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计算

合集下载

箍筋计算方法

箍筋计算方法

3×3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箍筋长度=H-2*保护层+2*Lw+2d(横向、纵向各设置一道)4×3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矩形箍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 )*2+8d+2*Lw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4×4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d)/3*1+d))*2+8d+2*Lw(横向、纵向各一道)5×4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2+8d+2*Lw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 (H-2*保护层))*2+8d+2*Lw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5×5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 + (H-2*保护层-d)/4*1+d))*2+8d+2*Lw内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B-2*保护层+2d+2*Lw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H-2*bh))*2+8d+2*Lw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6×6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d)/5*1+d))*2+8d+2*Lw(设置两道)内纵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5*1+d+(H-2*保护层))*2+8d+2*Lw(设置两道)弯钩计算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35度时:抗震(I、II、III、IV级):Lw = max(11.9*d,75+1.9*d);普通箍筋:Lw = 6.9d;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80度时:抗震:Lw = 13.25d;普通箍筋:Lw = 8.25d;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90度时:抗震:Lw = 10.5d;普通箍筋:Lw = 5.5d。

钢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1.钢筋长度计算:钢筋的长度计算一般遵循线段长度计算方式,
即直接测量线段的实际长度,不需要进行其他复杂的计算公式。

2.箍筋长度计算:在混凝土结构中,箍筋一般用于增强混凝土柱、梁等构件的受力性能。

箍筋的长度一般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
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箍筋长度
计算公式如下:
L = (C + 2d + αh)/π
其中,L为箍筋的长度,C为构件的周长(单位:米),d为构件
横截面的对角线与一条边的距离(单位:米),α为箍筋的收缩修正
系数(无量纲),h为构件的高度(单位:米),π为圆周率
(3.14159)。

需要注意的是,箍筋的长度计算公式通常适用于典型的直立矩形或圆形构件,对于其他形状的构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钢筋箍筋长度计算,如在裂缝宽度控制和钢筋束延伸长度计算中,会根据不同要求和设计标准进行具体计算。

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1、抗震结构,135°弯钩矩形箍筋长度(见图1)l=2(b-2d0+2d)+2(h-2d0+2d)-1.75d×3+11.87d×2=2(b+h)-8d0+26d2、一般结构(非抗震区),135°弯钩矩形箍筋长度(见图1)l=2(b-2d0+2d)+2(h-2d0+2d)-1.75d×3+6.87d×2=2(b+h)-8d0+16d3、一般结构,90°弯钩矩形箍筋长度(见图2)l=2(b-2d0+2d)+2(h-2d0+2d) -1.75d×3+5.5d×2=2(b+h)-8d0+14d4、圈梁异形箍筋(带缺口),是安置在山墙圈梁中的一种箍筋,在砖混结构中多用于屋盖圈梁。

(见图3)计算公式为:l=2(b+h-4d0+4d)+(0.12-2d0+2d)+(h-0.13-2d0+2d)+12.5d-1.75d×5=2(b+1.5h)-12d0+16d5、矩形四肢箍筋,是用两个单箍在中间相互错开,安置在梁的同一截面处,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增加梁的刚度和抗扭。

(见图4)四肢箍筋长 l=2.67(b+1.5h)- 13d0+50d6、圆环形箍筋,即安置在圆形构件中的箍筋,如钢筋混凝土圆柱、圆形水池及水塔中的横向配筋。

(见图5)圆环形箍筋长度: l=π(D-2d0)+29d式中:b——构件截面宽;h——构件截面高;d——箍筋直径;d0 ——主筋保护层厚;D ——圆形构件直径。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1、抗震结构,135°弯钩矩形箍筋长度(见图1)l=2(b-2d0+2d)+2(h-2d0+2d)-1.75d×3+11.87d×2=2(b+h)-8d0+26d2、一般结构(非抗震区),135°弯钩矩形箍筋长度(见图1)l=2(b-2d0+2d)+2(h-2d0+2d)-1.75d×3+6.87d×2=2(b+h)-8d0+16d3、一般结构,90°弯钩矩形箍筋长度(见图2)l=2(b-2d0+2d)+2(h-2d0+2d) -1.75d×3+5.5d×2=2(b+h)-8d0+14d4、圈梁异形箍筋(带缺口),是安置在山墙圈梁中的一种箍筋,在砖混结构中多用于屋盖圈梁。

(见图3)计算公式为:l=2(b+h-4d0+4d)+(0.12-2d0+2d)+(h-0.13-2d0+2d)+12.5d-1.75d×5=2(b+1.5h)-12d0+16d5、矩形四肢箍筋,是用两个单箍在中间相互错开,安置在梁的同一截面处,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增加梁的刚度和抗扭。

(见图4)四肢箍筋长l=2.67(b+1.5h)-13d0+50d6、圆环形箍筋,即安置在圆形构件中的箍筋,如钢筋混凝土圆柱、圆形水池及水塔中的横向配筋。

(见图5)圆环形箍筋长度:l=π(D-2d0)+29d式中:b——构件截面宽;h——构件截面高;d——箍筋直径;d0 ——主筋保护层厚;D ——圆形构件直径。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其中a=√(p^2+4D^2)/4e2=(4a^2-D^2)/( 4a^2)式中 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p——螺距(㎜);л——圆周率,取3.1416;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l=1000/p×√(лD)^2+p^2+лd/2式中 d——螺旋箍筋的直径;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l=n√p^2+(лD)^2式中n——螺旋圈数;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 ‖表示次方的意识。

箍筋的理论长度计算在钢筋的预算工程量计算时,因钢筋混凝土柱、梁中的箍筋长度没有统一的计算规定,方法比较混乱。

目前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箍筋长度=箍筋矩(方)形长度+6.25×2(钩)(d,为箍筋直径,下同);(2)箍筋长度=箍筋矩(方)形长度+4.9×2(钩)(3)箍筋长度=箍筋矩(方)形长度+不同直径的估计钩长(4)箍筋长度=构件横截面外形长度-5cm。

上述种种计算方法,计算程序繁琐,计算结果都有出入,并且从理论上经不起推敲,给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带来很多麻烦。

为了保证预算工程量的准确性,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92)(以下简称“规范”),从理论上探求一种准确而简化的箍筋长度计算方法。

从图3-11可以看出,为了控制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箍筋的尺寸是按其内孔尺寸控制的(控制和固定主筋相对位置),它的理论长度应按应按箍筋中心线长度计算的。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一般的算法是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2+1.9d*2+max(10d,75mm)*2如果按实计算及下料长度,那么算法是:90/9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5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2个弯钩处的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8.56d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41.36;90/18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4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1个180°弯钩中心线长+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8.268d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99.61;135/135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3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2个135°弯钩中心线长(135°弯钩中心长度=3π/4*(R+d/2),R=2.5d)+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 >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33.266d;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29.6;箍筋内皮周长长度=2*(H-2bhc)+2*(B-2bhc)=2(H+B)-8bhc(即构件周长-8个保护层)。

箍筋的计算方法(附图)

箍筋的计算方法(附图)

1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构件(梁或者柱)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2分类:箍筋分为普通箍筋、抗扭箍筋和抗震箍筋
3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

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
类似于一个S钩。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
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以此类推。

4计算箍筋的根数
(1)箍筋在梁里的排列:一级抗震按下图排列
说明:此处hb为梁高;加密区的长度大于等于两倍的梁高(≥2hb≥500);第一根箍筋从柱的外皮往过放50。

据此可根据其他条件计算箍筋的根数。

(2)一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表:
附:二至四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表
说明:加密区长度按梁高hb×1.5计算,其它与一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相同。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箍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用于增加构件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的钢筋,常用于柱、梁、板等构件中。

箍筋长度的计算是为了确定箍筋的长度,以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和施工的需要。

箍筋的长度计算公式包括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满足最小长度要求,以确保箍筋的受力作用;二是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以确保箍筋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

1.最小长度要求:Lmin = max(d/4, 300)其中,Lmin为箍筋的最小长度,d为构件的最小尺寸。

2.结构设计要求: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和结构的受力分析,可以计算出箍筋的正截面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

根据这些强度要求,计算箍筋的长度。

抗弯强度计算:抗弯强度是指箍筋在构件受弯作用下所能承受的荷载。

根据构件的弯矩和箍筋的截面特性,可以计算出箍筋截面的抗弯强度。

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为:Vc = As * fy * d / F其中,Vc为箍筋的抗弯强度,As为箍筋的截面积,fy为箍筋的抗拉强度,d为箍筋离受拉边缘的距离,F为安全系数。

抗剪强度计算:抗剪强度是指箍筋在构件受剪作用下所能承受的荷载。

根据构件的剪力和箍筋的截面特性,可以计算出箍筋截面的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为:Vc = Av * fyv * d / Fv其中,Vv为箍筋的抗剪强度,Av为箍筋的截面积,fyv为箍筋的抗剪强度,d为箍筋离受力面的距离,Fv为安全系数。

根据以上的计算公式,可以确定箍筋的长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可以对箍筋的长度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综合考虑构件的尺寸、荷载、构件受力状态等因素,可以确定最终的箍筋长度。

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计算公式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2.箍筋是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

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

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

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

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3.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4.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箍筋形式使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 箍筋直径 HPB235级 HRB335级CRB550级 6 8 10 12 8 10 12 5 6 7 8 90°/90°一般结构 Lp≥5d 5d 6d 5.28d 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 135°/135°抗震结构 Lp≥10 18d 20d 18.4d 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 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计算公式

答: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附图箍筋组合形式常见的箍筋组合型式有:非符合箍筋和符合箍筋03G101-1P46 图10 图113×3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箍筋长度=H-2*保护层+2*Lw+2d(横向、纵向各设置一道)4×3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矩形箍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 )*2+8d+2*Lw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4×4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d)/3*1+d))*2+8d+2*Lw(横向、纵向各一道)5×4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2+8d+2*Lw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 (H-2*保护层))*2+8d+2*Lw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5×5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 + (H-2*保护层-d)/4*1+d))*2+8d+2*Lw内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B-2*保护层+2d+2*Lw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H-2*bh))*2+8d+2*Lw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6×6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d)/5*1+d))*2+8d+2*Lw(设置两道)内纵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5*1+d+(H-2*保护层))*2+8d+2*Lw(设置两道)箍筋弯钩长度Lw 03G101-1P35,1.9d的来源GB50204-2002弯钩计算5.3.1、5.3.2条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35度时:抗震(I、II、III、IV级):Lw = max(11.9*d,75+1.9*d);普通箍筋:Lw = 6.9d;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80度时:抗震:Lw = 13.25d;普通箍筋:Lw = 8.25d;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90度时:抗震:Lw = 10.5d;普通箍筋:Lw = 5.5d。

箍筋重量的计算公式

箍筋重量的计算公式

箍筋重量的计算公式箍筋是在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用于增强混凝土构件的抗剪能力和约束混凝土的变形。

要计算箍筋的重量,那可得掌握一个关键的公式。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箍筋的基本构造。

想象一下,箍筋就像是给混凝土柱子或者梁穿上的一件“钢筋铠甲”,它把混凝土紧紧地包裹在里面,让整个结构更加牢固。

箍筋一般由钢筋弯折而成,形状有矩形、圆形等。

而计算箍筋重量的公式是:箍筋重量 = 箍筋长度×钢筋理论重量×箍筋数量其中,箍筋长度的计算稍微有点复杂。

对于矩形箍筋,长度 = 2×(外包宽度 + 外包长度) - 8×保护层厚度 + 2×弯钩增加长度。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个矩形的柱子,截面尺寸是 500mm×600mm,保护层厚度是 25mm,箍筋采用 HPB300 钢筋,弯钩长度是 11.9d(d为箍筋直径),箍筋间距是 200mm。

先计算外包宽度 = 500 - 2×25 = 450mm,外包长度 = 600 - 2×25 =550mm。

然后,箍筋长度 = 2×(450 + 550) - 8×25 + 2×11.9d 。

这里的 d 假设是 8mm ,那2×11.9d = 2×11.9×8 ≈ 190.4mm 。

箍筋长度 = 2×(450 + 550) - 8×25 + 190.4 = 2090.4mm 。

钢筋理论重量可以通过查表得到,比如直径 8mm 的 HPB300 钢筋理论重量约是 0.395kg/m 。

那每米箍筋的重量就是2.0904×0.395 ≈ 0.826kg 。

柱子高度假如是 3m ,箍筋间距 200mm ,那箍筋数量 = (3000 ÷200) + 1 = 16 个。

最后,箍筋的总重量= 0.826×16 ≈ 13.216kg 。

箍筋的计算方法

箍筋的计算方法

L=2x(梁高-2x保护层+梁宽-2x保护层)+2x11.9d+4d此公式是按照箍筋中心线计算的.L=2x(梁高-2x保护层+梁宽-2x保护层)+2x11.9d+8d此公式是按照箍筋内边线计算的.与L=2*(梁高-2x保护层+2D=梁宽-2x保护层+2D)+26.5D两种公式的区别是一个加4D,一个加8D。

加4D是按箍筋中心线计算,比较合理。

加8D是按箍筋外皮计算,过于迁就施工方利益,有点牵强。

实际下料长度是按里皮计算的,因为钢筋在弯曲时,只能延伸,不会收缩,所以加4D也要扣除。

故甲方坚持加4D是合理的,施工方要求加8D是额外要求。

要实事求是,不能以广联达软件为准。

深圳信息价有一个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非抗震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7.8d抗震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7.8d此处的27.8D实际上相当于加4D。

此问题已讨论多次,大家可参阅以前的帖子。

我认为应当加4D,应按中心线计算。

参见: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我想以下资料对于楼主应该有帮助: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 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

箍筋下料长度的几种计算方法一、广联达(03G101)算法:柱箍长度=(b+h)×2-保护层×8+8d+1.9d×2+max(10d,75㎜)×2 梁箍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 (梁高h-保护层×2+d×2)×2+1.9d×2+max(10d,75㎜)×2注:1、保护层厚度是指主筋外边距梁柱外皮尺寸。

2、d是钢筋直径。

3、计算以箍筋内皮计算。

二、预算教科书算法:箍筋长度=梁截面周长-折算系数值Φ4 145Φ6 116Φ8 90三、施工手册算法:箍筋长度=箍筋截面周长(注:不加10d×2)+箍筋调整值外皮计算内皮计算Φ6 50 100Φ8 60 120Φ10~12 70 150~170以上长度单位均为(mm)。

四、某工地算法梁:(梁宽b-保护层×2)×2+ (梁高h-保护层×2)×2+10d×2-4d 柱:(柱短边b-保护层×2)×2+ (柱长边h-保护层×2)×2+10d×2-4d五、其它经验算法1、箍筋长度=箍筋截面周长+折算系数值(某企业钢筋翻样自述)Φ6 120Φ8 130Φ10 150Φ12 1702、箍筋长度=梁截面周长+折算系数值(某钢筋班组长自述)Φ6-8 0Φ10 20Φ12 40以上单位均为(mm)。

3、根据建筑工人技术系列手册:钢筋工手册上说明:采用I级钢箍筋下料长度应为:箍筋截面周长+27d (按抗震结构斜弯钩计算)圆弧弯曲直径D=2.5d2006年12月29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混凝土结构中,配箍率是用来体现箍筋相对于混凝土的含量,分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

1.概念:(1)面积配箍率ρ(sv)(括号内为角标,下同):是指沿构件长度,在箍筋的一个间距S范围内,箍筋中发挥抗剪作用的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b·s的比值(b为构件宽,其与剪力方向垂直的,s为箍筋间距)。

配箍率是影响混凝土构件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计算公式:ρ(sv)=A(sv)/bs=nA(sv1)/bs 式中:n为发挥抗剪作用的箍筋肢数,A(sv1)为箍筋单肢截面面积,直接按圆形计算。

(2)体积配箍率ρ(v):指单位体积混凝土内箍筋所占的含量,即箍筋体积(箍筋总长乘单肢面积)与相应箍筋的一个间距(S)范围内砼体积的比率。

复合箍筋应扣除重叠部分的体积。

体积配箍率ρ(v)主要用于保证框架结构梁端部和柱节点区的抗剪能力,并提高构件在地震等反复荷载下的变形能力。

计算公式:ρ(sv)=∑ni*A(sv)Li/Acor*s 式中:ni:一个方向箍筋的肢数,Li:相对ni方向的箍筋的肢长,Acor:箍筋核心区的面积,s:箍筋间距。

2.作用:(1)面积配箍率ρ(sv):体现抗剪要求,要求ρ(sv)≥ρ(sv,min )(2)体积配箍率ρ(v):体现柱端加密区箍筋对砼的约束作用。

ρ(v)≥ρ(v,min)=λ(v)f(c)/f(yv),式中:λ(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yv)为箍筋的屈服强度设计值。

3. 配箍率与配筋率的区别(1)配箍率是影响混凝土构件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控制配箍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使构件不发生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

(2)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分别计算)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