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PPT课件
培训课件: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对于非线性方程 f (x) 0
给定初值 x(0) 用Talor级数展开,有:
f (x(0) x(0) ) f (x(0) ) f ' (x(0) )x(0) f '' (x(0) ) x(0) 2!
忽略高阶项, 0则有 f (x(0) ) f ' (x(0) )x(0) 0
ji
Qi Vi
Vj (Gij sinij Bij cos Bij )
ji
极坐标潮流方程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13
潮流方程的解法
潮流方程是一组高维非线性方程组 所有能用于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都可以用
于求解潮流方程
Gauss法(简单迭代法) Newton法(包括其变形算法) 割线法 拟牛顿法 ……
21
直角坐标下牛顿-拉夫逊方 法
P(e, f ) PSP P(e, f )
f (x) Q(e, f )
QSP Q(e, f )
V 2 (e, f ) (V SP )2 V 2 (e, f )
P
eT
J
f xT
Q eT
V
2
eT
P
f T
Q
f T
V
2
f T
22
dxc
J (x0 )1(F(x0 )
1 2
(dx p )T
H (x0 )dx p
38
二阶修正
有功平衡方程
Pi eiIix fiIiy i NPQ NPV
无功平衡方程
Qi eiIiy fiIix i NPQ
电压方程
U
2 i
ei2
fi 2
i NPV
39
潮流计算
P2 Q2 PT RT V12GT V2 P2 Q2 QT X T V12 BT V2
T arctg
VT
V1-VT
S1=S2 P T jQT
2014-8-23
电力系统分析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4
三 、实际计算
1.
已知末端功率与电压,求另一端功率和电压
Sb S2 S1
1 Q11 P 1 SL1 ( R1 jX1) 2 VN
I 2
jB/2
线路
2 2 P ' ' Q ' ' S L=PL jQL I 2 ( R jX ) ( R jX ) 2 V2 P'2 Q'2 S L ( R jX ) 2 V1
1 电容 QB1 BV12 2 1 QB 2 BV22 2
A V 2
RI
图10-2 向量图
jXI
D
ΔV2(AD)——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δV2(DB)——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I
2014-8-23
电力系统分析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5
V 1
δ φ2
B
D
V2 RI cos2 XI sin 2
A V 2
RI
jXI
V2 XI cos2 RI sin 2
1
δ
V 2
A
D
G
AG≈AD
电压偏移:网络中某点的实际电压同该处的额定电压之 差称为电压偏移 V V
V (%)
N
VN
*100
2014-8-23
电力系统分析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第11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WJYPPT课件
Step5:利用Step4计算得到的节点电压Vb,Vc ,Vd ,重复Step3、Step4,直到精7 度满足要求为止。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复杂开式网络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Step2:支路顺序编号(消去叶节点法,分层
方法,等) Step3:回代计算:按照支路编号顺序,计算 A
度满足要求为止。
6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步骤 Step1:制定一相等值电路; Step2:计算运算负荷Sb,Sc ,Sd ; Step3:回代计算:设定各节点电压初值(VN),从末端d节点开始,计算各支
路功率损耗和首末端功率,直到A点; Step4:前推计算:从A节点开始,计算各各支路电压降落和节点电压;
CH11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配电网潮流算法:前推回代法
简单闭式网络的功率分布计算
环网功率分布:循环电势的概念
环网潮流控制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P-Q分解法潮流计算
1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Review: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与功率损耗计算
回代
S
P22 Q22 V22
R
jX
P1 jQ1 P2 jQ2 S
Step3:已知V1, S1
P1
jQ1
,
计算V1
,
V1
,V2(k
1)
,
(k 2
1)
前推
step4:如果
V (k 1) 2
V2(k )
,或k kmax ,计算结束,否则
电力系统潮计算PPT课件
⑴在 B '中尽量去掉那些对有功功率及电压相角影响较小的因素,如
略去变压器非标准电压比和输电线路充电电容的影响;在 B 中'' 尽
量去掉那些对无功功率及电压幅值影响较小的因素,如略去输电 线路电阻的影响。
⑵为了减少在迭代过程中无功功率及节点电压幅值对有功迭代的影 响,将(2-44)右端U各元素均置为标幺值1.0.
• 潮流计算公式作如下修改:
P i a 1 b 1 u u ii0 c 1 u u ii0 2 P i0 (s) u ij iu jG ijc o ij B s ijs iijn
Q i a 1 b 1 u u ii0 c 1 u u ii0 2 Q i (0 s) u ij iu jG ijs iijn B ijc o ij s
(4)和节点导纳矩阵具有相同稀疏结构的分块雅可比矩阵 在位置上对称,但由于数值上不等,说以,雅可比矩阵式 一个不对称矩阵。
2024/6/4
11
四、牛顿潮流算法的性能分析
• 优点:
⑴收敛速度快。
如果初值选择较好,算法将具有平方收敛性,一般迭代4~5次便 可以收敛到一个非常精确地解,而且其迭代次数与计算的网络规模 基本无关。
方程组的解。而牛顿法出于线性近似,略去了高阶项,因此用每次迭
代所求得的修正量对上一次的估计值加以改进后,仅是向真值接近了
一步而已。
2024/6/4
24
为了推导算法的方便,下面将上述潮流方程写成更普遍的齐次二次方 程的形式。
首先作以下定义:
一个具有n个变量的齐次代数方程式的普遍形式为:
(2-65)
2024/6/4
2024/6/4
3
第三节 牛顿潮流算法
一、牛顿法的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第11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11.0 概述§11.1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11.2 闭式网络潮流的近似计算方法 §11.3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11.4 牛顿一拉夫逊法的潮流计算 §11.5 P-Q 分解法潮流§11.0 概述1、定义: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求取给定运行条件下的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
2、意义: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规划、扩建、运行方式安排。
3、所需: ① 根据系统状态得到已知条件:网络、负荷、发电机。
② 电路理论:节点电流平衡方程。
③ 非线性方程组的列写和求解。
4、已知条件: ① 负荷功率LD LD jQ P +② 发电机电压5、历史:手工计算:近似方法(§11.1,§11.2)计算机求解:严格方法§11.1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注重概念,计算机发展和电力系统复杂化以前的方法。
1、已知末端功率和未端电压, 见1.11Fig 解说:已知4V 和各点功率434343V X Q R P V +=∆3V 2V 1V 4V11R jx +2R jx +3R jx +23S 4S434343V R Q X P V -=δ34232343)(V V V V V V ∆+≈+∆+=δ)(332424243jX R V Q P S LOSS ++=4333S S S S LOSS ++='由此可见:利用上节的单线路计算公式,从末端开始逐级往上推算。
2、已知末端功率和首端电压以图11.1讲解,已知V 1和各点功率迭代法求解:① 假定末端为额定电压,按上小节方法求得始端功率及全网功率分布 ② 用求得的始端功率和已知的始端电压,计算线路末端电压和全网功率分布 ③ 用第二步求得的末端电压重复第一步计算④ 精度判断:如果各线路功率和节点电压与前一次计算小于允许误差,则停止计算,反之,返回第2步重复计算。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PPT课件
< •
•
Ma |Uxi(K1)UiK|
其中K为迭代次数.
整理ppt
17
三.说明
(1)平衡节点不参加迭代.
(2)PV节点的处理:在迭代中需增加一个判断
如碰到PV节点,每一次迭代出来的电压始终保持幅值为常
量,相位为变量 •
• n *•
UiU i s i(K1),Q iIm Ui( yiU j j)
整理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
(1)节点间相位差很大的重负荷系统 (2)包含有负电抗支路(如某些三绕组变压器或线路串联电容
等)的系统. (3)具有较长的辐射性线路的系统. (4)长线路与短线路接在同一节点上,而且长短线路的比值又
很大的系统. 此外,平衡节点的不同选择也会影响到收敛性能.一般取
•
Ui 10o
整理ppt
f
x1
f 1(Χ )
f Χ
f x2
f
(梯 度 ), F (Χ)
f
2
(
Χ
)
f
fn( Χ )
xn
整理ppt
12
f 1 f 1
f
T 1
x1
x2
F
f
T 2
f 2 x1
f 2 x2
fnT
fn
fn
x1 x2
f 1
xn
f 2 xn
fi xj
j1
高斯-赛德尓迭代的算法的计算性能和特点
优点:原理简单,程序设计容易占用内存少.每次计算量也很 少,一般电力系统每个节点平均和2~4个节点相连,相应导 纳矩阵具有对称性和高度稀疏性.
整理ppt
18
缺点:收敛速度很慢.根据迭代公式,各节点在数学上是 松散耦合的,每次迭代,每个节电电压值只能影响与之 相关的几个节点,所以收敛速度很慢.且,算法所需迭代 次数和节点数目有密切关系,将随其数目的增加而急剧 增加.此算法另外一个重要限制是对于如下的病态条件 的系统,往往会收敛困难.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Z a1 + Z 12 + Z b2
∗
∗
∗
∗
∗
Sb2
=
Z a1 S1 + (Z a1+ Z 12 )S2
∗
∗
∗
−
(V a −V b )VN
∗
∗
∗
Z a1 + Z 12 + Z b2
Z a1 + Z 12 + Z b2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1.2 闭式网络的潮流计算
a
Za1 A
1
Z12
22
c
第十一章 电力系 统的潮流计算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潮流: 输电系统的电压和稳态功率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如何计算潮流? 传统的方法 (11-1,11-2) 计算机算法 (11-3,11-4,11-5)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1.1 开式网络的潮流计算
第一步: 作出简化的等值电路和相关的 计算负荷或功率
Z12
22
c
Zb2d
b
Sa1
S12
Sb2
S1
S2
∗
∗
∗
∗
∗
Sa1
=
(Z 12 +
∗
Z b2)
∗
S1
+ Z b2
∗
S2
+
(V a −V b )VN
∗
∗
∗
= Sa1,LD + Scir
Z a1 + Z 12 + Z b2
Z a1 + Z 12 + Z b2
∗
∗
电分第11章_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动力与电气工程系 王斌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步骤
Step1:制定一相等值电路;
Step2:计算运算负荷Sb,Sc ,Sd ; Step3:回代计算:设定各节点电压初值(VN),从末端d节点开始,计算各支路功率损耗 和首末端功率,直到A点;
收敛判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max Vi ( k 1) Vi ( k ) ,i b, c, d
动力与电气工程系 王斌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步骤
Step2:计算运算负荷Sb,Sc ,Sd ;近似假定各节点电压为VN,并联支路充电功率计入相
等) Step3:回代计算:按照支路编号顺序,计算各支路 功率损耗和首末端功率;
c A 7 b 6 4 5 e
1
d 2 3
f g
( k ) S (j k ) Sij
(k ) Sij
mN j
S
h
(k ) ( k ) Sij ( k ) Sij ;Sij
(k ) jm
Sd;S3 S3 SL3 S3
Sc S3 ;S2 S2 SL2 S1 Sb S2 ;S1 S1 SL1 S2
2 2 2 P32 Q3 2 P22 Q2 P Q 1 1 SL3 ( R3 jX 3 ) SL2 ( R j X ) S ( R1 jX1 ) 2 2 2 L1 2 2 VN VN VN
1
ZI SI
V 3
3
I
第11章_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1-0 概述
11-1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11-2 简单闭式网络的功率分布计算
潮流计算的近似方法
11-3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11-4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11-5 P-Q分解法潮流计算
11.0 概述
潮流计算: 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求取电网的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
11.2 简单闭式网络潮流的近似计算方法
2. 闭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近似计算
(2) 两变压器并联运行的功率分布计算:
忽略导纳支路的 VA 1: K1 ST1
ZT1
等值电路:
ST 2
VB S LD
1: K2
ST1
ZT2
SLD
(k1
k2
)V
A
VNH
ST 2
Zb
VN
I
V
aV
b
VN
Za Zb
Za Zb
VN I b
Za
VN
I
V bV
a
VN
Za Zb
Za Zb
Sa
Zb
S
V
a
V
b
VN
ZaZb ZaZb
Sb
Za
S
V
b
V
a
VN
ZaZb ZaZb
11第十一章-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课件
x——类似环流产生电压降落纵分量 y——类似环流产生电压降落横分量
ˆ /Z ˆ Scir VN E
Scir
X≫R ,令 R =0 结论: VN (Ex jEy ) VN Ex VN Ey 横向电势产生有功循环功率; j jX X X 纵向电势产生无功循环功率。 高压网络中
PL
2 2 2 2 2 P P P22 Q2 3 Q3 1 Q 1 R1 R2 R3 V2 V2 V2 2 2 2 2 2 2 ( Pb Pc P (P P 1 ) (Qb Qc Q1 ) 1P b ) (Q1 Qb ) 1 Q1 R1 R2 R3 2 2 2 V V V
* *
*
Scir
变比不同的变压器并联运行 时的功率分布
V V V (k k ) ——环路电势 E A1 A2 A 1 2 VNH —— 高压侧额定电压
环路电势可由环路的开口电压确定。 (1) 开口在高压侧,阻抗相应归算至高压侧: V V V ( k1 1) V (k 1) E P P P P k2 (2)开口在低压侧,阻抗相应归算至低压侧:
1.在功率分点拆开成两个开式网(因为功率分点是两侧线路功率流向的末端) 例:若S12与Sb2均为正,则节点2为功率分点。 2.从末端开始推算电源功率。(设未知节点电压为额定电压) 3.从电源点开始推算各节电压。 电压损耗可以不计电压降落横分量。 V
PR QX V
V 1 Va V
4.若有功分点和无功分点不重合,则在无功分点拆开。
V ( Z12 Z b2 ) S 1/ VN Z b2 S 2/ VN V a b Z a1 Z12 Z b2 Z a1 Z12 Z b2 V )V ( Z Z ) S 1 Z b2 S 2 ( V 12 b2 a b N V I a1 N Z a1 Z12 Z b2 Z a1 Z12 Z b2
第11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5.对用极坐标形式表示得牛顿-拉夫逊法潮流修正方程式的简化方法, P Q 分解法计算潮流的修正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运用 P Q 分解法计算 复杂系统潮流的基本步骤和特点。
本章的难点:
1.开式网络、环形网络的潮流计算; 2.复杂电力网的功率方程、节点分类和约束条件,以及复杂电力系统潮 流的解算。
11.1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2.辐射状供电网 ➢基本概念: (1)根节点:供电点; (2)叶节点:只同一条支路联接,且为 该支路的终节点;
(3)非叶节点:同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支路联接,为一条支路 的终节点。 ➢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的步骤: (1)从与叶节点联接的支路开始,利用叶 节点功率和对应的节点电压(取网络的额 定电压)计算支路功率损耗,求出支路的 首端功率;
第11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主要内容: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简单闭式网络的功率分布计算;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牛顿一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P-Q分解法潮流计算。
本章重点:
1.简单开式网潮流计算的步骤和内容; 2.两端电压大小不等、相位不同的供电网络中循环功率产生的原因、影 响因数、流动方向及计算方法;环形网络潮流计算的步骤和内容; 3.节点的分类; 4.牛顿-拉夫逊法的迭代原理,直角坐标形式和极坐标形式表示的功率 方程、修正方程式及雅克比矩阵的计算方法、雅克比矩阵的特点,牛顿 -拉夫逊法求解用直角坐标形式表示的功率方程、修正方程式,进而得 到复杂系统潮流的过程及原理框图;
(2)以某节点为始节点的各支路计算完毕后,假象将这些支
路拆除,使该节点成为新的叶节点,延续这样计算,直到全
部支路计算完毕;
Sij( k )
S (k ) j
S jm(k )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件
01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的计算机实现
计算机实现的方法与步骤
建立数学模型
首先需要建立电力系统 的数学模型,包括节点 导纳矩阵、系统负荷和
发电量等。
初始化
为电力系统中的各个节 点和支路设置初值。
迭代计算
采用迭代算法,如牛顿拉夫逊法或快速解耦法 ,求解电力系统的潮流
分布。
收敛判定
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收敛 ,若收敛则输出结果, 否则返回步骤3重新计算
使用实际数据,展示正常运行状态下潮流计算的过 程和结果。
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潮流计算案例
介绍检修状态下电力系统 的主要变化和特征。
案例二:检修状态下的潮 流计算
分析计算结果对系统运行 状态的影响。
01
03 02
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潮流计算案例
使用实际数据,展示检修状态下潮流 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分析计算结果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 。
介绍南方电网的地理分布、主 要发电厂和输电线路。
实际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案例
分析该电网的电压等级、负荷分布和 电源结构。
展示实际数据下的潮流计算结果,包 括节点电压、支路功率和功率损耗等 。
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潮流计算案例
01
案例一: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潮流计算
02
介绍正常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一般特征。
03
模型建立
针对分布式电源的特点,需要建 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便进行准 确的潮流计算。
优化调度
结合分布式电源的特点和运行需 求,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调度, 以实现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 性。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PPT课件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第11章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11.0 概述§11。
1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11。
2 闭式网络潮流的近似计算方法§11.3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11。
4 牛顿一拉夫逊法的潮流计算§11.5P—Q分解法潮流§11。
0 概述1、定义: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求取给定运行条件下的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
2、意义: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规划、扩建、运行方式安排.3、所需:①根据系统状态得到已知条件:网络、负荷、发电机。
②电路理论:节点电流平衡方程.③非线性方程组的列写和求解.4、已知条件:①负荷功率②发电机电压5、历史:手工计算:近似方法(§11。
1,§11.2)计算机求解:严格方法§11。
1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注重概念,计算机发展和电力系统复杂化以前的方法。
1、已知末端功率和未端电压,见解说:已知和各点功率由此可见:利用上节的单线路计算公式,从末端开始逐级往上推算。
以图11.1讲解,已知V1和各点功率迭代法求解:①假定末端为额定电压,按上小节方法求得始端功率及全网功率分布②用求得的始端功率和已知的始端电压,计算线路末端电压和全网功率分布③用第二步求得的末端电压重复第一步计算④精度判断:如果各线路功率和节点电压与前一次计算小于允许误差,则停止计算,反之,返回第2步重复计算.⑤从首端开始计算线路各电压●如果近似精度要求不高,可以不进行迭代,只进行①、⑤计算始可。
3、对并联支路和分支的处理.4、多级电压开式电力网的计算.①折算到一侧进行计算,计算完以后再折算回去②原线路进行计算,碰到理想变压器则进行折算。
③型等值电路。
5、复杂辐射状网络的计算①基本计算步骤图讨论:a、迭代次数b、最近的研究论文②计算机实现a、节点编号(计算顺序)●引出问题●叶节点法:叶节号非叶节点编号方法b、支路返回法讨论:节点编号的工程基础③少量环网的处理方法§11.2 简单闭式网络潮流的近似计算方法简单闭式网络:两端供电网络或环形网络1、近似功率重迭原理:求两端供电网络的功率分布,本节介绍近似方法求电流分布,可以用叠加原理,则:如果忽略损耗,认为各点电压都等于V N,则在以上两式的两边各乘V N,则得到:与电路理迭加原理相对应,这便是近似功率迭加原理,以上公式中功率分为两部分,第一项:由负荷功率和网络参数确定,分别与电源点到负荷点间的阻抗共轭值成反比.第二项:负荷无关,由电势差和网络参数确定,称为循环功率。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PPT课件
ΔQ∝V2,与负荷无直接关系。
2021/4/17
电力系统分析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2
二、变压器(T型等值电路)
V1 S1 I1 S’I RT jxT S2 I V2
ΔS0
-jBT
GT
励磁损耗 (接地励磁支路消耗有功,铁耗) S0 (G jBT )V12
阻抗损耗(与线路类似)
SS=
电力系统分析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0
相角也可以化简:
1
arctg
PX V2
/ V2 V2
2
arctg
PX /V1 V1-V1
V ≈QX V
QX V1 V2 V2
V ≈ PX
V
V2
V1
Q' X V1
1. 高压输电系统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ΔV主要取决于元件所 输送的无功功率Q;横分量δV主要取决于元件所输送的有 功功率P。
ΔQB1
ΔQB2
S 2 SLD
负荷端
S1 S' jQB1 S''SL jQB1 P1 jQ1 S2 jQB2 SL jQB1
S2
1 2
BV22
P2 Q2 V22
(R
jX
)
1 2
BV12
V1
V2
P'' R Q'' X V2
j
P'' X Q'' R V2
2021/4/17
电力系统分析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d
j B1 2
j B1 2
j B2 2
j B2 2
j B3 2
j B3 2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课堂PPT)
33
A
UA
S~1
C
~
S2
B
~ S3
UA
Z1
Z2
Z3
30km LGJ 95 40km
(0.33 j0.429)Ω/km
~ SC
S~B
C
30km
B
~ SC 10 j10MVA
~ SB 20 j15MVA
~
~
S~AB
SB (lBC l AB
lCA ) SClAC lBC lCA
(20 j15) 60 (10 j10) 30 40 30 30
S~2 U2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也 可用试验参数表示
GT jBT
阻抗支路的功率损耗
S~ZT
P12 Q12 U12
(RT
jXT )
2
PT
P0
Pk
S SN
2
QT
I0% 100
S
N
Uk % 100
S
N
S SN
P22 Q22
U
2 2
(RT
jXT
导纳支路的功率损耗
) S~0
GT
jBT
U 2
P0
jQ0
电力网任意点的实际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的数
值差 U1 U N
U2 UN
m1 %
U1 U N UN
100
m2 %
U2 UN UN
100
14
例2:有一条220kV的架空线,长度为 210km,线路参数为 r1=0.105Ω/km,x1=0.409Ω/km,b1=2.78× 10-6 S/km。线路末端负荷为100MW, cosφ=0.92,末端电压为209kV,试计算 线路首端的电压和功率以及线路的效率。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件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潮流计算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 创新和改进。
节点导纳矩阵
描述各个节点之间的电导和电 纳关系
母线导纳矩阵
描述各个母线之间的电导和电 纳关系
支路导纳矩阵
描述各个支路之间的电导和电 纳关系
案例分析
1
单母线系统
对单母线系统进行潮流计算,以分析电压和功率的变化
2
多母线系统
对多母线系统进行潮流计算,以分析各个母线之间的电压和功率流向
潮流计算的实现
MATLAB实现
使用MATLAB进行潮流计算,利用 其强大的数值计算和优化工具
Python实现
使用Python进行潮流计算,利用 其灵活的语法和丰富的科学计算 库
PowerFactory实现
使用PowerFactory进行潮流计算, 利用其专业的电力系统仿真和分 析功能
结束语
1 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系统配置和确保统的可靠 运行。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欢迎来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件!本课程将介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 本概念、方法和应用。通过本课程,您将深入了解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重要 性和实现方式。
什么是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一种用于分析电力系统的电压、功率和电流分布的方法。 它的目的是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和支路的电压和功率流向,以保证系统 的稳定运行。
潮流计算的应用广泛,包括电力系统规划、运行调度、故障分析和市场交易 等领域。
潮流计算的方法
双端点潮流计算法
通过同时计算送端和接端功率和电压的方法,适用于小型系统。
直接法
通过求解电压相角和幅值的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适用于中小型系统。
电力潮流计算
0.3450267
VAb
PA' b X Ab QA' bRAb VA
3.53849*0.65 2.63384*0.54 10.5
0.0835947
Vb (VAb VAb)2 (VAb)2 (10.5 0.3450267)2 0.08359472
10.1553
含负荷变压器的计算
A
b
c
A
B
C
Sc
116kV
110/11kV
解:变压器参数归算到110kV侧
S c 3 0 j2 0 3.0 6 6 3.6 3 M 9 VA
变压器: R T2.0 4 X T3.7 1 6 G T3.6 4 16 0 B T2.6 4 15 0
线路: R L jX L 1.4 4 5 j2.7 0 5
已知电源点电压和负荷节点的功率,采取近似的 方法通过迭代计算求得。
1、建立开式网络的等值电路
A
1
b
2
c3 d
S LD b
S LD c
S LDd
A
R1jX1
b
R2jX2
c
R3jX3
d
jB 1 2
jB 1 2
jB 2 2
jB 2 2
jB 3 2
jB 3 2
2、简化网络、引入“计算功率”
A
R1jX1
b
V j(k 1 ) V i(k 1 )P ij(k)r V iji( k Q 1 )ij(k)xij 2 P ij(k)x V iji( k Q 1 )ij(k)rij 2
i rij jxij j
p
S
ij
S
ij
q
S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ZiSi
Sa1i1*
**(VΒιβλιοθήκη *Vb)VNSa1,LDScirZ
Z
k*
Sbk
ZiSi i1
*
**
(Vb*Va)VNSbk,LDScir
Z
Z
沿线有多个负荷的两端供电网络
对于均一网络(各线段单位长度的阻抗值都相等或各线段的R/X相等)有:
k
*
k
k
k
Si Z0li
Sili
Pili
Qili
Sa1i1* Z0l
用第一次得到的节点电压计算结果重复以上的计算,可以提高计算精度。(即迭代概念)
4.已知变电压器低压侧负荷SLD,计算高压侧负荷S´LD
实际的配电网中,负荷并不都接在馈电干线上,节点都接有降压变压器。
S L D S bLD b S T b S 0b
SST 0bbP L2P Db0V bN 2QjL 2D 1 Ib00% (0RT SbN bjXTb)
3.从首端A点开始,依次计算出各段电压降落和各节点电压
V A b(P 1 R 1 Q 1 X 1 )V A
V A b(P 1 X 1 Q 1 R 1)V A
Vb(VAVA b)2(VA b)2
已知首端功率与首端 电压,计算末端电压
接着用V b 及 S 2 计算V c ,最后用V c 及 S 3 计算V d 。
简化的等值电路
简化的等值电路
2.从末端d点开始,依次计算出各段功率 损耗和功率分布。
S3 Sd
SL3
P32Q32 VN2
(R3jX3)
S3S3SL3
S2 Sc S3
SL2 P22VN2Q22(R2jX2)
S2 S2SL2
S1Sb S2 各段末端功率
SL1 P12VN2Q12 (R1jX1)
S1S1SL2 各段首端功率
Z a1Z 12Z b2
Z a1Z 12Z b2
*
*
Ia1 V N(Z 12 Z a1Z b2 Z )1S 21 Z Z bb 22S2Z(aV 1 a Z V 12 b )V Z N b2
类似力矩平衡项
循环功率项
**
*
**
S a 1(Z 1 2 * Z b 2 * )S 1 * Z b 2S 2* (V a * V b)V * NS a 1 ,L D S c ir
QBi 12BiVN2
(i 1,2,3)
将线路充电功率与负荷功率
合并,得到变电所运算负荷
运算负荷:意指不能测量(含线 路充电功率),只能计算的负荷。
开式网络及其等值电路
S b S L D b j Q B 1 j Q B 2 P b jQ b S c S L D c j Q B 2 j Q B 3 P c jQ c S d S L D d j Q B 3 P d jQ d
11-2 简单闭式网络的功率分布计算
一、两端供电网络的初步功率分布
带两个负荷的两端供电网络
问题:如何确定所有线路功率流向的首、末端,以便能够 用计算开式网的方法计算闭式网络电压分布与功率分布?
1.设未知节点电压为 V1V2VN0,(不考虑线路功率损耗)
*
*
I 1 S 1/ VN I 2 S 2/ VN
k
i1 l
k
i1 l
k
j i1 l
Sili
Pili
Qili
Sbk
i1
l
i1 l
j i1 l
结论:在均一电力网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布彼此无关。
二、闭式电力网中的功率分布和电压损耗计
1.在功率分点拆开成两个开式网(因为功率分点是两侧线路功率流向的末端) 例:若S12与Sb2均为正,则节点2为功率分点。
S b S L D b j Q B 1 j Q B 2 同理可得 S c 和 S d
二、两级电压的开式电力网
开式网络及其等值电路
已知末端功率SLD和首端电压VA, 求末端电压Vd和网络的功率损耗。
① 作含理想变压器的
等值电路。
② 将第二段段线路参
数归算到第一段。
R 2 k 2 R 2 ,X 2 k 2 X 2 ,B 2 B 2k 2
2.列a-b之间的电压降方程
V a V bZ a1Ia1Z 1 2I1 2Z b 2Ib 2 Z a1Ia1Z 1 2(Ia1I1)Z b 2(Ia1I1I2)
Ia1(Z 1 Z 2a 1Z b Z 2)12 I1 Z Z b2 b2I2Z a1V aZ 12 V bZ b2
*
*
(Z 12Z b2)S1 /V NZ b2S2 /V N V aV b
华中科技大学何仰赞 温增银编
电力系统基础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刘光晔 2011年2月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 11-1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 11-2 简单闭式网络的功率分布计算 ▪ 11-3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 11-4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 11-5 P-Q分解法潮流计算
ZT1 ZT2
*
ST2
ZT1 SLD
*
*
Scir
用戴维南等值原理计算环网中的环 流,环流的共轭与相应的额定电压之积 即为循环功率Scir。
变比不同( k1 k2 ) 的变压器
并联运行。
VA1VA2VA(k1k2)
*
*
*
Scir (VA *1VA* 2)VNHVA(*k1k2 *)VNH
ZT1ZT2
ZT1ZT2
*
ST1
ZT2 SLD
*
*
Scir
Z a 1 Z 1 2 Z b 2
Z a 1 Z 1 2 Z b 2
同理可以得到:
*
**
**
S b 2Z a1S *1 (Z *a1 Z *1 2)S 2* (V b * V a)V * NS b 2 ,L D S cir
Z a1 Z 1 2 Z b 2 Z a1 Z 1 2 Z b 2
3.电源初步功率分布方程的一般形式
2.从末端开始推算电源功率。(设未知节点电压为额定电压) 3.从电源点开始推算各节电压。
电压损耗可以不计电压降落横分量。 V PRQX V1VaV
V
4.若有功分点和无功分点不重合,则在无功分点拆开。 5.具有分支线的两端供电网络讨论。
(节电3与节点2,哪点电压最低?)
三、含变压器的简单环网的功率分
11-1 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一、已知供电点电压和负荷节点功率时的计算方法
如图已知A点电压和多个负荷点功率
馈电干线供电:全线多点供电。馈:赠与。输电线是点对点。
讨论:考虑线路型等值电路。已知首端电压 与末端功率,如何做近似处理?逐步逼近?
1.计算变电所运算负荷
(设全网未知节点电压为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