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 卷7含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科目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以下是历年历史科目的真题以及解析,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事件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无关?A. 虎门销烟B. 崇祯革命C. 中法战争D. 苏伊士运河开通答案:B. 崇祯革命解析:崇祯革命发生在明朝末年,与鸦片战争无直接关系。
2. 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成就?A. 推翻封建帝制B. 建立民主共和国C.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D. 建立中国共产党答案:D. 建立中国共产党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而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两者时间上有明显的差距。
3. 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内容是:A.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B.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C. 各国社会主义实践D. 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答案:B.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析: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
二、简答题:1. 中国古代“高丽贡船”通常指的是哪个国家的船只?答:高丽贡船通常指的是朝鲜的船只。
解析:高丽是古代中国对朝鲜的称呼,高丽贡船是朝鲜向中国朝贡的船只。
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开端是哪个时期?答: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之后。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学习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简要解释以下问题:1. 秦朝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改革内容及其影响。
答:秦朝在统一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其中主要包括实行郡县制,取消封建制度,推行统一货币,修筑长城等。
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建立,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等。
2.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
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革命精神。
2020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__卷5含解析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51、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年的称稷。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 多次, 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 次和10次。
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A.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C.《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D.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2、纵观中国历史,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陆地区为中心到运河为中心,再到晚清以沿海为中心的演变。
下列对此现象的述评,准确的是()阶段中心史实结论第一阶段内陆①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第二阶段运河②大运河的开通,促进洛阳、扬州成为商业都会第三阶段沿海③受工业文明击,上海等沿海新型城市兴起④经济中心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政治中心的变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统治者“无为面治”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D.商品经济的靠物发展4、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地区、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
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经济作物的扩种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5、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由东郭成阳和孔仅出面,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
汉武帝派东郭成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田官营政策。
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A.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B.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C.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D.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6、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
2020高考 历史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2:古代中国的经济
知识点2:古代中国的经济1、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
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2、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3、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4、《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井、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6、“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
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7、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
这种做法(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加剧了土地兼并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刺激了人口南迁8、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专题7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纲展示考点热度考纲解读考情趋势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本专题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宣传君主立宪,主张进行维新变法;二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对封建正统思想进行彻底批判;三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
三条线索集中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民族危亡之际,在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富有阶级特点的指导思想内容探究: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处于重要地位,尤其是维新思想考查频繁,注意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思想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近代化进程的影响,难度中等偏上形式探究: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涉及,一般在10分左右,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网络构建※※主线解读※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进行了“戊戌变法”。
虽然失败了,但是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
3.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4.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提倡思想解放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第一关真题自测·找差距1.(2017·全国卷Ⅰ·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通用版)考前三个月高考题型集训:题型七
1.(2015·济宁五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
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商君书》材料二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
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剐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他为了让民众都懂法、信法,出奇招,“南门徙木”,重金买“信”。
——摘编自《鲁力谈商鞅变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的强国理念及实践效果。
(2)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原因。
2.(2015·福州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
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与客观人平其价。
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
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
材料三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而稍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国用以足也。
(1)材料一反映北宋什么社会现象?(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3.(2015·长春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选举。
获得登记的选民共有近4 300万人,占人口总数1/10左右,这一比例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议会选举相比也不算低。
当然,除少数知识分子和热衷政治的人外,许多选民连如何运用选举权都一无所知,政治参与意识也较低。
因此,实际参选人数并不很多。
在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席位的现象。
选举结果,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
宋教仁一案曝光,引起舆论大哗,各界攻击矛头直指袁世凯。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一、历史题目1.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请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2.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简述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途径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3. 我国古代有不少重要的文化名人,其中有大量的女性文化名人。
请以你所熟知的我国古代女性文化名人为例,谈谈她的文化成就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二、解析1. "王安石变法"是指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其相位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
其内容主要包括推行新法、变通旧章、兴办学校、推行保甲制度等。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拉开了封建王朝变法的序幕、提高了官员的政治素质、加快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等。
2.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途径主要包括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科学技术的传入、西方文化影视作品的引进等。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思想文化的更新等方面。
3. 我国古代女性文化名人有很多,比如著名的诗人李清照、花钿词人辛弃疾的妻子朱淑真等。
她们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教育思想等方面。
她们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承、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女性思想观念的更新等方面。
三、总结通过对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的解析,可以看出考题偏重于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历史分析能力。
考生在备考历史科目时,应当注重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学习,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事件、重要文化名人以及其影响,提高历史文化分析能力,增强历史题目的答题技巧。
也需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通信,增强历史学科知识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进一步解析历史题目1. 关于"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解析其影响。
2020届高考历史常考题型:9.从直接民主到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西方民主政治的演变
从直接民主到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西方民主政治的演变1、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2、梭伦时期的四百人议事会和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议事会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A.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C.前者对所有公民开放,后者基于等级选出D.前者基于血缘部落选出,后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3、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
这在当时( )A.推动人文主义思潮迅速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4、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A.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D.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5、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6、“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
2020高考 历史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1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1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
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
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
“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
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2、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
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
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
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3、材料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
1615年,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历史(七)解析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2020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__卷10含解析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101、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目。
你觉得最适宜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2、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这一成就( )A.奠定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B.借助西学东渐的科技成果C.体现了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D.反映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3、《诗经》相传孔子编订。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的主要原因是( )A.《诗经》符合儒家思想理念B.符合专制集权政治的需要C.先秦诸子大多推崇《诗经》D.《诗经》相传是孔子编订4、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
这两部名著都( )A.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C.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5、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常用字在逐步简化,产生了隶书,而且隶书已经遍及楚、秦、晋诸大国,使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法律的抄写、殉葬遗册、盟誓载书等,甚至有的私人印章也以隶书为之。
但秦始皇以小篆为法定文字。
此做法()A.违背文字发展趋向B.阻碍了文化的交流C.使小篆取代了隶书D.不具有历史必要性6、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
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七)历史试卷
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七)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古人认为:为人君父不懂《春秋》,会蒙受罪魁祸首恶名;为人臣子不懂《春秋》,会因为篡狱而留下死罪的名声。
这反映古代中国A. 以儒家规范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准则B. 把《春秋》作为判断善恶曲直标准C. 将克己复礼作为评定社会道德的标尺D. 用文献经典作为维护身份等级的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孔子曲笔作《春秋》,意在维护周礼。
材料中阐述不论是“为人君父”还是“为人臣子”都不能“不懂《春秋》”,即在强调《春秋》的作用,旨在用儒家规范作为判断是非的准则。
故答案为A项。
B项,该项叙述只是表象,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孔子维护的不仅仅是社会道德而是周礼即社会秩序,排除;D项,文献经典不能真正起到维护身份等级的作用,孔子只是借此阐述儒家规范对于社会秩序维护的重要作用,排除。
2020届高考历史常考题型: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法德之间长达百年之久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辖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5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5日)材料三西欧……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德之间长达百年之久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舒曼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2、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材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制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材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
2020年2020届山东省高三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
2020年2020届山东省高三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 ”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2.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
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
这一措施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3.宋太宗说:“前代帝王昏弱,天下十分财赋未有一分入于王室”“朕今收拾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
若豪户猾民,望毫发之惠,不可得也。
”宋太宗意在A.反思唐藩镇割据的教训 B.消除“不抑兼并”的危害C.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 D.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4.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
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
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
材料表明当时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5.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月异而岁不同,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两人均认为A.政体亟须调整 B.西方技艺为末C.纲常政教为本 D.不能仅学技术6.图1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
2020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__卷7含解析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71、下面为1949—1952年中国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
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项目1949195019511952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比重1(1)8828.834(2)7156.04自产自销比重88.127(1)1757.294(3)96A.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B. 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C. 私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 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一五”计划从1951年初开始酝酿,至1955年2月基本定案,历时4年多,共编制了5次。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三—一九五七)》,至此,“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最终完成。
材料反映了( ) A.党内对实行计划经济存在分歧 B.“一五”计划有利于恢复经济C.新中国对经济建设探索的迷茫D.新中国对经济建设探索的谨慎3、1953年至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
这一措施表明( )A.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B.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成D.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4、“队里花生大丰收,一颗能榨十缸油,豆荚用来做军舰,十万军队装不够。
”这首民间歌谣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 )A.20世纪40年代末B.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末D.20世纪70年代末5、图中所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对空白的三个时间曾经发生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①实行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B.②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C.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D.以上三个事件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6、鸡毛换糖的说法最初源自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镇,是指在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
2020年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07(附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0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韶乐与武乐是流行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宫廷雅乐。
韶乐是虞舜太平之乐,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武乐是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之乐,侧重于大乱大治、述功正名。
孔子认为“武乐尽美而不尽善,韶乐则尽善尽美”。
此后各代,皆将韶乐定为国家大典音乐,无出其右。
这反映的古代政治理念是()A.注重等级B.礼法并施C.崇尚和谐D.凸显皇权25.有学者曾提到,秦始皇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繁多的兵俑?为何不用超人的神像,每座几丈高,有如今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神像?或者制造出来三头六臂,有如印度教的传统?兵马俑的这些独有特色,反映了秦朝()A.皇权的至高无上B.神权色彩明显C.按军功授予爵位D.人文气息浓厚26.唐代法律规定,土地买卖的行为必须得到家(族)长认可,同时直系亲属与邻居享有优先购买权,业主不得私自买卖。
这些规定体现了唐代()A.土地私有制受到严重冲击B.经济立法比较完善C.政府对自耕农经济的保护D.世族门阀把控经济27.明清园林是江南不可忽略的景观。
以明代为例,南浔镇有8处,双林镇有10处,藏泽镇有4处,盛泽镇有5处。
园林可以用于宴集活动,为主人博得了风雅声望,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思想活跃局面再现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市镇经济空前繁荣28.据统计,1819—1840年,西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13种;1840—1860年,新增加了12种,这些新著对世界的描绘比较具体、详细。
2020届高考历史常考题型: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欲以田賦(以田出賦),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冉有名)来,女(汝)不闻乎? 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先王以为足。
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指籍田之法)矣;若欲犯法,则苟(苟:急)而赋, 又何访焉!”——《国语·鲁语下》材料二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谶焉。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材料一中“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仲尼对季康子的主张的态度如何?2.简释材料二中“初税亩”的含义。
出现这一赋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初税亩”最初在哪里实行?实施“初税亩”的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客观后果是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材料二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地。
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清末新政在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
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
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
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
2020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 含解析
2020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古代中国的经济 (11)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17)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3)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7)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1)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33)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6)9、近代中国的经济 (44)10、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 (48)11、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55)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57)13、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58)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64)15、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66)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70)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0)18、选修内容 (81)19、史学研究 (103)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礼乐制度是强化分封制、宗法制中的等级部分,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等级、身份,题干信息与礼乐制度没有直接关系;另外,题干信息只有楚国国君熊通自立为王的一个事例,不能得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的普遍结论,排除A。
题干信息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另外,王位世袭制度当时也没有消亡,不合史实,排除B。
宗法制度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小宗服从大宗等,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宗法制度,C不正确。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71、下面为1949—1952年中国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
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B. A.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D. 私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 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一五”计划从1951年初开始酝酿,至1955年2月基本定案,历时4年多,共编制了5次。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三—一九五七)》,至此,“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最终完成。
材料反映了( )A.党内对实行计划经济存在分歧B.“一五”计划有利于恢复经济D. 新中国对经济建设探索的谨慎 C.新中国对经济建设探索的迷茫3、1953年至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
这一措施表明( )A.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B.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成D.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4、“队里花生大丰收,一颗能榨十缸油,豆荚用来做军舰,十万军队装不够。
”这首民间歌谣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A.20世纪40年代末年代70世纪D.20 年代末60世纪C.20 年代末50世纪B.20 末5、图中所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对空白的三个时间曾经发生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①实行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B.②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C.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以上三个事件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D.、鸡毛换糖的说法最初源自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镇,是指在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6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
曾经,鸡毛换年,当地工商局才为鸡毛换糖颁发了临1980糖被作为“投机倒把”的典型加以禁止,直到)廿三里镇的男劳力一到空闲,便纷纷出动,可谓盛况空前。
它反映了(时许可证。
于是,B. 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D. 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C.7、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欧美中国市场成1979年英国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年美国里根总统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1981 1979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的向右转”年代中期后,法国开始私有改革浪80中共中央发出1980年中国在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特区;20世纪加强和完善农业生化产责任制的文件潮世纪A. 2070年代中国和欧美的所有制关系都发生了质变中国改革开放是在欧美私有化改革浪潮推动下发生的B.C. 凯恩斯理论对世界经济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年代世界进入经济调整时期80、70世纪D. 20.8、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理性推进阶:感性发展阶:特系统性、主动性制度创实验性、探索性破坏旧体A.从时间看,1984年是两大阶段的分水岭B.从历程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二阶段全面展开C.从理论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从内容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刚开始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了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的中国()A. 封建等级观念已破除B. 崇洋媚外风气盛行D. 贫富差异日益缩小 C. 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10、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
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A.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B.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D. 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 C.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11、1930年5月中旬《大公报》为陕西某事连续配发了以下社评。
这反映出()《各尽我之救命责任 B. 官方赈灾力量十分有限众多报纸媒介密切关注灾情A.媒体关注政府救灾力度D. 大众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C.12、1970年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时代英雄“杨子荣”的英武雄壮、浓眉腮帮、一脸正气的相貌特征成为当时全国的审美样本;而2014年徐克导演的同名影片中“杨子荣”则亦正亦“邪”,“匪”气十足。
杨子荣“英雄”形象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B.对外开放的实施 A.社会经济的发展 D. “左”倾错误的纠正C.现代主义的流行社会经济税收制度的变化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的变革;13、税收是国家机器运行的重要基石。
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税收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赋税(役)制度的变化材料一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以来,西方各国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出“取富济贫”的政策,构建社会福利制度和征收高额累进的个人收入所得税。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推行向资本倾斜的税收和福利政策,减少对富人征税。
例如,1981年美国对收入最高的公民征收的所得税可达75%,而1989年则降到33%。
降低税率、削减福利成了里根政府的关键词。
由于削减福利,在美国常年有4000万贫穷エ人,工资极其低廉,没有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随时会被解雇。
他们朝不保夕的处境换来了里根时期的经济繁荣——摘编自胡连生等《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势研究》材料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国家和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主要是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
为规范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20世纪80年代,开始把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款,实行“利改税”。
企业在纳税后,自负盈亏。
国有企业的利润中,先征收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和地方税,税后利润再在国家和企业之间分配。
改革财税体制,是用经济手段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
从1994年起,国家进行财税、金融等方面的重大改革。
至1997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形成。
国家建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变化,国家实行减税降费政策。
2018年全年减少税费(1)3万亿元。
2019年,继续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总体减税费将达到2万亿元,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稳定市场预期。
从长远看,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稳增长、保就业,为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等(1)结合所学,从表格中任选两个变化的时段,分别分析其赋税(役)制度的变化和历史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西方国家税收和福利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指出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的实质。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变化历程。
3(.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民国时期外国传入中国的新词汇(节选)“蒸汽机”“法学”“电线”“报纸”“议院”“自由”“公司”“轮船”“天文学”“文明”“代数”“火车”“警察署”“民主”“科学”“电灯”“邮政局”“电话”“商务局”“人权”“公园”“师范”“立宪”“专科”“卫生局”“进化论”“股票”“银行”“军舰”“议员”“化学”“总统”“铁路”“生产”“政治学”“革命”“进步”“图书馆”“经济学”“民族”“冲突”“新闻馆”“电报”“实验室”“物理学”“哲学”“出版社”“社会”“共和制”“工厂”“组织”“主义”。
请从以上词汇表中提取一组(至少3个)概括出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建立中外历史关联。
(要求“列出提取的词汇,明确主题,结合史实,中外关联)答案1.B2.D3.D4.B5.C6.D7.D8.D9.C10.B11.C12.A13.选答一时段:从西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变化:从劳役地租制度向按土地征税的制度转变。
影响:增加了各国的赋税收入;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选答二时段:从十六国(十六国至北朝前期)到唐中期(北朝至唐中期)变化:从宗主豪强包揽税务到租庸调制。
影响:打击豪强地主势力,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选答三时段:从两汉时期至唐中后期(或明清时期)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依据到以土地和财产为依据。
影响:有利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税收负担;有利于税务负担的合理分配;减轻了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选答四时段:从唐中后期到明清时期变化:征收赋税由实物转向货币。
由赋役分开到合并赋役。
影响: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简化了税收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其他的选答时段,时段划分合理,与所划分的时段相对应的变化和影响分析正确,亦可得分。
(2)变化:对富人的高额税收减少,对工人的福利政策也大幅度削减。
福利政策使得政府财政支出过大。
;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的局面,年代80世纪:20原因.实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3)本题按照思维水平层次赋分:水平四:能够从三个阶段进行论述,把握阶段特征,总结归纳准确完整;史论结合,逻辑紧密;史实准确无误;语言表达准确。
水平三:能够从两个阶段进行论述,总结归纳较准确;史论结合较紧密,逻辑较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
水平二:只能从一个阶段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较紧密,逻辑较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
水平一:简单论述,没有逻辑,或只罗列史实,语言表达不准确。
14.示例:蒸汽机、火车、铁路--西学东渐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785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史蒂芬孙1815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火车运行,从此铁路交通飞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为了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发动了两次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同时西方先进的生产交通方式传入中国,19世纪60、70年代以曾国潘为首的洋务派在西学东渐思想的浪潮下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引进机器,创办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修建铁路,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进程。
综西学东渐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