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doc22个)4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一条为了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操纵,提高企业内部操纵与经营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连续进展,爱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内部操纵规范包括差不多规范、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等。

差不多规范规定企业内部操纵的差不多目标、差不多要素、差不多原那么和总体要求,是制定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的差不多依据。

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依照差不多规范制定,是对企业有效执行差不多规范作出的具体规定和应用说明。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和其他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中小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能够参照本规范和具体规范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操纵。

第四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操纵,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治理层和全体职员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差不多目标的一系列操纵活动:〔一〕企业战略;〔二〕经营的效率和成效;〔三〕财务报告及治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四〕资产的安全完整;〔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有义务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企业,应当确保财务报告及治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具备条件的,还应同时实现其他操纵目标。

第五条企业内部操纵涵盖企业经营治理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和各项业务环节。

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能够结合实际情形,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建立健全内部操纵。

然而,建立有效的内部操纵,至少应当考虑以下差不多要素:〔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阻碍、制约企业内部操纵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操纵的基础。

内部环境要紧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发布单位】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文号】财会[2008]7号【发布日期】2008-05-22【生效日期】2008-05-22【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审计局,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专员办,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现予印发,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二OO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一、单选题
1、()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A、风险规避
B、风险分担
C、风险承受
D、风险降低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风险降低。

2、()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A、内部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内部控制
A B C 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风险评估。

二、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经历的阶段的有()。

A、内部牵制
B、内部控制制度
C、内部控制结构
D、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A B C 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企业内部控制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以及全面风险管理等六个阶段。

三、判断题
1、企业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

()
对错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强调法治。

法治越到位,企业越安全稳定。

2、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
对错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阐述如何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2008年5月22日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审计局,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专员办,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现予印发,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五条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是一种组织管理控制制度,旨在确保企业在各个层面和方面,从战略到操作层面,保持有效的风险管理、合规性和经营绩效。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保护企业的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降低风险,增加持续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下面本文将从构建内部控制的意义、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要素、内部控制实施的步骤和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构建内部控制的意义1.保护企业资产:企业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的资产得到妥善保护,包括财产、财务信息、知识产权等。

通过建立完整的财务制度和报告体系,有效控制资金的流动和使用,避免资产的浪费、滥用和挪用。

2.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财务造假和舞弊的风险。

通过内部控制的配套制度和流程,例如财务核算、核销制度、审计程序等,确保会计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提高经营效率:有序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和岗位职责,明确权责,减少决策的局限性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4.降低风险: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并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

通过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机制,例如风险评估、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和预警等,提升企业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5.增加持续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规范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透明度和合规性,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促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增加持续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要素1.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1)明确责任和权力:明确和界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力,实行分工合作、责权一致的原则。

(2)制定完备的制度和流程:建立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流程和制度,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按照制度和流程进行,并通过规范操作手册等方式加以记录和实施。

(3)建立有效的内部监控机制:建立监控与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检查和随机审计,防止违规行为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内
部效率和提高企业的效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想有效地控制内部活动,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首先,企业要完善各级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使其
能正确理解和坚持企业价值观,坚持“自我控制”,主动控制企业内部活动,支持实施企业内部活动的有效控制,以确保实施有效监督和治理。

其次,企业要实施内部审计和检查,以及检查审计的工作,衡量不同层次的内部控制效果,审计部门可以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使错误及时得到发现,采取合理的措施纠正和改善,减少损失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发生。

此外,企业要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基础知识和审计技术知识,保证员工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减少失误,确保工作实施的顺利。

最后,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持续把握企业
的变革发展,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公司的运行规则,制定具体的管理标准,使管理更加科学、有序。

总之,通过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过程,很好地规范了企业
的内部活动,确保企业正确、有序、高效地实施管理活动,实现安全、有效、稳定的发展。

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非常重要,企业应加强控制,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是企业的发展的关键。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发布单位】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文号】财会[2008]7号【发布日期】2008-05-22【生效日期】2008-05-22【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审计局,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专员办,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现予印发,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二OO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审计局,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专员办,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现予印发,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doc22个)4
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对外投资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引导企业加强对外投资内部控制,规范对外投资行为,防范对外投资风险,保证对外投资的安全,提高对外投资的效益,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对外投资,主要是指企业根据投资计划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子公司投资、联营企业投资和合营企业投资。

企业除长期股权投资以外的投资,可以参照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货币资金》进行控制。

第三条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对外投资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以下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一)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二)投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应当真实,支持投资建议和可行性的依据与理由应当充分、可靠;
(三)对外投资实施方案应当科学完整,投资合同或协议的签订应当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应当全面及时,投资收益的确认应当符合规定,投资权益证书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计
对外投资中主要业务环节的责任人员、风险点和控制措施等。

对实际发生的对外投资业务,企业应当设置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的开展情况,加强内部审计,确保对外投资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企业应当加强对审批文件、投资合同或协议、投资方案书、对外投资处置决议等文件资料的管理,明确各种文件资料的取得、归档、保管、调阅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规定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第三章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控制
第八条企业应当加强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环节的控制,对投资项目建议书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对外投资决策合法、科学、合理。

企业因发展战略需要,在原对外投资基础上追加投资的,仍应严格履行控制程序。

第九条企业应当编制对外投资项目建议书,由相关部门或人员对投资建议项目进行分析与论证,对被投资企业资信情况进行尽责调查或实地考察,并关注被投资企业管理层或实际控制人的能力、资信等情况。

对外投资项目如有其他投资者,应当根据情况对其他投资者的资信情况进行了解或调查。

第十条企业应当由相关部门或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
业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对投资项目的目标、规模、投资方式、投资的风险与收益等作出评价。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由相关部门或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独立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应当全面反映评估人员的意见,并由所有评估人员签章。

对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独立评估。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经股东大会(或者企业章程规定的类似权力机构)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按照职责分工和审批权限,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审批。

重大的投资项目,应当根据公司章程及相应权限报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者企业章程规定的类似决策机构)批准。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投资审查委员会或者类似机构,对达到一定标准的投资项目进行预审。

在预审过程中,应当审查以下内容:(一)拟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调控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主业发展方向和对外投资的总体要求,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拟订的投资方案是否可行,主要的风险是否可控,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企业是否具有相应的资金能力和项目监管能力;
(四)拟投资项目的预计经营目标、收益目标等是否能够实现,企业的投资利益能否确保,所投入的资金能否收回。

只有预审通过的投资项目,才能提交上一级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
审批。

第十三条企业集团根据企业章程和有关规定对所属企业对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批时,应当采取总额控制等措施,防止所属企业分拆投资项目、逃避更为严格的授权审批的行为。

第四章对外投资执行控制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制定对外投资实施方案,明确出资时间、金额、出资方式及责任人员等内容。

对外投资实施方案及方案的变更,应当经企业董事会或其授权人员审查批准。

对外投资业务需要签订合同的,应当征询企业法律顾问或相关专家的意见,并经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签订。

第十五条以委托投资方式进行的对外投资,应当对受托企业的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进行调查,签订委托投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掌握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定期组织对外投资质量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企业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和有关规定向被投资企业派出董事、监事、财务负责人或其他管理人员。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对派驻被投资企业的有关人员建立适时报
告、业绩考评与轮岗制度。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加强投资收益的控制,投资收益的核算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外投资取得的股利以及其他收益,均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严禁账外设账。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加强对外投资有关权益证书的管理,指定专门部门或人员保管权益证书,建立详细的记录。

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接触权益证书。

财会部门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与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清点核对有关权益证书。

被投资企业股权结构等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当取得被投资企业的相关文件,及时办理相关产权变更手续,反映股权变更对本企业的影响。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与被投资企业核对有关投资账目,保证对外投资的安全、完整。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加强对投资项目减值情况的定期检查和归口管理,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和审批程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财务报告编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对外投资处置控制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加强对外投资处置环节的控制,对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的决策和授权批准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第二十三条对外投资的收回、转让与核销,应当按规定权限和
程序进行审批,并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对应收回的对外投资资产,要及时足额收取。

转让对外投资应当由相关机构或人员合理确定转让价格,并报授权批准部门批准;必要时,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机构进行评估。

核销对外投资,应当取得因被投资企业破产等原因不能收回投资的法律文书和证明文件。

第二十四条企业财会部门应当认真审核与对外投资处置有关的审批文件、会议记录、资产回收清单等相关资料,并按照规定及时进行对外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确保资产处置真实、合法。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对外投资项目后续跟踪评价管理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投资项目和所属企业超过一定标准的投资项目,有重点地开展后续跟踪评价工作,并作为进行投资奖励和责任追究的基本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