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联合国秘书长
新中国的九位联合国副秘书长
![新中国的九位联合国副秘书长](https://img.taocdn.com/s3/m/6a5f8456f7ec4afe04a1dfb3.png)
新中国的九位联合国副秘书长根据联合国的有关规定,5个常任理事国都可由各自政府推荐一人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他们属于国际公务员,为联合国服务,不能再代表任何国家的利益。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我国有8位资深外交官赴纽约出任该职,他们分别是:唐明照(1972年至1979年)、毕季龙(1979年至1985年)、谢启美(1985年至1991年)、冀朝铸(1991年至1995年)、金永健(1996年至2001年)、陈健(2001年至2007年)、沙祖康(2007年至2012年)、吴红波(2012年至2017年)。
唐明照、毕季龙、谢启美和冀朝铸四位副秘书长,是共和国第一代外交专家,为我国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舞台的登台亮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继任者夯实了坚硬的基础。
金永健曾任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司长、国际司司长,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
陈健则曾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驻日本大使。
继任者沙祖康是位“明星外交官”,曾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裁军大使,军控司司长,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其直率、敢言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
1970年起服务于中国外交部的沙祖康于1993年-1994年参与了第一次朝核危机的处理。
作为中国政府和军方的顾问,参与了中国政府在许多重大外交问题上的决策,是中国一系列重大军控和裁军倡议的设计者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至于刚刚卸任的吴红波,1952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曾在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
此前曾任中国驻新西兰、菲律宾、德国大使, 2012年8月1日被任命为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
2017年6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任命刘振民为联合国副秘书长。
古特雷斯表示,刘振民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在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祖籍是荥阳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祖籍是荥阳](https://img.taocdn.com/s3/m/d7de620db52acfc789ebc922.png)
据悉,这是河南省法院首次对刑事案件 涉案财物的处理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定。
南阳男子悬赏万元 寻找失窃祖传古床
□据 大豫网
近日,南阳市唐河县源潭镇马湾村村民李 先生悬赏万元,寻找失窃的祖传古床(上图)。
目前在郑州务工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 的家族在清朝时比较富有,这张古床是奶奶 留下的,由一个主床、4 根立柱、12 扇围屏、3 组雕花和 2 个顶棚板等构件组成,存放在祖 宅中。他们兄妹三人在外工作,近年来父母 也随他们生活,老家没有住人。
)曾
外就迅速流传其祖籍为
到
中国河南之说。因当时 史 料 不 全 ,未 予 印 证 。
荥 阳 寻
如 今 ,经 潘 氏 后 人 几 年
根
的 考 究 和 挖 掘 ,已 确 认 潘基文所在的韩国潘姓
祭 祖
与中原潘姓系同宗同
祖。潘基文的祖先来自
河南荥阳。
【说法不一】
潘基文祖籍何处 曾有争议
“潘基文的弟弟可能 来荥阳拜祖。”3 月初,刚 刚从韩国归来的湖南潘氏 文化研究会会长潘传平带 回的消息,让荥阳潘姓后 人闻之欣喜。
河南省法院于 3 月 17 日出台了《关于办 理刑事案件追缴犯罪所得没收犯罪工具若干 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全面规范刑 事案件涉案财物处理工作,强化对公民财产 权的司法保障。
《规定》对犯罪所得范围的界定,涉案财 物的查封、扣押流程、价值认定、流转、属性审 查及最终处理等做出了详细规定。《规定》要 求,对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要进行法 庭调查,充分听取诉讼各方的意见,查明是否 为犯罪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财物。 如果不属于被告人犯罪所得和其他应追缴财 物的,法院不得判决没收。
联合国基础知识ppt课件
![联合国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1c566ae45c3b3567ec8b91.png)
联合国的前身是“国际联盟”。该组织是在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类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下构想出来的。“国际联盟”是根据《凡尔赛和约》 于1919年成立的,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 界和平和安全”。由于未能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 发,国际联盟随后停止了其一切活动。
(五)国际法院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
(五)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根据1945年6月26日 在旧金山签署的《联合国宪章》设立,以实现联合国的一 项主要宗旨:“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 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大会的1名主席和21名副主席,由常会全体会议按地区分配 原则选举产生,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为大会当然副主席, 但也需经过选举。
(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UNSC)
(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 罗斯、英国、美国等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宪章》规定,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负有主 要责任,职能是:根据宪章规定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 并执行的规定;调查任何国际争端或可能引起国际摩擦或争端 的任何情况,断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侵略的行动,并采取 经济、外交或军事制裁行动来反对侵略;负责拟订军备管制的 计划;向大会推荐新会员国和秘书长。安理会的行动以“5个 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即所谓“大国一致原则”)为基础, 5个常任理事国在实质问题上都拥有否决权。经安理会通过的 决议,对会员国具有约束力。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对国 际和平与安全采取行动的机构。它有权对国际争端进行调查和 调停,可以采取武器禁运、经济制裁等强制性措施,还可以派 遣联合国维和部队,以协助缓和某一地区的紧张局势。联合国 安理会作为国际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已经成为公认的多边安 全体系最具权威性和合法性的机构。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https://img.taocdn.com/s3/m/f1c9391658f5f61fb73666f0.png)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2006年9月13日下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举行全体会议,与会的192个成员国代表以鼓掌的方式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1944年6月13日出生在韩国南部一个小镇,首尔大学外交专业毕业,拥有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也是一位资深外交家。
1970年进入韩国外交部,曾在韩国驻印度使馆、驻联合国代表团、驻美国使馆工作,并出任韩国驻奥地利大使兼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代表。
曾任韩国外交通商部联合国处处长、美洲局局长、卢武铉总统的外交政策顾问、外交通商部次官等职。
2004年1月任外交通商部长官。
潘基文外交经验丰富,对国际事务有广泛的认识。
他头脑敏捷,观察细致,总能敏锐地抓住细节,摆脱媒体和对手为他设置的陷阱。
虽然潘基文以温和著称,但在必要时,毫不妥协地坚持立场,从而确保了他领导下的韩国外交政策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潘基文具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同时还拥有出色的领导才能、专业外交技巧和流利的语言能力。
他的工作经历大都与“和平与安全”、“发展与人权”和“民主”有关,而这正是联合国立足的三大支柱。
2005年9月,潘基文宣布竞选新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根据《联合国宪章》,秘书长首先是联合国秘书处的行政首长,管理着近1.7万名职员和数十亿美元的预算,需要丰富的行政经验。
而新秘书长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宪章》第97条规定:“秘书长应由大会经安全理事会之推荐委派之。
”这就是说,秘书长的产生在程序上分两步:首先是安理会的推荐,然后大会任命。
秘书长职位的候选人必须得到安理会和大会两者的支持才能当选。
除上述《宪章》原则性的规定外,还有联合国大会1946年1月24日通过的第11(1)号决议较具体些,该决议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主要内容有:(1)大会应以秘密会议方式讨论(秘书长)提名与任命问题,安理会应尽可能向大会推荐一名候选人,以避免在会上就提名问题进行辩论;(2)无论安理会或大会投票均应采用秘密投票;(3)确定首任秘书长任期为5年,期满时可连任5年。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名单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8729f81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0.png)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名单0. 格拉德温·杰布(英国)于1945年至1946年在联合国初创阶段担任过代理秘书长。
1. 特里格夫·赖伊(挪威,欧洲)1946年2月至1952年11月10日在任(1896.7.16—1968.12.30在世)1946年2月1日当选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
1951年连任,后因支持联合国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涉,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
2. 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欧洲) 1953年4月10日至1961年9月18日在任(1905.7.29—1961.9.18在世)1953年4月10日,年仅47岁的哈马舍尔德成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
1961年9月在非洲北罗得西亚(现在的赞比亚)的飞机失事中殉职(疑为政治谋杀)。
3. 吴丹(缅甸,亚洲) 1962年11月3日至1972年12月31日在任(1909.1.22—1974.11.25在世)1961年11月3日,吴丹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
1962年11月30日,他当选为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1966年连任。
1972年1月1日任期届满后退休。
4.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欧洲) 1972年1月1日至1981年12月31日在任(1918.12.21—2007.6.14在世)1971年9月至1981年,连任两届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同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瓦尔德海姆于1972年、1977年、1979年五次访问中国。
5. 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鲁,南美洲 1982年1月1日至1991年12月31日在任(1920.1.19出生)1981年至1991年12月31日两任秘书长。
在德奎利亚尔领导下,联合国在处理结束两伊战争、结束苏联军队对阿富汗占领、纳米比亚独立、柬埔寨和平协定、黎巴嫩人质事件等大事时表现出色。
6.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非洲)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31日在任(1922.11.14出生)1991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任命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任期五年。
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责
![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2946af48770bf78a64295413.png)
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责要参加联合国各机构的会议,同世界领袖、政府官员和其他人员举行会谈,奔赴世界各地,使成员国的人们能清楚的了解联合国日程上值得国际关注的众多事情。
每年,秘书长都要作联合国工作报告,评价联合国的工作,指出以后的工作重点。
联合国秘书长同时又是行政协调委员会的主席。
该委员会由联合国基金会、署及其他专门部门组成,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在联合国体系面临的全部重要事宜和管理事务上谋求进一步的协调与合作。
职位介绍我是拉拉队长,我是组织的人,我是干推销的,我是催债的人,我是聆听倾诉的神父,还有其他方面我仍旧要去发掘。
”Secretary-GeneraloftheUnitedNationsIamacheerleader,Iamapromoter,Iamasalesman,Iamadebtcollec tor,Iamafatherconfessor,andthereareotheraspectsIstillhavetodiscover.──第七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这样描述他的工作。
在世界各国面前,联合国秘书长往往被看作联合国的象征,同时也利用这一身份对争端的各方进行调停。
联合国秘书长的任期为五年,可以连任。
秘书长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任命若干名副秘书长,协助其工作。
联合国秘书长,常被看作是“世界的总管”。
2016年12月12日,联合国候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宣誓就职,并于2017年1月1日起行使联合国秘书长职权。
产生方式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在提名联合国秘书长新任人选后,将通过联合国大会的认证程序选举出新任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秘书长的产生遵循这样的过程:首先在现任秘书长卸任前各参选国首先向世界各国通报推人,然后根据通报名单,在经过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并获同意的情况下,然后提交到联合国大会,由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共同投票,获票最多的人,当选下一届联合国秘书长。
和平领袖:安南
![和平领袖:安南](https://img.taocdn.com/s3/m/0bbb31f38bd63186bcebbcb1.png)
和平领袖:安南2001年10月12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联合国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共同分享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
该委员会表示,这一决定是为了表彰联合国和安南为创建一个更有组织与和平的世界所作出的努力。
这是联合国或下属机构第六次获得这一荣誉而安南则是第二位获得这一殊荣的联合国秘书长。
该委员会还高度赞扬了安南自近五年前担任秘书长以来为联合国所注入的新活力、以及在消除贫困和与艾滋病和国际恐怖主义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
科菲安南,加纳人,是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也是出身联合国工作人员行列而当选的第一位秘书长。
他于1997年1月1日就职。
2001年6月29日根据安理会的建议联合国大会正式任命安南先生连任下一届秘书长。
安南先生就任秘书长后的优先措施是:通过全面改革方案恢复联合国的活力;加强联合国在发展和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传统工作;鼓励并提倡****、法治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的关于平等、容忍和人类尊严的普遍价值观念;恢复公众对联合国的信任,向新的伙伴伸手和套用他的话说,使联合国更接近人民。
安南先生1938年4月8日生于加纳的库马西。
他曾就读于库马西科技大学,196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麦卡利斯特学院完成经济学本科课程。
1961年至1962年,他在日内瓦国际高级研究学院攻读经济学研究生课程。
1971-1972年,他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员,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安南先生于1962年进入联合国系统工作,担任设在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行政和预算干事。
后来,他任职于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驻在伊斯梅利亚的联合国紧急部队、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历任主管人力资源管理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系统安全协调员及主管方案规划、预算和财务助理秘书长兼财务主任。
1990年,继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秘书长派安南先生担负一项特别任务,协助撤出伊拉克境内的900多名国际工作人员和西方国家的国民。
历届联合国秘书长
![历届联合国秘书长](https://img.taocdn.com/s3/m/7394d3136bd97f192279e9a3.png)
0. 格拉德温·杰布(英国)于1945年至1946年在联合国初创阶段担任过代理秘书长。
1. 特里格夫·赖伊(挪威,欧洲)1946年2月至1952年11月10日在任(1896.7.16—1968.12.30在世)1946年2月1日当选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
1951年连任,后因支持联合国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涉,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
2. 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欧洲)1953年4月10日至1961年9月18日在任(1905.7.29—1961.9.18在世)1953年4月10日,年仅47岁的哈马舍尔德成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
1961年9月在非洲北罗得西亚(现在的赞比亚)的飞机失事中殉职(疑为政治谋杀)。
3. 吴丹(缅甸,亚洲)1962年11月3日至1972年12月31日在任(1909.1.22—1974.11.25在世)1961年11月3日,吴丹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
1962年11月30日,他当选为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1966年连任。
1972年1月1日任期届满后退休。
4.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欧洲)1972年1月1日至1981年12月31日在任(1918.12.21—2007.6.14在世)1971年9月至1981年,连任两届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同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瓦尔德海姆于1972年、1977年、1979年五次访问中国。
5. 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鲁,南美洲1982年1月1日至1991年12月31日在任(1920.1.19出生)1981年至1991年12月31日两任秘书长。
在德奎利亚尔领导下,联合国在处理结束两伊战争、结束苏联军队对阿富汗占领、纳米比亚独立、柬埔寨和平协定、黎巴嫩人质事件等大事时表现出色。
6.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非洲)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31日在任第6位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1922.11.14出生)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Boutros Boutros-Ghali,被简称“加利”)于1922年11月14日出生在埃及开罗的一个基督教科普特教派家庭,他的家族中有一位前埃及首相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首相,1846年—1910年)。
著名政治家 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简介
![著名政治家 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70be6ec1a37f111f1855bb8.png)
著名政治家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简介本文导读:科菲·安南1972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通晓英语、法语及非洲多种语言。
1997年至2006年,安南连任两届联合国秘书长;2001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2018年8月18日,科菲·安南去世,享年80岁。
科菲·安南在1997年1月1日年至2006年12月31日两个任期内,巩固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促进了多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他倡导集体安全、全球团结、人权法治,维护联合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权威。
人物生平1938年4月8日,科菲·安南出生于加纳库马西市,早年就读于加纳库马西理工大学,曾到美国和瑞士留学,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州马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
1958年,科菲·安南以加纳全国大学生组织的副主席身份参加了在塞拉利昂举行的西非大学生领导人国际会议。
1959年,科菲·安南首次离家出国,获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麦卡莱斯特学院学习,曾就读于库马西科技大学。
1961年,科菲·安南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麦卡利斯特学院完成经济学本科课程。
1961年至1962年,科菲·安南在日内瓦国际高级研究学院攻读经济学研究生课程。
1962年,科菲·安南进入联合国工作,担任设在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行政和预算干事。
此后,先后任职于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驻在伊斯梅利亚的联合国紧急部队(第二期紧急部队)、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1971年至1972年,科菲·安南作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员,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1974年,中东“十月战争”后,科菲·安南担任驻开罗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民事长官。
1986年,科菲·安南升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负责人事厅的工作。
1987年至1990年,科菲·安南任纽约联合国总部人力资源管理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系统安全协调员。
联合国的八任秘书长
![联合国的八任秘书长](https://img.taocdn.com/s3/m/c9264f0ee87101f69e319568.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一
赖 伊 可 以 说 是 联 合 国 资格 最 老 的政 治活 动家之一,早在 联合 国成 立 之 初 ,他 就 率领 挪 威 代 表 团 出席 在美 国旧金山举 行的联 合围 “ 制宪 ”
5 £!量 巳 旦 工Q 墨 0 Q 曼 Q 匡 垒 !
伊理论” 。可惜 对 于 赖 伊 的游说 ,当 15 年 ,一 架 美 国 中 央 情 报 局 92 时 的超 级 大 国美 国全然 不为所 动。 的间谍 飞机 偷 偷进入 中国领 空 ,试 图 赖 伊 对 此 表 示 了强 烈 不 满 ,他 甚 至 接 回此前被 空投 的一名 间谍 ,飞机 在大 会上发 表了 “ 美国对 华政 策在 被 中 国 军 队 击 落 ; 93 , 又有 l 15 年 3
律 上的障碍,他 还特别 让联 合国法 赖伊辞职后,15 年 4 1 93 月 o日。 首 位 被 迫 辞 职 的 秘 书 律部门准备了一份帮助中国加入联合 年仅 4 岁 的瑞 典 人 哈马 舍 尔德 被 选 7 长— — 挪 威 人 赖 伊 ( 期 : 9 6 任 14 国的备忘录,极 力帮助中国 “ 说话” 为联 合 国第 二任 秘 书 长 。他 也 是 第 , 年 2月至 15 9 2年 1 1月 ) 并将其交给了安理会,被 人称为 “ 赖 位 来华 访 问 的联合 国秘 书长 。
办 公 室 业 务
・2 0 年 第 0 9
1 1期
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 全的国 会议 , 联合国宪章》中有关安理会 五年 前 就 犯 了 错 误 ,现 在 在 关于 中 《 际 组 织 ,联 合 国 自 14 年 1 月成 立 的 规 定 就 是 在 他 的 领 导 下 起 草 的, 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95 0 以来 ,除了英 国人格 拉 德 温 ・ 布在 现 在 的联 合 围 大 厦 也 是 在 他 的领 导 等激 烈 言论,矛 头直指美 国。赖伊 杰 初创阶段担任过短期 的代理 秘书长 下 建 成 的。 的这一态度 当然得 罪了美国。慑于 外,6 0多年来共产生过八任秘书长, 赖 伊 19 年生 于挪威 奥斯 陆, 当时美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因此当 86 分别 来 自欧 、亚、美 、非网 大 洲 ( 大 早年曾在挪威 劳工联 合会地 区委 员 联 合 国就 中 国代 表权 问题 进 行 表 决 洋洲 尚无入 当选 )中的 8 个国 家 ,其 会工作多年。13 95年劳工党执政 ,他 时,许多国家迫于美国的压力都投了 中欧 7 3 、亚洲 2 0 个 ' ¨ 个、 非 7 个 、 就 进 入 政 府,担 任 过 司法 大 臣 ,不 弃权票。这使赖伊感到十分失望。 02 ' l J 美洲 1 尽 管 种 族 不 同 、性 情 各 久 即 从 事 政 治 外 交 活 动 。 第 二 次 世 15 年 6 90 月朝鲜 战争 爆发 ,赖 异 ,但有一点 却是 十 分相 似 的 : 们 界大 战期 间曾积极参加 反对 德 国法 伊召集安理会 成 员国开会,支持 安 他 都 有 着 非凡 的外 交 才华 和 卓 越 的外 两斯 的斗争。14 年 1 96 月,联合国召 理会在没有前苏联 同意的情况下可 交经 历,懂得 多 国语 言,并均 能 以其 开第一届大会,赖伊被选为第一任秘 以行动 的意见,因此得罪了前苏联。 谦 逊 、沉 稳 、友 善 、务 实 的人 格 魅 书长。他能 言善辩,尤其 擅长处 理 后来 , 麦 卡 锡 主 义” 泛 滥 ,影 响 到 “ 力和过 人的组 织能 力斡旋于 世界各 各 种 政 治 问题 。担 任 联 合 国 秘 书 长 在 联合 国的美 籍公 务员,赖伊 予以 国之 间 ,为 维 护 世 界和 平 与 安 全 殚 后,深得一些国家的尊重和赞赏, 被 抵 制 , 又 因 此 进 一 步 得 罪 了 美 国。 精竭虑 、兢 兢 业业 搞好 各项 “ 头 人 称 为 “ 有 丰富经 验 的和 天 才 的外 由于 美 、苏 两 个 大 国均 对 他 表 示 不 牵 具 性 ”服 务和 落实 工作 ,成 为联 合 国的 交 家 ” 。 满意,在 “ 众怒难违 ”的情况下,赖 实 际 代 言人、“ 大管 家 ”以 及 人 类和 他 在 任 期 间 ,不 仅 支 持 建 立 以 伊 不 得 不 于 15 年 1 月 1 92 1 0日辞 去 平的大使、团结 的标志 、友谊 的象 色列 国,促成 联合 国大会通 过了克 联合国秘书长职务。 征 。 下 面 笔 者 根 据 有 关 资 料 ,对 联 什 米 尔 停 火 协 议 ,而 且 赞 成 恢 复 中 二 、 首 位 访 华 的 第 二 任 秘 合 国秘 书 长 这一 特 殊 职 位 的 历任 人 围在联 合国中的合法席位 ,认 为没 书 长— — 瑞 典 人 哈 马舍 尔 德 ( 任 选 情 况 略 做 介 绍 ,供 广 大 办 公 室 人 有中国的参 与,联 合国就 缺 乏代表 15 91 员参考 。 性 。 为了消 除 中国 加 入 联 合 国在 法 期 : 9 3年 4月至 16 年 9月 )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https://img.taocdn.com/s3/m/a811eaccaa00b52acfc7caef.png)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2006年9月13日下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举行全体会议,与会的192个成员国代表以鼓掌的方式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1944年6月13日出生在韩国南部一个小镇,首尔大学外交专业毕业,拥有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也是一位资深外交家。
1970年进入韩国外交部,曾在韩国驻印度使馆、驻联合国代表团、驻美国使馆工作,并出任韩国驻奥地利大使兼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代表。
曾任韩国外交通商部联合国处处长、美洲局局长、卢武铉总统的外交政策顾问、外交通商部次官等职。
2004年1月任外交通商部长官。
潘基文外交经验丰富,对国际事务有广泛的认识。
他头脑敏捷,观察细致,总能敏锐地抓住细节,摆脱媒体和对手为他设置的陷阱。
虽然潘基文以温和著称,但在必要时,毫不妥协地坚持立场,从而确保了他领导下的韩国外交政策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潘基文具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同时还拥有出色的领导才能、专业外交技巧和流利的语言能力。
他的工作经历大都与“和平与安全”、“发展与人权”和“民主”有关,而这正是联合国立足的三大支柱。
2005年9月,潘基文宣布竞选新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根据《联合国宪章》,秘书长首先是联合国秘书处的行政首长,管理着近1.7万名职员和数十亿美元的预算,需要丰富的行政经验。
而新秘书长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宪章》第97条规定:“秘书长应由大会经安全理事会之推荐委派之。
”这就是说,秘书长的产生在程序上分两步:首先是安理会的推荐,然后大会任命。
秘书长职位的候选人必须得到安理会和大会两者的支持才能当选。
除上述《宪章》原则性的规定外,还有联合国大会1946年1月24日通过的第11(1)号决议较具体些,该决议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主要内容有:(1)大会应以秘密会议方式讨论(秘书长)提名与任命问题,安理会应尽可能向大会推荐一名候选人,以避免在会上就提名问题进行辩论;(2)无论安理会或大会投票均应采用秘密投票;(3)确定首任秘书长任期为5年,期满时可连任5年。
哈马舍尔德:以身殉职的联合国秘书长
![哈马舍尔德:以身殉职的联合国秘书长](https://img.taocdn.com/s3/m/03f40cc9e2bd960590c677f9.png)
哈马舍尔德:以身殉职的联合国秘书长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4年第10期杨凯达格·哈马舍尔德是瑞典外交家、作家和经济学家,从1953年4月到1961年9月逝世前担任第二任联合国秘书长。
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之后,哈马舍尔德提出的维和行动三原则被称为“哈马舍尔德三原则”,至今仍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基本准则。
早年经历哈马舍尔德的家族从17世纪开始就为瑞典王室服务,他的父亲亚尔马·哈马舍尔德从1914年到1917年间担任瑞典首相。
1905年7月29日,哈马舍尔德出生于瑞典延雪平市,他的父母共有六个孩子,哈马舍尔德排行第四。
哈马舍尔德在位于瑞典中部的城市乌普萨拉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18岁中学毕业后进入乌普萨拉大学,主修法国文学史、社会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年后以优异成绩获文学学士学位。
随后的三年中,哈马舍尔德继续在乌普萨拉大学攻读经济学,23岁那年获得经济学的哲学学士学位。
随后两年他继续学业,1930年又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顺利完成学业之后,哈马舍尔德移居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始了他颇具传奇色彩的职业生涯。
1933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博士学位。
从1941年到1948年,他同时兼任瑞典国家银行董事长。
按照惯例,瑞典国家银行董事会的六名董事由议会任命,董事长则由政府任命。
哈马舍尔德成为第一位同时担任国家银行董事长和财政部国务秘书两个重要职务的政府官员。
1947年,哈马舍尔德作为瑞典代表之一,参加在巴黎召开的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会议,从此进入瑞典外交部。
1949年成为瑞典外交部秘书长。
1951年他进入内阁,被任命为内阁的一个不管部部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哈马舍尔德参加的内阁是由瑞典社会民主党主导的,但他本人却没有参加任何政治党派,常常以政坛独立人士自居。
父亲死后,1954年12月20日他被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接替他父亲以前在科学院中的席位。
1951年哈马舍尔德是参加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的瑞典代表团的副团长,1952年他是驻纽约的联合国大会瑞典代表团团长。
联合国新秘书长的竞选以及历任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新秘书长的竞选以及历任联合国秘书长](https://img.taocdn.com/s3/m/0250675b0912a2161479299c.png)
联合国新秘书长的竞选以及历任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新秘书长的竞选以及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形势与政策,吴妙发约12984字[摘要] 联合国秘书长职位重要,在安南卸任之际,新秘书长人选备受关注。
来自韩国的潘基文在7位候选人中最终胜出,成为联合国第8任秘书长。
历史上联合国秘书长大多是在各种力量的争斗中产生的,这种争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国际大格局的态势和主要力量对比的变化。
从影响秘书长作用的六个因素和秘书长的九项职责出发,可以看出,联合国历届秘书长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也有其局限甚至失误。
[关键词] 联合国秘书长;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中图分类号]D813;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07)01-0057-07一、联合国新秘书长人选备受关注2006年12月3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完成其两届任期(每届5年)后卸任。
由于联合国秘书长职位重要,涉及联合国的发展方向,因此新秘书长人选备受各国关注。
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审视,高度关注联合国新秘书长人选,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联合国寄予较高的期望,而其新“掌门人”的政治理念、政策取向和外交才干将对联合国这一航船驶向何方起关键的作用。
具体言之,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作为实践多边主义唯一的最具权威的政府间组织——联合国,能在新世纪里更加有力地发挥集体安全机制的作用,而新“掌门人”对此将负起“指挥员”的历史重任。
第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宗旨和原则,而联合国新“掌门人”能在这方面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体言之,尽管《联合国宪章》已经发表了61年,但它仍是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和遵循的唯一的国际法权威法典,在规范现有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新“掌门人”能否根据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愿,担当起维护者的角色,力挫各种有损《联合国宪章》的种种意图和行径,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将决定能否构筑起一道强大的法律屏障。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图片档案(组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图片档案(组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https://img.taocdn.com/s3/m/f193bfa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0.png)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图片档案(组图)特里格夫·赖伊,联合国第一任秘书长,挪威人,1896年7月16日生于奥斯陆,曾获法学博士学位。
1935年起从政,先后任挪威司法、贸易和供应、外交、工业和商业大臣,1968年逝世。
1946-1952年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曾主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因支持联合国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涉,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
新华社发达格·哈马舍尔德,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瑞典经济学家,1905年7月29日生于瑞典延彻平市。
1953年4月10日,哈马舍尔德当选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
1957年9月,他以全票再次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
哈马舍尔德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联合国秘书长。
1961年9月1 8日,他在赴刚果途中,在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的恩多拉因飞机失事身亡。
同年,被追授诺贝尔和平奖。
新华社发吴丹,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缅甸人,1909年1月22日生于缅甸班德瑙,早年就读于仰光大学。
曾在中学任教,当过新闻、广播局长、新闻部秘书、驻联合国代表。
1961年11月3日,吴丹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
1962-1971年正式担任联合国秘书长。
在任期间,他调解过古巴导弹危机、印巴争端和第三次中东战争。
1974年因患癌症在纽约去世。
新华社发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联合国第四任秘书长,奥地利人,1918年12月21日生于维也纳附近圣安德烈埃城的沃顿,曾获法学博士学位。
1945年进入外交界,当过大使,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长、总统。
1972-1981年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曾主持召开中东和平会议,呼吁两伊和平解决争端。
新华社发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联合国第五任秘书长,秘鲁人,1920年1月19日出生于利马,毕业于利马天主教大学。
1940年进入外交部,曾任司长、大使、驻联合国代表、现已退休。
1982-1991年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强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新“球长”上任,联合国秘书长存在感却越来越弱
![新“球长”上任,联合国秘书长存在感却越来越弱](https://img.taocdn.com/s3/m/19cf1e8ba98271fe900ef9ac.png)
新“球长”上任,联合国秘书长存在感却越来越弱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7年第1期新一任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从去年4月份就已经开始,历时6个月,古特雷斯也早在2016年10月13日正式被任命。
如此长的周期都没有让大家真正记住他的名字,说明了什么?奚应红等/文2017年1月1日,是联合国新秘书长上任的日子。
不过,相比于“正球级”的官员称号,新任“球长”在国内得到的关注并不高,多数人甚至都叫不出他的名字——古特雷斯,更不知道他的出身和过往经历。
不光中国,国际媒体对新任秘书长也不甚感冒。
从安南到潘基文再到现在的古特雷斯,联合国秘书长的存在感呈递减趋势。
不仅中国,国外媒体和民众也对联合国秘书长越来越无感中国人能记住的联合国秘书长无外乎两类,一类是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让人刮目相看的政治家;另外一类则是跟中国有“渊源”,对中国友好的“老朋友”。
安南是第一种,他在国际事务中的斡旋能力有目共睹,中国外交部在他卸任时也给予了很高评价。
潘基文则属于第二种,因为他是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甚至有传言他的祖籍是福建。
不过相比关注安南在工作上的成绩,中国的媒体似乎更关心潘基文卸任后会不会参选韩国总统。
对他在联合国的工作,有媒体甚至直言不讳:潘基文能够在2012年连任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优秀,而是因为“无害”罢了。
有人可能会为古特雷斯叫屈,认为他作为刚上任的新面孔,还没有什么像样的政绩,得不到关注很正常。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不过,新一任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从去年4月份就已经开始,历时6个月,古特雷斯也早在2016年10月13日正式被任命。
如此长的周期都没有让大家真正记住他的名字,只能说明媒体意不在此。
不光是中国,全世界的民众也越来越不在乎联合国秘书长到底是谁。
安南好歹还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在西方国家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剥离了和中国的关系后,潘基文在国际舆论面前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美国电视新闻网曾经在美国街头随机采访路人,问他们本届联合国秘书长是谁?有回答“我不知道”的,也有说“是那个印度人吗?”,总之回答正确的人少之又少。
中美上世纪80年代初在联合国秘书长人选上的对峙
![中美上世纪80年代初在联合国秘书长人选上的对峙](https://img.taocdn.com/s3/m/d8bf7c1c31126edb6f1a10e0.png)
中美上世纪80年代初在联合国秘书长人选上的对峙联合国秘书长是世界上最大国际组织的行政首长,也是国际间首席外交官,享有“准国家领导人”的外交礼遇。
作为联合国的代表,秘书长由安理会推荐、联合国大会任命,其主要职能是:在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的会议中,以秘书长资格行使职权,向大会提交关于联合国工作的年度报告和必要的补充报告,有权把其认为有可能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事件提请安理会注意。
此外,还可根据大会和安理会授权负责有关决议的实施。
联合国秘书长的任职条件和任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大国之间的协调和认同,才终于形成了今天各国共同接受的原则: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人选不能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的公民;有丰富的外交、国际政治经验和威望,至少能操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并考虑地区普遍性原则等等。
联合国成立以来,已产生8任秘书长:特里格夫?赖伊(挪威,1946年2月至1953年4月),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1953年4月至1961年9月),吴丹(缅甸,1961年11月至1971年12月),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1972年1月至1981年12月),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鲁,1982年1月至1991年12月),布特罗斯?加利(埃及,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科菲?安南(加纳,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潘基文(韩国,2007年1月迄今)。
正是因为联合国秘书长位高权重,在第五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问题上,中国和美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国和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关系良好1971年底,联合国秘书长、缅甸人吴丹因病不能继续任职,奥地利人库尔特?瓦尔德海姆报名参加秘书长竞争。
瓦尔德海姆,1918年12月出生,曾任奥地利外交部长、时任奥地利常驻联合国大使。
对中国,瓦尔德海姆是比较友好的。
1971年11月15日上午,在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作为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的瓦尔德海姆致辞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我的代表团能够同其他许多代表团一起,向今天在这个大会中第一次占据了他们的席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们表示欢迎,这使我十分高兴和满意。
5,联合国历任秘书长?5,库尔特·瓦尔德海姆
![5,联合国历任秘书长?5,库尔特·瓦尔德海姆](https://img.taocdn.com/s3/m/c6cc5ee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2.png)
5,联合国历任秘书长 5,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联合国历任秘书长5,库尔特·瓦尔德海姆是奥地利人,联合国前秘书长、奥地利前总统。
1918年12月21日出生于维也纳附近的圣安德烈沃尔登。
1944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1945年参加奥地利的外交工作。
1972年至1981年间连任两届联合国秘书长。
他还担任过外交部长和常驻联合国代表。
1986年6月至1992年6月任奥地利总统。
后任奥地利联合国协会主席。
在瓦尔德海姆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十年中,世界和联合国都经历了巨大的挑战。
1982年1月27日,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奖”。
但因其颇有争议的“二战背景”也屡屡成为西方舆论的焦点。
2007年6月14日,因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去世,享年88岁。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 - 简介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外交家,联合国第四任秘书长,连任两届(1972年—1981年),奥地利选举产生的总统(1986年—1992年)。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 - 主要经历1918年12月21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圣安德烈沃尔登。
1939年应征入德国军队,先后担任翻译和传令官。
1942年受伤后退役,重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学。
1944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他还是维也纳领事学院的毕业生。
1945年参加奥地利的外交工作。
1948年至1951年担任驻巴黎公使馆一等秘书。
1951年至1955年在维也纳担任外交部人事司司长。
1955年,他被任命为奥地利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同年稍后,奥地利加入联合国,他担任奥地利代表团团长。
1956年至1960年担任奥地利驻加拿大的的代表,初任全权公使,后升任大使。
1960年至1962年,他担任奥地利外交部政治司(西方)司长,后来改任政治事务局长,直至1964年6月。
1964年至1968年担任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兼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主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拉德温·杰布(英国)(代理)格拉德温·杰布(英国)于1945年至1946年在联合国初创阶段担任过代理秘书长。
特里格夫·赖伊1. 特里格夫·赖伊(挪威,欧洲)特里格夫·赖伊(挪威,欧洲) 1946年2月至1952年11月10日在任(1896.7.16—1968.12.30在世)1946年2月1日当选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
1951年连任,后因支持联合国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涉,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
达格·哈马舍尔德2.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欧洲)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欧洲) 1953年4月10日至1961年9月18日在任(1905.7.29—1961.9.18在世)1953年4月10日,年仅47岁的哈马舍尔德成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
1961年9月在非洲北罗得西亚(现在的赞比亚)的飞机失事中殉职(疑为政治谋杀)。
3. 吴丹(缅甸,亚洲)吴丹吴丹吴丹(缅甸,亚洲) 1962年11月3日至1972年12月31日在任(1909.1.22—1974.11.25在世)1961年11月3日,吴丹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
1962年11月30日,他当选为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1966年连任。
1972年1月1日任期届满后退休。
4.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欧洲)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欧洲) 1972年1月1日至1981年12月31日在任库尔特·瓦尔德海姆(1918.12.21—2007.6.14在世)1971年9月至1981年,连任两届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同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瓦尔德海姆于1972年、1977年、1979年五次访问中国。
5. 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鲁,南美洲1982年1月1日至1991年12月31日在任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1920.1.19出生)1981年至1991年12月31日两任秘书长。
在德奎利亚尔领导下,联合国在处理结束两伊战争、结束苏联军队对阿富汗占领、纳米比亚独立、柬埔寨和平协定、黎巴嫩人质事件等大事时表现出色。
6.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非洲)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非洲)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31日在任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1922.11.14出生)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Boutros Boutros-Ghali,被简称“加利”)于1922年11月14日出生在埃及开罗的一个基督教科普特教派家庭,他的家族中有一位前埃及首相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首相,1846年—1910年)。
加利于1946年毕业于开罗大学,并获得了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的学位,另外还有巴黎政治研究学院的国际关系学的毕业证书。
此后直到1977年,他是开罗大学的国际法以及国际关系的教授。
1975年,他成为政治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1980年,担任非洲政治研究所主任。
1954年到1955年,他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研究学者,1963年至1964年,担任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主任,1967年到1968年,担任巴黎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他于1973年步入政界。
在1977年至1991年期间,他担任埃及外交国务部长。
自1980年开始,为埃及执政的国家民主党书记处成员,他于1987年成为埃及议会议员。
1991年5月至同年12月,担任埃及主管外交事务的副总理。
在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职位以前,又担任过社会主义国际的副主席。
在其担任外交国务部长期间,在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之间的和平协议签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1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任命加利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任期五年。
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非洲人。
被选为联合国秘书长之后,加利的工作引起了众多争议。
人们批评他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未能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另外在安哥拉内战期间,加利在调停上未能统一联合国的意见。
在联合国的作用以及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等问题上,加利遭到了更猛烈的质疑。
尽管他的支持者们将之归咎于美国对联合国行动的抵制,但加利已渐渐成为空洞的联合国的象征。
以三个非洲国家为首(埃及、几内亚比绍、博茨瓦纳)的10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提议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留任第二个五年任期直至2001年。
但是,美国表示反对。
尽管英国,波兰,韩国以及意大利起初也支持其留任,但在美国明确表示将行使否决权后,这四个国家就不再支持加利。
尽管加利不是第一次被否决的秘书长,但他仍然是联合国历史上首位没能连任两届的秘书长。
1996年12月31日卸任。
加利的继任者是科菲·安南,这是由于加利没能连任,所以他的继任者须从其代表的非洲选出。
1997年11月16日,加利担任法语国家组织的(La Francophonie)的首任秘书长,任期四年。
加利目前仍担任埃及国家人权委员会主席。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出版有两本回忆录:《通往耶路撒冷的埃及之路》(1997年版,有关以色列和埃及的和平进程)《不屈不挠:美国-联合国的传奇》(1999年,有关其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7. 科菲·安南(加纳,非洲)科菲·安南(加纳,非洲)1997年1月1日至2006年2月31日在任(1938.4.8出生)科菲·安南科菲·安南(Kofi Annan)1938年4月8日出生于加纳库马西市,早年就读于加纳库马西理工大学,曾到美国和瑞士留学,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
安南1962年进入联合国工作,先后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难民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工作。
1974年中东“十月战争”后,他担任驻开罗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民事长官。
20世纪80年代初,安南调回联合国总部,先后担任人事和财政部门的领导工作。
1986年升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负责人事厅的工作。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安南负责同伊拉克谈判释放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人质问题。
此后,他率联合国小组同伊拉克进行了“石油换食品”的谈判。
安南1993年3月出任联合国负责维持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主管联合国在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
曾作为负责前南斯拉夫地区的联合国秘书长特使和赴北约特使,协调有关国家的关系。
1996年12月17日,第51届联大任命安南为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
1997年1月1日,他正式就职,任期5年。
2001年6月,联大通过安理会提名安南连任秘书长,任期至2006年12月31日。
安南担任秘书长期间,曾于1998年赴巴格达进行斡旋,化解了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
2001年10月,安南与联合国同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
2005年3月,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领导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安南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腐败行为.安南是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懂英语、法语和几种非洲语言。
他讲话温和,性格直率,待人坦诚,头脑冷静,富有幽默感。
安南曾于1997年5月、1998年3月、1999年11月、2001年1月和2004年10月五次访华。
夫人娜内·拉格尔格伦(Nane Lagergren)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名职业画家,其父贡纳尔·拉格尔格伦是著名的国际法学家。
拉格尔格伦曾担任过律师和法官,并在联合国难民事务署工作过。
安南夫妇均为再婚,1981年结婚,有3个孩子。
8. 潘基文(韩国,亚洲)潘基文(韩国,亚洲) 2007年1月1日上任(1944.6.13出生)大韩民国前外交通商部长官、政治家。
潘基文先生1970年获国立首尔大学国际关系学士学位。
1985年,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行政硕士学位。
潘基文先生多次在国家和国际上获奖,被授予各种奖章和荣誉。
鉴于他对祖国所作贡献,1975年、1986年和2006年获颁大韩民国最高勤政勋章。
潘基文先生生于1944年6月13日。
他和夫人(潘)柳淳泽女士于1962年上高中时结识,育有一子二女。
除韩国语外,潘基文先生还讲英语和法语。
潘基文在当选为秘书长时,其职务是大韩民国外交通商部长官。
他在该部长期任职,先后在新德里、华盛顿和维也纳担任过职务,资深历广,包括总统外交政策顾问、总统首席国家安全顾问、政策企划次官补和美洲局局长。
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和平的朝鲜半岛,在促成本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潘基文先生同联合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一直可以追溯到1975年他在外交部联合国处任职之时。
此后,他的有关工作经验逐年扩展,从派任纽约大韩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秘、外交部首尔总部联合国处处长、到驻维也纳大使。
在大使任内,他曾于1999年担任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筹委会主席。
2001年至2002年期间,大韩民国担任大会主席,他作为办公室主任促成大会通过此届会议第一项决议,对911恐怖袭击予以谴责,还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大会工作的主动行动,从而帮助以危机和混乱开始这一届会议成为通过了若干重要改革的会议。
潘基文先生还积极参与处理朝韩关系问题。
继通过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宣言》之后,他于1992年担任南北联合核管制委员会副主席。
2005年9月,作为外长,他又发挥主导作用,促成了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问题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定,即六方会谈通过的关于解决北朝鲜核问题的《共同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