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理作业3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章第2节
第三章第 2 节一、选择题1.甲图是水平搁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状况,乙图是不一样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栽种物同样部位的茎段。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A .图甲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1d)mol ·LB.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C.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同样且适合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分析 ]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此浓度生长素对根起克制作用,联合乙图知浓度应为(c- d)mol L·-1, A正确;因为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芽,则乙图中的曲线①表示根, B 错误;图甲中①②的运输是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 C 错误;丙图中的①有幼芽,产生许多的生长素,易于成活, D 错误。
2.以以下图所示,假如根 a 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10-1A 点(为 10mol ·L ) ,以下有关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 A )A .在 FC 的范围内均能促使生长B.AD 属于生长克制范围C.b 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 a 侧,相当于曲线FE 段浓度,因此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 (重力为0) ,根的生长将不一样于上图的曲折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合用于根的生长[分析 ]曲线FC段均能促使生长,CD 段克制生长; AC 段表示随浓度增大,促使作用渐渐减弱,但仍为促使;在重力作用下, b 侧生长素浓度高于 a 侧, b 侧为克制生长, a 侧为促使生长,故根向下曲折生长;在太空中,无重力作用,a、 b 双侧生长素浓度同样,根水一生长,但坐标图中各生长素浓度仍合用于根的生长。
3. (2019 信·阳高级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近似物2, 4-D 涂抹子房,获取的无子番茄果实均匀重量如表所示:2,4- D 浓度 (mg/L)05101520253035无子番茄均匀重量 (g/个 )013.526.246.553.653.743.030.2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D)A . 2,4- D 浓度超出30 mg/L ,对果实的发育起克制作用B.2,4- D 与生长素的作用成效完整同样C.2,4- D 能够促使扦插枝条生根D. 2,4- D 引诱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 30 mg/L[分析 ] 2,4-D 能促使果实的发育,所以用必定浓度2,4- D 涂抹未授粉的雌蕊柱头,可获取无子果实。
(20套)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生物(全册)课时作业同步练习附答案(打包下载)
(20套)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作业同步练习附答案课时作业1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解析】细胞外液为体细胞直接生存环境,相对于外界环境,称为内环境,主要成分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故A相当于B,而C为内环境主要组成。
细胞内液不同于细胞外液,和细胞外液构成体液,故B正确。
【答案】 B2.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解析】在内环境的各种组成成分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组织液渗透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渗;淋巴循环是单向的,淋巴汇集后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而血浆不能回流到淋巴。
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 C3.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解析】人体组织液中Na+浓度较高,K+浓度较低,O2浓度较高,细胞内液中Na+浓度较低,K+浓度较高,O2浓度较低,二者渗透压比较接近,维持组织细胞正常形态。
所以B项正确。
【答案】 B4.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解析】人体的体液是指人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的统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 C5.下图是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液体。
则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A.③B.④C.②④D.②③【解析】图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④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C项正确。
【答案】 C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解析】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A错误。
生物作业3参考答案
生物作业3
参考答案:1-5:DDDDC 6-10:ADCAA 11-15:CCDDD 16-20:DBDBB
21[答案](1)植物①细胞壁④叶绿体⑥液泡
(2)③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②、③、⑦、⑨②、③、⑦、⑨
(4)⑥液泡
(5)中心体④、⑥
(6)④叶绿体③线粒体
22[答案](1)核糖体脱水缩合
(2)abd c
(3)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3[答案](1)②细胞核基质③染色质④核仁⑤核膜
(2)⑥核孔
(3)两①内质网细胞核细胞质
(4)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代谢遗传决定性
(5)真核电子
24[答案](1)以较小的受光面积正对阳光避免被强光灼伤使叶绿体能够接受较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2)光照
(3)C
(4)可能会找不到观察对象,还可能会出现高倍镜镜头压破玻片,损坏镜头的情况
25[答案](1)2、11 细胞核4→3→7→5
(2)甲细胞中线粒体(核孔、核糖体)的数量较乙细胞多(或甲细胞与外界接触面积大,或膜面积、内质网面积大)
(3)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
高三生物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遗传物质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进行光合作用D. 合成蛋白质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A. 间期B. 有丝分裂前期C. 有丝分裂中期D. 有丝分裂后期答案:A3.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遗传物质B. 合成蛋白质C. 产生能量D. 储存能量答案:C4. 下列哪个不是细胞器?A. 核糖体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细胞核答案:D5.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 有丝分裂前期B. 有丝分裂中期C. 有丝分裂后期D. 减数分裂答案:C6.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答案:B7. 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细胞呼吸?A. 糖酵解B. 三羧酸循环C. 光合作用D. 电子传递链答案:C8.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A. 细胞数量增加B. 细胞体积增大C. 细胞功能专一化D. 细胞结构复杂化答案:C9. 细胞凋亡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引起的?A. 外部环境因素B. 内部遗传控制C. 细胞器损伤D. 病毒感染答案:B10.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A. 脂质分子B. 蛋白质分子C. 糖类分子D. 核酸分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磷脂、蛋白质12. 细胞周期可以分为______期和______期。
答案:间期、有丝分裂期13. 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______。
答案:ATP14.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基因15.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的细胞死亡方式。
答案:程序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答案: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有丝分裂期。
间期是细胞生长和DNA复制的阶段,分为G1期、S期和G2期。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第三天作业人教版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三生物 寒假作业 第三天作业 人教版1.组成DNA 的结构的大体成份是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A .①③④⑤B .①②④⑥C .②③④⑤D .②③④⑥二、(07广东)10.下列关于DNA 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细胞有丝割裂间期,发生DNA 复制B .DNA 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 分子C .DNA 双螺旋结构全数解链后,开始DNA 的复制D .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 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3. 关于右图DNA 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 .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B .②处的碱基缺失致使染色体结构的变异C .把此DNA 放在含15N 的培育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 的DNA 占3/4D .该DNA 的特异性表此刻碱基种类和(A+T )/(G+C )的比例上4(2010山东高考)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育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育基中继续割裂至后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散布情况是A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被标记D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5(07天津理综)1.下列关于细胞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B .基因的表达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C .基因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D .DNA 分子通过复制后,子代DNA 分子中(C+T )/(A+G )=1六、(08朝阳)3.若DNA 分子上某一段编码多肽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TACGCCCAT ,而tRNA 所携带的氨基酸与反密码子的关系如下表反密码子 AUG UAC CAU GUA CGG GCC所带的氨基酸 a b c d e f试问未来合成蛋白质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为A .a-b-cB .b-f-cC .d-e-fD .d-b-f7.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①核DNA →核DNA ②合成RNA 聚合酶 ③mRNA →蛋白质④K +自由扩散进入细胞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⑦ A.①③⑤⑦B.②④⑥C. ①③⑥D. ②③⑥ 八、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G C A T A T G C A T A T 15N 14N ③ … … … …A.图1中c阶段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基因突变,d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图2中的温度在b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活性较低C.图3中bc段和de段的转变都会引发C3含量下降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割裂和减数割裂中是不同的9.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进程图解,“→”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基因表达的进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mRNA、核糖体、肽链B.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DNA聚合酶C.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进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D.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能催化CO2+C5→2C3反映的进程,由此推测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10.含有32P或是31P的磷酸,二者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以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3】(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3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8·上海六校联考)下图显示一个传出神经元。
该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冲动会达到效应器B.冲动会达到脑部C.冲动会达到Y处的感受器D.在Z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解析】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了效应器。
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兴奋能够传到Y处的效应器,也能传到Z,但不能传到上一个神经元,不能传到脑部。
Z处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 A2.(2018·承德高二联考)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是( )A.①→④B.②→③C.③→② D.④→①【解析】神经纤维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外负内正,静息状态电位为外正内负。
【答案】 A3.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小【解析】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表现为钾离子由膜内流向膜外。
【答案】 C4.(2018·济南检测)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A.①→②B.③→④C.②→① D.④→③【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而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向突触前膜。
【答案】 B5.(2018·海南高考)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析】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正确;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B错误;神经细胞内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C 错误;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错误。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3】(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3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2·上海六校联考)下图显示一个传出神经元。
该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冲动会达到效应器B.冲动会达到脑部C.冲动会达到Y处的感受器D.在Z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解析】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了效应器。
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兴奋能够传到Y处的效应器,也能传到Z,但不能传到上一个神经元,不能传到脑部。
Z处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 A2.(2013·承德高二联考)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是( )A.①→④B.②→③C.③→② D.④→①【解析】神经纤维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外负内正,静息状态电位为外正内负。
【答案】 A3.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小【解析】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表现为钾离子由膜内流向膜外。
【答案】 C4.(2012·济南检测)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A.①→②B.③→④C.②→① D.④→③【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而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向突触前膜。
【答案】 B5.(2012·海南高考)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析】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正确;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B错误;神经细胞内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错误。
2020-2021学年新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时分层作业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感受器C [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由此判定C项正确.]2.在奥运会期间某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医生喷涂外用麻醉药处理其伤处,使他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以便能继续比赛。
该药物作用的结构最可能是( )A.神经中枢B.突触C.感受器D.效应器C [外用药物作用于皮肤,A、B错误;外用麻醉药物若作用于效应器,则肌肉无法完成反射活动,D错误。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一个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含两个神经元C.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D.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进行双向传导D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A正确;一个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含两个神经元;B正确;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C正确;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错误。
]4.如图是没有绘完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方框中没有绘出的结构名称:D____________、E__________。
(2)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此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3)如果此图代表缩手反射的示意图,则图中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为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
如果A受到损伤,则反射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受测者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感受到疼痛。
高中苏教版生物必修3作业:第一、二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生物个体的稳态 章末测评 【含解析】
章末综合测评(一)(含第一、二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藏羚羊价格昂贵,昔日数万只藏羚羊一起奔跑的壮观景象,如今再也见不到了。
藏羚羊变成濒危物种的原因是()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B.掠夺式的捕杀C.外来物种的侵入D.A和BD[藏羚羊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及人类对藏羚羊的掠夺式捕杀。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减少B.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入淋巴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C.过敏反应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所引起的D.因寒冷刺激,下丘脑中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并合成、分泌有关激素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A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毛细淋巴管受阻均可导致组织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B正确;过敏反应只发生在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C正确;冷觉感受器位于皮肤,D错误。
]3.如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体液。
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蛋白质B.人体剧烈运动后,B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C.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O2较多D.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高C[血浆(B)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A错误;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中的pH将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静脉端与动脉端相比,血浆中的葡萄糖因不断消耗而降低,O2因不断进入血浆而增多,C正确;饱饭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下降,所以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D 错误。
高中苏教版生物必修3作业:2.3.1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 【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六)(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下列有关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描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由兴奋状态转为静息状态后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Cl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过程中,Na+大量进入突触后膜内D.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等)需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C[神经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静息状态后,膜内外仍有离子进出,A错误;Na+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组织液中NaCl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基本不变,B错误;Na+大量进入突触后膜内,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C正确;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等)需经组织液运输作用于突触后膜而发挥作用,D错误。
]2.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B.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C.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动作电位产生时Na+流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在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接受刺激后,由于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Na+是通过蛋白质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内部的,该过程不消耗能量,A、D正确。
处于离体状态的神经纤维,中间部位给予刺激,兴奋可双向传导,B正确。
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C错误。
]3.如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②和①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兴奋只能由③传导到④,而不能反过来传导C.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D.⑥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根据突触的结构可知,①是受体,②是神经递质,③是突触后膜,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然后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地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或者抑制;突触间隙的实质是神经细胞间隙,其中的液体为组织液;突触小泡来自于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
新高考生物专题训练3—遗传: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学生版含答案详解)
训练(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湖南省娄底模拟)从格里菲思到艾弗里再到赫尔希和蔡斯,前后历经24年,人们才确信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若将S型细菌的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只能得到一种菌落C.艾弗里的实验思路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思路相同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时,检测到沉淀物中具有较高的放射性,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2.(2021广东省广州综合测试)下列有关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与尿嘧啶的数量相等B.在脱氧核苷酸长链中,连接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是氢键C.在骨骼肌细胞中,DNA分子数随线粒体数增加而增加D.饥饿时,人体肝脏细胞中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大量表达3.(2021河北省模拟)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分子晶体衍射图谱,解析出经典的DNA 双螺旋类型(B-DNA),后续人们又解析了两种不同的DNA双螺旋类型(A-DNA和Z-DNA),它们的螺旋直径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Z-DNAB.不同的双螺旋类型中,基因的转录活跃程度不同C.三种双螺旋类型DNA双链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推测在生物体内DNA双螺旋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4.(2021山东省聊城一模)2020年2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 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
该研究发现,含有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能够通过直接结合甲基化酶SUV420H1,促进核小体上的组蛋白H4的第二十位氨基酸发生二甲基化修饰。
而带有二甲基化修饰的H2A.Z核小体能进一步招募复制起始位点识别蛋白ORC1,从而帮助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小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一个DNA分子上只可能含有一个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C.开发抑制甲基化酶SUV420H1活性的药物,可以用作肿瘤的治疗D.在T细胞中破坏该调控机制后,T细胞的免疫激活也会受到抑制5.(2021山东省百师联盟二轮联考)如图所示为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是4条脱氧核苷酸链,DNA聚合酶只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核苷酸链的3′端,不能将脱氧核苷酸片段进行连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可知,DNA复制过程需要引物、DNA连接酶B.若图中脱氧核苷酸甲链中(A+G)/(T+C)=m,则丙链中(T+C)/(A+G)=1/mC.如图过程中可以体现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体内可进行图示过程和转录、翻译过程6.(2021湖北省大联考)某植物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如下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
【苏教版】2018学年生物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3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含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三)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原因是()【导学号:85732025】A.机体产热大于散热B.机体产热小于散热C.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D.体内物质代谢速率比变温动物快C[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作用下维持稳定,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是相等的。
]2.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B[人体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因此,无论是体温低于或高于正常值,都同时具有产热和散热过程。
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调节需要神经和激素共同参与调节。
]3.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增加B.皮肤血管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人体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冷觉感受器会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故A错误;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增加产热,故B正确;汗腺分泌减少,故C错误;酶活性不变,故D错误。
]4.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85732026】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C[通过神经调节,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都有通过调节汗腺分泌量和血流量来调节散热,A错误;从甲到乙和从丙到丁都表示散热,B错误;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正确;在寒冷环境中,通过体液调节加强产热,D错误。
高三生物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构成的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固定的C. 细胞膜是完全不透水的D.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只起到装饰作用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B. 葡萄糖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C3.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B. 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C. 遗传物质只存在于细胞核中D. 遗传物质可以自我复制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绿色植物B. 藻类C. 动物D. 细菌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呼吸的类型?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光合作用D. 糖酵解答案:C6. 下列关于酶的描述,正确的是:A. 酶是一类蛋白质,可以催化生化反应B.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但不受pH值影响C. 酶的活性只受温度影响D. 酶是一类催化剂,但不是蛋白质答案:A7.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有丝分裂期B. 间期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的时期C. 有丝分裂期是细胞核分裂的时期D. 细胞周期只发生在分裂细胞中答案:D8.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适用于有性生殖B.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适用于所有生物C.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适用于人类D.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不适用于植物答案:A9.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的改变B. 基因突变可以是自然发生的C. 基因突变可以是有益的D.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答案:D1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物进化是物种逐渐适应环境的过程B. 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C. 生物进化是随机的D. 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自然选择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由_________层的流动性决定的。
高三生物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能量B. 进行光合作用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D. 调节物质进出细胞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核糖体C. 细胞壁D. 高尔基体3.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A. 机械能B. 电能C. 化学能D. 热能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A. 减半B. 不变C. 增加一倍D. 随机变化5. 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功能是:A. 提供能量B. 储存遗传信息C. 构成细胞骨架D. 催化化学反应6.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的物理特性?A. 弹性B. 导电性C. 热传导性D. 光反射性7.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主要负责:A. 细胞间识别B. 细胞内物质的储存C. 细胞内物质的合成D. 细胞内物质的分解8.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A. 磷脂分子B. 蛋白质分子C. 糖蛋白D. 胆固醇9. 细胞分裂的类型包括:A.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 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10.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1. D2. C3. C4. B5. B6. B7. A8. A9. B 10.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细胞膜上的_________是细胞间识别和信号传递的关键。
12. 细胞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的特点是_________。
13.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叶绿体中的_________吸收。
14.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碱基对组成。
15.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_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11. 糖蛋白 12. 染色体数目不变 13. 叶绿素 14. 腺嘌呤(A)、胸腺嘧啶(T) 15. 有丝分裂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17. 描述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有丝分裂过程。
2021-2022高二生物苏教版选修3课后作业:3.1 受精和胚胎发育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胚胎工程第一节受精和胚胎发育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精子形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精子细胞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B.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C.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D.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状,叫作原生质滴,原生质滴中存在中心体解析:精子细胞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中心体演化为精子的尾,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其他物质浓缩成原生质滴。
答案:D2.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于()A.排卵前后,在卵巢内B.受精前,在卵巢内C.排卵前后,在输卵管内D.受精时,在输卵管内解析:雌性动物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动物排卵前后完成,在卵巢内进行,其结果是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
答案:A3.精子发生过程没有、卵子发生过程具有的特点是()A.实现核遗传物质的平均安排B.实现细胞质遗传物质的非平均安排C.中心体、高尔基体有变形过程D.细胞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解析:“实现核遗传物质的平均安排”和“细胞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是精子发生过程和卵子发生过程的共同特点。
实现细胞质遗传物质的非平均安排是卵子发生过程特有的特点,中心体、高尔基体有变形过程是精子发生过程特有的特点。
答案:B4.下列不属于受精阶段所发生的反应的是()A.顶体反应B.透亮带反应C.卵细胞膜反应D.妊娠反应解析:A、B、C都是受精阶段所发生的反应,而妊娠反应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个体的生理反应。
答案:D5.下列关于精子形成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在睾丸内B.曲细精管中由精原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形成精子细胞C.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D.哺乳动物的精子外形可分为头、颈和尾三大部分解析:精原细胞中的一部分染色体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细胞。
答案:B6.在下图所示的过程中,哪一大事在2~9阶段均没有发生?()A.细胞体积减小B.细胞会渐渐年轻C.细胞有丝分裂D.细胞分化解析:图中2~9阶段表示的是胚胎发育过程,胚胎发育是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过程。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三同步课时作业3.2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三同步课时作业(10)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1.下列关于小鼠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在获能液中于37℃、5%CO2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使精子获能B.小鼠的体外受精技术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步骤C.分割的胚胎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发育成的个体没有形态学差异D.注射到囊胚腔中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参与个体器官的发育2.下列有关体外受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B.可从雌牛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受精C.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是卵细胞膜反应D.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子才能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3.如图表示通过体外受精培育牛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获取的卵母细胞需镜检,若其成熟才可用于②过程B.获取的精子经获能后才能进行体外受精C.②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D.③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4.体外受精常采用的采卵方法有( )①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从输卵管冲取卵子②化学诱导法③电刺激法④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⑤从屠宰场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⑤D.②③④5.下列是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的相同点的是( )A.人工授精能更有效地发挥优良公畜的优良特性B.体外受精能更有效地发挥母畜的繁殖潜能C.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的本质相同D.人工授精的精卵结合过程发生在母畜体内,而体外受精的过程发生在母畜体外6.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光照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7.以下是制定并研究设计的“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其中正确的顺序应是( )①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②精子的采集和获能③受精卵培养④体外受精⑤胚胎的早期培养A.①②⑧④⑤B.①②④⑤③C.①②④③⑤D.①②⑤④③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冲取的卵子,不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就能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受精B.猪的精子在体外获能时,常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中诱导C.MⅡ中期的卵子和获能精子,一般都可以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D.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人的体外受精胚胎,可在8~16个细胞阶段时移植9.如图为基因编辑猪的培育流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收集卵母细胞时可对1号猪进行超数排卵处理B.分离培养2号猪的细胞时需要用到胰蛋白酶C.对3号猪应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4号猪与2号猪的性状完全相同10.下列有关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小鼠输卵管获取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精子结合B.对于牛、羊等动物的精子,常采用化学法进行获能C.早期胚胎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成分相同D.早期胚胎培养形成的胚胎可移植到母体内发育成试管动物11.“虎狮兽”是雄虎的精子和雌狮的卵子“体外受精”而产生的,该“体外受精”的过程是( )①采集雌狮卵子②收集雄虎的精子③卵母细胞的人工培养④精子获能处理⑤获能精子和成熟卵子在受精液中共同培养⑥精子用CaCl2处理⑦卵母细胞用一定浓度肝素溶液处理⑧体外受精⑨受精卵培养A. B.C. D.12.下列关于卵母细胞采集、精子获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于大家畜或大型动物,可以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B.从输卵管中冲取的卵子,可以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C.活体采卵对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具有重要意义D.野生或经济动物收集精子的方法多采用手握法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精子在获能液中培养的目的是使精子获能,其培养条件应符合动物细胞培养要求,A 正确;小鼠的体外受精技术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步骤,B正确;虽然分割的胚胎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环境也会对胚胎的发育产生影响,导致发育的个体出现形态学差异,C错误;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注射到囊胚腔中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参与个体器官的发育,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过Nernst 方程计算下列离子的平衡电位钾:L mml K i /140][=+
L mml K o /5.2][=+钠:L mml Na i /10][=+,L mml Na o /120][=+氯:
L mml Cl i /5.1][=-,L mml Cl o /5.77][=- 取温度为C 020 解:i o K K K ZF RT E ][][ln ++=,当温度为C 020时,上式变为i o K K K E ][][log 5810++=,
求解得到钾离子的平衡电位为-101.4mV ;同理可得mV E Na 6.62=,mV E Cl 4.99=
2、说明++-K Na 泵的作用及其不平衡转运产生的重要后果。
答:在静息状态时,虽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钾离子低,但驱动力是高的,因此,钠离子的内流,可以近似地看成钾离子的外流。
这种流动在短期内不会对膜电位产生影响,但如果没有+
+-K Na 离子泵的作用,一段时间后,膜内外的离子浓度梯度会发生变化,电位将趋于零。
静息电位的梯度是由++-K Na 离子泵来维持的。
泵对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转运是不平衡的,每水解一分子的A TP ,通常转运3个钠离子出细胞,转运2个钾离子入细胞,这种不平衡的转运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后果:
1、产生了净电荷的跨膜转运,因而说++-K Na 离子泵是生电的,由泵产生的电流使膜超极化。
2、由于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被动移动是不等的,为了维持浓度梯度,钠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内流必须等于泵产生的外流。
3、由于可通透离子在电化学梯度的作用下跨膜做被动转运,但细胞内的大的阴离子不能做跨膜转运,如果没有泵的作用,离子本身的分布将造成细胞内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外,水将逆着渗透梯度进入细胞内。
由于泵的有效转运,平衡了细胞内外离子的不均衡分布,使细胞维持稳定的渗透压。
3、简述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答:根据Hodgkin 、Huxley 和Katz 的离子学说,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可以概括为如下几要点:
1、处于静息状态时时,由于细胞内、外存在着各种离子的浓度差(如1,,-++Cl K Na
,有机离子
-A 等),o i i o K K Na Na ][][,][][++++>>>>,而膜对这些离子通透性不同,0,,≈>>>>A Cl K Na K P P P P P ,使得轴突膜内外维持着-70mV 的静息电位。
2、当轴突受到电刺激是,膜产生去极化,使得膜对钠离子、钾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
首先是钠离子的电控门通道活化,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大增强,
Cl Na K Na P P P P >>>>, ,允许钠离子大量涌入,使膜内电位变正,这更加速了膜的去极化。
这种再生式的正反馈,产生很大的内向Na I ,使得膜爆发式的去极化,出现超射,这便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相。
3、紧接着钠离子通道失活,使得向内Na I 下降。
4、钠离子通道失活化的同时,钾离子通道活化,钾电导大大增加,
Cl K Na K P P P P >>>>,,钾离子外流形成很大的外向K I ,这就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相。
5、依靠膜上的钠泵(
ase ATP K Na --++)完成排钠离子,摄入钾离子的任务,维持膜内外离子浓度差,从而恢复静息水平。
4.查阅相关资料,阐述突触的结构、分类以及信号传导过程。
1.突触的结构 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
突触前神经元的末稍分成许多分支,每个分支的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和囊泡(突触小泡),囊泡内含有高浓度的神经递质,在突触后膜上,有丰富的特异性受体(化学性门控式通道)。
2.突触的分类 根据接触部位,可分为轴突-胞体、轴突-树突与轴突-轴突三种类型的突触;按突触传递对突触后神经元影响,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1)电突触及电传递
电突触的结构基础为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
在两个神经元紧密接触的部位,两层膜仅隔2~3nm ,膜上有沟通两细胞胞浆的水相通道蛋白,允许带电离子和其它小分子物质通过,称为电传递。
电突触传递的特点是:兴奋传递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双向性传递。
电传递主要在同类
神经元之间发生,其功能在于促进其同步活动。
(2)非突触性化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仍然靠神经末稍释放神经递质实现,不过这种信息传递不在典型的突触结构进行。
该传递的突触前神经末稍分支布满了呈念珠状的曲张体,内含装有递质的囊泡。
递质释放后,经细胞外液扩散,弥散地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发挥调节效应。
这种无特定突触结构的化学信息传递,称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由于此类突触不存在突触的对应支配关系,调节范围较广,作用较为弥散。
(二)化学突出传递的过程
(1)兴奋性突触
在兴奋性突触,突触传递经过以下几个步骤:①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末稍;②突触前膜去极化,Na+内流时,Ca2+通道也开放、Ca2+内流;③Ca2+内流使突触小泡前移与前膜接触、融合;④小泡内兴奋性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入突触间隙;⑤兴奋性递质经过突触间隙的扩散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提高了突触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特别是Na+的通透性,引起Na+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局部去极化。
这种局部去极化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因而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EPSP的大小决定于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的数量,当突触前神经元传来神经冲动数量增加(发生时间总和)或参与活动的突触数目增多(发生空间总合)时,EPSP就可总和起来,当增大到阈电位水平时,便可在突触后神经元的轴丘处诱发动作电位,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继而把信息传递下去。
(2)抑制性突触
在抑制性突触,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可提高突触后膜对Cl-和K+通透性,尤其是Cl-,Cl-的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局部超级化,进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下降,称之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IPSP与EPSP在时程上相似,但使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距离阈电位更远,因而更难发生动作电位。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神经元常与其它多个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在一个神经细胞体上有着大量的突触,可能同时有很多冲动集中于该神经元,在兴奋性突触处产生EPSP,在抑制性突触处产生IPSP,这个细胞的兴奋性变化最终决定于这些局部电位的总和。
(三)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运动神经元轴突末稍与骨骼肌之间形成的信息传递部位,称为神经肌接头。
这种接头的信息传递过程,和突触处的信息传递非常类似。
⒈神经肌接头的结构特点运动神经元轴突末稍在接近骨骼肌时先失去髓鞘,以裸露的轴突末稍嵌入肌细胞的凹陷内,该凹陷的肌细胞膜称终板膜,轴突末稍的膜形成接头前膜,二者之间有约15~50nm的接头间隙。
终板膜有N2型乙酰胆碱受体。
一个运动神经元轴突末稍大约含有30万个囊泡,每个囊泡中有约5000~10000个乙酰胆碱(ACh)分子。
⒉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安静状态运动神经元末稍大约只有少数囊泡随机进行释放,通常不足以引起肌细胞的兴奋。
当神经冲动到达时,神经末稍即进行量子式地释放,大量的ACh进入接头间隙,ACh扩
散到终板膜时,与膜上的N2型ACh受体结合,使终板膜对Na+、K+、Ca2+(少量)的通透性增加。
由于Na+内流超过K+外流,总的结果是使终板膜原有的静息电位减小,导致终板膜去极化,这种去极化电位,称为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以电紧张扩布的形式影响其邻近的肌细胞膜,使之去极化。
当邻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便爆发动作电位并扩布到整个肌细胞,引起肌细胞收缩,从而完成神经和骨骼肌之间的信息传递。
⒊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可看作广义的化学突触传递。
终板电位类似于EPSP,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①终板电位虽没有“全或无”的特性,其大小与运动神经末稍释放的ACh成正变关系,但在运动神经元一次神经冲动时释放的ACh使终板电位幅度明显超过30mv,足以引起肌细胞的兴奋,即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1:1的。
这点和中枢神经系统内EPSP必须经过总和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不同。
②每次神经冲动释放的ACh,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存在于接头间隙和接头后膜上的胆碱酯酶降解。
许多因素都可影响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例如肉毒杆菌毒素能阻滞神经末稍释放ACh;黑寡妇蜘蛛毒则促进神经末稍释放ACh(结果导致ACh耗竭);中药川楝皮提出的川楝素也可阻断ACh释放。
另一些因素影响接头后过程,例如:美洲箭毒和α-银环蛇毒可阻断终板膜上N2型受体,从而阻断接头传递,起松驰肌肉的作用。
重症肌无力患者,现认为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抗体破坏了终板膜上N2型受体,从而导致神经-肌肉传递障碍,出现肌收缩无力;此外,接头间隙的胆碱酯酶的活性变
化也会影响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