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移动通信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课件
03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
网络架构与组成
网络架构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多个基站组成,每个基站覆盖一个蜂窝小区,小区之 间通过交换机和传输网络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架构。
组成元素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终端、基站、交换机、传输网络等组成,各部分 协同工作,实现无线通信。
网络规划与优化
网络规划
工作原理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将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 区由一个基站负责信号覆盖,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
工作流程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用户注册、位置更新、呼 叫建立和释放等过程,涉及多个网元之间的交互和协同工作 。
0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多址接入技术
A
频分多址(FDMA)
将频带分成若干个小的频带,每个用户占用一 个小的频带,通过频带进行通信。
详细描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还提供 了多媒体业务,包括音频和视频内容的传输。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欣赏音乐、观看 视频、进行视频通话等,享受更加丰富的多 媒体体验。
物联网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支持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数据传输,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 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还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支持各种物 联网设备的接入和数据传输。通过蜂窝网络,物联网设备 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数据采集、智能控制等功能,为智能 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05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趋势
5G技术发展与趋势
5G技术发展
5G技术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一代,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优势,能够 满足未来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5G发展趋势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的应用出 现,推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蜂窝移动通信概论》课件
B
C
用户设备(UE)
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用于实现 用户与网络的通信连接。
运营支撑系统(OSS)
包括计费、管理、维护等系统,用于保障网 络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D
02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 种因素的影响,如大气、地形、 建筑物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无线 电波的传播路径和衰减程度。
无线电波频段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常工作在低 频和高频频段,不同的频段具有 不同的传播特性和穿透能力。
无线电波传播模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无线电波 的传播特性,需要建立无线电波 传播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估 算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度。
无线信道与多径衰落
01
无线信道特性
无线信道不同于有线信道,其传播特性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无线信道
未来展望
随着5G技术的普及,语音业务将进一 步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和 多媒体交互。
数据业务
概述
数据业务是蜂窝移动通信中最 为重要的业务之一,提供互联
网接入和数据传输服务。
技术特点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支持高速 数据传输和移动互联网应用。
发展历程
从2G时代的文本传输到4G时代 的视频流媒体,数据业务经历 了爆炸式增长。
《蜂窝移动通信概论 》ppt课件
目录
• 蜂窝移动通信概述 •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 蜂窝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 • 蜂窝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蜂窝移动通信概述
蜂窝移动通信定义
01
蜂窝移动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技 术,通过无线电波在移动用户之 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网络之间建 立通信连接。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课件
频率管理
合理分配和调度频率资源 ,提高频谱利用率。
接入控制
决定新用户是否可以接入 网络,防止网络拥塞。
移动性管理技术
STEP 01
位置管理
STEP 02
切换控制
跟踪移动终端的位置,更 新其位置信息。
STEP 03
接入认证与鉴权
验证用户的身份和权限, 确保网络安全。
当移动终端跨越不同小区 时,确保通信不中断。
体播放等。
Part
03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多址接入技术
频分多址(FDMA)
将频带分成多个子频带,每个用 户在特定子频带上进行通信。
空分多址(SDMA)
通过空间分隔来区分不同用户, 利用天线阵列实现。
时分多址(TDMA)
将时间轴划分成多个时隙,不同 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隙上传输。
码分多址(CDMA)
3
核心网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鉴权、漫游控制、业 务控制和网络管理等。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 最终用户设备,负责提供语音、 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使用界面。
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等,具有无线通信模 块和用户界面,能够接收和发送
无线信号。
终端设备的主要功能包括语音通 话、数据传输、短信收发和多媒
高服务质量需求问题
总结词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丰富和用户需 求的不断提高,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需要 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需求。
VS
详细描述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需要提供高速、可靠和 实时的通信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 了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 的服务质量保障措施,如流量控制、拥塞 控制和动态调度等。同时,还需要不断优 化网络架构和协议,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稳 定性。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ppt课件
4×3复用方式:每4个基站为一区群,每个基站分 成3个120°扇区,共需12组频率。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4. 直放站技术
在组网时,出于经费或地形地物等方面的考虑,会出现 无线电波覆盖不到的地区,称之为盲区或死区,如图所示。 为了实现整个服务区内的通信,使死区变活,消除盲区,通 常在适当的地方建立直放站,以沟通盲区和死区内的移动台 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f2
BS
MS1 R
服务区
R f3
f4
MS2 R
大区制移动通信示意图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1. 大区制
TX:25~200W
30 200m
~
TX:10~25W
TRX
TRX
BS
MS
覆盖半径 25~45km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大区制特点:
⑴ 系统及控制简单 ⑵ 容量小 例:设大区制系统共有12个频道(信道ch:channel), 每信道可容纳10个移动用户,求系统用户容量。 解:
并采用三个互成120°扇形覆盖的定向天线,分别覆盖三个 相邻小区的各1/3区域,每个小区由三幅120°扇形天线共同 覆盖,如图(b)所示。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无线小区的两种激励方式 (a) 中心激励;(b) 顶点激励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3. 无线小区模型的确定
目前GSM网络广泛采用的无线小区模型有 4×3复用方式和3×3复用方式等。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多信道共用方式如图(b)所示。在这种方式下, 该小区内的10个信道被110个用户共用。当k(k < 10) 个信道被占用时,其他需要通话的用户可以选择剩 下的(10-k)中的任意一个空闲信道通信。因为任何 一个移动用户选择空闲信道和占用空闲信道的时间 都是随机的,所以,所有10个信道被同时占用的概 率远小于一个信道被占用的概率。因此,多信道共 用方式可大大提高信道利用率。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4. 直放站技术
在组网时,出于经费或地形地物等方面的考虑,会出现 无线电波覆盖不到的地区,称之为盲区或死区,如图所示。 为了实现整个服务区内的通信,使死区变活,消除盲区,通 常在适当的地方建立直放站,以沟通盲区和死区内的移动台 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f2
BS
MS1 R
服务区
R f3
f4
MS2 R
大区制移动通信示意图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1. 大区制
TX:25~200W
30 200m
~
TX:10~25W
TRX
TRX
BS
MS
覆盖半径 25~45km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大区制特点:
⑴ 系统及控制简单 ⑵ 容量小 例:设大区制系统共有12个频道(信道ch:channel), 每信道可容纳10个移动用户,求系统用户容量。 解:
并采用三个互成120°扇形覆盖的定向天线,分别覆盖三个 相邻小区的各1/3区域,每个小区由三幅120°扇形天线共同 覆盖,如图(b)所示。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无线小区的两种激励方式 (a) 中心激励;(b) 顶点激励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3. 无线小区模型的确定
目前GSM网络广泛采用的无线小区模型有 4×3复用方式和3×3复用方式等。
第2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多信道共用方式如图(b)所示。在这种方式下, 该小区内的10个信道被110个用户共用。当k(k < 10) 个信道被占用时,其他需要通话的用户可以选择剩 下的(10-k)中的任意一个空闲信道通信。因为任何 一个移动用户选择空闲信道和占用空闲信道的时间 都是随机的,所以,所有10个信道被同时占用的概 率远小于一个信道被占用的概率。因此,多信道共 用方式可大大提高信道利用率。
第三章 蜂窝移动网络.ppt
通俗地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科技,它以分 组交换技术为基础,用户通过GPRS可以在移动状态下 使用各种高速数据业务,包括收发E-mail、进行 Internet浏览等 。
GPRS与GSM
是一种基于GSM的新的传输服务;大大加强和简化对 分组数据网络(如Internet)的无线接入能力。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 Center)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Visited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 鉴权中心(AC- Authetication Centre ) 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Equipment Identify Register) GSM业务控制实体(gsmSCF)
VLR:
是一个数据库,与一个或多个MSC相连,负责存储MSC管辖 区域范围内移动用户的注册信息(例如用户号码,所处位置 区的识别,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通常VLR与MSC合 设于一个物理实体。
GSM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
HLR:
归属位置寄存器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数 据中心系统,它存储着固定区域内归属所有移 动用户的位置信息、业务数据、帐户管理等信 息。通过七号信令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其它功能 实体(如MSC、VLR)进行信息的交互,可实时 地提供对用户位置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及实现 一系列业务操作,完成移动通信网中用户移动 性管理。
TCAP,上层协议为MAP。L接口上层协议为CAP。
GSM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
MS
BTS
BSC
CM MM
第3层 第2层 第1层
RR
LAPDm 物理层
RR LAPDm 物理层
GPRS与GSM
是一种基于GSM的新的传输服务;大大加强和简化对 分组数据网络(如Internet)的无线接入能力。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 Center)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Visited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 鉴权中心(AC- Authetication Centre ) 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Equipment Identify Register) GSM业务控制实体(gsmSCF)
VLR:
是一个数据库,与一个或多个MSC相连,负责存储MSC管辖 区域范围内移动用户的注册信息(例如用户号码,所处位置 区的识别,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通常VLR与MSC合 设于一个物理实体。
GSM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
HLR:
归属位置寄存器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数 据中心系统,它存储着固定区域内归属所有移 动用户的位置信息、业务数据、帐户管理等信 息。通过七号信令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其它功能 实体(如MSC、VLR)进行信息的交互,可实时 地提供对用户位置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及实现 一系列业务操作,完成移动通信网中用户移动 性管理。
TCAP,上层协议为MAP。L接口上层协议为CAP。
GSM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
MS
BTS
BSC
CM MM
第3层 第2层 第1层
RR
LAPDm 物理层
RR LAPDm 物理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户共同使用并且仍能满足服务质量的信道利用技术。 越区切换 当正在通话的移动台进入相邻无线小区时,业务信道 自动切换到相邻小区基站,从而不中断通信过程。
移动通信无线服务区由 许多正六边形蜂窝小区 覆盖而成,通过接口与 公众通信网(PSTN、 PSDN)互联。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 交换子系统(SS)操作 维护管理子系统 (OMS) 基站子系统(BSS)移 动台(MS)是一个完整 的信息传输实体
大容量的小区制 频率复用 将覆盖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 ,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服 务于本小区,但各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 带来同频干扰的问题
大容量的小区制
小区制的概念 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 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10公里左右,在每个小区设 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组成
BSS
基站
基站
用户变成 漫游者
SS7
MSC1 (归属移动交换中心)
SS
PSTN
BSS
MSC2 (访问MSC) SS
OMS
图2-1 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各子系统功能
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交换子系统(SS)共同建立 呼叫。
BSS提供并管理移动台和SS之间的无线传输通道 SS负责呼叫控制功能,所有呼叫都经由SS建立连接
中心激励小区:安置在小区的中心 顶点激励小区:安置在六边形顶点之中的三个上
实际形状
由于地形地貌、传播环境、衰落形式的多样性,小 区的实际无线覆盖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基站发射机位置
激励方式一般分为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全向辐射天线基站
120°扇形辐射天线基站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第二章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1 蜂窝小区的概念和特点 2.2 信道切换策略 2.3 干扰和信道容量 2.4 电信业务流量与服务等级
内容
2.1 蜂窝小区的概念和特点
实现系统在其覆盖区内良好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这样的通信网就是移动通信网。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蜂窝式组网理论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组成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图示 各子系统功能
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 小功率发射
一个较低功率的发射机服务一个蜂窝小区,在较 小的区域内设置相当数量的用户 频率复用
蜂窝系统的基站工作频率,由于传播损耗提供足够 的隔离度,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基站可以重复使 用同一组工作频率
优点:缓解了频率资源紧缺,增加了系统容量 缺点:同频干扰
蜂窝式组网理论
多信道共用 由若干无线信道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为大量的用
操作维护管理子系统(OMS)负责管理控制整个移动 移动台(MS)由移动终端设备和用户数据两部分组
用户识别卡(SIM)与移动终端设备分离,用于存放用户数 据
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解决频率资源有限和用户容量问题
区域覆盖方式
小容量的大区制 一个基站覆盖整个服务区,发射功率要大利用分集接收 等技术来保证上行链路的通信质量 只能适用于小容量的通信网
r
3 3r 2 4
r
1.3r2
2r
3r
大:BS间干扰小
2r 2
3 3r2 2 大:所需小区数少
2 2r
2 3r
小:便于跟踪交换
2r2 2.6r2 小:同频干扰小
最少频率
6
4
3
少:频率利用率高
正个六数边形小区形状最佳,相互邻接构成蜂窝状网络结构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通过上表可见,采用正六边形无线小区邻接构成整个面状 服务区为最好。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sdA,h 空中t网络 切多换址和接位入置2 更新0 log 4 4d D
20 log
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A ,h t 地 面网 络 服务区内各基站的相2 互连接0 lo
2 0 lo
基站与固定网络
蜂窝式组网理论
无线蜂窝式小区覆盖 将一个移动通信服务区划分成许多以正六边形为
实际形状 由于地形地貌、传播环境、衰落形式的多样性,小区的
实际无线覆盖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 一个小区实际的无线覆盖是不规则的。
(a)理论形状
(b)理想形状
(c)实际形状
同频复用
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里配置相同的频来自。例如在不同的 城市中使用相同频率的AM或FM广播电台。
在一个系统的作用区域内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这种 方案用于蜂窝系统中。
六边形的面状服务区的形状像蜂窝---称蜂窝网。
蜂窝网通常是先由若干邻接的无线小区组成一个无线区群, 再由若干个无线区群构成整个服务区。
为了实现同频复用,防止同频干扰,要求每个区群中的小 区,不得使用相同频率,只有在不同的无线区群中,才可使 用相同的频率进行频率复用。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基站发射机位置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服务区形状:线状、面状(无缝覆盖) 相同地形地物、全向天线圆形小区 规划设计中为邻接覆盖服务区,用圆内接正多边形代
替圆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三种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比较
小区形状
正三角形
正方形
正六边形
比较
相邻小区的中 心距离
单位小区 面积
交叠区域 距离
交叠区域 面积
双频组频率配置
f1 f2 f1 f2 f1 f2 f1
为了克服同频干扰, 常采用双频组频率配置 和三频组或四频组的频 率配置方式。
三频组频率配置
从造价和频率利用率 来看,选择二频组最好,
但二频组的抗干扰能力
f1 f2 f3 f1 f2 f3 f1 最差。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面状服务区 陆地移动通信大部分是在一个宽广的平面上实现的,
频率复用 用有限的频率数就可以服务多个小区,每一个小区和 其它小区可再重复使用这些频率,称为频率复用。这 种组网方式可以构成大区域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
频率复用和覆盖方式 带状服务覆盖区 面状服务覆盖区 簇 小区的覆盖形状 同频干扰
同频相邻小区的找法
大容量的小区制
小区制--带状服务区
一般应用在铁路、公路、沿海等地。按横向排列覆盖整个 服务区,BS使用定向天线,有许多细长的无线小区相连而成。
平面服务区内的无线小区组成的实际形状取决于电波传 播条件和天线的方向性。如果服务区的地形、地物相同, 且基地台采用全向天线,其覆盖范围大体是一个圆。为 了不留空隙地覆盖整个服务区,无线小区之间会有大量 的重叠。在考虑重叠之后,每个小区实际上的有效覆盖 区是一个圆的内接多边形,这些多边形有正三角形、正 方形和正六边形。
移动通信无线服务区由 许多正六边形蜂窝小区 覆盖而成,通过接口与 公众通信网(PSTN、 PSDN)互联。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 交换子系统(SS)操作 维护管理子系统 (OMS) 基站子系统(BSS)移 动台(MS)是一个完整 的信息传输实体
大容量的小区制 频率复用 将覆盖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 ,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服 务于本小区,但各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 带来同频干扰的问题
大容量的小区制
小区制的概念 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 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10公里左右,在每个小区设 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组成
BSS
基站
基站
用户变成 漫游者
SS7
MSC1 (归属移动交换中心)
SS
PSTN
BSS
MSC2 (访问MSC) SS
OMS
图2-1 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各子系统功能
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交换子系统(SS)共同建立 呼叫。
BSS提供并管理移动台和SS之间的无线传输通道 SS负责呼叫控制功能,所有呼叫都经由SS建立连接
中心激励小区:安置在小区的中心 顶点激励小区:安置在六边形顶点之中的三个上
实际形状
由于地形地貌、传播环境、衰落形式的多样性,小 区的实际无线覆盖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基站发射机位置
激励方式一般分为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全向辐射天线基站
120°扇形辐射天线基站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第二章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1 蜂窝小区的概念和特点 2.2 信道切换策略 2.3 干扰和信道容量 2.4 电信业务流量与服务等级
内容
2.1 蜂窝小区的概念和特点
实现系统在其覆盖区内良好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这样的通信网就是移动通信网。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蜂窝式组网理论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组成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图示 各子系统功能
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 小功率发射
一个较低功率的发射机服务一个蜂窝小区,在较 小的区域内设置相当数量的用户 频率复用
蜂窝系统的基站工作频率,由于传播损耗提供足够 的隔离度,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基站可以重复使 用同一组工作频率
优点:缓解了频率资源紧缺,增加了系统容量 缺点:同频干扰
蜂窝式组网理论
多信道共用 由若干无线信道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为大量的用
操作维护管理子系统(OMS)负责管理控制整个移动 移动台(MS)由移动终端设备和用户数据两部分组
用户识别卡(SIM)与移动终端设备分离,用于存放用户数 据
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解决频率资源有限和用户容量问题
区域覆盖方式
小容量的大区制 一个基站覆盖整个服务区,发射功率要大利用分集接收 等技术来保证上行链路的通信质量 只能适用于小容量的通信网
r
3 3r 2 4
r
1.3r2
2r
3r
大:BS间干扰小
2r 2
3 3r2 2 大:所需小区数少
2 2r
2 3r
小:便于跟踪交换
2r2 2.6r2 小:同频干扰小
最少频率
6
4
3
少:频率利用率高
正个六数边形小区形状最佳,相互邻接构成蜂窝状网络结构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通过上表可见,采用正六边形无线小区邻接构成整个面状 服务区为最好。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sdA,h 空中t网络 切多换址和接位入置2 更新0 log 4 4d D
20 log
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A ,h t 地 面网 络 服务区内各基站的相2 互连接0 lo
2 0 lo
基站与固定网络
蜂窝式组网理论
无线蜂窝式小区覆盖 将一个移动通信服务区划分成许多以正六边形为
实际形状 由于地形地貌、传播环境、衰落形式的多样性,小区的
实际无线覆盖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 一个小区实际的无线覆盖是不规则的。
(a)理论形状
(b)理想形状
(c)实际形状
同频复用
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里配置相同的频来自。例如在不同的 城市中使用相同频率的AM或FM广播电台。
在一个系统的作用区域内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这种 方案用于蜂窝系统中。
六边形的面状服务区的形状像蜂窝---称蜂窝网。
蜂窝网通常是先由若干邻接的无线小区组成一个无线区群, 再由若干个无线区群构成整个服务区。
为了实现同频复用,防止同频干扰,要求每个区群中的小 区,不得使用相同频率,只有在不同的无线区群中,才可使 用相同的频率进行频率复用。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基站发射机位置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服务区形状:线状、面状(无缝覆盖) 相同地形地物、全向天线圆形小区 规划设计中为邻接覆盖服务区,用圆内接正多边形代
替圆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三种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比较
小区形状
正三角形
正方形
正六边形
比较
相邻小区的中 心距离
单位小区 面积
交叠区域 距离
交叠区域 面积
双频组频率配置
f1 f2 f1 f2 f1 f2 f1
为了克服同频干扰, 常采用双频组频率配置 和三频组或四频组的频 率配置方式。
三频组频率配置
从造价和频率利用率 来看,选择二频组最好,
但二频组的抗干扰能力
f1 f2 f3 f1 f2 f3 f1 最差。
小区制--面状服务覆盖区
面状服务区 陆地移动通信大部分是在一个宽广的平面上实现的,
频率复用 用有限的频率数就可以服务多个小区,每一个小区和 其它小区可再重复使用这些频率,称为频率复用。这 种组网方式可以构成大区域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
频率复用和覆盖方式 带状服务覆盖区 面状服务覆盖区 簇 小区的覆盖形状 同频干扰
同频相邻小区的找法
大容量的小区制
小区制--带状服务区
一般应用在铁路、公路、沿海等地。按横向排列覆盖整个 服务区,BS使用定向天线,有许多细长的无线小区相连而成。
平面服务区内的无线小区组成的实际形状取决于电波传 播条件和天线的方向性。如果服务区的地形、地物相同, 且基地台采用全向天线,其覆盖范围大体是一个圆。为 了不留空隙地覆盖整个服务区,无线小区之间会有大量 的重叠。在考虑重叠之后,每个小区实际上的有效覆盖 区是一个圆的内接多边形,这些多边形有正三角形、正 方形和正六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