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护绿地的布局与结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页面功能[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推荐] [投稿]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编辑:cbsky ] 浏览3565为贯彻落实《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加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规划质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特制定本《纲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
其中,依法批准的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纲要》由建设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全国各地城市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中,均应遵循本《纲要》。
在实践中,各地城市可本着“与时俱投”的原则积极探索,发现新问题及时上报,以便进一步充实完善本《纲要》的内容。
规划文本一、总则包括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模等二、规划目标与指标三、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五、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简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和规划指标六、树种规划规划绿化植物数量与技术经济指标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包括规划目标与指标、保护措施与对策八、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数量、树种和生长状况九、分期建设规划分近、中、远三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与效益估算十、规划买施措施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十一、附录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概况及现状分析一、概况。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护等基本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
1.0.3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1.0.4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城市绿地urbangreenspace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
2.0.2季相seasonalappearanceofplant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
2.0.3种植设计plantingdesign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2.0.4古树名木historicaltreefamouswoodspecies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本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树木。
2.0.5驳岸revertment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2.0.6土壤自然安息角soilnaturalangleofrepose土壤在自然堆积条件下,经过自然沉降稳定后的坡面与地平面之伺所形成的最大夹角。
2.0.7标高elevation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箅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8土方平衡balanceofcutandfill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基本相符。
2.0.9护坡slopeprotectlon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
2.0.10挡土墙retalningwall防止土体边坡坍塌而修筑的墙体。
城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一、基本概念A绿地城市绿地: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形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化等功能的活动。
B城市绿地的类型按在城市中的位置:城市绿地;郊区绿地按规模:大型绿地;中型绿地;小型绿地按服务对象:公共绿地;私用绿地;专用绿地按功能系统:生活绿地系统;游憩绿地系统;交通绿地系统按服务范围:全市性绿地;地区性绿地;局部性绿地C各类绿地的用地选择公园绿地1市区级综合公园:综合性公园要求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种类,有开阔的草地与浓郁的林地,四季景观变化多样。
2儿童公园:位置应接近居民区,并避免穿越交通频繁的干道。
3动物园:应与居民密集地区有一定距离,与屠宰场、动物毛皮加工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设防护林带,并注意防止污染城市水体。
附设在综合公园中,应在下风、下游地带,一般应布置在独立地段,以便采用安全隔离措施。
4植物园: (1)因用地较大,其位置常离居住区较远,但要尽可能设在近郊,有较方便的交通条件,便于广大群众使用。
(2)不要在有污染工业的下风下游地区,以免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要有适宜的土壤水文条件。
应尽量避免建在原垃圾堆场、远郊土壤贫瘠的生荒地或地下水位过高或缺乏水源的地方。
5体育公园:体育公园用地较大(一般不小于10公顷),建设投资大、管理养护费工,在一般城市中设置一到三处。
其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或与园林部门共同管理养护。
因为有大量的人流集散,要求与城市居住区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6纪念性园林:市区以外的纪念性园林不计在公园绿地面积中。
生产绿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科研植物园,卫生防护林、风砂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是郊区用地的一部分(也有苗圃、花圃在市区内的情况)。
绿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4. 制定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原则 1)控制城市连片发展,组织城市有序发展 2)加强规划前期调研,科学利用自然资源 3)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 4)保持历史城镇山水骨架和地方特色
(2)规划内容
1)生态功能区划的规划 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2)生态版块的规划 自然保护、人类游憩、历史文化 3)生态廊道规划 自然、游憩、景观、历史、城市廊道。
(3)规划原则
①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 ②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③ 分期实施,保证质量 ④ 实用适用,公众参与
3. 制定规划目标与指标
(1)规划目标 1)规划目标的方向 • 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 与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连 • 根据城市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目标,注意近、远期相结合。 2)规划目标的制定
8.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9.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10.城市绿地防灾避灾规划 11.分期建设规划 12.实施措施与绿线管理规划 13.城市主要规划植物名录等附录、附件
1. 规划前期调研 (1) 基础资料收集
1)测量及航片、遥感资料 地形图(1:5000或1:10000),专业图纸(航片、遥感等)。 2)自然资源资料 气象资料、土壤资料、地质水文、各类自然灾害资料。
城市道路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 干道绿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
二.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阶段(规划步骤)
现场调查 制定目标 规划方案
主要包括现场踏勘,文字、图纸、电子 文件、音像等资料收集,座谈访问,现 状问题分析研究,绘制现状图等内容。
对规划建设现状评价分析、结合标准 规范及相关规划要求,制定符合城市 发展、具备地域特色、方便建设管理 的规划目标。
交流汇报 专家评审 成果提交
莆田市防护绿地设计标准
莆田市防护绿地设计标准一、防护绿地的选址1. 地理位置:莆田市地处福建省中部,东临东海,南依溪湖,地势平坦,气候温和。
在选择防护绿地的地理位置时,首先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特点,选择地势较高、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区,使得防护绿地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防护作用。
2. 生态环境:莆田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护绿地的选址需要考虑到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动物栖息地,确保防护绿地建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将防护绿地的选址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避免在防护绿地选址区域内进行大规模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地区的自然状态,为防护绿地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资源。
二、防护绿地的建设标准1. 设施规划:防护绿地的建设应考虑到城市的自然灾害情况,根据城市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灾情况,科学规划防护绿地的建设标准和设施设置,包括护坡、防浪墙、护岸等防护措施,以有效地规避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危害。
2. 绿化要求:在防护绿地的绿化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植被资源,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和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布局,提高植被的密度和覆盖率,加强绿地的防护功能,形成生态防护系统。
3. 土壤改良:莆田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壤改良是防护绿地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强防护绿地对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三、防护绿地的植被配置1. 植被种类:根据莆田市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合理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被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提高防护绿地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 植被密度:在防护绿地的植被配置中,需要考虑到植被的密度和覆盖率,增加植被的密度,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加强防护绿地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3. 绿化管理:防护绿地的植被配置需要进行长期的管理和维护,包括定期修剪、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工作,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和防护功能的发挥。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1.总则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护等基本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
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4)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1)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
(2)季相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
(3)种植设计按植物生长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4)古树名木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以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树木。
(5)驳岸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6)自然安息角土壤在自然条件下,经过自然沉降稳定后的坡面与地平面之间所形成的最大夹角。
(7)标高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8)土方平衡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基本相符。
(9)护坡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
(10)挡土墙防止土体边坡坍塌而修筑的墙体。
(11)汀步在水中放置可让人步行过河的步石。
(12)园林建筑在城市绿地内,既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又具有观赏价值,成为绿地景观构成要素的建筑。
(13)特种园林建筑绿地内有特殊形式和功能的建筑,如动物笼舍、温室、地下建筑、水下建筑、游乐建筑等。
(14)园林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所用的小型设施。
健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塑城市绿色生态格局
观点OPINIONS健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塑城市绿色生态格局□黄晨峰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显示,近20年,全球城市人均绿地空间面积呈显著增加态势,由2000年的23.14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40.47平方米,扩大了约75%O城市绿地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消减噪声和美化环境等功能,也发挥着景观文化、居民休闲等作用。
什么是城市绿地?城市绿地又分为哪几类?城市绿地将产生怎样的生态效益?江西为何要大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镇)建设?对此,本文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城市绿地带来六大生态效益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公告》,城市绿地由5大类绿地组成,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
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休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主要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遗址公园、游乐公园等)和游园。
防护绿地是指用地独立,具有卫生、隔离、安全、生态防护功能,游人不宜进入的绿地,主要包括卫生隔离防护绿地、道路及铁路防护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公用设施防护绿地等。
广场绿地是指以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
附属绿地是指附属于各类城市建设用地(除“绿地与广场用地”)的绿化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区域绿地是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城乡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游憩健身、安全防护隔离、物种保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主要包括风景游憩绿地、生态保育绿地、区域设施防护绿地、生产绿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一、基本概念1、城市绿地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市民生活的环境载体。
绿地一词的定义和范围,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称为开敞空间.城市中的绿地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的有几座城部分。
我国现行标准城市绿地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2、绿地系统的定义及特征所谓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和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绿色有机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整体性特征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同的绿地类型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绿地类型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绿地系统发挥更多的综合功效。
(2)层次性特征现代城市绿地系统都具有一定完的内部也随着时间、季节的更替转换,发生着变化,导致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整的层次结构体系,按照规模及精细程度可以从大到小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3)互动性特征包括绿地系统各层次、要素内部的互动和绿地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互动。
(4)时间性特征绿地系统是一种有生命的系统.根据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植物景观会随时间、季节、年龄逐渐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绿地系统的时间性演变特征。
(5)开放性特征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中唯一有生命的面向每一个居民的市政基础服务设施,是向公众开放的开敞空间。
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提供生态产品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生态产品生产者。
(1)城市绿地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城市低空范围内调节和改善城区的碳氧平衡,缓解和消除局部缺氧,以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长沙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如对本规划进行调整修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程序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榔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第三条划定市域重要绿色空间的保护范围,明确要突出体现的自然地域风貌特色。
重点表现长沙山、水、洲、城相融相彰的基本构架,创造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绿地应合理安排、均匀分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充分结合。
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使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科学的物种规划与安排来促进和提高。
注重植物景观的塑造和树种选择,绿化建设应该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近、远期开发建设的内容和进度,最大程度达到城市绿地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目的。
本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其中分近、远两期,近期为2003年~2008年,远期为2009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文件)●《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年)●《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年)●《关于印发〈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0]106号文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务院[2001]20号令)●《湖南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0年)●《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长沙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长沙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用地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临界值,侧重于引导和控制,依托于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感性的直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提供依据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者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最终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绿化覆盖率:在范围内所实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途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1.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其一个组成部份,是深化细化,两者互相协调与尊重2.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互交叉,土对绿有决定性作用,反之有积极反作用3.与景观规划: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4.网络分隔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古代城市绿地规划1.城市选址对城市绿地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实例:六朝建康南宋临安2.总体而言,古代城市绿地功能较为单一,主要为少数人享乐所用,规划设计取决于主人的意志·国外近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19 世纪下半叶,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称为“公园运动”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绿地规划的影响:【1】带形城市理论——里亚·伊·马塔(西班牙)主张城市沿道路两边建设,宽度500m,长度无限,每隔300m 设一条20m 宽的横向道路,联系干道两旁的用地,用地两侧为100m 宽且布局不规则的公园和林地【2】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英)以同心圆放射大道,外围农业用地为主,并强调要在城市周围永久保留一定绿地来控制城市的无线扩张(1902 年的莱奇沃斯是“田园城市”的第一个试点城市) 【3】卫星城镇规划理论与实践——昂温在大城市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4】有机疏散思想——伊利尔·沙里宁(美)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内又可分成不同的活动所需的地段,应把工业用地疏散出去,来开辟绿地,试图缓解因城市集中所产生的各种弊端【5】邻里单位规划思想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邻里思想把居住的肃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6】现代建造运动中的空间集中于空间分散规划思想(集散主义、分散主义)1.勒·柯布西耶——空间集中规划思想《明日的城市》2.赖特——空间分散的规划思想,主张将城市分散到广阔的农村去共同点:空间集中与空间分散规划思想的共同点是已经认识到了绿地对城市生活的重要性,在他们理想的城市中,都有大量的绿化空间,都已经开始思量当时所浮现的新技术(电话、汽车等)对城市的影响·环城绿带规划思想的当代实践1.环城绿带的功能与发展目标适应城市的发展,因此,要素复合性,结构复杂化,形态灵便性,功能多样性,越来越成为环城绿带建设的趋势(强调的是自然与人平衡发展的生态观):沿着自然走廊或者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3【1】作用:养育本地物种,维持自然生态过程,保持空气和水资源,促进人们生活的健康和质量【2】原则:全面、综合、战略、公开【3】目标:保护生态功能与过程,保护自然生产性的土地,保护开放空间,服务大众·中国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背景与方向1.工业化——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将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放在首位2.城市化——城乡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心向外转移,承担城乡绿地一体化重任3.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善于利用土地资源,发挥综合效益4.人口与闲暇背景——节假日游人增多——承担满足人们休闲活动需求重任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线,在建造红线以外不允许建任何建造物·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5 大类13 中类11 小类(p69)· 国内参考指标:全市性公园2-3km 区域性公园1-1.5km 居住区公园0.1-1km小区游园0.3-0.5km划的道路红线以外,宽度普通不小于8m· 防护绿地: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防风林...... )人们遨游欣赏、休憩娱乐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歇息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国外城市绿地分类特点:1.区域一体化2.层次体系化3.要素多元化生态、游憩、景观、避灾、文教【1】生态功能: 1.保护城市环境——a 吸收有毒气体 b 净化水体 c 净化土壤d 减轻放射性污染 f 滞土减尘作用e 改善城市小气候g 减噪作用h 杀菌作用I 环境监测作用j 缓解热岛效应2.防震减灾——防火防震防风固沙保持水土3.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2】景观功能: 1.改善城市形象(丰富建造群轮廓线美化市容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2.营造优美风景(营造城市景观特色 5 要素:道路边界标志物区域特征中心点) 【3】使用功能:1.提供游憩休闲的场所2.提供修养身心的场所3.提供文化教育的场所(传承地域历史文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形成环境教育课堂)4.避灾避害【4】避灾功能、防灾功能:避难场所、防火隔离带、战争藏身地等【5】经济功能:1.直接经济效益——欣赏收入生产收入等2.间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关产业社会环境效益·绿规的依据和原则:【1】依据: 1.相关规划成果 2.现状基本条件 3.相关法律法规(最重要)4.技术标准规范【2】规划原则:1.城乡一体化系统整合原则2.生态优先多功能利用原则3.因地制宜区域分异原则4.远近结合动态规划原则5.地方特色原则6.可操作性原则·绿规的层次【1】空间层次:1.市域——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2.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以及城市行政区内其他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3.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辟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2】阶段层次: 1.总体规划阶段 2.分区规划阶段 3.详细规划阶段·绿规的主要内容:1.城市概况及现状分析2.规划总则与目标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与分区规划5.城市绿地分类规划6.树种规划7.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8.古树名木保护规划9.分期建设规划10 规划实施的措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城市中每一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绿地率:指区域内各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绿化覆盖率: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上面三个是三大基本指标,作为衡量城市绿化规划指标的规定)·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城市现状、山水地形与植被等条件,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对绿地进行合理规划【2】系统性原则:城市绿地规划系统作为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必须明确其与其他系统和因素的互相关系,使之互相联系成为稳定高效的系统,从而更大程度的发挥其效益【3】均衡性原则:规划布局时应以服务半径为基本依据,考虑均匀分布,点线面结合,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重点与普通结合,将城市绿地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4】以人为本原则:再达到功能作用的同时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的需求,提高绿地可参考性,可欣赏性,供人们休闲、遨游、娱乐、活动,并最大程度的满足居民可达性要求·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基本模式:通常情况下有:点状环状放射状放射环状网状楔状带状指状8 种基本模式【1】点状绿地布局:将绿地成点状均匀分布在城市中,方便居民使用,点状绿地规模较小,位置分散,难以充分发挥绿地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艺术面貌的功能(多应用于旧城改建中)【2】环状绿地布局:外形呈环状,多与城市交通同时布置,绝大部份以防护绿带、郊区森林和风景遨游绿地的浮现,在改善城市生态和体现城市风貌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3】放射状绿地布局:从城市中心区向周边放射方向建设绿地,并沿放射路两侧的绿化带形成绿色通道,利于将新鲜空气引入城区,较好的改善城市通风条件【4】放射环状绿地布局:放射状与环状布局的有机结合,将城市分散的绿地有机联系,组成完整的体系,使居民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憩,利于小区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利于丰富城市总体的艺术面貌【5】网状绿地布局:通过点、线、面、片、环、楔、廊等结合,将各种绿地构成一个自然、高效、多样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色网络结构体系【6】带状绿地布局:利用现有要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带交织的绿地网,在城市周围及功能分区交壤处需布置一定规模的带状绿地,起防护隔离的作用,还可以联系其他绿地使之形成网络,还可创建生态廊道,保护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7】楔形绿地布局: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窄的绿地,利于改善城市小气候,将城市环境与郊区自然环境有机组合,利于将新鲜空气引入城区。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的定义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的完整有机的系统.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一、保护城市环境(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1、净化空气首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此外,绿色植物还有明显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以及汞、铅蒸气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2、净化水体和土壤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如有的植物根系分泌物能使进入土壤的大肠杆菌死亡。
(二)改善城市气候1、降低气温植物茂密的枝叶可以挡住并吸收50%—90%的太阳辐射热。
2、调节湿度通过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城市绿地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3、调控气流区域性的微风和气体环流将绿地中相对凉爽的空气不断传向城市建筑密集区,可达到调节城市建筑密集区小气候的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降低城市噪声一般情况下,树木枝叶茂密,层层错落重叠的树冠降噪隔声效应明显;阔叶树吸声能力比针叶树好;由乔木、灌木、草木和地被构成的多层稀疏林带比单层宽林带的吸声隔离作用显著。
二、减灾防灾(一)防火防震(二)防风固沙(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四)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三、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市绿地中的植物园、动物园、苗圃等技术优势,对濒危、珍稀动植物进行异地保护及优势物种的驯化。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城市绿地的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达到丰富生活于其中的动物物种数量。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一、日常休息娱乐活动二、观光及旅游三、休养基地四、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第三节美化功能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二、美化市容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四、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第一节城市绿地的分类一、前苏联城市绿地分类情况1990年以后,前苏联将城市用地分为生活居住用地,生产用地和景观-游憩用地。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和各类绿地的布置
一、居住区绿地的类型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用建筑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而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乐场和其他块状、带状的公共绿地。
根据我国一些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实际,居住区公园用地在10000㎡以上就可建成具有较明确的功能划分、较完善的游憩设施和容纳相应规模的出游人数的公共绿地;用地4000㎡以上的小游园,可以满足有一定的功能划分、一定的游憩活动设施和容纳相应的出游人数的基本要求。
所以居住区公园的面积一般不小于1 hm2,小区级小游园不小于0.4hm2。
我国各地居住区绿地由于条件不同,差别较大,总的来说标准比较低。
各类公共绿地的设置内容应符合表6-2的要求。
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与居住区总体体规划紧密结合,要做到统一规划,合理组织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以中心公共绿地为核心,道路绿地为网络,庭院与空间绿化为基础,集点、线、面为一体的绿地系统。
二、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是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其功能同城市公园不完全相同,主要服务于小区居民的休息、交往和娱乐等,有利于居民心理、生理的健康。
居住区公共绿地集中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一般要求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一定的艺术效果,是居住区绿化的重点地带。
公共绿地以植物材料为主,与自然地形、山水和建筑小品等构成不同功能、变化丰富的空间,为居民提供各种特色的空间。
居住区公共绿地应位置适中,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使用;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布置,常与老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相结合。
公共绿地根据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形式分为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一)居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于全居住区的居民,面积较大,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公园内的设施比较丰富,有各年龄组休息、活动用地(图6-1)。
居住地绿地布置原则
一、居住区绿化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居民创造优美清静的生活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一)居住区绿地的布置原则1.居住区内的各项绿地要统一规划,合理组织,便其服务半径能让居民方便地使用。
2.绿地内的设施与布置符合绿地的功能要求,布局要紧凑,出入口的位置要考虑人流的方向,各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活动之间要有分隔,以避免相互的干扰。
3.要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对坡地、洼地、河湖及原有的树木、建筑要注意利用,因地制宜地选择用地和布置绿地,以节约用地和节省建设资金。
4.绿地的布置要能美化居住环境,既要考虑绿地的景观,注意绿地内外之间的借景,还要考虑到四季景观的变化。
5.植物配置要发挥绿化在卫生防护等方面的作用,改善居住环境与小气候。
树种选择和种植方式要求能投资少,有效益和便于管理,树木的形态及布置能配合组织居住区的建设空间。
(二)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及要求设施完善的居住除住宅外大致还配合有小型公共绿地、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等组成,因此居住的绿地也与之相联系。
1.小型公共绿地:居住区内如有起伏的地形、河湖可利用,或不宜建筑的用地,可辟作小型公共绿地,供附近居民和儿童休息,游玩或文化活动之用。
其设施一般都比较简,以花、草、树木为主,有条件的也可适当点缀小型园林建筑亭、廊、花架等,这类绿地要求与周围居住建筑密切联系又要保持安静。
2.宅旁绿地:必须密切注意到防风、防尘、减少太阳辐射热,以及保证良好的光照、通风和美化等功能上的要求。
布置方式均受居住区内建筑形式,建筑密度,间距大小,建筑层数以及朝向等所决定。
在朝南一面的种植要注意不影响采光和通风,东西两侧可种植高大乔木以遮挡夏季烈日的照射,北面、西面、可种耐荫植物,并阻挡冬季寒风。
3.居住区道路绿化:居住区内道路绿化与城市街道绿化有不少共同之处,但因交通人流量不大,道路宽度较小,一般为3—6米,类型也少,树种选择中,小乔木为宜如女贞、三角枫、五角枫。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1
(2)《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
1993年,根据《城市绿化条例》第九条,为加强城 市绿化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国家建设部颁布 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 号)文件,提出了根据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指标。
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则、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
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划目标与指标、市域 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 规划、古树名木保护、分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措施及 附录。
பைடு நூலகம்
规划图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区位关系图、现状图、城 市绿地现状分析图、规划总图、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 绿地分类规划图(含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规划图等)、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 要求图纸比例与城市总体规划图基本一致,一般采用1 ︰5000~1︰25000,并标明风玫瑰,绿地分类现状和规 划图如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等可适当合并表 达。
2004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提 到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以 上,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以上,绿地率38%以上。”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的要求,《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 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
3、林地 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
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 的护路、护草林。
4、牧草地 牧草地是指生长草木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
防护绿地建设规划方案-最新版
防护绿地建设规划方案一、前言城市防护绿地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通过增加绿地覆盖率、改善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等手段有效地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对城市安全的威胁。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规划原则、建设重点、推进方案、监督检查等方面探讨城市防护绿地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基本概念城市防护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城市生态系统规律和城市自然灾害发展趋势,增加城市自然界面,建设具有生态、景观、辐射防护、环境改善等综合功能的绿地,以减轻城市环境压力,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抵御能力的一种重要绿地类型。
城市防护绿地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自然灾害问题,如洪涝、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为城市的安全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规划原则1.综合平衡。
在城市防护绿地建设规划中,要充分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因素,全面平衡城市的各项利益。
2.安全优先。
在城市防护绿地建设规划中,要将安全放在首位,把减轻和避免自然灾害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放在重要位置。
3.科学定位。
在城市防护绿地建设规划中,要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提高建设精准度和适用性。
4.绿色和谐。
在城市防护绿地建设规划中,要注重生态和谐,积极推进绿色城市建设,使城市防护绿地不仅仅充当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角色,也充当着人文和谐的角色。
5.公众参与。
在城市防护绿地建设规划中,要注重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增强项目资料的公开性,使项目的规划过程、规划结果和建设进展给公众带来更多的信息和参与机会。
四、建设重点1.增加绿地覆盖率。
增加城市防护绿地覆盖率,特别是在城市边缘、河道两侧、低洼地带等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区域。
2.优化绿化结构。
优化城市防护绿地的绿化结构,增加草地、花坛、树木、花园等多样性的绿化形态,提高绿地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
3.提高绿地品质。
提高城市防护绿地的品质和生态效益,增加绿地综合效益,如制定绿化保护制度,建设生态景观绿带,增加休闲体育设施等。
城市的规划“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
城市规划“五线”“五线”管制属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适用于从城市总规到控制性详规等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
“五线”管制制度,分别用“红线”、“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划定城市建设中的“雷区”,凡是被划定的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区域内各项建设将受到严格控制,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
“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蓝线”是指城市江河湖泊水域控制线。
“紫线”是指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控制线。
“黄线”管制的主题,是划定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影响范围。
1.“红线”管制“红线”概念对于城市各阶层来说都比较熟悉。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红线”管制的核心思想就是:规划期内的城市建设,必须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范围之内;同时城市的具体开发建设,必须在城市建设的建筑“红线”控制范围内和相应的规划要求下进行。
“红线”管制无论是技术支撑还是运作程序,在各城市普遍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但以成熟的管制制度要求来看,需要强化规范性和系统性。
1.1道路“红线”控制对于城市规划确定的规划道路用地,尤其是城市主次干道,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预留控制。
针对目前许多地方道路建设盲目超前、超规范的“大马路情结”,在道路系统及“红线”控制中,必须遵循现阶段的国家有关技术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对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道路网密度、道路宽度等方面的规定。
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关于各类道路宽度的规划指标对于有特殊功能安排的城市道路,必须明确相应的控制要求。
如:为了确保城市特殊情况下抢险救灾、人员疏散需要,规划将设定部分城市干道为城市内部主要疏散通道,其道路宽度及两侧建筑物高度需满足以下要求:道路宽度+两侧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三1/2(H1+H2)+4〜8米。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规划建设经管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长沙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如对本规划进行调整修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程序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榔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第三条划定市域重要绿色空间的保护范围,明确要突出体现的自然地域风貌特色。
重点表现长沙山、水、洲、城相融相彰的基本构架,创造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绿地应合理安排、均匀分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充分结合。
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使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科学的物种规划与安排来促进和提高。
注重植物景观的塑造和树种选择,绿化建设应该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近、远期开发建设的内容和进度,最大程度达到城市绿地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目的。
本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其中分近、远两期,近期为2003年~2008年,远期为2009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文件)●《城市绿线经管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城市绿地分类规范》(2002年)●《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年)●《关于印发〈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技术方案〉、〈国家园林城市规范〉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0]106号文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务院[2001]20号令)●《湖南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经管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0年)●《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经管条例》●《长沙市城市绿化经管条例》●《长沙市古树名木保护经管办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经管办法》●《长沙市城市规划经管技术规定》●《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修建性详细规划。
防护绿地铺装工程施工方案
防护绿地铺装工程施工方案1. 前言防护绿地铺装工程,是一种既美化环境,又提升安全性的绿化方式。
为了确保防护绿地铺装工程施工过程的高效性和施工质量,制定本方案。
2. 工程概述2.1 项目背景防护绿地铺装工程,是指在城市公共区域、公园、广场等场所,使用防护型或防滑型材料进行铺装处理,增强人们行走、娱乐、休息时的安全感和便利性。
2.2 施工范围本工程的施工范围为公共区域、公园、广场等场所。
2.3 工程内容本工程的主要内容为防护绿地铺装工程。
3. 施工组织管理3.1 工程组织机构本工程由总包商、专业分包商、技术人员、监理人员等组成施工组织机构。
3.2 施工流程本工程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现场勘察;•施工方案设计;•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完成验收。
3.3 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如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保护用品,现场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施工技术要点4.1 材料选用为确保工程质量,防护绿地铺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有关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
4.2 施工技术防护绿地铺装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施工技术:•基层处理技术:基层必须平整、结实,松软、不平的地面应先行处理;•母材处理技术:母材必须干净、整齐,无损坏、鼓包、开裂等现象;•界面处理技术:界面应处理干净且在两材料之间加强配合;•防滑层处理技术:防滑层应铺装均匀、平整,防滑度达标。
5. 质量控制5.1 施工前质量控制在施工前应检查设计文件、材料质量、质量标准等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5.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立专人专项对材料、工艺、质量标准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3 施工后质量控制施工结束后,应对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检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6. 维护保养防护绿地铺装工程施工完毕后,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维护和保养。
对于损坏或老化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原理的运用
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的结构的形成是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反言之,这种 结构的形成对与环境的变化呈动态稳定性,即功能与结构的作用与反作用。运用 景观生态学的这一原理,合理布置防护绿地的结构,使之真正发挥“防护”的功 能。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多样的布局结构形式,即景观多样性的一个 方面——多样的结构形式。
1.1.3.5城市组团隔离带:
为使城市各个组团避免相互干扰,而在组团间设隔离 带。城市组团隔离带在空间上划分城市各个区,成为各个 功能区的边界,起到隔离作用;在生态、社会、形象服务 功能上又为相邻片区提供过渡软连接,发挥联系作用。其 内部功能分化,需根据两侧相邻城市功能区的性质来决定 组团隔离带两侧的功能。 1.2城市防护绿地与相关绿地的关系
国家建设部2002年颁布的《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和《城市绿地分类 标准》(CJJ/T85--2002)中对“城市防护绿地”定义为:城市中(建成区范围内的)具有卫 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 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城市防护绿地是为了满足城市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而 设置的,其功能是对自然灾害和城市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不宜兼做公园绿地 使用口·31。
I.1.3.3城市高匿走廊绿带
图1-2高压走廊绿带 图片来源:拍摄予临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压线路属于高度危险设施,从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电 压产生较强的工频电场辐射。同一高压线下电场强度亦有 规律性的变化。根据同一或不同高压线下的不同电场辐射 强度,布置一定宽度、不同树种搭配的防护绿地来过滤、 吸收和阻隔电磁辐射,起到安全隔离作用。(图1-2)。
马锦义在《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2002年1月)的定义:防护绿地是指以 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卫生条件及防灾避难为主要功能的绿地,具有独立的空间形态,即为 限定性绿地空间。通常呈片状或带状分布于城市周围或若干地段,对城市环境起到整体性 或区域性保护,可以防止或减轻环境灾害的产生及显著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主 要包括卫生戈理林、安全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各种防护性绿地【3…。
1.1.3.4防风林
我国季风地区的城市大都受污染累加的影响:冬季城市的南部、夏季城市的西部,空 气平均质量较差【5】。对于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城市,在其上风方向布置挡风林,保护城市 免受风沙、粉尘等侵袭[11;在下风方向上布置引风林,引导夏季风到城市中心,增加城
市空气的置换次数,让污浊空气从城市中排出口1(图1—3)。
l 论文窟目:城市防护绿地的布局与结构
作
者:孙化蓉
摘要
环境问题总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突显。如何在城市这样一个人为干扰下形 成的用地紧张的人工景观当中实现污染危害损失与绿地生态效益的平衡,是众多景观学 者、研究人员长期努力渴求实现的愿望。防护绿地是城市绿地当中首要担当如此重任的成 员,其合理的布局结构可以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当中实现更综合的功能,形成动态稳定的系 统。
污染简述
防护绿地的布局结构一方面与植物本身的特性有关(抗性、叶面积指数、叶 片特性、绿量等),同时取决于污染的种类和特性。城市当中的污染有气流运动、 噪声、污染气体(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氟化氢等)、污水、电磁辐射污染等。
根据具体污染的特性和相关绿地结构的研究资料,确定了绿地的布局结构的模糊 范围。 结构总述
防护绿地的结构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合理布局(体现污染源与绿地之间的关 系)一宏观、群落的组成搭配(镶嵌性)一中观、植物种的搭配—微观三个层次 的内容;垂直方向上的成层性,即乔、小乔、灌、小罐、草、藤、地被等的层次 搭配;时问格局上,一是表现为龄级结构搭配—靠苗木规格的选择在短期实现, 二是表现为植物的季相变化一靠季节的转变在长期实现。 各类防护绿地的结构
谨此。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致以最诚 挚的谢意l
2_.006年6 Jal于金陵
第一章城市防护绿地与相关绿地及绿地系统的关系
1.1城市防护绿地概述
1.1.1城市防护绿地分类的原则、依据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各地区主要城市 绿地现状和规划特点,以及城市建设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的需要,参考国外有 关资料,以绿地的功能和用途作为分类的依据。由于同一块绿地同时可以具备游憩、生态、 景观、防灾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分类时以其主要功能为依据Ⅲ。 1.1.2防护绿地的界定
1.1.3.2道路防护绿地
在这里,从防护绿地与附属绿地中道路绿地的区别中 理解道路防护绿地所涵盖的内容。
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 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道路防护绿地:是位于道路红线之外的带状绿地,一 般在城市快速干道或者城市外围道路两侧设置,包括建成 区范围的公路、铁路两侧的绿地踟。
姜来成在《论防护绿地的规划建设》中将防护绿地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防护绿地广义上指为保护一切公益项目而营造的防护林带,包括城市具有防护功用的 其他绿地,诸如公共、生产、庭院绿地等和城郊野外、城乡结合部及国土绿化中保持水土、 治理沙漠、荒山植树、防护路基免受侵害、保护农田水利而在河岸、山谷、坡地栽植的防 护林带,可以包括国家防护林体系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建设…。 防护绿地狭义j二是指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而设的防护林,是城市园林绿地的 一种形式,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土地平衡用地范围之内的,建成区范围内的部分是属于城 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城市防风林,工厂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中的绿 化地带,以及建成区内防止风沙、保护水源、隔离公墓、掩蔽防空及城市公用设施防护为 目的而营造的防护林…。
(注:广义的防护绿地涵盖了城市建成区外的林业防护林体系,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城市防护绿地以建成区范围来划 分的,无从属关系,但它们在功能和结构上有“交集”的部分。)
尹公等人在《城市绿地建设工程》(2001年1月)定义的防护绿地是具有多种不同防 护功能的块状、片状和带状绿地,大体分为以下几类:防风(防沙)林、毒热防护林、噪 音防护林、水源净化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2”。
城市卫生隔离带是指在城市非工业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医院、文教区、机关行 政区等)与工业用地、道路(街道)、石油气站、煤厂、垃圾处理场、水源地等之间规划 建设的绿带,具有防护隔离的作用”’421。
如邳州六宝河两侧疏密有秩的防护林带结合原生自然草坡驳岸共同过滤水体污染杂 质、给水生物提供栖息之所、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构成优美的水岸线景观(图1.1)o
关键词:城市防护绿地;景观生态学;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污染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becomes more and inore serious with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Many researchers expect to realize the balance of the losing made by pollution and
本文研究的城市防护绿地绿 地是指上述狭义意义上的防护绿地, 是在建成区范围之内的,具有卫生、 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1.1.3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及相关定 义
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按《标准》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 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 团隔离带等。
1.1.3.1卫生隔离带
图1-1永潍两侧的卫生隔离带 图片来探:拍摄于郅料
本论文第一章介绍防护绿地的界定、类型,以及防护绿地与公园、生产、附属绿地和 绿地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探讨内容有明确的主体范围。第二章通过对景观生态学以及相关 生态学当中的布局、结构及相关描述指标的研究范围的确定,将防护绿地的布局结构限定 在该范围。第三章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当中的“生态功能与景观结构的相互作用”原理, 探讨城市当中不同污染源(大气、风、噪音、粉尘、污水、电磁辐射等)的时空动态规律 和不同结构防护林带的防护效果,从而最终得出初步的防护绿地的布局结构结构。在这当 中,采用理论案例相随分析的方法,来将理论的防护绿地结构布局运用到实际。
不同的防护绿地都有多种防护功能,根据不同结构的绿地对污染的防护效益 资料,确定各类防护绿地的结构。
Y 906586
致谢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衷J乜感谢导期f.鼍浩教授对我的指导和培 养。使我在读硕期间得到可贵的知识财富。在此,谨向导师致以诚挚的 谢意和崇高的敬意l
在作者的三年求知垃程中。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谷康等各 位老师给予了支持与期助:在论文资料收泰和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风 景团林专业的左志高、付喜娥等硕士的宝贵意见和大力帮助:通过与刘 噩飞、王洁宁、王琦、张凯云、潘良等同学以及曹任勇、王强、王中华、 窦维薇等师弟妹的项茸咱听乍和言谈交流.提升了个人的从瑚盼分向实践靠 近的能力:在论文的编辑录入的过程中。我的室友们给了我学习和生活 上的关切与帮助:父母的支持与关爱给了我极大的动力。
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
划一章的内容,城市绿地景观向
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是给规划师
敲响了警钟:城市绿地当中,哪 一类绿地是在体现生物多样性
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单一 图片来源:自拍
方面是最逊色的。城市当中的防 护绿地,是紧紧跟随污染布置的
一类绿地,因其所处的位置和所服务的对象是应该原远离人群的,所以,多样性
green butier.
Keywords:
Urban green buffer;Landscape eclogy;special arrangement;Structure;Pollution
前言
问题的提出
建设部印发的《城市绿地系 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
【20021240号)增加了生物(重
ecological benefit produced by greenland in crowded urban space·So,the study on spacial arrangement and inner structure of urban green buffer is imminent.which plays comprehensi”8 ecological role in modem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