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新)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最新)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07f2dead1f34693daef3ed4.png)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X〕104号)、《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X年X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计划的通知》(X建城〔X〕14号)要求,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紧密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一)以源头污染源收集处理为主要手段,以末端截污为补充,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目标,内外源兼治全面开展污染源整治,打好我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到X年底,我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
(二)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方式,持续加快未消除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避免水质出现黑臭反弹,确保水质持续达标,如期完成《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的目标任务。
到X 年底,我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三、工作内容(一)加快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1.控源截污。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合理设立污水泵站,降低城市污染。
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在X年底前完成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在X年完成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在X年底前基本完成建成区内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普查,加快推进X岛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X山片区管网建设及已超负荷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扩容工程。
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积极推进X、X、X、X山等片区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科学实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设。
所截生活污水尽可能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达标排放,对近期难以覆盖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处理设施。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f8412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c.png)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一、工作任务(一)全面排查,科学制定方案1.加大黑臭水体排查力度。
地级城市要持续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加大黑臭问题排查识别、尤其是已经完成治理的13条水体返黑返臭问题甄别力度,加强日常跟踪监督,系统排查新增黑臭水体及返黑返臭水体,及时纳入清单公示并限期治理,每年12月20日前,向住房城乡建设(厅、局)、生态环境(厅、局)报送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及有无新增黑臭水体、返黑返臭水体。
灵武市、青铜峡市要对城市建成区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明确水体黑臭的成因、主要污染来源,确定主责部门。
2022年6月底前,在当地主流媒体公布城市黑臭水体清单、位置图(附城市建成区范围图)、河湖长、主责部门、计划达标期限,现场挂牌公示。
到2022年底、2023年底、2024年底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分别达到40%、60%、80%。
2.加紧制定科学整治方案。
城市政府要对排查出的黑臭水体逐一科学制定系统化整治方案,2022年9月30日前,报住房城乡建设(厅、局)、生态环境(厅、局)及主责部门对口政府部门,无新增黑臭水体及返黑返臭水体的地级城市也要报告说明。
对于影响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的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
(二)综合治理,全面消除黑臭3.统筹流域治理加强协同治理。
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乡村的综合治理,将影响黑臭水体水质的建成区外上游、支流水体同步纳入流域治理工作,协同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流域水环境治理。
根据河湖干支流、湖泊和水库的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情况,开展精细化治理,提高治理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流域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流域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加强岸线管理。
因地制宜对河湖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统筹好岸线内外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及时对水体及河岸垃圾、漂浮物等进行清捞、清理,并妥善处理处置。
建立健全垃圾收集(打捞)转运体系,建立相关工作台账。
明确责任主体,按照属地负责、上下结合原则,依法清理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违规建筑,并于2025年6月底前完成清理。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最新)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576a2ed0c22590102029da1.png)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X〕104号)、《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X年X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计划的通知》(X建城〔X〕14号)要求,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紧密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一)以源头污染源收集处理为主要手段,以末端截污为补充,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目标,内外源兼治全面开展污染源整治,打好我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到X年底,我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
(二)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方式,持续加快未消除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避免水质出现黑臭反弹,确保水质持续达标,如期完成《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的目标任务。
到X 年底,我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三、工作内容(一)加快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1.控源截污。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合理设立污水泵站,降低城市污染。
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在X年底前完成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在X年完成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在X年底前基本完成建成区内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普查,加快推进X岛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X山片区管网建设及已超负荷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扩容工程。
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积极推进X、X、X、X山等片区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科学实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设。
所截生活污水尽可能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达标排放,对近期难以覆盖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处理设施。
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
![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6a88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0.png)
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黑臭水体是指污水长期积存、污染物长时间滞留,致使水体发生腐败、恶臭、变黑等现象的水体。
黑臭水体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
二、整治目标本方案的整治目标是彻底改善黑臭水体现象,恢复水体环境的自净能力,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消除水体中的臭味,恢复水体的清新气息;2.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3.提高水体的生态功能,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4.修复水体周边的景观环境,改善城市形象。
三、整治措施根据黑臭水体的成因和特点,采取以下综合措施进行整治:1. 收集和处理污水通过扩建下水道管网,引导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直接排入水体。
同时,对于无法接入下水道的区域,采取合理的收集和处理措施,确保污水不进入水体。
2. 修复水体周边环境通过植树造林、绿化景观等措施,修复水体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水体的景观效果,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
3. 河道清淤和改造对于积存大量污泥和垃圾的河道,进行清淤工作,清除淤泥和垃圾,恢复河道的正常流量。
同时,对于破损的堤岸、倒塌的护岸等,进行修复和改造,确保河道的畅通。
4. 水质提升和生态恢复通过投放水质净化剂和生态修复材料,改善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水质的污染程度。
同时,引入适应性强的水生植物,促进水体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5. 监测和评估在整治过程中,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对整治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整治策略,确保整治效果的可持续性。
四、预期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工作,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黑臭水体现象得到根本改善,水体清新无异味;2.水质明显提升,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3.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增加;4.水体周边环境得到修复和改善,城市形象得以提升。
五、实施计划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是顺利实施整治工作的关键。
最新黑臭水体整治方案专项整治方案
![最新黑臭水体整治方案专项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f5ef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b.png)
最新黑臭水体整治方案专项整治方案一、整体思路全面提高对黑臭水体整治问题的认识,加大统筹力度,形成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和专家学者等多方参与的整治合力。
注重问题的防治与治理相结合,统筹考虑改善黑臭水体的水质、水量和水文条件,实现黑臭水体整治的长效管理。
二、整治目标1.2024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使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2025年底前,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现水质优良、水体清澈透明,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三、具体措施1.加强源头控制。
提高工业企业和农业农村等生产、经营单位的污染治理能力,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推进重点企业在线监测,实现监测数据联网共享。
2.深入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强对污水厂的日常监管和排放监测,确保每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达到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同时,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减少直排和乱排现象。
3.完善城市雨水管网系统,加强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减少雨水直排的现象。
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和治理设施,提高城市雨水利用率,减少城市暴雨对水体的冲刷和污染。
4.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加强水体保护区的管理,禁止污染物的排放和非法采砂行为。
适时开展水生态工程,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加速水中富营养化物质的降解和沉淀。
5.积极开展水体修复和生态恢复。
制定水体修复方案,采取生物调控、湿地修复、水植综合治理等措施,修复黑臭水体的水质和生态功能。
6.强化监督执法,加大对非法排放、乱倒垃圾、污染源执法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监测和举报体系,人民群众可以随时举报黑臭水体问题,政府及时制定解决方案。
7.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开展水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意识。
通过媒体和网络等途径,加强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黑臭水体整治的氛围。
四、评估考核制度制定黑臭水体整治的评估考核制度,对各地整治黑臭水体的成效进行定期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整治方案,督促各地区履行整治黑臭水体的责任。
龙岩市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龙岩市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2de1b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9.png)
龙岩市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龙岩市制定了实施方案,以下是具体的内容:
一、目标和原则:
1. 目标:在治理区域范围内消除黑臭水体,实现水质达标,建设环境优美的水体。
2. 原则: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统筹推进,持续改善。
二、治理范围和重点:
1. 治理范围:涵盖龙岩市区内的所有黑臭水体和潜在的黑臭水体。
2. 治理重点:优先治理影响周边居民健康和生活环境的黑臭水体,重点解决原因和责任问题。
三、治理措施和时间节点:
1. 建立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责任到人;
2. 探索适应当地特点的综合治理技术和方法,包括生态修复、水源整治等;
3. 加强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消除污水渗漏和直排;
4.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普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5. 重点解决违法排污企业问题,依法查处,并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环境保护措施;
6. 完善监测机制,定期监测水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7. 鼓励公众参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共同维护水环境的清洁
与健康。
四、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
1. 建立健全黑臭水体治理的资金保障机制,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
2. 对于参与治理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经济和政策支持,鼓励投入和创新。
五、监测评估和督查考核:
1. 建立黑臭水体治理的定期监测和评估机制,对治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2. 加强督查考核,对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奖惩,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龙岩市将全力以赴进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努力实现水环境的改善和市民的健康。
龙岩市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龙岩市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7416c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1.png)
龙岩市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1. 方案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彻底解决龙岩市存在的黑臭水体问题,提高水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治理黑臭水体,使龙岩市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2.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居住环境;3.增强城市吸引力,推动经济发展。
2.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问题调查与分析1.成立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方案并协调相关部门合作;2.对龙岩市范围内的黑臭水体进行全面调查,了解黑臭水体的分布、原因和影响范围;3.分析调查结果,确定治理重点和优先顺序;4.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包括技术手段、资金投入和工期安排。
第二阶段:治理措施实施1.进行黑臭水体治理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道路修复等;2.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如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等;3.加强污水排放管控,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4.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垃圾对水体的污染;5.加强河道清淤和河床整治工作,保持水体通畅;6.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对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第三阶段:效果评估与持续治理1.对治理后的黑臭水体进行效果评估,评估指标包括水质改善程度、居民满意度等;2.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理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4.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黑臭水体的日常监管和维护。
3. 预期结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将达到以下结果:1.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达到国家相关标准;2.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居民满意度提高;3.城市形象得到提升,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4.经济发展得到推动,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 方案可行性和效率本方案具有以下可行性和效率:1.可行性:本方案基于全面调查和分析,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确保了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效率:本方案将治理工作分为不同阶段,并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步骤,有利于高效推进工作,提高治理效率;3.资金保障:本方案将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确保治理工作的资金保障;4.风险控制:本方案将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治理工作的风险。
XX县护城河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XX县护城河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d13fe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00.png)
县护城河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满是文件和资料的办公桌上。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敏感起来。
护城河,那个曾经波光粼粼、如今却黑臭难闻的河流,治理它,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关乎生态、关乎民生的攻坚战。
一、现状分析护城河,历史悠久,承载着县的文化底蕴。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黑臭水体不仅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主要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直排、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
二、目标设定1.短期目标:用3个月时间,实现护城河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2.中期目标:用1年时间,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
3.长期目标:用5年时间,打造生态河流,恢复护城河的自然风貌,提升城市品质。
三、具体措施1.污染源排查与整治(1)对护城河沿线的生活污水排放口进行全面排查,对非法排放口进行封堵。
(2)对沿线企业进行环保检查,确保其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2.河流疏浚与整治(1)对护城河进行清淤疏浚,清除底泥中的污染物。
(2)对河道两侧进行绿化,种植水生植物,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3)在河流关键节点设置生态浮岛,提高水体溶氧量,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3.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2)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减少雨水对护城河的冲刷污染。
(3)推广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解决偏远地区的污水排放问题。
4.监测与监管(1)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护城河水质进行监测。
(2)加强对沿线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3)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居民参与护城河治理工作。
四、实施步骤1.启动阶段:组织专家团队,对护城河黑臭水体治理进行科学评估,制定详细治理方案。
2.实施阶段:按照治理方案,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各项治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防护治理工作,巩固防护治理成果,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X〕10X号)、《X省水污染防治X年度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X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X年底,全面杜绝建成区黑臭水体,完成排洪渠道治理及雨污分流改造,确保示范区城市建成区内不再出现黑臭水体,基本实现长制久清。
二、加快实施黑臭水体防护治理工程
(一)实施控源截污。
进一步推动示范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
加快示范区排洪渠截污工程建设进度,推动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以及老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所截生活污水纳入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达标排放;建成区内未接入污水管网的新建建筑小区或公共建筑,不得交付使用。
新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要与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协调一致。
(X区政府,示范区环保局、住建局、城管局、发改局、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
深入开展三河两渠河道沿线排污口整治。
研究制定排污口管理相关措施,对河道排污口进行统一编码和管理。
进一步摸清底数,明确责任主体,逐一登记建档。
通过取缔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入河渠排污口,不断加大整治力度。
(示范区水务局、环保局分别牵头落实,X区政府、示范区住建局、城管局配合)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控制。
城市建成区内排放污水的工业企业应依法持有排污许可证,并严格按证排污。
对超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
新建冶金、电镀、化工、印染、原料药制造等工业企业(有工业废水处理资质且出水达到国家标准的原料药制造企业除外)排放的含重金属或难以生化降解废水以及有关工业企业排放的高盐废水,不得接入X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入园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预处理,达到工艺要求后,接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
(示范区环保局牵头,X区政府、示范区发改局、经贸和安监局、住建局配合)
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控制。
严禁城镇垃圾和工业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
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管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当持有排污许可证,并严格按证排污。
推进X镇、X镇等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村镇延伸覆盖。
积极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防止垃圾直接入河入渠或在水体边随意堆放。
(X区政府,示范区农业
局、住建局、城管局、环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
(二)实施内源治理。
加快实施建成区内水体清淤疏浚工程。
在进一步摸清建成区内水体底泥状况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并实施清淤疏浚方案,在清淤底泥污染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妥善处置清淤水体底泥及其污染物,严禁沿岸随意堆放清淤底泥或作为水体治理工程回填材料,其中清淤水体底泥及其污染物若含有危废成分的,不得直接送往X垃圾填埋场,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X区政府、示范区水务局分别牵头落实,示范区环保局、住建局、城管局、农业局配合)
加强三河两渠沿岸的垃圾治理工作。
全面整治三河两渠沿岸范围内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对水体清理出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降低雨季污染物冲刷入河入渠量。
进一步规范垃圾转运站管理,防止垃圾渗滤液直排入河。
加快建立健全垃圾收集(打捞)转运体系,并建立相关清理、打捞、收集转运等管理工作台账,将打捞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及时对水体内垃圾和漂浮物进行清捞并妥善处理处置,严禁将其作为水体治理工程回填材料。
(X区政府、示范区城管局分别牵头落实,示范区水务局、环保局、财政局、农业局配合)
(三)实施生态修复。
加强建成区内水体沿岸园林绿化建设,营造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
结合X实际,适度对沿岸进行生态化
改造,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渠化硬化,营造生物生存环境,逐步恢复和增强自然水体的自净功能,为内涝防治提供蓄水空间。
(X区政府,示范区城管局、住建局、水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大推广再生水、雨水的收集利用工作。
示范区污水处理厂及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的达标排放水以及经收集和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河渠生态补水。
(示范区住建局牵头,示范区环保局、水务局配合)
三、加快建立黑臭水体防护治理长效机制
(一)严格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巡河管理。
严格落实好日常巡河工作,及时发现解决水体漂浮物、沿岸垃圾、污水直排口问题。
进一步加大监督管控力度,建立河渠监控设施,对河道进行全天候监督,进一步遏制违法排污、乱倒垃圾等违法行为。
全面拆除沿河渠违章建筑,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进入水体。
严格执行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严禁洗车污水、餐饮泔水、施工泥浆水等通过雨水口进入管网后直排入河。
(X区政府,示范区水务局、住建局、城管局、环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按企业所属行业领域及时限要求逐步推进核发排污许可证工作,全面落实企业治污责任,进一步加强持证重点企业的证后监管和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重点加强河渠沿岸工业生产、餐饮、洗车、洗涤等行业领域的管理,
严厉打击企业偷排漏排。
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不达标排放导致水体黑臭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X年底前,完成示范区污水处理厂核发新证并持证排污工作。
(示范区环保局落实)
(三)强化运营维护。
进一步加强示范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监管,切实保障其稳定运行且达标排放。
推进机械化清扫,逐步减少道路冲洗污水排入市政管网。
定期开展管网维护清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处置管网淤泥及污染物,减少降雨期间污染物入河。
X 年底前,分期分批完成示范区内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权属普查和登记造册工作,有序开展无主污水管道的调查、移交和确权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加强管网、污水处理厂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营维护队伍的建设及培训,逐步建立以5—10年为一个排查周期的管网长效管理机制。
(X区政府,示范区城管局、环保局、住建局、水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定期开展水质监测。
X年底前,对示范区内三河两渠等自然水体开展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氨氮(NH3-N)等指标在内的水质监测工作。
自X年起,每季度各监测一次,同时抄送省级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公布监测数据。
(示范区环保局负责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
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确保本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按期落实到位。
各相关责任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省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对建成区内是否存疑黑臭水体情况再次组织开展排查整治工作,确保排查范围全覆盖、整治工作零死角。
(二)强化部门联动。
各部门要以本方案落实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河长制落实标准要求,不断健全河渠管理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河(渠)排污口整治、沿河(渠)村庄厕改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活动,加快解决河(渠)沿线污染问题,持续提升示范区水环境治理水平。
(三)优化审批流程。
按照全省及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内容,进一步加大对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内容的支持和推进力度,在严格前期决策论证和建设基本程序的同时,对报建审批提供绿色通道。
(四)营造舆论氛围。
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城市黑臭水体防护治理工作中来。
及时在示范区管委会门户网站、微信客户端等媒体渠道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投诉举报电话、邮箱等信息,积极接受广大群众举报反应相关问题线索,限期办理群众举报投
诉的城市黑臭水体问题,保障群众知情权,提高黑臭水体防护治理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群众参与度。
定期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引导群众自觉维护治理成果,鼓励群众监督治理成效,形成全民参与治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