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金融控股集团案例之中信集团-201301

合集下载

【中信集团的“上海故事”】 中信集团互联网金融公司

【中信集团的“上海故事”】 中信集团互联网金融公司

【中信集团的“上海故事”】中信集团互联网金融公司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次年,1979年10月4日,中信集团(原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荣毅仁先生亲手创办。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春风,中信集团从无到有,承载着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使命,积极探索、勇于担当,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涉及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和其他领域。

2018年,中信集团连续第10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位居第149位。

在中信集团的发展历程中,进驻上海这一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伴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和经济建设,上海走在了改革的最前沿,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站在这一历史时点,1988年11月,中信集团正式进入上海。

这片广袤的天地、这片开发开放的热土,为中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空间。

同时,中信集团“金融加实业”的经营优势和国际化视野,也为上海的经济腾飞增添了助力。

腾飞的上海,向中信集团发出邀请!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迎来多重利好的上海进入了一个经济腾飞的新时期。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改革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与此同时,浦东新区规划横空出世。

国家希望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以浦东带动浦西,带动整个上海,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快速发展的上海,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需求迫切。

腾飞的上海选择向世界敞开怀抱,欢迎企业和个人来上海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新上海。

此时,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信集团发出邀请。

《关于上海产业政策的研究报告》特别建议上海市委、市政府“欢迎中信公司到上海投资开发”。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则表示:“欢迎中信公司到上海设立机构”。

上海盼望中信的到来,所看重的正是中信的开拓精神与创新精神。

银行改组上市案例doc

银行改组上市案例doc

中信银行未来发展愿景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成立于1987年,原名中信实业银行,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第一而蜚声海内外。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信实业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大潮中逐渐成长壮大,于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中信银行”。

2006年11月,中信银行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与欧洲领先的西班牙对外银行(BBV A)建立了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

2006年12月,中信银行引入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作为股东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在上海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同步上市。

今天的中信银行,经过二十的发展,已成为国内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商业银行之一,是一家快速增长并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中信银行拥有一支业绩卓越、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他们在金融领域平均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从业及管理经验,均为业内知名专家,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及全面的操作经验。

行长陈小宪博士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年度中国十大金融人物”,在业界享负盛名,广受敬重。

近年来,在这支优秀管理团队的带领下,中信银行秉承“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追求滤掉风险的利润”、“追求稳定增长的市值”和“努力走在中外银行竞争前列”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发展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住房按揭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等,并拥有一流的对公客户服务能力,领先同业的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物流融资业务和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极具创新能力的投资银行业务以及特色鲜明的零售银行发展战略享誉业界。

中信银行的业务辐射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450多家分支机构战略性地分布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内陆的经济中心城市。

16000多名员工为客户提供最佳、高效、综合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及优质、便捷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以及信用卡客户服务中心等电子银行服务。

经济法经典案例——央企金控

经济法经典案例——央企金控

(3)巨大的利益刺激
企业是将本求利的组织,赚钱为王,其 实无所谓业务主营非主营一说。国资委 防止央企老总乱折腾纳税人资产,要企 业管好自家事,不要胡来,这政策也无 可厚非。但市场经济下,诸多央企的非 主营业务,好比牛魔王的头,砍了一个, 又会冒出一个。现在强势的央企又携国 企的优势向金融业扩张,实际上是在借 国企资源抢占新的业务领域。安邦研究 人员在数年前已经指出了国企的这种 “合纵连横”的扩张,而现在这种势头 愈演愈烈,国资委根本无法抑制央企的 非主营金融业务扩张!
监管
第三章 相关监管者态度
国资委 银监会
央行
(1)国资委态度
2008年9月,国资委副主 任李伟率团一行7人赴日 本、韩国,就两国产融 结合问题进行考察。
考察归来,国资委的态度渐趋积极。到2009年3月左 右,国资委批准了中石油控股克拉玛依商行和华润 控股珠商行。2009年4月和5月间,李伟再次带队先 后到国家电网、五矿集团、中石油等央企调研产融 结合问题,并召集部分央企召开座谈会。国资委网 站的新闻稿显示,李伟在调研中表示,“要培育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必须充分认识产融 结合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求央企的金 融板块经营“要围绕中央企业发展规划,更好地为 集团内企业服务”。
国 家 电 网 产 融 结 合 结 果
目前在国家电网总部层 面,由金融资产管理部 统一管理集团控股的金 融机构资产,集团公司 财务部、资金管理中心 等部门也参与其中。与 其他央企将财务公司作 为操作平台的模式不同, 国家电网常以旗下多个 金融控股子公司为操作 平台。只是中国电力财 务有限公司承担的任务 更复杂一些。
国家 电网
华润 集团
华润布局开放式金控 欲做 个人消费信贷特色银行

中信证券治理实践及案例分析

中信证券治理实践及案例分析

中外上市公司治理实践及案例分析——中信证券一、中信证券介绍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证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6630467600元。

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600030”, 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6030”。

上市以来,中信证券进行了两次增资扩股,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685.08亿元,净资本404.72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

中信证券多次被《新财富》、《亚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债权融资行”、“中国最佳股权融资行”等;研究业务连续七年荣获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一名。

2012年,公司各项主营业务排名继续位居中国证券行业前列。

公司依托第一大股东——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与中信银行、中信信托、信诚人寿保险等公司共同组成中信控股之综合经营模式,并与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共同为客户提供境内外全面金融服务。

二、公司治理的规范运作中信证券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及中国证监会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公司的规范运作,治理结构如图所示:(1)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公司股东大会充分享有《公司法》、《公司章程》赋予的权利,公司股东大会的召集时间、通知方式、召开方式、表决程序和决议内容等完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截至到2013年9月30日为止,中信证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中信集团,持股比例为20.30%;第二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69%;其余股东持股则都在6%以下。

因此中信集团享有对中信证券的控制权,但在独立性方面,中信集团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其权利,没有超越股东大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或经营活动,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与公司做到了明确分工。

中信集团的分层上市治理案例

中信集团的分层上市治理案例

二、案例资料
(二)业务内容
表1:中信集团各业务板块的主要经营主体
业务 种类
主要 经营 主体
金融业
中信银行
中信证券 中信信托 信诚人寿 中信锦绣资本 中信财务
房地产及基础设
资源能源
工程承包业
施业

中信地产
中信建设 中信资源
中信和业 中信兴业投资
中信工程设 中信裕联
计 中信金属
制造类 中信重工 中信戴卡
案例一 中信集团的分层上市 治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应掌握公司治理的含义,理解集团公司多层嵌套治理的含义与主要特征;理解 相对于单一公司的治理行为,集团公司多层嵌套治理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一、背景知识
(一)公司治理概述
公司治理又名公司管治、企业管治,是一套程序、惯例、政策、法律及机构, 影响着如何带领、管理及控制公司。
(一)背景综述
中信集团是1979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和支持下,由荣毅仁先生创办的。成立以来, 中信集团充分发挥了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在诸多领域进行 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信誉与形象,取得了显著的经营 业绩。中信集团在《财富》杂志评选的2011、2012和2013年度“世界500强公司” 中排名分别为第221位、第194位及第192位,并在所有上榜的中国企业中分别排名 第21位、第20位和第20位。 中信集团主要通过中信股份集团开展业务。中信股份集团的业务遍及全球,覆盖 金融业、房地产及基础设施业、工程承包业、资源能源也、制造业及其他行业等 领域。中信股份集团的资产、收入和利润占营业经营期间中中信集团总资产、总 收入和总利润的绝大部分。
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 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来协 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 (股东、债权人、职工、潜在的 投资者等)的利益关系,以保证 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 益。

证券欺诈案例

证券欺诈案例

证券欺诈案例案例:证券欺诈事件——中信集团证券欺诈案时间: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事件细节:2007年6月,中国证监会接到了一份举报信,涉及到了中信集团的证券欺诈行为。

举报信中指出,中信集团通过涉嫌虚假陈述和操控市场等手段,违反了证券法律法规,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在接到举报后,中国证监会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

调查组发现,中信集团在发行证券过程中存在系列违规行为。

首先,他们发布了一份虚假的发行文件,夸大了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前景,误导了投资者的判断。

其次,在公司股价暴涨之后,中信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操纵市场,包括股价操纵、内幕交易、资金迁移等。

这些行为导致了证券市场的混乱,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公平与透明。

在调查中,调查组发现了大量的证据,包括公司内部的文件、邮件、财务数据等。

这些证据表明,中信集团的高层人员参与了违规行为,并对其进行了指使和控制。

调查组还通过调查相关交易的股东,获取了更多关于中信集团证券欺诈行为的证据。

在证据的支持下,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中信集团展开法律追究。

2008年7月,中信集团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并被暂停上市。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审理,中信集团被裁定为证券欺诈罪名成立。

律师点评:这起案件涉及到了证券欺诈行为,违反了证券法律法规,对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中信集团在发行证券过程中夸大了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前景,误导了投资者的判断,违背了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此外,中信集团采取了操纵市场的手段,包括股价操纵、内幕交易和资金迁移等,破坏了证券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性。

在这起案件中,调查组通过丰富的证据对中信集团的证券欺诈行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为后续的立案和审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中国证监会对中信集团的违规行为进行了法律追究,通过停止股票上市等措施,维护了证券市场的秩序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起案件的审理结果将会对未来的证券市场监管和证券欺诈行为起到积极的警示作用。

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发展中的改革困境与模式探索——以中信集团香港整体上市为例

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发展中的改革困境与模式探索——以中信集团香港整体上市为例

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发展中的改革困境与模式探索——以中信集团香港整体上市为例————————————————————————————————作者:————————————————————————————————日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发展中的改革困境与模式探索——以中信集团香港整体上市为例-企业管理论文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发展中的改革困境与模式探索——以中信集团香港整体上市为例张行文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是国家出资成立的投资控股公司,一般是以母子公司形式组成的企业集团。

它以资本运营、投资管理和资产运作为主要经营模式、以可经营资源为主要经营领域、以独立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是实践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模式,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推动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体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有近15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113家央企以及各省市专业型、产业型和综合型的国有企业集团一般都是国有投资控股集团。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30%。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国资国企改革总体要求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发展改革模式需要做出新尝试和新探索。

为此,本文在梳理国有投资控股集团优势与困境基础上,分析了可能的整合转型模式,对中信集团香港整体上市案例进行了具体剖析,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整合转型模式创新提供策略建议一、国有投资控股集团优势国有投资控股集团与政府有天然的联系,不仅公司是国有独资,而且公司管理层和核心员工一般都来自于政府任命和委派,其投资行为基本是按照政府意图,参与关系国计民生、服务于改革开放的重大建设项目,并将在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提升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产业和核心节点上发挥关键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三、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角度
(四)信息沟通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
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 中信泰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其一,荣智健的公开信中说道:“财务总监周志贤未尽其应有职责,没
有将此交易提请董事局主席关注。” 其二,对外披露不及时。在08年9月12日通告称自07年12月31日以来的
中信泰富正是对风险没有合理估计,对权力没有有效监督, 在信息披露上又严重违规,结果导致内部控制系统漏洞百 出,最终成为其巨额亏损的根本原因。
三、教训与启示
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对于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极为重要的。
1.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 (1)必须建现,也是向投资者,
2.从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看 (1)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风
险控制的监管。 (2)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 (3)形成问责文化,加大对问题企业的管理层的
处理力度。
THANK YOU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 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企业文化、治理结构、内部机构 设置与权责分配、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等。
1.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董事会职能虚化 中信泰富严重亏损事件源于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在未经主
公众和政府等传达管理层管治,经营理念的重要渠道。 (3)加强信息与沟通在内控中的地位,建立良好的信息
沟通与披露的平台。 (4)提高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将风险控制升华为企
业文化 (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行“控制自我评估”,加强自
我监督。
三、教训与启示
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对于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极 为重要的。

中信集团-金融控股集团案例之中信集团-201301

中信集团-金融控股集团案例之中信集团-201301

中信集团案例中信集团公司包括实业类公司,服务类公司和金融类公司(图6.B.1)。

集团以金融为主业,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金融牌照齐全的金融子公司。

中信集团公司出资于2002年12月5日设立国有独资的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投资和接受集团公司委托,中信控股管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期货、租赁、基金、信用卡等金融企业,控股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信期货经济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中信控股公司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金融控股公司。

由于中信母公司既从事股权投资,又从事实际业务经营,母公司通过对内部所有子公司的经营业务进行整合,从而取得规模效应、范围效应和协同效应。

图6.B .1 中信集团子公司示意图一、组织策略(一)母公司公司治理中信集团母公司股权结构具有“一元化”特征,实收资本全部来自财政部,直属国务院管理。

常务董事会是集团常设机构。

集团常务董事会成员由国务院任免。

常务董事会决定集团经营方针、财务预算方案、经营计划和投融资及资产处置方案、集团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公司规章制度、职工薪酬和奖惩方案等,审议集团财务决算和利润分配及亏损弥补方案、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和解散方案等,拟定集团注册资本变更和发行债券方案以及集团章程修改方案等。

高级管理层按照董事会和常务董事会的授权,决定其权限范围内的经营管理与决策事项。

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由主席1名和监事若干名组成。

图6.B.2 中信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二)子公司公司治理中信集团对下属子公司既有全资和绝对控股,也有参股、相对控股。

因此子公司层面股权是多元化的。

通过引入外部股东,带来子公司融资的便利性。

通过外部资本市场在多个子公司建立完善的治理机制;在股东之间建立起市场化的利益制衡机制;在股东与董事会和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建立起委托代理关系。

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典型企业案例)

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典型企业案例)

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典型企业案例)案例一:中信集团的运作模式中信集团作为国家经济改革试点及对外开放窗口,通过强大资本运作能力开拓了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为国家开放和建设服务的发展之路,现在已成为一家金融(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与实业(房地产、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等行业和领域)并举的综合性跨国金融控股集团。

中信集团通过层层控股放大资本效应,在保证资本控制力的同时延伸产业范围,是典型的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

一是模式定位。

中信集团通过层层控股定位于大资本集团运作模式,同时发展混合所有制,建立股东平等的市场化机构,多元化投资,放大资本杠杆效应的同时实现资本超价值管理。

各子公司通过以金融为主体,制造业、文化体育、信息产业、房产为辅助的多元化专业化经营,提升运营水平,保障资本价值的放大。

二是模式路径。

中信集团通过构建银行、信托、资产管理、保险等金融业务与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等实业业务的内部资本运作平台,强化集团对金融及实业板块的资本管理、控制、监管能力,利用多层持股等方式发挥资本的杠杆效应,保障资本价值最大化,利用产融结合实现资本的超价值管控。

三是模式价值。

中信集团跳出单纯金融或单纯实业的产业经营思维,以投资、金融服务等资本运作作为驱动力,以信息、制造、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承包等产业实体形成支撑力,通过金融与实业的结合形成资本组合效应,获取结构价值;以资本杠杆撬动实业资源获取运营价值。

同时还通过集团整体对成本的压缩和风险的管理获取负向价值和风险价值。

四是模式进化。

中信集团可以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对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期货等金融资源的整合,对地产、矿石、制造业等产业资源的整合,以及对航空、旅游、医疗等服务业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本—产业的强关联,创新运作的新模式,向创新融合型集团运作模式进化。

五是模式利润。

中信集团发挥资本与资本,资本与产业的组合、协同效应,通过对金融行业全牌照优势及产融结合优势的利用,通过对行业控制力和产业链卡位效应获取产业层面利润;通过保险、小贷、股权投资等不同金融产品的组合获取产品组合红利;通过集团整体运作及营销与品牌优势获取集团层面红利与营销与品牌红利;同时,集团旗下各版块也向集团贡献红利。

中国中信集团

中国中信集团

• 中信集团的改革彰显了政府在推动国企改革的决心,一切的市场化改
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提高国企的效率。
谢谢观赏
• 至此中信集团完成了基本上市,中信泰富反向收购母公司成为全球最
大的并购案之一。
• 中信集团又一次充当改革的开路先锋,在港整体上市为大型国企改革 探索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模式,被视为国企混合所
有制改革样本。
• 迫使企业既可以利用资本市场使公司治理进一步市场化、透明化,又 能够突破资本融资的瓶颈。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组建金 融控股公司的成功实践在“十 五”时期,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开始全面实施战略性调整并 取得实质性成效,特别是金 融产业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 顺利完成中信集团经营体制 改革。
经过5年的改革与调整,中信 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经营业绩持 续增长。到2006年年底,金融总 资产已占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总资 产的86.7%;营业收入占集团公司 总收入的41%;净利润占集团公司 净利润的79%。金融产业的地位进 一步增强。
2002年底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经国务院 批准组建的我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中信控股便是此种模式的典型。 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打通货币市场、 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三大金融市场之 间的联系,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推 出综合服务业务,拓展自己的业务范 围已成为中国中信集团的首要发展目 标。
中信集团公司组建 金融控股公司的原 因:
中信集团现已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化大型跨国企业 集团。中信集团如今拥有44家子公司(银行),其中包 括设在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子公司; 在东京、纽约设立了代表处。中信集团的业务主要集中 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
上市情况
截止2011年底,中信集团旗下拥有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 信国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海直、中信重工, 600084ST中葡等六家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则包括中信泰富、 中信资源、中信21世纪、中信1616集团,以及中信银行H股、 中信证券H股。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中信集团收购华融证券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中信集团收购华融证券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中信集团收购华融证券中信集团收购华融证券是中国企业并购领域的一则经典案例。

以下将介绍该并购案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背景中信集团是中国一家大型投资控股集团,拥有广泛的金融、地产和工业资产。

然而,在并购华融证券之前,中信集团在证券行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华融证券是中国一家知名证券公司,具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和稳定的盈利能力。

中信集团认识到收购华融证券将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机会,并决定进行此次并购。

过程中信集团收购华融证券的过程经历了数个阶段:1. 策略规划:中信集团制定了收购策略并确定了收购目标。

他们对华融证券进行了深入的尽职调查和市场分析。

2. 谈判与协议:中信集团与华融证券的管理层进行了谈判,并最终达成了收购协议。

协议规定了收购价格、股权交易细节以及合作条件。

3. 监管审批:收购协议需要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中信集团提交了必要的文件并与监管机构进行了沟通,确保合规性和合法性。

4. 收购完成:一旦获得监管批准,中信集团正式完成了对华融证券的收购。

影响中信集团收购华融证券对中国企业并购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1. 市场份额扩大:通过收购华融证券,中信集团的证券业务市场份额得到了显著提升,加强了在证券行业的竞争地位。

2. 业务增长机会:与华融证券的合并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机会,中信集团能够进一步发展其金融服务和投资业务。

3. 行业整合与影响:此次并购案例在中国证券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影响了其他企业对并购策略的思考和行动。

总结中信集团收购华融证券是中国企业并购领域的一次经典案例。

通过此次并购,中信集团扩大了证券业务市场份额,并获得了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此并购案也对中国证券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是关于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中信集团收购华融证券的简要介绍。

集团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的财务分析——以中信集团为例

集团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的财务分析——以中信集团为例

王姣,等:集团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的财务分析财政与金融集团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的财务分析——以中信集团为例王姣,李子怡(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用反向购买的方式实现整体上市,但实现整体上市后企业仍存在许多问题。

在™背景下,文章通过对企业的营运、盈利、偿债、成长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不仅要提高盈利、营运等能力,还要注后的整合,这样企业才能长期平稳发展。

[关键词]反向购买;整体上市;«[DOI]10.13939/ki.zgsc.2020.26.0471引言中信式母公司中国中信集团有司、北中信企业有司组成的“卖方”,商中信股份100%权。

这意味着中信集团想要通过向中信泰富在香"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中信集通过相,是希望作出改革的新并希望通过香港的出去。

中信以现加发行新股方式中信股份后,为第一家在体的公司。

国有企业重大,如今由中信中信集团,可更快、更顺成计划。

2利益相关方中信集团创立于1979年10月4日,为中信托投司,总2亿元人。

2002年,中信托投司改名为中国中信集司,于2011年12月改制为国有企业,1837亿元人,正式改名为中信集团。

中信为发展,在综的业公司中中信 一直占据内的主导地位,中信泰进入香主义近20年,在房地产、电信、材等产业发展。

1987年,在香港创建中信香港作为中信托投司全司。

3中信泰富收购中信集团的财务分析32流动性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可以看出企业近期的财务问题,中信集团后流动比的0.36升到0.50,说明流动资产动负债的比例稳定,企业的力。

速动比的0.34升到0.48,动比率指企业速动资产与动负债的比例,企业偿动负债的能力稳定。

资产负债略有下降,的92.52降到90.25,资产负债指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例,可以看出比率略有下降化的因素有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其中动资产产负债率的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就是长期投资因素,当企业投资规模过大力和支付能力。

中信的金融控股实验

中信的金融控股实验

孔丹谈中信的金融控股实验2020年06月28日08:07本文来源于财新网财新传媒杂志定阅【财新网】(记者宗禾28日发自北京)金融控股的道路尽管走得并非顺畅,但也是有利的创举。

中信集团董事长孔丹告知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记者。

“在可预期的时刻里,我相信金融应该仍是盈利的要紧奉献者。

从总资产的比重和盈利能力的比重看,应该是金融。

孔丹说。

中信集团目前销售收入2000亿元,2/3来自非金融行业;盈利大约有80%多来自金融。

孔丹说,2003年他协助王军做金融控股方案时,对那时对国际上各类金控集团都做了考察。

最后把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集团的名字改成了中信集团,“中信”本是一个缩写,此刻已经成为一个品牌。

它意味着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一个信托公司的性质,完全改变了。

中信信托成为中信集团金融布局下的一个子公司。

咱们做了很顽强的尽力,想成立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效劳、综合解决方案。

咱们的金融控股提供三个功能,一个是风险操纵,对他们的经营进行审计和监控,二是统一的IT平台,三是开发交叉产品,提供综合金融效劳。

但随后几年的整合却并非如人意。

王军曾说,感到最头疼的情形,确实是如何平稳各个机构之间的利益分派。

孔丹对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记者表示:“中国一直没有金融控股集团的相应法规框架,没有金融控股的牌照,因此最后批复的‘中信集团’的名称中,金融两个字是被朱镕基总理拿掉了。

另外,法制环境和体制安排上,事实上仍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另外,中信集团的现实困难也决定了复制花旗此路不通。

咱们跟花旗等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由于历史缘故,咱们金融机构的进展急需资本市场的支持,来不及设计好一个模式,把机构调整成那个理想的模式再上市,这是中信面临的实际问题。

为了让一些机构自己求生存和进展,集团支持它们上市。

第一个是中信证券,2005年上市,由于那时集团资源有限,要全力保银行,集团在中信证券的持股被慢慢稀释;第二个是中信银行,依照监管要求,资本充沛率等指标不达标就会被关门。

第二章典型案例2:中信集团混业经营

第二章典型案例2:中信集团混业经营

第二章典型案例2:金融控股公司下投资银行模式----中信集团下的中信证券一、中信集团概况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初期曾被邓小平同志赞誉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的一个窗口。

中信集团现已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化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中信集团目前拥有44家子公司(银行),其中包括设在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子公司;在东京、纽约设立了代表处。

中信集团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

在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5周年时,邓小平为题词:“勇于创新,多作贡献”;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20周年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开拓创新,勤勉奋发,办好中信”。

现任领导:中信集团的权力机构是董事会,常振明任董事长,田国立任总经理。

公司业务: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

金融业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其资产约占公司总资产的81%,主要由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组成。

实业在公司总资产中约占18%,涉及信息产业、基础设施、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和领域。

截至2010年底,中信集团的总资产为25260亿元;当年净利润为326亿元。

位列美国《财富》2010年世界500强254位。

中信集团的业务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如下领域:金融业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基金、租赁等,经营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

非金融业主要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与区域开发业务,工程承包业务,资源与能源业务,制造类业务、信息产业,商贸与服务业等领域。

旗下上市公司情况目前中信集团旗下拥有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信国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海直、中葡五家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则包括中信泰富、中信资源、中信21世纪、中信1616集团,以及中信银行H股。

下属公司金融类子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原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合资保险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集团香港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中信集团香港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中信集团香港借壳上市案例分析2014年8月25日晚间,中信泰富宣布已经完成对母企中信股份的收购,8月27日起将更名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CITIC LIMITED)”,9月1日起“新中信”(指完成本次借壳上市后的中信泰富)开始交易。

至此,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团中集团信完成在港整体上市,新中信此前共引入国内及海外共27家投资者,总认购金额532.7亿港元。

同时,中信泰富宣布,在获得所有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後,公司已完成对中信股份100%股权的收购。

今年3月26日,中信泰富启动以现金及配售新股(代价股份)形式收购其控股股东中信股份100%股权的进程。

“新中信”包含中国内地最大综合性企业中信集团绝大部分净资产,股东权益高达2250亿元人民币。

“新中信”即中信股份将取代中信泰富,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公司。

中信股份所覆盖的行业和领域与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高度契合,包括金融业、房地产及基础设施业、工程承包业、资源能源业、制造业等行业。

1、交易结构概况图1 交易前后公司变化情况资料来源:依据公司公报作整理,更详细的变动情况见附录1注*:剩余0.23%的股份由Dunearn Investments (Mauritius) Pte Ltd 持有。

淡马锡持有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11.46%的股份呢。

中信有限本次交易后成为中信泰富的全资附属公司,淡马锡成为关联人士,因此Dunearn Investments(淡马锡的全资附属公司)所持股份将不计入公众持股量。

本次交易中在中信集团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子公司中信泰富通过配股增发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通过“股份+现金”的方式收购母公司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中信股份所持有的中信集团资产,实现中信集团在香港的整体上市,交易完成后,保持了中信集团注册地在大陆,而业务实体部分新中信注入中信泰富。

2、引入战略投资者本次交易中所引入的27家战略投资者的股份属于公众持股部分,配股价13.48港元,共计3,952,114,000股,资金总额532.74亿港币,资金净额530.42亿港币,约占新中信总股份的15.87%。

【2018最新】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与天津中信置业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word版本 (4页)

【2018最新】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与天津中信置业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word版本 (4页)

【2018最新】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与天津中信置业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与天津中信置业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X) 津高民三终字第21号案由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当事人上诉人(原审原告):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6号京城大厦。

法定代表人:王军,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郭泽华,男,1965年10月3日出生,汉族,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法律部职员,住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军区总医院。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天津中信置业有限公司。

住所地,天津市武清开发区泉州公路西侧。

法定代表人:于海介,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李树林,津孚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集团)因与被上诉人天津中信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中信)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不服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X)一中民三初字第140号民事判决,上诉本院,本院依法由法官黄耀建、李砚芬、李华组成合议庭,于201X年8月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上诉人委托代理人郭泽华,被上诉人委托代理人李树林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案件事实经审理查明:中信集团原名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79年10月,注册使用“中信”商标。

1999年12月2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注册并使用在金融服务上的“中信”商标为驰名商标。

201X年 3月12日,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中信”商标注册人变更为上诉人中信集团。

该集团的主要经营业务在金融业、房地产开发、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实业投资和其它服务业领域,同时其全资或控股公司名称大多冠以“中信”字样,以表明与中信集团的联系,如中信控股有限公司、中信银行、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嘉华银行、中信泰富集团、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中信网络有限公司、中信国安集团、中信文化传媒集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信集团案例中信集团公司包括实业类公司,服务类公司和金融类公司(图6.B.1)。

集团以金融为主业,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金融牌照齐全的金融子公司。

中信集团公司出资于2002年12月5日设立国有独资的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投资和接受集团公司委托,中信控股管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期货、租赁、基金、信用卡等金融企业,控股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信期货经济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中信控股公司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金融控股公司。

由于中信母公司既从事股权投资,又从事实际业务经营,母公司通过对内部所有子公司的经营业务进行整合,从而取得规模效应、范围效应和协同效应。

图6.B .1 中信集团子公司示意图一、组织策略(一)母公司公司治理中信集团母公司股权结构具有“一元化”特征,实收资本全部来自财政部,直属国务院管理。

常务董事会是集团常设机构。

集团常务董事会成员由国务院任免。

常务董事会决定集团经营方针、财务预算方案、经营计划和投融资及资产处置方案、集团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公司规章制度、职工薪酬和奖惩方案等,审议集团财务决算和利润分配及亏损弥补方案、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和解散方案等,拟定集团注册资本变更和发行债券方案以及集团章程修改方案等。

高级管理层按照董事会和常务董事会的授权,决定其权限范围内的经营管理与决策事项。

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由主席1名和监事若干名组成。

图6.B.2 中信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二)子公司公司治理中信集团对下属子公司既有全资和绝对控股,也有参股、相对控股。

因此子公司层面股权是多元化的。

通过引入外部股东,带来子公司融资的便利性。

通过外部资本市场在多个子公司建立完善的治理机制;在股东之间建立起市场化的利益制衡机制;在股东与董事会和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建立起委托代理关系。

子公司相对独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对其资本充实、规模发展和绩效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子公司可通过股权多样化改善公司治理,母公司管理力量相对较弱,加上法律上母子公司的平等独立地位,母公司并非主要通过治理结构对子公司进行管控。

中信控股公司受中信集团委托代为管理各金融子公司,实际股权由中信集团持有,控股公司在金融子公司之间进行协调管理,发挥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

(三)公司管理结构1、中信集团管理架构中信金融子公司的董事长都是母公司董事会成员,集团公司董事同时又是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总部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通过人事,以人事控制和审计监督来实现母子公司之间治理与管理的衔接,保障母子公司战略一致性,减少了协调成本,实现了母子公司公司治理层扁平化。

母公司对子公司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管理,在时间效率和执行力上都有着其他管理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势。

中信集团所有决策均通过执行委员会实施,审计部门对子公司具有一定权威,但IT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无法对非全资子公司,尤其是存在大量外部股东的上市公司实现垂直监控。

在子公司层面,很多子公司建立了完善、独立的管理治理体制。

图6.B.3 中信集团管理架构2、中信控股公司结构介绍中信集团经营业务涵盖金融业、房地产开发、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实业投资和其它服务业领域,但金融业是主导。

故此处以金融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中信控股公司是集团金融改革与创新的产物,是中国第一家金融业控股公司。

旨在统一管理中信公司所属金融子公司,加强风险控制,开发金融交叉产品,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受集团公司委托,代管金融子公司(图6.B.4)。

金融子公司股权和实际的人权、财权等主要由集团控制。

集团公司的任务是搭建综合经营的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

控股公司主要作用是物理网点资源整合、统一信息平台建设、金融交叉产品开发、联合营销、业务培训、制定制度与规划和强化风险管理。

图6.B.4 中信控股公司结构集团实行水平式管理路径,金融控股公司是唯一的管理型公司,对各子公司进行管理。

母公司(中信集团和中信控股)在整个系统中履行所有管理职能,权利集中且直接利用行政手段协调各业务单元的经营活动,管理线长,复杂性高,集团一方面加强专业化分工,满足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增加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统一配置资源,使交叉销售更易展开。

二、业务结构中信集团业务门类齐全,结构均衡,中信控股综合服务平台成为以银行为主,涵盖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的综合性业务方案。

这种结构与中央企业的政策优势密不可分的。

均衡的结构为业务间协同效应的发挥奠定良好基础。

(一)金融业内部协同中信金融业务以打造全方位的消费者金融业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金融超市”为目标,为客户提供广泛标准化的综合金融产品,打包销售综合理财产品。

2006年,中信控股公司积极推进各金融子公司间的业务交流, 探索金融业综合经营道路,制定了《关于推进中信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实施意见》,推动金融子公司在上海、广州、大连等地建立地方分支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发挥金融子公司间协同效应;加强风险管理和稽核审计工作,完成多项例行审计和专项审计;统一金融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行。

在内部协同上采用了下列手段:a、网点整合在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模式进行银行、证券和期货等分支机构的物理网点资源整合共享。

b、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先后完成统一客户服务中心、灾难备份中心、中信金融网、金融移动平台、证券集中交易系统、信托综合帐户系统、基金业务系统等子系统建设。

利用网上环境发行中信“金融通”,实现物理网点为支撑下的虚拟混业经营。

c、金融交叉产品研发利用中信金融网,开展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港股交易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

开发中信金融通、中信贵宾理财、中信金融帐户通等交叉产品。

d、交叉金融服务积极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探索私人银行业务。

各金融机构总部和地区分部逐步建立一支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子公司的专家服务团队、理财经理团队。

为中高端客户提供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服务。

同时大力推进银行保险服务。

e、联合营销中信银行和中信证券联合开发企业短期融资券项目,共同参与部分大型企业融资项目,组织金融子公司联合营销证券投资基金、集合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在产品营销合作及客户资源综合运用上实现了高效率。

f、品牌共享进行联合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

(二)实业与金融业之间的协同中信集团实业和金融业共存,实业部分占到总利润的21%。

虽然可能在集团内部实现产融结合,但是由于业务特点不同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必须以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健全的内控体系为前提,才能实现实业和金融业的良性互动。

中信银行因内部关联交易(主要是与实业子公司之间的关联贷款)所导致的不良资产超过100亿人民币。

中信通过建立项目分类基础数据库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推广和完善子公司区域合作制度等措施。

建立和完善业务协同机制,发挥综合优势和协同效应,组织境外子公司和重点项目交流工作经验,并利用海外办事机构促进业务合作与发展。

三、人力资源策略集团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发挥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为员工搭建能够充分施展才能的广阔平台,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培养了综合经营的人才队伍。

四、企业文化和品牌策略(一)企业文化中信坚持“改革、创新、整合、发展”的工作方针,发挥“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勤勉奋发、雷厉风行”的中信风格,加强执行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发挥综合优势与整体协同效应。

中信企业文化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为员工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平台;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为国家做出最大贡献,努力发展成为综合优势明显、若干领域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大型企业集团。

作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集团,集团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2007年共投入近2亿元人民币用于援藏、扶贫、绿化以及教育、慈善、环保、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品牌建设中信在整合过程中,大部分子公司和控股公司采用了中信品牌,而金融产品也多以“中信”命名。

通过产品营造品牌的服务理念和内涵;通过竖立鲜明的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客户忠实度;依托集团和其他金融子公司的品牌地位,在统一平台下打造各金融子公司的优秀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品牌价值。

五、内控和风险管理(一)风险类型中信集团主要面临以下风险因素:1、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进行准确判断并对自身发展方向进行恰当定位的战略风险;2、根据国际国内法律环境变化改善自身管理和行为规范的政策法律风险;3、国内外市场利率变化、资本市场金融产品和工具价格波动、市场流动性变动、收益率曲线变化等可能使集团或子公司资金头寸或投资组合遭受损失的市场风险;4、随着集团规模扩大、业务图6.B.5 中信集团风险发展,因管理、信息系统或人员可能引起的操作风险;5、国家宏观调控导致的信贷紧缩对集团金融、房地产和机械制造等业务发展速度带来的挑战;国际大宗商品、基础原材料价格和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使集团资源能源、工程承包和对前述因素较为敏感的子公司保持续盈利稳定性的难度加大;6、在进一步国际化和综合性经营过程中进行各种金融和非金融业务创新所带来的风险。

(二)内控架构集团已初步建立控股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监督和规范金融子公司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风险监控系统。

定期分析子公司风险状况,加强对子公司关联交易、交叉产品的风险监控,强化对子公司稽核审计和检查考核,指导子公司加强前台监督,消除隐患,提高抗风险能力。

而子公司层面,多个子公司通过公司治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内控和风险管理体制。

为更好地控制风险和提高内审工作效率,集团内审机构由董事长直接领导,并由中信控股公司和集团稽核审计部分别负责金融子公司与非金融子公司的审计监督工作。

集团通过制定和完善董事会、常务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议事规则及会议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和决策程序。

凡是涉及发展方向、战略目标、重要投资项目、业务和机构整合等的重大问题,都由常务董事会和常务董事专题会议集体讨论,确保有关决策的相对科学化。

对于控股上市公司,严格遵守上市公司章程、上市地关于公司治理的相关守则或指引、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关于该行业的特殊规定,不断规范自身作为股东的各类行为。

图6.B.6 中信集团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集团为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发布和修订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中信集团建立健全非金融性子公司审计体系要求的通知》、《中信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条例》、《中信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程序》、《中信集团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中信集团后续审计工作规定》和《中信集团对下属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规定》等多项内部审计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