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问题及1.doc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52b295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7.png)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对儿童的影响深远而长久。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教育阶段之一。
但是,在实际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学前儿童的成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论述。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发现学前儿童是指三到六岁之间的幼儿,这个阶段是人类智力、语言、情感、道德、行为、身体、知识等多方面发展的最为敏感和关键的时期。
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此时期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
但是,目前在实际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下问题:1、父母缺乏育儿知识现在很多父母都是年轻的父母,缺乏育儿知识,不知道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会盲目地依赖网络或是依靠谣言进行孩子的教育,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例如,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会疯狂催促孩子学习,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消极抗拒,学习成绩反而更差,一直循环往复,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2、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有些父母把自己的成长体验强加给孩子,认为孩子应该和自己一样,这种教育方式很可能导致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
而有些父母则过度保护孩子,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主性。
例如,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太小,不适合去户外活动,导致孩子缺乏锻炼机会,影响身体健康。
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有时甚至把孩子当成成人来对待,导致孩子的精神压力很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电子产品无处不在,不少家长会使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来帮助孩子学习和娱乐。
但是,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孩子因为沉迷游戏导致睡眠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或者孩子在电视机前久坐,导致近视等视力问题。
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忙于工作,无法陪伴孩子,就会用电子产品来代替陪伴,造成孩子情感上的空虚和缺乏亲情的关爱。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8454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0.png)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孩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孩子品德、态度和价值观的基地。
因此,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本文提供一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试题及答案,供家长参考。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1. 请列举三种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2.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3.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4.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挫折和困难,请问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应对这些问题?5. 请列举三种适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游戏活动,并解释它们的教育意义。
6. 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7.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8. 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面,家长有哪些可行的方法?9. 家庭教育中的赞扬和鼓励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10. 孩子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冲突?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答案1. 三种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并针对不同的行为设定相应的奖励制度。
- 耐心引导,通过正面的言辞和行动引导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表扬和激励。
- 榜样示范,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孩子良好行为的榜样,让孩子能够模仿和学习。
2.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方法:- 鼓励孩子,要给予孩子真诚的鼓励和赞美,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肯定和重视的。
- 创造成功机会,通过给孩子设置一些适当的挑战和任务,让他们能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自信心。
- 审视自己的行为,家长应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对孩子的自信心有负面影响,尽量避免批评和负面评价。
3. 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 提供交流机会,家长应创建一个积极的交流环境,鼓励孩子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 培养合作意识,通过与其他孩子一起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给予适当引导,当孩子出现社交问题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帮助孩子改善社交技巧。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e3bfb4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f.png)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引起广泛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普遍存在“过度保护”的问题。
许多家长过于担心孩子的安全和成长,不敢让孩子接触一些风险和挫折,使得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种过度保护的行为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过多的选择和竞争。
在现代社会,家长往往缺乏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他们往往会为孩子安排各种培训班和课外活动,导致孩子的时间被过多地分散,缺乏休息和放松的机会。
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和游戏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容易,家长往往会沉浸在各种育儿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中,但很难判断哪些信息是正确和可靠的。
家长应该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选择合适的儿童教育资源,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教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要求。
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有过高的期望,并且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强加给孩子,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才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家庭教育需要提倡合理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学会独立和自主,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休息的机会。
家长需要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选择可靠的教育资源和信息进行指导。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过度保护、过多的选择和竞争、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合理的期望和要求。
学前儿童德育启蒙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前儿童德育启蒙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7aff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1.png)
学前儿童德育启蒙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对于学前儿童德育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关乎孩子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培养和形成。
然而,目前学前儿童德育启蒙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尽管对于学前儿童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但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德育的实施仍然受到很多的制约。
很多幼儿园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对孩子的道德感受和品质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
这导致了学前儿童在情感、礼仪、自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匮乏。
其次,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德育教育过程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每个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机构往往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导致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差异化非常大。
这种差异化不仅影响了学前儿童的教育效果,也增加了家长的选择困难。
另外,学前儿童德育教育往往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
目前很多德育教育的实施仍停留在零散的道德教育活动上,缺少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材。
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需要在日常活动中进行持续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外,学前儿童德育教育亟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幼儿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目前一些幼儿园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科学、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德育教育模式。
其次,建立统一的学前儿童德育教育评估体系,对幼儿园的德育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提升。
同时,推动教师培训体系的完善,加强德育教育相关课程的融入和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
此外,也可以通过加强家园合作,将德育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与家庭教育相衔接,形成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德育格局。
总之,学前儿童德育启蒙教育在当前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改进教育模式、提升教师素养和加强家园合作等方面的努力,有助于提升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问题及与对策
![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问题及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660d0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7.png)
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问题及与对策在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言行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甚至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言行问题1. 过分溺爱一些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任何要求都满足,任性任意,导致孩子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
这种行为容易让孩子变得软弱无能,无法独立生活和工作。
2. 言传身教不一致有些父母口头上提倡正直、守信、友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用欺骗、欺凌等方式处理问题和人际关系,给孩子形成了很差的榜样。
3. 惩罚过重或不当有些父母用过重的体罚或言语暴力对待孩子,或者不合理的直接否定、严厉批评,则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父母产生极大的怨恨。
4. 忽视孩子的情感和需求有些父母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少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很少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怀,甚至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缺乏监督和指导。
二、对策措施1. 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父母不能对孩子溺爱,应该适度的关心和呵护,教育孩子要独立自立,懂得正直、友善和守信等美德,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培养勇敢和坚强。
2. 父母要言行一致父母要多关心自己的言行,言传身教要一致。
父母言行要端正,尽量做到身教不偏,对孩子起到好榜样作用。
3. 父母要合理惩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要科学合理,不得使用过重的体罚或言语暴力,要合理有度的批评和惩罚,教育孩子成长。
在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努力。
家长要深刻认识言行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充分意识到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使命,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良师益友。
社会要加强对父母教育的引导和指导,加强父母教育的宣传,提高父母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和教育实践水平。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建立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家长教育机制,切实启动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孩子成长的浪潮。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3956e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7.png)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摘要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人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程度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和发育。
本研究通过调查幼儿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今后幼儿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策略研究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述(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般由儿童的家长——如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亲属承担[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发生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是指家长结合家庭教育的艺术、巧妙地运用家庭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为其今后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好基础,把儿童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本论文所研究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专指3-6岁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基石,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其次,幼儿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人生的发展走向。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之所以能有后来的成就,与孟母对他幼年时期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时至今日还在被我们所传颂。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数据分析在家庭中,家长是幼儿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承担着主导角色,掌握着主动权。
因此,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表1 关于家长自身素质的调查问卷从上述调查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教育主要负责人93%是由父母而非老一辈人承担,其中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的母亲占多数。
94%的家长认识到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大影响。
但有58%的父母不太理解甚至于不理解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所包涵的内容,这也说明我们有些家长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细致,需要去学习、去探讨,真正的理解幼儿时期家庭教育的内涵。
浅谈学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学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627533ad02de80d4d84089.png)
浅谈学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宋冰宁孩子一出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按自身的规律独立地发展着,他们作为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与家庭和社会又是一个联合体。
他们的情感发展受到家庭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家庭就是影响幼儿成长的最初的、最直接的教育环境。
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时期是人类在情感和人格发展同家庭教育最为密切的的时期。
但是,每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氛围,或称之为家风!不同的家风!因此家长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有效措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当今,一些幼儿家庭教育表现为明显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理念。
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高度竞争性,知识经济的兴起,强调了知识的作用。
家庭顺应时代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加大智力投入,但不能片面地强化智育,夸大智力的影响力。
许多家庭在幼儿的家庭教育理念上步入重智轻德的误区,呈现明显的功利色彩。
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味关注幼儿的智力开发,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时间,对幼儿进行识字、画画、声乐等方面的培养,而忽视幼儿的品德教育、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及自立性格的塑造等。
这样做,对幼儿心身的健康的成长十分不利,可能从小就埋下性格缺陷的种子。
而且,有失偏颇的“重智育”的教育理论还可能因没法达到预期的结果而产生不良的影响。
家长们本意是要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事实上经常仅仅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对幼儿智力开发无益。
虽然智力经常是通过掌握知识而形成与发展的,但是,幼儿真正能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由于其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显然是十分有限的,而且一旦幼儿对“灌输的知识”产生烦厌,对其日后的智力发展更是适得其反。
2.缺乏良好的教育方式幼儿家庭教育缺乏良好的教育方式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溺爱式与专制式。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多年来使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呈倒“金字塔”式,必然对幼儿百般溺爱,衣食住行,大大小小事务,一概包揽。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37fef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a.png)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当前幼儿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都是怀着望子成材的心态,但也存在很多错误的观念和行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与对策一、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随着早期教育的开发和重视,许多家长都是怀着一颗望子成才的心态对孩子进行教育。
由于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中,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进行的,孩子对父母有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自己学习上的蒙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
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态度、观念、期望和教育方法上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今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不少观念和行为盲点和误区,致使他们在进行教育时候感到困难重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当今的家庭教育被家长简化为只是知识的教育,家庭成了推动学校应试教育的社会因素。
是的,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
但我们也看到许多家长在家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并出现了教育行为不当的现象。
(一)家长教育期望过高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般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全家都视其为珍宝,寄几代人的希望于一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就显得特别突出。
不少家长把幼儿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幼儿一出生就开始为其设计好了将来,希望幼儿能按照自己所设计好的发展道路成长,很少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年龄特点、兴趣等实际情况。
一些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如盲目投资、盲目施教、盲目要求、盲目攀比、盲目放弃等。
这种家庭教育的盲目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仅使家长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更极大地挫伤了幼儿的兴趣。
如果非要硬性地规定幼儿必须学到什么知识,完成什么指标,然而这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就像无形中给幼儿头上套上了紧箍咒,给幼儿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有些幼儿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657a7f27d3240c8447ef2e.png)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大家庭”演变成一个“小家庭,”再到变成了家中的“小太阳”。
在这个前提下家长的价值观也从原来“放养教育”变成了“独宠教育”这样的发展趋势导致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1.过分溺爱孩子.面对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的,这个孩子不仅得到了来自爸爸妈妈的关爱,同时也理所应当的得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更多人的关爱。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成为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而家长或长辈也因为他(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舍不得责骂对他(她)百依百顺。
这样不仅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任性、自私、蛮横无理的性格。
而且也不利于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严重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发展。
不可否认,家长或长辈给予孩子的爱是孩子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但我们提倡“适度爱”。
父母给予孩子浓浓的爱,但爱不能没有原则没有界限,父母这种无原则无界限的爱只会让孩子成为“笼中的金丝雀”不仅不能积极思考问题,遇到困难不能独立想办法解决问题,本可以勇敢的面对困难的,反而形成了胆小敏感自私的性格。
孩子不但没能成为父母想象的样子反而与之背道相持。
2.凡事包办,孩子没有自主成长的天空.如今的社会上的大多数家庭都存在着父母包办代替的事,在幼儿两三岁时很多家长都说孩子太小不应该让他做什么,这样不能那样也不能,很多事都是家长做好了,孩子一天什么都不用做,这样就导致孩子没有了自由成长的天空了,家长们应该想着使幼儿丰富了生活知识经验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同时也让孩子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增强了体质同时智力也得到开发。
这样孩子才能使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幼儿每天会自己会做的事开心快乐,这样幼儿做事也积极了。
父母的包办代替让孩子没有了自主成长的天空,忽视了这是孩子培养生活能力和劳动力最好的年龄。
导致孩子长大以后有可能缺乏自理能力,不能自主独立生活。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b92c2968762caaedd33d42e.png)
学 前 儿 童 家庭 道 德 教 育 的 依 据 ( 一) 学前 儿童 的道 德 认 知 发 展 水 平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 杰 , 把 儿 童 的 道 德 认 知 发 展 分 为 前 道德阶段 、 他 律 道 德 阶段 和 自律 道 德 阶 段 三 个 阶 段 , 学 前 儿 童 属 于 前 道 德 阶段 和 他 律 道 德 阶段 。研 究 表 明塑 造 个 体 良 好 品 德 和 行 为 习惯 的黄 金 时 期 是 学 前 时期 。令 我 们 惊 讶 的
[ 文章编号]1 0 0 9 — 2 3 2 3 ( 2 0 1 4 ) 1 1 — 0 0 5 9 — 0 2
向孩 子 渗 透 道 德 教 育 的具 体 内容 。 二、 学 前 儿 童 家 庭 道 德 教 育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原 因 ( 一) 学前 儿 童 家庭 道德 教 育存 在 的 问题 1 . 重 智 育 轻 德 育 。社 会 竞 争 日益 激 烈 , 尽 管 学 前 儿 童 年龄还小 , 家 长 往往 忽 视 孩 子 的 德 育 而 格 外 重 视 孩 子 的 智 育, 尤其文化知识的学习 , 以 防孩 子 在 文 化 知 识 上 落 后 。智 力 水 平 或 文化 知识 有 分 数 作 为评 价机 制 而 且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2 0 1 4年 第 1 1期 ( 总第1 5 3 期)
牡 丹 江教 育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M UDANJ I ANG COLLE GE OF E DUCATI ON
N o.1 1,2 0 1 4
Se r i a l N o .1 5 3
性、 存 在 的 问题 及 原 因 、 对 策 三 个 方 面来 探 讨 学前 儿 童 家庭 道 德 教 育 , 以期 达 到 提 高 学前 儿 童 家庭 道 德 教 育 的 效
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65b4d1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5.png)
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很多家长缺乏对流动学前儿童的了解和认识,不知道如何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 家长忙于工作,无法给予足够的陪伴和关注,导致孩子在情
感上感到孤独和不安全。
3. 家长对于流动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了解,容易出现一些
错误的教育方式,比如过度的批评和惩罚。
4. 家长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体成长没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导致孩子的成长受到限制。
对策:
1. 建立家庭阅读环境,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听故事,增强孩子
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2. 适当调整家长的工作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增进
亲子关系。
3. 学习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比如使用正面的激励和表扬,
避免过度的批评和惩罚,促进孩子的积极向上的发展。
4.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保证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睡眠质量,同
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 1 -。
当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64076dccfc789eb162dc832.png)
当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每一个个体的儿童时期,是记忆力和吸取新知识的能力最为迅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是儿童日后生活观念,生活习惯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在儿童的成长当中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决定性作用。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启蒙教导的形式形成儿童最初的价值观并直接影响儿童未来的人生。
本文从当代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的内涵入手,介绍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所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再依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家庭;家庭教育;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
”所以说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长河的源头,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幼儿有深刻的影响,幼儿教师要有对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认知和教育理念。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和特点(一)家庭教育的概念与特点家庭教育是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概念。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古有之,每个人的一生,包括人格的养成、价值观的形成、社会性的学习,无一不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多数学者还是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和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同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有许多共性,教育机构和社会教育中的许多方面都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借鉴。
但家庭教育毕竟发生在家庭之中,有其自身的特殊背景。
因此,我们必须逐一研究家庭教育的特点,以便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的特点中我们分成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家庭教育的局限两方面来谈:首先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家庭教育的奠基性,家庭教育是儿童智商与情商发育的起点,是儿童所接受的第一种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其次,与学校教育有所不同,家庭教育相对更加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会在行为规范,生活技能,气质和个人素质培养,兴趣爱好引导等各个方面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培育;第三,家庭教育具有渗透性,家长的一言一行,家庭的生活方式、亲情关系,父母的文化修养,都对儿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四,家庭教育具有持续性,父母对子女既是第一位教育者,也是终身的教育者;第五,家庭教育具有亲情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儿童由于对父母的依赖和崇拜,会自然的接受服务的引导;此外家庭教育具有继承性,继承性又称之为延续性,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思想,这些思想会在家庭的每一代人之间延续下去。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37f1b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5.png)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 让孩子学会做家务B.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C. 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D. 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2. 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A.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B. 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C. 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教育孩子D. 只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以下哪项活动是不建议的?A. 亲子阅读B. 户外游戏C. 长时间看电视D. 家庭手工制作4.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避免的是:A. 表扬孩子B. 批评孩子C. 过度溺爱孩子D.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5. 以下哪个选项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A. 学习数学和语文B. 学习英语C. 培养艺术兴趣D. 培养社交技能6. 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时,应该:A. 立即惩罚孩子B. 耐心解释原因C. 忽视孩子的过错D. 让孩子自己解决7.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A. 经常给孩子买玩具B. 经常带孩子去游乐场C. 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D. 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8.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常见方法?A. 讲故事B. 唱歌C. 做数学题D. 做手工9. 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形象?A. 严厉的形象B. 温柔的形象C. 无所不能的形象D. 权威的形象10.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A.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B. 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C. 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D. 关注孩子的娱乐活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对)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
(错)3. 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保持权威,让孩子无条件服从。
(错)4.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对)5. 家长应该经常表扬孩子,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对)6. 家长可以完全依赖电视和电子设备来教育孩子。
(错)7.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d26385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9.png)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一、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扮演着培养儿童综合素养和发展潜能的重要角色。
然而,目前学前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1. 缺乏普及与均衡在城市地区,学前教育资源普遍丰富,各类幼儿园纷纷涌现。
但是,在农村地区或贫困地带,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孩子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
这导致了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巨大的教育差距。
2. 教师素质不高学前教师是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着学前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薪酬待遇低、培训机会有限等问题。
这限制了他们对儿童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3. 教材资源不足目前很多学前教育机构的教材质量不高,内容过于简单和片面化。
缺乏针对儿童个体差异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和潜能开发。
二、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策略为了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来解决上述问题。
1. 加强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带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更多高品质且价格合理的幼儿园。
同时,可以鼓励城市优质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2. 提升学前教师素质加强学前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幼儿园给予教师较好的薪酬待遇和晋升空间,以吸引更多有潜力和热情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的人才。
3. 完善学前教育教材体系改进幼儿园教材内容,使其更加丰富多样、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同时,配备合适的教具和游戏设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此外,引入数字技术,在线资源和多媒体教具可以有效促进学前教育的现代化。
4. 加强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家庭和幼儿园应增强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孩子学前教育中,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幼儿园也应主动向家长提供反馈和帮助,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5. 增加政策支持和投入政府在财政上要加大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对相关项目的资助标准。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abf14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5.png)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教授知识B. 培养良好习惯C. 准备入学考试D. 增加家庭收入答案:B2. 在家庭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父母应该做的?A. 鼓励孩子探索B. 为孩子设定规则C. 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D. 与孩子一起玩耍答案:C3. 以下哪个活动最适合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A. 独自玩玩具B. 观看电视C. 参加集体游戏D. 进行个人阅读答案:C二、填空题4.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通过________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答案:分配适当的家务任务5. 为了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进行________。
答案:对话和朗读故事三、简答题6. 描述两种家庭教育中可以用来提高学前儿童数学技能的游戏。
答案:两种可以用来提高学前儿童数学技能的游戏包括:- 计数游戏: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计数游戏,如数楼梯台阶、数水果或玩具,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数字认知能力。
- 分类游戏:通过将不同颜色、形状或大小的物体进行分类,孩子可以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模式识别和分类。
7. 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答案: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而不仅仅是结果。
- 提供适当的挑战,让孩子在完成任务时感到成就感。
- 为孩子树立榜样,展示如何面对失败和挑战。
-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并在他们遇到失败时提供支持和理解。
四、论述题8. 讨论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平衡对孩子的自由与纪律。
答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找到自由与纪律之间的平衡点。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
- 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让他们在安全和监督的环境下探索和做决定。
- 一致性是关键,确保规则被遵守,并且后果是一致的。
- 与孩子进行沟通,解释规则背后的原因,帮助他们理解纪律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学前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095274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0.png)
学前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 引言学前教育是孩子生命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然而,目前学前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 学前教育投入不足1. 资金不足学前教育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持其开展。
然而,目前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
这严重影响了孩子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2. 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在很多地方,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许多学校缺少适合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和设备,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游戏场所,限制了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机会。
三. 师资力量短缺1. 教师待遇低目前很多地方的学前教师待遇普遍较低。
工资待遇不高,福利待遇也相对较少。
这导致许多优秀的教师被吸引到其他行业或其他教育阶段从事工作,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相对匮乏。
2. 教师专业水平不高部分学前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提升机会,造成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落后于时代。
在现代化教育环境下,其知识和技能需要与之相适应。
1. 缺乏足够的综合发展当前,部分学前教育过于注重幼儿认知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幼儿期是孩子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应注重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
2. 学校准备不足有些学校准备乏力,难以满足幼儿个体化、多样化需求。
一些特殊需求儿童无法得到有效支持,导致在学校中感受到困扰和排斥。
五. 家庭与学前教育的融合不够1. 家庭教育观念不足部分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理解有限。
他们无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能与学校形成良性互动,导致学前教育效果不佳。
2. 家庭经济条件不利一些贫困家庭无法承担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费用,这使得孩子们失去了平等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增加了社会不公平现象。
六. 改进建议1.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支持,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提高师资待遇。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99aacecff00bed5b8f31d32.png)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内容单一化家庭教育内容的单一化,使不少家长注重满足幼儿物质方面的需求,而轻视精神方面的满足,过度重视智力发展,轻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造成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不一致,智育德育发展不均衡。
(二)家庭教育知识贫乏,教育能力欠缺现在由于科技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电子产品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大多数家长很少有阅读的习惯,更别说阅读有关学前儿童教育或是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对家庭教育知识了解的是少之甚少。
(三)溺爱子女现象比较普遍在幼儿园的调查中发现,有76.5%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大部分要求都会给予满足。
可以看出:孩子的在家庭中的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现在每个家庭中就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此家庭溺爱子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四)家长忽视自身的言传身教现在很多家长都忽略言传身教榜样作用的重要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自己言传身教的力量远远要大于幼儿在学校学到书本上的知识。
(五)高期望化由于“四、二、一”的家庭结构的出现,独生子女的数量显著增多,因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日益升温,便出现了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的倾向。
家长过高的期望,严重的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顺应幼儿发展的特点和孩子所能承受的适当压力,对孩子和家长都是很好的选择。
二、解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一)指导家长重视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要担负起儿童全面成长的重大责任,家庭教育就必须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角度出发,重视幼儿全面素质的培养。
解决儿童发展问题的关键不是学前家庭教育本身,而是应该怎样进行科学的学前家庭教育。
只有真正把握好学前教育的方向,走出学前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轻松快乐的童年,进而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指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能力1.坚信我的孩子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尽早成才,看到孩子做的稍稍达不到家长的预期,就会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和不安。
浅谈我国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9741e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5.png)
浅谈我国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仅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存在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育儿观念和方法。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仍停留在以前的传统观念上,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他们往往过分强调孩子的成绩和竞争,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种方式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也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家庭教育普及不均衡。
在一些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限制,许多家庭无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他们缺乏了解和参与儿童教育的机会,导致孩子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这不仅会加大城乡教育差距,也会增加社会的不平等。
家庭教育缺乏监督和指导。
许多家长对自己的育儿方式缺乏反思和批判,容易陷入盲目跟风或者听信谣言的情况。
而且,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指导,他们无法科学地进行教育,容易出现错误的教育偏差。
这些偏差可能导致孩子性格和行为方面的问题,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在我国,学前教育由家庭和学校共同负责,但由于双方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存在差异,导致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之间面临着不一致的教育要求和期望。
这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混乱和困惑,也增加了他们的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状况。
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意识和教育能力。
要加强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家庭的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也需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的监督和指导机制,确保家长能够正确地进行教育。
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重视科学育儿观念、普及教育知识,加强监督和指导以及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和协作,我们能够改善这种状况,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cf146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7.png)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过程。
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首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科学性。
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和经验,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方法。
例如,他们可能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需要了解学前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
其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家长重视应试教育。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在过程中给予孩子过多的压力。
这种过度关注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缺乏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视。
许多家长认为学前儿童的教育应该由学校来完成,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氛围、家庭规则等方面。
因此,家长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条件。
此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第四个问题是家长过度控制孩子。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和思维过于苛刻,不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这种过度控制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些合理的自主权,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许多家长由于工作忙碌等原因,缺乏对学前儿童教育的了解和专业的培训。
这导致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无从下手,或者采取不合理的教育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应该加强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姓名:曾星星学号:12121833007002班级:学前教育指导老师: 林琳教授完成时间:2013年7月20日目录二、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重学习成绩而轻德育教育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追求身体健康却忽略心理健康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缺乏爱和诚信的教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爱的教育缺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诚信教育缺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加强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建议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家长应树立正常的德育教育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正确的价值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科学的育儿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家长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提升文化素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提升心理素质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创设良好道德家庭环境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致谢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目前我国有关学前教育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有关智力教育,而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的较少,作为硕士、博士论文来写的更是少.本文对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归因,谈对学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从当下学龄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面临的较突出的问题出发,如很多家长更注重对孩子的智育而忽视德育,或者认为学前儿童年龄太小,教育效果不显著,父母对孩子太过于溺爱等等,提出对学前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为孩子打下良好稳固的道德基础,有利于塑造孩子优秀的道德品质,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了解到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对我们学前儿童道德教育提供一点点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道德教育;重要性道德问题是当今国家和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对家庭道德教育的正确分析与认识是很有必要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影响他的创造力、人际关系,而对国家来说,如温总理说的:“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和道德的力量。
”再加上本人对家庭道德教育的有关方面很感兴趣,尤其是对学前儿童早期的家庭道德教育对一个人以后道德品质的发展有何影响颇感兴趣。
所以,本文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为题进行研究,旨在对我国学前儿童的德育素质提高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一)对巩固学前儿童的道德起到扎好根基的作用当代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概况为八个阶段。
他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固定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是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由各种矛盾和冲突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只有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者冲突才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从而有助于形成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否则,个体将可能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健全的人格,形成某些不良的道德品质。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早期,不管家长说什么;不论家长说的对不对,孩子都会深信不疑。
假若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家长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即使孩子每天只接受一点的道德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早期品质教育中,采取一种可有可无的或者想等孩子年龄大一些的时候自己选择他们的价值观的想法,因为一旦孩子稍大一点进入学龄期,他们就会受到更多周围同伴、同学的影响,如果这时孩子道德根基不牢固,他的内心没有一个学习怎么样正确行事的参考体系,那么他就很容易接受别人的价值观或者他的行事完全示心情而定,这对孩子自己或者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而言都不是个好的事情。
而在早期由道德根基牢固的父母进行帮助和引导的孩子道德根基比较牢固,因此别的价值观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因此,对学前儿童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对塑造学前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起到重要作用每个人在人生中所作的全部选择都将受到内心道德的左右,所以道德品质对孩子来说万分的重要。
一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他会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会想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更好相处的人;他会希望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因此他会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做选择。
而一个缺乏同情心、爱心、且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面对选择时较少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往往会把自己的得失放在第一位.重要的是,一个缺乏同情心、没有爱心、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成长为冷漠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成人。
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一个人快乐与否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快乐和他在道德价值驱使下所做的行为有很大关联呢?因为人们在失去原则的同时往往会失去内心的平和。
贝多芬曾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金钱只能维持一时的快乐,一个人要保持永久的快乐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道德品质上.所以,家长们在想尽办法给我们的孩子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好的学校教育外,还应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因为孩子的快乐建立在清晰坚实的道德价值中。
(三)家庭道德教育有利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生存教育)。
这四个缺一不可。
我认为,争论这四个“教育”哪个更重要是没有意义的。
首先,家庭是孩子与这个社会接触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最先接触的人一一即使现在孩子上幼儿园普遍比较早也几乎都要两岁半左右,这样父母的影响至少比学校早了好几年。
而且由于孩子对父母在感情上存在依恋、信赖,孩子更愿意听父母的话。
其次,父母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
孩子从出生时起,父母就有意识、无意识的教给我们的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在孩子生命中最初的六年里,他会毫无怀疑的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告诉他是正确的行为,他也认为是正确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成长在关心别人、有礼貌、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家庭里,那么这些为人处世的标准也会成为他待人处事的规范.二、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一)重学习成绩而轻德育教育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尽管学龄前儿童年龄还小,但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父母格外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因为,学习成绩有分数作为评价机制但是道德品质的好坏却没有一个确切的评价手段.笔者通过对几十名家长的访谈了解到,当问到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却是“智力开发”占访谈家长中的48%,“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排第二位占访谈家长中的30%。
家长们对孩子教育投入的开销占大多是对孩子进行智力教育,占访谈家长的90%,如买有关智力教育的书籍,特地送孩子到著名的早教机构进行早期的智力教育.这说明家长们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
现实情况确是,一个道德品质很好但是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学生很可能进不了一个好大学,但是一个道德品质一般但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却可以被好大学录取。
而进入一所好大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再加上有的父母认为道德品质不需要教,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懂事”.殊不知,早期没有打好良好的稳固的品德基础在孩子进去童年中期后对孩子品德发展非常不利。
由于内心没有稳固的价值观,孩子易受别的孩子和社会上不良的价值观的影响。
这就像把一艘没有舵的小船驶入大海,没有自己的方向,受风浪摆布、漫无目的的随处飘流。
幸运的话,这艘船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安全漂流;但更有可能中途它遇上巨浪和大风而迷失了方向、撞上了礁石、沉入海底.(二)追求身体健康却忽略心理健康在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访谈中,笔者问到“您更注重对孩子的身体还是心理健康”时,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两个都很重要,但是当问到二者只能选一个时,80%的家长就选择更注重“身体的健康”。
同时很多父母认为,学龄前孩子还太小,因此对他们的教育还谈不上什么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其中受较高教育的家长都比较赞成应在孩子年龄较小时就注意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家长不仅在物质上丧失理智的溺爱孩子,在孩子做错事情时也毫无原则的袒护。
比如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只会一味的批评、教训别人的孩子;孩子做错事不仅不鼓励孩子去承担责任,而是教孩子如何逃避惩罚.呼吁广大家长在关心孩子身体上的健康、物质上的给予时,多关心关心我们孩子心理上的发展,多倾听倾听孩子的心声。
应该身心健康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缺乏爱和诚信的教育1.爱的教育缺乏在我国现代家庭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得到来自长辈太多的关注和关爱。
可是,很多家长爱孩子的同时,却经常忽略也要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
笔者在访谈中问到“您觉得有必要教育孩子爱父母吗?”时,占80%的父母认为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孩子是父母生的、养的,自然会爱父母;占20%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太小,等懂事点再教.很多父母理所当然的认为,现在我们疼爱孩子,他们长大后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回报。
也有不少父母认为,爱孩子是我的本能、责任和义务,我不需要孩子回报我什么.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一个没有爱人能力的人的人生不会是幸福的人生,付出其实也是一种快乐。
如果在家庭中家长只付出而不教育孩子爱家人,那么孩子又能从哪里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呢?相反的,他很可能会认为家人的爱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一旦这种爱暂时不能得到满足,孩子很可能会产生愤恨之情,而一个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的孩子更不可能会爱国、爱集体,只会成长为自私自利的人。
2.诚信教育缺乏一个人是否具有诚信的品质,往往取决于儿童时期的家庭教育。
笔者在对几十位学前儿童家长进行访谈时发现,当家长被问到“答应孩子的事情是否都能兑现”时,占访谈中的52%的家长回答“能”,同时又有占访谈36%的家长回答“有时能,有时不能”.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诚信教育问题上知行脱节、是非标准不一。
“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
"家长言行不一的教育态度不止会让孩子分不清孰是孰非,大大降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也必然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更可能使孩子形成“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