1. 环境监测基本理论(1)环境监测概述:介绍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意义和分类;(2)环境监测原理:阐述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监测方法;(3)环境监测标准与法规:讲解我国环境监测的标准和法规,以及国际上的相关标准。
2. 监测仪器与设备操作(1)水质监测:学习水质监测仪器(如pH计、溶解氧仪、浊度仪等)的操作方法;(2)空气质量监测:掌握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颗粒物监测仪、气体分析仪等)的操作方法;(3)土壤污染监测:熟悉土壤污染监测仪器(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的操作方法。
3. 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1)监测数据整理:学习如何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2)监测结果评价:掌握如何根据监测结果评价环境质量;(3)监测报告撰写:学习如何撰写环境监测报告,包括报告格式、内容要求等。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资料阅读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2. 实验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水质、空气、土壤等环境监测仪器的操作实践;3.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4. 总结交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实训心得,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实训结果1. 学生掌握了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生熟练操作了各类监测仪器和设备;3.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4.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得到提高。
环境专业综合实训报告书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和治理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环境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参加了环境专业综合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入了解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工作,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对环境保护事业的认识和责任感。
三、实训内容1. 环境监测(1)实训地点:某市环境监测站(2)实训内容: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监测指标的检测技术。
(3)实训成果:掌握了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监测指标的具体检测方法,并完成了相关检测工作。
2. 污染治理(1)实训地点:某污水处理厂(2)实训内容:学习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和运行管理。
(3)实训成果:了解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掌握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和运行管理,提高了对污染治理工作的认识。
3. 环境规划(1)实训地点:某市规划局(2)实训内容:学习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技能。
(3)实训成果:掌握了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对环境规划工作的认识。
4. 团队协作与沟通(1)实训地点:某环境科技公司(2)实训内容:参与项目团队,进行环境评估和治理方案设计。
(3)实训成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训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环境监测实训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环境监测实训教师,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学生们在实训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
回顾这段时间的实训教学,我深感这是一次宝贵的教学经历,让我对环境监测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在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方面有了新的思考。
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训教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实训教学使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环境监测领域,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际操作技能同样不可或缺。
通过实训教学,学生们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实训教学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我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这种方式,我看到了学生们在实训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
再次,实训教学让我认识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实训教师,我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训过程中,我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他们排忧解难。
同时,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此外,实训教学让我更加关注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实训过程中,我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和发展方向。
我将这些信息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们能够紧跟行业步伐,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最后,实训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事业的伟大。
在实训过程中,我见证了学生们从迷茫、困惑到自信、坚定的转变。
他们的成长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他们一定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校园环境监测实训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学生对环境监测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校园环境监测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校园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培养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目的1.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我校校园环境监测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环境监测基本原理及方法(1)水质监测:主要监测校园内河流、湖泊、池塘等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磷、氨氮等指标。
(2)空气质量监测:主要监测校园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2.5、PM10)等指标。
(3)土壤污染监测:主要监测校园内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指标。
2. 环境监测设备操作(1)水质监测设备:COD测定仪、BOD测定仪、总磷测定仪、氨氮测定仪等。
(2)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烟气分析仪、颗粒物测定仪等。
(3)土壤污染监测设备:土壤样品采集器、土壤重金属测定仪等。
3.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校园环境质量状况。
1. 实习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
(2)熟悉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3)分组,明确各组成员的职责。
2. 实习实施(1)水质监测:采集校园内河流、湖泊、池塘等水体样品,使用COD测定仪、BOD 测定仪、总磷测定仪、氨氮测定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2)空气质量监测:使用烟气分析仪、颗粒物测定仪等设备,对校园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
(3)土壤污染监测:采集校园内土壤样品,使用土壤样品采集器、土壤重金属测定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3. 数据分析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校园环境质量状况。
六、实习总结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环境监测实训,我们掌握了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提高了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环境监测专业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具备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我们环境监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环境监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环保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2. 掌握环境监测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3. 提高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时间及地点实训时间为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地点为XX环境监测站。
四、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环境监测的概念、分类、任务和意义。
- 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 环境监测标准和方法。
2. 环境监测仪器操作- 熟悉常见环境监测仪器的原理、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 学习使用气体检测仪、水质检测仪、土壤检测仪等。
3. 环境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学习环境样品的采集方法,如空气样品、水样品、土壤样品等。
- 掌握环境样品的保存和预处理技术。
4.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 学习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 利用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5. 实际操作演练-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
五、实训过程1. 实训前准备- 学习环境监测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实训内容和要求。
- 准备实训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材料。
2. 实训过程- 按照实训计划,进行各项实训内容的学习和操作。
-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际操作演练。
- 记录实训过程,分析问题和总结经验。
3. 实训总结- 对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
-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六、实训成果1. 掌握了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2. 熟悉了常见环境监测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3. 提高了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能力。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环境的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将我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环境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习,我期望能够:1. 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2. 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挑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 学习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术,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市环境监测站实习时间: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2. 实习内容安排(1)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站,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 学习和操作环境监测仪器,如水质分析仪、大气分析仪等。
- 参与水质、大气、土壤等环境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
(2)污染治理在污染治理方面,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了解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
- 学习污染治理技术,如水处理工艺、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等。
- 参与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维护等。
(3)环境法规与政策在环境法规与政策方面,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了解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 学习环境法律法规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了解环境政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作用。
三、实习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2.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环境专业学生,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中。
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协作,才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4. 自身能力的提升通过本次实习,我在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法规与政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环境监测周报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使我深入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实际操作流程,提高我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我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实习,我将了解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和挑战,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市环境监测站三、实习单位及部门概况XX市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90年,隶属于XX市环境保护局,业务和技术由XX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指导。
该站是具有技术监督管理职能的社会公益性科技事业单位,负责全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等工作。
四、实习内容1. 环境监测基本原理及方法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包括水质、大气、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方法。
同时,我还了解了我国现行环境监测标准和方法,如GB/T 14848-20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HJ 610-20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
2. 水质监测在水质监测方面,我参与了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等水样的采集、预处理、分析等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水样采集:根据监测计划,在指定点位采集水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水样预处理:对采集的水样进行沉淀、过滤、稀释等预处理,以满足分析要求。
(3)水质分析:使用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对水样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如COD、氨氮、重金属等。
3. 大气监测在大气监测方面,我参与了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监测等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空气质量监测:在指定点位采集空气样品,使用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对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如PM2.5、SO2、NO2等。
(2)污染源排放监测:对工业源、交通源等污染源进行排放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4.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污染源识别等。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的数据处理能力。
五、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环境监测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天津农学院校园水质监测与评价天津农学院校园水质监测与评价
摘要
本次实训是对天津农学院东校区地表水及饮用水的化学需氧量、总磷含量、生化需氧量和硫化物等四个水质指标的监测,并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的标准,对天津农学院校园地表水及饮用水的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荷花池和砚池水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校园饮用水水质合格,适合饮用。
最后就校园水环境质量现状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质;监测评价;总磷;硫化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要量
1前言
天津农学院是天津市属唯一的一所高等农业类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和优势,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协调发展。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截止2014年3月,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49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有在校生1.2万余人。
学校的水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
为了了解我校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我们于2015年5月24日—2015年6月2
日对我校东校区的生活饮用水、自来水、
砚池水和荷花池水的水质情况进行了调
查和分析。
2 分析与评价方法
2.1水样采集
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均按国家
《水和废水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1)饮用水采样时,在实验室接取自来
水,煮沸后备用。
(2)砚池、荷花池采样时,选取水
深大于0.5米处,用简易采水器采集适量
的实验用水。
(3)自来水采样时,直接用塑料桶
在实验室接取。
2.2水质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根据我校废水的来源,地表水和饮用水的水源性质,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的相关规定,确定本次监测的项目和分析方法,见表1。
表 1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3]
2.3水质评价标准
荷花池和砚池的水均属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其水质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标准;而生活饮用水(自来水)则应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3 监测结果与分析
以A、B、C、D分别代表我校校园饮用水、砚池水、荷花池水和自来水水样,得到以下监测结果,见表2。
表2 校园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
3.1 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水样中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氧化时所消耗氧化剂对应氧的质量浓度。
作为节能减排重要考核指标,COD 是管理部门对产业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否达标排放重要的评判指标。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知道检测结果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
不确定度是对检测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因此,检测结果须附有不确定度才是完整并有意义的。
依据国家标准GB11914-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COD反映了水样可以作为有机污染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COD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各监测点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见图1。
图1 各监测点的化学需氧量
由上图可知,饮用水的化学需氧量最低,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以放心饮用;荷花池水和砚池水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说明荷花池和砚池受有机物污染严重,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
3.2 生化需氧量(BOD5)
生化需氧量依据《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
)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
通常情况下是指水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1)℃的暗处培养 5d±4h,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
量,以 BOD
5形式表示。
BOD
5
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其值越
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各监测点生化需氧量测定结果见图2。
图2 各监测点生化需氧量测定值
由上图可知,荷花池的水生化需氧量最高,其次是砚池水,生活饮用水的最小,从水质上来看,饮用水和自来水生化需氧量的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荷花池的水、砚池水的生化需氧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
3.3 总磷含量
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与氧的化合能力较强,因此在自然界中没有单质磷.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是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分别有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多磷酸盐)和有磷机结合的磷酸盐(如磷脂等) ,存在于溶液和腐殖质粒子或水生生物中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5]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规定总磷容许值如表3所示。
各监测点水样总磷含量如表4所示。
表3 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总磷容许值
表4 各监测点水样总磷含量
从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可得,荷花池水、砚池水总磷含量达到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规定总磷容许值V类标准。
3.4硫化物含量
水或底泥中的微生物在厌氧状态下以有机物为原料可以将硫酸盐转化为硫离子。
水中的硫化物有时会以硫化氢的形式散发出来,污染大气,损害人体健康。
水体中硫化物包含溶解性的H2S、HS-、S-,酸溶性的金属硫化物,以及不溶性的的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
通常所测定的硫化物系指溶解性的及酸溶性的硫化物。
硫化氢毒性很大,可危害细胞色素氧化酶,造成细胞组织缺氧,甚至危及生命;它还腐蚀金属设备和管道,并可被微生物氧化成硫酸,加剧腐蚀性,因此,硫化物成为天然水检测项目之一。
各监测点硫化物含量测定如图3所示。
图3 各监测点硫化物含量测定
由上图可知,荷花池的水硫化物含量最高,其次是砚池水,生活饮用水的最小,从水质上来看,荷花池的水、砚池水的生化需氧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校园地表水和饮用水的水质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地表水中荷花池水及砚池水化学需氧量均超过了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规定相应容许值,说明该监测点的水体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可能来自于附近的实验室污水。
(2)自来水各项指标均达标,适合饮用。
(3)我校校园生活饮用水、砚池及荷花池水水体水质监测指标,除个别指标超标外,其余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说明其水环境质量良好,但砚池和荷花池的水体化学需氧量均超过了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规定相应容许值,有机污染严重应及时处理。
4.2建议
(1)调节控制砚池和荷花池中水体的内循环,先将池中的水降解排出,然
后再引进活水,实现不断的水体循环,而不是一潭死水。
(2)为提升荷花池和砚池水质,建议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性鱼类等来增加湖的生物多样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3)实验室废水应建立独立的处理系统,不应乱排,以免侵入荷花池,造成水污染。
(4)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学生、教师、超市员工、食堂员工等的环保意识。
(5)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广大师生应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尽量减少校园污染物的产生量,同时学校在建设中也应扩大绿化配套设施。
(6)对荷花池及砚池水进行定期的监测,了解水体状况,预防污染。
参考文献:
[1] 奚立旦,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2~48.
[2] 奚立旦,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盛力.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_(cr))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5:195-199+168.
[4]门朝荣. HJ505-2009法测定生化需氧量[BOD_5]不确定度评定[J]. 北方环境,2011,09:196-198.
[5]陆燕宁,宋永忠. 水中总磷的测定[J].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04:336-33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