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漏报检查规章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可以匡助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疫情,避免疫情扩散和蔓延。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存在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的情况,这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制度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和核实疫情报告漏报的原因和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以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三、调查对象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调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各级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3. 疫情报告系统和相关信息管理系统;4. 其他与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的部门和个人。
四、调查内容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疫情报告的流程和程序是否完善;2. 各级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责任和义务是否落实;3.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疫情报告的重视程度和操作规范;4. 疫情报告系统和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5. 其他与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的问题。
五、调查方法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调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文件和资料的调阅和分析;2. 现场走访和调查;3. 问卷调查和访谈;4. 数据分析和比对。
六、调查程序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调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调查目标和范围;2. 制定调查计划和调查指南;3. 采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4. 进行现场调查和走访;5. 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6. 分析和比对数据;7. 撰写调查报告;8. 提出问题和建议;9. 监督和跟踪整改。
七、调查结果和建议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调查结果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是指在传染病疫情发生后,相关部门未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信息的现象。
这种漏报行为可能导致疫情扩散、防控措施失效,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的监测和调查,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调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问题,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及时上报,提高公共卫生安全防控能力。
三、制度内容1. 调查对象:制度适用于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包括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
2. 调查责任: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的调查工作,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3. 调查程序:(1) 接到报告漏报线索后,调查人员应及时展开调查工作。
(2) 调查人员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疫情报告的流程和责任分工。
(3) 调查人员应查阅相关记录、文件和资料,了解疫情报告的具体情况。
(4) 调查人员应与涉事人员进行面谈,了解其报告疫情的原因和情况。
(5) 调查人员应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6) 调查报告应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4. 调查结果处理:(1) 对于确认的报告漏报行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分。
(2) 对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调查结果应及时向公众公布,增强社会监督,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信任度。
5. 监督与评估:(1) 上级部门应对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的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对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上级部门应及时指导和协助下级部门进行整改。
(3) 上级部门应定期对调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完善制度,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制度实施1.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引言概述:传染病疫情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对于控制疫情的传播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漏报调查机制1.1 制定明确的漏报调查流程:建立漏报调查机制,明确漏报调查的程序和责任部门,确保漏报事件得到及时处理。
1.2 设立专门的漏报调查组:组建专门的漏报调查组,由专业的公共卫生专家和疫情防控人员组成,负责对疫情报告漏报事件展开调查。
1.3 加强漏报调查人员的培训:对漏报调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调查分析和处理漏报事件的能力。
二、加强疫情报告监督机制2.1 建立疫情报告监督机制:建立疫情报告监督机制,对各级卫生部门的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漏报行为。
2.2 强化疫情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强对疫情报告数据的审核和核实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虚假疫情报告的发生。
2.3 加强对疫情报告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对从事疫情报告工作的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避免漏报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3.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疫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卫生部门之间疫情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2 加强跨部门协作: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卫生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应对疫情报告漏报事件,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问题,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助。
四、建立漏报事件的处置机制4.1 制定漏报事件处置方案:建立漏报事件处置机制,制定漏报事件的处置方案,明确漏报事件的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4.2 加强对漏报事件的跟踪和监督:对漏报事件的处置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漏报事件得到及时处理,避免二次漏报事件的发生。
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五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五范文一、引言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基本单位,传染病漏报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制定并实施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检查制度,以确保传染病漏报的及时发现和纠正。
二、制度介绍1. 目的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时准确地报告所有传染病病例,保护居民的健康安全。
2. 检查时间和频率传染病漏报检查将按月进行,每月选定两个工作日进行检查。
3. 检查人员由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选择一名卫生监督员作为检查人员。
检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能够独立进行检查。
4. 检查内容(1)传染病病例报告记录:检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传染病病例报告记录,包括报告数量和报告时间的准确性。
(2)报告流程和沟通机制:检查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上级卫生部门之间的传染病病例报告流程和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准确。
(3)漏报情况调查和处理:对传染病漏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5. 检查结果和纠正措施(1)检查结果应及时整理并报告给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同时将结果通报给上级卫生部门。
(2)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站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传染病病例的及时报告。
三、执行过程1. 检查前准备检查人员应提前收集好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包括传染病病例报告记录、报告流程和沟通机制等,以便于对照和查找问题。
2. 检查过程(1)传染病病例报告记录检查:检查人员应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报告记录进行认真审核,核对报告数量和报告时间的准确性。
(2)报告流程和沟通机制检查:检查人员应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报告流程和沟通机制的具体情况,核实其是否畅通和准确。
(3)漏报情况调查和处理:对于发现的传染病漏报情况,检查人员应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
3. 检查后处理(1)整理检查结果:检查人员应及时整理检查结果,包括发现的问题和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填写检查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五范本
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五范本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者,负责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为确保传染病的及时报告和有效控制,社区卫生服务站需要建立健全的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
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介绍这一制度。
一、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机制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的机制,确保传染病的及时上报和统计。
首先,应当明确传染病的报告标准和要求,包括疾病种类、报告周期和报告方式等。
其次,应当建立专门的传染病报告人员和报告系统,负责传染病的报告工作。
另外,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定期组织传染病报告培训和考核,提高报告人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只有建立健全的传染病报告机制,才能确保传染病的及时上报和有效控制。
二、加强传染病监测与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加强传染病的监测与分析,及时了解传染病的疫情和流行趋势。
首先,应当建立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
其次,应当加强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析,研究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
最后,应当定期发布传染病监测报告,向社区居民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通过加强传染病监测与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漏报情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三、加强传染病漏报检查与核实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加强传染病漏报的检查与核实,确保传染病的真实报告和统计。
首先,应当建立传染病漏报的检查机制,定期对传染病报告工作进行检查和核实。
其次,应当设置专门的传染病漏报检查人员,负责对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抽查和核实。
最后,应当建立传染病漏报的问责机制,对漏报情况进行严肃处理。
通过加强传染病漏报检查与核实,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传染病漏报情况,保障传染病的准确报告和有效控制。
四、加强传染病漏报预防与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加强传染病漏报的预防与宣传,提高报告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报告意识。
首先,应当加强传染病报告制度的宣传,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解释和说明工作。
其次,应当加强传染病报告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报告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报告能力。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五篇)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定本制度。
1、门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部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
2、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
3、疾控科或预防保健科必须根据规范要求每日____次及时收集传染病报告卡,核对各项信息后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传染病报告质量,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责令改正。
4、疾控科或预防保健科必须对检查情况进行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总结,年终进行全面总结。
对发现漏报者必须上报院部,根据规定给予处罚。
5、疫情报告督导检查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各临床科室、预防保健科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疾控科或预防保健科要深入各科室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报。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二)是指针对传染病报告漏报问题进行的检查和监督制度。
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接触、飞沫、空气传播等途径导致传染的疾病,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各国通常设立了传染病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和相关单位及时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病例。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漏报情况,即未能及时报告。
为了解决传染病漏报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规定医疗机构、实验室和相关单位在发现传染病病例时必须及时报告,并明确相应的报告流程和责任人。
2.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委员会,定期对医疗机构和相关单位进行检查,确保传染病报告工作的正常进行。
3. 提供培训和指导:向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增强他们对传染病报告的认识和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和报告传染病病例。
4. 制定惩罚措施:对故意或严重漏报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以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
通过建立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还需不断改进制度和加强协作,提高传染病防控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一、引言传染病疫情报告是公共卫生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存在漏报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漏报调查目的了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漏报情况,分析漏报原因。
评估漏报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影响。
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漏报调查内容调查范围:针对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海关等报告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病种:根据国家规定,对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漏报调查。
调查时间: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和漏报调查需要,确定调查时间范围。
调查方式: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四、漏报调查方法数据收集:通过收集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报告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了解漏报情况。
现场调查: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进行现场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漏报病例与已报告病例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漏报原因。
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漏报率,分析漏报影响因素。
五、漏报调查程序制定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目的、范围、病种、时间等,设计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方法。
实施调查:组织调查队伍,分工负责数据收集、现场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等工作。
数据整理与质量把控: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和清洗,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漏报率及其影响因素。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是指对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报告和统计,以便及时采取控制和防治措施,保护公众的健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不完善的报告机制、信息传递不畅等,可能会导致传染病疫情的漏报,给公众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
因此,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对漏报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发现和纠正漏报情况,提高公众健康保障水平。
三、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报告传染病疫情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2. 监测传染病疫情的卫生部门和相关人员;3. 政府卫生部门和相关人员。
四、调查内容1. 调查报告传染病疫情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的报告流程和制度,包括报告的时间要求、报告的内容要求、报告的方式等;2. 调查监测传染病疫情的卫生部门和相关人员的监测流程和制度,包括监测的范围、监测的指标、监测的频率等;3. 调查政府卫生部门和相关人员的监管措施和制度,包括对报告传染病疫情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的监管措施、对监测传染病疫情的卫生部门和相关人员的监管措施等;4. 调查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的原因和影响,包括技术原因、人为原因等。
五、调查方法1. 文献资料调查: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报告制度等;2. 实地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和观察,了解实际情况;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漏报情况的规律和特点;4.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建议。
六、调查结果处理1. 发现漏报情况: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漏报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2. 分析漏报原因:对漏报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包括技术原因、人为原因等;3.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漏报情况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完善报告制度、加强监管措施等;4. 落实改进建议:将改进建议上报给相关部门,督促其落实改进建议,并进行跟踪评估。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是指在疫情爆发或传播过程中,相关部门或个人未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信息,从而导致疫情数据不准确或滞后。
这种情况可能会给公众带来健康风险,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制度目标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目标是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及时上报,及时发现和纠正疫情报告漏报的问题,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三、制度内容1. 建立报告漏报调查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专门的调查机构或小组,负责调查和处理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的问题。
该机构或小组应由专业人员组成,具备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和调查能力。
2. 加强疫情信息收集和监测: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疫情信息收集和监测系统,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疫情数据。
该系统可以包括各级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系统、公共卫生部门的疫情监测系统等。
3. 完善报告漏报线索的获取渠道:为了及时发现疫情报告漏报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建立多样化的线索获取渠道,可以包括举报电话、网络平台、医疗机构内部的举报渠道等。
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监督和发现疫情报告漏报的线索。
4. 加强报告漏报调查的力度:一旦发现疫情报告漏报的线索,相关部门应立即展开调查,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核实。
调查人员应全面、客观地收集相关证据,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5. 严肃追责:对于故意隐瞒疫情信息、虚报疫情数据或其他违反报告漏报制度的行为,相关部门应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追责的方式可以包括纪律处分、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以起到威慑和警示的作用。
6. 加强宣传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疫情报告漏报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报告漏报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册、宣传视频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疫情报告漏报的危害性和后果,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
四、制度实施1. 确定责任主体:相关部门应明确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的责任主体,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三篇)
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站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确保公众健康安全,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措施两个方面对这一制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保护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一、制度内容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是指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居民或医疗机构漏报传染病,制定一套具体的监管措施和检查程序,以保障病例的及时报告和处理。
1. 检查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置严格的检查标准,确保传染病漏报检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例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要求医疗机构每月报告传染病病例数量,并对病例报告的准确性进行核实。
2. 检查程序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制定一套详细的检查程序,确保传染病漏报检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该程序应包括以下环节:(1)定期巡查: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查看传染病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随机抽查: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随机抽查医疗机构的报告数据,验证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口头询问: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通过口头询问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了解他们对传染病病例报告的理解和实施情况。
3. 检查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应包括详细的检查内容,确保所有可能的漏报情况都能及时掌握。
例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检查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病例登记注册表是否齐全,病例报告是否完整,并对病例报告进行核实。
4. 管理措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中应明确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漏报情况得到及时纠正。
例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对漏报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警告并要求立即补报病例。
对于恶意漏报传染病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
二、实施措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实施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时,应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建立一个传染病信息共享平台,与医疗机构进行信息互通。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范文一、引言传染病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于及时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爆发以及减少传播风险尤为重要。
然而,在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过程中,偶尔会出现漏报现象,导致疫情控制的延缓和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对于促进公共卫生安全、提高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染病漏报现象的原因分析1. 制度不健全:有些地区或单位在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的制度上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包括缺乏明确的报告程序、报告责任的界定不清等。
2. 人为疏漏:一些医护人员可能因为繁忙、粗心等原因,忽视了对传染病的准确监测和及时报告。
3. 缺乏监督和检查:在某些地区或单位,对于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存在不足,导致漏报问题长期存在。
三、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一个完善的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以保障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原则:(1)全面性:制度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相关单位,确保所有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都受到有效的监督。
(2)科学性:制度应基于科学依据和先进技术,确保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可以准确、全面地进行。
(3)公正性:制度应公开透明,对于漏报问题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和处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4)可操作性:制度应具备操作性,能够方便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执行和落实。
四、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的内容1. 职责和义务(1)医疗机构的职责: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程序和责任,确保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疾控中心的职责:疾控中心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对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漏报问题。
(3)个人的义务:医护人员要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的重视,及时上报相关传染病情况,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2. 监督和检查(1)定期巡视:疾控中心应定期对各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根据传染病漏报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以确保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
以下是该制度的五个要点:
1. 建立漏报检查责任制: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漏报的检查和监督工作。
这个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拥有相应的权威认证。
2. 定期进行漏报检查: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制定具体的漏报检查计划,定期对上报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疫情报告的时间、内容、准确性和完整性等方面。
3. 强化数据比对和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将本地区的传染病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漏报情况。
比对的数据可以包括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地的疫情数据。
4. 加强培训和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控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传染病漏报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此外,还应加强公众宣传,提高居民对传染病漏报的了解和知晓度。
5. 加大处罚力度:对于发现漏报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严肃追责,给予相应的处罚。
这不仅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也能够督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主动履行职责,加强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通过建立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传染病疫情的漏报情况,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是指在传染病疫情报告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部分疫情没有及时、准确地报告,从而影响了疫情监测、控制和防治工作的进行。
为了及时发现和应对传染病疫情,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至关重要。
二、目的和意义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出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的原因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提高疫情监测和防控能力。
这对于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调查对象和范围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调查对象为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
调查范围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全过程,包括疫情发生、疫情报告、疫情上报、疫情统计等环节。
四、调查方法和步骤1. 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流程、人员、设备、制度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相关从业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2)访谈调查:选择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其对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的看法、原因和建议。
2. 调查步骤(1)确定调查目标和范围:明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根据调查目标和范围,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确保调查内容全面、准确。
(3)开展调查:根据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4)数据分析和总结: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调查结果,找出问题和原因。
(5)提出改进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完善制度、加强培训、提高报告准确性等方面。
(6)制定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和改进措施,撰写调查报告,包括问题分析、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等内容。
五、调查结果的应用调查结果应用于改进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和防控策略制定。
具体应用包括:1. 完善制度: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明确责任、流程和要求,提高报告准确性和及时性。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范本(2篇)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范本一、背景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制定本检查制度。
二、目的本检查制度的目的是促进传染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传染病监测和控制的效果。
三、适用范围本检查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传染病监测和控制工作的相关部门、机构和人员。
四、主要内容1. 监测机构的建立为了确保传染病的准确报告,各地区应设立专门的监测机构,负责监测和分析传染病发病情况。
监测机构应具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条件,能够对疫情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报告。
2. 报告制度的建立所有发现或怀疑有传染病病例的医疗机构和从事与传染病相关工作的机构,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要求上报病例信息。
报告信息应真实、准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和治疗情况等。
3. 通报机制的建立监测机构应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通报机制,及时将传染病的疫情信息通报给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
通报信息应包括病例数量、地点、病情等级和防控措施等。
4. 培训和教育为了确保各级工作人员对传染病监测和控制的要求理解和掌握,各级监测机构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疫情监测和报告流程等。
5. 检查制度的建立上级部门和监测机构应定期对下级部门和机构进行传染病漏报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检查内容包括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报的完整性和迅速性等。
6. 处罚机制的建立对于故意隐瞒或延误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同时,对于监测机构漏报或迟报传染病病例的情况,应进行追责和整改。
五、责任和义务1. 监测机构应加强对传染病监测和控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医疗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要求上报传染病病例信息,确保报告的真实和准确。
3. 监测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通报机制,及时将疫情信息通报给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确保信息的传递畅通。
4. 监测机构应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监测能力。
5. 上级部门和监测机构应定期对下级部门和机构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监测和报告工作的质量。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及时准确地报告传染病疫情对于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不完善的报告机制、信息传递延迟等,可能导致传染病疫情的漏报。
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和意义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传染病疫情的及时、准确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通过建立健全的调查机制,可以发现和解决传染病疫情漏报的问题,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调查对象和范围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适合于所有涉及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调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
四、调查内容和方式1. 调查内容(1)报告漏报情况的调查:包括传染病疫情的漏报情况、漏报的原因、漏报的传染病种类等。
(2)报告延迟情况的调查: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延迟情况、延迟的原因、延迟的时间等。
(3)报告不许确情况的调查: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不许确情况、不许确的原因、不许确的内容等。
2. 调查方式(1)文件调查: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进行归档和整理,查找漏报、延迟和不许确的情况。
(2)实地调查:对涉及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并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3)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漏报、延迟和不许确的规律和原因。
五、调查结果的处理和应对措施1. 调查结果的处理(1)对于漏报情况:及时补报漏报的传染病疫情,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2)对于延迟情况:加强信息传递和报告机制,缩短报告时间,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传递。
(3)对于不许确情况: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相关人员的报告准确性。
2. 应对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相关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8.医院传染病漏报、迟报、错报防范制度
传染病漏报、迟报、错报防范措施
1、医务科每月对全院进行一次疫情漏报检查。
检查住院病人登记本及传染病登记本。
把疫情检查情况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并将每月疫情检查结果进行公布,按制度进行奖惩。
2、医务科负责对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核对、网络直报、登记、卡片保存等工作。
3、医院感染办公室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新入人员传染病知识的岗前培训。
4、医务科及相关科室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调及采样工作。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范本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公众健康,规范传染病漏报行为,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从事医疗、防控、监督管理等相关工作人员及相关单位。
第三条传染病漏报是指未履行传染病报告和上报的职责,或未及时、真实、完整报告传染病的行为。
第四条传染病漏报检查是指通过调查核实、检查记录等方式,对传染病的报告、上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
第五条传染病漏报检查应当依据法律法规、领导要求、实际需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二章传染病漏报检查的主要内容第六条传染病漏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监督检查机构与权力机构之间的工作配合是否到位,以及检查记录、相关档案的保存情况;(二)传染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是否按规定及时、真实、完整上报传染病疫情;(三)传染病疫情是否得到及时有效控制,防控措施是否得当;(四)传染病疫情上报人员是否按规定履行职责,是否存在违纪违规行为;(五)其他可能影响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问题。
第三章传染病漏报检查的程序第七条在传染病漏报检查过程中,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选择检查对象:根据工作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检查的对象及范围;(二)通知检查对象:依法依规通知检查对象,告知检查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方式;(三)开展现场检查:对检查对象按照程序要求进行现场检查,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并记录检查过程和结果;(四)整理检查记录:对检查过程、结果进行整理,形成检查记录,并上报主管部门;(五)总结分析: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六)报告结果:将检查结果及相关意见和建议报告给检查对象及上级主管部门。
第四章传染病漏报检查的责任与义务第八条传染病漏报检查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履行以下责任和义务:(一)组织实施传染病漏报检查,确保检查工作的开展;(二)对传染病漏报检查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督促,确保检查工作的质量;(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四)建立健全传染病漏报检查工作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提高检查工作的效果。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标题: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引言概述:
传染病疫情的爆发对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是防控传染病的关键。
然而,一些地方或部门存在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的情况,为了加强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制定明确的漏报调查程序
1.1 确定漏报调查的责任主体和程序
1.2 设立专门的漏报调查机构或专班
1.3 制定漏报调查的具体流程和时间节点
二、建立完善的漏报调查机制
2.1 加强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督和检查
2.2 建立漏报调查的信息共享机制
2.3 健全漏报调查的惩罚机制和奖励机制
三、强化漏报调查的技术支持
3.1 提升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技术水平
3.2 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测
3.3 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提高漏报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加强漏报调查的宣传教育
4.1 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的培训和宣传活动
4.2 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4.3 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质疑
五、持续改进漏报调查制度
5.1 定期评估和调整漏报调查制度的实施效果
5.2 不断完善漏报调查制度,适应传染病疫情防控的新形势
5.3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国传染病疫情的挑战
结语:
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是提高传染病疫情防控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推动漏报调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防控传染病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引言概述: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可能导致疫情的扩散和人员的伤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建立漏报调查机制1.1 加强传染病疫情数据监测:建立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各地传染病疫情数据,及时发现漏报情况。
1.2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公安机关等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工作。
1.3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培训相关人员,提高他们对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工作的认识和技能,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加强漏报调查工作2.1 设立专门调查组:成立专门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组,负责对疫情报告漏报进行调查和处理。
2.2 制定调查标准和流程:制定统一的调查标准和流程,确保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3 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疫情报告漏报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三、加强惩戒措施3.1 建立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故意漏报传染病疫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3.2 加大处罚力度:对于故意漏报传染病疫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追责。
3.3 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加强舆论监督,对疫情报告漏报行为进行曝光,增强社会舆论压力,推动相关单位和个人履行报告义务。
四、完善制度保障4.1 完善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内容、时间和方式,确保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
4.2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各地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4.3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性和义务的认识,增强大家的主动报告意识。
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防控传染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定本制度。
1、门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部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
2、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
3、医务科、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
4、预防保健科必须根据规要求每日2次及时深入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责令改正。
5、预防保健科必须对检查情况进行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总结,每季度汇总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
对发现漏报者必须上报院部,根据规定给予处罚。
6、医务处负责检查各临床科室、预防保健科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预防保健科要深入各科室开展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报。
检查和督导每月一次。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化,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制定本制度。
1、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院部有一名主管院长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2、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
3、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报工作,实施每周小结,每月有总结。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处罚。
5、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情节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6、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及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处理。
7、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员,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8、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资金,并给予警告处分。
9、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传染病误报事故,扣除3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按照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制度。
2、全年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先进科室给予300元年终奖励,科主任50元奖励。
3、根据传染病检查上报情况对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年终100元奖励。
4、对发现传染病未能及时填卡上报或漏报者根据情节,依据院部指定的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⑴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情节严重者,造成疫情播散,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
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⑵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科、保健科)及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处理。
⑶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员,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⑷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奖金,并给予警告处分。
5、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未能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且后果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
津市市重大传染病误报责任追究制度1、重大传染病包括三类16种法定传染病:⑴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鼠疫、霍乱;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⑵已经基本消灭的疾病:白喉、丝虫病、脊髓灰质炎;⑶多年未发生的或罕见的疾病:狂犬病、登革热、炭疽(除肺炭疽)、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包虫病。
2、责任报告人接诊重大传染病疑似病人后,要立即报告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医院领导,同时上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待上级组织专家组鉴定后,责任报告人方可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然后由网络直报员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
3、责任报告人未按规定程序直接填写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当月工资和奖金,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
4、疫情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程序接收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3个月工资和奖金,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
5、网络直报人员没有按照程序,直接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重大传染病病例者,扣除3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
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门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疑似和确诊病例时,要在门诊日志上认真登记,填写容必须真实、准确、详细(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14岁以下儿童家长等)。
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防保科。
疫情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卡后,要在门诊日志相应位置加盖“疫情已报”章。
2、门诊部各科室负责人要每周核查门诊日志,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补报和订正传染病报告卡。
防保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月要认真检查一次门诊日志,避免漏报和错报现象的发生。
3、对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人,门诊医生要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疑似病人确诊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订正卡上报防保科。
4、要做好门诊日志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以备后查。
5、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如果漏报1例传染病,处罚当班医生人民币50元,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依法处理。
住院病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住院部医生对入院病例应认真填写出入院登记且各项容填写完整。
需报告的传染病要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容要真实、详细,同时将填写好的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防保科,疫情管理人员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要在出入院登记本的相应位置加盖“疫情已报”章。
2、定期核查出入院登记本,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给予补报和订正,订正后的传染病报告卡要及时上报防保科。
防保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月要认真检查一次出入院登记本,避免漏报和错报现象发生。
3、疑似病人确诊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防保科。
4、病人出院时,如果与入院诊断病名不符,需订正的传染病要及时填写订正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防保科。
5、要保管好出入院登记本,以备后查。
6、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如果漏报1例传染病,处罚当班医生人民币50元,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依法处理检验科疫情报告管理制度1、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均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病例,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报告。
2、发现传染病病例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检验标本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或超过国家标准或超过正常值围等,能够确定为传染病者,检测结果必须有专人保管。
或者由检验科指派专人每日分两次将检测结果分送开具化验单的医生,或者由检验科指定专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4、对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要用传染病登记本专门登记。
5、传染病报告卡按要求逐项填写,不得有漏项、缺项和逻辑错误。
卡片填好后报送预防保健科或由疫情管理人员收取。
6、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通知开具化验单的医生或预防保健科。
7、任何个人对传染病病例阳性检验结果及其病人相关资料有的义务。
8、检查发现漏报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传染病病例登记和转诊制度1、门诊日志和登记本,包括门(急)诊、检验科、放射科等,对传染病病例,要详细记录就诊病人的基本情况,项目齐全,书写规,14岁以下儿童必须注明家长。
初诊病人,注明“传染病卡已报”,复诊病人注明“复诊”字样,首诊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转传染科门诊或当地传染病医院。
2、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本,记录项目和容与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相一致,且在一定时间段,二者人数相符合。
3、预防保健科应建立全院传染病登记本,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信息,详细登记,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
4、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转到本院的传染科或当地传染病专科医津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
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各有关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医务处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医院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
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7、医院承担责任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并定期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8、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9、发现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不报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的,拒绝接诊病人的,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对其主要领导、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住院死亡病例登记管理规定1、住院部要建立死亡病例登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