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提纲总结【精排】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

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生物非生物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2能生长不能生长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第四节知识汇总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第四节知识汇总复习

第一节生物和非生物1、观察蜗牛:(1)蜗牛的外形特征:体外有螺旋状的外壳,内有柔软的身体,外壳具保护作用。

(2)头部:①触角:两对。

是蜗牛的主要感觉器官,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②眼:着生于触角的顶部。

③口:是主要的摄食器官,主要食用植物的根、叶和叶芽。

④腹部:具有腹足,有腺体能分泌粘液,所以蜗牛经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腹足是无蜗牛的运动器官。

(3)蜗牛的生理特征:①趋光性:依靠视觉向着光亮处运动②应激性: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③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但没有听觉(4)蜗牛的生活习性: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主食植物的根、叶和叶芽。

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

2、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非生物:就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3、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生物能生长、呼吸、繁殖、遗传变异、具有应激性等特征,而非生物则没有这些特征,概括起来,生物和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就是:有没有生命。

生物的生长、呼吸、排泄、需营养等生命特征,总而言之,生物体的最基础的特征..........就是:新陈代谢。

没有新陈代谢就没有生命。

4、生物和非生物的关系:两者共同组成自然界,非生物是生物生存的基础,没有非生物就没有生物,生物最终将转化成非生物。

5、各种各样的生物可分为动物和植物。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植物和动物主要可以通过营养方式(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否能自由快速运动、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区分。

其中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是动物和植物的根本区别。

注意:能吃东西的不一定是动物。

如:猪笼草能捕食小动物。

会运动的也可能是植物,如小球藻靠变鞭毛可在水中游动。

6、动物和植物的关系:植物为动物直接或间接提供了营养,植物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动物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一、动物的分类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

2、动物分类依据主要是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复习知识要点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复习知识要点 浙教版

第2章观察生物复习要点1、蜗牛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但无听觉。

2、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七点,它们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①具有相同化学成分。

②生物一般由细胞构成。

③生物体能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④生物体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

⑤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应激性)⑥生物体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⑦生物体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最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需摄食。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摄食获取营养物质。

▲动物的分类:根据身体上有无脊椎骨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4、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先发现细胞的人是罗伯特·胡克其实他也只是看到细胞壁。

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1)细胞膜:主要起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

(2)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由纤维素组成)。

叶绿体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只有在光照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才有。

液泡:含有大量的细胞液,可以溶解多种物质。

)16、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科学家施来登和施旺,其内容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5、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细胞分裂是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最引人注目的是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最终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细胞生长是子细胞不断长大的过程,它们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

细胞分化是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

17、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放大正立的虚像)进行观察。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以植物茎叶为食。

2、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但无听觉。

3、生物:①.有应激性(对外界刺激有反应)②.能生长③.能呼吸④.能进化⑤.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⑥.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⑦.能生殖和发育⑧.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⑨.能适应并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摄取食物;②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

第二节细胞1、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布朗发现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施莱登与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魏尔嘨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2、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需用显微镜观察(放大镜观察不到)4、细胞的形态:蝌蚪状,椭圆形,梭形,扁平圆形,长方形等5、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细胞壁 6 由纤维素组成,保护、支持细胞,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动物细胞细胞膜 1 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 2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 3 含有遗传物质液泡 4 内有细胞液叶绿体 5 光合作用场所,内含叶绿素6、显微镜的构造:1,目镜;2,镜筒;3,物镜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压片夹;7,遮光器(调节通光量);8,通光孔;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7、显微镜的使用包括:a.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b.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用平面镜,光线暗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放片: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通光孔;d.调焦:①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②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12

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12

五、细胞1、显微镜(1)显微镜发展史:①1590年,一位荷兰人用两块透镜制造出了第一台显微镜。

②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③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功能(课本P54,一定要掌握)。

物镜与目镜中的10×代表放大10倍,40×代表放大40倍。

常用的目镜有5×、10×、12.5×;常用的物镜有4×、10×(低倍镜)、40×(高倍镜);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3)显微镜的使用:(五步骤)1、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水平桌面上,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于接近光源、体前略偏左的地方。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让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必须睁开),右手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

注意:光线强时用平面反光镜,光线暗时用凹面反光镜。

3、放片:将所需观察的物体或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

4、调焦:两手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从旁观看物镜,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再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两手慢慢向内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观察到物像,再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5、观察:观察时,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注意:显微镜下的物象是相反的像。

2、细胞(2)(1)细胞结构: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比较:2、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顺序:擦、滴、取、展、盖、染、吸。

(擦干净、滴清水、取洋葱表皮、在载玻片清水处展开、盖上盖玻片[与载玻片45度角]、染色、吸水)3、细胞(3)(1)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期末总复习提纲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期末总复习提纲 浙教版

第2章复习资料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主要内容1.蜗牛的结构:两对触角,眼在长触角处,足,口(吃东西的地方),壳,要借助工具放大镜观察。

2.放大镜的作用:一手拿放大镜的柄,放于被观察物体的上方,眼往放大镜内观察,并将放大镜与被观察物的距离逐渐加大,观察到大而清晰的图象。

先观察外表后观察内部再观察一些变化的方式。

3.蜗牛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但基本上没有听觉,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因为足部能分泌出一种黏液,防止爬行时滑落也为了留下信息,蜗牛为何四处爬行呢?是为了觅食、求偶、找朋友、、、4.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分类标准不同,则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4.7万种)和无脊椎动物(120万种)。

1.五种脊椎动物形态特征比较 8种无脊椎动物 用鳃呼3.节肢动物的特点(动物界中最多,有100多万)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2对翅害虫:危害人的健康和动植物生长的的昆虫,如:蝗虫、苍蝇、蟑螂等。

益虫:可帮助植物传份,消灭害虫,为人类提供物质的昆虫,如:蚕蛾、螳螂、蜻蜓、蜜蜂等第3节常见的植物1.花的结构:有花萼,花瓣,雌蕊(多个),雄蕊(1个)组成。

2.植物根据是否产生种子,分为有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又根据种子是否被果皮包被分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3.被子植物又被称为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界总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比如郁金香,桃树……裸子植物根系发达,不形成果实。

比如铁树,水衫,银衫,银杏,松树……4.无种子植物分为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他们的特点分别是:蕨类植物:象胎生狗脊、满江红等,它们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没有种子,但具有根、茎、叶。

靠孢子繁殖后代。

苔藓植物:像地钱、葫芦藓一样,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的根(是假根),只有茎和叶,也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

藻类植物:象紫菜、海带、水绵等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没有花、果实、种子,用孢子繁殖的低等植物。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二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二章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自然界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特征(如蜗牛)非生物(如木茶几)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能生长不能生长需要摄取营养物质不需要营养物质能进行呼吸不能进行呼吸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具有繁殖、遗传、变异等特性不具有繁殖、遗传、变异等特性二、观察蜗牛:1.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使用放大镜是为了能观察得更清楚。

2.蜗牛的结构:蜗牛的身体包括眼、壳、口、足、触角等部分,如图所示。

(1)蜗牛的壳呈螺旋状,壳内紧贴外套膜,里面有柔软的身体。

(2)蜗牛的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

(3)蜗牛的眼睛长在较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

(4)蜗牛的口位于头部的腹面,口里有颚片和齿舌,齿舌上长有小齿,齿舌前端可伸出口外刮取食物。

(5)蜗牛的足是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腺,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有味觉、视觉、嗅觉、触觉,但没有听觉。

4.蜗牛的感觉(1)视觉:蜗牛的眼位于后一对触角的顶端,能感受光线的强弱。

(2)触觉:蜗牛有两对触角,前一对短,后一对长,触角的触觉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

(3)嗅觉和味觉:蜗牛的后一对触角有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

(4)听觉:蜗牛没有听觉,实验时用力鼓掌它也没有反应。

题型生物与非生物的识别判断5.蜗牛的活动和生存环境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第2节:细胞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胡克发现了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_细胞壁__,细胞的大小一般是几微米~几十微米。

2、_显微镜__的发明让发现细胞成为可能。

3、德国科学家_施旺_和施莱登_在总结前人大量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__细胞_所构成;4、细胞学说主要内容:①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细胞_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_的单位;③细胞是由_细胞分裂_产生的。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提纲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共同特征:能呼吸,能生长,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2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但没有听觉。

3英国胡克发现细胞,德国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德国魏尔啸完善细胞学说。

4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5细胞结构及各结构的独特功能——见课文39页6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见课文41,42页7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实验——课文44-45页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8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9植物基本组织有哪些?其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见课文49页10人体基本组织有哪些?其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见课文50-51页11皮肤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

皮肤是器官。

理由:它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构成。

皮肤功能:保护,感受刺激,分泌和吸收。

12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13 器官与系统——见课文53-55页14易错归类的动物哺乳类:鲸,白鳍豚,海狮,海豹,蝙蝠两栖类:娃娃鱼(大鲵)15哺乳类和鸟类事恒温动物,其他都是变温动物。

16能区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有:蚊子,蚕,蝴蝶,蜂,蛾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有:蝗虫,蚱蜢,蜻蜓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完整版)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完整版)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完整版)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姓名:第二章观察生物1、我们根据物体是否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将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有严整的细胞结构(除病毒以外)。

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摄取食物;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蜗牛头部有2对触角,期中长触角上端有一对眼,在触角下方有一张口_,壳具有保护、防止水分散失_的作用,腹足在爬行时能分泌粘液。

4、蜗牛具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四种感觉,但没有听觉。

5、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6、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7、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8、罗伯特。

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

9、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10、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1、(1)握显微镜应握显微镜的哪一部分结构?镜臂(2)载物台是用来放置装片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3)在做实验时要用_压片夹固定载玻片。

(4)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孔称为光圈(5)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转动时细准焦螺旋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粗准焦螺旋向前调镜筒下降(“上升”或“下降”)。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知识复习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知识复习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知识复习要点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概念汇总1.知识结构: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生物:①.有应激性②.能生长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最基本的特征)④.有严整的结构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3.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①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根本区别)。

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②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

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4.地球上生存的动物已确定名称的约有125万多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5.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6.植物的: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7.植物根据繁殖方式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有种子的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无种子植物的特点是:没有花,不形成种子,不用种子、用孢子繁殖。

8.瑞典博物学家:林耐是在分类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9.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10.系界门纲目科属种,级别越高,种类越多,共同点越少,级别越低,种类越少,共同点越多,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

11.多细胞生物体都由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12.过程,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常常是相伴而行的。

13.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复杂变化,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之后,细胞的大小、个数发生变化;形态、结构、功能不变。

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变化是①出现染色体②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14.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它的个体数增加15.细胞生长: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

生长过程中,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增大个体体积。

16.细胞分化:子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观察蜗牛(1)蜗牛的外形特征:①体外有螺旋状外壳,内有柔软的身体,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②头部:触角:两对,前短后长。

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的功能。

眼:着生于触角的前端。

口:口里有鄂片和齿舌,主食植物的根、叶和叶芽。

③腹部:具有扁平的腹足,肌肉发达,是运动器官。

有腺体能分泌黏液,所以蜗牛经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黏液可以减小摩擦、留下信息等。

)(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

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

(3)现在人工饲养的白玉蜗牛可以食用。

(4)领悟: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一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观察次序。

二能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总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知识点二: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1、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是前者具有严整的结构,有应激性(对刺激具有反应)、有生长、繁殖、变异现象、需要营养、需要排泄,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是生物具有生命,能进行新陈代谢。

具体可以通过下表展示:能否遗传和变异能否能否进行新陈代谢能否是否需要营养是否知识点三:细胞发现和细胞学说(1)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际上是死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也即木栓的细胞壁结构)。

(2)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知识点四: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较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动物植物细胞壁无有细胞膜有有细胞质有有细胞核有有叶绿体无有液泡无有细胞壁:纤维素构成,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细胞和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含细胞液。

2、说明:我们把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称为细胞的基本结构。

科学_浙教版_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1

科学_浙教版_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1

第二章复习知识点一、观察蜗牛(1)放大镜:①放大镜一般由玻璃制成,用手摸可以感觉到它是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

②放大镜能将观察对象放大,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③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不要离得太远,也不要贴得很紧。

(2)蜗牛的外形特征:①体外有一个螺旋状的外壳,它具有保护作用;②头部:触角:有两对,上一对较长,下一对较短,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眼:生长在较长那对触角的顶部,具有视觉作用。

口:生长触角的下方,具有摄取食物作用。

③腹部是较肥大的足,是运动器官,足内有足腺,能分泌黏液,因此蜗牛在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作用:1、可以减小爬行时与地面间的摩擦;2、可以传递信息)(3)蜗牛的生理特征:陆生,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常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喜欢夜间活动,主要食物是一些植物的叶和嫩的叶芽,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作用,是一种农业害虫。

二、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②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现象;④生物体都有应激性;⑤生物体都有生殖、繁殖后代的能力;⑥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周围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①营养方式不同:(根本区别)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摄取现成的养料养活自己,属于异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

②动物能进行自由快速地运动,植物却不能。

三、常见的动物(1)动物的分类根据有无的脊椎骨,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1、脊椎动物(约4.7万种)可分为五大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①鱼类:基本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体温不恒定。

代表:淡水:鲢鱼、鲫鱼、草鱼、鲤鱼等;海洋:黄鱼、带鱼、鲨鱼等②两栖类:基本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成体可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水陆两栖),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也用皮肤呼吸,体温不恒定。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2)(K12教育文档)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2)(K12教育文档)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2)(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2)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8. 物体体积的测量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教材)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教材)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观察蜗牛用放大镜)蜗牛是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两对触角,眼(长触角顶端),壳(具保护作用),腹足(运动器官),触角(两对、上长下短)、口。

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但无听觉;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因为腹足部能分泌出一种黏液,防止爬行时滑落也为了留下信息。

蜗牛为何四处爬行?为了觅食、求偶、躲避天敌……。

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

2、生物与非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生命。

生物基本特征:具严格的生物结构(细胞);有新陈代谢现象;能生长发育;有生殖、繁衍后代的能力;有遗传和变异现象;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第二节:细胞1、细胞学说创立的历史: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

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郎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0年后魏而啸进一步总结,得出最终细胞学说(书上37页最下面)2、动物与植物细胞的区别3、细胞的结构:(1)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都有):细胞膜(保护,控制细胞内外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在分裂时会出现染色体)(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液泡(内含细胞液水果的汁液就是液泡里的细胞液。

如番茄和西瓜的果汁)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有叶绿素)洋葱表皮细胞中没有4、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是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导致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比如可以伤口愈合、头发长长。

细胞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进而形成了各种组织。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提纲总结【精排】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提纲总结【精排】
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对光①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粗调节器,使低倍镜前端距
载物台约1-2厘米的距离。(如右图)
2、对光②
转动遮光器,将光圈放大;
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同时用手将反光镜转向光源;
调节反光镜,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2.1生物与非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主要有七个基本特征:严整的结构能进行新陈代谢都有生长应激性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有遗传和变异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二、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外形有贝壳,身体柔软,有触角,移动时身下会有粘液。它有视觉,有触觉,有嗅觉,没有听觉。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2细胞
意义:
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产生的各种细胞形成了生物体的各种结构。
特别注意:
1.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生长和分化是相伴进行的。
2.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是不断进行的。
二、组织
概念: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疏导组织、分生组织
孢子繁殖方式:孢子。
植物代表植物:地钱、葫芦藓。
生活环境:树干、墙头或其他潮湿的环境。
藻类植物
特征: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但种类众多(约2万种),地球90%的光合作用由它们来完成。
繁殖方式:分裂、孢子
代表植物:蓝藻、绿藻、褐藻、红藻、硅藻,水绵,海带,紫菜(藻黄素含量多)
生活环境:水中,池塘和海洋中,少数在潮湿的地面上。
写出下列动物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保护组织机械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数量就越来越少
鱼类:卵生,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两栖类:卵生,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
体温不恒定
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或甲,贴地爬行,卵生,体温不恒定,用肺
脊椎动物呼吸
鸟类:体表有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中空,卵生,体温恒定,卵
生,用肺呼吸,连有气囊
哺乳类: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用肺呼吸
一、细胞发现史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虽然发现的是(),但的确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为向微观领域进军打开了大门。随后,又观察叶片表皮和树枝横切面,发现活的植物也是有细胞构成。
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和()提出了“细胞学说”。
写出下列动物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保护组织机械组织
特点:特点:
分布:根、茎、叶的表皮分布:木质部、韧皮部内
功能:功能:
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特点:特点:
分布:最广,根、茎、叶、花、分布:根、茎、叶内的导管和筛管
果实、种子中都有
功能:功能:
分生组织
特点:
分布:根尖、芽、茎的形成层
功能:
写出下列动物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
1.子细胞体积是母细胞的1/2;
2.子细胞数目是原来的2倍;
意义:
1.单细胞生物的个体增多;
2.多细胞生物个体内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生长:
概念: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般,他们能吸收营养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这个过程就是细胞生长。
意义:
细胞分化
概念: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样大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会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孢子繁殖方式:孢子。
植物代表植物:地钱、葫芦藓。
生活环境:树干、墙头或其他潮湿的环境。
藻类植物
特征: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但种类众多(约2万种),地球90%的光合作用由它们来完成。
繁殖方式:分裂、孢子
代表植物:蓝藻、绿藻、褐藻、红藻、硅藻,水绵,海带,紫菜(藻黄素含量多)
生活环境:水中,池塘和海洋中,少数在潮湿的地面上。
意义:
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产生的各种细胞形成了生物体的各种结构。
特别注意:
1.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生长和分化是相伴进行的。
2.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是不断进行的。
二、组织
概念: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疏导组织、分生组织
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对光①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粗调节器,使低倍镜前端距
载物台约1-2厘米的距离。(如右图)
2、对光②
转动遮光器,将光圈放大;
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同时用手将反光镜转向光源;
调节反光镜,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特点:特点:
分布: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分布:分布较广,如血液、软骨、肌腱等
体内各种管腔内表面
功能:功能: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特点:特点:
分布:四肢、躯体(骨骼肌)、心脏(心肌)分布:脑、脊髓和周围神经中
胃壁、肠壁(平滑肌)
功能:功能:
三、器官和系统
概念: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皮动物
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昆虫纲
环节动物甲壳纲
线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蛛形纲
多足纲
2.5常见的植物
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特征:既有根、茎、叶(营养器官),又有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种子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植物代表)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的植物,没有果皮包被
高倍镜观察②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节细调节器,直到物象清晰。
5、显微镜复原
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揩净镜体。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细胞分裂:
概念: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系统。
写出下列系统的名称
2.4常见的动物
一、动物分类(写出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 )以及生物之间的( )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
随着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来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越来越近,生物种
2.6物种的多样性
营养方式不同动物
生物
植物
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不同单细胞生物
生物
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
由单个细胞构成,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的独立生物体。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3、低倍镜观察①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
用弹簧夹片压住载玻片两端。
低倍镜观察②
两眼从侧面注视,将物镜降至距标本约0.5厘米时停止。
低倍镜观察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调节器,缓慢上升镜筒,直到视野中出现物象,再用细调节器调节。
4、高倍镜观察①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象,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正中央。
细胞学说的内容:
1.
2.
3.
二、认识细胞
1、细胞的形状
有圆的、立方形的、柱形的、菱形的、多边形的等多种形状。
2、细胞的大小
细胞一般很小,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三、细胞的结构
写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并写出各结构的作用
四、显微镜的结构
写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并能记住各个结构的作用
五、显微镜的使用
1、准备
(特征:有根、茎、叶、花和种子、无果实,大多数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
代表:
厥类植物
特征:有真正的根、茎、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有孢子。
繁殖方式:孢子。
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满江红,卷柏等。
生活环境:树林、田野、河流或湖泊边的阴湿环境中。
苔藓植物
特征:没有根,有小的茎、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有孢子。
2.1生物与非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主要有七个基本特征:严整的结构能进行新陈代谢都有生长应激性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有遗传和变异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二、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外形有贝壳,身体柔软,有触角,移动时身下会有粘液。它有视觉,有触觉,有嗅觉,没有听觉。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2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