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5.2 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以及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2. 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单位,能够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并连接简单的电路。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单位及电路的连接。
2.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产生和流动。
2.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教师通过讲解电流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然后介绍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并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
4. 电流表的使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让学生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与电流和电路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 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连接电路,测量电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能够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灯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尺子、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灭,引出电路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并讲解其换算关系。
(3)讲解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4)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一些关于电流和电路的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实际电路问题。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验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关系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电流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新教案)2022秋九年级上册初三物理(人教版)全国
教案: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概念、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以及电路的组成元件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掌握电路的组成元件及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概念,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
2. 掌握电路的组成元件及作用,能运用电路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概念、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以及电路的组成元件。
难点:电流方向的判断、电路的组成元件及其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1)电路的概念:电路是指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电流的形成: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实际中多为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流。
(3)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学会判断电流的方向。
4.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一些与电流和电路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家庭电路的电压、电流的计算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对电路和电流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电路的概念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二、电流的形成电流: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实际中多为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流。
三、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七、作业设计1. 描述并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人教版】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2节 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 教材分析《电流和电路》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和基本连接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导体、绝缘体等。
但他们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流的形成,理解电流的方向,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路。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2.电路的连接方式。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提问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灯座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电流的形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流和电路。
2.呈现(10分钟)讲解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通过课件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流的概念和方向。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电流的流向,加深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电流的形成、方向和电路的连接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讲解一些生活中的实际电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流的形成、方向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电流和电路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电路的连接方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的用电器,以及这些用电器是如何工作的。通过这个话题,让学生认识到电器与电流之间的联系。
2.展示:展示一些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猜测这些电路的作用,从而引出电路的概念。
3.悬念:提出问题:“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与电荷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4.电流的测量:介绍电流表的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电流的测量技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讨论:给出几个关于电流和电路的问题,如“电流的形成原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8.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地理解电流和电路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错误和困惑,及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提高学习效果。
3.实际应用题:设计一道关于家庭电路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并计算电流值。
4.探究性实验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值,并记录数据。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并掌握电流的测量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提问启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利用生活实例引入电流和电路的概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同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电流和电路的概念是学生理解电学基础知识的关键。针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的教学,我以“探究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组成”为主题,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了解电流的形成原因,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认识并学会使用常见的电路元件。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问题导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通过问题链的设计,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知识。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4.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我将采用以下方法:
-在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强调实验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
-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交流,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5.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养成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表达、交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勇于探索科学奥秘。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答疑解难: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定义、形成、方向规定,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路图的绘制方法等。
2.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强调电流和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布置作业:布置与课堂所学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教学设计 15.2 电流和电路
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会画电路图,会连接实物图。
3.认识断路、短路、通路。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内容由电流、电路的构成、电路图和通路断路短路四部分组成。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要突出教学重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和动手画图。
在科学探究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难点是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和对短路、短接的理解与识别,同时让学生规范地画出电路图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多数是基于从前科学课等课程的零碎认识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对电流和电路的认识更是不明确、不具体。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心智的迅速成长阶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电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有一定的胆怯,而且他们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因此需要创设情境,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设计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学习。
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4.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教学过程:新回忆上节课的一个实验: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电,B不带电,用不带电的金属棒CD将A、B连接起来,观察到A金属箔的张角变小,B金属箔的张角变大。
这表明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做了定向移动,但这种定向移动瞬间就结束了。
实际中点亮的小灯泡能持续发光,是因为有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
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呢?思考并回答问题续表:【设计电路与实验】(1)如图甲所示,没有电源,无论断开还是闭合开关,小灯泡都不亮。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定义、单位及计算方法,了解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电路的概念,了解电路的分类,学会分析简单电路的连接方式,如串联和并联电路,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5.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实验报告,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收获。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电流和电路的学习将更加深入。但由于电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3.引入新课:电流和电路。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电流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
(1)电流的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单位:安培(A),讲解电流单位的由来及换算关系。
(3)电流的计算方法:电流I =电荷Q /时间t。
(4)通过示例计算,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大小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三)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如闪电、电流表指针偏转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兴趣。
2.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
1.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电流和电路的现象,降低知识点的抽象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教案: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2. 电路的定义: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能够让电流流动的闭合路径。
3. 电路的类型:根据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 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即I=U/R。
5.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定义和类型,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图。
3.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计算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类型,欧姆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向。
2. 电流的概念:解释电流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流是由电荷的流动产生的。
3. 电路的定义和类型:讲解电路的定义,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4. 欧姆定律: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讲解电路图的绘制规则,让学生能够正确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6.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给定电压和电阻,求电流的大小。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类型和欧姆定律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的概念 I = Q/t电路的类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欧姆定律 I = U/R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电流的概念,并给出电流的计算方法。
答案: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1.电流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及其测量。
2.电路的组成部分、类型及特点。
3.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电流的形成及测量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电流的概念。
2.电路类型的分析,引导学生识别并理解不同类型的电路。
6.家长辅助: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在电路方面,对简单电路的连接方式有所了解,但分析电路类型、特点的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和讲解,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3.学生在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实践,这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a.论述电流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b.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优缺点。
c.阐述欧姆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d.指出电流和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安全用电、节能等。
3.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并记录以下内容:
a.家庭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了解不同用电器的电流消耗。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以及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
2.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疑问,教师解答疑问,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2.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流,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3. 电路的类型:根据电源和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电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4.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使用时,要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进行正确选择,并注意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能够描述电流的特点。
2. 掌握电路的组成和类型,能够分析实际电路。
3.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能够进行基本测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类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难点:电流的计算、电路图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路图示教具。
2. 学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路图绘制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
2. 电流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定义,讲解电流的计算方法。
3.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的作用,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4. 电路的类型: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区分两种电路。
5.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测量电流和电压。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类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电流: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安培(A)电路的组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流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电路的类型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使用方法:根据量程和分度值进行选择,注意电流方向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我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2.总结电流和电路的概念、组成和连接方式,强调电流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强调电压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等。
4.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些亮点也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2.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照明电路和手机充电等实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教案一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2.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小小电动机、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
2 学会画简单电路图【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连接电路,组织讨论。
【教学方法】:1.类比法:课件展示同学们熟悉的水流的形成得出电流的形成。
2.分组实验法: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进行实验。
3.示范——合作学习——训练的方法:在教师规范准确的示范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己动手实验,掌握连接实物及画电路图的知识。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认识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知识。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干电池,小电动机、开关,灯泡各一个;几种开关各一个;三种不同电源的手电筒;音乐贺卡。
学生:(分组实验用)干电池,灯泡,电动机,开关,导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彩灯,[出示彩灯]我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让它们也亮起来,美化美化教室,好不好?在动手实验之前,请同学们注意两点哟[展示:绝不允许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开关在接入电路时要断开!] 请同学们打开桌子上的盒子,利用盒子中的器材,使你们的彩灯亮起来。
老师要看看哪个组完成得最快最好哟!完成好了的小组请举起你们桌上胜利的小红旗!(老师巡视各组实验)看到同学们的彩灯亮起来,老师真高兴!咦?你们这三个小组的红旗为什么还没有插上呢?生:我们的灯不会亮!哦!别难过,这节课我们就将一起研究这些灯为什么会亮,又为什么不会亮!板书课题:电流和电路(请将开关断开)二、进行新授刚才同学们连接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完整电路,(老师出示电教板)闭合开关后,灯泡会发光的,那么,你认为要构成一个完整电路,必须要有哪几个要素呢?板书:1。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介绍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以及电流的单位。
2.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3. 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解释电路闭合和断开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
4. 电流表的使用:介绍电流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5. 电路图的绘制: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方向和单位。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
3. 培养学生掌握电路闭合和断开的特点,能够判断电路的状态。
4. 教会学生使用电流表,能够正确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5. 培养学生学会绘制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电流表的使用、电路图的绘制。
难点:电流的方向、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路图、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电路、学校实验室电路等,引导他们思考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方向。
2. 讲解电流的概念:向学生讲解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和单位,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存在和作用。
3. 讲解电路的组成: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
4. 讲解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解释电路闭合和断开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
5. 讲解电流表的使用:介绍电流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6. 讲解电路图的绘制: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他们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形描述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和单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流和电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短路及其危害【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干电池,灯泡,小电动机、电铃,灯座,开关及导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演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做了短暂的定向移动,实际生活中,灯泡持续发光,就要不断地有电荷定向移动,怎样才能得到持续不断地电荷移动呢?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一)电流展示想想做做中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灯泡亮起来,电动机转起来?小组探究。
多媒体演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实验连接:实验结果表明:要让小灯泡发光,就必须有电池,还要用导线将它们与电池连接成闭合回路。
由此引出电流的概念: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与水流作类比讲电流的概念。
通电前后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多媒体动画展示)溶液中离子的通电时电荷的移动2.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要有电源;电路处处闭合。
4.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
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多媒体演示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方向实验现象:当电流由正极经过发光二极管流向负极时,二极管发光,反之,电流不能由负极经过发光二极管流向正极,二极管不会发光。
实验表明: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根据其发光与否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及电流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和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组成,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3、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4、通过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
二、过程与方法1、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2、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动脑动手。
2、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判别通路、短路和断路。
【教学难点】电路的短路及其危害。
【实验准备】教师用:简单电路示教板、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电池(2节)、开关、小灯泡及灯座、电子门铃、小电机、若干导线。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诱思【播放视频】2008年3月13日下午5点47分左右,位于南京学府路的东南大学老校区动力楼(4层)突然发生大火。
受大风影响,火势较大,将动力楼第四层基本烧毁,过火面积近千平方米,虽无人员伤亡,而东南大学10个实验室被烧毁,多年学术资料毁坏.【设疑】火灾原因查明:火灾的元凶是导线“短路”所致,何为短路呢?认真观看视频【板书课题】第二节电流和电路(设计意图: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通过时事新闻事件,从事物的反面让学生感受电路故障的危害的同时,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学习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电流1.电流的形成【想想做做】实验:怎样使小灯泡持续发光?(1)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如何使一盏小灯泡发光?(2)如何控制灯泡的亮与灭?(3)请同学们将这个电路连接好。
【实验警示】(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2)开关要能控制灯泡,且连接时开关是断开的!(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用导线将电池、开关、小灯泡连接起来,有了“电”的流淌路径,体会电流的形成过程。
)【设疑】灯泡发光有电流通过,你想知道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吗?【播放视频】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动手连接电路让小灯泡发光。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聆听老师点拨。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猜想。
提示: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
2.电流的方向【小结】原来金属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子,当接上电源后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使学生形象认识电流的形成,激发兴趣,并为电流方向引出做准备。
)【提出问题】水流有方向,马路上的人流有方向,那么电流有没有方向?【播放动画】电流和水流的类比【点拨】实际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负电荷),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7页,回答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使学生认识到电流是有方向的。
)【想想做做】桌上的器材怎样连接,使发光二极管亮起来?思考电流有没有方向。
观看视频,了解电流的存在生答: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提醒:发光二极管也叫(二)电路1.电路的组成【归纳总结】(1)按照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2)电池的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动手,判断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还可以直接通过脚的长短判断。
)【做一做】学生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思考: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强调电路的闭合性)【议一议】观察自己连接的电路,回答: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说出各部分的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认识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PPT展示】各种各样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
电源:LED,具有单向导电的特点。
学生体验电源外部电流流向:正极→用电器→负极学生在实验中体验讨论、回答: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有电源,电路要闭合。
学生:完整电路包含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元件的作用干电池氧化银电池蓄电池开关:单刀开关空气开关拉线开关用电器:(设计意图:培养观察能力,由简单电路联想到家庭电路及其它复杂电路的组成。
)【考考你】你能把连接的电路记录下来吗?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明白,最能说明问题。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三)电路图(设计意图:在没有符号经验的前提下让学生尝试画电路,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引出用简单形象的符号来表示实际电路元件的方法,同时领悟到物理学知识的美。
) 【过渡】为了便于研究,人们通常用图形符号来表示这些元件。
【找朋友】认识常见的实物和电路元件符号(指导学生自学)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小荷才露尖尖角】看下面实物图,相信你能画出它的电路图!【想一想】:通过实践,你认为画电路图应注意什么?学生观察电路,讨论探究。
学生观察符号图例并识记。
(四)电路的状态 1.通路【教师点拨】画电路图注意事项: ①必须用统一电路符号表示元件,不能用实物图形。
②整个电路图化成方框图,除滑动变阻器外,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③按照实物图元件排列顺序画电路图,元件状态要一一对应(如:开关是断开还是闭合;滑动变阻器下边的接线柱接左侧,还是右侧)。
④各连接处不要形成开路,节点要点好。
⑤养成随时将各元件的字母名称标记的习惯。
一般来说,灯泡用L ,开关用S 表示。
【小试身手】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圈。
(【设计意图】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画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动手画图,检测学习效果,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连连看】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器材电源、1个灯泡、1个开关、若干导线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小灯泡发光,用电器能正常工作,说明此电路为通路。
【连连看】学生动手操作:将上面电路开关断开学生动手画图, 并交流画电路图的经验。
学生动手画图,相互对照。
学生连接电路。
2. 断路3.短路小灯泡不发光,电路某处被切断,电路中无电流通过,此电路为断路或开路。
介绍两种断路故障:(1)接触不良;(2)导线断开【实验】(1)开关闭合,灯工作吗?(2)出现了什么问题?(3)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实验】完成教材P39演示实验: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两端,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电源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讨论:工作的用电器为什么不工作了?小灯泡不发光,用电器部分被短路,电流流经外导线绕过小灯泡,此电路为局部短路。
【演示并揭秘】家庭电路线路板,负极接上保险丝的一端,另一端用尖嘴钳捏住接触正极,保险丝迅速熔断,产生火花。
(设计意图: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连接实物的能力。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短路现象,认识短讨论说明电路的工作情况,认识通路和断路。
分析:(1)不工作。
(2)电源短路。
(3)去掉“短路”导线。
电源短路:是指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
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路危害。
)【师生小结】定义特点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断(开)路某处被切断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电源短路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危害大,电源烧毁,绝对不允许用电器被短路用电器被导线直接连通被短路的用电器不工作局部短路:是指电路中某一部分电路首尾短接,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被短路的用电器,该用电器不会工作。
三、盘点收获归纳总结小结提纲:见附件1学生梳理四、当堂达标诊断反馈(课件展示)见附件2完成检测见附件2五、回归生活应用创新完成《助学》“小试身手”部分内容课后完成作业题:见附件3【板书设计】§15.2 电流和电路一、电路的组成元件及作用:二、电流的形成及方向规定: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三、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四、元件符号及电路图【教学反思】电学内容比较抽象,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培养目标走向多元化。
新课标的要求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为此,本节教案的设计完全是在领会了新教材设置意图的基础上采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从连接基本的电路开始认识电路的基本构成,接着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探究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再利用电路的元件符号替代实物画出电路图,并实际动手操作,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
最后,通过展示学生完成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对比、鉴定,比较优劣得出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而突破短路这一难点的思路则是进行时事新闻案例警醒,最后演示实验,用事实说话揭秘问题。
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是与上节所学的两种电荷没有充分的联系,即让学生明白电荷定向移动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没有进行拓展延伸。
附件1 :附件2:达标测试1.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消耗电能的,输送电能的和控制电路通断的___________组成。
【答案】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2.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常见的化学电池有、,在供电时将能转化为能。
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工作时把能转化成能.【答案】干电池锂电池化学电电能其他形式能3.,标出图中当开关闭合时的电流方向。
【答案】4. 如图所示,若断开开关S2 、闭合开关S1 ,则电路是路;若只闭合开关S2 ,则电路是路;若断开开关S 1 、S2 ,则电路是路。
【答案】通短断5. 画出下面实物连接图的电路图。
【答案】附件3:选作1. 遇到电路中的用电器不工作时,你怎样分析?2. 尝试设计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并使它们能同时亮,也能同时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