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反映
关系密切
脂代谢紊乱
动脉粥样硬化
影响
膳食和营养因素
血脂变化
控制
(三)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1、饱和脂肪酸
<10C、>18C
不升高血胆固醇
16C、14C、12C
升高血胆固醇
(三)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2、单不饱和脂肪酸 Eg:橄榄油、茶油
总TG、LDL
3、多不饱和脂肪酸 n-6(eg:亚油酸) n-3(eg:亚麻酸)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肥胖症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营养与糖尿病 营养与肿瘤
第二节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二、营养与高血压
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一)血浆中的脂类和蛋白质
(二)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三)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四)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
脉粥样硬化
与动
(五)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八)营养防治原则
1、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2、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3、提高植物性蛋白的摄入 4、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 5、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6、饮食清淡,少盐少酒 7、适当多吃保护性食物
二、营养与高血压
(一)营养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一)营养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七)其他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性 疾病。 导致受损的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动脉粥样形成的原因
遗传 年龄 肥胖 吸烟 缺乏体力活动 营养膳食因素:极为重要
(一)血浆中的脂类和脂蛋白

营养学ppt课件完整版

营养学ppt课件完整版
营养学ppt课件完整 版
• 营养学基本概念与原则 • 宏量营养素功能与食物来源 • 微量营养素需求与补充策略 • 不同人群营养需求差异分析 • 慢性疾病预防与营养干预措施 • 实际操作技巧:如何制定个性化
膳食计划
目录
01
营养学基本概念与原则
营养学定义及研究内容
营养学定义
研究食物中营养素及其他生物活 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
合理性。
确定每日能量和营养素需求
计算每日能量需求
根据个人基本信息和身体活动水平,利用公式或查表法 计算每日所需能量。
确定每日营养素需求
根据每日能量需求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计算每日所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 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
选择合适食物并搭配餐单
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
等问题。
05
慢性疾病预防与营养干预措 施
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及饮食调整
风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运动、家族遗 传等。
饮食调整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 摄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少盐限酒 ,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如鱼类、坚果、全谷
类等。
糖尿病类型及饮食控制方法
类型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
蛋白质组成及互补作用原理
蛋白质的组成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
互补作用原理
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
常见宏量营养素食物来源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01
粮谷类、薯类、水果等。
脂肪的食物来源
02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精选ppt
21
• 棕榈油是从棕榈科植物— —果实中榨取的油脂。饱 和脂肪酸低于猪油但高于 花生,而不饱和脂肪酸高 于猪油而低于花生油,也 就是说,营养价值高于猪 油而低于花生。
精选ppt
22
• 芝麻油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 肪酸。芝麻油中还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和脂麻素、脂麻酚、卵 磷脂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所以营养价值较高。
精选ppt
28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 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 中去。
2 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 进新陈代谢。酶在生物体内是许多化学反应必 不可少的催化剂,而许多微量元素却是酶的组 成部分或激活剂。例如锌与200多种酶的活性 或结构有关。
3 参与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如锌可以 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的作用等
• 氧化胆固醇
精选ppt
25
W-3脂肪酸
• 二十碳五烯酸 • 二十二碳六烯酸 • 亚麻酸
精选ppt
26
糖类
• 活性多糖 有某种特殊 生物活性的多糖化合 物,包括植物多糖, 动物多糖及微生物多 糖。许多研究已经表 明多糖在抗癌、抗炎、 抗病毒、调整血糖血 脂以及增强肌体免役 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作用, 抵御疾病延缓 衰老的目的
• 供能,维持体温 • 组织细胞的成分 • 共给必须脂肪酸 •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 保护机体,滋润皮肤 • 提高保腹感 • 保证体征发育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 花生油主要的家庭用油。80 %为不饱和脂肪酸,有效
• 防治心血管疾病。此外,花 生油中还含有维生素B、E及 微量元素锌、硒,有助于免 疫力的增

营养与疾病-糖尿病PPT课件

营养与疾病-糖尿病PPT课件

03
膳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比例要适当
04
避免高糖食物,不偏食;
05
提倡高纤维膳食,减少酒和钠摄入;
06
注意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07
饮食治疗应长期坚持
饮食治疗方法
确定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 合理控制总热能 每日能量摄取应根据个人身高、体重、年龄、劳动强度,结合病情、营养状况来确定
表 糖尿病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 [kJ (kcal) / (kg · bw)]
高(低)于标准体重的20%为肥胖(消瘦)
能量供给量=理想体重(kg) ×供给标准(见表)。 年龄>50岁者,每增加10岁,比规定值酌情降低10%左右
体重是检验总热能摄入量是否合理控制的简便有效指标
每周称一次体重
根据体重调整食物摄入量和运动量
肥胖者逐渐↓热能,↑运动量
消瘦者适当↑热能实际体重略低于或达到理想体重
山药 国光苹果
陈丙卿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6
选用GI值低的食物 首选 玉米、荞麦、燕麦、莜麦(青稞)、红薯等, 次选米、面
食用含淀粉较多的根茎类、鲜豆类蔬菜时(马铃薯、藕等)要替代部分主食
限制小分子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摄入.
(3)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
并发症
1
2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脑血管病
糖尿病肾病 大约20%~30%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
心血管并发症 是患者致残、致死,并造 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的危害
多食
01
神经系统
02

03
眼睛
04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过多
营养过剩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肿瘤﹑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 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严格按照健康营养摄入标准, 为什么还会有疾病发生?
介绍提纲
1 “吃”与营养 2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3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4 应该怎样吃? 5 总结与展望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首先营养经过胃肠道
炎(缺维生素B2)等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营养不平衡为什么就容易导致疾病(如肥胖)呢?
能量摄入 > 能量消耗 变胖
能量摄入
能量消耗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高糖饮食 4个月
正常饮食
长期高糖饮食容易导致肥胖!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均导致疾病发生
膳食营养素摄入
不足
营养缺乏
营养缺乏病
发育不良、脱发、贫血﹑ 佝偻病﹑骨质疏松
每个人的遗传背景不同, 对营养的感应情况不同! 即营养感应不同!!!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吃的学问 -- 精准营养!
不同个体对饮食的应答及代谢调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 定了用“共同”方案无法解决“个体”问题,严重阻碍了 代谢性疾病的防治。
迫切需要个体化研究方法(组学,微生物菌群、生物网络 等)来揭示个体的营养感应与代谢调控发病机制,提供综 合多维数据的精准营养干预手段,从而精准地防治代谢性 疾病。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
能必需的各种元素的总称。人体无法自身产生、合成的。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
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吃”与营养
水,是万物之源,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食品营养与健康-膳食营养与疾病防治PPT参考课件

食品营养与健康-膳食营养与疾病防治PPT参考课件
42
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肥胖症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肥胖可导致儿童血脂浓度增加、 血压增高。 ②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肥胖症能导致混合型肺功能障碍。 ③对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影响。 ④队体力智力、生长发育的影响。 根据脂肪的分布,肥胖有向心性肥胖(以腹部肥胖为主) 和下身肥胖(以臀部和大腿肥胖为主),前者患糖尿病和 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
其它类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53
(一)糖 尿 病 的 病 因
• 遗传易感性 • 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摄入增多 • 年龄 • 肥胖 • 吸烟
54
(二)糖 尿 病 的 诊 断
项目
空腹血糖 任意时间血糖
OGTT,2h
标准 mmol/L
≥7.0
≥11.1 ≥11.1
55
(三)饮食营养防治措施
51
任务三 糖尿病的膳食预防与治疗
• 一、糖 尿 病
•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群
• 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靶组织细胞 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 我国成人患病率为9.7% • 糖尿病并发症遍及全身,致残、致死率高
52
分型
Ⅰ型糖尿病:(DDM )胰岛素依赖型 Ⅱ型糖尿病:(NIDDM )非胰岛素依赖型
18
发病表现
➢ 亚临床型: 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下肢酸痛 ➢ 神经型: 影响周围神经系统, 累及肢体远端, 下肢发
病较上肢早, 疼痛水肿 ➢ 心血管型: 心悸,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 也可曾急
性爆发, 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 称脚气冲心, 重症 因心功能衰竭很快死亡
➢ 婴儿脚气病: 多发于出生数月的婴儿, 呕吐,腹痛,水 肿,心跳加快,呼吸困难, 治疗及时可迅速好转,误诊 的话病死率很高

营养和营养障碍儿科PPT课件

营养和营养障碍儿科PPT课件
心理障碍
成年期并发症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胆石症 痛风
儿科学(第9版)
病理生理
营养素摄入 > 机体消耗
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脂肪细胞数量 脂肪细胞体积
肥胖
儿科学(第9版)
病理生理
肥胖
脂肪代谢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冠心病 高血压
蛋白质代谢
内分泌变化
尿酸
糖尿病 肥胖、骨质病 男性性功能低下
女性月经不调、不孕
❖ 体重不增——最早出现 ❖ 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消失
➢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腹部脂肪厚度是重要的判断指标之一
❖ 身高 ❖ 皮肤、肌张力及精神状态 ❖ 其他 各器官功能紊乱的表现
儿科学(第9版)
并发症
❖ 营养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 ❖ 维生素缺乏 VitA缺乏最常见,VitD、C、E缺乏等 ❖ 感染 上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 ❖ 自发性低血糖
儿科学(第9版)
膳食安排
可进食家庭食物、进食安排与成人同步 注意膳食平衡、膳食多样化 学习用筷子进食、进餐礼仪
能量分布:
早 25%, 中35%, 晚 30%, 点心 10%
第五节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营养
儿科学(第9版)
营养特点
❖ 学习、体育活动增加 ❖ 青少年出现第二生长高峰,骨骼快速生长 ❖ 饮食行为容易受同伴、媒体和广告等影响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神经性厌食和超重/肥胖等问题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儿科学(第9版)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 ❖ 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 临床特征
儿科学(第9版)
病因
❖ 原发性
长期摄入不足 奶量不足、添加辅食不及时,奶粉配制过稀,长期以淀粉食品(粥、米粉)喂养婴儿

儿童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儿童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感冒与营养
01
02
03
感冒影响食欲
感冒可能导致喉咙痛、鼻 塞等症状,影响孩子的食 欲。
保证充足水分
感冒时,应让孩子多喝水, 有助于排毒和缓解症状。
增加维生素摄入
感冒期间,可以让孩子多 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如柑橘类水果和西红柿, 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哮喘与营养
哮喘与过敏关系密切
哮喘与食物过敏有一定的关联,某些 食物如牛奶、鸡蛋、花生等可能诱发 哮喘发作。
避免过敏食物
增加抗氧化食物摄入
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色 蔬菜、水果和坚果,有助于减轻哮喘 症状。
对于疑似过敏的食物,应尽量避免让 孩子食用。
04
儿童营养建议
合理膳食搭配
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01
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满足生长
发育的需求。
多摄入蔬菜水果
02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宝宝消
化系统的健康。
控制盐糖摄入
03
避免给宝宝食用高盐、高糖食品,以防增加日后患高血压和糖
尿病的风险。
适量运动
鼓励宝宝多运动
运动有助于促进宝宝的骨骼和肌肉发育,提高免疫力。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家长可以安排固定的运动时间,如每天晚饭后散步、周末去公园 玩耍等。
03
儿童常见疾病与营养关系
腹泻与营养
腹泻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腹泻时,肠道吸收功能减弱,可能导致营养物质如水分、电解质 和脂肪的吸收减少。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 盐。
维持正常饮食
在腹泻期间,应继续让孩子正常饮食,以保证营养摄入。但应避免 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11
CONTENTS
• 介绍 • 营养的重要性 •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CONTENTS
• 健康饮食建议 • 保持健康的习惯 • 结论 • 问答环节/目录
01
介绍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营养是维持生命的基础,它为身体提供必要的物质,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如果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素,身体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健康问题。
幻灯片5: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运动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幻灯片7:保持健康的习惯 幻灯片8:介绍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睡眠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幻灯片9:问答环节
06
结论
总结全片内容,重申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指出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
人体通过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活动,而不良的营养摄入或缺乏某些 营养素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因此,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身体
钠和钾是神经功能不可或缺的 矿物质。它们参与神经信号的 传递,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此外,铁和锌也是矿物质的重 要组成部分,参与身体的代谢 过程。
矿物质对免疫系统 的功能也有影响
铜和锰等矿物质对免疫系统的 功能也有影响。它们帮助免疫 细胞抵御病毒、细菌和其他病 原体的侵害。但是需要注意的 是,过量摄入矿物质也会对健 康产生负面影响。
维生素在免疫系统中也起着重要 作用。它帮助身体抵抗病毒、细 菌和其他病原体。但是需要注意 的是,过量摄入维生素也会对健 康产生负面影响。
矿物质
矿物质对骨骼健康 至关重要
钙和磷是骨骼健康不可或缺的 矿物质。它们共同作用,维持 骨骼的强度和密度。此外,镁 也对骨骼健康有益,有助于防 止骨质疏松症。

营养PPT课件

营养PPT课件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原则和方法
饮食控制原则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原则和方法
01
定时定量进餐,保持血糖稳定。
02
饮食控制方法
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03
劳动强度等因素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原则和方法
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降低胆固醇, 控制血糖等。
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维生素B、E,以及钾、铁、锌等矿 物质。
蔬菜水果类食物营养价值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维生素C、A,以及钾、钙、镁等矿物质。
提供膳食纤维
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等。
含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
如抗氧化剂、多酚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抗癌等作用。
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 态和疾病状况的人群对营 养素的需求不同,需要个 性化评估和调整。
营养评估
通过膳食调查、生化指标 等方法评估个体或群体的 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计 划提供依据。
02 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分析
CHAPTER
谷类及薯类食物营养价值
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谷类及薯类食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提供人体所需的葡萄糖。
选择低GI食物
选择低血糖指数(GI)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控制餐后血糖
通过分餐制、餐后运动等方式控制餐后血糖升高。
其他营养相关性疾病预防措施
01
缺铁性贫血预防措施
04
骨质疏松预防措施
02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52
让我们谨记:
健康是无形的资产 保健是往银行存款 生病是把本金透支 治病是欠债还钱!!!
53
结束语
真诚地祝愿大家: 有资产、不透支、不欠债、 健康幸福,长命——百岁! 谢谢!
54
营养与健康
1
对21世纪新生活的理解
21世纪是一个: 大健康的时代 长寿的时代 抗氧化的时代 保健养生的时代 对中国人来说,
21世纪又是亚健康时代和老龄化时代
2
与饮食相关的疾病调查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2000年超过1.2亿,老年 人虽然长寿,但是并不健康。调查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人 人均患有2~3种疾病。
适当的运动
做有氧运动 不做耗氧运动
15
充足的睡眠
一个人不吃饭能活 20 天 一个人不喝水能活7天 一个人不睡眠 5 天后生命 就会结束
据有关资料统计
睡眠障碍 可引发多种疾病
每天6---8小时 婴儿般的 深度睡眠
16
良好的心理状态
过 悲 伤 肺
过怒伤肝
过喜伤心




过恐伤肾
17
均衡的营养
七大营养素
9. 燕麦
10. 蓝莓
说明: 1、降低血压 、降低胆固醇 2、防治大肠癌 3、防治心脏疾病
说明: 1、抗氧化 、预防心脏病 2、防治癌症 3、增进脑力
50
做一个优秀的配餐大师!
❖酸 + 碱 ❖荤 + 素 ❖细 + 粗 ❖主 + 副 ❖干 + 稀 ❖生 + 熟
搭配比例= 4 : 6
51
请铭刻心中
❖预防胜于治疗!!! ❖水没来,先修坝!!! ❖投资健康,只赚不赔!!!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合理安排饮 食结构
01
多样化摄入
合理搭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 肉类等食物,以保证身体摄取到充 足的营养素。
02
控制能量摄入
根据个人需求和活动水平,合理安 排每餐的食物份量,避免能量摄入 过多或过少。
04
不同人群的营养 需求
儿童营养需求
蛋白质需求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 较高,需要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 精白米面等,避免过多糖分摄入。
癌症的营养保健方法
01
保持营养均衡
癌症患者需要保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身体抵 抗力。
02
避免过度营养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 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03
根据病情调整饮食
根据癌症的类型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控制热量摄入
02 保持适中的体重,避免过多的热量摄入,可以降低血压水平。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03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维持心血管健康,如燕麦、豆类等食品。
高血糖的营养保健方法
饮食调整
减少糖分和淀粉的摄入,控制血 糖水平。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 物的摄入,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
和营养素。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和胰 岛素抵抗。适当的运动和饮食控
制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高 血糖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制 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控制目标。
高血脂的营养保健方法
控制脂肪摄入
高血脂患者应减少高脂肪食物的 摄入,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 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降 低血脂。

膳食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膳食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10)防止低血糖发生
降糖药(尤其是速效、短效、药效峰值高或胰岛素)过量、 饮食过少、活动增多、饮酒 低血糖
乙醇
氧化型辅酶Ⅰ消耗↑ 糖异生途径的糖↓ 抑制升糖激素释放 往往减少正常食物摄入 吸收快 维持血糖时间短 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
11)急重症病人饮食应在医师严密监视下进行
四、痛风的营养治疗
一、痛风的定义
• 高血压: 总热能摄入,低钠高钾,优质蛋白 多维生素,少烟酒 • 心血管疾病: 控制热量、胆固醇 充足的维生素、膳食纤维 多食降血脂食物:豆、姜、洋葱、大葱、蒜
二 膳食营养与高血压
内容提要
• 关于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 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 高血压的危害 • 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高血压的定义
• (2)限制能量,减轻体重。
• (3)适量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可按0.8~1g供给,以植 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可选用牛奶、鸡蛋。因牛奶、鸡蛋 无细胞结构,不含核蛋白,可在蛋白质供给量允许范围内 选用。如用肉类,
应煮沸弃汤后食用。脂肪可减少尿酸正常排泄,应适当限 制,控制在50g/d左右。
• (4)供给足量维生素和矿物质。 • (5)供给大量水份,最好能达到2000~3000ml/d。 • (6)禁用刺激性食物。
具体计算方法见表。年龄>50yr者,每↑10yr,比规定值酌 情↓10%左右
表 糖尿病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 [kJ (kcal) / (kg ·bw)]
体型
卧床
轻体力
中等体力
重体力
消瘦 84-105 (20-25) 146 (35) 167 (40) 188-209 (45-50)
正常 63-84 (15-20) 125 (30) 146 (35) 167

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
3
一、营养缺乏或不足
营养缺乏病: 是由于摄入营养素不足而在临床上引 起各种表现的疾病,故是营养不良的一 种,但并不完全等同。
-
4
(一)营养缺乏病的病因
1、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营养缺乏可直接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 病。 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脚气 病、坏血病、营养性贫血等。
-
5
2、营养素的吸收不良: 3、营养素的利用减少; 4、营养素的损耗增加; 5、营养素的需要增加
严重病例呆板无表情,无食欲,肝肿大,常有腹
泻或大量水样便,有腹水,常伴有维生素A和B复合体
的缺乏症状。
-
19
-
20
营养治疗
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应高于正常需要量;
②矿物质的补充应为低钠、足量的钾和镁及
适量的铁;
③维生素应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应注意A和C 及叶酸;
-
21
预防
1 、供应合理的营养; 2、 注意卫生; 3 、早期治疗;
-Leabharlann 33二、外因——社会因素 饮食因素 行为心理因素
-
34
我国肥胖的发病现状
成人 超重 肥胖 率 22.8% 7.1%
大城市成人 儿童 超重 肥胖 肥胖 30.0% 12.3% 8.1%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02)
-
35
预防和治疗
一、控制总热能的摄入量(1000~800kcal/d) 合理分配三种产热营养素
育等。
-
12
多与其它疾病并发 在临床上常见合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的疾病有:癌症、贫血、肾病、失血、发烧、 心脏功能代偿不全、慢性胃肠炎、结核病、肝 硬化、腹水、中毒性甲状腺肿、糖尿病、寄生 虫病、神经病及某些外科手术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补充某些植物化学物
异黄酮、皂苷等植物化学物
19
肥胖的营养防治
膳食治疗+运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减肥
(1)有助于维持减肥状态,防止反弹; (2)改善代谢紊乱; (3)改善心情和健康状态; (4)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脏疾病、糖尿病、
癌症等,甚至降低死亡率。
20
高血压
定义: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 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心血管疾病。
内因:遗传因素 外因: 环境因素
11
饮食、营养因素
1.生命早期营养对成年后肥胖发生的影响
生命早期时机体处于旺盛的细胞分裂、增殖、 分化和组织器官形成阶段,对外界各种刺激非常敏 感,并且会产生记忆(又称代谢程序化),这种记 忆(或代谢程序化)会持续到成年,对成年后的肥 胖及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16
肥胖的营养防治
1.控制总能量摄入
推荐的三种营养素的供能比例
营养素种类
比例
蛋白质
15%
脂肪
<30%
碳水化合物
50%~65%
每天只要减少500kcal的能量摄入,就能达到每周减轻0.5kg体重效果。
17
肥胖的营养防治
2.改变宏量营养素构成
低脂(low fat,LF) 膳食 低碳水化合物(low carbonhydrate,LC)膳食 高蛋白质(high protein,HP) 膳食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Nutrition and Nutrition-
related disorders
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
重要事实
NCDs每年使3800万人失去生命。 将近3/4的NCDs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NCDs死亡人数最多,每年造成1750
12
饮食、营养因素
2.膳食结构不合理对肥胖发生的影响
谷类和根茎类食物消费 动物性食物 油脂类消费
高能量密度食物摄入
脂肪供能>30%,甚至 35%。
肥胖
13
饮食、营养因素
3.摄食量过大,能量摄入过多会直接导致肥胖 ①遗传因素:摄食量比一般正常大 ②社会、环境及心理因素 ③个人饮食习惯:进食速度过快
0
高血压
吸烟
高 TC 低 HDL
糖尿病
肥胖
3 7 6 20
20
CHD
5 4 4
411
3
9
54 39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424 4 13
35
CVD
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 (Chinese Multi-Provincial Cohort Study,CMCS) 结果
纳入30121名年龄35-64岁的受试者
7
身高标准体重法
肥胖度(%)=[实际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标 准体重(kg)×100%
+20% +30%
+50%
轻度 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8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体质指数=
体重(kg) 身高2(m2)
等级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成人BMI评定标准
高蛋白(供能比占20%~25%)、低脂肪(供能比占30%以下)、低碳水化合物 (供给比占45%~50%)膳食的减体重效果最佳。
18
肥胖的营养防治
3.多摄入LGI的膳食
LGI膳食由于可增加饱腹感,减少能量摄入, 并且可改善代谢紊乱
4.补充某些营养素
多不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酸,钙、硒等 矿物质,维生素
万人死亡,其次是癌症(820万人)、呼吸系统疾病( 400万人)以及糖尿病(150万人)。 这四类疾病占所有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大约82%。 烟草使用、缺乏运动、有害使用酒精以及不健康饮食 ,都会增加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3
肥胖
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表现为脂肪 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 身脂肪组织块增加,与其他组织失去正 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咀嚼次数过少 暴饮暴食 进食时间过长 习惯吃零食、吃夜宵 三餐分配不合理
14
体力活动因素
体力劳动强度明显减轻 体力活动明显减少
能量消耗
肥胖
15
肥胖的营养防治
操作方法: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多参
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膳食治疗原则:控制总能量摄入、改变宏量营养
素的构成,多摄入低血糖生成指数 (LGI)膳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和生物活性物质。
男性腰围≥102cm、女性腰围≥88cm作为上身性肥 胖的标准;
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作为上身性肥胖的 标准。
我国的标准: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作为上
身性肥胖的标准。
10
营养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的根本原因:机体的能量摄入大于机体
的能量消耗,从而使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贮 存,最终导致肥胖。
WHO成人标准 亚洲成人标准
<18.5
<18.5
18.5~24.9
18.5~22.9
25~29.9
23.0~24.9
≥30
≥25
我国成人标准 <18.5
18.5~23.9 24.0~27.9
≥28
9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和 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WHO的标准:
JAMA. 2004 Jun 2;291(21):25912-92
引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3版2010修订版),中国高血压 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
23
营养与高血压的关系
1.超重和肥胖 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
可能机制: 1)血容量增加; 2)心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没有相应下降; 3)胰岛素抵抗; 4)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
特点:发病率高、病残率高、致死率高、治愈 率低。
分类:原发性(95%以上)、继发性 相关因素:肥胖、胰岛素抵抗、某些营养素的
过量或不足、过量饮酒、人口老龄化。 危害性: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衰竭、肾
功能衰竭等的危险因素。
21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 首要危险因素
(%) 70 60 50 40 30 20 10
遗传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
4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5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慢性病独立 危险因素
肿瘤
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肥胖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由肥胖引起的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6
诊断方法(diagnostic methods)
人体测量法(anthropometry) 物理测量法(physicometry) 化学测量法 (chemomet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