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知识点【考试版】梳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题型整理
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即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即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使用。
2.要素均等化定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在特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不仅仅是一种趋势,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
3.罗勃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
4.小国进口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完全竞争条件下,征收关税的结果会导致产品国内价格上升,生产增加,进口减少,消费缩减。
进口竞争行业产品的生产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减少;进口竞争产品的消费减少,贸易量减少;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因此,关税政策对小国的整体经济利益是有损失的。
5.小国进口配额对经济的影响完全竞争条件下,征收关税的结果会导致产品国内价格上升,生产增加,进口减少,消费缩减。
进口竞争行业产品的生产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减少;进口竞争产品的消费减少,贸易量减少;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因此,配额政策对小国的整体经济利益是有损失的。
垄断条件下,配额政策对小国整体经济利益的损失更大。
6.小国出口补贴对经济的影响国内价格上升,出口工业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出口量增加,整个社会存在净损失。
7.小国出口产业生产补贴对经济的影响对出口产业实行生产补贴不影响国内市场价格,从而也没有在增加出口时牺牲本国消费者的利益,整个社会净损失要小于出口补贴的净损失。
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财产2.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及其含义(升值还是贬值)①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中国等多数国)②间接标价法:以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汇率上升,本币升值(主要是英国、美国)3.实际汇率的概念通过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4.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关系(公式表示)5.有效汇率的概念一篮子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6.利率平价论的含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风险、流动性等),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两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相等。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一、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解释国家之间为什么进行贸易以及贸易如何影响各国的经济。
(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生产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生产劣势的产品。
例如,如果 A 国生产一单位的商品 X 所需的劳动投入少于 B 国,那么 A 国在商品 X 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商品 X。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更加具有普遍意义。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该国仍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其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来获得贸易利益。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在生产要素的禀赋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各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具有不同的成本。
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成本优势,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成本优势,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二、国际贸易政策(一)关税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征收关税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保护本国的产业。
但过高的关税可能会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导致贸易战。
(二)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多样,包括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
这些措施往往比关税更加隐蔽和灵活,但也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更大的扭曲。
(三)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往往是由于国内经济面临困境、就业压力增大等原因。
然而,长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三、汇率与国际收支(一)汇率的决定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汇率的决定因素包括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状况等。
(二)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的汇率被固定在一定的水平上;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1.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指出每个国家应该专注于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一些国家在其中一领域中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比其他国家更高效率。
根据绝对优势原则,国家间可以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3.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资金流动情况。
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贸易出口和进口之间的价值差为零。
如果贸易出口多于进口,就会出现顺差;如果贸易进口多于出口,就会出现逆差。
4.汇率: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汇率受到供求关系、利率水平、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由市场力量决定;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
5.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
自由贸易则是指国家直接或间接消除贸易壁垒,促使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6.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大型企业。
它们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和分销网络来实现国际市场的开拓。
7.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一套规则和约定,用于处理不同国家之间货币交换的方式。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主导,但也存在其他国际货币如欧元、日元等。
8.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和金融工具的自由流动。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国际投资、公司融资和国际经济一体化。
9.全球经济不平衡:全球经济不平衡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差额、外债等方面的差异。
全球经济不平衡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等问题。
10.国际发展援助:国际发展援助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它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经济关系,为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国际经济学 期末复习 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非图形分析、计算知识点【第一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1、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2、绝对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1)生产要素只有1种——劳动力 (2)生产要素在一国内是完全同质的(3)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4)规模收益不变 (5)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6)商品和劳动市场完全竞争 (7)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费用交易(8)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9)两国生产相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3、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一商品的单位成本比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单位成本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4、绝对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1)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2)主张政府应鼓励经济自由主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3)运用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基础,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5、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1)无法说明国际贸易均衡价格如何决定(2)理论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均衡价格调整与现实情况完全不符合(3)适用范围比较局限二、比较优势理论1、理论提出者:大卫*李嘉图2、理论的前提假设(1)生产要素只有一种——劳动力。
(2)任何一国都有一个固定的资源禀赋水平,并且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
(3)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4)生产成本不变,规模收益不变 (5)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6)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7)商品和劳务市场完全竞争(8)经济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运行 (9)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10)虽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异,但各国的技术水平都是既定的(11)政府对于经济活动不施加任何干预3、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国生产不同产品的劳动成本可能比其他国家的都要高,因而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
但只要成本的差异程度不同,各国即可找到本国的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一、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3.消费的替代品和互补品4.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5.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6.汇率和汇率制度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职能和作用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和贸易自由化2.配额的效果和操作方式3.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出口补贴和国际补贴政策的影响5.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的经济福利效果比较三、国际货币体系1.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区别和优劣势2.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3.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力4.汇率政策和汇率管理工具5.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货币联盟的发展模式和目标四、国际资本流动1.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原因2.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区别和特点3.跨国公司(MNCs)的发展和作用4.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5.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和控制措施五、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1.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效果3.创新和技术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跨国公司和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六、国际贸易与发展经济学1.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3.资源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4.贫穷陷阱的原因和克服方式5.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对发展经济的影响以上是一些国际经济学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可以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涉及到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内容,建议你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方面的知识也进行深入了解。
祝你取得好成绩!。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1. 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绝对优势理论:某个国家比其他国家更擅长生产某一种产品,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该产品,而不是尝试生产其他产品。
相对优势理论:即便某个国家没有绝对优势,也应该在生产和出口那些相对优势更明显的产品。
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使得贸易变得更加公平,并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
贸易政策:贸易自由主义:强调国际贸易应该是自由的、无干预的。
保护主义:强调国家应该采取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侵害。
例如:通过征收关税和配额等方式。
2. 汇率制度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比例。
即使同一个国家的不同货币之间也存在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允许汇率自由浮动,随市场供求关系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往往只采取最基本的干预,不干预汇率的绝大多数波动。
固定汇率制度:央行通过买卖外汇来保持本国货币和其他货币的汇率稳定。
这通常需要央行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以便在必要时出售或购买货币。
货币联盟:一些国家同意通过固定或半固定汇率来绑定它们的货币。
例如欧元区。
3. 资本流动直接投资:投资者购买或者在国外建造实体物品,例如工厂和办事机构等。
这种投资通常是长期的,并且投资者可以控制所属企业的管理。
投资组合:通过购买其他国家的证券或者通过其他投资计划来获得与国外市场有关的资产。
国际债务:政府和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
国际债务是指跨越国界的借款。
4. 国际金融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波动性,投资者可能会在外汇市场上承受许多的风险。
例如外国的投资回报可能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金融危机:当某国金融机构或市场出现问题,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国际财政:各种国际组织,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提供对国家的财政支持。
这些组织通常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
国际经济学考试重点汇总
1.什么是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学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属于应用经济学。
2.国际经济学发展脉络。
3.相关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进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
✧对外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情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当年贸易条件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系数大于100,条件改善;系数小于100,条件恶化)✧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1.绝对利益学说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
2、生产中只使用一种要素劳动。
3、两国的经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这意味着,在一国范围内,当经济资源从一个部门转向另外一个部门时,其中一个部门的流入就是另外一个部门的流出。
4、生产要素(即劳动)在国内流动是自由的,且从一个部门到另外一个部门转移时的机会成本不变。
5、这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匹,且不同国家生产的同种产品的质量没有差异。
6、商品可以在两国内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动,要素根本不能流动。
7、在两个国家之间商品流出的价值与流入的价值相等。
8、没有运输和其他交易费用。
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者其生产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体,如果每一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既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考试版】梳理
答: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 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 理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4.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通常又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较 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两 个前提条件是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配置不一样。 5.国际贸易总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什么?两国分配利益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答:1.开展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总利益取决于两国国内相对价格的差异,差异越大,两国获利范围越大,获利就越 多。 2.在贸易总利益不变时,国际相对均衡价格越接近本国贸易前国内相对价格,则对本国越不利;反之,越接近他 国贸易前国内相对价格则对他国越不利。
小卫 2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边际物质产品和要素实际收入 答:边际物质产品是指生产技术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后追加一单位要素是总产量的增加量; 要素实际收入是指本国居民、公司和个人直接得自当期货物和服务生产的收入 2.边际产品价值和要素名义收入 答:边际产品价值(VMP)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它为 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即 VMP=P×MP,表示在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二.问答题 1.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对两部门共同要素的名义收入有何影响?对两部门特定要素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有 何影响? 答: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会使共同要素名义收入上升。价格上升部门共同要素使用量上升,另一部门共同要素使 用量下降。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会使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上升,价格上升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另一部门特定 要素收入下降。 2.某部门产品价格下降,对两部门共同要素的名义收入有何影响?对两部门特定要素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有 何影响? 答:某部门产品价格下降会使共同要素名义收入下降。价格下降部门共同要素使用量下降,另一部门共同要素使 用量上升。某部门产品价格下降会使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下降,价格下降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下降,另一部门特定 要素收入上升。 3.国际贸易对出口部门和进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收入有何影响? 答:出口品价格上升,导致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上升,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收入 下降; 进口品价格下降,导致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下降,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下降,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 4.国际贸易会使共同要素的收入与流向产生何种影响? 答:国际贸易后,出口品价格上升,进口品价格下降,导致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 收入下降,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变化不确定,但其在两部门间的分配确定,出口部门使用量上升,进口竞争部门 使用量下降。 5.国际贸易使一个丰裕要素和稀缺要素的价格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两国要素价格差距缩小并趋向均等 6.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从长期看,国际贸易将使各贸易参加国的生产要素价】整理者:李登卫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贸易的原因和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贸易可以使各国依据其相对成本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效率。
绝对优势理论则认为,贸易可以基于生产者的绝对成本优势,提高国家的福利水平。
要素禀赋理论则关注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新贸易理论则针对特定产品的不同,解释贸易的模式和动因。
2.国际金融理论国际金融理论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决策对经济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资本流动、外汇市场和利率平价理论等。
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全球货币体系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如金本位制、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等。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研究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如资本的跨国流动和国际投资。
外汇市场研究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和影响。
利率平价理论则解释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和利率的平衡。
3.国际经济政策国际经济政策是指各国为了达到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政策。
常见的国际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外汇政策、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贸易政策是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政策。
外汇政策涉及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和管理。
投资政策则指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间接投资进行的限制和管理。
产业政策则是国家针对特定产业或产业部门进行的政策干预。
4.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指的是各国之间在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合作关系。
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关系、金融关系、投资关系和政策协调等。
贸易关系涉及各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包括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金融关系则包括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国际支付和汇率的管理。
投资关系涉及各国间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规模和结构。
政策协调是指各国之间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对经济政策进行协调和合作。
国际经济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上述仅列举了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从整体上看,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包括三个层面:理论层面、政策层面和实证层面。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其中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经典理论,提供了解释贸易模式的重要依据。
2.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国家为了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常见的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出口补贴等。
此外,国际贸易政策还包括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两种不同的政策取向。
3.外汇市场和汇率:外汇市场是进行国际交易的场所,而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相互兑换的比率。
国际经济学研究了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汇率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汇率制度对于经济的影响。
4.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全球范围内进行资金融通和金融交易的场所。
国际经济学研究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跨国公司的融资和投资决策、国际资本流动等问题。
5.外国直接投资(FDI):外国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购买或设立直接在外国境内的生产或经营场所来投资的行为。
国际经济学研究了FDI的动因、影响因素以及FDI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的影响。
6.战略贸易政策:战略贸易政策是一种由政府采取的与贸易相关的战略行动,目的是推动国内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战略贸易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7.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在不同国家之间分工合作的现象。
国际经济学研究了全球价值链的组织方式、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全球价值链对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8.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些地理区域内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市场一体化等方式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和南美共同体等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例子。
9.国际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转型等问题。
大一上学期末国际经济学基础知识点速查
大一上学期末国际经济学基础知识点速查在大一上学期末,国际经济学基础知识点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国际经济学基础知识点的速查,帮助学生复习和准备期末考试。
一、国际贸易
1. 贸易理论
- 绝对优势理论
- 比较优势理论
- 同质产品贸易理论
2. 贸易壁垒
- 关税
- 非关税壁垒
- 进口配额
- 出口补贴
3. 贸易组织
- 世界贸易组织(WTO)
- 自由贸易区
- 关税同盟
二、汇率和汇兑
1. 汇率制度
- 固定汇率制度 - 浮动汇率制度2. 汇率决定
- 货币供给与需求 - 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投资流动3. 汇率风险管理
- 头寸管理
- 期权合约
- 远期外汇合约
三、国际经济政策
1. 贸易政策
- 自由贸易政策 - 保护主义政策 - 关税调整政策
2. 汇率政策
- 固定汇率政策
- 浮动汇率政策
- 货币干预政策
3. 资本流动政策
- 自由资本流动政策
- 资本管制政策
四、国际货币体系
1. 黄金标准
2. 布雷顿森林体系
3. 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五、国际经济关系
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经济合作与援助
- 跨国公司投资
- 农产品贸易问题
2. 国际经济危机
- 2008年金融危机
- 亚洲金融危机
- 欧债危机
六、国际经济发展
1. 收入差距与发展
2. 工业化与城市化
3. 全球化趋势与挑战
以上内容涵盖了国际经济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大一上学期末需要复习的同学们。
祝大家考试顺利!。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考试版梳理
3. 简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答: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贸易素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有何影响?答: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会使共同要素名义收入上升。
价格上升部门共同要素使用量上升,另一部门共同要素使用量下降。
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会使两部门共有要素•名词解释②国际市场对该出口品的需求缺乏弹性;③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出口增加会对国际价格发生影响2.关税的种类:按照征收对象划分可以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按照征收方法划分可以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6. 关税升级:在实践中,发达国家关税结构一般具有随生产加工深度的增加提高关税税率的特征,即对初级产品进口实行低关税,而对制成品则实行较高的关税,这种现象称为“关税升级”二.问答题1. 关税的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是什么?答:生产效应,征收关税增加了该商品的国内产量,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国内供给量会上升,由于征收关税刺激国内供给量的增加就是关税的生产效应;消费效应,征收关税降低了该商品的国内消费量,征收关税后价格上涨国内消费量会下降,由于征收关税引起国内消费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消费效应。
2. 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为何(分大国和小国)?答:指一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对该国贸易条件产生的影响,只有大国才会产生关税贸易条件效应,因为小国对该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不能影响该商品的国际价格,所以不能产生任何关税贸易条件效应。
在大国条件下,一国征收关税后,由于本国市场上该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本国厂商的生产增加以及本国消费者的消费减少,即进口需求下降,于是就会导致世界对该种产品的总需求下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这种产品的国际价格下降,如果大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不变,进口价格下降,则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国际经济学考试重点笔记
国际经济学考试重点笔记第一章、序论1、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有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研究等。
P2882、绝对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
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P2933、比较利益:英国古典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
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
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
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P2964、国际分工:既世界各国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的规模、形式内容以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或水平决定的。
理解国际分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分工的类型有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三种;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形式与内容。
P217(兰)5、贸易乘数: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民经济成倍增加,这种贸易促进增长的倍数关系即为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描述了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整理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P26-28,作图并简要说明贸易利益的衡量与贸易利益的分解;1衡量:通过无差异曲线所体现的社会效用水平变化来衡量;由图可知,开放后该国的福利水平U1比开放前高U2,Pw与P差距越大,U2越偏上,贸易利益越大;2分解:P28-30,简要说明两国之间没有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规模效益不变;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简要说明产生国际贸易的起因:生产技术差异;相对要素禀赋差异;消费者偏好不同;规模经济导致国际分工的完全专业化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1基本概念:P32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强调王室成员和国库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强调取消进口鼓励出口;2P35绝对优势假说: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若a<b,或1/a>1/b,则说明A国对B国在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a是A国的X产品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即价格;b是B国的(3)P35比较优势假说: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若a/a<b/b,则A国相对于B国在X部门具有比较优势,B国相对于A国在Y部门具有比较优势2、P39-40作图并说明机会成本不变下的国际贸易导致的两国分工状况,以及两国的过剩供给曲线和过剩需求曲线;由于机会成本不变,所以Y的生产部门的劳动报酬将永远高于X的生产部门,X的生产部门的劳动流出会一直持续直到全部转移到Y部门;在图中,对应的相对价格p1,生产均衡点在A点,而消费均衡点则在C1点,这时X的过剩供给为负,相对价格p1越低,x的消费与生产差额就越大,因此x的过剩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A国相对价格相对价格高于其封闭水平,x的过剩供给为正;同理可推出x的过剩需求曲线;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1、基本概念:P49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P54 H-O定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画图说明:图在课本53页P55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及其推论:1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商品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2推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P58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P60悲惨增长: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增长利益,那么该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P62列昂惕夫之谜:他发现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中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恰恰相反; 2解释列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由于劳动者素质各国不同,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约为他国的3倍,因此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P63要素密集度逆转: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 ,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生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则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这种现象就称为要素密集度逆转P64需求逆转:当某一国对某一产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的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即发生了需求逆转;2、P56简要说明国际贸易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推理过程;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富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水平;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两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基本概念:p70特定要素:指一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流动要素: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可完全自由流动;第五章:1、p76作图并简要说明林德尔的重叠需求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答: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2、p78作图并简要说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制成品贸易发展变化的解释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如图所示,在初始时刻t0.新产品刚有创新国少数先进国家研制开发出来,因为技术尚未形成,生产规模小,消费仅限于国内市场;到了t1时刻,开始由来自国外的需求,于是开始进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口国逐渐掌握了生产技术,能够在国内进行生产,于是进口开始下降;到了某一阶段后,由于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扩大,创新国的产品也开始少量进口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到了t2时刻,产品达到了标准化,有技术密集型转化为资本密集型;来自发达国家的第二代生产者开始大量生产和出口,原来创新国随后在t3时刻成为净进口国;最后当产品转变为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时t4时刻,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国;第六章1、p85简要说明为什么在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下国际分工与先行优势密切相关如图,假设随X部门累积产出的增加,b国的生产成本下降比a国更为显着,所以b 国的平均成本曲线位于a国之下;但a国生产要早于b国,当b国试图生产时,a国的生产水平已经很大了,累积水平达到了Q1,此时a国的平均生产成本要P1低于b 国刚开始生产时的平均成本C0,则虽然b国相对于a国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潜在优势,但由于a国进入较早,反而比b国更具有优势;开放后,这种竞争优势会确定两国的国际分工,最终a国生产X,b国生产Y;2、p85简要说明在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下大国与小国国际分工的特点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第七章1、p100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小国关税保护的社会福利效应,要求作图;2、p100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大国关税保护的社会福利效应,要求作图;3、p101-102如何计算有效关税保护率;有效关税保护率指: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公式为: ERPj=V'j-Vj/Vj ERPj表示j行业或产品的有效保护率,Vj表示征收关税前j行业或产品国内生产附加值,V'j表示征收关税后j行业或产品国内生产附加值;例:假设某一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为1000元,该产品在国内生产时每单位产出需要使用价值500元的中间投入品;现假定对该产品征收30%的从价税,另外假设对其使用的中间产品不征进口关税;问该制成品有效保护率为多少解:Vj=1000-500=500 V'j=10001+30%-500=800 ERPj=V'j-Vj/Vj=800-500/500=60%. 4、p103-104作图并简要说明小国实施进口配额与进口关税下的社会福利的异同,并分析为什么国内进口替代品生产者更加偏好配额保护;进口关税进口配额关税福利:a-a+b+c+d+c=-a+b 配额福利:a-a+b+c+d=-a+b+c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1异:关税通过价格达到保护,而配额则通过数量,与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手段刚性更强;从管理角度看,配额比进口关税好,从贸易自由化角度来看,关税比进口配额好;同:进口配额与关税对一国福利水平的影响是相同的,都能通过限制进口,从而有助于保护本国产业;2关税将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升,但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进口量仍会增加,配额也会导致进口价格上升,但在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后,由于配额已经确定进口不会增加,本国厂商将从中获得更大收益,所以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者更倾向于采用配额措施;5、p105-106作图并简要说明出口补贴对本国的社会福利影响;6、p106倾销的类型和含义;1含义: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2类型:持续性倾销:指这种倾销的存在是无限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掠夺性倾销:指为了挤垮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第八章1、p116-118简要说明幼稚产业的含义与判定标准1含义: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2判定标准;A穆勒标准:只要将来在自由贸易下能够获利就应该保护;穆勒标准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地位;B:巴斯塔布尔标准: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光要看它将来能否具有成本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后才能确定;C:坎普标准: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效应,那么该产业的发展就会给其他某些产业或社会带来额外的好处,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着的外部规模经济,则仍有保护的必要;2、p118-119作图并简要说明关税保护与生产补贴各自的优劣;3、p119-120简述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答:1奖励出口,限制进口;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政策有其合理之处;在一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干预对外贸易,保持贸易顺差,以扩大有效需求;2后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保持贸易收支顺差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扩大本国的有效需求,而且能够以乘数的形式增加总收入;这种国民收入水平的成倍增加效果又会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4、p124-125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简要分析发达国家夕阳产业受到保护的原理;答:1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为: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2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上处于比较劣势,这些行业面对发展中国家国家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些行业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者有较强的影响力,再加上这些行业的劳工组织比较完善,生存比较艰难;但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这所以这些行业往往能成功地促使政府采取较高程度的保护措施;第九章、p127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p128关税同盟: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p128共同市场: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交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自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p129经济联盟: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p130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p130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2、p130-131作图并说明一国作为进口国加入关税同盟后产生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及社会福利效应; SA:A国的供给曲线, DA:需求曲线;PB、PC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且 PB> PC;如果AB两国结盟,则对A国而言,贸易转移效应=Q1Q2;而贸易创造效Q3Q1+Q2Q4 ;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a+b+c+d-a-c+e=b+d- e;其中a+b+c+d 为消费者剩余增加, a为生产者剩余减少,c+e为关税收入丧失;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e则表示贸易转移的负的福利效应; 关税同盟对A国究竟是否有利,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是否能抵消贸易转移的复利效应;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对C国来说,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第十章1、P142进口替代战略: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代替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143出口导向战略: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第十一章1、P169-170.作图并说明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流入国、资本流出国福利的影响, 1总效用水平提高:如左图,不存在资本流动时,平均效用水平为CB,存在资本流动时平均效用为CA,比CB高出了BA部分;2资本流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如右图,MN 和nm曲线分别表示投资国和受资国的资本边际产量曲线,在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之前,投资国利用O1Q的资本生产O1MTQ单位产量,受资国则用O2Q的资本生产Q2mUQ 的单位产量;资本流动之后,投资国的产量为O1MPS,受资国的产量为O2mPS,国际资本流动使两国净产量增加ΔPUT;说明资本流动通过提高资本的边际产量从而增加了世界总水平产出;投资国国民收入增加了SPWQ,大于其产量损失SPTQ;受资国的收入也净增加了ΔPWU的面积;说明通过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在世界总产量增加的同时,投资国和受资国也得以分享这一经福利增加;2、 P172-174.作图并说明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流入国、劳动力流出国福利的影响,在图a中,在封闭的劳动力市场下,供求的均衡点为、均衡价格为、均衡劳动力供给量分别为A、F、M,图b中各均衡点分别为A'、F';M',两国工资水平差异为FF',则乙国的劳动力流向甲国,引起甲国劳动力价格降至F点,供给减少到M1,需求增加到M2;图b中劳动力供给移到S''供给量减少到M'1,新均衡价格F'下供给量增加到M'2,劳动力移到的损失和利益如上表所示;由表可知,在乙国或移民移出国是劳动力需求方受损,而供给方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e;在甲国或移民移入国,劳动力的原供给方--甲国本土的工人受损,而雇主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b;整个世界净利益为b+e;第13章概念:P193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Pp207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及其含义;1周期性不平衡:是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2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当国际分工的结构或世界市场发生变化时,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3价格性不平衡:指一国货币增长速度、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如发生较大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一般直观地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不一致;4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各种经济条件的恶化引起国民收入的较大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1.国际贸易理论
a.绝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b.相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扩展
d.赫克歇尔-奥林斯模型
e.所得分配理论(斯托尔班克-萨缪尔森模型)
2.重要的国际贸易政策
a.关税
b.非关税壁垒
c.贸易救济措施
d.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
e.地区贸易协定(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国际货币体系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
c.汇率调整机制
d.汇率政策的目标和工具(例如,汇率干预)
4.国际经济政策
a.贸易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国际经济协调
5.国际投资理论和政策
a.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b.国际资本流动
c.国际投资政策和限制
6.国际金融市场
a.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
b.国际债券市场
c.国际股票市场
d.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7.国际经济合作和组织
a.世界贸易组织(WTO)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e.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例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8.国际经济发展和全球化
a.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政策
b.全球化的效益和挑战
c.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
9.国际经济危机和政策应对
a.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b.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策略
c.经济复苏和调整策略
10.跨国公司和国际商业策略
a.跨国公司的特点和战略
b.国际市场选择和进入策略
c.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国际经济学复习全
精心整理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绝对优势理论【名词解释】亚当·斯密在批驳重商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二、简述比较优势理论【名词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三、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论述分析题】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它反映了一国的供给水平。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
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它是消费者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其特征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同。
(一)两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两国均衡时,甲国内均衡点为A,乙国内均衡点为A’,国内价格线分别为PA和PA’。
甲国在X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乙国在Y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二)两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引入国际贸易,国际比价为PB=PB’=1。
①甲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为甲国生产均衡点。
经过商品交换,甲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
BC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为“贸易三角”;②乙国专业化生产Y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为乙国生产均衡点。
经过商品交换,乙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
国际经济学考研知识重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考研知识重点整理题型:名词解释(20)选择题(20)简答题(20)论述题(20)均考察基本的概念原理思想第三章(两颗星)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1.名词解释:比较优势机会成本2.理解书P33 图3.3的相关理论知识(核心重点!)3.做课后习题1 P494. P41 了解多种产品模型中的比较优势(仅了解)第四章(三颗星)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此章为核心重点)1.名词解释:要素密集度、丰裕度2.斯托尔珀-萨缪尔森效应图4.6 P56 P573.生产偏向定理 P61 右下角雷布金斯基 P60 4.10 。
的增加会造成4.里昂惕夫悖论 P725.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P64 P656.资源、要素、供给、资源货币禀赋理论贸易对两国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影响充裕所有者受利稀缺要素者利益受损(可能会出单选不要只背两句话)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重点放在理论的应用开放经济标准模型考的少)1.主要考贸易的影响收入转移对贸易的影响取决于边际支出倾向的不同2.关税的出口影响图5.8 相对价格1—2.3.关税和出口补贴对贸易影响(和第八章联系起来)4.基本概念:经济偏向增长出口/进口~5.福利恶化型增长6.为什么福利恶化型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出现?因为供给和需求在很随机的情况下7.按章分:国际收入转移(RD曲线的移动,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同时移动)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两颗星)1. 概念:规模经济两种类型产业内贸易模式学习曲线2. 规模经济下衡量国际贸易者利益应该从哪两方面:1.从消费者可选商品种类增加的角度 2.一体化市场使价格降低的角度结论——发展国际贸易3. 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差异越来越大 P124第八章贸易的政策工具(两颗星)1. 名词:出口补贴出口配额配额租金自愿出口限制非关税配额2. 关于关税的分析:在大国怎么分析关税收益/成本生产者大国总体最后做一个福利分析 e-(b+d)=结论国际经济学重点整理题型:名词解释(20)选择题(20)简答题(20)论述题(20)均考察基本的概念原理思想第三章(两颗星)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1.名词解释:比较优势机会成本2.理解书P33 图3.3的相关理论知识(核心重点!)3.做课后习题1 P494. P41 了解多种产品模型中的比较优势(仅了解)第四章(三颗星)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此章为核心重点)1.名词解释:要素密集度、丰裕度2.斯托尔珀-萨缪尔森效应图4.6 P56 P573.生产偏向定理 P61 右下角雷布金斯基 P60 4.1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2.商品的名义价格和相对价格:名义价格以某些货币表示的,未经过通货膨胀的调整的价格; 相对价格是商品之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反映,专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 成的价格比例关系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4.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5.要素密集度:是指在生产一定产量的某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 二.问答题 1.国际贸易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1 国际贸易的原因 ○2 国际贸易的结构 ○3 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2.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答: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 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亚当斯密的绝对成 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 ○1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 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 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 良好的效果 ○4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3.简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答: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
件效应,因为小国对该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不能影响该商品的国际价格,所以不能产生任何
关税贸易条件效应。在大国条件下,一国征收关税后,由于本国市场上该种商品价格上升,
上升,由于征收关税刺激国内供给量的增加就是关税的生产效应;消费效应,征收关税降低
了该商品的国内消费量,征收关税后价格上涨源自内消费量会下降,由于征收关税引起国内消
费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消费效应。
2.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为何(分大国和小国)?
答:指一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对该国贸易条件产生的影响,只有大国才会产生关税贸易条
小卫2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 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国际 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4.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通常又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 一国将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 生产要素的产品。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两个前提条件是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不同产 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配置不一样。 5.国际贸易总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什么?两国分配利益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答:1.开展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总利益取决于两国国内相对价格的差异,差异越大,两国获利 范围越大,获利就越多。 2.在贸易总利益不变时,国际相对均衡价格越接近本国贸易前国内相对价格,则对本国越不 利;反之,越接近他国贸易前国内相对价格则对他国越不利。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知识点梳理
【考试版】整理者:李登卫
小卫1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 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1 国际经济学研究以独立国家或行政区域为单位的跨国界的资源分配 ○2 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3 国际经济学理论实施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4 国际经济交易是经过不同货币媒介的折算后进行的 ○5 国际经济学建立在徽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6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2.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意义 ○1 掌握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 ○2 有助于把握国际经济现象 ○3 有助于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对外经济政策 ○4 为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服务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悲惨增长: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 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 二.问答题
小卫4
1.何为生产要素的中性增长?中性增长对生产规模和国际贸易规模有何影响? 答:所谓中性增长就是指两种要素按相同比例增长。中性增长会使生产规模扩大,结构不变, 并且会使贸易规模扩大,结构不变。 2.偏向进口的要素增长对进出口量和贸易规模有何影响? 答: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的要素相对增长会使进口竞争品产量上升,出口品产量下降,进 口下降,出口下降从而使贸易规模缩减 3.偏向出口的要素增长对进出口量和贸易规模有何影响? 答: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要素相对增长使出口品产量上升,进口竞争品产量下降 出口上升,进口上升从而使贸易规模扩大 4.在大国情况下偏向进口和偏向出口的要素增长对贸易条件分别产生何种影响? 答:在大国的情况下,要素增长会影响贸易条件。 1. 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使进口下降,出口下降,导致国际市场上对进口品需求下降, 进口品价格下降,出口品供给下降,出口品价格上升,因此贸易条件改善。 2. 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使进口上升,出口上升,导致国际市场上对进口品需求上升, 进口品价格上升,出口品供给上升,出口品价格下降,因此贸易条件恶化。 5.悲惨增长出现的条件是什么? ○1 增长的要素是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 ○2 国际市场对该出口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3 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出 口增加会对国际价格发生影响。 6.产品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贸易情况怎样? 第一阶段,技术先进的国家发明了某种新技术产品,将产品推向市场,满足本国需要。 第二阶段,产品发明国在国内市场饱和后将产品出口到技术和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 第三阶段,新产品的进口国随之逐步掌握了该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生产该产品代替进口, 进而出口该产品,并把产品出口到技术水平落后的国家。 第四阶段,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技术水平落后的国家开始仿制该产品,替代进口品,进而 成为出口国,发达国家再研制出新产品,原产品逐渐走向衰落。 7.罗伯津斯基定律? 答: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增长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产 量上升,而非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下降。 8.恩格尔定律? 答:收入水平越低,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支出比重越大;随着收入水平 的上升,用于食物支出的比重下降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2.差异产品:是指在设计、品牌、质量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 3.倾销:指不完全竞争企业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 4.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部差异甚至是非差异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 5.产业间贸易:两种或多种产业之间的贸易,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贸易就可称为产 业间贸易 6.重叠需求:是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消费者需求产品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 二.问答题 1.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何以产生国际贸易? 答:当一国的某个产业或行业的规模和产量扩大时,该产业或行业中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 降,当成本下降时生产者又会扩大生产,在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之后必定会拓展到国外市场, 将产品输送到国际市场,产生国际贸易;国与国之间的需求会存在差异,当一国需求的某种 商品正是另一国所盈余的商品,而另一国所需求的正是该国所盈余的,那么两国势必会寻找 到某个合理的方式进行交换,从而产生国际贸易。 2.国际分工的三种可能情况是什么? ○1 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 ○2 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 ○3 混合型国际分工,就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 3.为什么会出现倾销? 答:消灭竞争对手,垄断整个市场。相互倾销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单纯的企业占领市场、获 取最大限度利润的行为,也会导致国际贸易产生。不完全竞争企业为达到规模经济效果,希 望销售更多商品,但当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后,市场很难扩展,这类企业会在保持 国内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形成“倾销” 4.重叠需求何以产生国际贸易? 答:○1 当每国厂商都追求本国代表性需求时,该国的非代表性需求就难以在国内得到满足, 因而需要借助国际贸易实现。 ○2 通过国际贸易,本国生产的以满足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从而规模经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关税:一国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 商品所征收的税 2.关税的种类:按照征收对象划分可以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按照征收方法划分可 以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3.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 接补助 4.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敏感商品的进口或出口进行数量或金额上的控 制,其目的旨在调整国际收支和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是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 5.许可证:是由一国海关签发的允许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进入关境的证明。
小卫5
6.关税升级:在实践中,发达国家关税结构一般具有随生产加工深度的增加提高关税税率的
特征,即对初级产品进口实行低关税,而对制成品则实行较高的关税,这种现象称为“关税
升级”
二.问答题
1.关税的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是什么?
答:生产效应,征收关税增加了该商品的国内产量,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国内供给量会
小卫3
济效果更加明显。这种国际贸易或相互贸易不是无条件的,它只有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 间才可能存在,因为它们有相近或重叠的需求部分。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边际物质产品和要素实际收入 答:边际物质产品是指生产技术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后追加一单位要素 是总产量的增加量;要素实际收入是指本国居民、公司和个人直接得自当期货物和服务生产 的收入 2.边际产品价值和要素名义收入 答:边际产品价值(VMP)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 加的产品的价值。它为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 乘以产品的价格,即 VMP=P×MP,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 增加的收益 二.问答题 1.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对两部门共同要素的名义收入有何影响?对两部门特定要素的名义 收入和实际收入有何影响? 答: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会使共同要素名义收入上升。价格上升部门共同要素使用量上升, 另一部门共同要素使用量下降。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会使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上升,价格上 升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另一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下降。 2.某部门产品价格下降,对两部门共同要素的名义收入有何影响?对两部门特定要素的名义 收入和实际收入有何影响? 答:某部门产品价格下降会使共同要素名义收入下降。价格下降部门共同要素使用量下降, 另一部门共同要素使用量上升。某部门产品价格下降会使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下降,价格下 降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下降,另一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 3.国际贸易对出口部门和进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收入有何影响? 答:出口品价格上升,导致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上升,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进口竞 争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下降; 进口品价格下降,导致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下降,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下降,出口部 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 4.国际贸易会使共同要素的收入与流向产生何种影响? 答:国际贸易后,出口品价格上升,进口品价格下降,导致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进 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下降,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变化不确定,但其在两部门间的分配确 定,出口部门使用量上升,进口竞争部门使用量下降。 5.国际贸易使一个丰裕要素和稀缺要素的价格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两国要素价格差距缩小并趋向均等 6.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从长期看,国际贸易将使各贸易参加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达到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