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发展与整合_杨智辉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质与量的整合
问题与思考
• 潜变量? • 各步骤的方法及原因
被试对优秀教师的特征应答的聚类 分析结果
对案例的总结
• 第一阶段:质的分析方法 • 第二阶段:将质与量的方法进行整合的关 键性的步骤(把主题处理为二分变量) • 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对转换了的数字进 行量化分析 • 第五阶段:通过聚类分析描述个体的反应 模式
小结
• 要对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进行整 合首先必须“去范式”,将研究的重点聚 焦于研究问题,而非范式。 • 其次必须将质性的资料与定量的资料放到 同一个层面上去比较。
通过被试间矩阵探索潜在的主题结构, 发现潜在的“元主题”的数量
(4)第四阶段
利用被试间矩阵进行两项工作 (a)用一系列的费舍尔精确检验来确定各背 景变量与每一个主题之间的相关 (b)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来考察人口学变 量与各主题间的关系
(5)第五阶段
形成叙述性的剖图
(a)对每个被试来说,根据他们在六个主题上的回 答,对每个被试在每一个主题上获得一个1-6之间 的值 (b)将每一个剖图内的主题得分按照从低到高的顺 序排列并以此为基础测量其相似性。得到相关矩 阵,并通过聚类分析形成具有特征性的个体模式。
4 一个整合的案例
• 优秀教师特征的调查 方法:要求研究对象列举一个优秀教师 应该具备的3-6个特征,对数据进行“连续 混合方法分析”(Sequential mixed-methodological
analyses, SMMA)
注:SMMA是始于质的分析,随后在质的 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量的分析并且结束于质 的分析,包括5个阶段。
质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典型的多元方法,包括 一个针对其主题的解释性的以及自然主义的方法。 (假设生成的研究)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对立及其超越来源:自然辨证法研究叶浩生质化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也译定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近年来引起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视。
心理学领域同样为质化研究的新颖模式所吸引。
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出版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论述传统量化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也译定量研究)的弊端和质化研究的优势,其势头之猛,以至有许多学者称质化研究的兴起是心理学的,范式革命或地壳的巨变。
在本文中,我们从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对立特征开始谈起,分析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哲学根基,并就超越和整合这两种对立的范式提出我们的见解。
1量化与质化研究的对立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一直以经验自然科学为楷模,强调客观、量化的研究方法。
事实上,实验心理学的建立者、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就是利用了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和量化的方法,奠定了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根底,使得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因此,科学心理学建立之日起,就表现了对量化方法的偏爱。
非量化的方法,如现象学的方法、释义学的方法因其主观色彩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排斥,“在大多数条件下,质化方法被看作是同量化方法竞争的、另类的范式……量化研究倾向于使用严格的、可靠的数据,视社会世界外在于观察者;而与此相对照的是,质化方法使用更为丰富的数据,把社会世界视为观察者的建构〞。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在诸多方面展现出截然对立的品质:在科学观方面,量化研究更贴近了经验自然科学,力图以使用量化方法的物理学、化学为理想的模型。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曾经主张心理学不能成为科学,究其根源在于心理现象不能量化,因此心理学永远无法成为物理学那样的精确科学。
冯特从实验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数量化方法中获得启发,突破康德的预言,改造了传统的哲学心理学,使之成为实验心理学。
在冯特的心目中,实验心理学就是一门自然科学,使用的方法是客观和数量化的方法,同其他自然科学别无二致。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详解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心理学理论密切相关,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量化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以及实验与调查等内容。
一、量化方法量化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主要是利用各类量化工具来对被试进行观测和测量,从而获得数据并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主要的量化方法有: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量化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编制问卷,通过对一定样本进行信息收集并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在进行心理学调查时,最好利用有关文献进行参考,以减少主观性和偏差性。
2. 观察法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它主要通过对被试进行直接观察得到数据,观察可将有关信息按时间、空间、数量等多项分类进行,最后进行相关分析。
3. 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可称为严格控制方法,它能够研究因素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实验人员的操作,控制和废除影响的因素,从而得到可靠的实验数据。
二、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另一重要方法,它与数字化数据的量化方法有所不同,更强调个体经验及其背后的情境和语境。
质性研究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访谈法采用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包括个人访谈、小组讨论、焦点小组、深度访谈等形式。
其优势在于能更全面地理解被试的想法和情感。
2.观察法质性研究中的观察法与量化方法中的观察法略有不同,它主要使用研究员的直接观察行为或其他相关信息的收集,从而了解情境和语言背景对被试的影响。
3.论文、演讲、文化创作的质性研究方法在这个方向的研究中,研究员会查阅由被试撰写的关于某个主题的论文或演讲等相关作品,通过对作品内容和思想的分析快速获得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三、实验与调查实验与调查可能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实验控制变量的方法,实现两组甚至多组变量之间的比较;调查研究方法则重点分析被试自身的数据、反馈和自述性信息,是对自身和环境相关问题的一种深入了解。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_质_与_量_的整合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1):163~168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质”与“量”的整合*周明洁1,2张建新1(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质”与“量”的分歧由来已久。
虽然“质”与“量”的研究方法各有其优势,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弱点。
如果将质与量的方法进行整合,使之进行优势互补,从而更大可能地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是我们所面临的课题。
要对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进行整合,首先必须“去范式”,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研究问题,而非范式;其次必须将质性的资料与定量的资料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比较。
该文通过一个案例,向读者介绍如何进行“质”与“量”的研究方法的整合。
关键词心理学,质的研究,定量的研究,效果值。
分类号 B8411 定量的研究方法与质的研究方法1.1 定量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多数研究者都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并且认为一个好研究应该走实证的道路。
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是客观主义与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世界上存在“真正的客观实体和事件,这些客观存在的特征完全独立于任何有可能伴随他们而存在的信念之外”[1]。
实证研究的目标就是发现客观关系,并且尽可能地减少研究误差。
实证研究的假设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假设被证实,就可以让人们对被研究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
定量的研究方法的认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的,并且遵从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
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采用假设-推理的方式,也就是说,研究者始于某一个理论命题,并且在此命题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符合此命题的研究假设,这些假设尝试去预测两个或更多现象之间的关系。
为了验证这些假设,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均对要进行调查的现象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设计,没有严格的控制和设计,研究者就无法下结论说现象之间的关系是真实的、客观的。
心理学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对立与融合:兼论心理学研究人文精神的回归
似 乎找 到 了一条 进入 科 学殿 堂的有 效途 径 。终 于在 冯特 ( W.Wu n d t ) 的努 力下 , 世 界 上第 一 个心 理 学实
验室于 1 8 7 9年 在德 国莱 比锡 大 学建成 . 至 此科 学意
义上 的心 理学 诞生 了 而在 那个 自然 科学 盛行 的年
复杂 心理行 为 的心理 研究 ,还 是认 知主 义将人 的 心
心理研究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e s e a r c h 2 0 1 4 , 7 ( 4 ) : 9 — 1 5
9
心 理 学质 化 研 究与 量 化研 究 的对 立与 融合 : 兼 论 心 理 学研 究 人 文精 神 的 回归
姜 永 志 白 晓 丽
在科 学 意义 上 的心理 学诞 生之前 ,心理 学是 寄 居 在哲 学母 体 中关 于人类 心智 的思 辨学 科 。心理 学 与 哲学 既有 过包 容与 被包 容 的关 系 .还 有过 相互 分 离 和排斥 的关 系 . 既有 过相 互 依存 的关 系 , 还 有过 相
互 共 生 的关 系 … 回顾 心理 学百 年历 程 , 心理学 与哲
1 引 言
面. 民族 心理 学是 关 于思维 、 宗教 、 信仰 、 语言 等高 级 心 理过 程 的研究 . 使用 了更 为 主观倾 向 的参 与观 察 、
深 度访谈 、 历史分 析 、 语 言描 述等 方法 。 因此 , 冯 特并
不 是一 个纯 自然 主义 者 ,但 冯 特在 自然科 学与 人文 科 学 间 的摇 摆 .也为 心理 学未 来发展 的实 证与 人文 之 争埋 下 了伏笔 。
学 母体 有着 剪 不断 的联 系 .这种 联 系决定 了心 理 学
心理学研究中质化与量化两种取向的对立与整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 2019 / No. 5心理学研究中质化与量化两种取向的对立与整合麻彦坤[摘 要] 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心理学进入量化研究时代。
量化研究为心理学带来了飞速的发展与丰硕的成果。
然而,近几十年来,心理研究的质化取向日渐兴起,有关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讨论日益引起重视。
混合方法研究试图超越两者的纷争,克服单独使用某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整合两种研究取向,为复杂心理现象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质化研究;量化研究;对立;整合;混合方法1879年之前,心理学包含在哲学母体之中,思辨、内省等研究方法占据主导地位。
1879年冯特在德国创立了实验心理学,宣布了心理学与哲学母体的分离,拉开了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序幕,从此,心理学研究高度依赖实验及相关技术,使用量化数据检测理论,量化研究成为主流,其背后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
以量化取向为主流的科学心理学,确立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推动了心理学的科学化进程,制定了心理学发展的科学标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世纪60年代以后,研究社会现象的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批评量化取向,倡导对人类进行自然的、以情景为基础的整体理解,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质化研究,激起了量化取向与质化取向哪个更适合心理学研究的思考与讨论,讨论涉及到两种取向的哲学基础、方法论假设与相关的研究方法(Griffin & Phoenix, 1994)。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心理学的深入发展,针对量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不绝于耳,既有来自以现象学、解释学为哲学基础的边缘心理学的批评,也有来自处于主流地位的科学心理学内部的反思,甚至一些推崇量化的研究者对于量化取向也作出了自我批评,如Michell(1999)对心理学中的测量概念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两个主要问题。
其一,大多数量化研究者笃信心理品质适宜以量化的方式加以测量而不宜进行经验研究;其二,大多数量化研究者采纳了一种有缺陷的测量定义,认为测量就是按照特定的规则为研究对象分配数值。
心理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心理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心理学是一个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学科领域,其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研究方法则十分繁杂。
其中,定量分析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对心理学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能够更加客观、精准地得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结论。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定量分析方法的概述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是用来分析心理学研究数据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计算研究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以及假设检验等统计指标,得出对心理学研究数据的具体描述和推论。
与其相对应的是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更倾向于从描述和解释事物的本质出发,从而得出对事物的深入理解。
在心理学研究中,两种方法都是常用的,但是定量分析方法在心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方法1. 描述性统计学方法描述性统计学是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思考和总结之后,获得简单的数值和图表,以便在实际中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
其中主要包括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分布情况等等,通过图示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数据的总体特点。
2. 推论统计学方法推论统计学是一种更加深入的统计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大数据和随机采样来对总体做出更具一般性的判断,以此作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其中最核心的理论是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主要是进行样本与总体的比较。
3. 多元分析方法多元分析是指通过多指标、多变量分析来寻找关联和因果,帮助分析者找出影响问题的核心因素。
例如,多元回归、因子分析等方法就利用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提取和归纳出有系统性的结构模型。
三、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1. 人格心理学研究人格心理学是基于人类个体特征的研究,与人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等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
应用定量分析方法,可以用各种统计途径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如利用问卷调查、评分法等进行数据收集,然后是数据统计和处理,以及可视化技术等工具的使用,最终得出结论。
心理学研究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心理学研究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质性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方法。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强调对个体和群体的主观经验、观点和意义进行探索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并探讨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
一、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质性研究是一种以深入理解和描述现象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注重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
与定量研究方法侧重于量化和统计分析不同,质性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开放式的、形式灵活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1. 研究目标:质性研究的目标在于揭示和理解研究对象的主观经验、观点和意义,涉及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解释。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来探索某一特定群体的心理需求和态度,或者对某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
2. 数据收集方式:质性研究通常采用开放式的、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面对面访谈、焦点小组讨论、观察和文件分析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这些方法旨在通过获取参与者的细节描述、观点和感受,进一步了解和解释相关的心理和社会现象。
3. 数据分析方法: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过程是非线性的、迭代的和交互性的。
研究者通常通过标记和分类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减缩,然后逐步进行模式识别和主题分析,最终形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与解释。
二、质性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临床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在临床心理学中被广泛应用,用于理解患者的个体经验、心理需求和治疗效果。
通过面对面访谈和观察等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为治疗目标的制定和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2.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心理学领域,质性研究方法可用于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成效等方面。
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方式,研究者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困惑,为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改进方案。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的研究刍议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的研究刍议
在过去的几十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直以量化的技术为主,比如实验室实验、调查研究等,但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质的研究的方法也应运而生,已经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质的研究就是用观察、通话、写作等手段收集信息,综合分析而得出描述性结论,不使用数据或具体指标,而是以描述性整体概念为主,通过对不同研究对象的访谈等收集信息,分析访谈者的观点,形成相应的理论概念,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研究问题。
质的研究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研究方法广泛,可以收集更详细、更宽泛、更有效的个人数据。
它可以收集更多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于探究某一特定现象,可以获得更深入、更完整的视角。
质的研究还可以丰富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特定领域的有趣现象。
此外,质的研究还有很多优点。
首先,质的研究的效果更精确,数据更具体,研究者可以从丰富的资料中提取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心理现象。
其次,质的研究往往比实验更加实用,因为实验总是用来检验或强调一种原则或观点,而质的研究则更容易探索以前未知的现象。
最后,质的研究也可以提供更深入的视角,以详细描述心理现象,更容易捕捉细节,得到更加伦理的结论。
在心理学研究中,质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它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方法,帮助我们以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
它受到了越来越多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和青睐,在未来的心理学研究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从量化与质性研究的对立到整合
西南科技大学 高教研究 2008年第4期(总第89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从量化与质性研究的对立到整合张光伟(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摘!要: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两种长期对立的研究范式。
二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哲学基础、操作方法不同,且各具优缺点。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它们呈现出交相辉映、互相整合之势。
二者从对立走向整合对于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深入开展,构建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大心理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学;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对立;整合!!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两种长期对立的研究范式。
量化研究指在研究中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量化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从而判断研究现象的性质,发现内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而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1]二者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哲学基础、操作方法存在显著差异。
然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却使得二者长期对立,且量化研究居于统治地位,质性研究倍受冷落,甚至被认为是非科学的研究范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质性研究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二者呈现出交相辉映、互相整合之势。
本文拟在对二者兴起的历史背景、哲学基础、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二者的整合问题。
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不同社会科学中,量化研究的发展受到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其一是爆发于法国并席卷欧洲的大革命,它使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其二是自18世纪中叶始于英国到19世纪席卷法国和西欧的工业革命,由于工业革命及物质进化的激发,哲学的自然主义兴起,对科学的内容和形式给予更多的重视。
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范式差异及融合趋势
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范式差异及融合趋势摘要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作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均在管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管理世界》和《经济研究》刊发的二篇论文为例,比较两种范式在研究的主客体关系、认知解释模式、研究过程设计三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最后,指出了研究范式融合的三种具体模式。
关键词质化研究量化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与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一直以来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两类不同的研究范式,在管理学研究领域也倍受推崇。
质化研究突出强调在自然情境下,发挥研究者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非结构化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手段,以当事人的视角对社会现象或者具体事件进行深度研究,而量化研究则突出强调在实证主义思想指导下,通过实验、实地调查、二手数据等资料的客观分析,试图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结论。
很长_一个时期以来,学术界派系之争激烈,质化研究者偏好丰富翔实的情境事实,攻击量化研究的纯粹数据推导,缺乏人文主义;而量化研究者往往对数字情有独钟,攻击质化研究的本质直观解读,缺乏科学主义,甚至一度出现过类似“井水不犯河水”的分歧。
本文试图在梳理两种研究范式起源、发展路径、主客体关系、应用解释模式、研究过程设计等差异性的基础上,指出当下十分有必要创造性地将两种研究范式有机融合,认真探讨两种研究范式融合的具体模式。
一、两种研究范式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纵观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身处的时代特征,社会的突破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往往是另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形成的基石和土壤。
(一)质化研究兴起的渊源与发展质化研究可以追溯到西方学者对人种志的兴趣。
主要用来研究原始部落条件下人类群聚模式、生存方式和特定的传统文化。
早期的学者们往往会借助文字资料方式,或者研究者亲自前往实地进行细致地观察和访谈,进而达到动态勾勒、还原或者再现某种情境,冀希望在对世界上落后民族残存的原始文化中,了解和发现自己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优势。
心理学研究方法简述
心理学研究方法简述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指用来收集、分析和解释心理学数据的方法和工具。
一般来说,心理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是基于统计学原理,对心理学中的现象进行测量、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调查、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实验是一种通过控制变量来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需要考虑到样本规模、样本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等因素。
调查是一种通过问卷或面谈等方式获取数据的研究方法。
调查设计需要考虑到问题的创设、样本规模、样本选择、调查方式和调查数据的处理方法等因素。
纵向研究是一种通过跟踪同一样本的变化来研究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纵向研究需要考虑到样本选择、跟踪时间、数据收集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
横向研究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来研究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横向研究需要考虑到样本选择、比较对象的相似程度、数据收集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
定性研究方法是基于语言和人类行为的理解和解释,对心理学中的现象进行探索和解释的方法。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访谈和内容分析等。
观察是一种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行为来获取数据的研究方法。
观察需要考虑到观察场所、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
访谈是一种通过与被访者交谈来获取数据的研究方法。
访谈需要考虑到访谈对象、访谈方式、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
内容分析是一种通过对书籍、杂志、广告、电影等媒体内容进行分析来获取数据的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需要考虑到数据来源、内容分析方法、数据收集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
总之,选择适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需要考虑到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数据类型和研究资源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1. 定性研究方法:
- 访谈法:通过与个体或小组的交谈,收集有关其心理健康的信息和经验。
- 观察法:直接观察个体或群体的行为,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
- 文本分析法:通过分析书籍、文章、日记等文字材料,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 焦点小组讨论:组织一小组人对特定主题进行讨论,以深入了解心理健康问题。
2. 定量研究方法:
-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随机分组等手段,确定因果关系,了解特定变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问卷调查:设计并分发量表、问卷等工具,收集量化数据,以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程度和相关因素。
- 跨国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了解文化差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纵向研究:跟踪研究对象一段时间,观察和测量其心理健康的变化和发展。
此外,心理健康研究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例如神经影像学、遗传学和生物学等,以全面了解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我们知道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是高举实验的旗帜屹立于科学之林的。
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在实证主义的指引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争取其科学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然而实证主义的量化方法路径并不能解决人类心理行为的所有问题,近年来与量化研究相对应的质化研究正在悄然兴起,本文力图对这一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的评述,并介绍它在心理学中的运用前景。
一、质化研究的蕴含及兴起的背景质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通常被人们译为“定性研究”,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被译为“质化研究”“质的研究”等。
陈向明认为定性研究的译名容易被误解为我国学术界目前通行的“定性研究”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定性研究所下的定义比较抽象、宽泛,通常将所有非定量的研究包括思辨、思考、解释等都划入定性研究的范畴。
国内的研究方法论著中,定性研究有其特殊的含义,多指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思考、看法、构思,为了避免歧义,这里采用“质化研究”称谓。
那么国外的质化研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这里列举几种定义:“质化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加以度量”;“质化研究的渊源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科相关联……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文化、人及群体行为特征”;“质化研究是一种一致的质化范式设计,是在自然情境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叙述来理解社会和人的过程”;“质化研究是理解人的现场研究,一般以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或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质化研究是从非普遍性的陈述、个案中获得印象和概括的过程,是文化心理方法学的基石”。
陈向明总结了质化研究的主要特点:“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过证伪法和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以及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详细加以记载和报道。
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之路-质性与量化之整合
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之路-质性与量化之整合
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之路-质性与量化之整合
质的研究方法目前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在现代社会科学中受到与日俱增的重视.本文初步探讨了质的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及与量的研究的区别与结合等方面,讨论了质的研究方法发展方向与前景及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之势.
作者:陈晶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刊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007 ""(17) 分类号:B84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方法质性研究量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发展与整合*杨智辉【摘要】 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的两种方法是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
这两种研究方法长期处于对立的研究范式当中。
二者在产生背景,哲学基础,基本方法等方面都各有所长。
定量研究在过去一直处于一种占绝对的统治地位,随着认识的深入和研究思路的突破,两种研究方法都有所改进和发展,势必走向一条整合之路。
【关键词】 心理学研究方法;定量研究;质性研究;综述The Trends and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e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Y ang Zhihui.D ep ar tment of Psy chology,S chool of H 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eij ing Forestry U niver sity,Beij ing100083,P.R.China1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犹如心理学的发展一样有着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就已经开始从哲学层面对某些心理现象的实质和规律进行讨论。
但两千多年来哲学家们几乎都是采用基于内省、推理或个人主观经验等“思辨”类的方法来分析心理现象,直到1879年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才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科学心理学创立的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生理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许多学科都以自己能成为一门自然科学或使用科学的方法为荣,而心理学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
因此,心理学自建立之日起心理学家们就致力于将其发展成为一门使用科学方法的真正的自然科学。
随着研究工具和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得之前只能用“思辨”类方法来研究的心理现象能够采用实验等方法来加以研究,这种定量研究的方法取得了诸多有价值的成就,对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走向客观与精确化的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在这种实证主义的心理学方法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这种方法也越来越暴露其诸多弊端。
这种方法常常会导致以方法为中心,忽视了人的地位和意义,抹煞了心理现象的历史文化和主观能动性等特点,牺牲了心理学研究人的特有的心理现象的重要性;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心理,同时也割裂了质与量的统一等等,这显现出它有很大的片面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定量研究在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一种统治地位,质性研究备受冷落,甚至一度被视为是非科学的方法。
伴随认识的深入和研究思路的突破,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数理统计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心理学研究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
定量、质性研究都有程度不同的改进和发展,且不再是绝然对立。
质性研究方法正愈来愈被心理学所重视,并且在西方一些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一般认为,定量研究指在研究中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量化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从而判断研究现象的性质,发现内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而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2]。
二者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哲学基础、操作方法存在显著差异。
下面将分别介绍两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区别和联系,并分析两种研究方法的整合之路。
2 定量研究的发展与特点 第一是从法国开始并席卷欧洲的大革命,它使得欧洲社会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第二是始于英国,席卷西欧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它促进了人们对科学生产力的认识和追求。
这样,由社会变迁和科学发展而形成的对科学与民主的崇尚使得许多自然主义的科学家开始关心社会问题和社会科学家形成了研究的自然主义倾向。
这些都使得心理学在研究之处就走上了定量研究的道路。
定量研究的道路给心理学带来了诸多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由于定量研究的局限性,使得心理学的研究远离心理学的本质问题,抹杀人的存在,割裂人性;忽视心理现象与人的存在的社会历史性;孤立地研究与社会历史息息相关的心理学问题;同时,价值中立与伦理中立的主张掩盖了现实中存在的尖锐冲突。
压制了弱势群体的观念、威望与呼声。
随着20世 expression imbalance of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in bipolar disorder and suicidal behaviour[J].Eur Arch Psych iatry Clin Neurosci,2011, 3:251-259[16]Saiz P A,Garci a-Portilla M P,Paredes B,et al.Associationbetw een th e A-1438G polym orphism of the serotonin2A receptor gene and nonimpulsive suicide attempts[J].PsychiatrGenet,2008,18:213-218[17]Vaquero-L orenzo C,Baca-Garcia E,Diaz-Hernandez M,et al.Association study of tw o polymorphisms of the serotonin-2A receptor gene and sui cide attempts[J].Am J M ed Genet B Neuropsychiatr Genet,2008,147B:645-649(收稿时间:2011-06-26) 中国.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 100083 E-mail:zhihuiyang2008@*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BJFU2010JG024)和北京林业大学青年科技启动基金(2010BLX19)资助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强调整体性的原则,这也促使定量研究变的更加完善。
这些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研究生态化的倾向。
在研究中实验情境与现实情境越来越接近,新的实验和统计技术将更多的因素纳入到研究中来。
同时,大量采用准实验设计,再通过协方差分析技术消除系统偏差和组内误差变异。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了量化研究割裂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在保证精度不降低的前提下,增加实验的现实性。
第二是研究的预测化,强调研究成果能够有效预测研究对象将来的发展,并试图对其进行控制和干预。
研究水平通常可以分为四类:描述、分析、预测和控制。
心理学只有达到预测水平的研究时,其成果才具有实际价值,从而实现预测到控制的目的。
第三是科技化趋势。
计算机和各类仪器的使用使得心理学的研究手段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如神经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学等脱离了原始手工阶段,进入到了高精度,大样本,便捷化的时代[3]。
3 质性研究的特点与复兴3.1 质性研究的定义 Auerba等人认为质性研究是为了发现特殊现象的意义模式而对文本和访谈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一种研究[4]。
Denzin与L inco ln则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多元方法,包括一个针对其主题的解释性的以及自然主义的方法,是研究者试图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带给他们现象的意义[5]。
在国内学者中,黄瑞琴将质性研究定义为“产生描述性资料的研究”[6];陈向明认为质性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方法”[1-2]。
需要明确的是质性研究与我们常说的定性研究是有所区别的。
定性研究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对收集和分析资料几乎没有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更多的是个人观点的阐述和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辨。
可以说几乎一切非定量的都是定性的。
而质性研究则更强调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有其特有的方法和要求。
3.2 质性研究产生的基础 质性研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有3个方面。
第一是人种志的发展。
人种志早期是用来研究一些原始部落或土著人的文化,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主要是通过文字资料或亲自考察来研究,对人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境化的一种方法。
人种志的此类方法在质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第二是社会学的发展。
质性研究中实地调查的模式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西方的社会改革运动,但在当时由于科学主义盛行,抑制了该类方法的发展。
但随着社会学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质性研究的方法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
第三是量化研究方法本身所固有缺陷的逐渐暴露,给了质性研究发展的机会[7]。
3.3 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质性研究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科技的发展势必给质性研究的方式和手段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如录音和录像设备已被广泛使用在质性研究当中,这将使得以前所无法开展和实施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质性研究也势必会更加规范、严谨和系统;其次是会越来越重视行动研究,强调将研究设计和研究成果运用到对制度和行为改变的实践当中;最后是注重个人的作用,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在量化研究当中是需要当作额外变量所控制的,但是在质性研究当中则会更重视研究者个人的反思和作用[8]。
4 两种研究方法的对比 首先,两种研究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在方法论上的不同。
量化研究的产生受到了当时社会对“科学与民主的崇尚”的影响,主要是以行为主义、实证主义有关的理论为墓础。
而质性研究的产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现象学、批判理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的影响,其哲学基础庞杂,主要是以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为哲学基础。
其次,二者的研究目的不同。
量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假设,寻求稳定的因果关系;而质性研究则更强调对现象的整体描述和分析,了解其现实意义,并试图建构理论。
第三,二者的研究对象和抽样方式不同。
量化研究通常采用事先确定研究对象和变量,并且通常采用较大样本的随机取样方式,以确保研究的正确性和可重复性;而质性研究则是侧重研究社会和人的整体现象和过程,通常采用个案研究或非随机方式选取的被试。
第四,二者的研究方法不同。
量化研究主要采用调查、实验、测量等方法,而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主要来自于实地工作,其具体方法包括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观察、开放式的深度访谈、档案分析、视听材料分析四种主要手段。
第五,研究的情境和所面临的问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