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自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以来,“互联网+”随即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本质和发展趋势,并就“互联网+”对企业大学的发展影响做出预测。

一、“互联网+”的核心本质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并给人类的、生活、等带来巨大的变化。它协助我们突破时空限制,以更低的成本,更自由、高效的开展交流合作。在此背景下,很多纷纷将传统活动搬上互联网以突破时空限制,形成传统业务的标准化、信息化,于是便出现了“+互联网”模式。该模式将互联网作为传统业务网络延展的工具,为人类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网上银行(营业厅)、网络营销、网络学习、网络管理(信息化)等。

导师介绍:

郭枫阳——思维管理专家。原小米、LG高级讲师。

“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升级。该模式下,互联网不再是被动的工具,而是主动整合传统产业链,推动升级转型进而打造高效的生态系统:互联网+媒介打造了广告业,成就了百度;互联网+传统买卖打造了电子商务,成就了淘宝、京东,互联网+银行打造了网络银行,成就了支付宝。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将变得越来越智能,进一步打造智能生态系统。除此之外,“互联网+”下的个体不会只是被动整合,他们往往会主动参与整合,甚至成为分享利润的创造者,产消一体化的趋势将越发明显,生态系统将愈发智能、高效。

综上所述,本质上,“互联网+”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和打造智能生态系统等特点,以客户需求(分析、获取和满足)为核心,以标准化为基础,以化为手段,以打造智能生态系统为目标,整合各种资源优化价值链(价值流)进而形成最优标准(模式),从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以最低的成本、整合最优资源并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便捷的方式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二、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1、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创造中心

成本中心的理念下,欠缺效果意识,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要做但效用不高的体系建设、课程开发、培训项目等规范性工作中,所起得的效果有限。

随着企业对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大学将从传统的成本中心升级为价值创造中心。企业大学管理者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强调资源配置的效用,力争将

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能创造最大价值的关键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2、从服务于个人到服务于组织

从“是福利”到“提高员工的能力”进而到“通过能力素质模型系统提升关键岗位员工能力”,培训日益精细和逐步升级,但始终没能走出围绕服务个人提升而开展的局面。很多企业花了大量资源开展,员工能力是提升了,但工作绩效仍然不高。不少培训管理人员也认识到要通过相关管理机制的协同优化有效提升效果,但往往认为这些不是自己的职责,而且自己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往往进入为做培训而做培训的怪圈中。

客观而言,培训经费来源于组织而非个人,培训理应服务于组织提升,设法通过培训协同提升组织能力和绩效。随着企业对培训效果的追求以及培训管理者的能力提升,培训侧重点将从服务于个人向服务于组织转变。

3、从碎片化、过程式的规范化建设到系统化、结果式的精益化运营

传统企业大学理论往往强调规范化建设,分别抓好培训体系、讲师队伍、课程开发等工作,其工作模式可称之为碎片化、过程式的规范化建设,导致企业大学投入了大量资源,耗费了大量精力,所取得的效果却有限。

现代理论有别于传统的规范化思维,强调效果导向,通过系统化的思考,把握大学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有效配置资源,进而创造出最大价值。现代企业大学理论的代表为价值创造型企业大学理论体系,该理论以一个、三大模式为核心,在明确方向、路径、阶段重点、衡量标准和关键控制点的基础上,集中资源分阶段系统打造三大模式,分别解决有限培训资源价值最大化、人才辈出机制与规模领导力建设、绩效快速提升这三大价值创造核心问题,最终实现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快速、大步、持续提升。

围绕三大模式,精益化运营将呈现以下五大发展趋势:

1)从培训项目到学习项目和绩效项目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杨天河老师-标杆管理培训讲师企业大学培训老师

目前,绝大多企业大学的培训项目以传统的培训项目形式运营,侧重于师资整合和培训组织等事务性工作,培训与企业经营管理结合度不高,效果有限。

为让有限的培训资源创造最大价值,除围绕组织发展设计系统的培训方案之外,还需要优化培训运营方式。为此,部分优秀的企业大学探索以学习的形式开展培训,通过诊断发现组织问题后,设计系统的训前、训中和训后学习方案协同管理机制建设以切实提升组织能力。该模式强调培训管理人员与业务单位互相协同,共同解决问题,很多咨询公司推广的绩效改进技术(如HPT、ISPI等),基

本属于该范畴。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各企业纷纷推出精益、、降本增效、对标挖潜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称之为绩效项目,且呈常态化趋势。在此背景下,企业大学必然要求培训管理者自行开发或引进绩效挖潜的相关技术和工具模板并整合内外部专家资源,推动企业以绩效挖潜为目标,快速、大幅、持续提升组织绩效和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培训活动进入绩效项目阶段。

2)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培训组织到社区运营

传统培训,老师是主角,学员被动学习老师所讲授的知识。随着网络信息的日益丰富和管理水平的提升,80后90后等新生代员工基本习惯于通过网络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非新生代员工主动学习的欲望也越来越强。当前,很多企业培训基本进入主动学习阶段,即使是企业组织的现场培训,也越来越强调学员在课程前中后的积极参与实践。

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者的工作内容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再只是传统的培训组织工作,而要搭建运营高效的学习分享平台(社区),不断发展粉丝并设法推动员工学习互动、总结分享各种经验教训,并协助总结出最佳实践后进行推广。要运营好这个社区,培训管理者还需要不断了解各单位和员工的痛点,并组织开发出令人尖叫的微课程(最佳实践),引爆社区。

上述两个转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员的学习创造力。但其仅为快速成长模式的一部分,要全部实现快速成长功能,还需要抓好人才开发和组织能力开发工作。

3)从知到行

传统培训往往侧重于培训活动组织和知识点分享,没有安排配套的任务,依赖学员训后自发应用,往往导致学员知而不行,效果较差。未来,培训强调以能力为目标,将十分重视任务包的,通过结合企业现状安排训前、训中、训后任务,确保学员从知到行,有效转化能力。由此,企业培训积分制度将可能会需要优化,将晋升、晋级的门槛由一定的积分改为核心任务达标加积分的模式,而且为鼓励分享最佳实践,积分甚至可以用来兑换奖品。

4)从人才开发到人才管理

传统的人才开发模式重点在人才发展通道、能力素质模型、学习地图、人才测评、个人发展、培养计划、积分制度等角度开展工作,力求系统开发人才,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缩短成才周期。但该模式存在三个问题:

-欠缺有效的晋级、晋升、淘汰机制和良好的绩效薪酬系统,人才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和相应的回报,而依靠积分设置晋级晋升门槛,更加剧这种状况,导致优秀人才流失或者员工学习动力不足,人才开发效果大打折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