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制冷剂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制冷空调技术中的新型制冷剂研究

制冷空调技术中的新型制冷剂研究

制冷空调技术中的新型制冷剂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问题日益严重,环保和节能成为了各个领域追求的目标。

在空调制冷技术中,传统的制冷剂已经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为了追求更好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效果,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和应用也正在逐渐增多。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型制冷剂的基本特点和应用。

一、CO2制冷剂CO2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冷剂,它不会对大气层造成破坏,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其热力学性质良好,导热性强,传热效果好,因此在低温制冷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CO2制冷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制冷、冷链物流、航空航天制冷等诸多领域。

二、氢氟酸盐制冷剂氢氟酸盐制冷剂是一种低温制冷剂,它具有优秀的环保性能和高效的制冷能力。

与传统的氟利昂等制冷剂相比,氢氟酸盐制冷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小,而且它的制冷效率和性能优越,极具潜力。

目前,氢氟酸盐制冷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科技、半导体制造等领域。

三、丙二醇制冷剂丙二醇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一种优良的低温制冷剂。

与传统的制冷剂相比,它绿色环保、毒性低、热力学性质好、传热效果好等优点显著。

丙二醇制冷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品等领域,在未来还有望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四、氨制冷剂氨制冷技术是一种低温制冷技术,它具有优良的制冷效果和环保性能。

氨制冷剂不仅能够快速降低温度,而且对环境无污染,对健康无害。

氨制冷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制造业等领域,同时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领域也有应用。

总之,在制冷空调技术中,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和应用势必会促进其环保性和节能性的提高。

未来,新型制冷剂将会在广泛的领域应用,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环保和节能的一种追求。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

低碳经济下的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通过课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普通的制冷剂大多都是氟利昂家族中的成员,对地球的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为了构件低碳和谐社会,我们有必要研究出新型的制冷剂,即第四代制冷剂,这篇文章分析了新型制冷剂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第四代制冷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低碳;全球气候变暖;第四代制冷剂1制冷剂的发展历程随着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制冷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冷剂的发展历史中,蕴涵着替代制冷剂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历史,替代制冷剂研究的着眼点也从小系统放眼到整个大环境。

制冷剂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都意味着一定类型新替代制冷剂的提出。

制冷剂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初始阶段(以能用即可为选择标准)制冷剂的历史可回溯到1834年美国人JacobPerkins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制冷机中采用的制冷剂—乙醚。

此后, 1866年二氧化碳被用作制冷剂,1872年英籍美国人Boyle又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压缩机。

这个阶段制冷剂筛选的一条重要准则是“易获得性”,只要沸点等物性合适就拿来试用,于是从橡胶馏化物开始,乙醚、酒精、氨/水、粗汽油、二氧化硫、四氯化碳、氯甲烷等一些当时能得到的流体都是曾经使用过的早期制冷剂,但几乎所有早期的制冷剂都或是可燃的、或是有毒的、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有些还有很强的腐蚀和不稳定性,有些压力过高,事故经常发生。

1.2第二阶段(以安全与耐久性为选择标准)随着制冷行业大力发展,人们急需寻找安全、稳定、性能良好且容易获得的制冷剂,于是制冷剂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卤代烃类制冷剂(CFcs和HCFCs)的发现和开发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美国杜邦公司1931年首先开发得到CFC -12(R12,CF2Cl2),并将其工业化,我们常说的“氟里昂(Freon)”就是该公司过去长期使用的商标名称。

随后,一系列CFCs和HCFCs陆续出现,例如, R11于1932年、R114于1933、Rll3于1934年、R22于1936年、R13于1945年、R14于1955年相继问世。

新型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与替代研究

新型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与替代研究

新型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与替代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氯离子等已经被证明具有严重的环境影响,如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提出了减排减污,推广环保型技术的方针。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解决传统制冷剂环境污染问题的首选。

第二章:新型制冷剂的概念及特点新型制冷剂是一种环保且具有高效制冷性能的新型物质,主要特点如下:1. 低环境影响:新型制冷剂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也不会引起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2. 高效制冷:新型制冷剂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使制冷系统的工作更加节能。

3. 安全性能高:新型制冷剂的毒性、易燃性和爆炸性等危险性较低,不会对人体和环境带来潜在威胁。

4. 各种应用场所广泛:新型制冷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汽车空调等各个制冷领域。

第三章:新型制冷剂的种类和特点目前,新型制冷剂主要有以下四种:1. CO2:是一种天然的、安全的新型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可替代氟利昂等传统制冷剂。

2. HFO系列衍生物:是一类低环境影响的新型制冷剂,具有很高的耐受性和热稳定性。

3. HC系列衍生物:是一类低环境影响的新型制冷剂,具有很高的制冷效率和安全性。

4. NH3:是一种环保型的新型制冷剂,其制冷效率较高,但对环境和人体存在一定的危害。

第四章:新型制冷剂的应用案例1. CO2制冷技术在超市制冷方面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增强了制冷效率。

2. HFO系列衍生物在空调制冷方面的应用,其低环境影响、高制冷效率的特点成为空调制冷领域的首选。

3. NH3制冷技术在冰球馆、溜冰场等场所的应用,避免了对臭氧层的破坏,且具有较高的节能性能。

第五章:新型制冷剂的替代研究新型制冷剂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其成本较高,生产设备要求较高等。

同时,新型制冷剂与传统制冷剂的性能差异较大,需要更多的替代研究以不断推进该领域的技术革新。

新型制冷剂及其适用润滑油的研究进展

新型制冷剂及其适用润滑油的研究进展

2020年第23期广东化工第47卷总第433期 · 73 · 新型制冷剂及其适用润滑油的研究进展万武波1,2,魏伟杰1,杨威2,孔令寅3,杨咏琪1,晏雪萍1,史亚琴1*(1.海南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三亚572000;2.大连高路宝润滑油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600;3.汶上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山东汶上272501) [摘要]传统制冷剂是诱发臭氧空洞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日益加重,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采用新型制冷剂取代传统氟利昂制冷剂,以降低温室效应。

而随着传统制冷剂持续更换,应对各种新型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工作时所需的对应润滑油也不断被开发出来,因此研发新型制冷剂及其对应的润滑油成为制冷业探究的热点。

文章综述了新型制冷剂及其润滑油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新型制冷剂的发展及其对应润滑油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阐述了各种新型制冷剂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并对新型制冷剂及其适用的润滑油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型制冷剂;润滑油;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3-0073-03Research on New Refrigera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Lubricant Oils Wan Wubo1,2, Wei Weijie1, Yang Wei2, Kong Lingyin3, Yang Yongqi1, Yan Xueping1, Shi Yaqing1*(1. Marine Foo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Hainan Province,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572000;2. Dalian Gaolubao Lubricating Oil Co., Ltd., Dalian 116600;3. Wenshang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Management Committee, Wenshang 272501,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refrigerants are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ozone hole. They affect global climate with each passing day. All around the word, nations are employing new types of refrigerants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Along with the changing of traditional refrigerants, their corresponding lubricant oils were also replaced. The researches of new type of refrigera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lubricant oils are hot topics of this filed. This review summaries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new refrigera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lubricant oils.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new refrigera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applications has been summarized.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various new refrigerant lubricant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hallenges of new refrigerants and applicable lubricants has been discussed.Keywords: refrigerant;lubricant oil;research development随着臭氧层空洞和温室效应导致各类环境问题不断发生,传统氟利昂制冷剂对臭氧层的危害及其导致的温室效应影响逐渐暴露出来。

新型空调制冷剂的研究及应用

新型空调制冷剂的研究及应用

新型空调制冷剂的研究及应用第一章介绍空调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之一,不仅能够调节室内的温度,还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而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制冷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不断有新型制冷剂被研发出来,用以替代传统的氟利昂等较为危害环境的化学物质。

本文将从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新型空调制冷剂的研究1. HFO系列制冷剂的研究HFO系列制冷剂与HFC的相似度很高,但是其含氟量仅为氟利昂一半,对大气层破坏性较小。

而且HFO制冷剂的GWP值(全球变暖潜势)也明显低于氟利昂,因此其未来被广泛应用。

2. CO2制冷剂的研究CO2制冷剂属于天然制冷剂,具有零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 (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ODP,即臭氧消减潜势),对环境无污染。

但是CO2制冷剂比HFC制冷剂的成本更高,体积也更大,因此其适用范围相对有限。

3. NH3制冷剂的研究NH3制冷剂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自然气体制冷剂,其对臭氧消减潜势也为零。

但是NH3具有毒性和易燃性,需要高度的安全处理。

因此其应用范围较小。

第三章新型空调制冷剂的应用1. CO2制冷剂的应用由于CO2制冷剂无污染,因此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化妆品行业等需要高环保要求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并且CO2空调和CO2热泵等产品的推广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2. HFO系列制冷剂的应用HFO系列制冷剂在空调制造行业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多。

此外,在特定行业,如化工、医药、航空等领域也需要高环保和高质量的制冷剂,因此HFO制冷剂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3. NH3制冷剂的应用由于NH3制冷剂的毒性和易燃性等问题,其应用范围相对有限。

但是在一些大型制造业、高精度制冷等领域依然需要NH3制冷剂来完成空调和冷却任务。

第四章结论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新型空调制冷剂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

未来,HFO系列制冷剂、CO2制冷剂等将会逐渐取代传统的氟利昂等制冷剂,成为制冷市场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新型制冷剂。

制冷剂替代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制冷剂替代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制冷剂替代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电器、空调、汽车等运用空调冷凝制冷技术的产品所产生的制冷剂已成为众多环境问题之一。

基于对大气和环境的影响,这些制冷剂对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多个国际协议的签署一直都在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

中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制冷技术的转型升级。

因此,发掘替代制冷剂成为制冷技术改革的热点。

本文主要介绍制冷剂替代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制冷剂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制冷剂是一种用于产生制冷效果的化学品。

目前广泛使用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CFCs)、氡、碳氢化合物(HCFCs),以及温室气体(HFCs)等。

这些制冷剂会渗入到大气中,损害大气层。

CFCs对臭氧层的破坏是公认的,而HFCs则会造成温室气体的增加,从而加剧全球变暖。

同时,制冷剂的挥发性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头晕等症状、呼吸系统感染等。

二、制冷剂替代技术现状1. CO2 制冷剂CO2在大豆制品、啤酒制作等生产制造中已大量应用,可以通过改造现有的空调和冰箱制冷系统,实现替代CFCs、HCFCs等传统制冷剂的目的。

CO2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性能,而且实验表明,使用CO2的制冷系统比使用传统制冷剂的系统性能更好,更加环保。

2. 烃制冷剂烃制冷剂是用天然气或者石油衍生的气体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

与传统制冷剂相比,烃制冷剂具有更好的热性能。

该制冷剂有高温、低温两种类型,可以满足不同温度要求的制冷需求,已广泛用于商用制冷和空调系统。

3. 热泵技术热泵技术是一种系统,可以将环境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加热或制冷的空间,减少了对制冷剂的需求。

该技术的应用场景广泛,从小型冰箱到大型空调系统,都可以使用热泵技术实现制冷效果。

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在商用和民用市场使用热泵技术,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4. 磁制冷技术磁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方法。

磁制冷原理是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磁体受到外力会产生不可逆热变化,从而制冷的技术。

新型制冷剂在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制冷剂在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制冷剂在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和药品的储存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冷库制冷技术的应用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冷库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具有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而新型制冷剂因其较低的臭氧破坏潜势和温室效应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型制冷剂在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 新型制冷剂的特点新型制冷剂主要包括R404A、R407C和R410A等三种。

相较传统制冷剂而言,新型制冷剂有以下主要特点:(1)低温环境下的制冷性能优异:新型制冷剂通常具有较低的饱和蒸发温度和较高的比热容,这使得它们在低温环境下的制冷性能更为优异。

(2)低臭氧破坏潜势:新型制冷剂通常不含氯,因此对臭氧层的影响更小,具有更低的臭氧破坏潜势。

(3)低温室效应:新型制冷剂的温室效应较低,相较传统制冷剂而言更为环保。

(4)安全性高:与传统制冷剂相比,新型制冷剂通常具有较低的毒性和燃爆性,更为安全。

2. 新型制冷剂在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应用冷库制冷系统是在恒定的低温下进行储存、加工等物质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新型制冷剂在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制冷效率:新型制冷剂具有更优异的制冷性能和更低的二次氧化碳排放,能够提高冷库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制冷成本。

(2)提高产品质量:冷库中储存的食品、药品等产品往往具有一定的易变质性,在适宜的低温环境下储存能够延长它们的保质期。

而新型制冷剂能够提高冷库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3)保证环境安全:新型制冷剂相较传统制冷剂而言更为环保,这对于冷库制冷系统的环境安全具有保障作用。

(4)减少制冷系统维护难度:新型制冷剂较为稳定,具有更低的油杂质生成量,使得制冷系统的维护难度降低。

3. 新型制冷剂在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案例上海欧普电气有限公司的冷库制冷系统就是采用的新型制冷剂。

制冷剂是如何破坏臭氧层的以及目前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究进展

制冷剂是如何破坏臭氧层的以及目前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究进展

制冷剂是如何破坏臭氧层的以及目前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究进展臭氧层的破坏是人类当今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多数科学家认为, 人类过度使用氟氯烃( CFCs )类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到达地表的太阳紫外线增强。

较强的紫外线辐射, 会伤害人的皮肤、眼睛, 损坏人的免疫系统, 还会对粮食作物、陆生生物及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然而,目前制冷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家用电器(电冰箱、空调器)、商用冷冻、冷藏及医疗、科研等领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制冷行业中使用的制冷剂多为CFCs (氯氟烃的统称)和HCFCs(含氢氯氟烃)。

但是由于这些物质能够产生温室效应,并且对臭氧层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因此,这里我将简单介绍臭氧层的形成、制冷剂破坏臭氧层的机理以及目前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究状况。

一、臭氧层的形成臭氧由3 个氧原子(O3) 构成。

自然界中的臭氧, 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50 km的大气中, 将其称之为臭氧层。

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来源于紫外线。

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 当大气中(含有21% )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 氧分子会分解成原子状态。

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 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如与H2反应生成H2O, 与C反应生成CO2。

同样, 与O2反应时, 便形成了O3。

臭氧形成后, 由于其比重大于氧气, 会逐渐向臭氧层的底层降落, 在降落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上升, 臭氧不稳定性越加明显, 再受到长波紫外线的照射,再度还原为氧。

臭氧层就是保持了这种氧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

由于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 在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

臭氧层是指在大气平流层中距地面20~25 km 的特殊大气层, 这一大气层的臭氧含量特别高, 含量接近0. 01mg /ml 高空大气层中约有90%的臭氧集中在臭氧层, 而大气中平均臭氧含量大约仅为0. 0003mg/ml。

太阳光中也存在对生物生存有害的紫外线, 按生物效应的不同, 可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分为 3 类:弱效应波长(UV-A, 320~400 nm, 对生物影响不大)、强效应波长(UV-B,280~320 nm, 对生物有杀伤作用) 和超强效应波长(UV-C,200~280 nm, 属灭生性辐射)。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与开发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替代传统制冷剂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任务。

新型制冷剂可以有效减少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并带来更好的性能和效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与开发。

1. 制冷剂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制冷剂的基本原理。

制冷剂是一种用于制冷循环中的化学物质。

在制冷过程中,制冷剂通过压缩和膨胀的作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来传递热量。

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氯二氟甲烷等,虽然性能较好,但是它们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制冷剂是紧迫的任务。

2. 新型制冷剂的种类目前我们常听到的新型制冷剂主要有三种:羟基乙酸甲酯(HFO)制冷剂、天然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

HFO制冷剂是从氢氟酸制备而来的,其具有很好的热力学性能,并且全球温室气体影响较小,成为了制冷剂的首选。

天然制冷剂例如二氧化碳、氨等,由于其不含氟氯元素,因此更加环保,不会破坏大气臭氧层。

混合制冷剂则是由多种化合物混合而成,具有低环境影响和优越的液体和气体物理特性。

目前,新型制冷剂的发展趋势是对多种化学物质的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性能。

3.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关于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主要三个方面:性能评估、动力学建模以及新型材料开发。

首先,性能评估是新型制冷剂研究的关键。

科学家们需要对新型制冷剂进行性能测试和实验验证,以评估制冷剂在特定工况下的热力学、流体力学和能量消耗等指标,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技术是新型制冷剂研究的重要手段。

数值仿真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制冷剂在复杂条件下的运动规律,以提高所开发的制冷剂的工作效率。

最后,新型材料的开发也是新型制冷剂研究的重要分支。

例如,新型多功能纳米材料的研究可以用于优化制冷剂的散热性能、提高其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方面。

4. 新型制冷剂的应用前景新型制冷剂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据预测,在未来几年中,HFO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的市场份额将逐渐上升。

制冷系统中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与应用

制冷系统中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与应用

制冷系统中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与应用在现代社会,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工业、商业、医疗、生活等领域。

制冷剂是制冷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制冷效率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影响。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制冷剂因其对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逐渐淘汰。

近年来,新型制冷剂的研制和应用成为了制冷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新型制冷剂的分类新型制冷剂主要分为两类:一是HFCs(氢氟碳化物),包括R404A、R410A、R407C等;二是Naturals(自然制冷剂),包括R744(二氧化碳)、R717(氨气)、R290(丙烷)等。

HFCs以其较低的毒性、易用性和相对较高的效率,在一段时间内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HFCs中仍含有氟元素,会在使用过程中逸散到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

自然制冷剂则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氨气具有毒性、易燃易爆等特点,不宜在家庭中使用。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二、新型制冷剂的应用1、二氧化碳制冷剂R744由于其具有零Ozone Depleting Potential(OPD)、零温室气体排放的特点,R744已经成为自然制冷剂中的佼佼者。

同时,二氧化碳在大气下无毒、无味、无色,具有较高的比热和汽化潜热,能够很好地适应低温制冷环境。

现在,在某些超市和家用制冷设备中,已经开始使用R744制冷剂。

2、丙烷制冷剂R290丙烷具有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特点,是自然制冷剂中的一种。

近年来,在一些国家的家用制冷设备中,开始大量使用丙烷制冷剂。

相比传统制冷剂,丙烷的安全性能更好,适合在家庭中使用。

3、氨气制冷剂R717氨气作为自然制冷剂中的老大哥,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和低的工作压力,被广泛应用于冷库、制冰机等工业领域。

然而,在家庭等场景中,由于氨气的毒性、易燃易爆等特点,不宜使用。

三、新型制冷剂的研究1、混合制冷剂的研究为了综合各种制冷剂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混合制冷剂的研究。

制冷空调领域制冷剂替代技术进展

制冷空调领域制冷剂替代技术进展
节能与能效提升
在制冷空调领域,除了制冷剂的替代,节能和能效提升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新型的制冷空调系统和技 术,如热泵技术、热回收技术等,正在逐步推广和应用,以实现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能源消耗。
对未来的展望
持续的环境友好性追求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加深,对制冷剂的环境友好性要求 将更加严格。未来,制冷剂的发展将更加注重GWP和ODP的 降低,以实现更低的碳排放和臭氧层破坏。
结论与展望
当前取得的成果
HFCs替代品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HFCs(氢氟烃)作为制冷剂的替代品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一些天然制冷剂如二氧化碳 (R744)、氨(R717)等已被用于家用和商用空调系统中。
新型制冷剂的开发
科研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新型制冷剂,如基于氢化物的混合物、离子液体等,这些新型制冷剂具(ODP),有望成为未来制冷空调行业的环保选择。
传统制冷剂如CFCs 和HCFCs对臭氧层和 全球气候变化有负面 影响。
制冷剂替代的必要性
01
02
03
保护环境
减少对臭氧层和全球气候 变化的负面影响,降低温 室气体排放。
符合法规要求
满足国际和国内法规对制 冷剂使用的限制和要求。
提高能效
新型制冷剂通常具有更好 的热力学性能,可以提高 制冷空调设备的能效。
02
制冷剂替代技术概览
传统制冷剂的危害
破坏臭氧层
传统制冷剂中含有氯氟烃等物质,会 与臭氧分子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 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类健康和 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温室效应
健康危害
传统制冷剂中的某些物质对人体健康 有害,如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 等方面的疾病。
传统制冷剂中的某些物质具有较高的 温室效应,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影 响生态平衡。

2024年制冷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制冷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制冷剂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制冷剂是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化学物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需求增加,制冷剂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制冷剂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市场规模和增长近年来,全球制冷剂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制冷剂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对空调和制冷系统需求的增加,以及不断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领域对制冷剂的需求。

市场趋势和前景1.环保型制冷剂的替代长期以来,氟利昂类制冷剂(如R22)一直是最常用的制冷剂。

然而,氟利昂类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全球变暖的贡献引发了环境保护的关注。

因此,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找环保型制冷剂的替代品。

例如,氢氟烃(HFCs)和羟氟烃(HFOs)等制冷剂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这些环保型制冷剂具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望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

2.技术创新和发展制冷剂市场正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

新的空调和制冷系统不仅要求更高的效率和节能,还要求使用更环保的制冷剂。

因此,制冷剂制造商正在努力研发新的制冷剂技术,并改进现有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材料的引入为制冷剂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可能性。

3.区域市场的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制冷剂市场发展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在环保型制冷剂替代方面领先于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下,需求大幅增加。

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些国家也在逐步采用更环保的制冷剂。

因此,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将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市场竞争和主要厂商制冷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化学品巨头和专业制冷剂制造商。

一些主要的制冷剂厂商包括: - 多梅尼克 - 阿克奥奇米克 - 纳胡特达 - 美的制冷 - 进口制冷剂临盆 lit.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竞争来获取市场份额。

总结制冷剂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制冷剂替代技术的研究进展

制冷剂替代技术的研究进展

制冷剂替代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替代传统制冷剂以减少对大气层对破坏成为了环保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特别是在每年日益严峻的臭氧层问题上,科研人员们一直都在尝试着寻找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制冷剂替代方案。

本文将着重介绍当前制冷剂替代技术的研究进展。

1、制冷剂替代背景1.1、有害制冷剂的危害作为人类社会高度发达的产业之一,制冷空调中主要使用氟氯烃制冷剂,如Freon系列、R22等,在制冷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大量使用有害制冷剂后,对大气层进行的大规模破坏,特别是在臭氧层问题方面,已经引起了全球各界的塑料。

臭氧层破坏的产物臭氧空洞缩小气流通道,臭氧的削减和过剩会导致人类自然环境污染、人体皮肤癌等身体健康问题,以及农作物的火灾风险增加。

1.2、制冷剂替代方案的面临的难题制冷剂替代方案的研究面临着种种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便是制冷剂中温度特性和热性能之间的联系,亦即选择哪种替代制冷剂,它是否能够满足各种制冷设备使用的不同温度需求,同时又能与传统设备适配,这也最能体现替代制冷剂研究的技术实用性。

2、制冷剂替代技术的现状2.1、制冷剂替代方案的开发目前,已经有多种替代制冷剂开始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比如使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制冷剂,尤其是使用一氧化碳作为制冷剂能够有效缩小对环境的影响。

Water Ice TRL(烟花冷冻小枕)冰雕设计是一种利用水与制冷液混合物作为制冷剂的新型制冷技术,其具有使用安全、能够循环利用的性质。

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可以将纳米材料引入到制冷剂中,增强制冷功效和迅速降低热度。

2.2、制冷剂替代技术的应用制冷剂替代技术的发展也促使着现代化生活若干方面的创新应用,如慢时低温制冷技术、多功能集成化制冷技术、超导快速冷却技术、医疗冷冻技术、工业生产中的低温冷却技术等。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未来替代制冷剂的应用领域将有更加广泛的发展,持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制冷剂替代技术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制冷剂替代技术的研究持续递进,但最终将哪种替代制冷设备部署到市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低温冷却的现实问题,仍需要着重考虑如下的方面:新型制冷设备的制造成本,研究人员需要将大量时间和成本投入到新型替代设备的制造,让制冷设备在性价比、质量成本方面具有与传统设备一致的优势;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上述替代制冷剂的商业对象引入;替代制冷剂使用之后售后技术维护和更新比使用传统气体制冷剂存储和维护费用更加高昂,一些新型气体制冷剂因为稀少性和稳定性限制能够供应的市场空间,但总的看来,将现行易燃制冷剂、更一般的将环保新型制冷剂引入设备的性价比,仍在逐步提高之中。

新型制冷剂R1234ze(E)及其混合工质研究进展

新型制冷剂R1234ze(E)及其混合工质研究进展

新 型 制冷 剂 R 1 2 3 4 z e ( E] l 及 其 混 合 工 质 研 究 进 展
邱金友 张 华 祁影l | l 王 袭 余晓明
( 1上海理工大学制冷与低温 工程研 究所 摘 要 上海 2 0 0 0 9 3 ; 2海尔集 团技术研发 中心 青岛 2 6 6 1 0 3 ) 低G WP值 制冷剂 R 1 2 3 4 z e ( E ) ( t r a n s 一 1 , 3 , 3 , 3 - t e t r a l f u o r o p r o p e n e ) 作 为 R1 3 4 a较为理想 的替代 品而被关注 , 但其单一成
Hale Waihona Puke a n c e , mi x t u r e s o f R 1 2 3 4 z e ( E ) / R 3 2 w a s c a r r i e d o u t .T h e r e c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n t h e r mo d y n a m i c , t r a n s f e r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a n d d r o p — i n e x —
A S t u d y o n Ne w Re f r i g e r a n t R1 2 3 4 z e ( E)a n d I t s Mi x t u r e s
Q i u J i n y o u Z h a n g Hu a Q i Y i n g x i a Wa n g X i Y u X i a o mi n g
警 期
新 型 制 冷 剂 R 1 2 3 4 z e ( E ) 及 其 混 合 工 质 研 究 进 展
V o J L u n 3 e 6 , 。 2 N 0 1 o 5 . 3

新型制冷剂性能及其制冷循环系统的研究

新型制冷剂性能及其制冷循环系统的研究

新型制冷剂性能及其制冷循环系统的研究I. 前言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人们对环保事业越来越重视。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行业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本篇文章将从新型制冷剂的性能开展讲述,同时理论结合实际探讨新型制冷剂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研究。

II. 新型制冷剂的性能1. 新型制冷剂的定义新型制冷剂是指代替传统氟利昂、氯氟烃等制冷剂使用的新一代环保型制冷剂。

由于传统的氟利昂等制冷剂会持续破坏臭氧层,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所以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和应用十分重要。

2. 性能分析新型制冷剂的性能差异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对几种常见的制冷剂进行性能分析:(1) HFC系列制冷剂: HFC制冷剂在物理性质的基础上,还具有热力学性质优良的特点。

其中,R-134a最为常见,具有低毒性和低易燃性等优点;(2) HC系列制冷剂: HC系列制冷剂是一类新型的烃类制冷剂,如R-290和R-600a等。

烃类制冷剂是天然的有机化合物,环保性强、绿色低碳,但是易燃易爆,安全性不高,需要制冷系统的设计辅以火灾保护措施;(3) HFO系列制冷剂: HFO系列制冷剂是这几年新研发出来的制冷剂,是目前最为环保的制冷剂之一,如R-1234yf和R-1234ze等。

但由于热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较差,需要加强其使用范围相关性能的研究。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新型制冷剂的性能各有千秋,各种制冷剂的应用范围和设计方案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III. 新型制冷剂的制冷循环系统研究1. 制冷循环系统的定义制冷循环系统是指将液态制冷剂通过对压缩、膨胀等过程的控制,从而将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以迅速完成物体的降温工作。

可以说,制冷循环系统是制冷剂的具体应用形式。

2. 制冷循环系统的分类按循环方式可将制冷循环系统分为机械循环和吸收循环两种。

(1)机械循环:机械循环就是利用机械驱动器驱动制冷循环系统,完成制冷剂的运行过程。

机械循环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压缩循环、膨胀循环和混合循环等;(2)吸收循环:吸收循环采用吸收剂吸收或脱吸收剂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制冷剂的循环。

制冷技术中的新型制冷剂研究

制冷技术中的新型制冷剂研究

制冷技术中的新型制冷剂研究一、引言在全球范围内,制冷技术在提高工业和生活制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制冷技术环境友好的制冷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正因如此,对高效节能的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变得更加迫切。

二、制冷剂的概述制冷剂是用于制冷过程中从低温区域吸收热量并在高温区域释放热量的介质。

制冷剂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成本。

从技术上讲,理想的制冷剂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 具有高制冷效率。

2. 毒性低,对健康和环境无害。

3. 稳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4. 能够使制冷系统实现低能耗和低花费运行。

目前,常用的制冷剂主要有氯氟烃类、氢氟化合物、羟基乙烷、无卤素制冷剂等。

三、新型制冷剂的研究近年来,许多新型制冷剂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一些从天然来源中提取的物质已成为制冷剂的新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型制冷剂:1. CO2 制冷剂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作为一种优化居家用品和无卤素盛行的替代方案,CO2 制冷剂是目前被广泛研究的一种。

CO2 制冷剂不仅具有良好的热性能,而且对环境友好。

另外,CO2 制冷剂的生产成本也较低。

2. 氦制冷剂氦是已知的最冷的物质之一。

氦制冷剂的最初用途是在核磁共振仪器中降温,但随着其在制冷技术应用中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在航空和航天领域中,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目前,氦制冷剂已成为最具前途的新型制冷剂之一,其在超导、微功率实验和高达 -273 C 的超低温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3. 氢制冷剂氢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的制冷剂,已被用于制造制冷机和超导磁体。

然而,由于其极端的危险性和不稳定性,现在很少使用氢制冷剂了。

但是,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和现代制冷技术的发展,氢制冷剂的应用前景正在逐渐变得更加广阔。

4. 真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制冷剂通常在高压和低压环境中进行循环,从低温区域吸收热量并在高温区域释放热量。

但是,真空制冷剂将使制冷过程更加高效。

高效制冷剂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高效制冷剂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高效制冷剂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逐渐加剧,人们对环保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其中,制冷技术作为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基础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代家庭、商业和工业设备中,制冷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

然而,传统制冷技术的副作用日益凸显,对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这个背景下,高效制冷剂技术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高效制冷剂技术研究现状高效制冷剂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善制冷剂在制冷环节中的性质来实现的。

传统制冷剂如氟利昂(CFCs)、氢氟碳化物(HCFCs)等在大量使用过程中,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

而新型制冷剂如氢氟烃(HFCs)。

其环保特性更好,效率也更高。

HFCs作为目前主要的环保制冷剂,与其他新型制冷剂相比,它不含氯元素,对臭氧层破坏的影响更小。

此外,它也不会导致温室效应,使用寿命更长。

在一些高端应用领域,利用HFCs制冷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

在大气臭氧层保护方面,环保组织和政府部门积极创新,推广使用更加环保的制冷剂。

同时,在冰箱、空调等一系列制冷设备中,也逐渐推广使用HFCs制冷技术,以达到更高的能效比。

这种取代传统制冷剂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也是高效制冷剂技术的研究现状。

二、高效制冷剂技术的发展趋势高效制冷剂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绿色环保技术将成为主流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绿色环保技术在未来几年中将成为制冷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制冷设备必须采用更加环保的制冷剂,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二)新型制冷剂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安全性新型制冷剂是未来高效制冷剂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它们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几乎不会产生对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并具有较高的能效比,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制冷环境。

同时在存储、运输、使用等环节上,也更加安全。

因此,新型制冷剂将是未来制冷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三)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未来高效制冷剂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

新型低GWP制冷剂在-100~200℃的应用研究进展

新型低GWP制冷剂在-100~200℃的应用研究进展

新型低GWP制冷剂在-100~200℃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迪;郭智恺;于万金;卢朋;刘瑶瑶;刘武灿;张建君
【期刊名称】《制冷学报》
【年(卷),期】2024(45)3
【摘要】制冷剂是蒸气压缩循环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流体,氢氟烷烃类化合物是目前制冷、空调和热泵设备中的主要制冷剂,但该类制冷剂会引起全球变暖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应用性能相似、环境性能友好的新型制冷剂。

介绍了不同制冷剂在-100~200℃蒸气压缩循环应用场景中的使用现状,并综述了具有前景的低GWP制冷剂替代方案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HFO-1234yf、HFO-1234ze(E)、HFO-1234ze(Z)、HCFO-1233zd(E)、HFO-1336mzz(Z) 5种低GWP制冷剂在实际应用系统中的最新研究及关键问题进行总结。

【总页数】15页(P23-37)
【作者】张迪;郭智恺;于万金;卢朋;刘瑶瑶;刘武灿;张建君
【作者单位】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含氟温室气体替代及控制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612;TB64
【相关文献】
1.霍尼韦尔新型低GWP制冷剂成功用于轿车空调
2.美国低GWP值可燃制冷剂评估研究进展
3.新型低GWP制冷剂HFO-1336mzz(E)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4.低
GWP制冷剂HFO-1132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概述5.基于替代R410A的新型低GWP混合制冷剂的性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进展【摘要】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加速淘汰HCFCs制冷剂的调整案,给我国制冷行业带来了较大压力。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友好制冷剂之路”国际会议信息,介绍了制冷剂替代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键词】自然工质;过渡工质;制冷剂替代;发展趋势1. 制冷剂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由于常用制冷剂中Cl原子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含F原子造成的温室效应,各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都在关注新型制冷剂的发展动向。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制冷剂科研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开发新型环保制冷剂产品。

如今,评价新型环保制冷剂的条件有:(1)基本构成元素H、C、N、O、F、S、Br,不能含Cl;(2)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较小,以零ODP(臭氧消耗潜值)和低GWP(温室效应潜值)(小于150)为主要标准;(3)安全性较好,可燃性和毒性较小;(4)用于系统的性能较高;(5)与润滑油的相溶性;(6)性能稳定;(7)与现有制冷系统的适应性;(8)生产成本较低;(9)与各种法规的不冲突性。

新系统中制冷剂的选择标准是和国家、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的,但其最终目标则是向着世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进步。

制冷剂的发展与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制冷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冷剂的发展历史中,蕴涵着替代制冷剂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历史,替代制冷剂研究的着眼点也从小系统放眼到整个大环境。

制冷剂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都意味着一定类型新替代制冷剂的提出。

2 制冷剂替代相关技术研究现状2.1 自然工质(1)CO2(R744)自然工质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HCs类物质,如丙烷、丁烷和异丁烷等;另一类是各种天然无机物,如NH3、水、空气和CO2等。

其中CO2制冷技术是全球范围内制冷剂替代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

与使用普通制冷剂的压缩机相比,CO2跨临界循环压缩机具有工作压力高、压差大、压比小、体积小、重量轻、运动部件间隙难以控制、润滑较困难等特点。

因此CO2压缩机的研究开发一直是制冷技术发展的难点。

近几年来,我国在CO2制冷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开发了CO2制冷压缩机样机,进行了性能模拟和实验研究,研究了CO2膨胀机和CO2制冷系统喷射器,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2)氨(R717)氨(NH3)是近几年来制冷剂替代技术发展的另一个热点,但氨的燃烧性、爆炸性和毒性是影响它在民用空调领域应用的最主要原因,解决易燃、易爆和毒性等问题,是氨制冷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

氨制冷剂在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NH3- CO2载冷系统、氨冷水机组中已有应用,近年来在欧洲的技术开发与推广发展比较快。

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节能效果显著,满负荷工况下与氨单级制冷系统相比,单位冷吨的耗功减少25%,与氨双级制冷系统相比则减少7%。

NH3- CO2载冷系统有效减少了氨的充注量,降低了危险性。

氨制冷系统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也促进了氨冷水机组的应用。

氨制冷系统的技术发展将集中在寻找与氨互溶的润滑油、开发半封闭式结构压缩机、换热器小型化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3)水(R718)Kilicarslan和Muller对水与其它一些常用制冷剂(R134a、R290、R22等)在系统COP、运行成本、制冷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包括:在系统其它参数相同,蒸发温度达20℃以上、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之差为5K时,水作为制冷剂的压缩系统的COP值最高。

Wight等人研究了离心式水蒸气压缩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级离心压缩机,当有- 30°后倾角和叶片扩压器、转速为5491r/min时,设计点效率最高;对于两级压缩机,则针对压比相同、比速度相同、功率相同等三种不同的压比分配方式进行了研究。

Brandon 等人对容量为3250kW的水蒸汽压缩冷水机组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水蒸汽压缩系统的COP值与R134a相当,但等熵压缩终了温度远远高于R134a。

水蒸汽压缩系统对于压缩机入口处的过热度比较敏感,因此常采用适合大容积流量的离心压缩机或轴流压缩机。

同时,由于离心压缩机单级压比很小,因此采用多级压缩中间冷却的结构。

闪蒸中间冷却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压缩机级间蒸汽温度,相比于没有中间冷却的结构,COP值有很大提高。

(4)碳氢化合物(HC)碳氢化合物(R290,R600,R600a及其混合物)目前在冷冻箱和家用电冰箱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德国的冷藏箱和冷冻箱几乎都采用碳氢化合物,我国的家用电冰箱也已经大部分采用R600a。

近两年来,德国联邦政府自然环境保护与核安全部实施了一项资助计划,在我国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建一条年产180000台的R290房间空调器示范线,旨在用R290替代R22。

采用R290的房间空调器的主要优势包括:1)COP在3.52~3.55之间,优于欧洲空调能效A级标准;2)由于冷凝器和蒸发器使用管径更小的换热管及价格较低的天然制冷剂,与R22、R407C和R410A相比,其制造成本更低;3)通过改进设计,R290制冷剂的充注量低于当前国际标准规定的充注量。

而且,特有的压缩机制冷剂泄漏报警系统也使其安全性增强,并通过了符合欧盟标准的CE认证。

4)R290压缩机采用特殊润滑油以及更理想的排气结构,提高了效率,COP 高达3.4,成本与R410A压缩机相同。

2.2 过渡工质或其它工质(1)DR- 2美国杜邦公司(Dupont )开发了一种代号为DR- 2的卤代烃制冷剂,它的ODP为0,GWP为9.4,热物性与化学性质较稳定,可与常用的润滑油和塑料兼容并存,用于替代中央空调系统中的R123(ODP为0.02,GWP为77)。

与R123制冷系统相比,DR- 2的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分别为4.4℃和37.8℃时,蒸发压力下降23.1%,冷凝压力下降17.5%,压缩机的等熵效率为0.70。

杜邦公司对DR- 2与R123的对比实验表明,在相同的制冷能力与工作效率下,DR- 2离心压缩机的叶轮外缘速度降低了1.4%,叶轮转速下降了13%,压缩机入口音速下降了4%,但叶轮直径增大13.3%。

这表明DR- 2具有替代R123的潜力。

(2)HFO- 1234yf对于欧洲国家,研究新型制冷剂并尽快完成替代将是其制冷行业的首要任务。

美国不断地推出新型制冷剂,例如霍尼维尔公司的FluidH,其主要成分是2,3,3,3四氟丙烯,次要成分- CF3I-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并具有一定的ODP,已被否定;杜邦公司的DP- 1的具体成分未知,但具有一定的毒性。

现今霍尼维尔和杜邦两大国际化学公司联手研发工质R1234yf制冷剂代号为HFO- 1234yf。

HFO即Hydro- Fluoro- Olefin,是不饱和烯烃类的制冷剂用代号。

关于此种制冷剂的研究进展,目前已公开多份研究报告。

根据报告,它的ODP为0,GWP 为4,毒性小,具有一定的可燃性(但可控),其热力性能与R134a相近。

其制冷量以及COP等性能参数与R134a的系统很相近。

在实际汽车空调系统中,美国和日本的相关汽车空调行业也进行了测试,发现HFO- 1234yf斜盘压缩机的磨损与R134a系统基本相同,SAE认为是将来汽车空调的替代制冷剂之一。

此外,HFO- 1234yf也在欧洲通过了装车实验。

目前,该公司正在研究HFO- 1234yf应用在家用空调和冷水机组的可行性,从离心机组的分析结果来看,相比R134a,叶轮速度低18%,叶轮直径增大10%,压缩机耗功增加4%,体积流量增加8%。

原R134a热泵空调系统可以不用改动就可直接用此新型制冷剂进行替代,被认为是潜在的更优越于R134a的替代物。

但R1234yf具有微燃性,还有很多技术和安全等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的测试结果报告。

如果新型制冷剂R1234yf能够研发成功,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R1234yf的应用将成为制冷剂中的主流,不仅将直接替代现有的汽车空调系统中的R134a,在冰箱和冰柜等小型制冷系统中也可直接将其制冷剂替代或进行系统的改造。

(3)R32替代技术、替代成本以及替代资金来源,成为困惑发展中国家制冷剂替代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寻找过渡制冷剂,开发GWP值低于HCFCs类但替代成本适中的制冷剂,或许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替代技术发展路线。

R32的GWP为675,ODP值为0,相对于R22(GWP为1810,ODP为0.055)与R410A(GWP为1810,ODP为0)来说,对环境的影响已有大幅降低,有可能成为我国制冷剂替代技术发展的过渡方案之一。

从热工性能分析和实验结果来看,R32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尚需解决如下技术问题:制热工况下高排气温度,专用压缩机开发、整机优化、微燃风险评估和模拟实验等。

3.制冷剂替代技术发展趋势从制冷剂替代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国际社会还没有形成一致且清晰的适应全球制冷剂替代的技术路线以及各地区均可操作的技术方案,替代制冷剂选择与技术开发交织在一起,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

但国际社会对制冷剂替代技术发展的一些思路,对于我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承诺,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制冷剂替代技术路线,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蒙特利尔议定书技术与经济评估组合作主席Stephen O. Andersen博士对一些制冷剂的应用做了评价(1)碳氢化合物和氨制冷剂。

只有少数工业制冷机制造商在使用,这种制冷剂容易获得,价格有竞争性。

绝大部分碳氢或氨制冷机组的运行效率都较低,碳氢的毒性较小,但氨的毒性比较大,在京都议定书中没有限制碳氢和氨的排放,它们的生产和销售也不受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但在建筑设计规范和其它的安全法规中常常限制它们的使用。

(2)R134a。

R134a是大部分制冷机生产企业选择的制冷剂,而且生产这种制冷剂的公司也很多。

R134a制冷系统能效高,但低于R123。

京都议定书中限制R134a的排放,但易受总量管制和交易价格影响,蒙特利尔议定书考虑进行逐渐减少的控制策略。

欧盟汽车空调器协会在2017年之后将禁止R134a的使用,但不确定欧盟在其它方面的行动。

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十余个州将制订有关限制R134a使用的法规。

(3)R123。

R123是全球最大的制冷机制造商选择的制冷剂之一。

R123具有毒性小、不易燃等特点,且能效最高,由少数工厂生产。

京都议定书不控制R123的排放,但蒙特利尔议定书考虑限制它的生产和消耗,在欧盟已禁止它的使用。

(4)HFO- 1234yf。

HFO- 1234yf的GWP为4,而HC类制冷剂的GWP小于或等5,二者相当。

霍尼韦尔公司声称该制冷剂取得宽范围的应用专利,但还没有任何制冷机制造商选择该制冷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