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大全1. 代数篇1.1 代数基本性质•加法交换律:$\\displaystyle a+b=b+a$;•加法结合律:$\\displaystyle (a+b)+c=a+(b+c)$;•加法单位元:$\\displaystyle a+0=a$;•加法逆元:$\\displaystyle a+(-a)=0$;•乘法交换律:$\\displaystyle a\\cdot b=b\\cdot a$;•乘法结合律:$\\displaystyle (a\\cdot b)\\cdot c=a\\cdot (b\\cdot c)$;•乘法单位元:$\\displaystyle a\\cdot 1=a$;•乘法逆元:$\\displaystyle a\\cdot \\frac{1}{a}=1$。
1.2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一般式:$\\displaystyle y=ax+b$;•一次函数的斜率:$\\displaystyle a$;•一次函数的截距:$\\displaystyle b$;•一次函数的图像为直线。
1.3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一般式:$\\displaystyle y=ax^2+bx+c$;•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displaystyle \\left( -\\frac{b}{2a},-\\frac{D}{4a}\\right)$,其中$\\displaystyle D=b^2-4ac$;•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displaystyle x=-\\frac{b}{2a}$;•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
1.4 指数与对数•指数运算的基本性质:–$\\displaystyle a^m\\cdot a^n=a^{m+n}$;–$\\displaystyle (a^m)^n=a^{mn}$;–$\\displaystyle \\left( \\frac{a}{b}\\right)^n=\\frac{a^n}{b^n}$;–$\\displaystyle \\left( ab\\right) ^n=a^nb^n$;–$\\displaystyle (a^n)^m=a^{nm}$;–$\\displaystyle a^{0}=1$;–$\\displaystyle a^{-n}=\\frac{1}{a^n}$。
高一必修一所有知识点公式
高一必修一所有知识点公式一、数学公式1. 数的四则运算公式- 相反数:a + (-a) = 0- 乘法的分配律:a(b + c) = ab + ac2. 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 (a√b)(c√d) = ac√(bd)3. 平方差公式- a² - b² = (a + b)(a - b)4. 完全平方公式- a² + 2ab + b² = (a + b)²5. 因式分解公式- 平方差公式:a² - b² = (a + b)(a - b)- 完全平方公式:a² + 2ab + b² = (a + b)²- 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a√b)(c√d) = ac√(bd)6.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的根公式为:x = (-b±√(b²-4ac))/(2a)7. 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余弦定理:a² = b² + c² - 2bc*cosA- 正切公式:tanA = sinA/cosA8.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θ) = -sinθ- cos(-θ) = cosθ- tan(-θ) = -tanθ- sin(π - θ) = sinθ- cos(π - θ) = -cosθ- tan(π - θ) = -tanθ- sin(π + θ) = -sinθ- cos(π + θ) = -cosθ- tan(π + θ) = tanθ二、物理公式1. 动力学公式- 速度公式:v = s/t- 加速度公式:a = (v - u)/t - 牛顿第二定律:F = ma - 动量公式:p = mv- 冲量公式:J = Ft- 功率公式:P = W/t- 动能公式:E = (1/2)mv²2. 机械能守恒公式- 势能公式:Ep = mgh- 动能公式:Ek = (1/2)mv²- 机械能守恒公式:Ep + Ek = 常数3. 电学公式- 电流公式:I = Q/t- 电阻公式:R = V/I- 电阻、电流、电压关系:V = IR- 等效电阻公式(并联):1/R = 1/R₁ + 1/R₂ + ... - 等效电阻公式(串联):1/R = 1/R₁ + 1/R₂ + ...4. 磁学公式- 磁感应强度公式:B = μ₀H- 磁场中力的公式:F = qvBsinθ- 洛伦兹力公式:F = q(E + vBsinθ)5. 光学公式- 薄透镜公式:1/f = 1/v - 1/u- 放大率公式:β = v/u- 光速与折射率之间的关系:c = v/n三、化学公式1.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 =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2. 摩尔关系公式- 物质的摩尔数 = 质量(g)/相对分子质量(g/mol) - 物质的摩尔数 = 浓度(mol/L) ×体积(L)3. 摩尔体积公式- 摩尔体积 = 体积(L)/物质的摩尔数4.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公式- 氧化剂 + n e⁻ → 还原剂- 还原剂→ n e⁻ + 氧化剂5. 离子反应中的离子平衡公式- 平衡常数Kc = [C]c[D]d/[A]a[B]b以上是高一必修一所有知识点的公式,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一数学公式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集合{a1,a2...an}子集个数公式:,真子集个数公式:2、重要不等式:3、基本不等式:4、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f(x)=ax²+bx+c。
对称轴:图像顶点坐标:与x轴有交点时x1= x2=x1+x2= x1x2=若a>0 ,x1>x2,f(x)>0的解集:5、函数单调性。
若x1>x2,当单调递增;当单调递减。
6、函数奇偶性。
当是奇函数;当是偶函数。
7、指数运算(a>0,b>0)a r a s= (a r)s= (ab)r=8、对数运算(a>0,a≠1,M>0,N>0)=log a MN= log a MNlog a M n =对数换底公式:log a b=9、方程f(x)=0有实数解⇔函数y=f(x)有⇔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有函数零点存在定理:y=f(x)在[a,b]上连续,f(a)f(b)<0,那么y=f(x)在区间(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即存在c ϵ(a,b),使得f(c)=0,这个c也是方程f(x)=0的解。
10、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sin (π+α)= sin (-α)=cos (π+α)= cos (-α)=tan (π+α)= tan (-α)=sin (π-α)= sin (2π-α)=cos (π-α)= cos (2π-α)=tan (π-α)= tan (2π-α)=sin (2π+α)= sin (2π-α)=cos (2π+α)= cos (2π-α)=2、三角恒等变换sin (α+β) = sin (α-β)=cos (α-β) = cos (α+β)= Sin2α =cos2α= = = tan (α-β)= tan (α+β)=tan2α =sin ²= cos ²=tan ²= 2α 3、同角平方和公式:4、y=asin α+bcos α辅助角公式:5、A (x1,y1),B (x2,y2)两点间距离公式:6、勾股定理: 2α2α2α。
高一数学必修一所有公式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所有公式归纳高一数学必修一所有公式归纳是如下:1、锐角三角函数公式:sinα=∠α的对边/斜边。
2、三倍角公式: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
3、辅助角公式:Asinα+Bcosα=(A^2+B^2)^(1/2)sin(α+t)。
4、降幂公式: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5、推导公式:tanα+cotα=2/sin2α。
数学必修一数学公式如下:1、2sinAcosB=sin(A+B)+sin(A-B)。
2、tan(A+B)=(tanA+tanB)/(1-tanAtanB)。
3、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4、tan(A-B)=(tanA-tanB)/(1+tanAtanB)。
5、-ctgA+ctgBsin(A+B)/sinAsinB。
数学必修一公式归纳: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注意: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高一数学必修1公式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公式总结高一数学必修1公式总结:一、基本运算公式:1. 加法法则:a + b = b + a2. 乘法法则:a × b = b × a3. 减法法则:a - b ≠ b - a4. 除法法则:a ÷ b ≠ b ÷ a二、整式的加减法:1. 同类项相加减法则:同类项之间的系数相加减,字母部分保持不变。
2. 不同类项相加减法则:不能进行直接加减,需进行合并同类项。
3. 加减法运算例子:(3x + 5) + (2x - 3) = (5x + 2),(4x^2 + 3x - 1) - (2x^2 + 4) = (2x^2 + 3x - 5)三、整式的乘法:1. 乘法运算原则:对于两个整式相乘,应将每个整式的各项分别相乘,然后进行合并。
2. 乘法法则例子:(3x + 2)(4x - 1) = 12x^2 + 2x - 4四、整式的除法:1. 除法运算原则:先将除数与被除数的首项相除,得到商的首项,然后用被除数减去商的乘积,得到剩下的式子,再对剩下的式子进行除法运算。
2. 除法法则例子:(12x^2 + 2x - 4) ÷ (3x + 2) = 4x - 3五、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标准形式:ax^2 + bx + c = 02.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 = (-b ± √(b^2 - 4ac))/(2a)六、线性不等式:1. 符号法则:若a > b,则乘以相同正数或除以相同负数,不等号方向不变;若a < b,则乘以相同正数或除以相同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2. 线性不等式解法例子:2x - 3 < 7,解得 x > 5七、等差数列: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n - 1)d,其中 an 表示第n项,a1 表示首项,d 表示公差。
2.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 (n/2)(a1 + an),其中 Sn 表示前 n项和。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总结大全
高一数学公式的运用在于平常的记忆和积累以及运用,要做到公式非常熟练地运用需要整理公式。
为方便大家的更好的运用公式,整理了以下公式希望给大家提供整理和借鉴。
公式一: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sincos2=costan2=tancot2=cot公式二:设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sincos=-costan=tancot=cot公式三: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sincos-=costan-=-tancot-=-cot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sincos=-costan=-tancot=-cot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sincos2=costan2=-tancot2=-cot公式六:/2及3/2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coscos/2=-sintan/2=-cotcot/2=-tansin/2-=coscos/2-=sintan/2-=cotcot/2-=tansin3/2=-coscos3/2=sintan3/2=-cotcot3/2=-tansin3/2-=-coscos3/2-=-sintan3/2-=cotcot3/2-=tan以上Z其他三角函数知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倒数关系:tancot=1sincsc=1cossec=1商的关系:sin/cos=tan=sec/csccos/sin=cot=csc/sec平方关系:sin^2cos^2=11tan^2=sec^21cot^2=csc^2两角和差公式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sin=sincoscossinsin-=sincos-cossincos=coscos-sinsincos-=coscossinsintantantan=1-tantantan-tantan-=1tantan倍角公式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sin2=2sincoscos2=cos^2-sin^2=2cos^2-1=1-2sin^22tantan2=1-tan^2半角公式⒋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1-cossin^2/2=21coscos^2/2=21-costan^2/2=1cos万能公式⒌万能公式2tan/2sin=1tan^2/21-tan^2/2cos=1tan^2/22tan/2tan=1-tan^2/2和差化积公式-sinsin=2sin----cos---22-sin-sin=2cos----sin----22-coscos=2cos-----cos-----22-cos-cos=-2sin-----sin-----22积化和差公式sincos=cossin=coscos=sinsin=总结以上就是高一数学公式汇总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此内容来自求学网,原文链接:。
高一数学公式总结(必修一)
高一数学公式总结(必修一)高中数学背的话就是那些公式,但主要还是要理解吧,高中数学比较灵活,不是说你背了一定可以考好,关键还是要理解会用,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公式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数学公式总结1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1x2+2x3+3x4+4x5+5x6+6x7+…+n(n+1)=n(n+1)(n+2)/3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弧长公式 l=ax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xlxr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降幂公式】(sin^2)x=1-cos2x/2(cos^2)x=i=cos2x/2【万能公式】令tan(a/2)=tsina=2t/(1+t^2)cosa=(1-t^2)/(1+t^2)tana=2t/(1-t^2)高中数学公式顺口溜一、《集合与函数》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
高一数学必修一数学必背数学公式
高一数学必修一数学必背数学公式本文档旨在为高一学生提供一份必背数学公式的参考,以便在研究数学时能够快速查阅和应用这些重要的数学公式。
以下是一些高一数学必修一的常用数学公式:1. 代数公式1.1. 二次方程的根公式对于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其根公式为:$$x = \frac{-b \pm \sqrt{b^2 - 4ac}}{2a}$$1.2. 因式分解公式对于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求解其因式分解的公式为:$$ax^2 + bx + c = a(x - x_1)(x - x_2)$$其中 $x_1$ 和 $x_2$ 分别为二次方程的根。
2. 几何公式2.1. 周长和面积公式2.1.1. 矩形的周长和面积矩形的周长公式为:$$C = 2(a + b)$$矩形的面积公式为:$$S = ab$$其中 $a$ 和 $b$ 为矩形的两条边长。
2.1.2. 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周长公式为:$$C = 2\pi r$$圆的面积公式为:$$S = \pi r^2$$其中 $r$ 为圆的半径。
2.2.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于直角三角形,有以下三边关系:2.2.1. 毕达哥拉斯定理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a$ 和 $b$,斜边为 $c$,则有:$$a^2 + b^2 = c^2$$2.2.2. 正弦定理设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A$,斜边为 $c$,另外两边分别为$a$ 和 $b$,则有:$$\frac{a}{\sin A} = \frac{b}{\sin B} = \frac{c}{\sin C}$$2.2.3. 余弦定理设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A$,另外两边分别为 $a$ 和 $b$,斜边为 $c$,则有:$$c^2 = a^2 + b^2 - 2ab\cos A$$以上是一些高一数学必修一的常用数学公式,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根据实际需求和学习内容,合理选择并尽量熟练掌握这些公式。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归纳一.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sin(A/2)=-√((1-cosA)/2)cos(A/2)=√((1+cosA)/2)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积化和差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和差化积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二.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4,集合的分类: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三,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③如果a(b,b(c,那么a(c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四,集合的运算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a,a∩φ=φ,a∩b=b∩a,a∪a=a,a∪φ=a,a∪b=b∪a.4,全集与补集(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sa即csa={x(x(s且x(a}。
高一数学必修1公式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公式总结1. 直线的表示方法•点斜式:已知直线上一点P(x1, y1),且已知直线的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 - y1 = k(x - x1)•一般式:已知直线的方程为Ax + By + C = 0,则直线方程为此一般式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设P1(x1,y1)和P2(x2,y2)为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d = sqrt((x2-x1)^2 + (y2-y1)^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已知点P(x1, y1)到直线Ax + By + C = 0的距离为:d = |Ax1 + By1 + C| / sqrt(A^2 + B^2)•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已知点P(x1, y1, z1)到平面Ax + By + Cz + D = 0的距离为:d = |Ax1 + By1 + Cz1 + D| / sqrt(A^2 + B^2 + C^2)3. 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对于任意x,若有f(-x) = -f(x),则函数f(x)为奇函数•偶函数:对于任意x,若有f(-x) = f(x),则函数f(x)为偶函数•单调递增:对于任意x1 < x2,若有f(x1) <= f(x2),则函数f(x)为单调递增函数•单调递减:对于任意x1 < x2,若有f(x1) >= f(x2),则函数f(x)为单调递减函数4.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顶点坐标:对于二次函数f(x) = ax^2 + bx + c,其中a ≠ 0,顶点的坐标为:x = -b / (2a)y = f(x)•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经过顶点的直线,其方程为:x = -b / (2a)•函数图像开口方向: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为其根,可以通过求解方程f(x) = 0来求得;二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为函数常数项c所确定的点(0, c)5.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对应的角度为A, B, C,则有:a / sin(A) = b / sin(B) = c / sin(C)•余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对应的角度为A, B, C,则有:c^2 = a^2 + b^2 - 2ab * cos(C)•正切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对应的角度为A, B, C,则有:tan(A) = (2 * R) / a6. 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常用公式•幂函数的定义:对于任意实数a > 0,且a ≠ 1,指数函数f(x) = a^x 是以a为底的幂函数•幂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f(x) = a^x具有以下性质:–a^0 = 1,其中a ≠ 0–a^1 = a,其中a ≠ 0–对于任意实数x1和x2,有a^x1 * a^x2 = a^(x1 + x2),其中a ≠ 0–对于任意实数x1和x2,有(a x1)x2 = a^(x1 * x2),其中a ≠ 0–对于任意实数x1和x2,有(a^x1) / (a^x2) = a^(x1 - x2),其中a ≠ 0,且x2 ≠ 0•常用公式:–乘方公式:已知a^x = a^y,其中a ≠ 0,a ≠ 1,则有x = y–对数公式:对于任意实数a > 0,且a ≠ 1,以a为底的对数函数f(x) = log_a(x)定义为a^f(x) = x以上是高一数学必修1的公式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至必修四公式
初高中衔接:和平方:))((22b a b a b a -+=- 和、差平方: 2222)(b ab a b a +±=±立方和、立方差:))((2233b ab a b a b a +±=±μ 和、差立方:2233333)(ab b a b a b a +±±=±ac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ac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 ac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ac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韦达定理:设⎪⎩⎪⎨⎧=-=+=++a c x x a b x x c bx x x 21212210ax 的两根,那么为和 必修一: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
、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
高一数学-必修一、四常用公式
ylogc x ylogd x
3
系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 数的关系
y a x 与 y log a x ( a 0 且 a 1) 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 y x 对称
函数 y log a f ( x ) (a 0 ,且 a 1) 的单调性结论
当 a 1时 当 0 a 1时 6.幂函数
1 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 0 1 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③ 0 时, 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 (0,) 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 当 x 从右边趋 向原点时,图象在 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 y 轴正半轴,当 x 趋于 时,图象在 x 轴上方无
限地逼近 x 轴正半轴.
sin sin tan cos , cos tan
.
4
7.函数的诱导公式: (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1) sin 2k sin , cos 2k cos , tan 2k tan k . (2) sin sin , cos cos , tan tan . (3) sin sin , cos cos , tan tan . (4) sin sin , cos cos , tan tan .
(5) sin cos , cos sin . 2 2 (6) sin cos , cos sin . 2 2
8.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cos cos cos sin sin ; (2)cos cos cos sin sin ; (3) sin sin cos cos sin ; (4) sin sin cos cos sin ; (5) tan (6) tan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大全一名高中生,要有最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比如,在数学学习当中,高一同学要能够学会检查和分析,要掌握自己学习的进度,还要愿意动脑记忆,高一的数学也是如此,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集合有关概念1. 集合的含义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 元素的确定性,(2) 元素的互异性,(3) 元素的无序性,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x-3>2} ,{x| 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 Venn图:4、集合的分类:(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总结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总结一、几何公式1.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2.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边长 ×边长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 ×高 ÷ 2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 ×高5. 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6.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 × 半径²7. 半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 × 半径² ÷ 28. 球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 4π × 半径²9. 球的体积公式:体积= 4/3π × 半径³10. 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 2π × 半径² + 2π × 半径 ×高11.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 π × 半径² ×高12. 圆锥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 π × 半径 ×斜高+ π × 半径²13. 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 1/3 × π × 半径² ×高14. 圆台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 π × (上底半径 + 下底半径 + 斜高)15. 圆台的体积公式:体积= 1/3 × π × (上底半径² + 上底半径 ×下底半径 + 下底半径²) ×高二、代数公式1.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 = (-b±√(b²-4ac))/(2a)2.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顶点坐标 = (-b/2a, f(-b/2a))3.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公式:对称轴的方程为 x = -b/2a三、三角函数公式1.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2. 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cosC3. 三角形的海伦公式:面积= √(p × (p-a) × (p-b) × (p-c))其中,p = (a + b + c)/2四、概率公式1. 事件的概率公式:P(A) = N(A)/N(S)其中,P(A)表示事件A的概率,N(A)表示事件A的样本空间中的元素个数,N(S)表示样本空间中的元素个数。
高中数学必修一公式整理
高中数学必修一公式整理一、几何公式1、直线:(1) 直线的方程是y=kx+b,其中k为斜率,b为y轴截距;(2) 直线的斜率的计算公式:斜率K=(点1的纵坐标减去点2的纵坐标)除以(点1的横坐标减去点2的横坐标)。
2、平面图形(1) 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一边长加上另外两边长,总长度要大于第三边。
(2)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高)÷2(3) 矩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长×宽(4)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 × 半径×半径二、代数公式1、平方差(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ax²+bx+c=0,解法为:x={-b±√(b²-4ac) }/2a(2) 二元二次方程的解法:ax²+bxy+cy²+dx+ey+f=0,解法为:x=(-be+√(b²-4ac)(-de+√(d²-4af))/(2a);y=(2a(-be+√(b²-4ac))/(-de+√(d²-4af))。
2、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公式:y=ax²+bx+c,其中a不等于0(2)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x轴的方程为: x= -b/2a(3) 二次函数的极值的计算:极值的 x 值为: -b/2a , 极值的 y 值为:y=a(-b/2a)²+b(-b/2a)+c三、数列公式1、等差数列公式(1) 求和公式:Sn=n(a1+an)/2,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末项;(2) 首项公式:a1=Sn/n-(n-1)d,其中n为项数,Sn为该数列的前n项和,d为公差;(3) 末项公式:an=a1+(n-1)d,其中a1为首项,n为项数,d为公差;(4) 公差公式:d=(an-a1)/(n-1),其中an为末项,a1首项,n为项数;2、等比数列的公式(1) 求和公式:Sn=a1(1-qn)/(1-q),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2) 首项公式:a1=Sn(1-q)/(1-qn),其中Sn为该数列的前n项和,q为公比,n为项数;(3) 末项公式:an=a1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4) 公比公式:q=(an/a1)^(1/(n-1)),其中an为末项,a1首项,n为项数;。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默写-打印版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默写-打印版介绍这份文档提供了高一数学必修一的公式默写内容,可以用于打印,以便学生在研究和复过程中使用。
公式列表以下是高一数学必修一的公式列表:1. 一次函数的标准方程:$$y = kx + b$$2. 一次函数的斜率公式:$$k = \frac{{y_2 - y_1}}{{x_2 -x_1}}$$3. 二次函数的标准方程:$$y = ax^2 + bx + c$$4.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x_v = -\frac{b}{{2a}}, y_v = -\frac{{\Delta}}{{4a}}$$5. 二次函数的判别式:$$\Delta = b^2 - 4ac$$6. 二次函数的轴对称线方程:$$x = -\frac{b}{{2a}}$$7. 平方差公式:$$(a + b)(a - b) = a^2 - b^2$$8. 二项式定理:$$(a + b)^n = C_n^0 \cdot a^n \cdot b^0 + C_n^1 \cdot a^{n-1} \cdot b^1 + \ldots + C_n^n \cdot a^0 \cdot b^n$$9.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a^2 + b^2 = c^2$$10.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frac{1}{2} \cdot a \cdot b \cdot\sin(C)$$使用说明学生可以使用这份打印版文档进行公式默写练。
建议按照顺序逐个默写公式,并在旁边标注出公式的名称。
默写过程中可以对照课本内容,以确保正确记忆和理解公式。
小结这份文档为高一数学必修一的公式默写提供了方便的打印版,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记忆数学公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默写公式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必修一一、集合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 R|x-3>2} ,{x| 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 注意:B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A⊆B, B⊆C ,那么A⊆C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二、函数1、函数定义域、值域求法综合2.、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问题的解题策略3、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4、反函数的几种题型及方法5、二次函数根的问题——一题多解&指数函数y=a^xa^a*a^b=a^a+b(a>0,a、b属于Q)(a^a)^b=a^ab(a>0,a、b属于Q)(ab)^a=a^a*b^a(a>0,a 、b 属于Q) 指数函数对称规律:1、函数y=a^x 与y=a^-x 关于y 轴对称2、函数y=a^x 与y=-a^x 关于x 轴对称3、函数y=a^x 与y=-a^-x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对数函数y=loga^x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2 =NMa log M a log -N a log ;○3 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a bb c c a log log log =(0>a ,且1≠a ;0>c ,且1≠c ;0>b ). 幂函数y=x^a(a 属于R)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αx y =)(R a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2、幂函数性质归纳.(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2)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1>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10<<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3)0<α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正半轴,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正半轴.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0)(=x f 实数根,亦即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1 (代数法)求方程0)(=x f 的实数根; ○2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x f y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1)△>0,方程02=++c bx ax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02=++c bx ax 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02=++c bx ax 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三、平面向量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向量的运算 加法运算AB+BC=AC,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已知两个从同一点O出发的两个向量OA、OB,以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则以O为起点的对角线OC就是向量OA、OB的和,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对于零向量和任意向量a,有:0+a=a+0=a。
|a+b|≤|a|+|b|。
向量的加法满足所有的加法运算定律。
减法运算与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a)=a,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然是零向量。
(1)a+(-a)=(-a)+a=0(2)a-b=a+(-b)。
数乘运算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λa,|λa|=|λ||a|,当λ> 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同,当λ< 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反,当λ= 0时,λa = 0。
设λ、μ是实数,那么:(1)(λμ)a = λ(μa)(2)(λμ)a = λa μa(3)λ(a ±b) = λa ±λb(4)(-λ)a =-(λa) = λ(-a)。
向量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数乘运算统称线性运算。
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那么|a||b|cos θ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b ,θ是a 与b 的夹角,|a|cos θ(|b|cos θ)叫做向量a 在b 方向上(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
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为0。
a?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b 等于a 的长度|a|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 θ的乘积。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它们对应坐标的乘积的和。
四、三角函数1、善于用“1“巧解题2、三角问题的非三角化解题策略3、三角函数有界性求最值解题方法4、三角函数向量综合题例析5、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sin y x =cos y x =tan y x =图象定义RR,2x x k k ππ⎧⎫≠+∈Z ⎨⎬⎩⎭函数 性 质值域[]1,1-[]1,1-R最值当22x kππ=+()k∈Z时,max1y=;当22x kππ=-()k∈Z时,min1y=-.当()2x k kπ=∈Z时,max1y=;当2x kππ=+()k∈Z时,min1y=-.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周期性2π2ππ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单调性在2,222k kππππ⎡⎤-+⎢⎥⎣⎦()k∈Z上是增函数;在32,222k kππππ⎡⎤++⎢⎥⎣⎦()k∈Z上是减函数.在[]()2,2k k kπππ-∈Z上是增函数;在[]2,2k kπππ+()k∈Z上是减函数.在,22k kππππ⎛⎫-+⎪⎝⎭()k∈Z上是增函数.对称性对称中心()(),0k kπ∈Z对称轴()2x k kππ=+∈Z对称中心(),02k kππ⎛⎫+∈Z⎪⎝⎭对称轴()x k kπ=∈Z对称中心(),02kkπ⎛⎫∈Z⎪⎝⎭无对称轴必修四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Z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36090360180,k k k α⋅+<⋅+∈Z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360180360270,k k k αα⋅+<<⋅+∈Z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360270360360,k k k αα⋅+<<⋅+∈Z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180,k k αα=⋅∈Z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18090,k k αα=⋅+∈Z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90,k k αα=⋅∈Z 3、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360,k k ββα=⋅+∈Z 4、已知α是第几象限角,确定()*n nα∈N 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n 等份,再从x 轴的正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一、二、三、四,则α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nα终边所落在的区域.5、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 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 (2k π+α)=sin α 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