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 菜畦(qí)宛转鉴(jiàn)赏消声匿迹
B. 抽噎(yē)肥硕龟(jūn)裂至理名言
C. 伫(zhù)立嘹亮贪婪(lán)气冲斗牛
D. 甄(zhēn)别黄晕枯涸(hé)迥乎不同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油菜籽和豌豆的长长荚儿,被圆圆的喜欢了。
⑵金黄色的枇杷带着甜甜的诱惑,把园子里的枝枝杈杈了。
⑶黄瓜的绿藤、四季豆的青藤、葡萄的长藤,把瓜棚、豆架、篱笆了。
⑷一块块新做的秧田,被稻谷吐出的绿云了。
A. 装满爬满盖满挂满
B. 装满挂满爬满盖满
C. 盖满装满挂满爬满
D. 挂满盖满装满爬满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是一部荡气
回肠的交响乐。
B. 我们要认真地阅读那些经过几代读者考验的,经过时间老人筛选的中外文学名
著。
C. 面对面交谈,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时常与父母聊一聊自己的心事,心结也
许就能解开。
D. 张晓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明朝那些事儿》、《曾国藩》、《哈利波特》……
等几十本小说。
4.将下面句子组成文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柳抽青之所以被选为初春的代表,并非偶然之事。
②树木抽青是初春很重要的标志,这是肯定的。
③从唐宋诗人的吟咏看来,杨柳要算是最受重视的了。
④但是,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算是初春指标呢?
⑤第一,因为杨柳抽青早;第二,因为它分布区域很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到
处都有。
A. ④①②③⑤
B. ②④③①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④③①⑤②
“语文”在不同时代中的流变
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含“古今文学流别、
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国学”的味道。此时“语文”能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的大背景里颇为诡异地升帐登场,是“醉心欧化”“全盘西化”的一个结果。
“五四”时期改“国文”为“国语”时的“语文”,与民族国家建立有关。当时的课程标准既包含了在语文教学中求得民族认同、开启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学起步之初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时的中学教科书,流行采取社会问题设置单元。“读经”已经废除,语文教学则凭借新“经”出现以让学生赶上前行的时代。这种“语文”理念在宏大的叙事氛围中承载了太多的“非语文”因素,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语言训练并未得到科学的体现。国人以学说为高、以求道为能,以工艺为末技的思想,造成语文课程不断与经学、与政治争地位,语文课倒向知识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专重思想一面,忽略技术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和运用文学的能力没得到适量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
建国初期,曾把“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前者是一门科学,后者是一门艺术。可惜的是,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汉语课同样存在问题,教学语法体系固然完备,却忽略了学生“能力养成”。文学课和汉语课也没能结合起来。
也有人认为,一旦引入语法,语文课就变成外语课了。的确,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结构、语法,背诵下来就行,学生可以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过需要注意,和“外语教学”相对应的词,除了“文学教学”,还有“母语教学”。这就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识字缀文【注】、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毕竟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语文“人文性”所决定的任务,而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
一个民族需要文学,也需要文学教育,面对当下中学语文“文学性失落”的弊病,应当如何解决?在语文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被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注释】缀文:写文章,作文。
5.下列对1904年清朝时期“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政府颁布了《奏定中学堂章程》,从此独立开设“语文”这一门学科。
B. “语文”学习内容是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文义、文法及作文。
C. 自“语文”成为独立学科以来,语文教育的形态就有点像简装版“国学”。
D. 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大背景下出现的“语文”,是崇洋媚外的结果。
6.下列对“五四”时期“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正因为民族国家建立,“五四”时期将“国文”改为了“国语”。
B. “五四”时期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时兴用社会问题来设置单元。
C. 语文教学废旧立新,虽然具有时代气息,但却忽视了语言训练。
D. 语文表现出思想与技术训练的不平衡,未使学生获得能力发展。
7.下列对建国后“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国初,以语言学和文学的性质不同为依据,将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
学科,但这两门学科的教学都存在问题。
B. 文学课和汉语课各行其道,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
析课,而汉语课则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养成”。
C. 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让学生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因此,将美文背诵下
来就可以了,不用对结构、语法进行分析。
D. 文学教育的任务主要由语文人文性决定,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由语文工具性决
定,语文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厚德录》)
8.下列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富人病且死(将要)
B. 不复有故态(原来的)
C. 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多么)
D. 斥逐之(追赶)
9.下列句中画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逐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 如得灌园以就食
B.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C. 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D. 尽以家财付孝基
10.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B. 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 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D. 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1.填空。
(1),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4)最喜小儿亡赖,。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
者。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2.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其子丐于途。
(2)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3.2015年2月27日,武汉市成功当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为了进一步展示文明城
市的风貌,为了让校园更文明,崇文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共建文明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志愿者协会”准备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向大家征集活动建议。请思考在共建文明校园活动中“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这一问题,从不同方面提出四条建议,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