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音乐关系
浅谈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特点
2021年第5期第37卷(总第485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F ED U C ATIO N AL IN S T ITU T E OF J IL IN PROVINCENo.5,2021Vol.37Total No.485浅谈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特点贾睿佳,周新焱(长春大学音乐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要:赵元任是颇有造诣的作曲家、哲学家,以及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
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为我国近现代新音乐的成长发展奠定了优良的根基,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做出了贡献。
同时,他还被中国语言学界尊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他创作出的许多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著作,为我国现代语言学的成立和成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文对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创作技法、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赵元任艺术歌曲的伴奏特色等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的推动和促进对赵元任所作艺术歌曲的理解,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其作品的特点。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技法;创作特点doi: 10.16083/ki.1671-1580.2021.05.039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w—1—刖g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高度契合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是音乐与诗歌的充分结合,所以也把它叫做“诗的音乐”。
其主要艺术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性。
在选择歌词上面,作曲家都选用一些有名的诗人及作家的著名作品当作自己创作的歌词。
一些篇幅较短的歌词大多都更注重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抒情性较强。
二是作品多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常常被拿来作艺术歌曲的伴奏,它没有管弦乐队伴奏的歌曲那么宏大壮观,但用来塑造歌曲的意境上有着突出作用。
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也尤其重视钢琴伴奏的编配,它不是简单的依附于声乐旋律,而是与声乐旋律相衬托、相结合,共同体现艺术歌曲的魅力。
三是声乐旋律与歌词及伴奏的完美结合。
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
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摘要:赵元任是中国20世纪科学界、语言学界、音乐界的先行者,他是融汇中西文化的典范,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上个世纪中外人士关注的焦点。
他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者之一,“五、四”时期赵元任创作了大量的新音乐作品,他给新诗歌配以新音乐,使音乐作品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把中国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赵元任是一位语言学大师,语言与音乐本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使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他的艺术歌曲得到音乐界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艺术艺术歌曲创作作曲文化作品中国几千年悠久学术文化传统曾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特别是时光进入20世纪,在中西方文化冲撞与交融的大背景下,更是涌现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们才思横溢、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建树颇丰,从而又大大丰富了中国学术文化传统,使之独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赵元任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里培育长大的,留学美国后,文泛接触了“西学”。
他学过数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甚至正式学过音乐,之后才在欧美从事研习语言学理论和实验语言学。
他还在艺术领域中,在音乐、戏剧,文学甚至摄影这许多方面都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实践。
他在国外许多高等学校或特种训练班里教过许多有关学科,取得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充实了他的学术研究内容。
正因为这样,作为一个专业语言文字工作者,赵元任才能够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当代人文学者。
虽然赵元任的主要成就在语言方面,但伴随其一生的是音乐,习惯上人们都说赵元任先生业余出事音乐活动,或者换句话说,他的业余爱好是音乐,一个人文学者、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无所谓业余和业内。
音乐是他事业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音乐甚至是他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中西文化碰撞与结合的背景下,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一)伴随赵元任一生的是音乐赵元任生于书香世家,母亲擅昆曲,父亲擅奏笛,可谓夫唱妇随。
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在音乐上也有天赋。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解析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解析艺术歌曲产生于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欧洲,其名称来自于德国的“Lied”——歌曲,一种以著名诗人的诗歌为词,以词谱曲的声乐体裁,并且伴有如歌的钢琴伴奏,演绎时人声与钢琴伴奏水乳交融,意境悠远。
该体裁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学堂乐歌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雏形。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是由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作词)和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作曲)合力完成,该歌曲写于五四运动之后,时值民族文化勃发之际,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写于1926 年。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歌词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描写,将歌词赋予了诗意,营造出一种青年在独自吟唱的感人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他”的种种思念。
歌词原名《叫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先生所作的一首著名的诗歌。
当时刘半农在伦敦留学,把对祖国、妻子的思念之情倾注于字里行间,温柔缱绻中不乏大爱的情怀。
特别要提的是,刘半农首次在诗歌中用到了“她”,与男性的“他”区分开来,在中国语言学界是一大进步。
六年后,在哈佛任教的赵元任看到这首诗歌,对饱受磨难的祖国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满含深情,用心将这首诗歌谱写了旋律。
当时国内音乐界处于学堂乐歌盛期,但赵元任先生突破了学堂乐歌“借曲填词”或者在创作方式上的“拿来主义”的创作形式,“他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方法的独创性很高的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于1928 年版的《新诗歌集》第一次刊登,立刻在当时文艺界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受到青年的喜爱,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受欢迎的艺术歌曲之一。
二、《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特征(一)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一开始很明显地采用了我国诗词传统的比兴手法。
每一段歌词的开始部分都是引入了不同的景象,通过借景抒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而被作者赋予情意的物象也成了意象,以此来形象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主题。
赵元任与《叫我如何不想她》的艺术分析
赵元任与《叫我如何不想她》的艺术分析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学家,也是我国最著名的语言学家之一,他在语言方面从小就有独特的天赋,这使得他不仅熟练地掌握多种方言,更对外语也了如指掌。
音乐离不开语言,所以赵元任先生对音乐这门“语言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并颇有建树,在外国求学时选修作曲理论,钢琴、声乐等,在回国语言学的研究中,又接触很多的民族民间音乐,长期耳濡目染中,致使他音乐创作风格以西方音乐创作理论和中国传统音乐特点结合起来表现出浓厚的乡音,乡韵,乡情,这种大胆的创新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教我如何不想她》本是一首新文化运动期间在刘半农先生在海外留学所作的诗。
这首诗的创作,刘半农先生使用通篇白话,是当时的一种“新生事物”大胆的创新让很多人不明就里,理解不了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做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却与刘半农有着相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赵元任先生为这首诗进行谱曲,以音乐的形式寄托对于祖国、故乡、亲人的思。
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让听者听到时,会不由沉醉其中,回到“五四”时期,感受到当时有志青年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而被迫背井离乡,不禁潸然泪下,音乐旋律的多样性和变调处理表现情感递增与转折,加强了科学性与艺术性,是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
(一)《叫我如何不想她》的创作特征赵元任先生充分发挥自己语言学家的优势,在音乐创作中融入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再加上对西洋音乐技巧的借鉴,在创作上可谓独创先河。
①诗词特征《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通过对景物的直接描写,运用隐约的创作手法,借物抒情。
词作者刘半农推崇白话文的使用,使这首诗充满质朴、简捷的特点,诗词中“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反复运用,将整首诗的感情逐渐推向高潮,随着最后一句“教我如何不想她”这股情绪又归于沉寂,将作者内心思绪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创作中契合诗歌音韵是非常难得一件工作,许多音乐家都会为这点头痛,而赵元任先生在这方面就驾轻就熟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作品,他将曲调、字音、语调完美结合,如各部分的开头是仄声相连,音乐缓缓由低向高的曲调,仿佛缓缓给听众打开一副美丽画卷。
浅析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艺术特征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浅析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艺术特征王文彬(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摘要】《教我如何不想他》是由赵元任作曲、刘半农作词的一首艺术歌曲。
旋律细腻柔美、抒情含蓄,歌词意象生动、清丽典雅,无论是从歌曲的艺术价值还是社会影响来看,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都堪称精品之作,百年传唱。
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钢琴伴奏、旋律、歌词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刘半农;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4-0100-02【本文著录格式】王文彬.浅析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20,07(14):100-101.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在欧洲盛行一种用来表达人内心世界的抒情歌曲,称为“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的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以词谱曲,演绎时歌声与钢琴伴奏水乳交融,简洁含蓄,意境深远。
该体裁形式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早期雏形是学堂乐歌,其中《教我如何不想他》是学堂乐歌的经典之作。
1917年,刘半农被聘任为北京大学教授,后来由于业绩卓著,被公派赴欧洲留学,但刘半农却喜忧参半,因为当时家中经济拮据,父母双亡,孩子年幼,不得已只好与妻女一起赴欧留学。
1920年2月7日,刘半农一行乘船自上海南下,历时四十个昼夜,于3月17日抵达欧洲。
他起先在伦敦大学学习,因当地物价高昂,又去往物价较低的法国,转入巴黎大学学习。
身在异国他乡,刘半农一面艰难维持全家生计,一面刻苦努力读书,此间他亲历了海外侨胞备受欺凌的惨状,一次次联想起自己幼年的悲苦记忆,这种种的磨砺无不刺痛着他的内心,故而学业之余他创作了一首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困苦及无尽乡愁,著名的白话诗篇《情歌》又名《教我如何不想他》由此产生。
1925年,刘半农与赵元任相继回国,都于大学任教。
语言音乐学视角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字调与音乐的关系研究
100语言音乐学视角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字调与音乐的关系研究王洪涛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摘要:中国语言独具的“四声”音调特点 致使古典诗词在朗诵时就具有音乐的旋律性,以语言音乐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字调”与“音乐”结合的关系,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曲谱分析,找出之间相互影响的共性特点。
关键词:语言音乐学;古诗词;字调;平仄;四声关于语言音乐学,早在1945年,杨荫浏先生发表过一篇《歌曲字调论》,文中阐述了昆曲音乐中字调与音乐互相配合的一些原则。
在50 年代,他又写了《丝弦老调的唱法中所涉及的音韵问题》一文,进一步以音韵学的知识讲明音乐与字调的关系,并指出,研究音韵与字调的关系是研究民间唱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后,在1963 年,杨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了语言音乐学的专门课程,编写了讲义《语言音乐学讲稿》。
讲义中,系统地由音韵学知识讲起,并仔细地分析了汉语的声、韵、调、句、逗等与音乐的关系。
语言音乐学这门学科,也以此为标志正式地在我国成立了。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结合的一种音乐体裁,中国诗词自古就有“诗与乐不分家”的说法,众所周知,汉语属声调语言,被称为“旋律型声调语言”诗词语言有四个不同声调,在古代人们把它们称之为:“平、上、去、入”,而依照四声,又将文字分为平仄两大类,明代真空和尚解说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力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两种特点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声韵结构。
四声与平仄的关系如表1:在“字调与音乐的关系”一文中,杨荫浏先生首先提出了“南北曲字调配音表”,他认为:语言字调的高低升降影响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升降。
根据这个表中所列出的各种“腔格”,我们完全可以明确昆曲字调配音的规律。
大体上遵循“上仄下平”原则。
如果再细致化,字调的连接有一系列规律:1.阴阳相连-阴高阳低;2.阴上相连-阴高上低;3.阴去相连-阴高去低;4.阳上相连-阳高上低;5.阳去相连-阳低去高;6.上去相连-上低去高;7.同声相连-前高后低。
论赵元任两首钢琴作品与其语调研究的结合
论赵元任两首钢琴作品与其语调研究的结合作者:吴涵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11期内容摘要:赵元任是我国近代知名音乐家、语言学家,他的音乐作品广为人之,其中钢琴作品对中国钢琴创作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先举例说明赵元任在语调研究中所贯穿的音乐创作手法和在歌曲创作中所运用的语调性特点,再从赵元任的两首钢琴作品的内部结构来进行分析,以期说明其与语调研究的结合。
关键词:音乐钢琴作品语调结合赵元任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享誉中外;他也是我国语言科学的创始人,其语调学说为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
赵元任的音乐创作和语言研究成果成为今天音乐学和语言学的重点研究对象,若是结合他的两种成果的来看,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
他的音乐创作和语调研究,宏观的从对象和方法来看,明显的共同特点有:如都比较注重社会民间的音乐和语调,他的音乐创作很多都与民歌小调相结合,而他的语言学也较为重视对方言的研究;又如他的音乐创作一部分借鉴了西方的创作手法,而他的语言学也常常在西方语调学说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更新。
而能更为细致的体现音乐创作与语调学说结合的,是他的钢琴创作。
一.赵元任音乐创作与语调研究的相互贯穿赵元任先生对我国早期音乐创作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同时他的语言学研究同样成就斐然,因此在他的语言学研究中常贯穿有音乐创作手法。
如:赵元任在语音分析的实践中,凭着自己的声学和音乐修养,精心设计了一套五度制的标准字母【1】;他还认为,在一个句子里的速度跟音程,凡是比较不要紧的字母,总是快一点儿,它的音程的范围窄一点儿,其余要紧的字就慢一点儿,音程大一点儿【1】。
又如,赵元任的汉语语调结构研究也与音乐作品分析的结构有相似之处,他只有一篇用英文写的文章提到过这个问题,而且也确实没有明确地说“汉语有语调构造”,但实际上他在文章中已经“表露”了这一点。
他先引述了Palmer的三分式调群结构:调头—调核—调尾(Head-Nucleus-Tail),然后提出了自己新的三分式结构:调冠—调头—调身(Ana- crusis-Main head-Body),其中调身包含了调核和调尾两部分【2】。
谈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艺术特征[权威资料]
谈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艺术特征[权威资料] 谈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艺术特征摘要: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由语言学家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是中国艺术歌曲萌芽时期的代表作品,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本文通过对该曲目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音乐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剖析,从而把握其艺术特征,更好地为声乐演唱及声乐教学服务。
关键词: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作者简介:,婧(1988.11-),女,籍贯:陕西咸阳,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学历:09级硕士,研究方向:声乐艺术。
[]:J642 []:A[]:1002-2139(2015)-15--01一、中国艺术歌曲概述从狭义的界定讲,中国艺术歌曲是在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西乐中融的产物,在我国有近百年的历史;从广义的界定讲,中国艺术歌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
通常我们所指的中国艺术歌曲是狭义的界定,在近百年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中,有两个重要时期,分别为:中国艺术歌曲的萌芽时期(1920-1949年)和中国艺术歌曲的复兴时期(1979年至今)。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作品是中国艺术歌曲萌芽时期的代表作品,在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一方面借鉴德奥艺术歌曲“诗歌、音乐、伴奏”三位一体的技法,另一方面,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熏陶下使得中国艺术歌曲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
二、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概述1、赵元任赵元任(1892.11.3―1982.2.24),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
清朝著名诗人赵翼后人。
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他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大胆借鉴欧洲浪漫主义乐派及古典乐派成熟的作曲技术,并注重结合民族本土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艺术歌曲的语言、旋律、和声的民族化等方面进行着种种探索,赵元任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有揽才开山之功,代表作品有:《教我如何不想她》、《卖布谣》、《听雨》等。
对赵元任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作品分析
艺术歌曲起源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欧洲,之所以叫“艺 术”歌曲,与其歌曲的内容息息相关。首先艺术歌曲的歌词要具有 很高的艺术性,这也是大多数艺术歌曲都以诗词作为歌词的原因; 其次是艺术歌曲特别强调钢琴伴奏,且对钢琴伴奏的写作有很高的 要求,必须有和歌曲主旨以及音高音色特点相一致的伴奏形式和伴 奏织体;最后艺术歌曲一定是内容丰富、结构精致的音乐小品,这 样的安排一方面增强作品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便于更加细腻的去 处理作品。因此,演唱艺术歌曲时,演唱者必须要具有很高的音乐 修养,才能很好的完成艺术歌曲的准确表达。
第四段,“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西天还有一 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这段歌词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 妙,分别以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形式描绘出异乡人的落魄他乡、思乡 心切的无奈情感。以简单的情景描绘出极其厚重的情感。而且在第 三段后半段和第四段前半段有一个G大调的转调以及e小调的离调, 这样的处理都是为了描绘出一种悲凉无奈的情感。该段是作者情感 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核心情感爆发的一段,因此在演唱该段时要 体会作者内心深沉的情感体会,用适中的声音去表达浓烈的情感, 这就需要演唱在气息把握上尤其注意。
《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作品是我国艺术歌曲作品中,最早的 一批作品之一,其很好的贴合了艺术歌曲的创作要求,歌词、曲式 结构、钢琴伴奏等方面都创作的非常优秀,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代 表作之一。下面将针对这首歌曲做详细阐述。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品分析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先生的代表作品,创作于20世纪 20年代,是中西方音乐文化初步碰撞的优秀产物。词作者刘半农先 生当时旅居英国,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白话诗。当时正值“五四” 运动时期,军阀混战,民族动荡不安,每一个中国人都渴望国家早 日和平稳定。赵元任先生作为当时一大批爱国音乐人士之一,对民 族兴衰、国家兴亡有无限的牵挂,由此,根据刘半农先生的诗歌, 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歌曲,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 渴望。同时这首作品也代表了那个时代所有爱国知识分子细腻敏锐 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祖国的母亲的深切情感。 歌曲总共分为四段,以春、夏、秋、冬贯穿。3/4拍子,整体旋 律以E大调为主,中间有e小调和G大调的离调和转调。作曲手法和诗 歌中四季的描绘紧紧贴合,词曲结合,极其准确的表达了作品所要 渗透的情感。如此的歌曲创作手法,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创新性。 二、歌曲的演唱分析 演唱该首作品,首先要把握的是歌曲的核心情感——对祖国的 深深地爱和思念。有了这个主题,就很好的奠定了这首歌曲的情感 主线。然后再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换,进一步细 致、细腻的去处理和表达作品。 第一段,“天上飘着微云,地上吹着微风,微风吹动了我的 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通过歌词的描绘就能感受到春天微风徐 徐、晴空暖阳的温暖气息,在如此的美好环境下,想念远方的故乡 和亲人,这种思念是充满幸福感的。因此,在演唱该段时,要用极 其温暖细腻的音色、讲述的语气将该段歌曲娓娓道来,以此来契合 歌曲所描绘出的“思念的幸福感”。演唱该段时切忌“唱声音”,破 坏歌曲的艺术氛围。 第二段,“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这般蜜也似的 银夜,叫我如何不想他?”。这段描绘让人不禁产生了仲夏夜之梦的
浅析赵元任歌曲的艺术特色
浅析赵元任歌曲的艺术特色作者:胥诗倩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2期[摘要]赵元任是我国近现代优秀作曲家,同时被国人称之为“语言学之父”。
笔者从赵元任歌曲的创作体裁、创作背景出发,结合赵元任的音乐思想,再通过对其代表性歌曲的分析来论述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语言学家;音乐思想;艺术特色赵元任作为我国最早一批接受西方音乐教育的作曲家,不管是他的艺术歌曲,还是合唱曲、钢琴曲,对我国近现代歌曲的发展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
同时,作为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在研究语言领域做出的贡献也是相当多的,主张将语言学运用在歌曲创作和演唱中,使得歌曲更加具有魅力。
一、赵元任及其音乐创作(一)赵元任生平及其作品简介赵元任,我国作曲家、哲学家,同时还是世界闻名的语言学家。
1906年开始接触新学,1910年去美国留学,在校期间,除了主修数学和哲学外,还辅修了语言学科,并接受正规的和声课、作曲课和钢琴课学习。
钢琴曲《和平进行曲》,是目前已知第一首中国人自己创作出的独奏钢琴曲,这就是赵元任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创作的,并且在当时的《科学》期刊上刊载了出来。
《新歌诗集》是在1928年赵元任出版的第一本歌曲创作集,赵元任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都被收录在内;30年代,恰逢陶行知倡导推行新教育思想,赵元任还创作了一系列支持他和帮助宣扬的《儿童工歌》、《自立里人歌》等作品,还有揭露黑暗旧社会并提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创立新世界这一革命要求的电影主题歌《西洋镜歌》等;40年代创作了艺术歌曲《老天爷你年纪大》藉以针对当时“国统区”的腐败统治,以及一部清唱剧式的大型合唱曲《海韵》。
赵元任还创作了小部分的钢琴小曲,而且经常是自己写出具有较好艺术水准的钢琴伴奏,用来匹配自己大部分的作品的。
(二)赵元任的创作背景及其音乐思想19世纪晚期的中国,大部分的工人同时遭受着垄断资本主义、封建势力两面的榨取,生活相当悲惨。
中国与外国在社会发展上的巨大落差刺痛了诸多国人的心,人们求变求新的呼声日益高涨。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解析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解析艺术歌曲产生于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欧洲,其名称来自于德国的“Lied”——歌曲,一种以著名诗人的诗歌为词,以词谱曲的声乐体裁,并且伴有如歌的钢琴伴奏,演绎时人声与钢琴伴奏水乳交融,意境悠远。
该体裁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学堂乐歌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雏形。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是由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作词)和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作曲)合力完成,该歌曲写于五四运动之后,时值民族文化勃发之际,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写于1926 年。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歌词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描写,将歌词赋予了诗意,营造出一种青年在独自吟唱的感人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他”的种种思念。
歌词原名《叫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先生所作的一首著名的诗歌。
当时刘半农在伦敦留学,把对祖国、妻子的思念之情倾注于字里行间,温柔缱绻中不乏大爱的情怀。
特别要提的是,刘半农首次在诗歌中用到了“她”,与男性的“他”区分开来,在中国语言学界是一大进步。
六年后,在哈佛任教的赵元任看到这首诗歌,对饱受磨难的祖国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满含深情,用心将这首诗歌谱写了旋律。
当时国内音乐界处于学堂乐歌盛期,但赵元任先生突破了学堂乐歌“借曲填词”或者在创作方式上的“拿来主义”的创作形式,“他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方法的独创性很高的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于1928 年版的《新诗歌集》第一次刊登,立刻在当时文艺界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受到青年的喜爱,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受欢迎的艺术歌曲之一。
二、《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特征(一)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一开始很明显地采用了我国诗词传统的比兴手法。
每一段歌词的开始部分都是引入了不同的景象,通过借景抒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而被作者赋予情意的物象也成了意象,以此来形象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主题。
浅述赵元任在语言、音乐艺术创作上的贡献
浅述赵元任在语言、音乐艺术创作上的贡献摘要:赵元任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也是著名的音乐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语言学大师。
本文从语言、音乐方面论述了他的学术思想和重要贡献。
关键词:赵元任语言音乐0 引言赵元任先生(1892-1982)是20世纪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家和音乐家,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也是著名的音乐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语言学大师。
在其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以超人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写下了众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著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现代语言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
1 赵元任在语言上的成就赵元任在1928年写作了《现代吴语的研究》,这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调查汉语方言的研究报告。
在这部著作中,赵先生第一次使用了国际音标记录了汉语方音,这本书的出版对后来的方言调查研究影响极大,几乎成了中国学者进行方言调查研究的典范。
30年代,赵元任先生在长期的汉语方言调查和深入的音位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论文《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1934年)。
文章阐明从语音材料归纳音位系统时可以有多种选择,答案不是唯一的。
此文立论通达,用例恰切,成为音位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经典文献,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各国语言学者广泛引用。
美国语言学家裘斯(M.Joos)在《语言学选读》(ReadingsinLinguistics,1957)中收录了此文,并作了简短的评论,其中说到“我们很难想到比赵元任的这篇文章更好的对早期音位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单篇论文了。
“40年代,赵元任先生出版了《国语入门》(1948年,后由李荣先生编译为《北京口语语法》,开明书店1952年)。
这是中国第一部尝试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汉语语法的著作,是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奠基作之一,在语法分析的理论、方法和体系上对以后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50年代,赵元任先生先生又出版了《语言问题》(1959年)这本著作。
浅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特征
【 关键词 】 赵元任 ; 艺术歌 曲; 特征
赵元 任( 1 8 9 2 -1 9 8 2 ) , 字宣 仲 , 又字 宜重 , 江 苏 常州) , 生 于天津 , 成为 自己第二个天性 , 再用来发挥从中国背景 、 中 国生活 、 中国环境里 是中国现代语 言的先驱和现代音乐学的先驱 赵元任有着深厚 的艺术 的种种 情趣” 。他对 于歌 曲曲调创作 的民族 化方面做 了大胆 的探 索与 造诣和渊博的学识 。 他的父亲善吹笛 . 母亲善诗词及昆曲 . 赵元 任从小 实验 , 他所创作的曲调 . 有的以五声 音阶为基础 . 有的运用 了大量民间 就受到我国传统 民族音乐薰陶 .在美国留学时曾选修作 曲和声乐 . 并 戏 曲、 地方方言 、 民歌等曲调 , 有 的用接 近吟诗的音调来 写 . 这些都 使 广泛涉猎 西洋音乐和现代音乐 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开始从事音乐 得旋律优美抒情 , 风格新颖 . 形 象生动 。这 在当时是很难 能可贵 的尝 创作 , 1 9 1 5年即发表 了钢琴曲《 和平进行 曲》 。“ 五 四” 运动以后 。他陆 试 。 在摸索中国化的和声方 面 . 赵元任 指出 : 应该 大胆探 索中国化的和 续谱 写了约 1 0 0 多首作品。他的歌曲如 《 教 我如何不想他》 、 《 上 山》 、 声. 应该注意 以五声 音阶为基础 的中 国派 曲调 特点 . 以及应该运用 中 《 呜呼三月一 十八》 、 《 卖布谣》 、 《 劳动歌》 、 《 也是 微云》 、 《 海韵》 《 昕雨》 、 国语 言在声韵上 的特点来处理 歌词 与曲调 的关系 。 《 老天爷》 等流传至今 。 成为音乐院校声乐教 学以及 各类 音乐会上的保 赵元任艺术 歌曲的钢琴伴奏十分讲究其伴奏 音型与织体 . 大胆运 留曲 目。 用“ 中国化 ” 的和声语言 . 把 中国传统音乐素材 与西方 的作曲技法相结 1 . 歌 曲的思想 内涵 合, 多数 以主调音乐配 以丰富多样 的伴奏音型 。如《 卖 布谣》 右手 的柱 赵元 任的艺术歌 曲所选用 的歌词 . 一般都 是 白话新体诗 . 由徐志 式 和声 与左手 的分解 和弦的结合显得错落有致 。双手节奏相互辉 映. 烘托 了歌 曲的气氛 . 丰富 了歌 曲的意境 。 摩、 刘半农 、 刘 大 白等人创作 . 并且 代表“ 新文化 ” 思想 , 另有一 部分歌 交错进行 , 创作于 1 9 2 7 年 的《 海韵》 是赵元任唯一 的一首接 近于清唱剧性质 词是 由赵元任 自己创作的 . 都具有 新风格与新思想 . 有着 民族 风格和 他综合运用独唱 、 合唱 、 钢琴 伴奏来 表现大 时代特点。歌词内容有体现 “ 五四” 精神与爱 国思想的 . 有 同情劳 动人 的大合唱。在音乐创作上 . 女郎和作为第三者的诗翁三个不同的艺术形象 。作者给予 了这三 民的 , 反映群众生活 的 , 有鞭挞黑暗社 会的 . 有追求 自由与 民主的 。 有 海 、 以此为基础加 以展开 和发 展。使得 崇 尚个性解放的。如《 卖布谣》 ( 刘大 白词 ) 、 《 上 山》 ( 胡适词 ) 、 《 也 是微 个不同的形象 以不同的主导主题 . 对于钢琴伴奏的处理和和声的运用 云》 ( 胡适词) 、 《 教我 如何不想他》 ( 刘半农词 ) 、 《 听雨》 ( 刘半农词 ) 、 《 西 整首作品既结构严整又富于层次 洋镜歌》 ( 施 谊词 ) 等等 , 这些歌 曲之所以久唱不衰 , 除 了音乐 的原 因以 都安排的非常细致。因此这首作品很 长时间都受到了音乐届的推崇。 外, 歌词意境平 实、 贴近时代 , 贴近生活也 是重要 因素。 3 . 词与 曲的完美结合 刘半农作词 , 赵元任作 曲的那首《 教 我如何不 想他》 , 诗 意般地描 赵元任在在歌曲创作中他非常重视词与曲的完美结合 . 并 取得了 至今仍 对我们 的艺术 歌曲创作 有着 重要的借 鉴和指 导意义。 绘了一年四季的 自 然景色 . 很容易让人产生艺术 美感 , 回味无穷 , 生动 成功 , 地表达了当时一些知识青年追求个性解放的激 情 . 体现 了“ 五 四” 新文 赵元任语言 学功底是他较 之其他作 曲家在歌 曲创作 上的最大 优 化运 动得思想 。歌词 中的“ 他” . 人 们可以根 据不同的时代和不 同的情 势 . 他对歌词和 曲调 的相互关 系 . 对 中国民族语 言 的音韵 特点有着 深 景. 理解 为不 同的含义 , 这首歌可以被 理解 为描 写爱情 的歌 曲, 也可 以 刻的理解 . 他 的艺术 歌曲 曲调 与声韵紧密结合 而富有韵 味 . 使他能够 理解为对祖 国的思念 。 像这样极富有诗意 . 又贴近生活与情感 的作 品. 让原本平实的诗词成为了艺术精品。 《 卖布谣》 采用无 锡当地一首同名 当然会受 到人们 的欢迎而至今仍然广为传唱。在战争年代 . 赵元任创 民谣作为素材而创作的。赵元 任采用 古代 吟诗时特有的五拍子节 奏 , 作 了大量振奋人心 的爱 国歌曲如《 自卫》 、 《 尽力 中华 》 、 《 看, 醒狮怒吼》 从 无锡方言吟诵 的声 调 出发 . 以五声音 阶为主 . 创作成 了别具一格 的 等, 体现 出了作 曲家忧 国忧民的情 怀与大胆创新 的精神。这些歌 曲对 曲调。赵元任说 : “ 这个歌用 五拍 子似乎很奇怪 , 其实中 国的音乐理论 振奋 民族精 神。 提高 国民的凝聚力 , 唤醒青年保 家卫国的热情 , 具有积 上虽然 民谣一板 四眼的音乐 . 而在读 四字韵 文的时候 . 差 不多总是 采 极 的意义 , 成为 当时社会背景下唱响全国的主旋 律。赵元任凭着对作 用五拍子。” 《 叫我如何 不想他 》 每段 尾句运 用我国京剧西皮原板过 门 以富于 民族风 格的特性音 调作出与 主题 . 可谓 画龙 曲技法 的娴熟运用和对语言学得深厚 功底 . 使平 实的歌词 锦上添花 。 的旋律作为素材 . 在很 大程度上为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开辟 了新 的道路 . 影响着其后 中 点 睛。 他掌握 和运用地方风格 的音乐语言 能力 与同他在语言方 面的造 国艺 术歌 曲的创作 , 促进了中国艺 术歌 曲的发展 诣一样让人 叹服 从他 的作 品中. 我们处处都 能看到他根据 中国语 言
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特色——以《上山》、《教我如何不想他》为例
大 众 文 艺大24摘要:赵元任(1892—1982),他是我国20世纪的著名语言学家,有“汉语言之父”之美称,他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作曲家。
他音乐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曲创作,尤其是艺术歌曲和合唱曲。
而他创作的歌曲,音乐形象鲜明、风格新颖、旋律优美流畅、富于抒情性,同时体现了他在音乐艺术和语言学领域的双重才华。
被认为“他是我国最早敏锐地感到和声在色彩上的意义和最早懂得运用‘调性感情’的中国作曲家。
”[1]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调性感情;中国特色;语言赵元任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一百余首作品,其中以声乐作品为主,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中的作品。
其中收录了《卖布谣》《织布》《劳动歌》《小诗》《上山》《教我如何让不想他》《也是微云》等十三首艺术歌曲和一首合唱曲《海韵》。
这些歌曲几乎全部是通谱歌的形式。
此外,这部歌曲集中除了《瓶花》的头一段是用了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外,其他署名的作品都是当时对新诗人胡适、刘大白、刘半农、周若无等的白话诗进行谱曲,这充分体现了赵元任先生对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学、白话文”精神的支持。
萧友梅先生对《新诗歌集》做出了高度评价:“这十年来出版的音乐作品里头,应该以赵元任先生所作的《新诗歌集》为最有价值。
”本文选取赵元任先生《新诗歌集》中的《上山》(胡适词)和《教我如何让不想他》(刘半农词)这两首作品对其创作特色进行简单总结。
这两首作品同作于1926年,都体现了“五四”所提倡的“科学”与“民主”精神。
《上山》反映了当时中国青年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迫切要求冲破封建牢笼追求自由的决心,而《教我如何让不想他》则体现了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的激情。
一、“调性感情”布局以《上山》为例,在以往研究者对这首作品的调式分析中,大部分结论认为作品的调性布局为:降B大调—g小调—降B大调—G大调—e小调—B大调。
而笔者认为整首作品创作于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应当从民族调式的角度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整首作品经过了七次调式变化,调性布局是不是可以认为是:“降B宫—g 和声小调—降B宫—G宫—e和声小调—B宫”会更加合理?作品开头部分是降B宫调式,色彩明亮,与诗词 “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往上跑,我头也不回呀,汗也不擦,拼命的爬上山去”相结合,更加清晰的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情绪。
赵元任音乐思想在其艺术歌曲中体现论文
浅析赵元任音乐思想在其艺术歌曲中的体现【摘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各类歌曲体裁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由于来自欧洲的艺术歌曲因其特点“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正好与“五四”时期崇尚个性与感情的艺术思潮相符合,因此在中国应运而生。
被尊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又是“中国新音乐的先驱”,其艺术歌曲创作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成了他音乐创作生涯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价值最高的成果,同时赵元任先生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对艺术歌曲进行开拓、创新的作曲家,为我国近现代新型音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思想复古袭西曲调和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各类歌曲体裁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题材和内容,大多是宣扬“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由于来自欧洲的艺术歌曲因其特点“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正好与“五四”时期崇尚个性与感情的艺术思潮相符合,因此在中国应运而生。
被尊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又是“中国新音乐的先驱”,其艺术歌曲创作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并成为他音乐创作生涯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价值最高的成果,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对艺术歌曲进行开拓、创新的作曲家,他为我国近现代新型音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复古袭西当并进”的思想体现在歌曲创作的“中西结合”赵元任作为中国新音乐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之一,其反封建的观点非常明显,在其音乐创作中也大力弘扬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精神。
早在初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附录中就有明显的体现:第一,他批判封建古乐,认为“古乐唯用于宗庙大典而已”“士大夫犹以礼乐自侈,也可悲也”。
第二,他肯定音乐与人民的关系,认为“乐之淫正,民族之兴亡系焉”“夫乐,国之情也”。
这里的国之情,即民之情,他认为音乐是民众感情的体现。
第三,他反对“博物院中国”提出“欲救今乐之失,复古袭西当并进”的观点,而且进一步指出:“西乐则当尽其所能,为国人做驺走也”。
赵元任音乐创作中“和而不同”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韩霖,肖桂彬赵元任音乐创作中“和而不同”音乐美学思想探析摘要:“和而不同”具有对立、统一的哲学含义。
赵元任通过比较中西乐之“不同”与“不及”,在音乐创作中将中国语言声调、吟诗调与旋律相融合;将七声音阶五声风格化,使中西不同风格的曲调相融合;将功能性和声进行与五声纵合性和声、调式化和声进行相融合;又将中国民间歌曲曲调与西洋大小调和声相融合,体现其“和而不同”的音乐美学思想。
关键词:赵元任音乐创作和而不同音乐美学思想收稿日期:2019-06-12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530(2019)03-0080-06作者简介:韩霖(1995-),女,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在读硕士;肖桂彬(1969-),男,博士,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山东日照,276826)。
项目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世纪中国和声艺术发展史》之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7BD061)。
“五四”时期之后,多种音乐思潮并驾齐驱,中国新音乐的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国乐日渐萧条的现状,以刘天华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认识到国乐改进之重要性,认为必须要从东西方的调和与合作中探索一条新路,由此掀起国乐改进思潮。
作为国乐改进社成员之一,赵元任在其“中国派”音乐创作的试验中,将京剧元素、中国语言声调以及五声化旋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曲调,与西洋大小调体系中的功能性和声、转调等技法相融合,并尝试五声化和声和对位,体现了“和而不同”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和而不同”之美学涵义和而不同是一种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的审美观念,对中国文化体系的建立起着指导作用。
“和”而不“同”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史伯首次通过对比“同”以提出“和”,用以揭示世间万物的普遍发展规律。
史伯认为“以他平他谓之和”,只有异类相杂才能产生新的事物,“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同类相加只能产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DOI:10.16274/12-1280/j.2019.03.008生量变而无法达到质变,因此“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晏婴认为,相异事物只有经过矛盾斗争才能达到高度统一的“和同”,即“无过无不及”的平和状态;伶州鸠认为“声不平和,非宗官之所思也”,亦强调“平和”。
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
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
赵元任的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为赵元任的歌曲中多数是以汉语为基础的,而汉语本身就具有节奏感和节拍感,因此,赵元任的歌曲中,语言学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另外,赵元任的歌曲中也有很多押韵,这也是一种语言学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押韵中,音乐和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最后,赵元任的歌曲中也有很多节奏感和节拍感,这些也是语言学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节奏感和节拍感对于歌曲的韵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赵元任的歌曲中,语言学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传承精神 诗意歌唱——对赵元任艺术歌曲教学的再认识
的某一方 面,都是科学研究的专门课题 。” Ⅲ ㈦ 诚如先生所言 , 在中国艺术歌曲方面 , 赵元任先生亦 留下了很 多值得我们认 真学 习和研究的珍 贵遗产 。有学者曾精辟总结道 : “ 他的歌 曲创作鲜明地反映了‘ 五 四’ 时期的科学、 民主的精神, 在音
刨作 时 间 l 9 挖 L l 9 丑
2 0 1 3年 3期
蔌 放靖. 高教
Shaan xi J i aoyu ・ G ao j i ao
化艺 术
Hale Waihona Puke ——对赵 元任 艺术歌 曲教 学的再 认 识
王颖
【 摘 要】 赵元任的艺术歌 曲具有丰富的艺术创造力、 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也蕴含 着深刻的思想性和时代精神 。但是 , 目前我们的
乐学 等诸 多领域 。 他生前 就为 2 0世纪上半叶“ 五 四” 新文化 的传 播 与发展发挥 了极其重要 的作用 ,而其身后 留下 的无数珍贵文 化遗产 , 至今仍为中国许 多专业学科 的建设与发展带来裨益 。 廖 辅叔先生在 “ 赵元任诞辰 1 0 0周年纪念会 ” 的报告中讲到 : “ 赵元 任先生一 生给我们留下一笔丰 富的遗产,一笔够我 们长期受用
弥 补 系统 性 学 习 的缺 失 : 作 品选 择 方面 的再 认 识
《 上山》
《 听雨》 《 瓶花》
l 9 2 5
1 9 矸 1 哳
胡适
刘半 农 范成大、胡适
赵 元住 抒 情 性
赵 元任 赵 元任 常州古诗吟诵调 七绝古诗吟诵调
七 绝 古诗 吟诵 调
l
谲作者 刘大自 胡适 词见 《 星期评 论 》
赵元任
曲作者
风格
关于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doc
关于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关于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导读:【摘要】作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广泛影响力的艺术歌曲。
难能可贵的是赵元任先生能把自己对汉语言声韵特点和中国各地方言深入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真正做到两者的巧妙结合。
这也是赵元任的作品与上世纪20、30年代其他声乐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
他将自己对语言的真知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探索出一条借鉴西方艺术歌曲模式,结合中国语言音韵特点的艺术歌曲写作之路,也真正做到了开创中国艺术歌曲的先河。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语言学;音乐关于语言和音乐的关系理由,早在中国古代就曾有过一定的研究,并有着较理论的阐释。
例如,《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
声依咏,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合。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
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由此说明:语言和音乐并不是彼此孤立的,相反,它们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的源头都可追溯到混沌的语音。
进一步来说,音乐和语言都要依靠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
但语言的每一个字或是一句话都有特定的含义,而音乐的声音则没有。
语言和音乐都是靠音调高低、大小等来体现语言的含义,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对于语言和音乐的情感表达,早在《毛诗·大序》中就有提及曰:“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由此可见,音乐比语言更具有表达感情的作用,语言表达不出来了,而唱歌可表达。
那么对于情感的表达,音乐比起语言就更进了一步。
在艺术歌曲中,语言和音乐有了更为直接的关系。
语言升华成为歌曲中的歌词,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与旋律、和声、伴奏等音乐的组成形式共同表现音乐的内容、刻画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摘要】作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广泛影响力的艺术歌曲。
难能可贵的是赵元任先生能把自己对汉语言声韵特点和中国各地方言深入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真正做到两者的巧妙结合。
这也是赵元任的作品与上世纪20、30年代其他声乐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
他将自己对语言的真知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探索出一条借鉴西方艺术歌曲模式,结合中国语言音韵特点的艺术歌曲写作之路,也真正做到了开创中国艺术歌曲的先河。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语言学;音乐关于语言和音乐的关系问题,早在中国古代就曾有过一定的研究,并有着较理论的阐释。
例如,《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
声依咏,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合。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
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由此说明:语言和音乐并不是彼此孤立的,相反,它们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的源头都可追溯到混沌的语音。
进一步来说,音乐和语言都要依靠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
但语言的每一个字或是一句话都有特定的含义,而音乐的声音则没有。
语言和音乐都是靠音调高低、大小等来体现语言的含义,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对于语言和音乐的情感表达,早在《毛诗·大序》中就有提及曰:“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由此可见,音乐比语言更具有表达感情的作用,语言表达不出来了,而唱歌可表达。
那么对于情感的表达,音乐比起语言就更进了一步。
在艺术歌曲中,语言和音乐有了更为直接的关系。
语言升华成为歌曲中的歌词,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与旋律、和声、伴奏等音乐的组成形式共同表现音乐的内容、刻画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在语言的表达中,语言有自己的韵律。
在音乐中,节奏是音乐的基本组成形式。
由此看来,如何调和语言的韵律与音乐的节奏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作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广泛影响力的艺术歌曲。
难能可贵的是赵元任先生能把自己对汉语言声韵特点和中国各地方言深入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真正做到两者的巧妙结合。
这也是赵元任的作品与上世纪20、30年代其他声乐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
他将自己对语言的真知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探索出一条借鉴西方艺术歌曲模式,结合中国语言音韵特点的艺术歌曲写作之路,也真正做到了开创中国艺术歌曲的先河。
一、以曲就词,以字度调的字曲关系处理(一)、字音与曲调的关系1930年,赵元任先生创制了记录和描写声调的五度值声调符号。
这种符号是以直杆为标,在右边划上横线,由低到高标明“1、2、3、4、5”表明声调的高低起伏。
这在他的《语言学论文集》中有明确的表述:“每一个标调字母由一条垂直的参照物构成,其高度为n,附着一条表示声调的简化时间音高曲线,全程等分为四段,这样就有了五个点,编号为1、2、3、4、5,分别对应于低、半低、中、半高、高。
”关于汉字音高与曲调音高的关系,赵元任在《语言问题》的第五讲中明确回答了:“音乐里头的do,re,mi,fa,sol如果唱差一点儿,听起来很难听,可是在语言里头的声调,就不那么严格,只要两个不混。
声调这种东西是一种音位,音位最要紧的条件就是这个音位和那个音位不混就够。
”他还说:“声调的关系是相对的,绝对没有音乐里的那么严格。
这1、2、3、4、5,虽然不说是do,re,mi,fa,sol,但平均说起来可以算是do,re,mi,fi,si。
它与音乐的音程关系并不相同,应该大约是同等的、平均的,至少为do,re,mi,fa的高半音(就是fi),sol的高半音(就是si),要是再扩大,就等于减七和弦的do、mi、fa、la、do。
”赵先生认为一个人说话的声音、调子、情绪对实际的音高和绝对的音高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它们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客观的联系。
例如,赵元任在《中国字调跟语调》中曾今提到:“由于这种刻度是相对的,我们说不出1到5的间隔有多大,或者音域有多宽。
但在实践中,平均值是在增五度和八度音之间(每一阶都在一度和一度半之间),并且1的音高大约是讲话者嗓音的最低限。
”(二)、字音与曲调关系的处理:以曲就词,以字度调在音乐创作与演唱中,如何处理字音与曲调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赵元任认为“中国填曲子有一定的规律,非但要讲平上去入,并且还要讲声纽的清浊。
”具体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根据国音的阴阳上去而定歌调的‘高扬起降’的范围。
”“还有一种是照旧式音韵,仍旧把字分成平仄,平声总是倾向于低音、平音。
仄声总是趋向于赵元任高音或变度音。
”这两种方法,他倾向于用第二种。
对于处理字音与曲调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他的《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中有论述:“平字音用平音,以do,mi, sol为宜,变音时音向低走;仄声字用re, fa,la,si,或一字多音;平仄相连,平低仄高;以上规则只用在重要字即歌词节奏点上,尤其是韵字。
”也就是说:平字音用平音,仄声字用变化音,平仄相连,平低仄高。
赵元任的不少歌曲都是以“平低仄高”这一原则进行创作。
例如歌曲《小诗》(见谱例1)中“相”“思”等平声字所谱的音高相对较低,而“想”“免”“苦”等仄声字所谱的音高则相对较高。
而此曲中“不相”、“细思量”处曲调也出现了“平高仄低”的情况。
由此可看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是以汉字平仄声调来决定曲调音高走向,但不可僵化使用,应根据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而灵活处理。
谱例1:又如:在歌曲《卖布谣》(见谱例2)中,歌曲中频繁出现了“买”、“卖”、“裤破”、“没布补裤”等极易混淆的歌词,赵元任根据上述原则,对这些歌词进行了巧妙的处理,使整首歌曲词曲相配、声韵清新。
谱例2:在歌曲《他》(见谱例3)中,“爱他”这两个字出现了几次都是采用“平低仄高”的原则,但每次的音调却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赵元任在曲谱音调的处理上灵活丰富。
谱例3:依照“平低仄高“这一原则进行创作,赵元任进一步解决了歌曲音调与歌词语言韵律的配合问题,真正做到了以曲就词,以字度调,使词曲配合更加融洽,语意清晰,曲调动人。
二、吟诵与歌曲音调之间的扩张和发展吟诵方式长期存在于中国的诗文中,很大程度保持了中国诗词所存在的音乐性和抒情性,是一种中国独有的诗词传承形式。
吟诵,是一种介于诵读与唱歌之间的汉语古典文学作品口头表现艺术形式。
它以“唱”的方式来“读”古典诗词,其音调基于诗文诵读,音乐节奏基于诗文诵读的节奏,在诵读的基础上,藉吟唱以助抒情达意。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所谓吟诗诵文,就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时或读单字时的语调”。
作为语言学家和音乐家的赵元任先生对中国各地的方言和吟诵音调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随着吟诵诗词和古文的传统逐渐消失,赵元任为此痛心疾首,于1956年呼吁抢救吟诵音乐:“近些年来吟诵诗词和古文的这个传统差不多都失去了,这真是个可惜的事。
”“现在最迫切的事,是赶紧记录、收集这些老传统艺术,因为它就要看不见了。
”不仅如此,赵元任早在1925年亲自吟诵了6首诗词并进行录音,还根据自己的吟诵音调记写了吟诵乐谱,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长恨歌》片段等。
赵元任的音乐作品中,有一部分是以吟诗的音调和节奏为基础加以扩充、发展而成。
对于吟诵,赵元任有着自己的见解并给出了确切的定义:“中国的吟诵是大致根据字的声调来即兴的创作一个曲调,而不是严格的照着声调来产生出一个丝毫不变的曲调来。
”赵元任在音乐创作中也坚持了这一定义。
例如在他创作的歌曲《听雨》、《织布》就是根据常州吟诵古诗的音调加以扩充、变化而成。
《听雨》在速度上比平常常州吟诗的调子慢一倍,而《织布》则是以常州吟诗的节奏为基础加以创作,在《老天爷》中,歌曲的第二主题“看经的活活饿煞”也是用了吟诵式的旋律。
又如:歌曲《瓶花》的前半部分旋律是按一般的吟七绝的调加工而成“无论是‘满插瓶花’,或是‘折戟沉沙’,或是‘少小离家’,或是‘月落乌啼’,只要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总是那么吟法,就是音高略有上下,总是大同小异,在音乐上看来,可以算是一个调儿的各种花样。
”《叫我如何不想他》歌曲头两句和“燕子你说些什么话”也是采用吟诵调为基础。
歌曲的音调及节奏在吟诵调的基础上扩张、发展,典雅别致,使之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三、以形象塑造为根本的词乐配合关系(一)、表达音乐形象需要的歌词调整赵元任在音乐创作时,多次对歌词进行修改。
如他对合唱曲《海韵》中的“暮霭”改为“暮色”、“急旋”改为“旋转”、“在海沫里”改为“在浪花的白沫里”。
又如在歌曲《瓶花》中,他将原文中的“不是慕烛照香薰”改为“不是羡慕那烛照香薰”,从而增强了歌词的易懂性。
还有在《劳动歌》中,赵元任在配曲时将原文中“他造砖瓦盖房子”改为“他盖房子给人住”。
……这些所做的修改都是为了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使歌曲更好的表情达意,便于听众更易接受。
在歌曲音调与各地方言的关系处理上,大多都是按照方言的发音来处理。
如在他的歌曲《卖布谣》中,全曲都是姑苏韵,咬字不清晰,而在歌中又出现了在语音上极易混淆的词,如:“卖、买,”“落肚”、“裤破”、“补裤”等等。
赵元任谈及此曲时指出,整首歌如改成无锡方言版演唱,同时将歌词稍加改动,如将“小弟弟裤破,没布补裤”改成“小弟弟裤则破了,补裤则无不布”将“是谁买布,前村财主”改成“啥人买布啥,隔壁格阿大”这样不仅改变了拗口的现象,且唱起来清晰,听起来幽默。
(二)、音乐曲调的节奏与诗句的韵律相结合韵律节奏是音乐和语言都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
但音乐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又不相同,语言的节奏主要是自然的,由语法及日常习惯的口语体系形成,受生活语言的限制。
而音乐的节奏则可根据音乐形象及表情达意的需要,适当拉长或缩短歌词原有的节奏感,产生丰富多彩的节奏效果。
赵元任在音乐曲调节奏与语言韵律的关系上认为,音调节奏比语言韵律更有规律,因为音乐的语调具有较强的抒情性与歌唱性,所以旋律节拍长短更加自由,但没有吟诗时那么自然。
因此,赵元任在音乐曲调的处理上,非常注意音乐的节奏与诗句的诗意、韵律相结合。
使音乐的旋律尽量符合歌词运动的基本规律,又不阻碍音乐表达意境所需要的节奏张力。
如在歌曲《叫我如何不想他》的前两句(见谱例11)来看,他对天上、地上的“上“字加以强调,对飘着、吹着前长后短的切分音节奏处理,还有对微风、微云尾音拉长的安排,都与诗句韵律相一致。
又如歌曲《小诗》中,一个字配一个音和一个和弦,歌曲的旋律节奏就是诗词的韵律。
谱例11:作为中国汉语言学之父和音乐家的赵元任首次将语言学成果与艺术歌曲创作相结合,力求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