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二) 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二)》备课说课稿

说课稿:《确定位置(二)》一、说教材《确定位置(二)》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坐标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描述位置时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对角度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坐标观念。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用语言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坐标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用语言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对角度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位置描述的准确性。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如学生迷路在动物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 探究新知(1)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师展示动物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找到观测点,画出方向轴,并尝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如:“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东20度方向,距离大约50米。
”(2)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从观测点到物体的简单路线图。
如:“从喷泉广场出发,向北偏东20度方向走50米,就可以到达熊猫馆。
”3. 巩固新知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第3课时确定位置(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3课时确定位置(第二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上一课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本课时,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7页,第3课时“确定位置(第二课时)”。
内容包括:通过实际情境,进一步学习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简便地描述物体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方向和距离对于确定物体位置的重要性。
2.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上一课时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小华的位置是(2,3)。
现在,请大家观察大屏幕上的情境,找出小华的新位置。
2. 讲解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情境,讲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例题讲解:以屏幕上的情境为例,讲解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7页的“做一做”,巩固新学的内容。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上黑板演示如何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让大家猜一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家附近一家商店的位置。
2. 完成教材第37页的“练一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课时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课后,学生应加强练习,提高对空间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可适当拓展相关知识,如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四年数学确定位置二教案

3.学生讨论画图,展示学生所画的图。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学生发言,老师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明确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观测点(起点),还要知道走的方向等等。
老师提出我们用方向坐标来找出所走的方向,出示方向坐标。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合作共享
安全教育一分钟
1.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谁愿意?我。
请你面向东方,闭上眼睛,老师让你睁开眼睛你再睁开。
2.老师想再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
请你从这里(有标志性东西)沿直线走到一个地方。
下面的同学看清楚了吗?
好,你可以睁开眼睛了,请你按照刚才他走的路线重复再走一遍。(走不了)
附课件:
学
生
课堂达标率
98%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说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会找参照物、并能说清和参照物的距离及方位关系。
教
师
本课亮点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能探索的不替代,能发现的不暗示,设计更加开放的课堂,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尝试的机会。
需改进措施
课堂教学是可以预设的,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把握临时生成的环节,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内容,才能更有效的来调控课堂
观测点(起点)非常的重要,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把它定在方向坐标的什么位置最好?(中心交点)。还要标出标志性东西的名称。
老师放置方向坐标。请同学们观察。
使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确确定行走的路线要有明确的起点和方向。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展示课件,让学生准确描述以张掖为观测点,克拉玛依市所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确定位置(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确定位置(2)-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习积极性。
-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
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际操作,探究数对的应用。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教室平面图、数对卡片等。
2. 学具:每组一张教室平面图、数对卡片、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谁能来说一说数对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出示教室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这张教室平面图,你们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2. 学生尝试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小组内交流。
3.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如:“我在第3排第4列,可以用数对(3,4)来表示。
”4. 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并在小组内交流。
三、探究活动(1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对卡片,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卡片上的物体位置。
2. 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并在小组内交流。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如:“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确定位置教案10篇

确定位置教案10篇确定位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相应的描述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活动中,经历有序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物体所在位置的过程,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装有小猪图片的信封,写有座位号的卡片,固体胶。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今年夏天咱们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你们看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课件播放开幕式及田径比赛的相关图片。
2.引入:开幕式上演员站在指定的位置进行表演,观众坐在确定的位置观看演出;赛场上,田径运动员在各自的跑道上奋力拼搏,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可见,在奥运会上确定位置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也很重要,我们每个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个小朋友的座位也有指定位置。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体会感悟,建构方法(一)做操图认识第几排第几个1.巧妙设疑,激发认知矛盾谈话:我们人类刚刚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也非常喜欢体育活动。
这不,它们正在举办森林运动会呢!课件出示做操图,福娃:现在运动员正在进行体操表演呢!设疑:在这么多的小动物里有一个是老师最喜欢的,你能一下就猜出它是谁吗?如果老师告诉你,它在第2个,你能一下猜中吗?老师告诉大家,它在第4排第2个。
现在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质疑:我已经告诉大家这个小动物的位置了,你们的意见怎么还不一致呢?小结:大家都有自己找位置的方法,但是要确定这些小动物的位置,还得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
小动物们是怎样确定位置的呢?想听听吗?2.细读信息,学会确定位置(1)确定第几排课件播放:小猴说:我在第1排第1个。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位置 第2课时 确定位置(2)人教版

第2课时确定位置(2)▶教学内容教科书P20例2,完成教科书P20“做一做”和P23“练习五”第7、8题。
▶教学目标1.理解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知道方格纸上对应数对的位置。
3.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存在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引入新课1.课前回顾。
师: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请你说一说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
【学情预设】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师:你们知道我们班第1列第3行是哪位同学吗?用数对怎么表示?全班讨论交流。
2.导入新课。
师:用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大家请看,这里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课件出示教科书P20例2“动物园示意图”)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2)]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明确行、列和起点。
师:同学们请观察动物园示意图,动物园的第1列、第1行在哪呢?请学生上台指出第1列和第1行,课件同步展示。
师小结:图中每条竖线都标上了数,说明在图中是把每条竖线看作列;每条横线也都标上了数,说明在图中是把每条横线看作行。
师:那标识0的那一行和标识0的那一列表示什么呢?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回答。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表示开始,或者说表示起点。
师:0既是列的起点又是行的起点,同时告诉我们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行的顺序是从前往后。
2.明确大门的位置。
师:大门的位置用数对(3,0)表示,这里的“3”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为什么用数对(3,0)来表示?学生独立思考,同桌相互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3表示第3列,0表示第0行,大门的位置在第3列第0行,因此用数对(3,0)表示。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大门的位置在第3列的起始行,也就是第0行,所以用数对(3,0)来表示大门的位置。
确定位置教案-2

确定位置教案确定位置教案汇编六篇确定位置教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57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法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 使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3.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主动参与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小朋友,你的家在什么地方?老师住在新华园3幢304号,你也会像这样介绍你住在什么地方吗?学生汇报。
一、揭示课题通过刚才的谈话,我们知道像老师的家和小朋友们的家都有它所处的位置。
那么在生活中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二、在生活中学习1. 认识第几排第几个。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
(播放课件。
小猴说:大家好,你们想去参观动物学校吗?配音:动物学校里有好多的小动物。
小兔介绍:大家好,我是小兔。
小熊介绍:Hello,我是小熊。
小狮子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狮子。
配音:小动物们早操的时间到了。
小动物们一排一排地排好。
)(2)初步明确确定位置的方法。
(播放课件。
小猴说:我在第1排第1个。
小熊说:我在第2排第3个。
)根据小动物说的话,你认为哪儿是第一排?哪儿是第二排?你来指一指。
看大屏幕,一起来数一数。
(课件每排分别闪烁)在这里,我们约定:数第几排时从前往后数,数第几个时从左往右数。
(3)回答。
请小朋友们认真听,看谁能回答小动物的问题。
小猫和小狮子分别提问:我站在第几排第几个?指名回答。
(4)说一说。
这里有你喜欢的小动物吗?它在第几排第几个?跟同桌说一说。
请一组小朋友上来边指边说,其余小朋友做裁判。
如我喜欢的动物在第1排第5个,是小兔。
说对了,其他小朋友边拍手边说对对对,请上位。
(5)猜一猜。
① 现在请一个小朋友用第几排第几个说一个位置,让大家猜这个位置上的小动物是谁。
《确定位置(二)》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2课时教学内容:确定位置(二)(教材第67~68页)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地方,以及两地的距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新- 课- 标- 第-一-网一、谈话导入师:乐乐去大鸣山游玩时迷失了方向,他想找到大本营的位置,你能帮帮她吗?二、新课学习1、想一想,画一画,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此问题,然后组织进行讨论与交流。
)思考问题:1.搜救的原点是哪里?2.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2、下面是数学迷画的,你能看懂吗?说一说大本营的位置。
师:观察数学迷画的图,说一说与自己所画的有什么异同?说一说大本营的位置。
(小组交流讨论异同点,并说出大本营的具体位置)三、练一练1、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题目,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2、第2题。
进一步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及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3、第3题。
4、组织学生集体测量、填写、角度测量中应允许一定的误差。
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以后我们出去游玩时要注意什么事项?五、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
如在巩固练习时,有的同学不知道该选用哪种方法更合适,灵活运用有些欠缺。
这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确定位置(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确定位置(二)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关于确定位置的综合应用2.教材编写特点:教材结合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其中第6、7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第6题是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衡,并写出表示平移前后图形顶点位置的数对。
第7题是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4.我的思考:本节课属于练习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综合了学生对于数对、平移、方位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所以既要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又要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包括知识技能,也包括方法)学生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也能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会按要求把图形进行平移,知道方位,也能看图描述路线。
具备初步的综合运用能力。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学生都具有从某一地点到另一地点的实际经验。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平移时可能会出现小面积的遗忘现象。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得越紧密,练习的形式越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厚。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本节课,独立自主显本色,众人拾柴火焰高。
5.我的思考:练习时要加入一些多元化的因素,把数对的知识和生活交织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在生活的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1.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正确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
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思考。
四、教学活动(一)、基础练习(预计3’)师:大家还记得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吗?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通常情况下第一个数表示什么?第二个数表示什么?师:介绍一下,你在班上的座位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么表示?利用附页2的方格图表示出你和你的好朋友分别在什么位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首先,学生将复习如何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
接着,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巩固这些概念。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概念和方法。
2. 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数对的概念及其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对应关系。
2. 方向和距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平面直角坐标系图、指南针、尺子、角度器。
2. 学具:练习册、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对的概念,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
2. 新课导入:介绍方向和距离的概念,讲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3.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典型例题,展示如何用数对和方向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数对的概念及其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对应关系。
2. 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及其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应用。
3. 例题及其解答过程。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身边的物体,用数对和方向距离来确定它们的位置,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导入、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用数对和方向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方向和距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还需关注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方向和距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确定位置 确定位置(二)》公开课教案_15

确定位置(二)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 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测点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两地之间的距离。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课件出示平面图。
)你能说出这些馆的位置分别在哪里吗?(生在学习卡上完成)指名学生口述。
生:大象馆在熊猫馆北偏东20度150米处。
…师:我还能说一个,想听吗?熊猫馆在大象馆的南偏西20度150米处。
对吗?为什么我们都说的是这两个馆但是方向却不一样?生思考。
师:你们真是会学习善思考的孩子。
原来确定位置时,观测点是相对一个物体来说的,因此观测点不同物体的位置也不同。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确定位置(师板书:确定位置二)(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确定位置的方法,为这一节课地学习做铺垫)二、探究新知乐乐和你们一样也是个爱思考爱学习的孩子,她不仅在课堂上乐于探究也经常深入生活去发现,你们看(课件出示)1、看一看她周末去风景区观察、开阔视野。
她现在这幅平面图中的某一个景点,想去大本营又不知道该怎么走,你能帮她吗?(预设,有学生可能会问乐乐此刻在哪个景点?师:反问,可能在哪个景点?把教材中统一的观测点发散成三个观测点。
)2、说一说师:要去大本营哪观测点是?学生回答各自观测点。
(如回答同一个,师及时追问:乐乐此刻肯定在这个景点吗?)3、想一想那么知道了观测点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方向距离。
教师追问如何获取这些信息。
(生:如果观测点是大鸣山,由图可知,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东北方向,因此先连接大鸣山与大本营,再用量角器测量连线与大鸣山正北方向的夹角,就可测量出方位角度;确定距离时,用直尺测量出大鸣山倒到大本营的图上距离,根据“1cm表示100m”,就能计算出实际距离。
用数对确定位置第二课时教案

《确定位置》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情感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根据预学目标.1、举出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列与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3、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知识梳理(一)谈话引入,初步了解确定位置的信息。
1、同学们,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2、怎样确定位置(方法)?(二)尝试探索,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1、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教师:现在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在班级里所处的位置?(学生回答)这些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位置,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展示学生的写法(黑板上展示)3、交流、统一描述位置的方法。
(1)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
(这些写法都用两个数据来表述)(2)理解列和行的意义。
教师:一般,我们把竖排称为列,横排称为行。
(板书:列行)(3)统一定位。
通常先确定列数,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确定第几列一般从(观察者的)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观察者的)前往后数。
这样每一个座位与位置一一对应,简洁明了。
巩固:教师指座位,学生口答。
4、提炼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1)理解(2,3)的意义。
教师:用(2,3)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好吗?学生:说说想法,大家议一议。
教师:鼓励学生写一写。
(强调先列后行的约定)(2)读法。
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3)揭题。
教师:用有顺序的两个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4)数对的作用。
教师:数对让我们充分体会到数学表达的简约之美。
请用数对写出甲、乙两位同学所在的位置。
甲同学在(, )乙同学在(, )?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
四年级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

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难点:理解数对中两个数字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谁能告诉我数对的意义?(2)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确定位置,进一步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探究新知(1)教学例1师:请同学们看图(出示例1情境图),谁能告诉我在图中怎样表示小华和小明的位置?生1:小华在第3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3,2);小明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4,5)。
师:很好!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怎样用数对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
(2)教学例2师:请同学们看例2情境图,谁能告诉我在图中怎样表示小车的位置?生2:小车在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5,3)。
师:请同学们用数对表示图中其他车的位置。
生3:大车在第2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2,4);自行车在第6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是(6,1)。
3.练习巩固(1)师:请同学们完成练习1。
(2)师:请同学们完成练习2。
4.拓展延伸(1)师:请同学们用数对表示下面图形中各点的位置。
(2)师:请同学们用数对表示自己座位的位置,并与同伴分享。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生4:我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明白了数对中两个数字的含义。
生5:我在练习中巩固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空间观念。
6.作业布置师: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重点: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熟练应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准确把握数对中两个数字分别代表列和行的概念,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应用。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还记得我们是怎么表示位置的吗?生:我们用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2.学习使用坐标系简单定位;3.学会使用直尺、角规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2.学习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3.学会使用直尺、角规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三、教具准备1.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2.常规测量工具;3.练习册。
四、教学安排时间内容7分钟上课,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3分钟教学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20分钟学习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15分钟学会使用直尺、角规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10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五、教学过程1. 上课,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前准备好所有教具,上课前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让学生安静听讲,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
2. 教学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拿起正方形和长方形模型,通过让学生触摸和感知模型来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
在讲解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通常长什么样子,以及它们的特点有哪些。
3. 学习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向学生介绍二维坐标系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以及如何理解坐标系。
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例如:如何在二维坐标系中标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位置。
4. 学会使用直尺、角规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学生掌握了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后,可以给学生介绍使用常规测量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等)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他们进行测量。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在课堂结束时,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和作业,以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提高他们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总结通过教学本节课程,学生能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学习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并学会使用直尺、三角板等常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确定位置(二)教案

第五章位置的确定1.确定位置(二)一、学生起点分析《确定位置》是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一节内容。
本章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而且也从坐标的角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又是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
《确定位置》将现世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给学生,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对八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有兴趣。
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来源:学§科§网Z§X§X§K]二、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体会极坐标和直角坐标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能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3.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运用位置确定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与人类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来源:ZXXK] 教学重点:会根据已知条件正确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设计[来源:ZXXK]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如图,如果用(0,0)表示点A,(1,0)表示点B,(1,2)表示点F。
想一想:按照这个规律该如何表示其它点的位置。
第二环节分类讨论,探索新知1.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规律,然后回答交流:C(2,0),D(2,1),E(2,2),G(0,2),H(0,1)2.做一做:(投影P126,图5-3)[来源:Zxxk.]如果用(0,0)表示点A的位置,用(2,1)表示点B的位置,那么(1)图①中五角星五个顶点的位置如何表示?(2)图②中五枚黑棋子的位置如何表示?(3)图②中(6,1),(10,8)位置上的棋子分别是哪一枚?这里的数据有两个,一个表示水平方向与A点距离,另一个表示竖直方向上到A点的距离。
确定位置实践活动的教案二

本文介绍的是一节定位实践活动的教案二,通过该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寻找目标地点及如何将自己的位置与他人分享。
该教案更适合初中学生以及初学者,旨在让学生了解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1.了解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定位技术的应用。
2.学会使用地图应用程序,如谷歌地图。
3.学会如何将自己的位置分享给他人。
二、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GPS技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GPS技术,并向他们展示GPS设备的工作原理,帮助他们理解地理定位的科学原理。
在讲解完原理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GPS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谷歌地图定位下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谷歌地图程序。
向学生介绍谷歌地图并向他们展示如何通过输入地址或者搜索特定地点找到目标位置。
通过引导学生实践,向他们展示如何将自己的位置标记在地图上。
3.向学生展示如何分享位置信息在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位置标记在地图中后,引导他们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位置分享给他人。
向学生展示如何创建和发送位置共享链接,以及如何复制和分享这些链接。
4.在实践中应用已学知识,根据地图信息找到指定位置让学生实践将自己的位置分享给他人,并让他们通过根据地图信息找到指定位置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鼓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并在有需要时互相帮助。
三、评估标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标准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1.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GPS技术的基本原理。
2.通过谷歌地图找到指定位置的速度和准确性。
3.学生是否能够将自己的位置分享给他人,有效地与他人互动。
四、总结通过教案二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定位技术,掌握使用谷歌地图进行定位和分享位置信息的技术和能力。
这些技能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实际应用,并将成为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技能。
在教学中应重视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确定位置(二)》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对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教师可通过设置一些实际问题,如寻宝游戏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利用数对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示的位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解释:
(1)针对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则,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具,如座位图,帮助学生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概念。
3.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内向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确定位置(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情况?”比如在图书馆找书,我们需要知道书在哪个架子的哪一层。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数对来确定物体位置的奥秘。
《确定位置(二)》教案
一、教学内容
《确定位置(二)》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章《位置》第二节内容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位置(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方向,以及两地距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活旧知
师:“四面八方”这个词语“四面是什么意思?(东、南、西、北。
)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一些确定位置和方向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确定位置(二)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出示:乐乐去大鸣山游玩时迷失了方向,他想找到大本营的位置。
观察右图,你能帮帮她吗?(课件出示)
(一)、
1、想一想,画一画,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
2、大本营在大鸣山的北偏东45°,距离大鸣山560m。
3、确定物体位置方法一: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二)、方法二:用数对表示:如大本营的位置为(4,4)。
用数对表示:如(3,5),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物体在第几列(横轴),第二个数表示物体在第几行(竖轴)。
三、课堂巩固:完成课本练一练1-3题
1、完成课本第一题:⑴从奇思家到学校怎么走?
⑵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学校的位置。
2、完成课本缇二踢:456路公共汽车从火车站到商场的行驶路线是:向行
驶站到汽车站,再向偏行驶站到体育馆,再向行
驶站到商场。
3、完成课本第三题:某城市中心广场的四周道路如图。
以中心广场为观测点,量一量,填一填。
商店的位置是偏,距离中心广场km。
学校的位置是
偏,距离中心广场km。
音乐厅的位置是偏,距离中心广
场km。
4、情景导入,训练学生的实际应运知识的能力。
(课件出示)
四、本课小结:
方法一: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方法二:用数对表示:如(3,5),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物体在第几列(横轴),第二个数表示物体在第几行(竖轴)。
五、作业布置:完成课本4、5题。
板书设计: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方法一: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方法二:用数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