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
元宵节的知识常识大全
![元宵节的知识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1ef483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0.png)
元宵节的知识常识大全元宵节是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
中国人过元宵节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元宵节的知识常识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元宵节的知识常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元宵节的知识常识元宵节是在农历的第15天,春节后的第15天。
2.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元宵”等等。
3.关于元宵节起源的传说,一个是与道教有关,另一个是源于佛教,与佛教活动中点灯拜佛有关。
另一种是起源于汉代,与古人驱虫驱兽有关。
元宵节的习俗有:吃元宵,南方一般吃汤圆,南北有区别。
此外,灯笼上还有谜语,它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
有些地方有正月十五逛庙会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还包括:观灯。
在描述《水浒传》年宋江拜见李世石的篇章中,有正月十五观花灯的片段。
此外还有“樱子姑”,是古代的厕所神。
元宵节的文化寓意:团圆。
在元宵节,人们之所以将食物命名为“元宵”和“汤圆”,是为了征求团圆的意思,这也是一个家庭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节日。
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源于何时?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春节的起源和传说解析春节的起源和传说)而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
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有两个说法。
其一,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的资料
![元宵节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74744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0.png)
元宵节的资料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夕”、“灯节”等,是中国传统节
日之一,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灯笼,吃元宵,赏花灯,燃放烟花,十分热闹。
同时,也有一些地方会开展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场面宏大而热闹。
元宵节源于古人祭神祭祖,求神问卜的习俗。
其由来,据说起源于汉朝以前。
史乘记载,这一天是上帝治天下的俄罗斯圣日,夜晚月亮极大,妇女们在此时向上帝祈祷,便成了祭月神的风俗。
在汉朝起即出现了赏灯之俗,汉武帝时制作的宫廷灯具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相传,元宵节也是一个美好的祈愿日子。
在元宵节这天,人们燃灯笼、放烟花、吃元宵,都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
人们借着元宵节的喜庆气氛,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总之,元宵节作为一个充满喜庆与传统文化的节日,不仅代表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愿与祝福。
元宵节的资料(精选5篇)
![元宵节的资料(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b4d51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f.png)
元宵节的资料〔精选5篇〕元宵节的资料〔精选5篇〕元宵节的资料篇1元宵节简介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类对此加以庆贺,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类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绘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展5天,灯的款式也更丰富。
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如今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
开场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送。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类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聚”字音相近,取团聚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聚圆,和睦幸福,人类也以此思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将来生活的美妙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风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0063ab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7f.png)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第一篇元宵节资料:2022元宵节资料手抄报内容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各地的习俗大体相同,闹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放焰火。
下面是元宵节资料手抄报内容,一起来看一下吧。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
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
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
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
”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
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
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
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
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d350a0daef5ef7ba0d3c56.png)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元宵节资料元宵节·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汉族一样,部分少数民族兄弟也过元宵节,它们分别是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白族、锡伯族、藏族、纳西族、瑶族、畲族、布依族、壮族、黎族和仡佬族等。
满族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白族大理白族对元宵节格外重视,正月十五当天往往要耍龙、舞狮,还组织“金花歌舞队”大闹元宵;而大理的弥渡县的花灯唱元宵更是热闹非凡,让人们充分领略云南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
“如今,大理的元宵节通常是白族、彝族、汉族一起欢度,不分彼此。
”苗族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
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
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
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
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彝族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
“巴乌”意为“打猎归来”。
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
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元宵节·中国各地的习俗【北京】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
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
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赏灯。
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
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
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
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
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
元宵节手抄报资料大全六篇
![元宵节手抄报资料大全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fa3d0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7.png)
【导语】正⽉⼗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元宵节。
正⽉⼗五那⼀晚,⽉亮像⼀个⼤⽟盘⼀样⾼⾼挂在天边,⼩星星⼀闪⼀闪,发出柔和的光。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元宵节⼿抄报资料⼤全,欢迎阅读!1.元宵节⼿抄报资料⼤全 ⼜是⼀个热闹⾮凡的元宵节。
⼤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是孩⼦们的欢声笑语,我们⼀家⼈随着热闹的⼈群,来到了中⼭公园赏灯。
⼀到中⼭公园,往常不怎么热闹的中⼭公园,顿时⼈⼭⼈海,被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灯包围着,⼀派迷⼈的景象。
瞧!那条奔腾的巨龙正横卧在草丛中,像个威武的战⼠,守卫着⾃⼰的领地;还有那形态可爱的⼩狗,正笑容可掬地向我们拜年呢! 爸爸特意带我去看了他们单位制作的那盏灯,那是⼀盏耸⽴在⽔中央的灯,像⼀座鲜艳夺⽬的亭⼦,亭⼦⾥有五个形态各异的福娃。
随着天⾊渐暗,赏灯的⼈越来越多,奇怪的是,我们并不觉得⼗分拥挤,仔细⼀看,原来⼤家都随着指⽰牌的赏灯路线秩序井然地观赏。
这也是我们厦门⽂明。
赏完了灯,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公园,但我还沉浸的灯的海洋⾥。
2.元宵节⼿抄报资料⼤全 元宵节最快乐的⽆疑是吃元宵和观灯。
晚饭的时候,姥姥端上⼀⼤盆元宵。
有⽩⾊的、有⿊⾊的、有粉⾊的。
⽩⾊的是桂花花⽣馅的、⿊⾊的是⿊糯⽶芝⿇馅的、粉⾊的是草莓馅的。
吃完元宵,我迫不及待地赶去观灯。
⾛在路上,熙熙攘攘的⼈群⼤多朝着⼀个⽅向乔家⾦街。
到那⼀看,每个灯前都被围得⽔泄不通。
看,那串红灯笼多像让⼈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只公鸡⾼昂着头,唱着⾦鸡报晓,三⽺开泰灯上的⽺,头上盘着弯弯的犄⾓,还长的⼀撮⼭⽺胡⼦,猴灯上的猴⼦个个憨态可掬……我最喜欢的是我们学校送展的花篮灯,那花篮上朵朵鲜花,仿佛向全市⼈民问好,那些庄严升旗的照⽚,那些威武的、整齐划⼀的军体拳表演照⽚……让我为我们的军校感到骄傲和⾃豪。
在回家的路上,我望着⼀轮⼜圆⼜⼤的⽉亮,我想,它⼀定羡慕我们元宵节的快乐吧!3.元宵节⼿抄报资料⼤全 ⼀年⼀度的元宵节快到了,这意味着整个年节就要过去了。
元宵节科普知识
![元宵节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31c13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8.png)
1.由来。
元宵节的名字源于古代对正月十五的称呼,即“上元节”。
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晚上吃汤圆和赏灯,因此后来被称为“元宵节”。
2.习俗。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
习俗包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和喜猜灯谜等。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和踩高跷等传统民俗表演。
3.食品。
元宵节吃元宵(汤圆)的习俗,元宵和汤圆的外观相似,
但制作工艺不同。
元宵是北方的传统食品,是将馅料放在糯米粉中滚动而成;而汤圆则是南方常见的食品,是将馅料放在糯米片上包裹而成。
元宵和汤圆都代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元宵节相关资料
![元宵节相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33d5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5.png)
元宵节相关资料
背景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灯节或小正月。
它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标志着中国新年的结束。
元宵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人们通常会赏花灯、吃元宵和进行各种传统活动。
源起
元宵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汉族文化。
传说在古代,有一只名叫焦螺的野玉兔从天上掉落到人间,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玉兔。
玉兔得到天上仙女的帮助,变成了美丽的姑娘。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通过赏月来纪念焦螺玉兔。
传统活动
赏花灯
元宵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就是赏花灯。
花灯通常是由纸张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各种形状和主题。
在元宵节晚上,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欣赏各种精美的花灯,这是一种庆祝的方式。
吃元宵
吃元宵也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元宵是一种由糯米粉制成的球状小吃,通常包含各种馅料,如花生、豆沙或黑芝麻。
吃元宵是为了象征团圆和幸福,也是对新年的祝福。
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另一个传统活动。
在元宵节,人们会在花灯上贴上谜语,然后其他人可以猜谜语的答案。
这是一种娱乐和挑战智力的方式,也是增进亲友之间交流的好机会。
地方特色
不同地区的元宵节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例如,南方地区的元宵节庆祝活动通常更加盛大,有更多的花灯和民俗表演。
而北方地区的元宵节则更加注重猜灯谜和吃元宵。
结论
元宵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活动。
通过赏花灯、吃元宵和猜灯谜等活动,人们庆祝团圆和祈福新年。
元宵节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庆祝新年的热情。
元宵节的资料
![元宵节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979ae7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9.png)
元宵节的资料元宵节的资料大全 导语:让元宵节回来于传统与初心之态,进而实现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元宵节的资料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元宵节最早可以追溯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
当时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而真正确定为重大传统节日是在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其中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在古时候,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颖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寓意着人们热热火火,团团聚圆。
2、观灯: 在公元58——75之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实行而流传到民间。
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3、耍龙灯: 来源于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杀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
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
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途和队列奔跑。
龙就像活了一样,民间以此恳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供应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
关于元宵节的资料大全
![关于元宵节的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cc1b4597fd5360cba1adb8d.png)
关于元宵节的资料大全这篇关于元宵节的资料大全,是特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
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
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中国元宵节简介资料
![中国元宵节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49eed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c.png)
中国元宵节简介资料(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元宵节简介资料古时候,在上元节这天,人们认为上元天官会将福光,所以大家一般在新年的第一个满月之时,也就是正月十五的夜晚,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元宵节简介资料,欢迎阅读!中国元宵节简介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关于元宵节的内容资料大全
![关于元宵节的内容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835e64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5.png)
关于元宵节的内容资料大全1. 元宵节的背景和起源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它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标志着中国传统新年的结束。
元宵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灶和祭神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狂欢喜庆的民间节日。
2.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2.1 元宵元宵是元宵节的主要食品。
它是由糯米制作而成的圆球状食品,通常包含有各种馅料,如豆沙、芝麻和水果等。
人们在元宵节这天晚上会一家人团圆,一起品尝元宵,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2.2 赏灯元宵节的一大特色是赏灯活动。
人们会在节日期间观赏各种精美的灯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灯笼形式,如传统的红灯笼、花灯和彩灯等。
赏灯活动往往伴随着舞龙灯、舞狮子和舞蹈表演等,给人们带来热闹喜庆的氛围。
2.3 猜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的另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
人们会在灯笼上贴上谜语,然后大家互相猜谜语的答案。
猜中谜语的人可以得到一些小奖品。
猜灯谜的习俗既有趣又富有智慧。
3.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3.1 舞狮子和舞龙灯舞狮子和舞龙灯是元宵节期间的重要表演活动。
舞狮子是以狮子为形象进行表演的,常常由舞者扮成狮子的形象进行舞蹈。
舞龙灯是以龙为形象进行表演的,常常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表演出龙的形象。
这些表演活动能够吸引大量的观众,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欢乐。
3.2 元宵节游园活动元宵节期间,许多公园和景区都会举办游园活动。
游客可以在景区欣赏精美的灯饰和花灯,还可以参加游园活动,如猜灯谜、品尝元宵、观看表演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氛围,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4. 元宵节的相关传说和故事4.1 伏羲与女娲根据传说,伏羲与女娲是中国古代的两位神话人物。
伏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始祖,而女娲则是人类的创造者之一。
元宵节期间,人们会祭拜伏羲和女娲,祈求平安和幸福。
4.2 汉明灯谜汉明灯谜是元宵节猜灯谜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据说汉明灯谜起源于东汉时期,当时的皇帝刘明在元宵节晚上点亮灯笼,贴上谜语,要求百姓猜谜。
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成为元宵节猜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28450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8.png)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元宵节资料元宵节·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汉族一样,部分少数民族兄弟也过元宵节,它们分别是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白族、锡伯族、藏族、纳西族、瑶族、畲族、布依族、壮族、黎族和仡佬族等。
满族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白族大理白族对元宵节格外重视,正月十五当天往往要耍龙、舞狮,还组织“金花歌舞队”大闹元宵;而大理的弥渡县的花灯唱元宵更是热闹非凡,让人们充分领略云南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
“如今,大理的元宵节通常是白族、彝族、汉族一起欢度,不分彼此。
”苗族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
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
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
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
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彝族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
“巴乌”意为“打猎归来”。
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
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元宵节·中国各地的习俗【北京】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
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
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赏灯。
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
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
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
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
关于元宵节的资料
![关于元宵节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e825cc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0.png)
关于元宵节的资料篇一:农历传统节日元宵节资料农历传统节日元宵节资料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因元宵就是节日食品而闻名,元宵节的主要活动就是观看灯火,所以又称灯节。
道教表示正月十五为上元,再分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的中元、下元为三元,分属天地水三官的诞辰。
民间通常习惯称为正月十五,或表示过十五。
曲阜、邹城、泗水一些地方表示正月十五为“过小年”、“大年”。
十五就是继在春节之后的一个比较关键性的传统节日,至今城乡仍然广泛欢庆。
唐朝以前,有腊月赏灯的习俗,是汉明帝从西域引进的。
据《僧史》记载,西域腊月晦日,称为大神变,该日烧灯裱佛。
汉明帝引进以后,逐步发展为赏灯。
唐代把赏灯的时间正式定为正月十五,唐玄宗时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弛禁,开市赏灯。
宋代并颁诏令,把元宵赏灯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
明太祖建都南京,为了招徕天下富商,放灯十天。
清太宗时,仍然规定元宵三夜,开市赏灯。
到了近代,全国各地赏灯的起止日期,参差不齐,有的三夜,有的五夜,有的甚至长达十夜。
民国时期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
这一习俗在德州、淄博等地至今不衰,其他地区一般只十五日一天,个别地区两天。
山东的花灯种类多样,各有特色。
胶东、鲁中和鲁西南地区习惯用豆面和玉米面制成生肖灯,照家庭成员属相,每人一盏属相灯,节日晚上共置一盘中熄灭,俗传谁的灯燃亮的时间短,谁必长寿。
有的搞全部十二生肖灯,寓意是消解病灾,并使人丁兴旺。
此外搞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用作祷告各该月斩获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获得大丰收。
搞狗灯摆到门口,搞牛灯、马灯送来在牛棚、马棚,搞鸡灯放到鸡窝上,搞金鱼灯放到水缸里,搞荷花灯、寿桃灯、娃娃灯放到居室各处。
乳山等地搞一盏“看场佬”灯,等腰一肩扛各种农具的老人,节日晚上由家中男孩熄灭送至打谷场园中间,第四枚之后由家中长者据冷却情况福禄当年各种作物的割取。
也有的地方,元宵节傍晚,人们挂上灯芯,填上排便油,然后庄严地熄灭。
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f17d7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4.png)
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灯节,是中国传统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是农历正月十五日。
这一天也被视为中国农历年的正式结束,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赏灯、观灯、猜灯谜等。
元宵节最有名的活动之一是赏花灯,各地的花灯各具特色,有的是动物的形状,有的是古代人物的形象。
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在灯笼上挂上灯谜,让人们猜解。
元宵节也是一个和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在元宵节这一天会团聚一家人,共同品尝元宵等美食。
总的来说,元宵节是一个传统而充满欢乐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尽情享受传统文化和美食。
元宵节的资料有哪些
![元宵节的资料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434f08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9.png)
元宵节的资料有哪些关于元宵节的资料有哪些元宵节,亦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
倾城士女,皆得纵观”。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元宵节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节日里吃汤圆、元宵包,看灯笼、猜灯谜,踩高跷、迎紫姑,各种活动欢乐开展,喜气洋洋!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正月十五吃汤圆,是咱们传统的元宵节习俗,寓意着团团圆圆,老辈人们以和为贵,总希望咱们每个家庭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和和美美,万事团团圆圆,陪在老人身边吃一碗汤圆,图一年的好兆头送花灯送花灯也叫送孩儿灯,古时候,元宵节节前,新成亲的夫妻总会收到娘家送来的花灯,因为灯与丁同音,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女儿一家能够添丁进口,人丁兴旺,现在好多影视剧里面也有很多这种镜头,女子在在河里放花灯。
关于元宵灯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关于元宵节故事:其实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
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
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 Festival 而为人所知。
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五八一—~ 六一九)才出现,算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而要到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帜。
元宵节资料大全
![元宵节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f89fcba77232f60dccca1c9.png)
关于元宵节的资料大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河南省]
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彝族பைடு நூலகம்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元宵节·中国各地的习俗
[北京]
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赏灯。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
[元宵节资料大全]元宵节资料
元宵节资料
元宵节·少数民族的习俗
和汉族一样,部分少数民族兄弟也过元宵节,它们分别是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白族、锡伯族、藏族、纳西族、瑶族、畲族、布依族、壮族、黎族和仡佬族等。满族
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白族
大理白族对元宵节格外重视,正月十五当天往往要耍龙、舞狮,还组织“金花歌舞队”大闹元宵;而大理的弥渡县的花灯唱元宵更是热闹非凡,让人们充分领略云南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如今,大理的元宵节通常是白族、彝族、汉族一起欢度,不分彼此。”
苗族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