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辅导系列
2024暑期初一数学辅导培训
所以1.41 2 1.4.2
因为1.4142=1.999396,1.4152=2.002225
而1.999396<2<2.002225,所以 1.414 2 1.41.5
……
探究新知 2 有多大呢?
你以前见过这种数吗?
2
2
提示:比较 数的大小, 先估计其算 术平方根的 近似值.
探究新知
例3 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 出一块面积为300cm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2.她 不知能否裁得出来,正在发愁.你能帮小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 要求的纸片吗?Z
解:由题意知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20cm.
2
0.6
7
表2
【讨论】1.你能从表2发现什么共同点吗? 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 2.表1和表2中的两种运算有什么关系?
探究新知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
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a ,读作
“ 根号 a” .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 0 0 .
A.在1和2之间
B.在2和3之间
C.在3和4之间
D.在4和5之间
解析:因为42<19<52,所以4< 19<5,所以1< 1-93<2. 故选A. 总结:估计一个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必须先判断 这个有理数位于哪两个数的平方之间.
巩固练习
1.与 31 最接近的整数是( C )
A. 4 B. 5 C. 6
的长是多少呢?
探究新知
初中数学学习辅导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学习辅导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学习辅导技巧一、引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成绩,本文将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探讨初中数学学习辅导技巧。
二、了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1.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信心。
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吃透教材,抓住重点1.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结构体系。
2.抓住教材中的关键概念、公式、定理,强化基础知识。
3.注重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注重过程,培养能力1.引导学生关注解题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1.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保证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互动性。
3.注重课堂练习,及时反馈,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1.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七、总结总之,初中数学学习辅导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同时,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关于“初中数学学习辅导技巧”的教育文档示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培优辅导讲义(共十讲80页)
第一讲有理数的巧算有理数运算是中学数学中一切运算的基础.它要求同学们在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法则的基础上,能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迅速地进行运算.不仅如此,还要善于根据题目条件,将推理与计算相结合,灵活巧妙地选择合理的简捷的算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运算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1.括号的使用在代数运算中,可以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去掉或者添上括号,以此来改变运算的次序,使复杂的问题变得较简单.例1计算:分析中学数学中,由于负数的引入,符号“+”与“-”具有了双重涵义,它既是表示加法与减法的运算符号,也是表示正数与负数的性质符号.因此进行有理数运算时,一定要正确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尤其是要注意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注意在本例中的乘除运算中,常常把小数变成分数,把带分数变成假分数,这样便于计算.例2计算下式的值:211×555+445×789+555×789+211×445.分析直接计算很麻烦,根据运算规则,添加括号改变运算次序,可使计算简单.本题可将第一、第四项和第二、第三项分别结合起来计算.解原式=(211×555+211×445)+(445×789+555×789)=211×(555+445)+(445+555)×789=211×1000+1000×789=1000×(211+789)=1 000 000.说明加括号的一般思想方法是“分组求和”,它是有理数巧算中的常用技巧.例3计算:S=1-2+3-4+…+(-1)n+1·n.分析不难看出这个算式的规律是任何相邻两项之和或为“1”或为“-1”.如果按照将第一、第二项,第三、第四项,…,分别配对的方式计算,就能得到一系列的“-1”,于是一改“去括号”的习惯,而取“添括号”之法.解 S=(1-2)+(3-4)+…+(-1)n+1·n.下面需对n的奇偶性进行讨论:当n为偶数时,上式是n/2个(-1)的和,所以有当n为奇数时,上式是(n-1)/2个(-1)的和,再加上最后一项(-1)n+1·n=n,所以有例4在数1,2,3,…,1998前添符号“+”和“-”,并依次运算,所得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分析与解因为若干个整数和的奇偶性,只与奇数的个数有关,所以在1,2,3,…,1998之前任意添加符号“+”或“-”,不会改变和的奇偶性.在1,2,3,…,1998中有1998÷2个奇数,即有999个奇数,所以任意添加符号“+”或“-”之后,所得的代数和总为奇数,故最小非负数不小于1.现考虑在自然数n,n+1,n+2,n+3之间添加符号“+”或“-”,显然n-(n+1)-(n+2)+(n+3)=0.这启发我们将1,2,3,…,1998每连续四个数分为一组,再按上述规则添加符号,即(1-2-3+4)+(5-6-7+8)+…+(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所以,所求最小非负数是1.说明本例中,添括号是为了造出一系列的“零”,这种方法可使计算大大简化.2.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先来计算(100+2)×(100-2)的值:(100+2)×(100-2)=100×100-2×100+2×100-4=1002-22.这是一个对具体数的运算,若用字母a代换100,用字母b代换2,上述运算过程变为(a+b)(a-b)=a2-ab+ab-b2=a2-b2.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计算公式(a+b)(a-b)=a2-b2,①这个公式叫平方差公式,以后应用这个公式计算时,不必重复公式的证明过程,可直接利用该公式计算.例5计算 3001×2999的值.解 3001×2999=(3000+1)(3000-1)=30002-12=8 999 999.例6计算 103×97×10 009的值.解原式=(100+3)(100-3)(10000+9)=(1002-9)(1002+9)=1004-92=99 999 919.例7计算:分析与解直接计算繁.仔细观察,发现分母中涉及到三个连续整数:12 345,12 346,12 347.可设字母n=12 346,那么12 345=n-1,12 347=n+1,于是分母变为n2-(n-1)(n+1).应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得n2-(n2-12)=n2-n2+1=1,即原式分母的值是1,所以原式=24 690.例8计算:(2+1)(22+1)(24+1)(28+1)(216+1)(232+1).分析式子中2,22,24,…每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若在(2+1)前面有一个(2-1),就可以连续递进地运用(a+b)(a-b)=a2-b2了.解原式=(2-1)(2+1)(22+1)(24+1)(28+1)×(216+1)(232+1)=(22-1)(22+1)(24+1)(28+1)(216+1)×(232+1)=(24-1)(24+1)(28+1)(216+1)(232+1)=……=(232-1)(232+1)=264-1.例9计算:分析在前面的例题中,应用过公式(a+b)(a-b)=a2-b2.这个公式也可以反着使用,即a2-b2=(a+b)(a-b).本题就是一个例子.通过以上例题可以看到,用字母表示数给我们的计算带来很大的益处.下面再看一个例题,从中可以看到用字母表示一个式子,也可使计算简化.例10计算:我们用一个字母表示它以简化计算.3.观察算式找规律例11某班20名学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请计算他们的总分与平均分.87,91,94,88,93,91,89,87,92,86,90,92,88,90,91,86,89,92,95,88.分析与解若直接把20个数加起来,显然运算量较大,粗略地估计一下,这些数均在90上下,所以可取90为基准数,大于90的数取“正”,小于90的数取“负”,考察这20个数与90的差,这样会大大简化运算.所以总分为90×20+(-3)+1+4+(-2)+3+1+(-1)+(-3)+2+(-4)+0+2+(-2)+0+1+(-4)+(-1)+2+5+(-2)=1800-1=1799,平均分为 90+(-1)÷20=89.95.例12 计算1+3+5+7+…+1997+1999的值.分析观察发现:首先算式中,从第二项开始,后项减前项的差都等于2;其次算式中首末两项之和与距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都等于2000,于是可有如下解法.解用字母S表示所求算式,即S=1+3+5+…+1997+1999.①再将S各项倒过来写为S=1999+1997+1995+…+3+1.②将①,②两式左右分别相加,得2S=(1+1999)+(3+1997)+…+(1997+3)+(1999+1)=2000+2000+…+2000+2000(500个2000)=2000×500.从而有 S=500 000.说明一般地,一列数,如果从第二项开始,后项减前项的差都相等(本题3-1=5-3=7-5=…=1999-1997,都等于2),那么,这列数的求和问题,都可以用上例中的“倒写相加”的方法解决.例13计算 1+5+52+53+…+599+5100的值.分析观察发现,上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它前面一项的5倍.如果将和式各项都乘以5,所得新和式中除个别项外,其余与原和式中的项相同,于是两式相减将使差易于计算.解设S=1+5+52+…+599+5100,①所以5S=5+52+53+…+5100+5101.②②—①得4S=5101-1,说明如果一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相等(本例中是都等于5),那么这列数的求和问题,均可用上述“错位相减”法来解决.例14 计算:分析一般情况下,分数计算是先通分.本题通分计算将很繁,所以我们不但不通分,反而利用如下一个关系式来把每一项拆成两项之差,然后再计算,这种方法叫做拆项法.解由于所以说明本例使用拆项法的目的是使总和中出现一些可以相消的相反数的项,这种方法在有理数巧算中很常用.练习一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1+3-5+7-9+11-…-1997+1999;(2)11+12-13-14+15+16-17-18+…+99+100;(3)1991×1999-1990×2000;(4)4726342+472 6352-472 633×472 635-472 634×472 636;(6)1+4+7+ (244)2.某小组20名同学的数学测验成绩如下,试计算他们的平均分.81,72,77,83,73,85,92,84,75,63,76,97,80,90,76,91,86,78,74,85.第二讲绝对值绝对值是初中代数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求代数式的值、化简代数式、证明恒等式与不等式,以及求解方程与不等式时,经常会遇到含有绝对值符号的问题,同学们要学会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来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有关绝对值的基本知识,然后进行例题分析.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即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借助于数轴来认识,它与距离的概念密切相关.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这个数的绝对值.结合相反数的概念可知,除零外,绝对值相等的数有两个,它们恰好互为相反数.反之,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也成立.由此还可得到一个常用的结论:任何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例1 a,b为实数,下列各式对吗?若不对,应附加什么条件?(1)|a+b|=|a|+|b|;(2)|ab|=|a||b|;(3)|a-b|=|b-a|;(4)若|a|=b,则a=b;(5)若|a|<|b|,则a<b;(6)若a>b,则|a|>|b|.解 (1)不对.当a,b同号或其中一个为0时成立.(2)对.(3)对.(4)不对.当a≥0时成立.(5)不对.当b>0时成立.(6)不对.当a+b>0时成立.例2设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1-1所示,化简|b-a|+|a+c|+|c-b|.解由图1-1可知,a>0,b<0,c<0,且有|c|>|a|>|b|>0.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的符号法则,有b-a<0,a+c<0,c-b<0.再根据绝对值的概念,得|b-a|=a-b,|a+c|=-(a+c),|c-b|=b-c.于是有原式=(a-b)-(a+c)+(b-c)=a-b-a-c+b-c=-2c.例3已知x<-3,化简:|3+|2-|1+x|||.分析这是一个含有多层绝对值符号的问题,可从里往外一层一层地去绝对值符号.解原式=|3+|2+(1+x)||(因为1+x<0)=|3+|3+x||=|3-(3+x)|(因为3+x<0)=|-x|=-x.解因为 abc≠0,所以a≠0,b≠0,c≠0.(1)当a,b,c均大于零时,原式=3;(2)当a,b,c均小于零时,原式=-3;(3)当a,b,c中有两个大于零,一个小于零时,原式=1;(4)当a,b,c中有两个小于零,一个大于零时,原式=-1.说明本例的解法是采取把a,b,c中大于零与小于零的个数分情况加以解决的,这种解法叫作分类讨论法,它在解决绝对值问题时很常用.例5若|x|=3,|y|=2,且|x-y|=y-x,求x+y的值.解因为|x-y|≥0,所以y-x≥0,y≥x.由|x|=3,|y|=2可知,x<0,即x=-3.(1)当y=2时,x+y=-1;(2)当y=-2时,x+y=-5.所以x+y的值为-1或-5.例6若a,b,c为整数,且|a-b|19+|c-a|99=1,试计算|c-a|+|a-b|+|b-c|的值.解 a,b,c均为整数,则a-b,c-a也应为整数,且|a-b|19,|c-a|99为两个非负整数,和为1,所以只能是|a-b|19=0且|c-a|99=1,①或|a-b|19=1且|c-a|99=0.②由①有a=b且c=a±1,于是|b-c|=|c-a|=1;由②有c=a且a=b±1,于是|b-c|=|a-b|=1.无论①或②都有|b-c|=1且|a-b|+|c-a|=1,所以|c-a|+|a-b|+|b-c|=2.解依相反数的意义有|x-y+3|=-|x+y-1999|.因为任何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所以必有|x-y+3|=0且|x+y-1999|=0.即由①有x-y=-3,由②有x+y=1999.②-①得2y=2002, y=1001,所以例8 化简:|3x+1|+|2x-1|.分析本题是两个绝对值和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如何同时去掉两个绝对值符号.若分别去掉每个绝对值符号,则是很容易的事.例如,化简|3x+1|,只要考虑3x+1的正负,即可去掉绝对值符号.这里我们为三个部分(如图1-2所示),即这样我们就可以分类讨论化简了.原式=-(3x+1)-(2x-1)=5x;原式=(3x+1)-(2x-1)=x+2;原式=(3x+1)+(2x-1)=5x.即说明解这类题目,可先求出使各个绝对值等于零的变数字母的值,即先求出各个分界点,然后在数轴上标出这些分界点,这样就将数轴分成几个部分,根据变数字母的这些取值范围分类讨论化简,这种方法又称为“零点分段法”.例9已知y=|2x+6|+|x-1|-4|x+1|,求y的最大值.分析首先使用“零点分段法”将y化简,然后在各个取值范围内求出y的最大值,再加以比较,从中选出最大者.解有三个分界点:-3,1,-1.(1)当x≤-3时,y=-(2x+6)-(x-1)+4(x+1)=x-1,由于x≤-3,所以y=x-1≤-4,y的最大值是-4.(2)当-3≤x≤-1时,y=(2x+6)-(x-1)+4(x+1)=5x+11,由于-3≤x≤-1,所以-4≤5x+11≤6,y的最大值是6.(3)当-1≤x≤1时,y=(2x+6)-(x-1)-4(x+1)=-3x+3,由于-1≤x≤1,所以0≤-3x+3≤6,y的最大值是6.(4)当x≥1时,y=(2x+6)+(x-1)-4(x+1)=-x+1,由于x≥1,所以1-x≤0,y的最大值是0.综上可知,当x=-1时,y取得最大值为6.例10设a<b<c<d,求|x-a|+|x-b|+|x-c|+|x-d|的最小值.分析本题也可用“零点分段法”讨论计算,但比较麻烦.若能利用|x-a|,|x-b|,|x-c|,|x-d|的几何意义来解题,将显得更加简捷便利.解设a,b,c,d,x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A,B,C,D,X,则|x-a|表示线段AX之长,同理,|x-b|,|x-c|,|x-d|分别表示线段BX,CX,DX之长.现要求|x-a|,|x-b|,|x-c|,|x-d|之和的值最小,就是要在数轴上找一点X,使该点到A,B,C,D四点距离之和最小.因为a<b<c<d,所以A,B,C,D的排列应如图1-3所示:所以当X在B,C之间时,距离和最小,这个最小值为AD+BC,即(d-a)+(c-b).例11若2x+|4-5x|+|1-3x|+4的值恒为常数,求x该满足的条件及此常数的值.分析与解要使原式对任何数x恒为常数,则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合并时,必须使含x的项相加为零,即x的系数之和为零.故本题只有2x-5x+3x=0一种情况.因此必须有|4-5x|=4-5x且|1-3x|=3x-1.故x应满足的条件是此时原式=2x+(4-5x)-(1-3x)+4=7.练习二1.x是什么实数时,下列等式成立:(1)|(x-2)+(x-4)|=|x-2|+|x-4|;(2)|(7x+6)(3x-5)|=(7x+6)(3x-5).2.化简下列各式:(2)|x+5|+|x-7|+|x+10|.3.若a+b<0,化简|a+b-1|-|3-a-b|.4.已知y=|x+3|+|x-2|-|3x-9|,求y的最大值.5.设T=|x-p|+|x-15|+|x-p-15|,其中0<p<15,对于满足p≤x≤15的x 来说,T的最小值是多少?6.已知a<b,求|x-a|+|x-b|的最小值.7.不相等的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A,B,C,如果|a-b|+|b-c|=|a-c|,那么B点应为( ).(1)在A,C点的右边;(2)在A,C点的左边;(3)在A,C点之间;(4)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第三讲求代数式的值用具体的数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进行计算,求出代数式的值,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具体求解代数式值的问题时,对于较简单的问题,代入直接计算并不困难,但对于较复杂的代数式,往往是先化简,然后再求值.下面结合例题初步看一看代数式求值的常用技巧.例1求下列代数式的值:分析上面两题均可直接代入求值,但会很麻烦,容易出错.我们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有关概念、法则,如合并同类项,添、去括号等,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求值,这样会大大提高运算的速度和结果的准确性.=0-4a3b2-a2b-5=-4×13×(- 2)2- 12×(-2)-5=-16+2-5=-19.(2)原式=3x2y-xyz+(2xyz-x2z)+4x2?[3x2y-(xyz-5x2z)]=3x2y-xyz+2xyz-x2z+4x2z-3x2y+(xyz-5x2z)=(3x2y-3x2y)+(-xyz+2xyz+xyz)+(-x2z+4x2z-5x2z)=2xyz-2x2z=2×(-1)×2×(-3)-2×(-1)2×(-3)=12+6=18.说明本例中(1)的化简是添括号,将同类项合并后,再代入求值;(2)是先去括号,然后再添括号,合并化简后,再代入求值.去、添括号时,一定要注意各项符号的变化.例2已知a-b=-1,求a3+3ab-b3的值.分析由已知条件a-b=-1,我们无法求出a,b的确定值,因此本题不能像例1那样,代入a,b的值求代数式的值.下面给出本题的五种解法.解法1由a-b=-1得a=b-1,代入所求代数式化简a3+3ab-b3=(b-1)3+3(b-1)b-b3=b3-3b2+3b-1+3b2-3b-b3=-1.说明这是用代入消元法消去a化简求值的.解法2因为a-b=-1,所以原式=(a3-b3)+3ab=(a-b)(a2+ab+b2)+3ab=-1×(a2+ab+b2)+3ab=-a2-ab-b2+3ab=-(a2-2ab+b2)=-(a-b)2=-(-1)2=-1.说明这种解法是利用了乘法公式,将原式化简求值的.解法3 因为a-b=-1,所以原式=a3-3ab(-1)-b3=a3-3ab(a-b)-b3=a3-3a2b+3ab2-b3=(a-b)3=(-1)3=-1.说明这种解法巧妙地利用了-1=a-b,并将3ab化为-3ab(-1)=-3ab(a-b),从而凑成了(a-b)3.解法4 因为a-b=-1,所以(a-b)3=(-1)3=1,即 a3+3ab2-3a2b-b3=-1,a3-b3-3ab(a-b)=-1,所以 a3-b3-3ab(-1)=-1,即 a3-b3+3ab=-1.说明这种解法是由a-b=-1,演绎推理出所求代数式的值.解法 5a3+3ab-b3=a3+3ab2-3a2b-b3-3ab2+3a2b+3ab=(a-b)3+3ab(a-b)+3ab=(-1)3+3ab(-1)+3ab=-1.说明这种解法是添项,凑出(a-b)3,然后化简求值.通过这个例题可以看出,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是很灵活的,需要认真思考,才能找到简便的算法.在本例的各种解法中,用到了几个常用的乘法公式,现总结如下:(a+b)2=a2+2ab+b2;(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a-b)3=a3-3a2b+3ab2-b3;a3+b3=(a+b)(a2-ab+b2);a3-b3=(a-b)(a2+ab+b2).解由已知,xy=2(x+y),代入所求代数式中,消去xy,然后化简.所以解因为a=3b,所以c=5a=5×(3b)=15b.将a,c代入所求代数式,化简得解因为(x-5)2,|m|都是非负数,所以由(1)有由(2)得y+1=3,所以y=2.下面先化简所求代数式,然后再代入求值.=x2y+5m2x+10xy2=52×2+0+10×5×22=250例6如果4a-3b=7,并且3a+2b=19,求14a-2b的值.分析此题可以用方程组求出a,b的值,再分别代入14a-2b求值.下面介绍一种不必求出a,b的值的解法.解 14a-2b=2(7a-b)=2[(4a+3a)+(-3b+2b)]=2[(4a-3b)+(3a+2b)]=2(7+19)=52.|x|+|x-1|+|x-2|+|x-3|+|x-4|+|x-5|的值.分析所求代数式中六个绝对值的分界点,分别为:0,1,2,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的符号,将有3个x和3个-x,这样将抵消掉x,使求值变得容易.原式=x+(x-1)+(x-2)-(x-3)-(x-4)-(x-5)=-1-2+3+4+5=9.说明实际上,本题只要x的值在2与3之间,那么这个代数式的值就是9,即它与x具体的取值无关.例8若x:y:z=3:4:7,且2x-y+z=18,那么x+2y-z的值是多少?分析 x:y:z=3:4:7可以写成的形式,对于等比,我们通常可以设它们的比值为常数k,这样可以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便利.x=3k,y=4k,z=7k.因为2x-y+z=18,所以2×3k-4k+7k=18,所以k=2,所以x=6,y=8,z=14,所以x+2y-z=6+16-14=8.例9已知x=y=11,求(xy-1)2+(x+y-2)(x+y-2xy)的值.分析本题是可直接代入求值的.下面采用换元法,先将式子改写得较简洁,然后再求值.解设x+y=m,xy=n.原式=(n-1)2+(m-2)(m-2n)=(n-1)2+m2-2m-2mn+4n=n2-2n+1+4n-2m-2mn+m2=(n+1)2-2m(n+1)+m2=(n+1-m)2=(11×11+1-22)2=(121+1-22)2=1002=10000.说明换元法是处理较复杂的代数式的常用手法,通过换元,可以使代数式的特征更加突出,从而简化了题目的表述形式.练习三1.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a4+3ab-6a2b2-3ab2+4ab+6a2b-7a2b2-2a4,其中a=-2,b=1;的值.3.已知a=3.5,b=-0.8,求代数式|6-5b|-|3a-2b|-|8b-1|的值.4.已知(a+1)2-(3a2+4ab+4b2+2)=0,求 a,b的值.5.已知第四讲一元一次方程方程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最简单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它是进一步学习代数方程的基础,很多方程都可以通过变形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本讲主要介绍一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用等号连结两个代数式的式子叫等式.如果给等式中的文字代以任何数值,等式都成立,这种等式叫恒等式.一个等式是否是恒等式是要通过证明来确定的.如果给等式中的文字(未知数)代以某些值,等式成立,而代以其他的值,则等式不成立,这种等式叫作条件等式.条件等式也称为方程.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方程的解的集合,叫作方程的解集.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的解集.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又称为一元),且其次数是1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总可以化为ax=b(a≠0)的形式,这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最简形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化为最简形式ax=b;(5)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出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ax=b的解由a,b的取值来确定:(2)若a=0,且b=0,方程变为0·x=0,则方程有无数多个解;(3)若a=0,且b≠0,方程变为0·x=b,则方程无解.例1解方程解法1从里到外逐级去括号.去小括号得去中括号得去大括号得解法2按照分配律由外及里去括号.去大括号得化简为去中括号得去小括号得例2已知下面两个方程3(x+2)=5x,①4x-3(a-x)=6x-7(a-x) ②有相同的解,试求a的值.分析本题解题思路是从方程①中求出x的值,代入方程②,求出a的值.解由方程①可求得3x-5x=-6,所以x=3.由已知,x=3也是方程②的解,根据方程解的定义,把x=3代入方程②时,应有4×3-3(a-3)=6×3-7(a-3),7(a-3)-3(a-3)=18-12,例3已知方程2(x+1)=3(x-1)的解为a+2,求方程2[2(x+3)-3(x-a)]=3a的解.解由方程2(x+1)=3(x-1)解得x=5.由题设知a+2=5,所以a=3.于是有2[2(x+3)-3(x-3)]=3×3,-2x=-21,例4解关于x的方程(mx-n)(m+n)=0.分析这个方程中未知数是x,m,n是可以取不同实数值的常数,因此需要讨论m,n取不同值时,方程解的情况.解把原方程化为m2x+mnx-mn-n2=0,整理得 m(m+n)x=n(m+n).当m+n≠0,且m=0时,方程无解;当m+n=0时,方程的解为一切实数.说明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一定要注意字母的取值范围.解这类方程时,需要从方程有唯一解、无解、无数多个解三种情况进行讨论.例5解方程(a+x-b)(a-b-x)=(a2-x)(b2+x)-a2b2.分析本题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后产生x2项,但整理化简后,可以消去x2,也就是说,原方程实际上仍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解将原方程整理化简得(a-b)2-x2=a2b2+a2x-b2x-x2-a2b2,即 (a2-b2)x=(a-b)2.(1)当a2-b2≠0时,即a≠±b时,方程有唯一解(2)当a2-b2=0时,即a=b或a=-b时,若a-b≠0,即a≠b,即a=-b时,方程无解;若a-b=0,即a=b,方程有无数多个解.例6已知(m2-1)x2-(m+1)x+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代数式199(m+x)(x-2m)+m的值.解因为(m2-1)x2-(m+1)x+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所以m2-1=0,即m=±1.(1)当m=1时,方程变为-2x+8=0,因此x=4,代数式的值为199(1+4)(4-2×1)+1=1991;(2)当m=-1时,原方程无解.所以所求代数式的值为1991.例7 已知关于x的方程a(2x-1)=3x-2无解,试求a的值.解将原方程变形为2ax-a=3x-2,即 (2a-3)x=a-2.由已知该方程无解,所以例8 k为何正数时,方程k2x-k2=2kx-5k的解是正数?来确定:(1)若b=0时,方程的解是零;反之,若方程ax=b的解是零,则b=0成立.(2)若ab>0时,则方程的解是正数;反之,若方程ax=b的解是正数,则ab>0成立.(3)若ab<0时,则方程的解是负数;反之,若方程ax=b的解是负数,则ab<0成立.解按未知数x整理方程得(k2-2k)x=k2-5k.要使方程的解为正数,需要(k2-2k)(k2-5k)>0.看不等式的左端(k2-2k)(k2-5k)=k2(k-2)(k-5).因为k2≥0,所以只要k>5或k<2时上式大于零,所以当k<2或k>5时,原方程的解是正数,所以k>5或0<k<2即为所求.例9若abc=1,解方程解因为abc=1,所以原方程可变形为化简整理为化简整理为说明像这种带有附加条件的方程,求解时恰当地利用附加条件可使方程的求解过程大大简化.例10若a,b,c是正数,解方程解法1原方程两边乘以abc,得到方程ab(x-a-b)+bc(x-b-c)+ac(x-c-a)=3abc.移项、合并同类项得ab[x-(a+b+c)]+bc[x-(a+b+c)]+ac[x-(a+b+c)]=0,因此有[x-(a+b+c)](ab+bc+ac)=0.因为a>0,b>0,c>0,所以ab+bc+ac≠0,所以x-(a+b+c)=0,即x=a+b+c为原方程的解.解法2将原方程右边的3移到左边变为-3,再拆为三个“-1”,并注意到其余两项做类似处理.设m=a+b+c,则原方程变形为所以即x-(a+b+c)=0.所以x=a+b+c为原方程的解.说明注意观察,巧妙变形,是产生简单优美解法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功之一.例11设n为自然数,[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解方程:分析要解此方程,必须先去掉[ ],由于n是自然数,所以n与(n+1)…,n[x]都是整数,所以x必是整数.解根据分析,x必为整数,即x=[x],所以原方程化为合并同类项得故有所以x=n(n+1)为原方程的解.例12已知关于x的方程且a为某些自然数时,方程的解为自然数,试求自然数a的最小值.解由原方程可解得a最小,所以x应取x=160.所以所以满足题设的自然数a的最小值为2.练习四1.解下列方程:*2.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1)a2(x-2)-3a=x+1;4.当k取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3(x+1)=5-kx,分别有:(1)正数解;(2)负数解;(3)不大于1的解.第五讲方程组的解法二元及多元(二元以上)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主要是通过同解变形进行消元,最终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所以,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主要的消元方法有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两种,下面结合例题予以介绍.例1解方程组解将原方程组改写为由方程②得x=6+4y,代入①化简得11y-4z=-19.④由③得2y+3z=4.⑤④×3+⑤×4得33y+8y=-57+16,所以 y=-1.将y=-1代入⑤,得z=2.将y=-1代入②,得x=2.所以为原方程组的解.说明本题解法中,由①,②消x时,采用了代入消元法;解④,⑤组成的方程组时,若用代入法消元,无论消y,还是消z,都会出现分数系数,计算较繁,而利用两个方程中z的系数是一正一负,且系数的绝对值较小,采用加减消元法较简单.解方程组消元时,是使用代入消元,还是使用加减消元,要根据方程的具体特点而定,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与技巧,使解法简捷明快.例2解方程组解法1由①,④消x得由⑥,⑦消元,得解之得将y=2代入①得x=1.将z=3代入③得u=4.所以解法2由原方程组得所以x=5-2y=5-2(8-2z)=-11+4z=-11+4(11-2u)=33-8u=33-8(6-2x)=-15+16x,即x=-15+16x,解之得x=1.将x=1代入⑧得u=4.将u=4代入⑦得z=3.将z=3代入⑥得y=2.所以为原方程组的解.解法3①+②+③+④得x+y+z+u=10,⑤由⑤-(①+③)得y+u=6,⑥由①×2-④得4y-u=4,⑦⑥+⑦得y=2.以下略.说明解法2很好地利用了本题方程组的特点,解法简捷、流畅.例3解方程组分析与解注意到各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系数的关系,可以先得到下面四个二元方程:①+②得x+u=3,⑥②+③得y+v=5,⑦③+④得z+x=7,⑧④+⑤得u+y=9.⑨又①+②+③+④+⑤得x+y+z+u+v=15.⑩⑩-⑥-⑦得z=7,把z=7代入⑧得x=0,把x=0代入⑥得u=3,把u=3代入⑨得y=6,把y=6代入⑦得v=-1.所以为原方程组的解.例4解方程组解法1①×2+②得由③得代入④得为原方程组的解.为原方程组的解.说明解法1称为整体处理法,即从整体上进行加减消元或代入消为换元法,也就是干脆引入一个新的辅助元来代替原方程组中的“整体元”,从而简化方程组的求解过程.例5已知分析与解一般想法是利用方程组求出x,y,z的值之后,代入所求的代数式计算.但本题中方程组是由三个未知数两个方程组成的,因此无法求出x,y,z的确定有限解,但我们可以利用加减消元法将原方程组变形.①-②消去x得①×3+②消去y得①×5+②×3消去z得例6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分别求出当a为何值时,方程组(1)有唯一一组解;(2)无解;(3)有无穷多组解.分析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样,含有字母系数的一次方程组求解时也要进行讨论,一般是通过消元,归结为一元一次方程ax=b的形式进行讨论.但必须特别注意,消元时,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者去除方程的两边时,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解由①得2y=(1+a)-ax,③将③代入②得(a-2)(a+1)x=(a-2)(a+2).④(1)当(a-2)(a+1)≠0,即a≠2且a≠-1时,方程④有因而原方程组有唯一一组解.(2)当(a-2)(a+1)=0且(a-2)(a+2)≠0时,即a=-1时,方程④无解,因此原方程组无解.(3)当(a-2)(a+1)=0且(a-2)(a+2)=0时,即a=2时,方程④有无穷多个解,因此原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例7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1)x+(a+2)y+5-2a=0,当a每取一个值时,就有一个方程,而这些方程有一个公共解,试求出这个公共解.解法1根据题意,可分别令a=1,a=-2代入原方程得到一个方程组将x=3,y=-1代入原方程得(a-1)·3+(a+2)·(-1)+5-2a=0.所以对任何a值都是原方程的解.说明取a=1为的是使方程中(a-1)x=0,方程无x项,可直接求出y值;取a=-2的道理类似.解法2可将原方程变形为a(x+y-2)-(x-2y-5)=0.由于公共解与a无关,故有例8甲、乙两人解方程组原方程的解.分析与解因为甲只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所以甲所得到的解4×(-3)-b×(-1)=-2.③a×5+5×4=13.④解由③,④联立的方程组得所以原方程组应为练习五1.解方程组2.若x1,x2,x3,x4,x5满足方程组试确定3x4+2x5的值.3.将式子3x2+2x-5写成a(x+1)2+b(x+1)+c的形式,试求4.k为何值时,方程组有唯一一组解;无解;无穷多解?5.若方程组的解满足x+y=0,试求m的值.第六讲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法不等式和方程一样,也是代数里的一种重要模型.在概念方面,它与方程很类似,尤其重要的是不等式具有一系列基本性质,而且“数学的基本结果往往是一些不等式而不是等式”.本讲是系统学习不等式的基础.下面先介绍有关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知识,然后进行例题分析.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用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或式子去乘(或去除)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它与等式的类似性质上的差异,即当所乘(或除)的数或式子大于零时,不等号方向不变(性质(5));当所乘(或除)的数或式子小于零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性质(6)).2.区间概念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不等式表示数集和点集.如果设a,b为实数,且a<b,那么(1)满足不等式a<x<b的数x的全体叫作一个开区间,记作(a,b).如图1-4(a).(2)满足不等式a≤x≤b的数x的全体叫作一个闭区间,记作[a,b].如图1-4(b).(3)满足不等式a<x≤b(或a≤x<b)的x的全体叫作一个半开半闭区间,记作(a,b](或[a,b)).如图1-4(c),(d).3.一次不等式的一般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像方程一样,经过移项、合并同类项、整理后,总可以写成下面的标准型:ax>b,或ax<b.为确定起见,下面仅讨论前一种形式.一元一次不等式ax>b.(3)当a=0时,用区间表示为(-∞,+∞).例1解不等式解两边同时乘以6得12(x+1)+2(x-2)≥21x-6,化简得-7x≥-14,两边同除以-7,有x≤2.所以不等式的解为x≤2,用区间表示为(-∞,2].例2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正整数解,所以原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x=1,2,3.例3解不等式分析与解因y2+1>0,所以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例4解不等式为x+2>7,解为x>5.这种错误没有考虑到使原不等式有意义的条件:x≠6.解将原不等式变形为解之得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x>5且x≠6.例5已知2(x-2)-3(4x-1)=9(1-x),且y<x+9,试比较解首先解关于x的方程得x=-10.将x=-10代入不等式得y<-10+9,即y<-1.例6解关于x的不等式:解显然a≠0,将原不等式变形为3x+3-2a2>a-2ax,即(3+2a)x>(2a+3)(a-1).说明对含有字母系数的不等式的解,也要分情况讨论.例7已知a,b为实数,若不等式(2a-b)x+3a-4b<0解由(2a-b)x+3a-4b<0得(2a-b)x<4b-3a.。
七年级数学培优教辅
七年级数学培优教辅一、教材知识巩固板块。
1. 有理数。
- 知识点梳理。
-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例如,2是正整数, - 3是负整数,0.5是有限小数属于分数,(1)/(3)是无限循环小数也属于分数。
- 有理数的分类:- 按定义分类:有理数整数正整数 0 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性质符号分类: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 0 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典型例题。
- 例1:将下列数分类: - 5,(3)/(4),0, - 0.3,π,3.14159,-(22)/(7)。
- 解:有理数有 - 5,(3)/(4),0, - 0.3,3.14159,- (22)/(7);π是无理数(不属于有理数范畴)。
2. 整式的加减。
- 知识点梳理。
-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例如,3x是单项式, - 5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如3x的系数是3,次数是1;-5的系数是 - 5,次数是0。
-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例如,2x^2+3x - 1,它有三项,分别是2x^2、3x、 - 1,其中 - 1是常数项,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2。
- 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 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是指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例如,3x^2y和-5x^2y是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 典型例题。
- 例2:化简3a + 2b - 5a - b。
- 解:3a+2b - 5a - b=(3a - 5a)+(2b - b)= - 2a + b。
初中数学专题辅导
初中数学专题辅导一.应用方程处理问题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的高科技迅猛发展,带动了各学科的发展,数学也是一样,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给数的发展助以强大的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育更加重视提高人的素质,强调了加强应用意识,发展创造能力,这是教育中带有方向性的问题。
在中学数学里加强了问题解决的培养和训练,由一般性问题解决向开放性问题解决发展,因此列方程解应用题被人们更加重视起来。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内容很丰富,列方程解应用题不仅要求能熟练地解方程,而且要求具有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和方程将这种关系表达出来的能力。
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考点解析】例. 张清是运输公司的经理,他接受了这样的运输任务:把第一仓库的50吨面粉和第二仓库的70吨面粉运往甲、乙两个面包加工厂,其中甲厂接收40吨面粉,乙厂接收80吨面粉。
显然,张清是可以安排出很多运输方案的,考虑到厂家的利益,要使总的运费最省,如果1吨面粉的运输费用如表一所示,那么,张清应该怎样安排运输任务才能使总的运费最低?工厂运价甲乙仓库第一仓库6元8元第二仓库4元5元表一分析:这是一个生产实际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首先应把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工厂运货量甲乙仓库(40)(80)第一仓库(50)x1x2第二仓库(70)x3x4表二解:假设张清安排的运输方案如表二,那么x x x x 1234、、、应满足下面的数量关系: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234132412345017024038044123+=+=+=+=⎧⎨⎪⎪⎩⎪⎪+-()()()()()()()()()其中、、、非负其中式可以由得到也就是说我们得到了有四个未知量,三个独立方程组成的四元一次方程组,因此,可以把x x x 234、、分别用x 1表示出来。
如果设总运费为N ,那么有N x x x x x x x x x x x =+++=+-+-++=-≤≤68456850440530710304012341111111()()()()由和非负可得:所以,只要x 1取最大值40,总运费N 取最小值670,也就是说,由第一仓库给甲厂运40吨面粉,给乙厂运10吨面粉,再由第二仓库给乙厂运70吨面粉,即完成了给定任务,还使总运费最省,共计670元。
最好的初中数学 辅导资料
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较好的初中数学辅导资料:
1. 学而思《69模型公式秒解初中几何》:这本书专注于初中几何,提供模型公式,以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2. 《初中数学一课一练》:这是大名鼎鼎的教辅,分为蓝色普通版和粉色增强版,适合在学校考试要求的基础之上拓展一下思路。
3. 《蝶变中考-考点必刷题》:蝶变中考系列教辅资料中蝶变笔记和考点必刷题内容上是相对应的,这两本搭配起来一起用,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帮助初中生巩固数学知识点,理清初中识架构体系。
4. 《曲一线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2024版初中同步5年中考3年模拟五三》:这本书包含了初中同步的练习题,适合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数学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三版).初中卷系列1-8 (套装全8本)》:这是一套数学奥林匹克的小丛书,适合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6. 《2024春初中必刷题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初二教材同步练习题教辅书理想树图书》:这是与教材同步的练习题,适合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数学学习辅导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辅导技巧数学是一门探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效果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初中数学学习辅导技巧。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基础。
初中生应该养成以下几个良好的学习习惯:1.定时定量地学习: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来学习数学,且学习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疲劳。
2.认真听讲:上课时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对于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要有及时的反馈。
3.做好笔记:对于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要及时做好笔记,方便复习。
4.定期复习: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定期复习旧知识,巩固记忆。
二、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1.理解概念:对于数学概念,要深入理解,不能只是死记硬背。
2.掌握定理、公式:要理解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3.培养解题思路:在做题时,要学会分析题目,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形成解题思路。
4.多种方法解题:对于一道题目,要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
三、注重实践与应用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学生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践与应用,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做数学题:通过做数学题,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解题能力。
2.参加数学竞赛:参加数学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保持自信:面对困难时,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2.调整心态:学习过程中,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怕失败,敢于面对挑战。
3.学会放松:学习过程中,要学会适当的放松,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中考数学考前辅导
中考数学考前辅导要点整理一、数与代数:1.整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包括整数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和性质,如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等。
还需熟悉应用题,例如温度转换、货币换算等。
2.代数式的计算与化简:重点在于多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和合并同类项的规则。
此外,还需掌握括号展开和因式分解的方法。
3.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求学生掌握解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步骤,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求解过程中的绝对值等。
4.平方根、立方根的运算及应用:学生需要熟悉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如求边长、面积等。
二、几何与图形:1.直线、角的性质:包括同位角、对顶角、内错角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直线与角的关系如垂直、平行等。
2.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角度、边长、对角线等,以及计算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3.圆的性质:学生需要了解圆的相关术语和性质,如半径、直径、弧长、扇形的面积等,还需熟悉圆内接四边形和圆的切线的性质。
4.空间几何图形的认识:要求学生认识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常见几何图形的性质,包括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数据与统计: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需要学会进行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包括频数表、频率表的制作和数据的分类整理。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与应用:学生要能够计算和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学生需要了解事件、样本空间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如掷骰子、抽卡等。
四、函数与图像: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需要理解函数的定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以及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等性质。
2.函数图像的绘制和分析: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给定函数的表达式,绘制函数的图像,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如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
五、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1.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转化:学生需要培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理解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建立数学模型。
初中数学作业辅导教案
初中数学作业辅导教案年级学科:七年级数学辅导内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规则。
2. 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2. 不同运算符号之间的优先级。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则。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规则。
2. 提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什么意思?二、讲解(20分钟)1. 通过示例讲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强调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 解释不同运算符号之间的优先级,例如乘方比乘除优先级高,乘除比加减优先级高。
3. 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如何解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则。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则。
2. 强调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和优先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则,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和优先级,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二数学练习题推荐书籍
初二数学练习题推荐书籍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探索的学科,而对于初二学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学练习题书籍对于提高数学水平至关重要。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初二数学练习题书籍,供大家参考。
一、《初中数学辅导题库》《初中数学辅导题库》是一套完整的初中数学辅导教材,由教育部门编写,依据《中学生数学教育指导纲要》编选。
该书内容全面,涵盖了初二数学的各个重点知识点、难点和技巧。
书中每个章节都配备了大量的练习题,题型丰富多样,题目难度适中,循序渐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此外,书中还配备了详细的解答和解题思路,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查漏补缺。
二、《数学奥数常规训练》《数学奥数常规训练》是根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吸收国内外教育资源编写的一本练习题书籍。
该书包含了丰富的数学练习题,题目难度适中,覆盖了初二数学知识点的各个方面。
每个章节的题目都有详细的解析和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该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一些拓展性题目和思考题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发展。
三、《数学义务教育学科标准教材》《数学义务教育学科标准教材》是一套由教育部门编写的标准教材,是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
该教材内容严谨,体系完整,考察了初二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书中的练习题种类齐全,涵盖了初二数学的各个难度层次,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和拓展性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提高班数学习题集》《提高班数学习题集》是一本由专业数学老师编写的习题集,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该书内容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重点知识点展开,配备了大量的练习题和解答,题目设计独特、变化多样,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此外,书中还附有一些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五、《数学竞赛系列教材》《数学竞赛系列教材》是专为喜欢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编写的,旨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数学}辅导
初中{数学}辅导
以下是初中数学的辅导材料:
1. 基础知识: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轴、有理数、无理数、代数式、方程式等。
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函数:初中数学中的函数主要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需要理解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并能够解决与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3. 三角形: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和全等的判定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等。
4. 四边形:四边形是初中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掌握四边形的性质、分类和全等的判定方法,以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5. 概率初步:概率初步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新内容,需要理解概率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与概率相关的实际问题。
6. 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上是初中数学的辅导材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9种初中数学辅导书测评,哪套适合你?
9种初中数学辅导书测评,哪套适合你?五一节前,利用网购图书打折的机会,我购买了几套初中数学教辅书,结合书柜中已有的其它初中数学竞赛参考书,利用五一假期这个劳动人民的节日,对9种初中数学教辅书进行了测评,把这些书按照中考、初升高自招、竞赛这3种不同难度呈现给您,希望能对您有用。
看在我五一仍然勤奋测评的份上,到文章末尾点个“在看”和“赞”吧。
为防止您找不到相应的书,对每套书,我都在京东或当当上挑选了其中一个年级的书,目的是告诉你这套书长什么样,价格和折扣都与直接在京东购买相同。
欢迎您顺着我给的链接去买,每买一本书,微信平台大概会给我两、三块钱。
01 中考难度◈《初中必刷题》包含必刷题、答案解析和狂K重点。
比课本上的练习题略高一点,主要侧重基础知识和基础题目。
适合入门级适合预习完后自行刷题。
这套书与教材比较配套,对人教、北师大等不同出版社的教材,有不同的版本。
如果要购买,记得先看看教材。
比如苏教版7年级下的书长这样。
◈《刷透中考真题》来自作业帮,这套书有两本,把近三年的全国中考真题,先按不同专题进行了分类,又按难度分为基础题和压轴题两本。
这套书的解答相对详细,部分题目还有配套视频,适合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适合中等生,但对优等生来说,这套书中只有压轴题才值得关注。
初中数学内容就这么多,各地的中考虽然有差别,但中考真题质量很高,非常值得借鉴。
强烈建议给孩子准备一套。
◈《5年中考,3年模拟》这套书难度中等,适合有志于中考的学生。
这套书既包括知识点讲解,又有练习题。
知识点还总结成了思维导图的形式,便于记忆和复习。
练习题分为基础、提升、模拟、中考真题、能力素养共5大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按不同的省份来分,如果要购买,一定要看清楚对应省份。
比如北京专用的书长这样。
◈《启东作业本》书如其名,真的是只有题目,没有知识点。
作业有课时作业和综合作业两类,课时作业难度比较低,类似于《初中必刷题》,综合作业难度相对较高,但达不到中考压轴题的难度。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讲座PPT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 选择题解题旳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旳特点,小题 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 解选择题旳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旳解题思想, 但更应看到选择题旳特殊性,数学选择题旳四个选择支中 有且仅有一种是正确旳,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 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种“选”字,尽量降低书写解题过程, 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旳信息,根据题目旳 详细特点,灵活、巧妙、迅速地选择解法,以便迅速智取, 这是解选择题旳基本策略. 详细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 考虑,探求成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 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实际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 时更常用、更有效.
• 例3 下列四个点中,在反百分比函数y=− 旳图象上旳是( )
• A.(3,-2) B.(3,2) C.(2,3) D.(-2,-3)
• 思绪分析:根据反百分比函数中k=xy旳特点进行解答即可.
• 解:A、∵3×(-2)=-6,∴此点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 B、∵3×2=6≠-6,∴此点不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C、∵2×3=6≠-6,∴此点不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D、∵(-2)×(-3)=6≠-6,∴此点不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错 误. 故选A.
• 思绪分析: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 则与经过原点旳直线旳两个交点一定有关原点对称. • 解:因为直线y=mx过原点,双曲线 旳两个分支有关原点对称,
所以其交点坐标有关原点对称,一种交点坐标为(3,4),另一种交 点旳坐标为(-3,-4). 故选:C. • 点评:此题考察了函数交点旳对称性,经过数形结合和中心对称旳定 义很轻易处理.
• 一. 一次函数、反百分比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旳分析问题
初中数学专题辅导教案
初中数学专题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包括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对三角形专题的辅导,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定义、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性质。
2. 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不等式、三角形的四条特殊线(中线、高线、角平分线、辅助线)及其性质。
3. 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角度计算、三角形的稳定性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3. 判定与性质讲解:讲解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让学生学会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不等式、四条特殊线及其性质。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然后给出一些拓展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判定与性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三角形基本概念、判定与性质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价学生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拓展题: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初中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的学习资料。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全
第一篇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第一部分基本方法1. 方程的解的定义: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根。
例如:方程 2*+6=0, *(*-1)=0, |*|=6, 0*=0, 0*=2的解分别是: *=-3, *=0或*=1, *=±6, 所有的数,无解。
2. 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的情况:化为最简方程a*=b 后,讨论它的解:当a ≠0时,有唯一的解 *=ab ; 当a =0且b ≠0时,无解;当a =0且b =0时,有无数多解。
(∵不论*取什么值,0*=0都成立)3. 求方程a*=b (a ≠0)的整数解、正整数解、正数解当a |b 时,方程有整数解;当a |b ,且a 、b 同号时,方程有正整数解;当a 、b 同号时,方程的解是正数。
综上所述,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应先化为最简方程a*=b第二部分典例精析例1 a 取什么值时,方程a (a -2)*=4(a -2)①有唯一的解?②无解?③有无数多解?④是正数解?例2 k 取什么整数值时,方程①k (*+1)=k -2(*-2)的解是整数?②(1-*)k =6的解是负整数?例3 己知方程a (*-2)=b (*+1)-2a 无解。
问a 和b 应满足什么关系?例4a 、b 取什么值时,方程(3*-2)a +(2*-3)b =8*-7有无数多解?第三部分典题精练1. 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写出下列方程的解:① (*+1)=0, ②*2=9,③|*|=9, ④|*|=-3, ⑤3*+1=3*-1,⑥*+2=2+*2. 关于*的方程a*=*+2无解,则a __________3. 在方程a (a -3)*=a 中,当a 取值为____时,有唯一的解; 当a ___时无解;当a _____时,有无数多解; 当a ____时,解是负数。
4. k 取什么整数值时,下列等式中的*是整数?① *=k4②*=16-k ③*=k k 32+④*=123+-k k 5. k 取什么值时,方程*-k =6*的解是①正数?②是非负数?6. m 取什么值时,方程3(m +*)=2m -1的解①是零?②是正数?7. 己知方程221463+=+-a x 的根是正数,则a 、b 应满足什么关系? 8. m 取什么整数值时,方程m m x 321)13(-=-的解是整数" 9. 己知方程ax x b 231)1(2=++有无数多解,求a 、b 的值。
数学教研讲课初中专题(3篇)
第1篇一、引言几何图形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还展现了数学的美感。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教学是基础,也是关键。
本专题旨在通过几何图形的探究与拓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几何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专题内容1. 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1)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
(3)几何图形的分类:按形状、按性质、按位置关系等。
2. 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定理(1)三角形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相似定理等。
(2)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矩形性质、菱形性质、正方形性质等。
(3)圆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定理、弦切角定理等。
3. 几何图形的变换(1)平移:平移的性质、平移的坐标变换等。
(2)旋转:旋转的性质、旋转的坐标变换等。
(3)对称:轴对称的性质、中心对称的性质等。
4. 几何图形的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几何图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数学竞赛:在数学竞赛中运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
(3)跨学科应用:将几何图形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几何图形的变化和性质。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何图形的动态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案例以“三角形相似定理”为例,设计以下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三角形相似定理及其证明方法。
3. 能运用三角形相似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展示一组相似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3. 理论讲解:讲解三角形相似定理及其证明方法,强调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九个专题)
九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九个专题)专题一 解一元二次方程1、直接开方解法方程(1)2(6)30x -+= (2) 21(3)22x -=2、用配方法解方程(1)2210x x +-= (2) 2430x x -+=3、用公式法解方程(1)03722=+-x x (2) 210x x --=4、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1)3(2)24x x x -=- (2)22(24)(5)x x -=+5、用十字相乘法解方程(1)2900x x --= (2)22100x x +-=专题二 化简求值1、先化简,再求值:x2+y2-2xy x -y÷(x y -yx ),其中x =2+1,y =2-1.2、先化简:先化简:12164--÷⎪⎭⎫ ⎝⎛---x x x x x ,再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数x 代入求值.专题三 根与系数的关系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280x x k --+=有两个实数根1x ,2x .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33121224x x x x +=,求k 的值.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250x x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 (1)求a 的取值范围;(2)若221212x x x x +-≤30,且a 为整数,求a 的值.3、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12(2=-+--m m x m x ,(1)求证:不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实数根分别为1x ,2x ,且满足11)(21221-⋅=-x x x x ,求实数m 的值.专题四 统计与概率1、现有A 、B 、C 三个不透明的盒子,A 盒中装有红球、黄球、蓝球各1个,B 盒中装有红球、黄球各1个,C 盒中装有红球、蓝球各1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现分别从A 、B 、C 三个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1)从A 盒中摸出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_;(2)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2、现有A 、B 两个不透明袋子,分别装有3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A 袋装有2个白球,1个红球;B 袋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1)将A 袋摇匀,然后从A 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求摸出小球是白色的概率; (2)小华和小林商定了一个游戏规则:从摇匀后的A ,B 两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摸出的这两个小球,若颜色相同,则小林获胜;若颜色不同,则小华获胜.请用列表法或画出树状图的方法说明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是否公平.3、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于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延庆区举行.世园会为满足大家的游览需求,倾情打造了4条各具特色的趣玩路线,分别是:A.“解密世园会”、B.“爱我家,爱园艺”、C.“园艺小清新之旅”和D.“快速车览之旅”.李欣和张帆都计划暑假去世园会,他们各自在这4条线路中任意选择一条线路游览,每条线路被选择的可能性相同.(1)李欣选择线路C.“园艺小清新之旅”的概率是多少?(2)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李欣和张帆恰好选择同一线路游览的概率.专题五圆知识点一:证切线,求半径1、如图所示,已知⊙O为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O为圆心,若∠BCD=120°,AB=AD=2,则⊙O的半径长为 .2、如图所示,AB 是⊙O的直径,EF,EB是⊙O的弦,且EF=EB,EF与AB交于点C,连接OF,若∠AOF=40°,则∠F的度数是 .3、如图所示,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半圆O上一点,AD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D,AD交半圆O于点E.(1)求证:AC平分∠DAB;(2)若AE=2DE,试判断以O,A,E,C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如图所示,△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点E为AC延长线上一点,且∠CDE=12∠BAC.(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AB=3BD,CE=2,求⊙O的半径.5、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OC⊥AB,弦CD与OB交于点F,过圆心O作OG∥BD,交过点A所作⊙O的切线于点G,连结GD并延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E.(1)求证:GD是⊙O的切线;(2)若OF:OB=1:3,⊙O的半径为3,求AG的长.知识点二求不规则图形的阴影面积1、如图所示,AC是半圆O的一条弦,以弦AC为折线将弧AC折叠后过圆心O,⊙O的半径为2,则圆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EDBOAC2、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ABC =90°,AB =23,BC =2,以AB 的中点O 为圆心,OA 的长为半径作半圆交AC 于点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3、如图所示,∠AOB =90°,∠B =30°,以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A,点C,交OB 于点D,若OA =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4、如图所示,AB 为⊙O 的直径,AC 平分∠BAE 交⊙O 于点C ,AE ⊥EC 于点E .(1)试判断CE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 为AC 的中点,⊙O 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专题六 二次函数实际应用1、一茶叶专卖店经销某种品牌的茶叶,该茶叶的成本价是80元/kg ,销售单价不低于120元/kg .且不高于180元/kg ,经销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下数据:销售单价x (元/kg ) 120 130 ... 180 每天销量y (kg ) 100 95 (70)设y 与x 的关系是我们所学过的某一种函数关系.(1)直接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当销售单价为多少时,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传统的端午节即将来临,我县某企业接到一批粽子生产任务,约定这批粽子的出厂价为每只4元,按要求在20天内完成.为了按时完成任务,该企业招收了新工人,设新工人李明第x 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y 只,y 与x 满足如下关系:⎩⎨⎧≤≤+≤≤=)()(20680206034x x x x y ,请解答以下问题:(1)李明第几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280只?(2)如图所示,设第x 天生产的每只粽子的成本是p 元,p 与x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中的函数图象来刻画,求p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若李明第x 天创造的利润为w 元,求w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第几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利润=出厂价-成本)3、如图所示,在一面靠墙的空地上用长为24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两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设花圃的宽AB为x米,面积为S平方米.(1)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x取何值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若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8米,求围成的最大面积.专题七反比例函数的相关计算1、如图4,一次函数y=-x+3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kx(k≠0)在第一象限的图像交于A(1,a)和B两点,与x轴交于点C.(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在x轴上,且△APC的面积为6,求点P的坐标.2、已知反比例函数y=5mx(m为常数,且m≠5).(1)若在其图象的每个分支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m的取值范围;(2)若其图象与一次函数y=-x+1图象的一个交点的纵坐标是3,求m的值.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BO的边AB垂直于x轴,垂足为点B,反比例函数kyx(x>0)的图象经过AO的中点C,且与AB相交于点D,OB=4,AD=3,则k值为()A.4B.3C.2D.1专题八 三角形全等与旋转的综合应用1、如图1所示,已知△ABC ≌△EBD ,∠ACB =∠EDB =90°,点D 在AB 上,连接CD 并延长交AE 于点F .(1)猜想:线段AF 与EF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2)探究:若将图1所示的△EBD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当∠CBE 小于180°时,得到图2所示,连接CD 并延长交AE 于点F ,则(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图1中所示,过点E 作EG ⊥CB ,垂足为点G .当∠ABC 的大小发生变化,其它条件不变时,若∠EBG =∠BAE ,BC =6,直接写出AB 的长.F EDC BAFDEBC A(图1) (图2)专题九 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1、已知抛物线22y ax ax c =-+过点A (-1,0)和C (0,3),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顶点为D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D 点的坐标;(2)如图1所示,E 为线段BC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EF ⊥BC ,垂足为F ,EM ⊥x 轴,垂足为M ,交BC 于点G .当BG=CF 时,求△EFG 的面积;(3)如图2所示,AC 与BD 的延长线交于点H ,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OPB =∠AHB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yCH D BA O yx M D CG FBA O E(图1) (图2)2.(满分3+4+5=12分)如图所示,抛物线y=ax 2+bx-3与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A(-1,0),B(3,0),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其中点的横坐标为.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是线段A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作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求线段PE 长度的最大值;(3)点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使,,,这样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辅导训练教案
初中数学辅导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能够识别和判断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2. 三角形的分类3. 三角形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2)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边相互依赖,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3)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边长关系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根据角度关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电线杆架设、桥梁设计等,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判断和识别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后作业:1. 复习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和性质。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收集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下周课堂上分享。
初一数学学习辅导实用方法
初一数学学习辅导实用方法初一数学学习辅导实用方法一、自主探究式学习法自主探索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各学科都应用得较为广泛,且在教学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新知识的来由并研究其特征,探索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锻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会把自主学习结果看成是一种成功,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激发了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坚强自信心和自主探索、自觉钻研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使学生明白数学中看似深奥的知识,只要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就能很快解决。
数学****于生活,又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二、小组讨论学习法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分组共同协作商量和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师形成一种互动的方式,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课堂上小组讨论有利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分类思想、综合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的能力,能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小组讨论可从多角度获得解题思路和思维途径,往往是讨论和交流融为一体,在讨论中理解,在交流中加深印象。
这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比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得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教师也能从中得出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发现式学习方法发现式学习方法是继自主探索式学习法、小组讨论学习法之后的又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阅读教材来发现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发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现数学规律、发现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这样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一种优先掌握的心理,且学生对自己所发现的知识、问题、思路和方法有较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掌握知识很重要,找到了发现知识的渠道。
有时候,还可能会使学生突发奇想,象某些数学家一样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数学问题。
还会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专题辅导系列1.数学新课程“活动型”中考题评析“活动型”中考试题已成为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数学学习理念: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文以数学新课程中考试题为例,分类评析,供备考的师生参考,并与们交流。
一、游戏型游戏蕴涵了许多数学理论,做游戏本身就是对思维的一种挑战,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例1、扑克牌游戏:小明背对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两,且各堆牌的 数相同;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两,放入中间一堆; 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一,放入中间一堆;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牌放入左边一堆。
这时,小明准确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数,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现有的数是 (省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15试题) 评析:这是一道有趣的情景题, 小明象魔术师般神奇地说出了准确数,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激起学生的思维,把具体问题数学化,用字母a 表示各堆牌相同的数,列表分析:如右表,得中间牌数为5。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 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 学会数学地表示”这一逐步化、形式化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例2、小明和小刚用如图的两个转盘做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分别旋转两个转盘,当两个转盘所转到的数字之积为 奇数时,小明得2分;当所转到的数字之积为偶数时,小刚 得1分。
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若公平,说明理由。
若不公平,如何修改规则才能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甲 乙 (省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16试题)评析:游戏本身就是一种随机事件,每次游戏就是一次实验。
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研究,实际上是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种应用。
一种游戏规则公平与否直接与这个游戏的方式有关。
在很大程度上,游戏将有助于学生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另一方面,对游戏公平性的研究,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态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本题要求学生先将两个转盘所转到的数字求积(如右表),从表中可以得到:P 积为奇数 =62, P 积为偶数 =64. ∴ 小明的积分为64262=⨯,小刚的积分为64164=⨯。
因此,游戏对双方公平。
二、实践活动型“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例1、新安商厦对销量较大的A 、B 、C 三种品牌的洗衣粉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70份(问卷由单选和多选题组成)。
对收回的238份问卷进行了整理,部分数据如下: 一、最近一次购买各品牌洗衣粉用户的比例 二、用户对各品牌洗衣粉满意情况汇总表: (如图):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 品牌洗衣粉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广告对用户选择品牌有影响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你对厂家有何建议?(2004年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22题)评析:能用精炼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是新课程中考题的新亮点。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统计分析与推断能力,并要求学生作出合理解释。
解答参考:(1)A 品牌洗衣粉主要竞争优势是质量。
可从以下看出:①对A品牌洗衣粉的质量满意的用户最多;②对A品牌洗衣粉的广告、价格满意的用户不是最多。
(2)广告对用户选择品牌有影响,可从以下看出:①对B、C品牌洗衣粉质量、价格满意的用户数相差不大;②对B品牌洗衣粉的广告满意的用户数多于C品牌,且相差较大;③购买B品牌洗衣粉的用户比例高于C品牌8.45% 。
(3)① 要重视质量;②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关注广告和价格。
例2、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倾器、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图①所示): E(1) 在测点A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旗杆顶部M 的仰角∠MCE = α; A ① N(2) 量出测点A 到旗杆底部N 的水平距离AN = m ; M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 = h.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MN.如果测量工具不变,请仿照上述过程,设计一个测量某小山高度 (如图②)的方案.(1)在图②中画出你测量小山高度MN 的示意图(标上适当的字母); ② N (2)写出你设计的方案.(2004年省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17题)评析:本题不新,它来源于课本的课题实践,主要考查学生对直角三角形边与角关系的应用,是历年常考的一类题。
本题新,新在考查学生的方案设计,而不要求计算过程。
这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懂得算理而避免繁杂的计算,而且可以考察教师是否真正落实课题实践活动的学习。
这道题要求学生经历“自学——模仿——创造”的过程 ,因为AN 的 M 距离是不能直接测量的。
略解如下:(1)正确画出示意图:(2)① 在测点A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此时山顶M 的仰角∠MCE = α;② 在测点A 与小山之间的B 处安置测倾器(A 、B 与 C D E N 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此时山顶M 的仰角∠MDE = β; ③ 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 = BD = h ,以及测点A 、B 之 A B N 间的距离AB = m 。
根据上述数据即可求出小山的高度MN.三、动手做(Hands on )的活动“实验操做探究型”问题是今年实验区中考题的又一特色,它要求学生观察一件物体或一种现象,或者说操作某些学具,让学生在研究所观察的物体或现象的过程中进行发现、猜想、证明,并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图1,⊙1O 和⊙2O 切于点P .C 是 ⊙1O 上任一点(与点P 不重合).实验操作:将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C 上, 一条直角边经过点1O ,另一直角边所在直线交⊙2O于点A 、B ,直线P A 、PB 分别交⊙1O 于点E 、F ,连结CE (图2是实验操作备用图). 图1 图2 探究:(1)你发现弧CE 、弧CF 有什么关系?用你学过的知识证明你的发现; (2)你发现线段CE 、PE 、BF 有怎样的比例关系?证明你的发现. (市毕业升学统一考试26题) 解析:探究(1)结论:CE = CF .证法一:过点P 作两圆外公切线MN ,连结EF .∵ MN 为两圆的公切线 ∴ ∠NPB = ∠PEF = ∠A ∴ EF // AB又∵1O C ⊥ AB ∴ 1O C ⊥ EF 又∵1O C 为⊙1O 的半径 ∴ CE = CF . 证法二:过点P 作两圆外公切线MN ,连结CP . ∵1O C ⊥ AB , 1O C 为⊙1O 的半径 ∴ AB 切⊙1O 于C∴ ∠BCP = ∠CEP ∵ MN 为两圆的公切线 ∴ ∠MPA = ∠B = ∠PCE ∴ ∠CPE = ∠CPB ∴ CE = CF .探究(2)结论:PE BF CE ⋅=2证法一:过点P 作两圆外公切线MN ,连结CP 、CF . ∵ AB 切⊙1O 于C ∴ ∠BCF = ∠CPBNN N∵⊙1O 是四边形ECFP 的外接圆 ∴ ∠CFB = ∠CEP ∴ ΔBCF ∽ΔCPE ∴ PECFCE BF =∵ CE = CF∴ CE = CF ∴ PECE CE BF =∴ PE BF CE ⋅=2证法二:过点P 作两圆外公切线MN ,连结CP 、CF . ∵ AB 切⊙1O 于C ∴ ∠PCB= ∠PEC ∵ ∠CPE = ∠CPB ∴ΔPEC ∽ΔPCB ∴BCCEPC PE =∴PCBCPE CE =∵ AB 切⊙1O 于C ∴ ∠BCF = ∠CPB 又 ∵ ∠B = ∠B ∴ΔCFB ∽ΔPCB∴ PC CFBC BF =∴PCBCCF BF =∴ CFBF PE CE =∵ CE = CF ∴ CE = CF∴CEBF PE CE =∴ PE BF CE ⋅=2本题后还有一个附加题:如图,若将上述问题的⊙1O 和⊙2O 由切改为外切,其他条件不变,请你探究线段CE 、PE 、BF 有怎样的比例关系, 并说明。
解析:过点P 作两圆公切线MN ,连结CF 、EF 、PC ∵1O C ⊥ BC , 1O C 为⊙1O 的半径 ∴ BC 切⊙1O 于C∵ MN 为两圆的公切线∴ ∠MPE = ∠EFP ,∠NPA = ∠B∵ ∠MPE = ∠NPA ∴ ∠EFP = ∠B ∴ EF // BC∴ 1O C ⊥ EF∴ CE = CF ∴ CE = CF∵ ∠B = ∠EFP ,∠EFP = ∠ECP ∴ ∠B = ∠ECPEooN pCBAFOOP∴CFPEBF CE =∴CEPEBF CE =∴ PE BF CE ⋅=22.涉及高中知识的阅读理解中考题阅读理解型问题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涉及高中知识的中考题各地中考试卷中频繁出现,值得重视。
本文就这类题的特点及解法举例说明。
例1. (广西中考题)阅读下列一段话,并解决下面的问题。
观察这样一列数:1,2,4,8,……我们发现这一列数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2。
一般地,如果一列数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一列数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1)等比数列5,-15,45,……的第4项是______________;(2)如果一列数a 1,a 2,a 3,a 4,…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那么根据上述的规定,有a a q a a q aa q 213243===,,, 所以,a a q a a q a q q a q 2132112====,(),a a q a q q a q 431213===(),…a n =_________。
(用a 1与q 的代数式表示)(3)一等比数列的第2项是10,第3项是20,求第1项与第4项。
解:(1)-135;(2)a qn 11-(3)因a 210=,a 320=,故q a a ==322 因a a q a a q 2143==,,故a 11025==,a 420240=⨯= 评析:本题取材于高中代数中的等比数列,既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习惯。
例2. (省中考题)平面上有n 个点(n ≥2),且任意3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过这些点作直线,一共能作出多少条不同的直线?分析:当仅有2个点时,可连成1条直线;有3个点时,可连成3条直线;有4个点时,可连成6条直线;有5个点时,可连成10条直线;……归纳:考察点的个数n 和可连成直线的条数S n ,发现规律如表1。
表1推理:平面上有n 个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取第一个点A 有n 种取法,取第二个点B 有(n -1)种取法,所以一共可连成n (n -1)条直线,但AB 与BA 是同一条直线,故应除以2,即S n n n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