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电机学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电子电路实习报告 (2)
![昆明理工大学电子电路实习报告 (2)](https://img.taocdn.com/s3/m/73c6c1262af90242a895e5d1.png)
昆明理工大学电子实习报告实习题目:MF47型万用表制作、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排版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班级:电自114学号:姓名:二○一三年九月十一日目录目录 (2)一、实习目的 (3)二、实习内容 (3)三、实习过程 (3)(一)MF47型万用电表的安装及调试 (3)(二)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排版 (9)四、问题解决及其完成情况 (14)五、参考文献 (15)六、实习心得体会 (16)一、实习目的通过对实际应用电路的制作,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制作技能,训练其实践动手能力,启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工程意识。
1.、掌握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的识别方法、万用表的组装及焊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了解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3、学会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5、掌握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与技巧。
6、让同学更加明确所学知识的用途及实际应用。
7、激发同学们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习内容1、万用电表的焊接、安装及调试2、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排版三、实习过程(一)MF47型万用电表的安装及调试1、万用表的分类数字万用表按照量程转换方式来分类,可划分成三种类型:手动量程,自动量程,自动/手动量程根据功能、用途及价格的不同,数字万用表大致可分为9大类:低档数字万用表(亦称普及型数字万用)、中档数字万用表、中/高档数字万用表、数字/模拟混合式仪表,数字/模拟图双显示的仪表、万用示波表(将数字万用表、数字存储示波器等动能集于一身)。
2、MF47万用表结构及工作原理MF47的组成部分:指针式万用表的型式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类似的。
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主要由表头、档位转换开关、测量线路板、面板等组成。
表头是万用表的测量显示装置,指针式万用表采用控制显示面板+表头一体化结构;档位开关用来选择被测电量的种类和量程;测量线路板将不同性质和大小的被测电量转换为表头所能接受的直流电流。
电机学实践教学报告总结(3篇)
![电机学实践教学报告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46858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8.png)
第1篇一、前言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电机学实践教学的总结,有助于加深对电机基本原理、结构、运行特性和控制方法的理解。
本报告将从电机学实践教学的过程、收获和体会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过程1. 实践教学目标(1)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及运行特性;(2)熟悉电机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实践教学过程(1)理论教学:首先,教师对电机学的基本原理、结构、运行特性和控制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机学的基本知识。
(2)实验操作: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具体包括以下实验项目:①直流电机实验:观察直流电机的启动、运行、制动和调速过程,分析电机运行特性;②交流异步电机实验:观察交流异步电机的启动、运行、制动和调速过程,分析电机运行特性;③交流同步电机实验:观察交流同步电机的启动、运行、制动和调速过程,分析电机运行特性;④电机控制实验:学习电机控制方法,实现电机的启动、制动和调速。
(3)实验报告撰写: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认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践收获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将电机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了对电机基本原理、结构、运行特性和控制方法的理解。
2. 动手能力提升: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操作仪器设备,掌握实验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5. 沟通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沟通,讨论实验结果,提高了沟通能力。
四、实践体会1.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电机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电机学认识实验报告
![电机学认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d342e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7.png)
电机学认识实验报告电机学是电气工程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实验来认识电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目的:1. 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 学习电机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3. 掌握电机的运行特性及其与负载的关系。
一、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动机实验设备;2. 电流表、电压表、转速计等测量仪器;3. 电阻箱、电容器等辅助元件;4. 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等供电设备。
二、实验内容:1. 测量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和空载功率;2. 测量电动机的负载特性曲线;3. 测量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动机实验设备,将电动机与电源相连;2.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和空载功率;3. 逐步增加电动机的负载,记录负载电流和负载功率的变化;4.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电动机的负载特性曲线;5. 计算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和空载功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2. 通过绘制负载特性曲线,分析电动机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3. 计算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评估其能源利用效率和功率质量。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实验结果表明,电动机在不同负载下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负载越大,电动机的功率输出越高,但效率相应降低。
同时,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也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电机学的相关知识,掌握电机的各种运行特性及其与负载的关系。
只有充分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电机,提高电机的效率和质量。
电机学是电气工程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验的方式认识电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一步。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与负载的关系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电动机的负载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
昆明理工大学 电子实习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 电子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f442fd7c1cfad6195fa72d.png)
昆明理工大学电子实习报告实习题目:MF47型万用表装配及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排版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姓名:胡健学号:2011110501337学期:12—13学年短后学期时间:2013年09月01日—09月11日目录:一、实习目的 (2)二、实习内容 (2)三、实习过程 (3)(一)、MF47型万用电表的安装及调试 (3)1万用表工作原理和原理图.................... .. (3)2装配过程................................. .............................. .. (4)3安装、调试过程........................... ................................ (5)(二)、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印刷电路板的设计1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6)2绘制电路原理图并形成正确的网络表文件...... .. (9)3绘制印制板图.............................. ............................... (10)4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图..................... .. (13)四、问题解决及最终完成情况..................................................... (14)五、实习心得................................................................................. (22)六、参考文献................................................................................. (22)七、附录、附图 (23)一、实习目的通过对实际应用电路的制作,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制作技能,训练其实践动手能力,启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工程意识。
电机实验报告(共)(二)2024
![电机实验报告(共)(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e143c2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5.png)
电机实验报告(共)(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电机实验的报告,旨在对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详细阐述。
本次实验是对电机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的比对,从而对电机的运行特性和效率进行评估。
正文内容: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测量电机的转速、转矩和功率等性能指标3. 分析电机的效率和能量转换过程二、实验方法1. 确定实验所用的电机型号和规格2. 搭建电机实验平台,连接电源和测量仪器3. 选择适当的负载,在不同转速和负载下进行实验三、实验结果1. 分别测量不同转速下的电机转矩和功率- 转速为1000rpm时,电机转矩为10N·m,功率为2kW- 转速为2000rpm时,电机转矩为8N·m,功率为1.5kW- 转速为3000rpm时,电机转矩为5N·m,功率为1kW2. 绘制电机的转矩-转速特性曲线3. 计算电机的效率- 在转速为1000rpm时,电机效率为80%- 在转速为2000rpm时,电机效率为75%- 在转速为3000rpm时,电机效率为70%四、实验分析1. 根据转矩-转速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电机的负载特性和转矩输出情况2. 分析电机效率的变化规律,确定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3. 比较不同转速下的电机性能指标,分析其与电机负载和转矩的关系五、实验结论1. 电机的负载和转矩对其性能指标有较大影响,负载越大,转矩越小,功率越大2. 电机的转矩-转速特性曲线呈现出递减趋势,与负载特性相符3. 电机的效率随转速的增加而下降,与能量转换过程的损耗有关总结:通过本次电机实验,我们对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解了电机的转矩、功率和效率等重要指标。
分析了电机的转矩-转速特性曲线和效率随转速的变化规律,对电机的工作性能和能量转换过程有了深入了解,并总结了电机的性能与负载、转矩的关系。
电机实验的结果对于电机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嵌入式实验报告四
![嵌入式实验报告四](https://img.taocdn.com/s3/m/d7b6f8b865ce0508763213db.png)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报告书实验名称:PWM实验年级专业及班级:2012级123班姓名:段剑华学号:201210301326指导教师:张文斌、高贯斌评定成绩:教师评语:实验时间: 2014 年 12 月 21 日实验四PWM实验一、实验要求本次实验,我们用PWM模块控制LED的明暗程度。
当PWM的占空比为100%时,小灯最亮,当PWM得占空比为0%,小灯变灭,调节PWM模块的占空比,使小灯从最亮到灭成线性变化。
二、实验电路连线XS128单片机具有8个可编程的PWM通道,与单片机的PP0—PP7管脚复用。
每个通道的周期和占空比是可以独立控制的,8个通道都是8位精度的。
通过设置寄存器PWMCTL可以将相邻的两个通道连接成一个16位精度的PWM通道,因此一个XS128单片机可以提供4个16位精度的PWM通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一个PWM模块的框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PWM 工作的时钟框图,里面含有PWM初始化的相关寄存器,对理解初始化程序很有帮助。
三、实验程序(列出用到的主要函数)#include <hidef.h>#include "derivative.h"void PWM_initial(){PWMPOL_PPOL0=1; //设置通道0 起始极性高电平PWMCLK_PCLK0=1; //设置通道0 选择SA 做时钟源PWMPRCLK=0x44; //A、B 时钟为总线时钟16 分频=16MHz/16=1MHz PWMCAE_CAE0=1; //设置通道0 波形中央对齐PWMSCLA=10; //设置SA 时钟分频系数为10,SA=1/(2*10)=50kHz=0.02ms PWMPER0=100; //通道0 PWM 周期=100*0.02ms=2msPWMDTY0=50; //通道0 占空比=PWMDTY0/PWMPER0=50%PWME_PWME0=1; //打开通道0}/*************延时函数**********/void delay(void){unsigned int i,p;for(i=0;i<100;i++)for(p=0;p<500;p++);}void main() {int i=0;PWM_initial();for(;;) {if(i>=100)i=0;PWMDTY0=(char)i;//设置占空比0%—100%i++;delay();四、实验现象以及碰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首先对PWM很陌生,不知从何下手,然后听老师介绍,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对PWM有一点点的了解,然后跟懂的同学一起完成本实验,试验对于自己难度还是比较大,但是自己也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昆理工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昆理工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8bf33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1.png)
昆理工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昆明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实习项目。
在这段时间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通过参观实验室和听取导师的讲解,我了解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计算机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我参观了实验室中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了解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例如,我看到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3. 动手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一些动手实践项目。
例如,我组装了一个简单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部分,并通过编程实现了对系统的控制。
4. 学习相关软件和工具:为了更好地进行机电一体化设计和仿真,我学习了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CAD、仿真软件等。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1. 知识方面的收获: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了解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2. 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动手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学会了如何组装和调试机电一体化系统,并掌握了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多个项目,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通过这次昆理工机电一体化实习,我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机遇。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电机学认识实验报告
![电机学认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399d5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a.png)
电机学认识实验报告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电机学,可以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机学的知识,我们进行了一次以电机学为主题的认识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电机工作原理的理解,熟悉电机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参数,并学会使用仪器测试电机的性能。
我们选择了一台直流电机作为实验对象。
直流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力矩来驱动转子旋转。
我们首先对电机的外观进行了观察,了解了电机的结构组成和各个部件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了电机的电阻。
电阻是电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电机的电流特性和电压特性。
通过测量电机的电阻值,我们可以了解电机的电气特性,并进一步计算出电机的功率和效率。
然后,我们使用直流电源和电动机控制器连接电机,观察电机的转动情况。
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和控制器的开关,我们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这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接着,我们使用示波器观察了电机的转速和电流波形。
通过观察波形图,我们可以了解电机的转速稳定性和电流波动情况,进一步分析电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我们使用电机的转速计测量了电机的转速。
转速是电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电机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通过测量电机的转速,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电机的性能指标,并与理论数值进行对比。
通过这次认识实验,我们对电机学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不仅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了电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还学会了使用仪器测试电机的性能参数。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电机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了解了电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我学会了使用仪器测试电机的性能,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加深对电机的理解。
这次实验对我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好地运用电机学的知识,为电气工程和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机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电机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72df7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f.png)
第1篇一、前言电机学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特性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我们开展了电机学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加深对电机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报告将对本次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目的与内容1. 实践目的(1)加深对电机基本原理的理解。
(2)掌握电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实践内容(1)直流电机实验:包括直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等实验。
(2)异步电机实验:包括异步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等实验。
(3)同步电机实验:包括同步电机的并网、调速、制动等实验。
(4)电机控制实验:包括电机保护、变频调速等实验。
三、实践过程1. 直流电机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直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等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指导书连接实验电路。
② 启动直流电机,观察电机运行情况。
③ 调节电枢电压,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④ 实施制动,观察制动效果。
2. 异步电机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异步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等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指导书连接实验电路。
② 启动异步电机,观察电机运行情况。
③ 调节电源频率,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④ 实施制动,观察制动效果。
3. 同步电机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同步电机的并网、调速、制动等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指导书连接实验电路。
② 启动同步电机,观察电机运行情况。
③ 调节励磁电流,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④ 实施制动,观察制动效果。
4. 电机控制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电机保护、变频调速等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指导书连接实验电路。
② 设置电机保护参数,观察保护效果。
③ 调节变频器输出频率,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成功完成了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电机控制实验,掌握了电机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
电机学 实验报告
![电机学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4d5c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e.png)
电机学实验报告
《电机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了解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电源、电动机测试台、示波器、万用表等。
实验原理: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根据不同的电源和结构,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直流电机是利用直流电源产生磁场,通过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产生转矩,从而驱动电机转动;交流电机则是利用交流电源产生旋转磁场,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驱动电机转动。
实验步骤:
1. 将直流电机连接到电源上,并通过万用表检测电机的电压、电流和转速。
2. 将交流电机连接到电源上,并通过示波器观察电机的电流波形和转速。
3. 调节电机测试台的负载,观察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4.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电机的效率、功率特性等参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转速、电流、功率、效率等参数。
我们发现,直流电机在低速高转矩方面表现优异,而交流电机在高速稳定性方面表现更好。
实验结论: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电机学实验报告通过对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的
实验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电机的应用和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昆明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电机同步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电机同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c349b527d3240c8547ef82.png)
实验二:同步发电机综合实验三相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一、 实验目的1、学习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并网运行的法。
2、测试三相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条件不满足时的冲击电流。
3、研究三相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时的静态稳定性。
4、测试三相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二、 实验原理1. 同步发电机的并网运行发电机与电网是否符合下列条件:a 、双应有相同的相序;b 、双应有相同的电压;c 、双应有相同或接近相同的频率;d 、双应有相同的电压初相位。
在实际并网中,这些条件并不要求完全达到,只要在一定的误差围之就可以进行并网,比如转速(频率)相差约 (2%~5%)。
总之,在并车的时候必须避免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以防止同步电机损坏,避免电力系统受到重的干扰。
2. 同步发电机的静态稳定性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与功角的关系为:δδsin sin max 0P X U E P se ==静态稳定的条件用数学表达为0>∆∆δM P ,我们称δ∆∆M P 为比整步功率, 又称为整补功率系数, 其大小可以说明发电机维护同步运行的能力,既说明静态稳定的程度,用 P ss 表示。
δδcos 0sm SS x U E d dP P == δ角越小, P ss 数值越大,发电机越稳定。
由δd dP E 和P E 可知,当δ小于90°时,δd dP E 为正值,在这个围发电机的运行是稳定的,但当δ愈接近 90°,其值愈小,稳定的程度越低。
当δ等于 90°时,是稳定和不稳定的分界点,称为静态稳定极限。
在所讨论的简单系统情况下,静态稳定极限所对应的功角正好与最大功率或称功率极限的功角一致。
对应的o 90=δ时达到静态稳定功率极限。
为了安全可靠,极限功率应该比额定功率大一定的倍数,即发电机的额定运行点都远低于稳定极限,以保持有足够的静稳定储备。
P em 与 P en 之比称为静过载能力K m ,即:nn d d en em m X U E X U E P P K δδsin 1sin /00=== 一般要求 K m >1.7,也可以说发电机带额定有功负荷运行时静态稳定储备应该在 70%以上,因此额定功角n δ一般应该是 30°左右。
电子电工实习报告(昆明理工大学)
![电子电工实习报告(昆明理工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a7746cef0975f46527d3e1e1.png)
昆明理工大学电子实习报告实习题目: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排版及MF47型万用表制作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2009级工业工程专业姓名:李鹏飞学号:200910303132学期:10—11学年短前学期时间:2011年6月27日—7月8日目录一、实习目的 (1)二、实习内容 (1)三、实习过程 (1)1、MF47型万用电表的安装及调试 (1)2、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排版 (3)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仿真 (7)四、问题解决及最终完成情况 (11)五、实习心得 (12)一、实习目的通过对实际应用电路的制作,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制作技能,训练其实践动手能力,启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工程意识。
1、掌握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的识别方法、万用表的组装及焊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了解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3、学会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5、掌握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与技巧。
6、让同学更加明确所学知识的用途及实际应用。
7、激发同学们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习内容1、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排版2、万用电表的焊接、安装及调试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仿真三、实习过程1、MF47型万用电表的安装及调试1.MF47型万用表安装步骤1.1清点材料1.2二极管、电容、电阻的认识1.3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4元器件的焊接与安装1.5机械部件的安装调整1.6万用表故障的排除1.7万用表的使用2.把万用表所需要的电阻.可调电阻.二极管、保险丝夹.电容.保险丝、连接线、短接线等器材按照规定的位置摆放在电路板上,对照图纸插放元器件,用万用表校验,检查每个元器件插放是否正确、整齐,二极管、电解电容极性是否正确,电阻读数的方向是否一致,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元器件的焊接。
并且在焊的途中,应该注意一些基本问题,例如锡焊不能太多,形状要美光,不能烫坏电路板。
焊好后,如下图:2、带充电功能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排版电路原理图如下图1所示,电压调节主要由LM317完成。
电机实验报告
![电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7bac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5.png)
电机实验报告电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实验方法;3. 理解电机的调速原理和方法;4. 掌握电机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直流电源、交流电源、调速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电表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直流电机实验:将直流电机的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接通直流电源;调节直流电源的电压大小,记录不同电压下电机的转速、电流和功率的变化;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电机的效率和输出功率。
2. 交流电机实验:将交流电机的线圈与交流电源相连,接通交流电源;通过调节交流电源的频率和电压,记录不同频率和电压下电机的转速、电流和功率的变化;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电机的效率和输出功率。
3. 电机调速实验:将电机与调速器相连,接通电源;通过调整调速器的输出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电机的转速、电流和功率的变化;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电机的调速性能。
4. 电机性能参数测量:通过实验测量,确定电机的额定电流、额定转速、额定功率和效率等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直流电机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电压的增加,电机的转速和功率呈线性增长,但同时电机的电流也随之增大。
电机的效率随着电压的增加而略有提高,但在较高电压下会有所下降。
交流电机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频率和电压的增加,电机的转速和功率也增加,但电流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电机的效率在较低频率下较高,随着频率的增加逐渐下降。
电机调速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输出电压的增加,电机的转速和功率也增加,但电流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电机的效率在较低电压下较高,随着电压的增加逐渐下降。
电机的性能参数测量结果显示,电机的额定电流为X A,额定转速为X rpm,额定功率为X W,效率为X%。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了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实验方法。
我们还了解了电机的调速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电机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电机学的实训报告总结
![电机学的实训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f50d9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c.png)
一、实训目的电机学作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机原理、结构、性能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次电机学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机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电机设计、制造、维护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电气工程实验室实训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变压器、控制器、数字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
三、实训原理本次实训主要围绕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变压器三大类电机展开,通过以下原理进行实训:1. 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电源相序,实现电动机的启动、反转和调速。
2. 直流电动机:通过改变励磁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实现电动机的启动、反转和调速。
3. 变压器: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的升高或降低。
四、实训过程1. 三相异步电动机实训(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原理。
(2)观察电动机的启动、反转和调速过程。
(3)测量电动机的空载电流、负载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
(4)分析电动机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直流电动机实训(1)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原理。
(2)观察电动机的启动、反转和调速过程。
(3)测量电动机的空载电流、负载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
(4)分析电动机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变压器实训(1)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和原理。
(2)观察变压器的空载、负载运行过程。
(3)测量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4)分析变压器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实训结果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结构、原理和运行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掌握了电动机的启动、反转和调速方法,以及变压器的电压变换原理。
3. 学会了使用数字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参数测量。
4. 提高了动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动机和变压器的操作。
六、实训总结1. 本次实训使我认识到电机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
电机学实验报告
![电机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a0145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2.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的结构及其工作特性。
2. 学习电机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3. 通过实验验证电机的基本理论,加深对电机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或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本实验主要研究交流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交流异步电机2. 直流电机3. 交流电源4. 直流电源5. 电流表6. 电压表7. 电阻表8. 转速表9. 测功机10. 实验台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交流异步电机实验(1)测量电机的空载特性1. 将交流电源接入电机,调节电压,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
2. 分别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定子电流和转速。
3. 绘制空载特性曲线。
(2)测量电机的负载特性1. 在电机的定子上接上测功机,使电机带上一定的负载。
2. 调节电压,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
3. 分别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定子电流、转速和输出功率。
4. 绘制负载特性曲线。
2. 直流电机实验(1)测量电机的空载特性1. 将直流电源接入电机,调节电压,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
2. 分别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定子电流和转速。
3. 绘制空载特性曲线。
(2)测量电机的负载特性1. 在电机的定子上接上测功机,使电机带上一定的负载。
2. 调节电压,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
3. 分别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定子电流、转速和输出功率。
4. 绘制负载特性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流异步电机实验结果(1)空载特性曲线空载特性曲线表明,当电机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定子电流和电压成线性关系。
(2)负载特性曲线负载特性曲线表明,当电机带上一定负载时,定子电流、转速和输出功率成非线性关系。
2. 直流电机实验结果(1)空载特性曲线空载特性曲线表明,当电机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定子电流和电压成线性关系。
(2)负载特性曲线负载特性曲线表明,当电机带上一定负载时,定子电流、转速和输出功率成非线性关系。
六、实验结论1. 交流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在空载和负载状态下,其定子电流、转速和输出功率与电压成非线性关系。
电机学实践教学报告摘要(3篇)
![电机学实践教学报告摘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92e24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c.png)
第1篇摘要:电机学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机原理、设计、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报告针对电机学实践教学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总结等环节。
通过本次实践,学生深入理解了电机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电机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的工作特性。
2. 学会电机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3.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电源、电流表、电压表、转速表、示波器等。
2. 实验软件:电机仿真软件、绘图软件等。
3. 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
三、实验过程1. 直流电机实验(1)观察直流电机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通过改变电枢电压,观察电机转速、转矩、功率等参数的变化。
(3)分析电机工作特性曲线,总结规律。
2. 交流电机实验(1)观察交流电机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通过改变电源频率,观察电机转速、转矩、功率等参数的变化。
(3)分析电机工作特性曲线,总结规律。
3. 电机调速实验(1)观察电机调速系统,了解其工作原理。
(2)通过改变调速系统参数,观察电机转速、转矩、功率等参数的变化。
(3)分析电机调速效果,总结规律。
4. 电机控制实验(1)观察电机控制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
(2)通过改变控制电路参数,观察电机转速、转矩、功率等参数的变化。
(3)分析电机控制效果,总结规律。
四、实验结果分析1. 直流电机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了电机参数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枢电压增大时,电机转速、转矩、功率均增大;当电枢电压减小时,电机转速、转矩、功率均减小。
2. 交流电机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交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了电机参数的变化规律。
关于电机学的实训报告
![关于电机学的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f8b97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a.png)
一、摘要本次电机学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加深对电机基本原理、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
通过为期两周的实训,我不仅掌握了电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对实训过程的详细记录和总结。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 掌握电机的工作过程和性能测试方法。
3. 学习电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实训初期,我们重点学习了电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原理、分类、特点和应用。
通过查阅资料和课堂讲解,我们对电机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电机构造观察在实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电机实验室,观察了各种类型的电机实物。
通过实际观察,我们了解了电机的构造,包括定子、转子、端盖、轴承等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和作用。
3. 电机性能测试我们学习了电机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包括空载实验、负载实验、效率测试和温升测试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分析测试数据。
4. 电机维护与故障排除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电机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故障排除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检查电机的绝缘性能、润滑轴承、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四、实训过程1. 第一周:理论学习与实验准备- 完成了电机基本理论的学习,包括各类电机的原理、分类、特点和应用。
- 观察了电机实物,了解了电机的构造和部件。
- 学习了电机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包括测试仪器和测试步骤。
2. 第二周: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进行了空载实验、负载实验、效率测试和温升测试等,掌握了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
- 分析了实验数据,了解了电机的性能指标和影响因素。
- 学习了电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包括绝缘性能检查、轴承润滑和部件更换。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对各类电机有了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 电机学实验开课实验室: 电机实验室 2013年7月5日 年级、专业、班 电自11级 3 班 学号201110901141 姓名 刘盼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电机综合实验 指导教师教师 评语教师签名2013年 7 月 5 日实验一、变压器综合实验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一、 实验目的1.学习三相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的方法。
2.测试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条件不满足时的空载电流。
3.研究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时负载的分配规律。
二、 实验原理理想的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应满足以下条件:1、空载时,各变压器的相应的次级电压必须相等而且同相位。
为满足此条件,并联个变压器应有相同电压变比:即k1=k2=k3…kn 且属于相同的连接组,不同连接组别的变压器不能并联运行。
2、在有负载时,各变压器的所分担的负载电流英语他们的容量成正比。
为满足此条件,保证各个变压器所分担的负载电流与其容量成正比例,各变压器应该有相同的短路电压标幺值。
3、各变压器的负载电流都应同相位。
为满足此条件,要求各变压器短路电阻与短路电抗的比值相等。
即要求阻抗电压降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分别相等,即各个变压器应该有相同的短路电压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
4.变压器并联运行时的负载分配 。
当变压器并联运行时,通常短路电压标幺值随着容量的不同而不相同,大容量的变压器有较大的短路电压。
各个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实际分担负载的计算公式:由此可见,各个变压器的负载分配与该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成正比,与短路电压成反比。
如果各个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相同,则变压器的负载分配只与额定容量成正比。
三、实验线路图A-1 实验线路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测试两台三相变压器满足理想条件并联运行时的空载电流实验参数:图A-2 实验参数设置Ⅰ图A-3 实验结果Ⅰ分析:由所得的数值可知,两变压器电压等级相同15.75e3V,标幺值相同,阻抗和电抗标幺值分别为0.001606和0.07.环流只有0.006427A,可看出一次环流和二次环流相差很小。
由于两台变压器参数相同,即认为两台变压器满足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理想条件,所以当两台变压器并联空载运行时,则并联的各个变压器内部基本不会产生环流,故产生的环流很小,对变压器影响很小。
2、测试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变比不同时的空载电流实验参数:图A-4 实验参数设置Ⅱ图A-5 实验结果Ⅱ分析:将第二台变压器的二次侧电压乘0.9,其它数值均不变,比原来的变比减小了1/10,环电压由原来的1285V变为1214V,但环流由原来的0.006427A 变为5316A,空载环流比变比相同时大很多,此时环流电流流过变压器会产生大量热。
又并联运行时各变压器的电压变比不相同则各变压器没有相同的电压等级,对变压器影响很大。
3、测试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连接组别不同时的空载电流实验参数:图A-6 实验参数设置Ⅲ图A-7 实验结果Ⅲ分析:当并列变压器变压比、阻抗电压相等而接线不同时,即变压器次级侧的连接组别不一样时,就会使二次电压存在相角差和电压差,因而变压器产生环流。
此时在YD11与YYn的接线下的环流为2.491e+004A,这样大的环流会对变压器的绝缘层产生较大损害,所以变压器并联运行时要保证变压器连接组别相同。
4、两台变压器的短路电压标幺值不同时负载分配的测试(1)两台变压器短路电压标幺值相同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实验结果如下:实验参数:图A-8 实验参数设置ⅣPq1 pq2图A-8 实验结果Ⅳ(2)将一台变压器的短路电压标幺值降低10%,将连接负载的短路器设置为闭合,再进行“(1)”的测量。
图A -9 实验参数设置 Ⅴ实验结果:图A -10 实验结果 ⅤPq21 pq22分析:当功率相等时,将初级侧的短路阻抗标幺值*90%。
变压器1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在0到1秒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均为0;在1秒以后,有功功率约为13.9e7W,无功功率约为11.7e7var。
变压器2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在0到1秒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均为0;在1秒以后,有功功率约为12.4e7W,无功功率约为10.4e7var。
通过对比可以得到,短路电压标幺值小的容易先满载。
五、结论<1>变压器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下才能稳定的并联运行:1、各变压器都应有相同的电压变比且属于相同的连接组;2、各个变压器应该有相同的短路电压标幺值;3、各个变压器短路电阻与短路电抗的比值相等。
这几个条件中,变比和短路电压允许有微小的差别,但是连接组别必须保证相同。
如果连接组别不同的变压器一次绕组接到同一电源上,其二次绕组的线电压相位不同,在变压器内部将会产生很大的环流,影响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严重的甚至烧毁变压器。
变比相差较大的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时,两个变压器绕组之间也会产生不平衡带电流,最坏情况下也会烧毁变压器。
短路电压相差较大的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时,因为负荷电流的分配与各个变压器的短路阻抗成反比。
这样短路电压大的变压器满负荷时,短路电压小的变压器就要过负荷,反之,短路电压大的变压器就处于轻负荷状态,这样运行就不经济。
所以,并联运行的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相差不能超过允许值,规定变比差值不能超过±0.5%,短路电压值不能超过±10%,两台变压器容量比不超过3:1,但是连接组别必须相同。
<2>负载分配的原则是:与该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成正比,与短路电压成反比。
如果额定容量相同,那变压器的负载分配只与短路电压成反比,即短路电压标幺值较小的那台变压器先达到满载,为了不使其过载,其余变压器均不能达到满载,导致整个装置的容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所以为了使各变压器的装置容量尽可能得到利用,实际中,在考虑了其他并联条件的前提下要求各变压器的短路电压标幺值尽可能相接近,这样才能降低变压器的有功损耗,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实验二、同步发电机综合实验三相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一、实验目的1、学习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并网运行的方法。
2、测试三相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条件不满足时的冲击电流。
3、研究三相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时的静态稳定性。
4、测试三相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二、实验原理1、同步发电机的并网运行把同步机并联至电网的手续称为整步亦称为并列或并车。
在并车的时候必须避免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以防止同步电机损坏,避免电力系统受到严重的干扰。
为此,并车前必须检验发电机与电网是否符合下列条件:a、双方应有相同的相序;b、双方应有相同的电压幅值;c、双方应有相同或接近相同的频率;d、双方应有相同的电压初相位。
所以,在并网之前,首先必须检验双方的电压是否相等。
为了检测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来测得汇流排的电压和正待并列的发电机的端电压的差值,差值的大小反映了两端的电压差。
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可以很容易使双方的电压相等。
其次,要检验双方的频率和相序,也可以在电网和发电机的检测系统中很容易的测出。
发电机的频率与发电机原动机输入的机械功率有关,只要调节原动机输入的机械功率的大小,就可以使发电机的频率和电网和频率达到一致。
相序的统一可以用调线等方式,在本虚拟实验室中一号发电机相序的统一可以用调整电网的相角来完成;二号发电机的相序通过调节发电机原动机的机械功率来一致。
2、同步发电机的静态稳定性所谓同步发电机的静态稳定性是指发电机在某个运行下,突然受到任意的小干扰后,能恢复到原来的(或者是与原来很相近的)运行状态的能力。
同步发电机在并网运行中受到较小的扰动后,若能够自动保持同步行,则该机就具有静态稳定的能力。
反之,若不能自动保持同步运行,则是不具备静态稳定性。
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与功角的关系为:图B -1如上图当功角0<δ<90度时,在这个范围内发电机的运行是稳定的,但当δ愈接近90度,比整步功率值愈小,稳定的程度越低。
当δ等于90度时,是稳定和不稳定的分界点,称为静态稳定极限。
当δ超过90度后,同步电机作为发电机使用时将会失步。
3、同步机的突然断路 当点发生三相短路时,整个电路被分成两个独立的回路。
其中点右边的回路变为没有电源的短接电路,其电流将从短路前的值逐渐衰减到零;而点左边的回路仍图B -2 与电源相连接,但每相的阻抗已减小为R+jwL 所决定的新稳态值,短路电流计算主要是针对这一电路进行的。
4、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称为冲击电流。
当电路的参数已知时,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幅值是一定的,而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则按指数规律单调衰减,因此,非周期分量的初值越大,暂态过程中短路全电流的最大瞬时值就越大电机的功角特性曲线三、实验线路图B—1 实验线路四、实验结果及分析b、在短路器断开的情况下,通过多次实验,找到并联条件满足的点,并且测出电网和发电机的电压波形。
实验参数:图B—2 原动机参数设定图B—3 励磁机参数设定图B -4 并网前电网波形与发电机波形重合图B —5 断路器并网参数设定并联满足条件的点为5.527s 。
实验结果:选择上图t=5.527s 时并网,并网后冲击电流如下图:图B -6 冲击电流波形Ι冲击电流4000A由上图可得并网后冲击电流约为4000A 。
C 、调整发电机的运行条件,分别在初相位不同和电压幅值不同时,进行并网实验,测试并网时的冲击电流。
(1)当电压幅值相同,初相位不同时的电网和发电机的电压波形,及并网时的时的冲击电流。
实验参数:图B -7 原动机、励磁机、并网时间参数的设定图B -8 并网前电网波形与发电机波形 Ⅰ当t=2.8时,电网与电机的电压相位差为130°,选择t=2.8时并网。
实验结果:图B -9 冲击电流波形 Ⅱ冲击电流100000A的安全运行。
(2)电压幅值不相同,初相位相同时的电网和发电机的电压波形,及并网时的冲击电流。
实验参数:图B -10 原动机、励磁机、并网时间参数的设定图B -11 并网前电网波形与发电机波形 Ⅱ实验结果:选择t=0.7并网。
图B -12 冲击电流波形 Ⅲ冲击电流16000A网的安全运行。
实验分析:实验说明发电机并入电网时必须满足,双方应有相同的相序,电压,相同的或接近相同的频率、相同的电压初相位,当上述条件有一个不满足时,将对发电机运行产生严重的后果。
它们都会在发电机绕组中产生比额定值大很多的环流,引起发电机功率振荡,增加运行损耗,运行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可使发电机受到损害,严重影响电力系统。
图中数据表明不满足运行条件时都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超出额定值很多倍,所以,并网时应选择合适的并网时间以减少冲击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干扰。
D、对并网运行的发电机分别进行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整,并且测试功角随之变化的过程。
(1)保持无功功率不变,调节有功功率。
实验参数:图B-13 原动机、励磁机参数的设定Ⅰ实验结果:图B—14 发电机的功率图像Ⅰ分析:0-5s是励磁电流和有功功率都保持不变;当t=5s到t=17s,有功功率随着机械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功角随着有功功率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