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定向进化
酶定向进化技术
酶定向进化技术1. 酶定向进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控制酶的进化,使其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特异性的方法。
2. 在酶定向进化技术中,通过利用基因突变、重组等方法构建大量突变体库,然后在特定条件下筛选具有更高催化活性的突变体。
3. 酶定向进化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地获得高效的酶催化体系,从而为化学制造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4. 酶定向进化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突变体库构建、筛选特异性突变体和进一步优化突变体。
5. 突变体库构建是酶定向进化技术的第一步,它通常通过基因突变或重组等方法构建,目的是产生大量具有不同变异的突变体。
6. 筛选特异性突变体是酶定向进化技术的第二步,它通常通过高通量筛选等方法,鉴定突变体的催化效率和特异性。
7. 进一步优化突变体是酶定向进化技术的最后一步,在此步骤中,通过多轮筛选和优化,获得具有更高活性和更好特异性的突变体。
8. 酶定向进化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如药物合成、环保和食品加工等。
9. 酶定向进化技术的成功需要一个高质量的突变体库,包括突变类型的多样性,覆盖面积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可操作性的高效性。
10. 在酶定向进化技术中,通过融合多个酶的结构域,可以产生具有更高催化效率和特异性的新型酶。
11. 酶定向进化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的策略,能够减少化学过程中的有害废物生成并提高反应选择性。
12. 在酶定向进化技术中,可以通过分析突变位点的二级结构和空间位阻来预测突变体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
13. 酶定向进化技术的关键是筛选合适的突变体,并对其结构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在优化突变体的过程中提高筛选效率和提高酶的活性和特异性。
14. 酶定向进化技术的优化和改进取决于序列、结构和动力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需要深入理解酶的结构和催化机制。
15. 酶定向进化技术的突变体需要在反应活性和稳定性之间寻求平衡,因此需要进行多轮的优化和筛选。
16. 酶定向进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合成酶、流体催化、控制酶功能和抗体结构工程等方面。
酶工程课件 5 第八章_酶定向进化
44/169
8.2.2 基因体外随机突变方法--易错PCR技术
易错PCR应用实例
Chen.K和Arnold采用易错PCR对枯草杆菌蛋白酶进行了 体外进化研究。他们通过降低反应体系中dATP的浓度,对 编码该酶从第49位氨基酸到C端的DNA片段进行易错 PCR,经筛选得到的几个突变株在高浓度的二甲基甲酰胺 (DMF)中酶活性明显提高,其中突变体PC3在60%的DMF 中,酶活力是野生型的256倍。将PC3再进行两个循环的定 向进化,得到的突变体酶活力比PC3还要高3倍。
7/169
生物的自然进化
➢进化过程:
突变→自然选择→遗传后代
➢进化结果:
基因多样性: 为完成同一功能所表现出的 多个 基因或同一个基因(同源性)
代谢途径的多样性: 同样产物,多条途径 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同一底物,不同产物
8/169
如何利用相对简单快速的方法对天然 酶的改造或构建新的非天然酶?
5/169
天然酶的局限性
酶催化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常常不能很好地满足 酶学研究和工业化应用的要求 稳定性差 活性低使催化效率很低 缺乏有商业价值的催化功能
天然酶的局限性源于酶的自然进化过程。
6/169
现代生物工程对酶的要求
1、能具备长期稳定性和活性 2、能适用于水及非水相环境 3、能接受不同的底物甚至是自然界不存在的合成底物 4、进一步增强酶对多种底物的分解能力
用于突变后的分子群,起着选择某一方向的进化而排 除其他方向突变的作用,整个进化过程完全是在人为 控制下进行的
酶定向进化 诺贝尔
酶定向进化与诺贝尔奖引言酶定向进化是一种通过人工选择和改造酶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的催化活性和特异性。
这一领域的研究为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突破,因其重要性而获得了20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本文将详细介绍酶定向进化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的诺贝尔奖背景。
酶定向进化原理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特定化学反应的速率。
然而,自然界存在的酶并不能满足所有工业和医药领域对催化活性和特异性的要求。
因此,科学家开始尝试通过人工选择和改造酶来达到所需目标。
1. 随机突变随机突变是酶定向进化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科学家通过引入随机突变(如错误复制或DNA损伤)来产生大量具有不同特征的变异体。
2. 活性筛选在获得了大量变异体后,科学家需要进行筛选以找到具有所需催化活性的酶。
通常,这是通过将变异体与目标底物反应,并使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来检测产生的产物。
3. 逐步优化在第一轮筛选后,科学家通常会选择具有较高活性的变异体进行进一步改进。
这可以通过随机突变和筛选的多轮循环来实现,以逐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和特异性。
酶定向进化的应用1. 生物燃料生产酶定向进化在生物燃料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改造酶,科学家们能够提高生物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利用酶定向进化技术可以改良木质纤维素降解酶,从而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效率。
2. 药物合成药物合成过程中需要复杂的催化反应。
酶定向进化可以帮助科学家设计出更有效、特异性更好的催化剂,从而加速药物合成过程并提高产品纯度。
3. 环境保护酶定向进化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通过改变酶的特异性,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对特定有害物质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酶。
这为环境污染物的清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诺贝尔奖背景20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和格雷戈里·温特尔,以表彰他们在酶定向进化领域的杰出贡献。
弗朗西斯·阿诺德是第五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科学家,她通过引入DNA重组技术来改造酶,并成功应用于生物燃料生产和药物合成等领域。
酶的定向进化
谢谢!
酶定向进化的基本过程 随机突变、构建突变基因、定向选择常用的随机突变方法
1 易错PCR技术(error-prone PCR )
2 DNA重排技术(DNA shuffling)
交错延伸PCR技术(StEP)
随机引物体外重组技术(RPR)
3 基因家族重排技术(DNA family shuffling)
常用的高通量筛选技术 1 平板筛选法 2 荧光筛选法 3 噬菌体表面展示法 4 细胞表面展示法 5 核糖体表面展示法
实验 基于易错PCR的黄曲霉毒素解毒酶体外分子 定向进化 结果 突变酶A1773:耐高温70℃ 突变酶A1476:pH4.0稳定性 突变酶A2863:pH4.0和pH7.5稳定性
易错PCR技术
易错PCR反应体系(20 μL): 10×PCR 缓冲液2μL dATP (10 mmol/L) 和dGTP (10 mmol/L) 各0.4 μ L ,dCTP (10 mmol/L) 和dTTP (10 mmol/L) 各2 μL 模板pKLAC1- adtz 0.2 μ L 上下游引物 (10 μmol/L) 各0.6 μ L MgCl2 (25 mmol/L) 4.4 μ L MnCl2 (2 mmol/L) 0 、0.8、2 、4 、6 、8 μ L Taq DNA 聚合酶0.2 μ L ddH2O 8、6 、4 、2 、NotⅠ 载体: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穿梭分泌表达载体 pYES2∕CT∕α-factor(简写为pYCα) 连接酶:T4DNA连接酶 宿主菌: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酿酒酵母S.cerevis过氧化物酶(HRP)-隐性亮绿 (RBG)系统
第八章 酶的定向进化
定向进化与自然进化的异同 点
定向进化的实质是达尔文进化论在分子水平上的延伸 和应用。 定向进化是在体外模拟突变、重组和选择的自然进化, 使进化朝着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 两者的不同:
•进化动力不同: 保守突变 非保守取代;
•进化方向不同: 适应突变的积累;
•进化速度不同: 非常漫长
•
只需几年、甚至几天; 超越生物学意义的要
定向进化的应用
目标酶
卡那霉素核苷基 转移酶 枯草杆菌蛋白酶
所需功能
热稳定性 作用于有机溶 剂 作用于新底物 有机溶剂中的 底物特异性和 活性
方法
定位诱变+选择 易错PCR+选择
结果
在60-50℃酶半衰期 增加200倍 在60%二甲基亚砜主 仆女冠活力增强170 倍 对cefotaxime的抗性 增加32000倍 活力增加60-150倍
• 优点:简便,随机的定向进化
DNA 重组技术(DNA Shuffling)
1. DNaseI产生随机片段;2. 随机片段变性;3. 随机片段复性; 4. 延伸 反复重复2-4步后,可获得全长DNA片段
• DNA改组具有以下有用的特征: • ①它可以利用现存的有力突变,快速积累不同的 有利突变; • ②重组可伴随点突变同时发生; • ③可以删除个体中的有害突变和中性突变。 • 缺点:DNA改组过程中伴随的较高待点突变频率 会严重阻碍正突变组合的发现。由于绝大多数突 变是有害的,有利突变的重组和稀少有利点突变 会被有害突变的负背景所掩盖。
生物多样性: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什么是定向进化技术
• 概念提出: • 1993年,美国科学家Arnold F H首先提出 酶分子的定向进化的概念,并用于天然酶 的改造或构建新的非天然酶。
酶的定向进化的方法
酶的定向进化的方法酶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催化剂,可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然而,自然界中存在的酶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方法,即酶的定向进化,通过改变酶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酶的定向进化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模拟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从而改变酶的特性和功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使酶在短时间内经历大量的变异和选择,从而获得新的性状和功能。
酶的定向进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选择一个目标酶,确定欲改变的特性和功能。
然后,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产生一系列具有随机变异的酶库。
接下来,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对酶库进行筛选,选择出具有目标特性和功能的酶。
最后,对筛选出的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良,以获得更理想的酶。
酶的定向进化的关键在于变异和选择。
变异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酶的基因进行随机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结构和功能。
变异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如DNA重组、突变和错配PCR等。
选择是指通过对酶的筛选和评价,选择具有目标特性和功能的酶。
选择可以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和活性测定等方法实现。
酶的定向进化可以用于改变酶的催化活性、底物特异性、热稳定性、耐酸碱性等特性。
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酶的定向进化,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催化活性,从而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此外,酶的定向进化还可以改变酶的底物特异性,使其能催化更多种类的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新药物的合成和有机合成的高效转化。
酶的定向进化在生物技术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酶的定向进化,科学家可以设计和合成出具有特定功能和特性的酶,用于生物催化、药物合成、环境修复等领域。
此外,酶的定向进化还可以用于改良已有酶的性能,提高其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然而,酶的定向进化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酶的定向进化是一项复杂而耗时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多轮筛选。
其次,酶的定向进化的成功率并不高,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和尝试。
酶工程5 第八章_酶定向进化
Stemmer将DNA改组方法引用到酶分子定向进化中,
他用β内酰胺酶作为模型分子,对其正向突变库进行DNA改组,以逐 渐增加头孢氨00倍的突变体。
酶工程5 第八章_酶定向进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酶定向进化介绍 第二节 酶基因体外随机突变 第三节 酶突变基因的定向选择 第四节 酶分子定向进化的应用
2/169
第一节 酶定向进化介绍
3/169
获得具有新功能和特性的酶的途径 (1) 从大量未知的生物种系中寻找
(2) 改造现有已知的酶。
4/169
22/169
定向进化研究的历史
1 萌芽阶段
首先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改造单一分子的是Sol Spiegelman。在20世纪60年代,利用RNA噬菌体 Q进行的试验, 证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也可在非细 胞体进行.
23/169
2 奠基阶段
1981年,Hall B G等报道了他们定向改变了大肠杆 菌K12中的第二半乳糖苷酶的底物专一性,开发出对 几种糖苷键有水解能力的酶。
天然酶的作用
生物体系之所以能够相对独立地存在于自然界中, 并维持其独立性和生命的延续性,都是因为生物体内 的一系列酶在发挥着作用。
酶保证了生物体内组成生命活动的大量生化反应得 以按照预定的方向有序、精确而顺利地进行,几乎所 有生物的生理现象都与酶的作用紧密相关,可以这样 说,没有酶的存在,就没有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
HallB G等利用lacz缺陷型的菌株为宿主菌,分别在含有某种碳源的培养 基上培养.从酶的自发突变库中筛选出分别可以水解半乳糖、乳果糖、乳 糖酸的突变酶,而野生型的酶不能水解这些底物。
酶定向进化的原理和步骤
酶定向进化的原理和步骤
酶定向进化(enzyme directed evolution)是一种通过人为引
导的、基于自然选择原则的酶改造方法,可以用于提高酶的活性、稳
定性、底物范围等性质,以满足特定需要。
其原理和步骤如下:原理:
1. 酶定向进化是基于自然选择的原理。
通过引入随机突变和筛选操作,筛选出具有所需性质的变体酶,再通过重复这一过程,逐步改进和优
化酶的性能。
步骤:
1. 随机突变:通过诱发突变(例如随机突变、DNA Shuffling等)引
入酶的突变,得到一组具有多样性的突变体酶库。
2. 筛选/选优:通过选择性试剂、高通量筛选系统等手段,筛选
出表现出所需性质的突变体酶。
这一步骤需要对酶的目标特性进行准
确的定量、定性检测。
3. 特异突变体筛选:从筛选中得到的酶变体中,选出表现最佳
的数个突变体。
4. 突变组合:根据选出的突变体酶,通过多种方式(例如DNA Shuffling等)进行突变位点的组合,产生更多的突变体酶。
5. 筛选与优化:通过筛选和优化,选出具有更好性质的突变体酶。
6. 反馈循环:重复上述步骤,逐步优化酶的性质,直到满足所需。
总体来说,酶定向进化是通过不断引入突变和选择操作来改良酶
的性能,然后通过逐步筛选和优化的方式,在突变体酶库中逐渐筛选
出具有所需特性的酶。
第八章酶的定向进化
结果对单基因进化得到的突变酶中,对头孢羟羧氧胺的抗性最高的增加了8倍,而用家族同源重组进化的方法使抗性比其中两种微生物 来源的天然酶提高270倍,比段,经过不加引物的多次PCR循环,使DNA的碱因与载体重组,再转入 适宜的细胞或包装成重组λ黏粒载体
➢ 转化 ➢ 噬菌粒载体
➢ 转导
2、突变基因的筛选 (1)定向选择环境条件的设定 (2)高通量筛选技术
定向进化的特点 ➢ 适应面广; ➢ 目的性强; ➢ 效果显著。
定向进化的原理 ➢ 以很低的比率向目的基因中随机引入突变,构建突
变库,凭借定向的选择方法,选出所需性质的优化 酶(或蛋白质),从而排除其他突变体。 ➢ 定向进化的基本规则是“获取你所筛选的突变体”。 ➢ 定向进化=随机突变+定向选择。
2、DNA重排技术为代表的有性进化 DNA重排技术:又称DNA改组技术,有性PCR片段,经过不加引物的 多次PCR循环,使DNA的碱基序列重新排布而引 起基因突变的技术突变频率高,进化速度快。 ➢段,经过不加引物的多次PCR循环,使DNA的碱基序列重新排布而引起 突变,构建突变库,凭借定向的选择方法,选出所需性质的优化酶(或蛋白质),从而排除其他突变 体。
定向进化的基本规则是“获取你所筛选的突变体”。
改变四种底物浓度比等。
2、DNA重排技术为代表的有性进化 定义:将各种不同突变基因与载体重组,再转入适宜的细胞或包装成重组λ噬菌体的技术过程。 1、突变基因的构建 适用:较小基因的定向进化。
属于蛋白质的非合理设计,它不需事先了解酶的空间结构和催化机制。
酶分子的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模拟自然进化过程(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在体外进行酶基因的人段,经过不加引物的多次PCR循环,使DNA的碱基序列重新排布而引起
第八章酶的定向进化
改进方法
其它改组方法
交错延伸重组( 交错延伸重组 StEP : Stagger extension process) 随机引物体外重组( 随机引物体外重组 RPR: Random2priming in vitro recombination) 临时模板随机嵌合生长( 临时模板随机嵌合生长 RACHITT : Random chimeragenesis on transient templates)
定向进化的历史
1 萌芽阶段 首先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改造 单一分子的是 Sol Spiegelman在20世纪60年代,利用RNA噬 菌体Q进行的试验,目的是证明达尔文的自然 选择也可在非细胞体进行. 病毒基因组 Q复制酶扩增 DNA突变库 复制快的保留(能被Q酶选择识别的)
2奠基阶段
1981年,Hall B G等报道了他们定向改变了 大肠杆菌K12中的第二半乳糖苷酶的底物专 一性,开发出对几种糖苷键有水解能力的酶. HallB G等利用lacz缺陷型的菌株为宿主菌, 分别在含有某种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从酶 的自发突变库中筛选出分别可以水解半乳糖, 乳果糖,乳糖酸的突变酶,而野生型的酶不 能水解这些底物.
第八章 酶的定向进化
8.1 简介
通常可通过两条途径获得具有新功能和特性 的酶 一是从大量未知的生物种系中寻找; 二是改造现有已知的酶.
人工改造之定点突变
首先分析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搞清结构 与功能的关系,然后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改变 蛋白质中的个别氨基酸残基,从而得到新的 蛋白质,理性化设计. 定点突变技术对天然酶蛋白的催化活性,抗 氧化性,底物特异性,热稳定性及拓宽酶反 应的底物范围,改进酶的别构效应等进行了 成功的改造.
实例
Stemmer 等从不同种微生物中选择编码头孢 菌素酶的4 个同源基因, 对它们进行单独进化 和同源重组进化, 来对这两种进化模式进行比 较.在对单基因进化得到的突变酶中, 对头孢 羟羧氧胺的抗性最高的增加了8 倍, 而采用 Family shuffling 的方法使抗性比其中两种微 生物来源的天然酶提高270 倍, 比另两种酶提 高了540 倍.
酶的定向进化方法
酶的定向进化方法一、随机突变与筛选/选择随机突变和筛选/选择是传统的酶优化方法之一、通过实验手段引入突变体库,其中每个突变体都带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突变,从而改变了酶的催化性能和特性。
然后通过筛选/选择酶的突变体库,选出具有更好性能的突变体。
随机突变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入突变体库,如辐射突变、化学突变和PCR突变等。
这些突变能导致氨基酸序列上的单个或多个碱基的突变,进而改变酶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筛选/选择是通过其中一种策略或实验步骤,将突变体库中具有更好性能的突变体选出。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酶活性检测、底物特异性筛选、抗体亲和性或酶稳定性等筛选/选择技术来实现。
二、衍生物的进化衍生物的进化是一种利用酶的天然亲和力进行定向进化的方法。
酶可以选择结合和催化一些化合物,例如酶底物或抑制剂。
利用这些底物或抑制剂的结构特征,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的衍生物。
这些衍生物能与酶结合和催化,但其结合或催化性能可能比天然的底物或抑制剂更好。
通过衍生物进化,可以得到具有更高催化活性、更高底物特异性、更好稳定性或更高抑制剂亲和性的酶。
为了实现衍生物进化,需要结合合理的设计和筛选技术,如重组DNA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和计算模拟等。
三、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是酶定向进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改变酶的基因序列,可以产生新的突变体库。
DNA重组技术通常包括酶的突变、重组和筛选等步骤。
酶的突变可以通过随机突变、有限突变或定向突变等方法实现。
随机突变通过PCR反应引入突变体库;有限突变通过合成含有特定突变位点的寡核苷酸引入突变体库;定向突变利用镊刀酶等限制修饰酶切剪酶切剪、回收酶片段并用酶反应体外合成而成的、含有特定突变位点的DNA片段。
酶的重组是将不同的突变体的DNA片段进行拼接,形成新的DNA片段,从而得到含有多个突变位点的突变体。
可以通过拼接PCR、敏感蛋白酶切剪、局部重组/突变或基因片段替换等方法进行酶的重组。
酶的筛选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检测步骤,对突变体库进行筛选,选出具有更好性能和特性的酶。
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原理,发展和应用
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原理,发展和应用一、引言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是一种利用人工手段来加速酶的进化过程,以获取具有特定功能的酶分子的方法。
这一技术的发展,为生物科技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医药、能源、化工等领域提供了更加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原理、发展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让读者对这一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原理1. 酶的定向进化原理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原理基于遗传学中的自然选择与突变原理,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演化过程,人为地筛选和改造酶的DNA序列,使其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指定的功能。
具体而言,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酶库构建:通过收集、分离和筛选具有潜在进化价值的酶资源,构建一个原始的酶库。
(2) DNA随机突变:对酶的DNA序列进行随机突变,产生大量变异的酶序列。
(3) 筛选与筛除:将变异的酶序列进行筛选,保留具有目标功能的酶序列,淘汰其他无用的序列。
(4) 重复进化:通过多次重复的突变、筛选和繁殖过程,逐渐获得更符合要求的酶序列。
这一过程模拟了自然选择与突变的原理,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人为筛选与改造,最终获得了具有特定功能的酶分子。
2. 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原理意义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原理意义在于,通过人工手段对酶进行改造和优化,获取具有特定功能的酶,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的生物资源。
由于天然界中存在的酶种类有限,而许多工业和生物医药领域需要定制的酶来完成特定的反应和功能,因此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这一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获取到更为适用于特定领域的酶资源,推动了生物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发展历程1. 初期探索与应用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科学家们首次尝试通过体外实验室进化来改进酶的性质。
从那时起,人们就意识到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巨大潜力,并开始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应用。
早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从事生物制药和有机合成反应等领域,对酶进行改造和优化,以获得更高效的反应催化剂。
酶定向进化的一般过程
酶定向进化的一般过程
以酶定向进化的一般过程为标题,本文将介绍酶定向进化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酶定向进化是一种利用自然选择原理来改进酶催化性能的方法。
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酶的催化效率和特异性有限,不能满足工业和医学上的需求。
因此,酶定向进化应运而生。
酶定向进化的基本概念是通过人工改变酶的基因序列,产生大量的突变体,然后筛选出具有更好催化性能的突变体。
这个过程类似于自然选择,只有适应环境的突变体才能生存下来。
酶定向进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基于DNA重组的方法和基于化学合成的方法。
基于DNA重组的方法是将酶的基因序列插入到载体中,然后通过PCR扩增和突变,产生大量的突变体。
基于化学合成的方法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合成具有不同突变的酶序列,然后进行筛选。
酶定向进化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生物制药、生物燃料、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通过酶定向进化,可以改进酶的催化效率和特异性,从而提高生物制药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开发新型生物燃料,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解有害物质,保护环境等。
酶定向进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改进酶催化性能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定向进化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酶的定向进化》课件
蛋白酶的定向进化
总结词
通过定向进化技术,优化了蛋白酶的特异性,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水解特定底物, 从而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和纯度。
详细描述
在蛋白酶定向进化过程中,通过合理设计突变位点和选择压力,成功获得了具有 更高特异性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切割底物,避免了副反应 的发生,提高了目标产物的产量和纯度。
员。
03
酶定向进化的实例
脂肪酶的定向进化
总结词
通过定向进化技术,成功提高了脂肪酶的耐热性和稳定性,使其在高温和酸碱 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
详细描述
在脂肪酶定向进化过程中,通过随机突变和选择压力的方法,成功筛选出具有 更高活性和稳定性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在高温和酸碱条件下表现出更高的酶 活性,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未来通过酶定向进化技术,有望进一 步提高酶的性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 活需求。
05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01
酶的定向进化技术已经取得了 显著的成果,成功应用于多个 领域,如生物制药、环保和能 源等。
02
通过定向进化技术,酶的活性 和选择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为 解决一些重要的工业催化问题 提供了有效途径。
03
酶的定向进化技术还为酶的结 构与功能关系研究提供了更深 入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 酶的性能。
研究方法总结
酶的定向进化技术主要采用高通量筛选、DNA改组和合理设计等方法,这些方法在 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高通量筛选能够快速发现具有优良性能的突变酶,是定向进化实验中的关键环节。
DNA改组技术通过引入大范围的基因重组,创造更丰富的突变库,有助于发现具有 更高性能的突变酶。
《酶的定向进化》 PPT课件
酶定向进化 诺贝尔
酶定向进化诺贝尔
摘要:
一、酶定向进化的概念
二、酶定向进化的应用
三、诺贝尔化学奖对酶定向进化的贡献
四、酶定向进化的未来展望
正文:
酶定向进化是一种生物技术,通过对酶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具有更高效、更特异、更稳定的催化活性。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催化、生物合成和生物降解等领域,为工业、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酶定向进化的应用之一是生物催化。
通过酶定向进化,可以获得具有特定催化活性的酶,用于催化生物合成反应。
例如,通过对酶进行定向进化,成功地实现了多种氨基酸和多肽的生物催化合成,大大提高了合成效率。
酶定向进化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生物降解。
通过对酶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具有特定的降解活性,可以用于降解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例如,通过对酶进行定向进化,成功地获得了用于降解塑料的酶,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诺贝尔化学奖对酶定向进化的贡献不可忽视。
2018 年,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Arnold) 因在酶定向进化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她的研究成果为酶催化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工业、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酶定向进化的未来展望十分广阔。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定向进化将更加精确、高效。
此外,通过对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有望进一步提高酶的催化活性,为生物催化、生物合成和生物降解等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
酶的定向进化
二、酶的定向进化简介
易错pcr、DNA改组、高突变菌株
蛋白质定向进化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科学家Arnold F H 首先提出酶分子的定向进化的概念, 并用于天然酶的改造或构建新的非 天然酶。
定向进化与自然进化比较
自然进化非常缓慢,环境的多样性和适应方 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进化方向的多样性。 定向进化模仿自然进化的关键步骤:突变、 重组、筛选
交错延伸
StEP法重组发生在单一试管中, 不需分离亲 本DNA和产生的重组DNA. 它采用的是变换 模板机制, 这正是逆转录病毒所采用的进化 过程〔28〕. 该法简便且有效, 为酶的体外 定向进化提供了又一强有力的工具.
酶法体外随机-定位诱变
为解决空间结构未知酶的蛋白质工程问题, 我们曾以类胰 岛素样人参多肽基因和天冬氨酸酶基因为模型, 探索了一种酶 体外诱变的新途径, 即酶法体外随机-定位诱变(random-sitedirected mutagenesis)〔29~32〕. 该方法的内涵与酶的 体外定向进化类似, 对目的基因既采用随机突变增加突变位点, 以快速产生优质酶,又让其突变受到一定限制, 以减少筛选突变 体的工作量. 实际上, 该法也是体外模拟自然进化. 不同点在于, 通过控制DNA合成的底物种类和浓度比例实现碱基对的错配. 从上述策略不难看出,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可以更 灵活、快速和简便地改造目的基因. 从功能出发, 先获得某优化 的突变体, 一方面可快速将其推向应用, 另一方面将对蛋白质的 外显子改组(exon shuffling类似于DNA改 组,与但与其不同,它是靠同一种分子间内 含子的同源性带动,而DNA改组不受任何限 制,发生在整个基因片段上。
注:改造幅度小但更实际
外显子改组(exon shuffling)〔16,17〕 类似于DNA改组,两者都是在各自含突变的 片段间进行交换,前者尤其适用于真核生物. 在自然界中, 不同分子的内含子间发生同源重 组, 导致不同外显子的结合, 是产生新蛋白质 的有效途径之一. 与DNA改组不同,外显子改 组是靠同一种分子间内含子的同源性带动, 而 DNA改组不受任何限制, 发生在整个基因片段 上. 外显子改组可用于获得各种大小的随机肽 库.
酶的定向进化
流式细胞计数法 细胞经荧光染色后,通过高速流动系统,排 成单行,逐个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仪进行测定。
酶检测
通过酶促反应的特征 加入底物显色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同位素标记底物 通过检测底物消耗或产物生成进行终点检测
信号探测
分光光度计和荧光酶标仪 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和核磁
外显子改组
外显子改组(exon shuffling类似于DNA改 组,与但与其不同,它是靠同一种分子间内 含子的同源性带动,而DNA改组不受任何限 制,发生在整个基因片段上。
注:改造幅度小但更实际
外显子改组(exon shuffling)〔16,17〕 类似于DNA改组,两者都是在各自含突变的 片段间进行交换,前者尤其适用于真核生物. 在自然界中, 不同分子的内含子间发生同源重 组, 导致不同外显子的结合, 是产生新蛋白质 的有效途径之一. 与DNA改组不同,外显子改 组是靠同一种分子间内含子的同源性带动, 而 DNA改组不受任何限制, 发生在整个基因片段 上. 外显子改组可用于获得各种大小的随机肽 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定向进化蒋本国范圣第刘宝全(大连民族学院生物工程系大连 116600)摘要酶的定向进化是发展迅速的重要生物工程技术之一耐酸碱性底物特异性使酶更适于工业应用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酶的定向进化的意义并综述了在最近几年内关键词酶定向进化性质改进Some Progresses of the Directed Enzyme EvolutionJiang Benguo, Fan Shengdi, Liu Baoquan(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116600)Abstract The directed enzyme evolu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that was developed rapidly, it is also the necessary way through which the traits of enzymes½«Ã¸´ß»¯ÓÃÓÚ¹¤ÒµÉú²ú±ØÈ»»áÒý·¢Ò»³¡Ðµıä¸ï[1]酶的定向进化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改变酶的结构和性质的有效途径近年发展起来的酶定向进化技术使人们可能开发出天然酶蛋白分子不具备的选择特殊环境极地碱湖及盐湖来源的酶可以逐步接近和满足将酶催化用于工业生产的需要[4]1 酶定向进化的策略与途径蒋本国男副教授2003-03-04收稿1.1 对酶实行定向进化的重要意义天然的生物催化剂存在着无法适应工业化生产中非自然条件的限制经常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转变不稳定性以及苛刻的酶促反应条件酶在活细胞的复杂条件下相反在非水溶液中是活性的(这一点可能在绝大多数生物环境中是不需要的)以及酶能够接受不同的底物(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底物)¿Ë·þÕâЩ²»×㵫Óë×ÔÈ»½ø»¯Ïà±ÈÉõÖÁÊÇÊýÖÜ[7]Ò²²»´æÔÚÒ»¸öÄ¿±êø·Ö×Ó¶¨Ïò½ø»¯ÊµÑéÓÐÌض¨µÄÄ¿±ê,要求通过简捷的途径重组等手段得到比较理想的酶功能[8]½«¸Ä±äµÄ»ùÒò¿Ë¡½øÈëÖÊÁ£¸Ä½øøµÄ¿Ë¡±í´ïÔÚ¸ßͨÁ¿É¸Ñ¡Öмø±ðÓëÌôÑ¡¶¨µãÍ»±ä×Ô1980年起用于产生具有增进性质的酶[9]Ô¤²âºÍǶÈëÌØÊâµÄ°±»ùËáµ÷ÕûøµÄÈýά½á¹¹最适温度底物专一性导致具有理想特性的酶的表达大大强化了基因调控的能力再经筛选获得所需的突变株改变反应体系中的Mg2+和dNTPs浓度便可有效的控制所引入的点突变率然后多重这样的小步幅取代变异(每次1»ñµÃÀíÏëµÄø¹¦ÄÜ[11]Ò»ÊÇÏ൱ÂýÈýÊÇÉæ¼°µÄ»ùÒòƬ¶ÎÌ«¶Ì(少于800碱基对)另一种途径是在基因的相对小的区域中定向高水平的随机变异[12]¶¨ÏòµÄ±äÒì¿ÉÄܲúÉúÐµİ±»ùËáÈ¡´úÎï×éºÏÒòΪС²½·ùÈ¡´úÖÐijЩÖмä²úÎï¿ÉÄܲ¢²»ÊÇÓÐÀûµÄ[13]»ò¼Ò×åÖØÅŽø»¯µÄÆæÒì»ùÒò×éÔÚÐòÁпռäÉϱíÏÖ³öºÜ´óµÄ¿çÔ½DNA随机重组称作有性PCR[10]但是与体外方法得到的结果相比其它几种方法如随机前体重组(RPR)[17]随机插入与删除(RID)[19]增长剪截(ITCHY)和DNA随机重组相结合(SCRATCHY)[21]以及交错延伸(StEP)[22]等1.4 成功的酶定向进化的基本要求对成功的定向进化有四个要求(2)这个功能也必须是生物的可行的(4)必须可以针对预期的功能进行快速的筛选[24]ÌØÒìÑ¡ÔñÐÔÌØÕ÷ÍùÍùÄÑÒԸĽø非选择性特征易于改进改进生物功能从不要求的特征或者是对新底物的活性就可以得到较大的改进空间2 酶定向进化研究进展酶的定向进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改进酶的底物特异性提高热稳定性并用于抗体酶的研究本文择要列举最新的研究结果如下细菌合成生物降解性聚酯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关键酶方法是集中在PhaC(Ac)基因的一个小的区域中,由易错PCR介导随机突变,然后用聚酯累积方式筛选具有更高活性的酶以谷氨酸取代活性位点上的亲核性半胱氨酸(Cys-161)µ«È´´Ù½øÁ˱û¶þõ£ÍÑôÈ·´Ó¦½øÐÐÓë´Ë¶ÔÓ¦±û°±Ëá¸Ê°±ËáºÍËÕ°±ËáÈ¡´ú°ëë×°±Ëá(Cys-161)对缩合反应不利Zaccolo等[29]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定向进化并改变了β-内酰胺酶的底物专一性在可以获得两个或多个适当的同类基因的情况下如疱疹单纯病毒1和2的胸腺嘧啶激酶基因的四轮重排后改变了底物的专一性家族DNA重排优于单一基因重排家族DNA重排已经被广泛接受可以用于D-和L-糖并保留了其天然的合成D-唾液酸的活力获得一定成功用一个纈氨酸取代一个活性位点上的谷氨酸对甘油醛活性上升两倍的结果Stemmer等[13]运用DNA体外随机拼接技术对β-内酰胺酶进行改造从中筛选出数百个酶活提高的突变体DNA序列用于下次循环使用E.coli表达体系并使催化活性增加但使用定向进化的方法得到了好几个活性增加5倍以上的突变体硫磺矿硫化叶菌(Sulfolobus solfataricus)的耐热菌株HPHmut转化株表现出较高的热耐受力仍然具有可测量的明显的残留活性到82 这个酶仍具有活性分子伴侣以及其它抗热因素存在通过由家族DNA重排得到的2048b-糖苷酶杂交体库的组建检验了杂交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三个循环的筛选18和20)在70ÆäË®½âÈéÌǵÄÄÜÁ¦·Ö±ðÌá¸ß1.58.6倍[35]Öظ´Á½´Î½ø»¯D-氨基酸酰胺酶值增强约3倍最适温度提高了5V酶的稳定性及催化活性常常剧减提高磷脂酶A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分离出三个具有明显稳定性及催化活性的突变体(SA81%卵磷脂凝胶中实验)ÓëÒ°ÉúµÄø±È½ÏMoore等[38]使用随机突变和筛选从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E获得了一个突变株Yang等[39]主要使用3个循环的易错PCR及DNA随机重组以及点定向突变大多数可溶性的突变体带有3ËùÓеÄÍ»±äλÓÚ±£ÊØÇøÓòÖ®ÍâÒò´ËÕâЩͻ±äÌå±£ÁôÁËÔ-Óй¦ÄÜÆäÖбàÂëµ°°×ÖʵĻùÒò½øÐÐËæ»úÖØ×齫Ŀ±êµ°°×½Óµ½GFP(绿色荧光蛋白)的N末端GFP才能正常折叠并放出绿光旋光异构选择性是酶的一个最重要的也是难于处理的性质通过随机突变D-乙内酰脲酶的旋光异构选择性发生了反转(从ee D=40%变为ee L=20%)ÖµµÃ×¢ÒâµÄÊÇÐý¹âÒ칹ѡÔñÐԵķ´×ª°üº¬Ò»¸öµ¥Ò»°±»ùËáÈ¡´úµÄ¸ßD-选择性突变体(ee D=90%)也已得到提高拆分能力仅仅经过四代突变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提高经过与热点区域密集突变耦合对应91%ee 和18%的转化率经过三轮DNA 随机重组和筛选对非天然底物1,6-二磷酸果糖2.6 抗体酶的定向进化研究抗体催化剂[42,43](abzymes)一般用过渡态类似物免疫方法产生由Fujii等[44]使用经典的免疫方法完成大多数注意力集中在活性近来的工作利用DNA杂交热力学与重组过程中的退火Sandro等[49]依靠合成的化学信息库利用人结合抗体数据库选择高效率的抗体催化剂并进行定向选择得到的结果显示出芳基磷酸酯酶活性使催化效率改进10倍每个基因中1¶ø¶ÔÓÚ¶¨Ïò½ø»¯Ñо¿¶øÑÔ7个核苷改变(1Daugherty等[50]发展的用于酶的定向进化实验的GeneMorph成套仪器GeneMorph成套仪器是高效创造具有特殊性能的生物催化剂为目的的高通量筛选创造或修饰酶的所有实验中的关键技术提供了测定手性分子中在化学上不活泼的功能基团的新手段这些分析方法适用于微滴定板和高度小型化装置分离具有特殊催化性能的抗体在酶的定向进化方面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如耐热旋光异构选择性等有些酶需要辅助因子或复杂的辅助蛋白究成果尚缺乏处理这些复杂情况的成功方法才能使进化产生多功能酶成为可能高效的生物合成途径将生物催化剂用于工业用途的手段和方法的创新研究也是必要的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但是要真正达到这一点参考文献[1] W R Cannon, S F Singleton, S J Benkovic. 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1996, 3: 821~833.[2] O Kirk, I V Borchert, C C Fuglsang. Curr. Opin. Biotech., 2002, 13: 1~7.[3] I P Petrounia, F H Arnold. Current Opinions in Biotechnology, 2000, 11: 325~330.[4] I N A Ashie. Food Technology, 2003, 57(1): 44~51.[5] W W Duckworth, W D Grant, B E Jones. FEMS Mkrobiol Ecol, 1996, 19: 181~191.[6] T Wiederkehr, B Bukau, A Buchberger. Current Biology, 2002, 12: 26~28.[7] F H Arnold. Acct. Chem. Research, 1998, 31, 125~131.[8] L Holm, C Sander. Proteins Struct. Funct. Genet., 1997, 28: 72~82.[9] E P Garvey, C R Matthems. Biotechnology, 1990, 14: 37~63.[10] G L Moore, C D Maranas. J. Theor. Biol., 2000, 205: 483~503.[11] W P C Stemmer. USP: 5,605,793, 1997.[12] M E Black, T G Newcomb, H M Wilson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6,93: 3525~3529.[13] W P C Stemmer. Nature, 1994,370: 389~391.[14] F H Arnold. Nat. Biotechnol., 1998, 16: 617~618.[15] M D van Kampen, N Dekker, M Egmond et al. Biochmistry, 1998,37: 3459~3466.[16] L Patthy. Gene, 1999,2 38: 103~114.[17] Z Shao, H Zhao, L Giver et al. Nucl. Acids. Res., 1998, 26: 681~683.[18] M Osetrmeier, A E Nixon, S J Benkovic. Bioorganic Med. Chem., 1999, 7: 2139~2144.[19] H Murakami, T Hohsaka, M Sisdo. Nature Biotechnol., 2002, 20: 76~81.[20] S Lutz, M Osetrmeier, G L Moor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1, 98: 11248~11253.[21] V Sieber, C A Martinez, F H Arnold. Nature Biotechnol., 2001, 19: 456~460.[22] H Zhao, L Giver, Z Shao. Nature Biotechnol., 1998, 16: 258~261.[23] E Mössner, A Plückthun. Chimia, 2001, 55(4): 324~328.[24] D Wahler, J L Reymond. 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Biology, 2001, 5: 152~158.[25] S A Benner. Chem. Rev., 1989, 89: 789~806.[26] M M Altamirano, J M Blackburn, J M Aguayo. Nature, 2000, 403: 617~622.[27] T Kichise, S Taguchi, Y Doi.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2, 68(5): 2411~2419.[28] A Witkowski, A K Joshi, Y Lindqvist et al. Biochemistry, 1999, 38(36): 11643~11650.[29] M Zaccolo, E Gherardi. J. Mol. Biol., 1999, 285: 775~783.[30] F C Christians, C A Scapozzal. Nat. Biotechnol., 1999, 17: 259~264.[31] M Wada, C C Hsu, D Franke. Bioorg. Med. Chem., 2003, 11: 2091~2098.[32] S Fong, T D Machajewski, C C Mak et al. Chem. Biol., 2000, 7: 873~883.[33] O May, P T Nguyen, F H Arnold. Nat. Biotechnol., 2000, 18: 317~320.[34] R Cannio, P Contursi, M Rossi et al. Extremophiles, 2001, 5(3): 153~159.[35] T J Kaper, S J J Brouns, A C M Geerling et al. Biochem. J., 2002, 368: 461~470.[36] H Komeda, N Ishikawa, Y Asano. J. of Molecular Catalysis B: Enzymatic, 2003,21: 283~290.[37] J K Song, J S Rhee.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01, 1547: 370~378.[38] J C Moore, H M Jin, O Kuchner et al. J. Mol. Biol., 1997, 272: 336~347.[39] J K Yang, M S Park, G S Waldo.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100:455~460.[40] M T Reetz, K E Jaeger. Chemstry A European Journal, 2000, 6: 407~412.[41] G J Williams. S Domann, A Nels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 100(6): 3143~3148.[42] D Hilvert. Ann. Rev. Biochem., 2000, 69: 751~753.[43] P J Wentworth, K D Janda. Cell Biochem. Biophys., 2001, 35: 63~87.[44] N Takahashi, H Kakinuma, L Liu. Nat. Biotechnol., 2001, 19: 563~567.[45] I P Petrounia, F H Arnold. Curr. Opin. Biotechnol. 2000, 11: 325~330.[46] S K Powell, M A Kaloss, A Pinkstaff. Nat. Biotechnol., 2000, 18: 1279~1282.[47] E T Boder, K S Midelfort, K D Wittrup.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0, 97: 10701~10705.[48] G L Moore, C D Maranas, S Lutz.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1, 98: 3226~3231.[49] C T Sandro, L Dimitrios, H Annemarie.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3, 21(6): 679~685.[50] P S Daugherty, C Gang, B L Ivers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0, 97: 2029~2034.[51] J L Reymond. Chimia, 2001, 55: 1049~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