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解析几何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大全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运用代数和几何的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

下面是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的知识点总结,供参考:一、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个数:直线和平面可以有0个、1个或无数个交点。

2.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两个平面可以相交、平行或重合。

二、向量及其代数运算1.向量的概念: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2.向量的表示方法: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或坐标表示。

3.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4.向量的数乘:向量的数乘是一个向量与一个实数的乘积。

5.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数量积是两个向量之间的乘积,结果是一个实数。

6.向量的乘法运算法则:分配律、结合律和交换律。

三、直线及其方程1.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包括坐标轴、坐标原点和相应的正方向。

2.直线的方程:直线可以用一般式、点斜式、两点式或截距式表示。

3.直线的性质:平行、垂直、斜率、倾斜角等。

4.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平行或重合。

四、曲线及其方程1.圆的方程:圆可以用标准方程、一般方程或截距方程表示。

2.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方程: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可以用一般式表示。

3.曲线的性质:焦点、准线、离心率等概念的理解。

4.曲线的位置关系:两条曲线可以相交、相切或没有交点。

五、空间直线及其方程1.空间直线的方程:空间直线可以用对称式、参数方程或直角坐标式表示。

2.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空间直线可以相交、平行或重合。

3.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可以与平面相交、平行或测度为零。

六、空间曲线及其方程1.空间曲线的方程:空间曲线可以用参数方程或直角坐标式表示。

2.空间曲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曲线可以与平面相交、触及或完全包含。

七、立体图形1.点、线、面、体的概念: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线是一系列相连的点,面是一系列相连的线,体是一系列相连的面。

2.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和棱锥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可以有三种情况:交于一点、平行或重合。

-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直线在平面内、直线
与平面垂直或直线在平面外。

-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相交于一直线、平
行或重合。

2. 平面的方程
- 平面的方程有两种形式:点法式和一般式。

- 点法式方程:通过平面上一点和法向量来确定平面方程。

- 一般式方程:由平面的法向量和一个常数项确定平面方程。

3. 直线的方程
- 直线的方程也有两种形式:点向式和一般式。

- 点向式方程:通过直线上一点和方向向量来确定直线方程。

- 一般式方程:由直线的法向量和一个常数项确定直线方程。

4. 平面和直线的距离
- 平面和直线的距离可以使用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或点到直线
的距离公式。

5.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相交于一点、平
行或重合。

6. 空间中的球面与圆
- 空间中的球面方程与二维平面上的圆方程类似。

- 空间中的球面与圆的方程可以通过中心点和半径来确定。

7. 二次曲线
- 二次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 二次曲线的方程可以通过焦点、直径等要素来确定。

以上是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通过研究和掌握
这些知识,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解析几何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总结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总结

(3)截距式: x y 1
a b
(2)直线距离: 点到直线距离:d= Ax0 By0 C
A 2 B2
(4)两点式: y y1 x x1 y2 y1 x2 x1
两直线间距离:d= C1 C2
A 2 B2
x x0 at (5)参数式: y y0 bt x x0 t cos α y y t sin 0
(3)两直线夹角 l1,l2: l1 到 l2 的角度 θ:tan θ= k2 k1 (0≤θ≤180°)
1 k2k1
(6)一般式:Ax+By+C=0 注:a,b,t∈R A,B,C∈R
l1,l2 的夹角 θ:tan θ=
k 2 k1 (0≤θ≤90°) 1 k 2 k1
圆锥曲线
定 义
PF 1 (2) PF 2 e(e 1) PP PP2 1
2 2 2 x2 y2 1 ( a +b = c ) a2 b2
(1) (2) PF e(e 1)
PP
解 析 式
(1)x2+y2=R2 (2) x r cos θ y r sin θ ①判断图像 ②方程移动 标准式:(x-a)2+(y-b)2=r2 一般式:x2+y2+Dx+Ey+F=0 设直线的斜率为 k: (1)相交弦长公式:d= 1 k 2 |x1-x2| (2)切线方程: (x0-a)(x-a)+(y0-b)(y-b)=r2 (3)两圆公共弦方程: (D1-D2)x+(E1-E2)y+(F1-F2)=0
设直线的斜率为 k: (1)相交弦长公式:同左 (2)焦点半径:x0+ P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点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点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点几何是数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于描述和分析物体形状、大小、空间变化和构成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高中的几何知识点:一、几何变换几何变换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将一个物体变换为另一个物体的数学过程。

几何变换可以分为平移、旋转、缩放和镜像。

1、平移:平移又称平移变换,指的是把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变换,其主要特征是保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2、旋转:旋转又称旋转变换,指把物体沿某一轴线(中心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的变换。

3、缩放:缩放又称缩放变换,指的是以某一点为原点,把物体沿着某一方向大小缩放的变换。

4、镜像:镜像又称对称变换,指以某一条对称轴为轴心,把物体以这条轴对称的变换。

二、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指在平面上的图形,也就是说,这些图形的点的集合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平面图形可以分为点、直线、圆和多边形。

1、点:点是位于平面上的某一个位置,每一个点都有它特定的坐标,这些坐标可以用来定义它的位置。

2、直线:直线是指在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连线,即连贯的点之间的线段。

3、圆:圆是指平面上一线段的终点经过一定半径长度所围成的圆形图形。

4、多边形:多边形是指由一条或多条直线构成的几何图形,它是由若干点构成的封闭空间图形,多边形最少为三角形,最多为正多边形。

三、立体图形立体图形也叫“立体几何”,它是在三维空间中描述和分析物体体积、大小和空间变化的科学。

立体图形可以分为正多面体、圆柱体、圆锥体和几何体。

1、正多面体:正多面体是一种五边以上的多面体,它由一个正方形和多个三角形相组合而成。

2、圆柱体:圆柱体是由一个圆的底面和高的空心柱子组成的几何体,它可以分为侧面圆柱体和上下面圆柱体。

3、圆锥体:圆锥体是由圆的底面和另一端的圆弧组成的几何体,它的形状像杯子一样,也叫“尖圆锥”或“圆台”。

4、几何体:几何体指形状有一定规则的三维物体,它有一个或多个空间坐标,分别可以表示它在空间中的特征。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1.直线方程直线和圆的方程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在直线方程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1 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倾斜角是指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

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度或180度。

需要注意的是,当直线垂直于x轴时,其斜率不存在。

1.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直线方程可以表示为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和斜截式。

其中,当直线经过两点时,即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和b(a≠0,b≠0)时,直线方程为y = (-a/b)x + 1.1.3 直线系直线系是指斜截式方程y = kx + b中的k和b均为确定的数值时,所表示的一组直线。

当b为定值,k变化时,它们表示过定点(0,b)的直线束;当k为定值,b变化时,它们表示一组平行直线。

2.平行和垂直的直线在解析几何中,平行和垂直的直线是常见的情况。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2.1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它们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且在它们的斜率都存在的前提下,斜率相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抽掉或忽视其中任一个“前提”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

2.2 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时,需要确保它们的斜率都存在。

以上是解析几何中直线方程和平行、垂直直线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研究和理解解析几何的其他内容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主要介绍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其中包括直线的平行和垂直方程,过定点的直线方程以及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关于点和直线对称的性质,以及圆的标准方程和特例。

下面对每个部分进行小幅度的改写和格式修正。

一、直线方程1.直线的平行和垂直方程直线的平行和垂直方程是很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直线的性质和特点。

其中,与直线 Ax+By+C=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x+By+m=0(m为实数,且C≠m);与直线Ax+By+C=0 垂直的直线方程是Bx-Ay+m=0(m为实数)。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定义:直线与x轴正向所成的角称为直线的倾斜角,其正切值即为直线的斜率。

范围:倾斜角的范围为0°到180°。

特殊情况:当直线垂直于x轴时,斜率不存在。

直线方程:点斜式:已知直线上一点P(x0,y0)及直线的斜率k,则直线方程为y-y0=k(x-x0)。

注意,当斜率不存在时,此形式不适用。

斜截式:已知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b和斜率k,则直线方程为y=kx+b。

圆:圆的标准方程:描述圆的基本形式。

圆心与半径:定义圆的中心和大小。

切线、弧长、扇形、弓形:描述圆上或圆周围的特定部分。

二次曲线:椭圆:定义、标准方程、焦点、准线等性质。

双曲线:定义、标准方程、焦点、准线等性质。

抛物线:定义、标准方程、焦点、准线等性质。

向量:向量的运算:包括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向量积等。

向量的性质:如向量的模、方向余弦等。

向量的几何应用:平面向量:涉及平面上点的坐标表示、点和点之间的距离、线段的中点、向量共线与垂直、三角形的重心、内心、外心、垂心等概念。

空间向量:涉及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点和点之间的距离、平面的方程、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球与球的位置关系等概念。

空间中的直线与平面:直线的参数方程和对称方程:描述直线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平面的一般式和截距式方程:描述平面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以上仅为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部分的主要知识点概述,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学校教学计划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教材和课堂讲解来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点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点

解析几何知识点一、基本内容(一)直线的方程1、直线的方程确定直线方程需要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条件,而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直线必须经过一已知点.确定直线方程的形式很多,但必须注意各种形式的直线方程的适用范围.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夹角,当两直线的斜率k1,k2都存在且k1·k2≠外注意到角公式与夹角公式的区别.(2)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时,若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可用斜率的关系来判断.但若直线斜率不存在,则必须用一般式的平行垂直条件来判断.(二)圆的方程(1)圆的方程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并能熟练地相互转化,一般地说,具有三个条件(独立的)才能确定一个圆方程.在求圆方程时,若条件与圆心有关,则一般用标准型较易,若已知圆上三点,则用一般式方便,注意运用圆的几何性质,去简化运算,有时利用圆系方程也可使解题过程简化.2、 圆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b )2=r 2;一般方程x 2+y 2+Dx+Ey +F =0,圆心坐标(,)22D E --,半径。

3、 在圆(x -a )2+(y -b )2=r 2,若满足a 2+b 2 = r 2条件时,能使圆过原点;满足a=0,r >0条件时,能使圆心在y 轴上;满足b r =时,能使圆与x r =条件时,能使圆与x -y =0相切;满足|a |=|b |=r 条件时,圆与两坐标轴相切.4、 若圆以A (x 1,y 1)B (x 2,y 2)为直径,则利用圆周上任一点P (x ,y ),1PA PB k k =-求出圆方程(x-x 1)(x -x 2)+(y -y 1)(y -y 2)=0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①在解决的问题时,一定要联系圆的几何性质,利用有关图形的几何特征,尽可能简化运算,讨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一般不用△>0,△=0,△<0,而用圆心到直线距离d <r ,d=r ,d >r ,分别确定相关交相切,相离的位置关系.涉及到圆的切线时,要考虑过切点与切线垂直的半径,计算交弦长时,要用半径、弦心距、半弦构成直角三角形,当然,不失一般性弦长式(三)曲线与方程(1)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用(x ,y )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 的坐标;建标(2)写出适合条件P 的点M 的集合P ={M |P (M )}; 设点(3)用坐标表示条件P (M ),列出方程f (x ,y )=0 列式(4)化方程f (x ,y )=0为最简方程 化简(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这条曲线上的点.除个别情况外,化简过程都是同解变形过程,步骤(5)可以不写,也可以省略步骤(2),直接列出曲线方程.(2)求曲线方程主要有四种方法:(1)条件直译法:如果点运动的规律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达,我们可以把这些关系直译成含“x ,y ”(或ρ,θ)的等式,我们称此为“直译法”.(2)代入法(或利用相关点法):有时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不易求出,但它随另一动点的运动而运动,称之为相关点.如果相关点满足的条件简明、明确,就可以用动点坐标把相关的点的坐标表示出来,再用条件直译法把相关点的轨迹表示出来,就得到原动点的轨迹.(3)几何法:利用平面几何或解析几何的知识分析图形性质,发现动点运动规律.(4)参数法:有时很难直接找出动点的横纵坐标之间关系.如果借助中间参量(参数),使x,y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这便可得动点的轨迹方程.(四)圆锥曲线(1)椭圆(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这里应特别注意常数大于|F1F2|因为,当平面内的动点与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F1F2|时,其动点轨迹就是线段F1F2;当平面内的动点与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小于|F1F2|时,其轨迹不存在.(2)椭圆的标准方程之所以称它为标准方程,是因为它的形式最简单,这与利用对称性建立直角坐标系有关.同时,还应注意理解下列几点,1)标准方程中的两个参数a和b,确定了椭圆的形状和大小,是椭圆的定形条件.2)焦点F1,F2的位置,是椭圆的定位条件,它决定椭圆标准方程的类型.也就是说,知道了焦点位置,其标准方程只有一种形式,不知道焦点位置,其标准方程具有两种类型.3)任何一个椭圆,只需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其方程均可以写成标准形式,当且仅当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其焦点在坐标轴上时,椭圆的方程才具有标准形式.1)范围:焦点在x轴时,椭圆位于直线x=±a和y=±b所围成的矩形里.2)对称性:椭圆关于x轴,y轴和原点都是对称的,这时坐标轴为椭圆的对称轴,原点是椭圆的对称中心.椭圆的对称中心叫做椭圆中心.3)顶点:椭圆与对称轴的交点为椭圆的顶点A1(-a,0)A2(a,0)B1(0,b)B2(0,-b)线段A1A2,B1B2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短轴,长分别为2a,2b.<1.e越接近于1,则椭圆越扁,反之,e越接近于0,椭圆越接近于圆.5)焦半径:椭圆上任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为焦半径.如图所示,当焦点在x轴上时,任一点到左焦点的焦半径为r1=a+ex0.6)|A1F1|=a-c|A1F1|=a+c10)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内的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e(e<1=的点的轨迹.。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非常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非常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第一局部:直线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α(1)定义: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x轴正向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2)X围:01802.斜率:直线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ktan〔1〕.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

〔2〕.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但并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直线垂直于x轴时,其斜率不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直线的有关问题时,应考虑到斜率的存在与不存在这两种情况,否那么会产生漏解。

〔3〕设经过A(,)和B(x2,y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x1y1那么当x1x2时,yy12ktan;当xx12x1x时,2o90;斜率不存在;二、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直线上一点P〔x0,y0〕及直线的斜率k〔倾斜角α〕求直线的方程用点斜式:y-y0=k(x-x0)注意: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xx0;2.斜截式:假设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轴焦点的纵坐标〕为b,斜率为k,那么直线方程:ykxb;特别地,斜率存在且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ykx注意:正确理解“截距〞这一概念,它具有方向性,有正负之分,与“距离〞有区别。

3.两点式:假设直线经过(x1,y1)和(x2,y2)两点,且〔x1x2,y1y2那么直线的方程:y y2 y1y1xx2x1x1;注意:①不能表示与x轴和y轴垂直的直线;②当两点式方程写成如下形式(x2x)(yy)(yy)(xx)0时,方程可以适应在11211于任何一条直线。

4截距式:假设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b〔a0,b0〕那么直线方程:x a yb1 ;注意:1〕.截距式方程表不能表示经过原点的直线,也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2〕.横截距与纵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可设为x+y=a;横截距与纵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1线方程可设为x-y=a5一般式:任何一条直线方程均可写成一般式:AxByC0;〔A,B不同时为零〕;反之,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几何和代数的结合,通过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解析几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直线、圆、曲线等图形的性质和相关定理。

下面将对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直线的方程。

1.点斜式方程。

点斜式方程是解析几何中直线的一种常见方程形式,它的形式为y-y₁=k(x-x₁),其中(x₁,y₁)为直线上的一点,k为直线的斜率。

利用点斜式方程,可以方便地确定直线的位置和性质。

2.一般式方程。

一般式方程是直线的另一种常见方程形式,它的形式为Ax+By+C=0,其中A、B、C为常数且A和B不同时为0。

一般式方程可以直接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方便进行直线的分析和运算。

二、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是(x-a)²+(y-b)²=r²,其中(a,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通过标准方程,可以直接得到圆的圆心和半径,方便进行圆的性质和位置分析。

2.一般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是x²+y²+Dx+Ey+F=0,其中D、E、F为常数。

一般方程可以通过配方和化简得到圆的标准方程,也可以直接得到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长度。

三、曲线的方程。

1.抛物线的方程。

抛物线的一般方程为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且a≠0。

抛物线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曲线,通过抛物线的方程可以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等重要性质。

2.椭圆的方程。

椭圆的一般方程为(x-h)²/a²+(y-k)²/b²=1,其中(h,k)为椭圆的中心坐标,a、b分别为椭圆在x轴和y轴上的半轴长度。

椭圆是解析几何中的另一种重要曲线,通过椭圆的方程可以确定椭圆的中心、长短轴长度等重要性质。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包括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和曲线的方程。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解析几何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点、直线和平面•点:在平面上,点是最基本的几何对象,可以用坐标表示。

在空间中,点可以用三维坐标表示。

•直线:由无数个点连成的无限延伸的轨迹,可以由两个不重合的点唯一确定。

•平面:由无数点在同一平面上组成。

2. 基本图形•线段:连接两点的线段,有起点和终点,可以用线段的长度表示。

•射线: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有起始点但没有终结点。

•角:由两条半直线和公共端点组成,以顶点为中心点,夹在两条半直线之间。

二、坐标系与向量1. 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是一个由两条垂直的坐标轴组成的平面,用于表示点的位置。

•极坐标系:以一个点为极点,在此点设一根射线作为极轴,并规定每一个点到该射线的距离和与该射线正方向所成角度来表示该点的坐标。

2. 向量•向量的定义: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表示一段膨胀或者收缩的箭头。

•向量的运算:向量可以做加法和乘法运算,具备平移、缩放和旋转的特性。

•向量的表示:向量可以用有序数组、列矩阵或坐标表示。

三、直线与圆1.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方程:通过已知点和斜率来表示直线的方程。

•斜截式方程:通过截距和斜率来表示直线的方程。

•两点式方程:通过两个已知点来表示直线的方程。

•一般式方程:直线的一般方程为Ax + By + C = 0。

2. 圆的方程•标准方程:圆的标准方程为(x−a)2+(y−b)2=r2,其中(a,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长度。

•一般方程:圆的一般方程为x2+y2+Dx+Ey+F=0。

四、曲线与曲面1. 二次曲线•椭圆:由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组成。

•抛物线:由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组成。

•双曲线:有两个定点F1和F2称为焦点,对于任意一点P的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差是常数。

2. 二次曲面•椭球面:由空间中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组成。

•抛物面:由空间中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组成。

最新高二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

最新高二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

最新高二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1.直线的方程与性质:-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点斜式方程、两点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的相互转化;-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

2.圆的方程与性质:-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心和半径的计算;-相交圆的位置关系;-弦长和弧长的计算。

3.圆的切线与法线:-切线和法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计算;-切线和法线方程的推导和计算。

4.二次曲线的方程与性质:-椭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椭圆的中心、焦点、准线、长轴和短轴的计算;-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抛物线的焦点、准线、顶点和焦半径的计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双曲线的中心、焦点、准线、焦半径和渐近线的计算。

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和相交的判定方法;-相交点的个数和位置的计算。

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和相交的判定方法;-相交弦的位置和切点的计算。

7.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和内心:-重心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外心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垂心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内心的定义、性质和计算。

8.三角形的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和计算;-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计算。

9.三角形的中位线、高线、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和计算;-三角形高线的性质和计算;-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和计算;-三角形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计算。

10.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与计算:-二面角、二面立体角的计算;-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的方程和性质;-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1.球面的方程与性质:-球面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球心和半径的计算;-球面的切线和切点的计算。

12.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椭圆锥的方程和性质;-抛物线锥的方程和性质;-双曲线锥的方程和性质;-非退化圆锥曲线的判定条件。

13.空间向量的内积和外积:-空间向量的定义、表示和性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定义和性质;-向量的投影和模长计算;-向量的夹角和垂直判定。

高_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大总结.

高_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大总结.

高_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大总结.一、实数系统:1、有理数体系:有理数是可以用有限个整数的乘积和商来表示的运算对象,它们形成有理数体系。

常用的有理数有整数、分数和真分数。

2、无理数体系:无理数是不具备有限个整数的乘积和商来表示的运算对象,它们形成无理数体系。

常用的无理数有平方根数和立方根数。

二、几何:1、点,直线,圆和椭圆:点是几何的基本元素,是距离的集合,没有大小和形状;由两点确定的直线是几何中的基本要素,没有长度和粗细;圆是一种特殊的曲线,它的半径不变,圆的形状是无限的;椭圆是一种曲线,它的一个轴长不变,另一个轴可以改变长度,所以有无限多种椭圆。

2、平行,垂直和相交: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偏离而永不相交的两条或多条直线;垂直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在顶点处刚好相交;相交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它们在某一点有交点。

3、向量:向量是用来表示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点的距离,它有两个特征:方向和大小。

三、解析几何:1、给定两个点:如果已经给定了两个点,则可以从这两个点构造一条连续的直线,从而求出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2、给定一点和直线:如果已经给定了一点和一条直线,则可以求出该点到直线的距离。

3、给定两条直线:如果已经给定了两条直线,则可以求出它们之间有无交点,以及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

4、给定一点和它所在的圆心:如果已经给定了一点和它所在的圆心,则可以求出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5、给定两个圆:如果已经给定了两个圆,则可以求出它们之间有无交点,以及两个圆之间的距离。

四、三维几何:1、球形:球是一个由三维几何中的最精简的图形,它是一种空间图形,由中心点和半径确定。

它可以用来描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

2、胶囊:胶囊是一种特殊的三维几何,它由一组圆环构成,每个圆环都是完整的并且平行。

3、多边体:多边体是由于把一个或多个多边形拼接而成的空间图形,它可以用来描述运动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4、棱锥:棱锥是一种线框体,它由一系列类似多边形的棱面组成,每个棱面都是平的或者曲的。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大总结第一部分:直线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α(1)定义:直线l 向上的方向与x 轴正向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2)范围:︒<≤︒1800α2.斜率:直线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αtan =k(1).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

(2).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但并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直线垂直于x 轴时,其斜率不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直线的有关问题时,应考虑到斜率的存在与不存在这两种情况,否则会产生漏解。

(3)设经过),(11y x A 和),(22y x B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 , 则当21x x ≠时,2121tan x x y y k --==α;当21x x =时,o90=α;斜率不存在;二、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已知直线上一点P (x 0,y 0)与直线的斜率k (倾斜角α)求直线的方程用点斜式:y-y 0=k(x-x 0)注意: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0x x =;2.斜截式:若已知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 轴焦点的纵坐标)为b ,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b kx y +=;特别地,斜率存在且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kx y =注意:正确理解“截距”这一概念,它具有方向性,有正负之分,与“距离”有区别。

3.两点式:若已知直线经过),(11y x 和),(22y x 两点,且(2121,y y x x ≠≠则直线的方程:121121x x x x y y y y --=--;注意:①不能表示与x 轴和y 轴垂直的直线;②当两点式方程写成如下形式0))(())((112112=-----x x y y y y x x 时,方程可以适应在于任何一条直线。

4截距式:若已知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 ,b (0,0≠≠b a )则直线方程:1=+byax; 注意:1).截距式方程表不能表示经过原点的直线,也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非常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非常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非常全)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第一部分:直线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α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x轴正向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α,其范围为0≤α<180度。

2.斜率直线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表示为k=tanα。

1)倾斜角为90度的直线没有斜率。

2)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但并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当直线垂直于x轴时,其斜率不存在,因此在研究直线的有关问题时,应考虑到斜率的存在与不存在这两种情况,否则会产生漏解。

3)设经过A(x1,y1)和B(x2,y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则当x1≠x2时,k=(y1-y2)/(x1-x2);当x1=x2时,斜率不存在。

二、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已知直线上一点P(x,y)及直线的斜率k(倾斜角α),求直线的方程,可以用点斜式表示为y-y1=k(x-x1)。

需要注意的是,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x=x1.2.斜截式若已知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轴焦点的纵坐标)为b,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kx+b。

特别地,斜率存在且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y=kx。

需要正确理解“截距”这一概念,它具有方向性,有正负之分,与“距离”有区别。

3.两点式若已知直线经过(x1,y1)和(x2,y2)两点,且(x1≠x2,y1≠y2),则直线的方程为(y-y1)/(x-x1)=(y2-y1)/(x2-x1)。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表示与x轴和y轴垂直的直线。

4.截距式若已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b(a≠0,b≠0),则直线方程为xy/a + y/b = 1.需要注意的是,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经过原点的直线,也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5.一般式任何一条直线方程均可写成一般式:Ax+By+C=0(A、B不同时为零)。

反之,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首先,我们需要指出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可以化为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但一般式不一定能化为特殊形式,这取决于系数A、B、C是否为零。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归纳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归纳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归纳高中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平面和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位置关系。

以下是对高中解析几何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平面解析几何1. 点:平面上的点用坐标系表示,有序数对(x, y)表示。

2. 直线:直线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常数,A和B不同时为0。

3. 圆:圆的标准方程为(x - h)²+ (y - k)²= r²,其中(h, k)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4. 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椭圆: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²/a²+ y²/b²= 1,其中a为半长轴,b为半短轴。

-双曲线: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²/a²- y²/b²= 1,其中a为实轴半长,b为虚轴半长。

-抛物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²= 4ax或x²= 4ay,其中a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二、空间解析几何1. 点:空间中的点用坐标系表示,有序数对(x, y, z)表示。

2. 直线:空间直线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D为常数,A、B、C不同时为0。

3. 平面:平面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D为常数,A、B、C 不同时为0。

4. 空间几何体:包括立方体、球、锥体、柱体等。

三、解析几何的基本公式和性质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 |Ax1 + By1 + C| / √(A²+ B²),其中(x1, y1)为点的坐标。

2. 点到直线的距离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点到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3. 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公式:解直线方程组,得到交点的坐标。

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相交、相切或相离。

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相交、相切或相离。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它将代数与几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的主要知识点。

一、直线的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0, π),它是直线与 x 轴正方向所成的夹角。

2、直线的斜率斜率可以通过倾斜角的正切值来计算,即k =tanα(α 为倾斜角)。

当直线垂直于 x 轴时,斜率不存在。

3、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如果已知直线上一点(x₁, y₁) 以及直线的斜率 k,那么直线方程可以表示为 y y₁= k(x x₁) 。

4、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直线上两点(x₁, y₁),(x₂, y₂)(x₁ ≠ x₂),则直线方程为(y y₁)/(y₂ y₁) =(x x₁)/(x₂ x₁) 。

5、直线的一般式方程Ax + By + C = 0(A、B 不同时为 0)。

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两条直线斜率相等时平行,但要注意当两条直线都垂直于 x 轴时,虽然斜率不存在,但也平行。

2、垂直两条直线斜率之积为-1 时垂直,当一条直线斜率为 0,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也垂直。

3、交点联立两条直线的方程,可以求解它们的交点坐标。

三、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x a)²+(y b)²= r²,其中(a, b) 为圆心坐标,r 为半径。

2、圆的一般方程x²+ y²+ Dx + Ey + F = 0(D²+ E² 4F > 0),通过配方可以化为标准方程。

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相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大于半径。

2、相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3、相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 与半径 r 的大小。

五、椭圆1、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 F₁、F₂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₁F₂|)的点的轨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线与方程(2)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直线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的概念:(1)倾斜角:当直线 与x 轴相交时,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 叫做直线 的倾斜角。

(2)倾斜角的范围:当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 为0°因此0°≤ <180°。

2、直线的斜率(1)斜率公式:K=tan ( ≠90°)(2)斜率坐标公式:K=1212x x y y -- (x1≠x 2)(3)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一条直线必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但不一定有斜率。

当 =0°时,k=0;当0°< <90°时,k >0,且 越大,k 越大;当 =90°时,k 不存在;当90°< <180°时,k <0,且 越大,k 越大。

二、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直线平行的判定:(1)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都是90°,即斜率不存在,则这两直线平行; (2)两条不重合的直线,若都有斜率,则k1=k2 1 ∥22、两直线垂直的判定:已知直线l 经过点00(,)P x y ,且斜率为k ,则方程00()y y k x x -=-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l 与y 轴交点(0,)b 的纵坐标b 叫做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直线y kx b =+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上两点112222(,),(,)P x x P x y 且1212(,)x x y y ≠≠,则通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为1112122121(,)y y x x x x y y y y x x --=≠≠--,由于这个直线方程由两点确定,所以我们把它叫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0)A a ,与y 轴的交点为(0,)B b ,其中0,0a b ≠≠,则直线l 的方程1=+b ya x 叫做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注意:直线与x 轴交点(a ,0)的横坐标a 叫做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 轴交点(0,b )的纵坐标b 叫做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0Ax By C ++=(A ,B 不同时为0)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已知平面上两点111222(,),(,)P x y P x y,则12PP 特殊地:(,)P x y与原点的距离为OP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1l 10Ax By C ++=,2:l 20Ax By C ++=,则1l 与2l的距离为d =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

即tan k α=。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 90,0∈α时,0≥k ; 当() 180,90∈α时,0<k ; 当 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注意下面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 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④截矩式:1x y a b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a b 。

⑤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 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000=++C y B x A (0,B A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00=++C y B x A (C 为常数)(ⅰ)斜率为k 的直线系:()00x x k y y -=-,直线过定点()00,y x ;(ⅱ)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2l 不在直线系中。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当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时,212121,//b b k k l l ≠=⇔;12121-=⇔⊥k k l l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7)两条直线的交点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相交交点坐标即方程组⎩⎨⎧=++=++0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21//l l ⇔ ; 方程组有无数解⇔1l 与2l 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1122(,),A x y B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则||AB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00,y x P 到直线0:1=++C By Ax l 的距离2200B A CBy Ax d +++=(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

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圆心()b a ,,半径为r ;(2)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当0422>-+F E D 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 ⎝⎛--2,2E D ,半径为FE D r 42122-+=当0422=-+F E D时,表示一个点; 当0422<-+F E D 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基本上由下列两种方法判断:(1)设直线0:=++C By Ax l ,圆()()222:r b y a x C =-+-,圆心()b a C ,到l 的距离为22B A C Bb Aa d +++=,则有相离与C l r d ⇔>;相切与C l r d ⇔=;相交与C l r d ⇔<(2)设直线0:=++C By Ax l ,圆()()222:r b y a x C =-+-,先将方程联立消元,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之后,令其中的判别式为∆,则有相离与C l ⇔<∆0;相切与C l ⇔=∆0;相交与C l ⇔>∆0注:如果圆心的位置在原点,可使用公式200r yy xx =+去解直线与圆相切的问题,其中()00,y x 表示切点坐标,r 表示半径。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①圆x2+y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200r yy xx =+ (课本命题).②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 r2 (课本命题的推广).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 )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221211:r b y a x C =-+-,()()222222:R b y a x C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 )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r R d +>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当r R d+=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当r R d r R +<<-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r R d -=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rR d -<时,两圆内含; 当0=d时,为同心圆。

椭圆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其中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定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即当动点设为M 时,椭圆即为点集P ={}12|2M MF MF a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①范围:由椭圆的标准方程可得,222210y x b a =-≥,进一步得:a x a -≤≤,同理可得:b y b -≤≤,即椭圆位于直线x a =±和y b =±所围成的矩形框图里;②对称性:由以x -代x ,以y -代y 和x -代x ,且以y -代y 这三个方面来研究椭圆的标准方程发生变化没有,从而得到椭圆是以x 轴和y 轴为对称轴,原点为对称中心;③顶点:先给出圆锥曲线的顶点的统一定义,即圆锥曲线的对称轴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叫做圆锥曲线的顶点.因此椭圆有四个顶点,由于椭圆的对称轴有长短之分,较长的对称轴叫做长轴,较短的叫做短轴;④离心率: 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a ce =叫做椭圆的离心率(10<<e ),⎩⎨⎧→→→椭圆图形越扁时当01a ,,b ,c e ;⎩⎨⎧→→→椭圆越接近于圆时当a,b ,c e 00椭圆的第二定义当点M 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10(<<=e a ce 时,这个点的轨迹是椭圆.定点是椭圆的焦点,定直线叫做椭圆的准线,常数e 是椭圆的离心率.对于椭圆12222=+b y a x ,相应于焦点)0,(c F 的准线方程是c a x 2=.根据对称性,相应于焦点)0,(c F -'的准线方程是c a x 2-=.对于椭圆12222=+b x a y 的准线方程是c a y 2±=. 可见椭圆的离心率就是椭圆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相应准线距离的比,这就是离心率的几何意义.由椭圆的第二定义ed MF =∴||可得:右焦半径公式为ex a c a x e ed MF -=-==||||2右;左焦半径公式为exa c a x e ed MF +=--==|)(|||2左椭圆的其他几何性质1.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2.以焦点半径PF 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3.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上,则过0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4.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外 ,则过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5.AB 是椭圆22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且过原点的弦,M 为AB 的中点,则22OM AB b k k a⋅=-.6.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内,则被Po 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 +=+.7.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内,则过Po 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22002222x x y yx y a b a b +=+.8.若PQ 是椭圆22221x y a b +=(a >b >0)上对中心张直角的弦,则122222121111(||,||)r OP r OQ r r a b +=+==.9.过椭圆22221x y a b+= (a >0, b >0)上任一点00(,)A x y 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椭圆于B,C 两点,则直线BC 有定向且2020BC b x k a y =(常数).10.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12F PF γ∠=,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an 2F PF S b γ∆=,2tan )2b P c γ . 11.若P 为椭圆22221x y a b+=(a >b >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 1, F 2是焦点, 12PF F α∠=, 21PF F β∠=,则tan t 22a c co a c αβ-=+. 12.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13.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14.设A,B 为椭圆2222(0,1)x y k k k a b +=>≠上两点,其直线AB 与椭圆22221x y a b +=相交于,P Q ,则AP BQ =.15.设椭圆22221x y a b+=(a >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P (异于长轴端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在△PF 1F 2中,记12F PF α∠=, 12PF F β∠=,12F F P γ∠=,则有sin sin sin ce aαβγ==+. 16.经过椭圆222222b x a y a b +=(a >b >0)的长轴的两端点A 1和A 2的切线,与椭圆上任一点的切线相交于P 1和P 2,则212||||PA PA b ⋅=.17.设椭圆22221x y a b+=(a >b >0),M(m,o) 或(o, m)为其对称轴上除中心,顶点外的任一点,过M 引一条直2a 2b18.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椭圆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19.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A 1、A 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 1P 和A 2Q 交于点M ,A 2P 和A 1Q 交于点N ,则MF ⊥NF.20.设A 、B 、C 、D 为椭圆22221x y a b+=上四点,AB 、CD 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直线AB 与CD 相交于P,且P 不在椭圆上,则22222222||||cos sin ||||cos sin PA PB b a PC PD b a ββαα⋅+=⋅+.21.过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右焦点F 作直线交该椭圆右支于M,N 两点,弦MN 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 ,则||||2PF eMN =. 22.设A (x 1 ,y 1)是椭圆22221x y a b +=(a >b >0)上任一点,过A 作一条斜率为2121b x a y -的直线L ,又设d 是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 12,r r 分别是Aab =.23.已知椭圆22221x y a b +=( a >b >0)和2222x y a bλ+=(01λ<< ),一直线顺次与它们相交于A 、B 、C 、D 四点,则│AB │=|CD │.24.设A 、B 是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长轴两端点,P 是椭圆上的一点,PAB α∠=,PBA β∠=,BPA γ∠=,c 、e 分别是椭圆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1)22222|cos |||s ab PA a c co αγ=-.(2) 2tan tan 1e αβ=-.(3) 22222cot PABa b S b a γ∆=-. 25.椭圆的一条直径(过中心的弦)的长,为通过一个焦点且与此直径平行的弦长和长轴之长的比例中项.26.已知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右准线l 与x 轴相交于点E ,过椭圆右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右准线l 上,且BC x ⊥轴,则直线AC 经过线段EF 的中点.27.椭圆焦三角形中,以焦半径为直径的圆必与以椭圆长轴为直径的圆相内切. 28.椭圆焦三角形的旁切圆必切长轴于非焦顶点同侧的长轴端点. 29.椭圆两焦点到椭圆焦三角形旁切圆的切线长为定值a+c 与a-c. 30.椭圆焦三角形的非焦顶点到其内切圆的切线长为定值a-c.31.椭圆焦三角形中,过任一焦点向非焦顶点的外角平分线引垂线,则椭圆中心与垂足连线必与另一焦半径所在直线平行.32.椭圆焦三角形中,过任一焦点向非焦顶点的外角平分线引垂线,则椭圆中心与垂足的距离为椭圆长半轴的长.33.椭圆焦三角形中,过任一焦点向非焦顶点的外角平分线引垂线,垂足就是垂足同侧焦半径为直径的圆和椭圆长轴为直径的圆的切点.34.椭圆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外角平分线与焦半径、长轴所在直线的夹角的余弦的比为定值e. 35.椭圆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切线即为该顶角的外角平分线.36.椭圆焦三角形中,过非焦顶点的切线与椭圆长轴两端点处的切线相交,则以两交点为直径的圆必过两焦点.双曲线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hyperbola ).其中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定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即当动点设为M 时,双曲线即为点集P={}122MMF MF a-=.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①范围: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得,222210y x b a =-≥,进一步得:x a ≤-,或x a ≥.这说明双曲线在不等式x a ≤-,或x a ≥所表示的区域;②对称性:由以x -代x ,以y -代y 和x -代x ,且以y -代y 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发生变化没有,从而得到双曲线是以x 轴和y 轴为对称轴,原点为对称中心;③顶点:圆锥曲线的顶点的统一定义,即圆锥曲线的对称轴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叫做圆锥曲线的顶点.因此双曲线有两个顶点,由于双曲线的对称轴有实虚之分,焦点所在的对称轴叫做实轴,焦点不在的对称轴叫做虚轴;④渐近线:直线by x a =±叫做双曲线22221x y a b -=的渐近线;⑤离心率: 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a ce =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1e >).双曲线第二定义:当动点M(x,y) 到一定点F(c,0)的距离和它到一定直线2:a l x c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1ce a =>时,这个动点M(x,y)的轨迹是双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