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血象和骨髓象检验【可编辑PPT】
合集下载
临床血液学检验造血检验基本方法血象和骨髓象检验优秀课件
继续
[外周血细胞检查的内容]
外周血细胞检验
外周血细胞数量及数量方面的检验 (血细胞分析仪)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显微镜)
返回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基本步骤]
(1)外周血标本采集及处理
血
细 (2)血涂片制备 胞
形
态 (3)血涂片染色 学
检
验 的
(4)显微镜检查
基
本 步 (5)填写报告单
骤
(6)登记及存档
返回
(一)骨髓象检查的临床应用 1. 骨髓象检验的适应证 2. 骨髓象检验(骨髓穿刺)的禁忌证
骨髓象检验的适应证
(1)一系、二系或三系减少
1、不明原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及成分异常
(2)一系、二系或三系增高 (3)一系增高伴二系减少
(4)外周血出现原始细胞等
2、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返回
4. 骨髓取材情况的判断 ① 取材满意 抽取骨髓液时,病人有特殊的痛感 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较多的骨髓小粒和脂肪滴 显微镜下可见骨髓小粒,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 显微镜下可见有核细胞数大于外周血有核细胞数,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值大于外 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值
『常见原因』 • 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 骨髓极度增生,细胞过于紧密结实,如慢粒等 • 骨髓增生减低,如再障等 • 肿瘤骨髓浸润,如骨髓转移癌等
返回
(三)骨髓片检查 1. 低倍镜观察(10×10) ① 观察骨髓片的质量:取材、涂片、染色情况 ② 判断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③ 巨核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总数。 分类25枚巨核细胞,应选择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 低倍镜下寻找油镜下分类 ④ 全片观察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异常细胞
[外周血细胞检查的内容]
外周血细胞检验
外周血细胞数量及数量方面的检验 (血细胞分析仪)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显微镜)
返回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基本步骤]
(1)外周血标本采集及处理
血
细 (2)血涂片制备 胞
形
态 (3)血涂片染色 学
检
验 的
(4)显微镜检查
基
本 步 (5)填写报告单
骤
(6)登记及存档
返回
(一)骨髓象检查的临床应用 1. 骨髓象检验的适应证 2. 骨髓象检验(骨髓穿刺)的禁忌证
骨髓象检验的适应证
(1)一系、二系或三系减少
1、不明原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及成分异常
(2)一系、二系或三系增高 (3)一系增高伴二系减少
(4)外周血出现原始细胞等
2、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返回
4. 骨髓取材情况的判断 ① 取材满意 抽取骨髓液时,病人有特殊的痛感 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较多的骨髓小粒和脂肪滴 显微镜下可见骨髓小粒,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 显微镜下可见有核细胞数大于外周血有核细胞数,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值大于外 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值
『常见原因』 • 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 骨髓极度增生,细胞过于紧密结实,如慢粒等 • 骨髓增生减低,如再障等 • 肿瘤骨髓浸润,如骨髓转移癌等
返回
(三)骨髓片检查 1. 低倍镜观察(10×10) ① 观察骨髓片的质量:取材、涂片、染色情况 ② 判断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③ 巨核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总数。 分类25枚巨核细胞,应选择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 低倍镜下寻找油镜下分类 ④ 全片观察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异常细胞
12第三章-第1节-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一、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组织细胞:异质性细胞群体。一般认为组织细胞就是过去的 “网状细胞”。其胞体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胞核圆或椭形, 染色质粗网状,常有1-2个核仁。胞质较丰富,淡蓝色,有少许 嗜天青颗粒,有时含有吞噬的色素颗粒、脂肪滴等。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一、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v粒红比值:各阶段粒细胞(N、E、B)百分率总和与各阶 段有核红细胞百分率总和之比。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n 取材失败(failure): v完全稀释:与血片完全一样; v部分稀释:骨髓小粒、油滴少或不见,骨髓特有细胞 少,有核细胞少,成熟细胞/幼稚细胞>3/5。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有无点彩、颗粒等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v血小板数量、形态、聚集性、颗粒。 v骨髓小粒结构; v有无寄生虫; v有无瘤细胞、转移性肿瘤细胞。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3.结果计算 n 计算各系各阶段细胞的百分比
v有核细胞的百分比(ANC) v非红系细胞百分比(NEC),即指去除有核红细胞、淋 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外的有核细胞百分 比 n 计算粒红比值: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一、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组织细胞:异质性细胞群体。一般认为组织细胞就是过去的 “网状细胞”。其胞体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胞核圆或椭形, 染色质粗网状,常有1-2个核仁。胞质较丰富,淡蓝色,有少许 嗜天青颗粒,有时含有吞噬的色素颗粒、脂肪滴等。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一、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v粒红比值:各阶段粒细胞(N、E、B)百分率总和与各阶 段有核红细胞百分率总和之比。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n 取材失败(failure): v完全稀释:与血片完全一样; v部分稀释:骨髓小粒、油滴少或不见,骨髓特有细胞 少,有核细胞少,成熟细胞/幼稚细胞>3/5。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有无点彩、颗粒等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v血小板数量、形态、聚集性、颗粒。 v骨髓小粒结构; v有无寄生虫; v有无瘤细胞、转移性肿瘤细胞。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3.结果计算 n 计算各系各阶段细胞的百分比
v有核细胞的百分比(ANC) v非红系细胞百分比(NEC),即指去除有核红细胞、淋 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外的有核细胞百分 比 n 计算粒红比值: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医学PPT课件
5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tics)的任务是 将检验的结果,结合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以及影象检查/病理检查等,对病人作出正确的 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检验 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诊断/鉴别诊断
影象诊断/病理诊断
6
绪论
二、发展简史 1673年,Leeuwenhook发明显微镜,此后使血液 形态学有了革命性发展。 1855年,血细胞计数测定 1878~1895年,血红蛋白测定 1877~1912年,细胞分类技术 1953年,Coulter血细胞自动计数仪 上世纪80年代后,自动化仪器发展迅速
24
实验的系统评价(举例DIC)
诊断DIC的效能 Sen% Spe% Acc% Ppv% Npv% 95%CI
PLT 82.7 PT 75.6 APTT 68.5 Fg 38.0 3P 37.2 D-D 80.0 43.9 58.3 65.8 77.0 85.7 70.6 59.5 65.0 66.9 60.19 65.9 75.1 49.7 53.4 58.4 55.6 64.3 69.7 79.1 79.1 74.9 62.1 66.4 81.8 2.36,8.18 4.66,13.38 1.95,11.16 0.75,6.96 1.53,14.56 7.11,34.07
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无出血症状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症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症 因子XII、激肽释放酶原、高 分子量激肽原缺乏 (遗传性、获得性)
因子X、V、II、I 缺陷症
26
(遗传性、获得性)
近年,上海瑞金医院用这2项筛选试验的优化组合;再 结合凝血因子促凝活性和抗原含量测定作表型诊断;然 后用RFLP/AS-PCR验证突变作基因诊断;再用真核细 胞培养,检测相关因子的抗原和活性、Western印迹、 免疫荧光染色、生物代谢标记及PCR等方法判断突变基 因异常蛋白的合成和功能。用这一优化组合的技术平台 对11种遗传性出血病,143个家系,155例患者和543名 家族成员作检验诊断,准确率达100%,无漏诊和误诊 现象。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骨髓活检
在MDS已广泛应用,不仅提供诊断依据,还有助 于预测预后。
骨髓病理切片中各系病态造血更加明显,特别是 粒系。若发现3~5个以上原粒及早幼粒细胞聚集 成簇,位于小梁间区或小梁旁区,即所谓“幼稚 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是MDS骨髓 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儿童MDS (cMDS) 儿童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C)
MDS不能分型 (MDS-U)
MDS不能分型 (MDS-U)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WHO 2008)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 (WHO 2001)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二、骨髓象
大多数患者骨髓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少数增生减低。
细胞形态异常反映了MDS的病态造血。
(1)红系:大多增生明显,比值增高,少数病例比值减 低。各阶段幼稚细胞常伴类巨幼样变,核浆成熟失衡,红
细胞体积大或呈卵园形,有嗜碱点彩、核碎裂和HowellJolly小体。RARS能检出环形铁粒幼细胞。
部分患者在经历一定时期的MDS后转化成为急性 白血病;部分因感染、出血或其他原因死亡,病 程中始终不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临床表现
多数起病隐袭,以男性中老年多见,约70%病例50岁以上。儿童少 见,但近年青少年发病亦有增加。
MDS的初发症状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大多数 患者有头昏、乏力、上腹不适和骨关节痛。
难治性贫血伴有多系发育异常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象检验及骨髓象检验
微丝蚴
马尔尼菲青霉菌 (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学检验
㈠BM检验的适应症 ㈡标本的采集 ㈢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㈣正常骨髓象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一)BM检验的适应症 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评价疗效,判断预后。 2.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3.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禁忌症:●血友病 ●有明显出血倾向的病人 ●晚期孕妇应慎重
◎大小异常
红细胞 ◎形态异常
血 小 板 ◎染色
寄 生 虫 ◎内容物异常
球形红细胞
Spherocytes
小红细胞直径<6um
正常红细胞
大红细胞:直径>10um
口形红细胞
Stomatocyte (Mouth Cell)
低色素红细胞
hypochromic erythrocyte
红细胞大小不同 anisocytosis
1:16-32
1:90
1:35-70
1:200
1:300
有核细胞占
X 全部细胞(%)
1:1
>50
1:10 >10
1:20 1-10
1:50 <1
1:200 <0.5
增生极度减低
增生减低
增生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极度活跃
⑵油镜检查
①分类计数:选择满意膜段,观察200-500个细胞 ,按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类,并计算出它们各 自百分率;
血象检验及骨髓象检验
血液采集 血液检查
骨髓穿刺 骨髓检查
血象是什么?
骨髓象是什么?
为何要进行血象检验? 为何要进行骨髓象检验?
血液学检验骨髓象检查ppt课件
• 1.严格无菌,预防感染。初诊患者于治疗前作骨髓穿刺以明 确诊断。死亡病例需检查时,应在死亡后半小时内进行。
• 2.抽吸骨髓液的动作要缓慢,吸取量以0.1~0.2m1为宜,抽吸 骨髓液用力过大、过快,易使骨髓抽吸量过多(>0.2m1)造 成稀释。如需作有核细胞计数、细菌培养、造血细胞培养、 红斑狼疮细胞检查时,再抽吸0.5~2.0m1骨髓液肝素抗凝送检。
• ⑤拔出针芯,接l0 ml干燥注射器,轻轻负压抽取,抽取骨髓液不超 过0.2ml,立即置载玻片上,并涂片。
• ⑥必要时再取骨髓液0.5~2m1,置肝素抗凝管内,作有核细胞计数等 项检查。
• ⑦拔出穿刺针,压迫伤口,敷以消毒纱布。
学习交流PPT
7
• (二) 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
• 骨髓穿刺一般由临床医生操作,其注意事项如下:
第三章 骨髓象检查
学习交流PPT
1
• 骨髓是主要造血器官, • 骨髓检查可诊断多种疾病,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
以及非血液系统疾病。 通过骨髓检查可以了解:
• 骨髓中造血组织的增生情况, • 正常骨髓细胞构成比例的改变, • 有无异常细胞。
学习交流PPT
2
• 骨髓检查对临床疾病诊断、疗效的观 察、预后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 对血液病的诊断首推骨髓涂片检查, 这是其他检验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 骨髓涂片及染色方法,与血片基本相同,但含有 骨髓小粒和脂肪,有核细胞量多,较血液浓稠, 推片时角度要略小,速度要慢,涂片过厚可影响 细胞形态的观察。
学习交流PPT
12
• 骨髓的涂片和染色注意事项:
• 1.载玻片要洁净
• 2.推玻片与载玻片之间呈30°角为宜,角度越小,推 片速度越慢,骨髓涂片越薄。
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第三篇ppt课件
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慢性失血者可有血小 板增多,贫血较重的儿童患者可有血小板减少。钩虫病 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第27页,幻灯片共134页
IDA的外周血涂片
引自Sandoz Atlas Clinical Haematology (Second Edition)
第28页,幻灯片共134页
头晕,目眩,耳鸣,头痛,畏寒,嗜睡,精 神萎靡不振等
食欲减退,恶心,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和 便秘等
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可有多尿,蛋白尿等轻 微的肾功能异常
溶血性贫血常见黄疸、脾肿大等
应特别注意原发病的表现!
第10页,幻灯片共134页
(四)贫血的诊断
1.确定有无贫血: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
2.贫血的程度:轻、中、重、极重
(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
、相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
要运用诊断学思维来理解和判断 注意:血容量;年龄;居住地
海拔;个体差异;种族 2.发病情况
3.与其它疾病的关系 贫血是多种疾病的表现
第5页,幻灯片共134页
(二)贫血的分类
1、按红细胞形态分类: 正细胞性(MCV、MCHC在正常范围) 大细胞性(MCV↑ MCH↑ ) 小细胞低色素(MCV↓、MCH↓ MCHC↓) 单纯小细胞性(MCV↓、MCH↓ )
■ 可致生长发育迟缓
第23页,幻灯片共134页
IDA患者的皮肤、睑结膜苍白
引自Sandoz Atlas Clinical Haematology (Second Edition)
第24页,幻灯片共134页
IDA患者的指甲
引自Sandoz Atlas Clinical Haematology (Second Edition)
第27页,幻灯片共134页
IDA的外周血涂片
引自Sandoz Atlas Clinical Haematology (Second Edition)
第28页,幻灯片共134页
头晕,目眩,耳鸣,头痛,畏寒,嗜睡,精 神萎靡不振等
食欲减退,恶心,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和 便秘等
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可有多尿,蛋白尿等轻 微的肾功能异常
溶血性贫血常见黄疸、脾肿大等
应特别注意原发病的表现!
第10页,幻灯片共134页
(四)贫血的诊断
1.确定有无贫血: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
2.贫血的程度:轻、中、重、极重
(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
、相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
要运用诊断学思维来理解和判断 注意:血容量;年龄;居住地
海拔;个体差异;种族 2.发病情况
3.与其它疾病的关系 贫血是多种疾病的表现
第5页,幻灯片共134页
(二)贫血的分类
1、按红细胞形态分类: 正细胞性(MCV、MCHC在正常范围) 大细胞性(MCV↑ MCH↑ ) 小细胞低色素(MCV↓、MCH↓ MCHC↓) 单纯小细胞性(MCV↓、MCH↓ )
■ 可致生长发育迟缓
第23页,幻灯片共134页
IDA患者的皮肤、睑结膜苍白
引自Sandoz Atlas Clinical Haematology (Second Edition)
第24页,幻灯片共134页
IDA患者的指甲
引自Sandoz Atlas Clinical Haematology (Second Edition)
临床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14
检验医师的责任
• 要有扎实的和全面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 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疾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试
验 • 适应血液学的发展,建立有关新试验 • 能从事有关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 • 具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病临床知识,对疾病能下诊断 • 具有与临床之间进(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寻求、 应用证据的医学,亦称实证医学、求证医学。EBM的基 本要素是证据;核心是追踪当前最好的外在证据以回答 临床解决的问题。
12
➢ 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全血→成分血 (RBC悬液、粒细胞、血小板、血浆、丙 种球蛋白、凝血因子等)
➢ 输血存在的问题: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 播性疾病
➢ 自体血体外循环
13
• 血液学检验的任务:利用血细胞的检验技 术、超微结构技术、病理学技术、生物化 学技术、免疫学技术、遗传学技术、细胞 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他多 种技术,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 病所致的血液学异常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 临床诊治的观察,从而推动和促进血液学 和临床血液学的发展和提高。
16
• 循证检验医学(EBLM)/循证血液检验医学(EBHLM)的 循证步骤:循证问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 献查阅,全面收集所有相关、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对照、随机分组、盲法);应用meta分析对文献、资料 和数据进行严格的评价,评价其可靠性、真实性而得出全 面、真实的评价结果;进行调整,确定最佳方案进行临床 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对进行的临床实践做出后效 评价,发布新的结论与实践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 microRNA(miRNA):一组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 RNA,主要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控mRNA,目前成为许多 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和治疗靶标
检验医师的责任
• 要有扎实的和全面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 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疾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试
验 • 适应血液学的发展,建立有关新试验 • 能从事有关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 • 具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病临床知识,对疾病能下诊断 • 具有与临床之间进(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寻求、 应用证据的医学,亦称实证医学、求证医学。EBM的基 本要素是证据;核心是追踪当前最好的外在证据以回答 临床解决的问题。
12
➢ 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全血→成分血 (RBC悬液、粒细胞、血小板、血浆、丙 种球蛋白、凝血因子等)
➢ 输血存在的问题: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 播性疾病
➢ 自体血体外循环
13
• 血液学检验的任务:利用血细胞的检验技 术、超微结构技术、病理学技术、生物化 学技术、免疫学技术、遗传学技术、细胞 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他多 种技术,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 病所致的血液学异常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 临床诊治的观察,从而推动和促进血液学 和临床血液学的发展和提高。
16
• 循证检验医学(EBLM)/循证血液检验医学(EBHLM)的 循证步骤:循证问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 献查阅,全面收集所有相关、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对照、随机分组、盲法);应用meta分析对文献、资料 和数据进行严格的评价,评价其可靠性、真实性而得出全 面、真实的评价结果;进行调整,确定最佳方案进行临床 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对进行的临床实践做出后效 评价,发布新的结论与实践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 microRNA(miRNA):一组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 RNA,主要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控mRNA,目前成为许多 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和治疗靶标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PPT课件
5)Ret增高(可排除再障)
6)RBC大小不等,中心浅染区扩大,血清铁
7.0μmol/L
7)血清胆红素正常,尿三胆阴性(可排除溶血)
8)E0.15
进一步检查: MCV、MCH、MCHC、骨髓细胞铁
染色、RDW、粪便虫卵
.
22
1、动态观察病情和疗效,如结核病、风 湿病等的病情和疗效观察。
2、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器质性疾病与 功能性疾病、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等 鉴别的参考。
3、反映血浆中球蛋白增高。
.
15
二、血沉测定的缺点在于其实验结果
受妊娠、贫血及高球蛋白血症等因
素影响。必要时(在实验室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可同时作ASO、CRP (C反应蛋白)测定,以更好的协助 诊断或鉴别诊断。特别是CRP与 ESR临床意义基本相似,但无E1.生理性变化
(1)正常成年男性血沉变化不大,12岁以下 男童和60岁以上男性血沉可增快,临床上以 0~20mm / h末为正常;
(2)新生儿因纤维蛋白原含量低,血沉较慢;
(3)妇女月经期血沉略快,妊娠三个月以上 血沉渐加快,直至分娩后三周逐渐恢复正常,
可能与生理性贫血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等 有关;
2、作为贫血类疾病疗效判断、治疗性试 验、病情观察的指标。
.
6
四、血小板的检测
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 [参考值] 直接计数法
(100~300)×109/L
.
7
[临床意义]
1.Plt↓ Plt<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可见于:
⑴Plt生成障碍:如再障、白血病等。
⑵Plt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
①免疫性破坏,如有Plt自身抗体(如ITP、恶性淋巴 瘤)、过敏性药物损伤(磺胺药、奎宁)、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炎症、风疹)、Plt同种抗体(新生儿Plt减 少症、输血后Plt减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性晚幼粒: 胞体直径10~ 16µm,圆形。 胞核明显凹陷 呈肾形、马蹄 形、半月形, 但其核凹陷程 度与假设核直 径之比小于 1/2,或核凹 陷程度与假设 核直径之比为 1/2~3/4,
• 胞核常偏一侧,核染色质粗糙呈小块,出现副染色质(即块状染色 质之间的空隙),核仁消失。胞质量多,浅红色,充满中性颗粒, 嗜天青颗粒少或无。
中性分叶核 粒细胞:胞 体直径1014µm,圆形。 胞核分叶状, 常分2-5叶, 叶与叶之间 有细丝相连 或完全断开, 有时核虽分 叶但叠在一 起,致使连 接的核丝被 隐蔽,这时 核常有粗而 明显的切痕;
核染色质呈较多小块,深紫红色,副染色质明显。胞质丰富,呈淡红色, 浆内充满中性颗粒。分叶核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的另一种划分标准是 核桥(即核最窄处小于最宽处的1/3)。
中性杆状核粒 细胞:胞体直 径10~15µm, 圆形。胞核凹 陷程度与假设 核直径之比大 于1/2,或核 凹陷程度与假 设圆形核直径 之比大于3/4, 形态弯曲呈粗 细均匀的带状, 也可见核呈S 形、U形或E形,
• 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副染色质明显、透亮,核两端钝圆呈深紫 红色。胞质充满中性颗粒而无嗜天青颗粒。
(二)红细胞系统
• 原始红细胞 • 早幼红细胞 • 中幼红细胞 • 晚幼红细胞 • 红细胞
原红细胞 胞体直径 15~25µm, 圆形或椭圆 形,边缘常 有瘤状突起。 胞核圆形、 居中或稍偏 于一侧,核 染色质呈紫 红色颗粒状, 核仁1-3个, 大小不一, 染浅蓝色, 边界不清楚。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 学检验血象和骨髓
象检验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 一、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 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 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一、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一) 粒细胞系统
• 原始粒细胞 • 早幼粒细胞 • 中幼粒细胞 • 晚幼粒细胞 • 杆状核粒细胞 • 分叶核粒细胞 • (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
(三)单核细胞系统
• 原始单核细胞 • 幼稚单核细胞 • 单核细胞
(四)淋巴细胞系统
• 原始淋巴细胞 • 幼稚淋巴细胞 • 淋巴细胞
(五)浆细胞系统
• 原始浆细胞 • 幼稚浆细胞 • 浆细胞
(六)巨核细胞系统
• 原始巨核细胞 • 幼稚巨核细胞 • 颗粒型巨核细胞 •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 • 巨核细胞裸核
晚幼红 细胞 胞体直 径7~
10µm, 圆形。 胞核圆 形,居 中或偏 为,占 细胞1/2 以下;
• 核染色质聚集呈正处在脱核状态。胞质量多,淡红色或灰红色,无颗粒。
• 红细胞 胞体直径平均7.2µm,两面呈微凹盘状,无核,胞质 淡红色,中央部分淡染。
• 胞质少,深蓝色且不透明,在核周围常形成淡染区(即核周胞质色 浅甚至无色);胞质中无颗粒,但因核糖核酸丰富、自行聚集而常 使胞质呈蓝色假颗粒状。
早幼红细 胞 胞体 直径10~ 18µm,圆 形或椭圆 形。胞核 圆形,居 中或稍偏 位,核染 色质浓集 呈粗颗粒 状甚至小 块状,核 仁模糊或 消失。
早幼粒细胞 胞体直 径12-25µm,较原 粒细胞大,圆形或 椭圆形,有时可见 瘤状突起。胞核大, 圆形、椭圆形或一 侧微凹陷,核常偏 一侧或位于中央; 核染色质开始聚集, 较原粒细胞粗;核 仁常清晰可见,有
时核仁模糊。
• 胞质量多或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胞质内含数量不等、大小 不一、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其颗粒分布不均匀,常近核一侧先出 现,也有少许覆盖在核上。有时在早幼粒细胞中央近核处常有高尔 基体发育的透亮区(称为初浆),呈淡蓝色或无色。
中性中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20µm,圆形。 胞核椭圆形,一 侧开始为扁平或 略凹陷,核常偏 于一侧,呈紫红 色,占胞体的 2/3~1/2;核染色 质聚集呈索块状, 核仁常无。
• 胞质量多,呈淡红、淡蓝色;内含中等量、非常细小、大小较一致、颗
粒状、分布密集、淡紫红色或淡红色的中性颗粒,中性颗粒常在近核处先出 现,而非特异性颗粒常分布于细胞边缘的胞质,由于中性颗粒非常细小,在 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各期中性粒细胞中的中性颗粒大小及形态,因此在 中性中幼粒细胞中常常只能在近核处看到均匀的浅红色区域。
• (2) 网状细胞 或组织细胞
• 为一组不同类型的细胞,细胞大小不一,形态 多样,但多数较大,直径20~50μm。胞核染紫 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无皱褶,核染色质细致 疏松呈网状结构,可有2~3个淡蓝色小核仁。 胞质丰富,淡蓝色或浅灰蓝色,形状多不规则, 无颗粒或含有多少不等的嗜天青颗粒。包括组 织细胞(幼稚巨噬细胞)、朗格罕组织细胞、 窦组织细胞、树突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 胞、Ferrata细胞、组织嗜酸细胞、造血网状支 架细胞等。其中有些细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 系统。
根据颗粒有无等 特征将原粒细胞 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为典型的原 粒细胞,胞质中 无颗粒;Ⅱ型除 具有原粒细胞的 特点外,胞质中 有少量细小颗粒。
• 原粒细胞 胞体直径10-20µ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较大呈淡紫红色, 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排列均匀、 平坦如一层薄沙,无浓集;核仁2-5个,较小,清楚,呈淡蓝色。胞 质量较少,呈透明的天蓝色或深蓝色,绕于核周,有时在近核某处 浆色较淡;颗粒无或有少许。
(七)其他细胞 P54
• (1) 肥大细胞:又称组织嗜碱细胞。 • 胞体呈圆形、椭圆形、蝌蚪状、梭形或不规则
形,长轴12~20μm。胞核小而圆,居中或偏位; 核染色质粗糙,染浅紫红色。胞质丰富,充满 较粗大、圆形、大小一致、染深紫色至深紫黑 色的嗜碱性颗粒,常有部分颗粒覆盖于细胞核 上。
• 胞质量略增多,为不透明蓝色或深蓝色,无颗粒,瘤状突起即核 周淡染区仍可见。
中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 8~15µm, 圆形。胞核
圆形、居中, 占细胞的 1/2;核染 色质凝聚呈 深紫红色索
条状或块状, 其副染色质 明显、较透 亮,宛如打 碎墨砚感; 核仁完全消
失。
• 胞质量多、无颗粒,由于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而嗜碱性物质逐 渐减少,胞质呈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蓝灰色、灰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