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
新课标小学语文重点
新课标小学语文重点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重点内容:一、识字与写字-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新课标强调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常用汉字。
- 写字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笔顺和字形,还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
新课标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包括文学、历史、科学等各类书籍。
- 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作- 写作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新课标提倡学生从小学习写作,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
- 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写作灵感,培养表达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四、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技能。
新课标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进行口语交流。
- 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五、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也是思维能力的提升。
新课标强调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 思维能力教学要结合语文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文化素养- 语文学习也是文化传承的过程。
新课标提倡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 文化素养教学要结合传统节日、历史故事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七、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课标鼓励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结尾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小学初中语文新课标重点
小学初中语文新课标重点小学和初中语文新课标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即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品质、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
新课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重点内容如下:1. 语文知识与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如汉字的认读、书写、理解,以及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
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包括快速阅读、准确理解、有效表达和创造性写作。
2. 思维品质: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3. 文化传承与创新: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同时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4. 审美情趣:新课标提倡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体会语言的美,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体验。
5. 跨学科学习:新课标鼓励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历史、地理、科学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6. 信息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课标也强调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如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7. 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
8. 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9. 阅读的重要性:新课标特别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提倡广泛阅读,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10. 写作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写作实践,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新课标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思想,同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归纳
小学语文新课标归纳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新课标应运而生,它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一、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即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2. 培养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情感。
4.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课程内容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主要包括:1. 识字与写字: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的能力。
2. 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4.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5. 综合性学习: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包括:1.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3. 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实践活动获取新知。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四、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主张:1. 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等形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水平。
3. 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
五、课程资源新课标提倡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包括: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的教材。
2. 课外读物: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
3. 社会资源: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结语小学语文新课标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语新版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新版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版新课标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最新要求和指导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的一次全面更新。
它旨在培
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及加强学生的文化
自信和创新精神。
新版新课标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
与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和情感态度。
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涵盖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科学知识等多个领域,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探究、合作
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评价方式: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5. 信息技术的应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6. 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知
识的综合运用。
7. 阅读推广:新课标特别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提高阅读量和阅读质量。
8. 写作能力培养: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写作技巧。
9. 口语交际: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0. 文化传承: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新版新课标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次重要改革,它旨在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小学阶段语文新课标内容
小学阶段语文新课标内容小学阶段的语文新课标主要强调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新课标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同时强调了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1. 识字与写字: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汉字量,能够正确书写汉字,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意义。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常用汉字,掌握基本的书写规则。
2. 阅读:新课标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应能够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把握文本的细节信息,并能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评价和思考。
3. 写作:新课标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书面表达,包括写日记、写信、写故事等。
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口语交际:新课标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交流,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文明礼貌和合作精神。
5. 综合性学习:新课标提倡综合性学习,鼓励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通过项目学习、主题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标强调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 学习策略:新课标鼓励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8. 评价方式: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新课标的内容旨在通过全面而深入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小学语文新课标梳理
22小学语文新课标梳理小学语文新课标是指导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文件,它明确了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以下是对22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主要梳理:1. 教学目标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文知识,具备良好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2. 教学内容新课标将教学内容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安排,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 识字与写字:注重培养学生的字形记忆和书写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能够规范书写。
- 阅读: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 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形成规范的书面语言。
- 口语交际:强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 综合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培养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交流和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4. 评价方式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
5. 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图书、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6. 教师角色新课标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讲解小学语文新课标内容
讲解小学语文新课标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标是针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强调了语
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课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
听说读写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
2. 课程内容的整合:新课标提倡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整合语文课程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合作、探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4. 评价方式的创新: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
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以及学生的语
文实践能力。
5. 文化传承与创新: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语文理解和表达
方式。
6. 信息技术的应用:新课标鼓励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
网络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7. 跨学科学习: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 终身学习的意识: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能持续学习和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新课标旨在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小学语文全文
新课标小学语文全文新课标小学语文是依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设计的一套教学体系。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以下是对新课标小学语文的全面介绍。
# 一、新课标小学语文的教育理念新课标小学语文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它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二、新课标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1. 识字与写字:教授学生认识常用汉字,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
2. 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写作:教授学生基本的写作技巧,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4.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在不同场合进行有效沟通。
5. 综合性学习: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 三、新课标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
2. 任务驱动: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新课标小学语文的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3. 综合性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 五、新课标小学语文的课程资源1. 教材:根据新课标编写的语文教材,内容涵盖丰富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本。
2. 教辅材料:包括练习册、参考书籍等,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
3. 多媒体资源:利用网络、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 六、新课标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运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标笔记
小学语文新课标笔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新课标(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指导性的方向和目标。
以下是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核心内容的概括和解读。
一、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具体来说,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二、课程内容1. 识字与写字:新课标强调识字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和基本意义。
2. 阅读:包括朗读、默读、诵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 写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4.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在不同场合下的交际能力。
5. 综合性学习: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主体性: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 创设情境教学:利用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讨论、合作、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评价反馈:合理运用评价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四、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水平。
3. 综合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
2. 课外读物: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3. 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六、课程实施1. 教学计划: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教学组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点摘录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点摘录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与变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新课标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和重点。
以下是对小学语文新课标要点的摘录与解读。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多重性质,它不仅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更是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段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分别设定了具体的目标。
在第一学段(1-2 年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和阅读兴趣;第二学段(3-4 年级),注重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第三学段(5-6 年级),则进一步强化综合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口语交际等。
三、课程内容(一)识字与写字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具备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提高识字量。
(二)阅读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出了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要求,如童话、寓言、诗歌、散文等。
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作从写话、习作逐步过渡到写作,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口语交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场合进行有效的交流。
(五)综合性学习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建议(一)创设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小学语文考点
新课标小学语文考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下是新课标小学语文的主要考点,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 一、识字与写字1. 识字能力:学生应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包括拼音、笔画、笔顺、结构等基本知识。
2. 书写能力:学生应能规范书写汉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的运用。
# 二、阅读1. 朗读:学生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默读:学生应能默读文本,理解其内容和主旨。
3. 理解:学生应能准确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4. 鉴赏:学生应能对文本进行初步的鉴赏和评价。
# 三、写作1. 写作基础: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叙述、描写、议论等。
2. 写作内容:学生应能围绕主题,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写作形式:学生应能尝试不同的写作形式,如日记、书信、小论文等。
# 四、口语交际1. 听说能力:学生应能听懂日常会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2. 交际技巧:学生应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如礼貌用语、表达清晰等。
# 五、综合性学习1. 跨学科学习:学生应能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学习。
2. 实践活动:学生应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戏剧表演等。
# 六、文化素养1. 传统文化:学生应了解并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节日、习俗、历史故事等。
2. 现代文化:学生应了解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培养开放的文化视野。
# 七、思维能力1. 逻辑思维:学生应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论证。
2. 批判性思维:学生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 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情感体验:学生应通过语文学习,体验不同的情感,培养同情心和爱心。
2. 价值观念:学生应通过语文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九、学习方法与策略1. 自主学习:学生应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以下是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关键点:一、教学目标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识字与写字:教授学生认识和书写汉字,掌握基本的笔画和结构。
2. 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文本,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3. 写作:教授学生如何写作,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口语交际: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2. 情境教学:创设具体的语言使用情境,使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四、评价方式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个性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 课外阅读: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六、教学环境创造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创意。
七、结语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小学语文教学将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人教版小学语文最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最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最新课标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课程标准旨在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语言积累与运用: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和重复,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文化传承与理解:新课标注重文化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4. 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课程中融入了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创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此外,新课标还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建议:
- 综合性学习:鼓励跨学科的学习,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等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 实践性学习:强调通过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写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 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 信息化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标还对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与课标要求相符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研究”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研究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研究者原有的经验是研究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研究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小学语文最新课标
小学语文最新课标小学语文最新课标是教育部门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更新和优化。
以下是对小学语文最新课标内容的概述:一、课程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不同文体的文本。
3. 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
4.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规范地书写汉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二、课程内容1. 识字与写字:学习常用汉字,掌握基本的书写规则。
2. 阅读:包括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以及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
3. 写作:从简单的日记、看图写话到记叙文、议论文等。
4.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在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 综合性学习:通过项目、主题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
3. 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等多方面能力进行评价。
五、课程资源1. 教材:使用经过教育部门审定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教学辅助材料:包括课外读物、电子资源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六、结语小学语文最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课程改革,我们期待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享受学习的乐趣。
这份概述仅为小学语文最新课标的一部分内容,具体的课程标准和实施细则需要参照教育部门发布的正式文件。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题一、填空题。
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8、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9、总目标中关于写作方面的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10、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1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2、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和谐发展。
13、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标重点小学语文
新课标重点小学语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旨在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审美情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进行阐述。
# 一、语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听,即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说,即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读,即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写,即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这四个方面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
# 二、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普通话,积累丰富的词汇,理解并运用基本的语法规则,以及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 三、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新课标提倡学生从写日记、写信、写小短文开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 五、文化素养的提升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新课标强调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培养开放的文化视野。
# 六、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和模仿,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塑造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任。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能够体验不同的人生,感悟生活的真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八、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课标也提倡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小学语文梳理
新课标小学语文梳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对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梳理,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1. 语言知识:新课标小学语文注重基础语言知识的教授,包括汉语拼音、汉字书写、词语理解与运用等。
2. 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包括精读、略读、浏览等不同阅读方式。
3. 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思想,培养写作兴趣,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的写作。
4. 口语交际: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5. 思维能力: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6. 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了解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查找资料、分析讨论,自主解决问题,培养探究精神。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跨学科教学: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新课标小学语文评价体系1. 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组合作等。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考试、作文、口语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4. 同伴评价:通过同伴之间的评价,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5. 综合评价: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课标小学语文新版
新课标小学语文新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课标小学语文新版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以下是对新课标小学语文新版的详细解读。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新课标小学语文新版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理念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文化传承:强调语文学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4. 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课程目标的明确新课标小学语文新版的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和明确,主要包括:1. 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使用汉语的能力。
2. 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 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三、课程内容的丰富新课标小学语文新版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包括:1. 经典阅读:增加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古诗文学习:加强对古诗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3. 现代文阅读:增加现代文阅读材料,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写作训练:加强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小学语文新版提倡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包括:1. 互动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3. 项目学习: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小结
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小结小学语文新课标是教育部门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的一次全面更新。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以下是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小结:1.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课标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这包括了词汇的积累、句子的构造、段落的组织以及文章的撰写。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说,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新课标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审美鉴赏与创造:新课标提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审美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文化传承与理解:新课标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融入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
5. 跨学科学习:新课标鼓励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能够接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历史、地理、科学等,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6. 信息技术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课标也提倡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7. 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新课标旨在通过全面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紧跟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2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7、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
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二、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
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
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7、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
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
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12、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
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
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
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
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
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
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
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
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
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
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