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二课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二课导学案

导学课题: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目标: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抗元2.通过讨论元朝的进步表现和文天祥抗元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培养学生辩证看历史问题的能力一、预习展示:【我预习我会学】1.蒙古的兴起:我国北方________高原上,居住着许多游牧部落。

____世纪时,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又受到___朝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①成吉思汗,名叫________,他是一个部落的首领。

②成吉思汗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以他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______。

3.蒙古政权的建立: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 为大汗,尊称他为________,________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㈡.阅读教材67页-69页,第二标题“忽必烈建立元朝”完成学案1.蒙古政权的扩展:________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____和_____,对_______形成包围之势。

2.元朝建立:________即汗位,于________年定国号为____,此年定都______。

________就是元世祖。

3.南宋的灭亡:________年,南宋灭亡。

4.________继续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

5.元朝的社会经济:元世祖重视________,治理_____;下令开凿运河________和________,还开辟了_____;元大都繁荣,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6.行省制度的建立:①目的:未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②建立者:______。

③主要内容:在中央设________,地方设________,简称“________”。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_朝。

7.对边疆的管辖:①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政府在中央设________院,负责管理____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多元导入】(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都市生活(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瓦子①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②表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形成于宋代,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一些节日习俗,如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节日习俗,流传至今。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导学案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认定目标】1、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2、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预习检测】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致从什么时候出现南移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在何时完成的?为什么此时经济重心会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完成下表(有些既是原因又是表现,有些只有表现)原因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共同探究】1、“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 ——苏东坡 本则材料意欲印证宋朝哪一经济部门的发展?把这一部门详细说一说。

2、这三幅图分别代表了宋朝哪一部门的发展?各部门具体情况如何?【归纳整理】把上面的表格记住你就完成了这节课的任务。

嘘,别说话,让我再记一遍!【拓展练习】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2、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4、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A、广州B、泉州C、明州D、福州5、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6、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D、麦田面积扩大7、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A、定窑B、钧窑C、景德镇D、哥窑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北宋后期B、南宋前期C、南宋后期D、北宋前期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家成熟),则数郡忘饥。

七年级历史下册12课 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12课 导学案

第十二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设计:张毅审稿:赵猛一课前预习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1. 统一蒙古各部,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的局面。

1.蒙古的兴起2 .蒙古政权的扩展: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和,对形成包围之势。

1.元朝建立:即汗位,于年定国号为元,此年定都。

就是元世祖。

2.元朝的建立2.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抗战派大臣继续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

1.经济:元世祖重视,治理;下令开凿和两段运河,还开辟了;元大都繁荣,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写的《》一书,描述了的繁华景象。

3.元朝的政治经济:2.政治:a.创立行省制度:①目的:未对全国实行有效的。

②建立者:。

③主要内容: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朝。

b.对边疆的管辖:①加强对的管辖;元政府在中央设院,负责管理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②还加强对的管辖。

(今天的台湾)1. 前提:朝统一全国。

2.表现:①许多人来到边疆。

②边疆各族包括族,大量迁入和。

③黄河流域的、4.民族融合等族同汉族融合了。

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

3.作用:,促进了各族、的发展与融合。

二 【课中导学】一 学习目标: 1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民族融合的发展。

2 元朝创立的政治制度。

3 理解民族关系的发展,培养辩证、客观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统一。

行省制度。

民族融合。

三.难点: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

行省制度。

1 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不是成吉思汗。

元朝是我国古代疆域最辽阔的朝代。

2 元朝首创行省制度,今天的省级行政制度最早始于元朝。

3 元朝加强对新疆和台湾的管辖。

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在元朝名字是琉球。

4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把要点提炼出来,帮助记忆,可以把本课内容归纳为三个年代、三个人物、三件大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课导学案.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课导学案.doc

梁河学校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 12课时班级:学习小组:姓名:一.温故知新,风采展示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

3.管辖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和(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管辖西藏:在中央设立,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二.自助探究,交流展示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大都市:北宋时的、南宋时的、元朝时的,都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2.热闹的庙会:北宋开封,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的各种表演。

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鹏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3.热闹的瓦子A.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B.瓦子的含义: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C.勾栏的含义:瓦子中圈出许多的圈子,称为“”。

D.娱乐活动: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比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

E.商业活动:瓦子里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十分热闹。

4.杂居A.内容: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

B.形成:形成于。

元朝建立以后,元杂剧在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5.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等,在都有了。

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烧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知识点二宋词1.含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吟唱。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山红》《蝶恋花》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2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2课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总第12课时学习目标: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忽必烈建立元朝、水陆交通的发展、中外交往等基本史实际。

2、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概括元朝在历史上的贡献。

3、探讨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学习难点:行省制度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66—67页回答:⑴蒙古族生活在()上,()统一蒙古。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建立蒙古国。

⑵思考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可组内讨论)⑶()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即今()⑷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

思考文天祥为什么受人尊重?2、阅读课本68—69页⑴元朝的水路运输有哪两种方式?你能描述下运输的路线吗?⑵读69页地图,了解元朝的疆域,元朝政府是怎样对全国进行有郊管辖的?⑶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①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③黄河流域的()、()与汉族融合④新的民族——()形成。

(二)合作探究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老师的问题:⑴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你认为毛泽东的评价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

⑵元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⑶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什么作用?对后世有什么影响?⑷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两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元朝的民族融合有什么新特点?(三)拓展延伸通过学习元朝民族融合的史实,结合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有关知识和当今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现实,你有什么启示?(四)系统总结要点回扣:三个时间:年、年、年三个人物:、、四件大事:①统一蒙古②建立元朝③行省制度④民族融合(五)巩固训练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下列历史人物实现国家统一的是A、赵匡胤B、元昊C、铁木真D、忽必烈3、元朝商业繁荣,其中国际性商业大都市是A、长安B、泉州C、大都D、杭州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A、唐朝B、北宋 C南宋 D元朝5、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是在A、西汉B、东汉C、唐朝 D元朝6、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圳特区远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导学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关键词】宋代、都市、文化、经济、社会、政治、文学【学习目标】1. 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发展状况;2. 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3. 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4. 掌握宋代的文学发展情况。

【学习重点】1. 掌握宋元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2. 掌握宋元时期的文化发展特点。

【学习难点】1. 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关系;2. 掌握宋元时期的文学发展情况。

【学习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你知道宋代和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吗?这一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发展状况如何呢?2. 学生们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想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二、学习内容(50分钟)1. 阅读文章《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2. 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和概念,如宋代、元代、都市、文化、经济、社会、政治、文学等。

3. 分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a. 宋元时期的都市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特点?b. 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如何?对都市的发展有何影响?c. 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有哪些?d. 宋元时期的文学发展情况如何?三、归纳总结(15分钟)1. 学生们陆续回答问题,并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a. 都市是指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宋元时期都市的发展状况良好,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如开封、杭州等。

b. 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稳定,使得都市的发展更加繁荣。

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是兴起了科技、艺术、文学等方面的繁荣。

c. 文学方面有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兴起。

四、拓展延伸(20分钟)1. 学生们选择一种宋元时期的文学形式,如宋词或元曲,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2.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的阅读和理解;2. 准备一个关于宋代或元代的文学形式的介绍,如宋词或元曲,进行小组展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第 12 课宋元期间的都市和文化【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都市生活繁荣的详尽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宋词代表人物以及各自的词风。

3.认识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研究宋词、元曲的异同。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

【学习难点】宋元都市繁荣生活出现的原因。

【导入新课】资料一:北宋期的公民生,据有当世界的 80%, 京、安等大城市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昼夜不。

宋代是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一个工商税超税的朝代。

资料二: 13世 ( 宋元期)的中国⋯⋯在社会生活、、、制度、工技域⋯⋯ 拥有所有原因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看作夷狄之邦。

——法国和耐资料三:英国史学家因比曾:“若是我,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代”【自主学习】(一)繁荣的都市生活1、宋元期间着名的多半市:_____、_____、_____。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荣的是_____,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专供演出的圈子:___。

3、杂剧形成于___。

宋元期间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包括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

4、欢欣的节日:___、___、___、___。

二、宋词(二)宋词和元曲:1、词在___时已经出现,成为___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

2、宋词的代表人物:(1)北宋:______。

(2)两宋之交女词人:______。

(3)南宋:______。

3、元曲包括___、___和___等。

4、最优秀的剧作家:元朝的______,代表作是______。

5、元曲四大家:___、___、___、___。

【合作研究】1.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范出现的原因(1)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交往亲近,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大大丰富了中原文明。

(2)两宋期间,农业和手工业获取很大发展,市民阶层流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3)两宋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12课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12课导学案

泾干镇中学导学案2014—2015 (上)
思想上:大兴文字狱。

材料二:
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决,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1、 试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结合课文第71页阅读与思考回答,为什么
说明清两代是君主专制独断的时代?
2、材料二反映了说明问题?
3、大兴文字狱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检测案】10分钟
2、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辅臣,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 】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3、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明 【 】
A 、专制统治日益衰微
B 、民主监督得到发展
C 、皇权日益加强
D 、建立了限制皇权的有效机制
【训练案】
完成“绩优学案单元检测题”的巩固
【教(学)后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导学案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导学案 岳麓版

第12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大统一;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元朝的社会经济;元朝民族关系的表现。

2、理解元朝大统一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对后世的影响。

3、分析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表现。

【学习重点】元朝的大统一;对全国的统治措施;民族关系的发展【学习难点】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学法指导】1、学习注意前后联系。

2、独立学习,交流合作,探讨提升。

【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第55—59页,用蓝色或黑色笔独立完成自学内容,并用笔在书中划出相关知识要点。

不懂的地方,教师讲解后在学案上填写完整,力求全部掌握。

2、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题。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学: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年,蒙古各部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建立以为都城的蒙古汗国,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年,改国号为大元,定都,就是元世祖。

年,元军占领,南宋灭亡。

年,统一全国。

南宋军民在抗元斗争中,涌现出等著名将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他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制度,并在中央设管辖吐蕃,使正式成为了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设负责管辖和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

4、元世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严禁把改为牧场,兴修水利等;棉纺织业成为重要家庭副业,松江的就是有名的棉纺织业的专家,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的中心。

元朝商业和城市繁荣,就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会,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5、元朝时,许多汉人来到边疆,蒙古等族大量迁入内地,进入流域,经过长期共同生活,互通婚姻,逐渐融合;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在元朝广大的疆域内,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交流展示】(交: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合作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看图回答问题:①你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2)(3)②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位杰出人物,他们是谁?他们各自的历史功绩是什么?③这个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能力提升】元朝建立和统一的线索图:蒙古国建立→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南宋灭亡→统一全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A.海外贸易的兴盛 B.农业的发展
C.城市的繁荣 D.旅游业的兴旺
4、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的表演形式,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形成于宋代 B.包含说唱、杂技、歌舞等技艺
C.元朝南北统一后,传入北方 D.在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
5、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我们今天的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 (窦娥唱)为善的受贫更命短,造恶的享福 贵又寿延,天地也,做的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 勘贤愚枉作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材料一中的作品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这种文学形式有什么突出特点? 它在哪个朝代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三、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C 6、D 7、C 8、B
(二)材料分析题
(1)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宋代。
(2)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 一起,具有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1、史学家 政治家资治通鉴
2、编年体 战国 五代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记
3、司马迁和司马光
二、合作探究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2016年咸宁市)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 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导学案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主备人:刘美善总课时:审核:课题:第十二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学习目标1. 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一2. 掌握元朝大统一的措施学习重点:元朝大统一和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学习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学习疑问与笔记t 教学内容一、课前回顾二、预习交流(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统一蒙古: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

2.蒙古汗国的建立:年蒙古各部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建立以都城的蒙古汗国。

3.蒙古汗国的扩张: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开始对外扩张,相继降服,攻灭、,招降,占领;三次西征中亚及欧洲,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

(二)、元朝大统一1.元朝建立:年,建立者,都城。

2.元朝统一:1)南宋灭亡:年。

南宋著名的抗元英雄。

2)完成统一:年。

3.行省制度与宣政院的设置:1)设行省制度:为了加强对的统治2)设宣政院:为了管辖。

标志着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3)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和。

今天的台湾省在元朝叫。

4.元朝经济的发展:1)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把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2)手工业: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

对学案达人:班级:组:教学内容t 学习疑问与笔记棉纺织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3)商业:元朝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是。

三、展现提升元朝大统一的措施四、梳理巩固五、达标检测1、下列政权哪些是被元军所灭()A 辽和金B 辽和西夏C 西夏和金D 北宋和金2、元朝时开始形成的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是()A 畏兀儿B 回纥C 回鹘D 回族3、人们之所以肯定文天祥,主要是因为()A 坚决抗元B 忠于南宋王室C 写下了千古名篇D 崇高的气节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的政权是()A 宋朝B 辽C 西夏D 金5、阅读材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回答:1)该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人?2)我们从它的身上学到些所灭精神?6、为了加强对广阔地区的管辖,元朝实行了所灭制度?为什么我们既要肯定元朝的统一,又要肯定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学后反思品质改变人生,知识成就未来三一学校_七__年级___历史__学科导学案。

【范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 导学案

【范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 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导学案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气节。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2、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学习过程、年,族召开大会,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年,元军占领,南宋灭亡。

抗战派大臣继续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明他,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3、元世祖的政绩:(1)元朝建立:年,定国号为元,年定都。

(2)农业方面:a、重视发展,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做牧场。

b、治理,推广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3)运输方面:a、令人开凿河和河,粮船可以从直通到;b、开辟了规模空前的,粮食运输逐步以为主。

(4)行省制度:目的:。

措施:元世祖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行省”。

我国的设立,始于。

元政府加强对的管辖,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的管辖。

4、元朝商业繁荣,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

5、对外交往:意大利旅行家,在时来华,他的《》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6、民族融合的发展:()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人、人,信仰,他们同、、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出品人:高志伟审核人:史卫民课型:新授课时间:意义: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促进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导学案(精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导学案(精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导学案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气节。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2、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学习过程1、年,族召开大会,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年,元军占领,南宋灭亡。

抗战派大臣继续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明他,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3、元世祖的政绩:(1)元朝建立:年,定国号为元,年定都。

(2)农业方面:a、重视发展,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做牧场。

b、治理,推广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3)运输方面:a、令人开凿河和河,粮船可以从直通到;b、开辟了规模空前的,粮食运输逐步以为主。

(4)行省制度:目的:。

(二)阅读下列材料“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回答:⑴上述诗句出自哪一作品?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一时期?⑵哪一诗句体现了作者的崇高气节?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五)思维拓展元朝是北方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王朝,在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 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 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导学案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气节。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2、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学习过程 1、年,族召开大会,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年,元军占领,南宋灭亡。

抗战派大臣继续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明他,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3、元世祖的政绩:(1)元朝建立:年,定国号为元,年定都。

(2)农业方面:a、重视发展,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做牧场。

b、治理,推广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3)运输方面:a、令人开凿河和河,粮船可以从直通到; b、开辟了规模空前的,粮食运输逐步以为主。

(4)行省制度:目的:。

措施:元世祖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行省”。

我国的设立,始于。

元政府加强对的管辖,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的管辖。

4、元朝商业繁荣,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

5、对外交往:意大利旅行家,在时来华,他的《》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6、民族融合的发展:()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人、人,信仰,他们同、、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出品人:高志伟审核人:史卫民课型:新授课时间:意义: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促进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导学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导学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稿【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

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重点难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

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

另外,本课内容繁多,也是个难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蒙古族生活在( )上,( )统一蒙古。

(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 ),建立蒙古国。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2、 建立 ( )年( )建立元朝,次年定都( )即今( )统治 3、经济方面 农业:元世祖重视发展( ),禁止( )治理( ),推广( )的种植。

4、运输业:元世祖开凿了两段运河( )和( ),开辟了规模空前的( )。

5、商业和对外交往: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 )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6、政治方面:建立( )制度,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在中央设( ),地方设( )。

我国( )的设立,始于元朝。

( )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还加强了对( ) 的管辖。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7、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①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③黄河流域的 ( )、( )与汉族融合④新的民族——( )形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培养他们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思考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穿越时空隧道为纽带,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质疑等方法,化难为易,从而轻易突破难点;最后在联系、拓展中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的重点、难点:1、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2、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三、落实课标:自主探究题(看谁答得又快又对)1、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人物是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意义?合作探究学习(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共同提高)3、阅读下列材料: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假如用的是活字印刷,就可以只刻出需要使用的单字来,通过重新排版,不断印刷。

印完这本书,还可以再印别的书。

经济又省时。

想一想: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了什么新发展?自主探究学习:1、请同学们速读课本73-74页课文、插图和“动脑筋”内容,根据你刚才学习的内容,你能向同学们提出哪些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合作探究学习(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共同提高)2、阅读下列材料:英国近代科学家培根的精辟论述:“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北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导学案

北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导学案
C、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D、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二、材料分析题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首领忽必烈建立的王朝是()
A、夏朝B、秦朝C、元朝D、清朝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秦B、唐C、元D、清
3、《农桑辑要》中“行之五六年,功效大著,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说的是哪位皇帝的重农政策带来的结果()
A、成吉思汗B、唐太宗
边陲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发。
★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民族交融: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以棉纺织、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交通便捷,商贸活动频繁,、
、等城市的繁华超越了前代。
【合作探究】(小组探究,作话板展示)
A、回族B、维吾尔族
C、藏族D、满族
★忽必烈改制
●目的:为了巩固蒙古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忽必烈在、方面都采取了一些不同于蒙古贵族在漠北的统治方法。
●内容:
☛政治:
1、建立
2、中央设“”,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
3、地方设“”,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4、将、、、
等边陲地区都置于管辖之下。
☛经济
1、推行政策,下令把许多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
2、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规定以“”“”“”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
7、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秦朝隋朝西晋元朝
A、B、
C、D、
8、下列关于元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河学校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 12课时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
温故知新,风采展示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

管辖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和(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管辖西藏:在中央设立,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二.自助探究,交流展示
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宋元大都市:北宋时的、南宋时的、元朝时的,都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热闹的庙会:北宋开封,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的各种表演。

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鹏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热闹的瓦子
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瓦子的含义: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勾栏的含义:瓦子中圈出许多的圈子,称为“”。

娱乐活动: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比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

商业活动:瓦子里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十分热闹。

杂居
内容: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

形成:形成于。

元朝建立以后,元杂剧在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等,在都有了。

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烧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知识点二宋词
含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吟唱。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山红》《蝶恋花》等。

形成和发展:在唐朝时依旧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

内容:词的内容开始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代表人物: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等。

北宋苏轼: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他的词
风,把、和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女词人李清照:词风、、。

作品以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提高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南宋的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和,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知识点三元曲
概念:元曲包括、和等。

元曲把、、、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成果:元代杂剧作家200人左右,剧目600钟左右,现存的有150多种。

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悲剧。

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居家还有、、、等。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核对答案。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合作成果,师生共同订正。

四.质疑巩固,拓展训练
1.记忆知识点,小组间竞赛,看哪个小组的成员记得准确有快。

2.师生共同探究完成课本P58的课后活动
五.达标检测
六.小结与反思
梁河学校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13 课时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
温故知新,风采展示
北宋都城和南宋都城中皆有瓦子的出现,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结果;是娱乐皆营业的场所。

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有、、。

元曲包括、和等;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4、“元曲四大家”:、、、。

二.自助探究,交流展示
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知识点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发明时间:时期。

作用:促进了的发展。

弊端:雕版印刷术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

活字印刷术
发明:由时的匠人发明,他用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优点: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发展:元代著名的科学家在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

元朝中期,出现了。

传播: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之后传到及
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等途径传入欧洲。

知识点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
司南: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

指南针的发明:宋代开始用制成指南的工具。

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

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

指南针的应用: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乘坐中国海船的
商人将指南针传到,后来又传到,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
发明:时,中国人已经。

应用:到,火药领域。

当时,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

宋金战争中
使用了火器,而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

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

元朝还用金属做筒,取代竹筒,发明了,这比以前突火枪威力更大。

C、传播: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知识点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原因: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元朝建立后,和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陆上丝绸之路: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宋代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海路交通
原因: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外,也初步掌握了、
、的规律。

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B.路线
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条路线,可通往、、、、等国家和地区,远至。

b.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C.贸易国家: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
时达到。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核对答案。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合作成果,师生共同订正。

四.质疑巩固,拓展训练
1.记忆知识点,小组间竞赛,看哪个小组的成员记得准确有快。

2.师生共同探究完成课本P61,62的材料研读,P64的课后活动。

五.达标检测
1.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是在()
A.元代
B.唐代
C.清代
D.宋代六.小结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