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八记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一、《永州八记》及地位《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文中所记之山、水、草、木、鱼、石,无不精彩,无不引人入胜,无不浸透着作者的感情。
如《小石潭记》中写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文笔清新秀丽,描绘细致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如临其境,乐不自禁。
从创作上来说,《永州八记》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又有很大发展,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
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二、原文、译文及评注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唐朝诗人柳宗元所写的《永州八记》非常的出名,是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是值得赏析的山水游记散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
恒惴栗lì。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
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我们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原文和译文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原文和译文(2009-03-18 21:23:13)转载《永州八记》原文及译文【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
恒惴栗lì。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shān 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
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我们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
永州八记是哪八记

永州八记是哪八记永州八记,是湖南省永州市著名的传统名吃。
永州素有“吃在永州”之称,永州八记则是永州美食的代表之一。
那么,具体指的是哪八记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永州八记的具体内容。
1. 炖羊肉记炖羊肉记是永州八记中最为著名的一道菜品。
选用上等的羊肉作为主料,搭配葱姜蒜等调料,经过炖煮而成。
整道菜品的特点是肉质鲜嫩,汤汁醇厚,香气四溢。
炖羊肉记是永州人民饭桌上经常能够看到的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2. 豆饼记豆饼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道小吃。
选用上等的豆腐和绿豆芽为主料,经过炸制而成。
豆饼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可口,口感丰富。
配上香甜的调料,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永州的街头巷尾都可以找到摊贩做豆饼,成为了永州人爱吃的小吃之一。
3. 红糖馒头记红糖馒头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道甜点。
选用红糖和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揉搓、发酵、蒸煮而成。
红糖馒头色泽红亮,香甜可口,口感柔软。
永州人民常常将红糖馒头作为早餐或下午茶的主食,它也是永州人传统年俗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
4. 荷叶豆卜记荷叶豆卜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道特色菜品。
选用上等的豆卜和荷叶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而成。
荷叶豆卜外皮嫩滑,内里鲜香,口感独特。
它是永州人民在夏季最喜欢的一道凉菜,不仅具有清新爽口的口感,而且还有去暑解热的功效。
5. 黄焖鸭记黄焖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道名菜。
选用上等的鸭肉,配以黄连、姜蒜等调料,经过焖煮而成。
黄焖鸭色泽金黄,鸭肉鲜嫩入味,汤汁醇厚。
它是永州人最喜欢的一道家常菜品,既适合日常饮食,也适合宴客招待。
6. 五柳包菜记五柳包菜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道传统菜品。
选用上等的包心菜和五柳为主料,经过炒制而成。
五柳包菜鲜嫩可口,入口爽脆,香气四溢。
它是永州人民餐桌上经常出现的一道下饭菜,可以作为平日饮食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宴会上的一道主菜。
7. 山竹蒸排骨记山竹蒸排骨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道特色菜品。
选用上等的排骨与山竹为主料,经过蒸煮而成。
山竹蒸排骨肉质鲜嫩多汁,口味鲜美。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不分版本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不分版本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一、《永州八记》及地位《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文中所记之山、水、草、木、鱼、石,无不精彩,无不引人入胜,无不浸透着作者的感情。
如《小石潭记》中写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文笔清新秀丽,描绘细致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如临其境,乐不自禁。
从创作上来说,《永州八记》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又有很大开展,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
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二、原文、译文及评注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其隙也,那么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那么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那么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那么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低之势,岈然洼然,假设垤假设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公务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
每天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我们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
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
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
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鲦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__u)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翻译: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当地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桥。
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
石渠有的地方宽一尺左右,有的地方宽二尺左右,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
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水就从石头下面流出来。
跳过大石再往前行,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在它的上面,碧绿的苔藓环绕着四周。
渠水又转弯往西流,水流跌落到岩石下面,落到北边的小潭中。
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幽深,有许多鲦鱼。
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流去,看上去好像无穷无尽的样子,但最终流入袁家渴。
潭的旁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可供人在潭周围坐着休息。
风摇动竹林花草的梢头,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眼看它已经静止不动了,而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开始在远处回响。
柳宗元《永州八记》2、柳宗元《零陵三亭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柳宗元《零陵三亭记》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
夫气愤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群畜食焉,墙藩以蔽之,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
河东薛存义,以吏能闻荆楚间,潭部举之,假湘源令。
会零陵政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莅兹邑。
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
宿蠹藏奸,披露首服。
民既卒税,相与欢归道途,迎贺里闾。
门不施胥交之席,耳不闻鼓之音。
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
恒惴慄lì。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钴鉧潭记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niè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jí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shān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cóng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yú?钴鉧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钴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yǎn蹇jiǎn,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qīn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pí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永州八记完整版本

永州八记一、始得西山宴游记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内东山法华寺。
对河就是西山。
柳宗元过河游览后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
西山,指潇水西岸南自朝阳岩起,北接黄茅岭,长亘数里起伏的山丘,即现今的娘子岭一带。
二、钻畿潭记《钻铀潭记》写于游西山后几天。
钻钢潭,在永州市零陵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
古代称熨斗为钻到,钻金母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像占代熨斗,故名之。
三、钻^潭西小丘记《钻^潭西小丘记》写于游西山后八日。
西小丘,在柳子街至永州市人民医院后的公路下侧,愚溪旁。
早已成为居民住宅。
沿溪一带尚有竹丛,竹丛下有许多石头如齿状互相推挤,倒映水中,当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马之饮于溪”了。
四、小石潭记全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ω小石潭,愚溪旁,下游兴建水电站后,水位提高,虽是清莹澄沏,但旧址已被淹没,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写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
2002年,永州市为保护文化遗产,炸掉水坝,还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原貌。
五、袁家渴记出永州市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红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7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
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
与褐同音)即此地。
六、石渠记《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
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五维b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七、石涧记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迥工边杨家。
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八、小石城山记《小石城山记》写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
这是八记中的最后一篇。
小石城山在永州愚溪之北,过东风大桥到朝阳街道,沿着往北的山路而上,约一华里就到小石城山。
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小石城山”又名芝“芝山”。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赏析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赏析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鉧潭记。
钻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钻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一、始得西山宴游记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内东山法华寺。
对河就是西山。
柳宗元过河游览后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
西山,指潇水西岸南自朝阳岩起,北接黄茅岭,长亘数里起伏的山丘,即现今的娘子岭一带。
二、钴鉧潭记《钴鉧潭记》写于游西山后几天。
钴鉧潭,在永州市零陵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
古代称熨斗为钴鉧,钴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像古代熨斗,故名之。
三、钴鉧潭西小丘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写于游西山后八日。
西小丘,在柳子街至永州市人民医院后的公路下侧,愚溪旁。
早已成为居民住宅。
沿溪一带尚有竹丛,竹丛下有许多石头如齿状互相推挤,倒映水中,当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马之饮于溪”了。
四、小石潭记全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1]小石潭,愚溪旁,下游兴建水电站后,水位提高,虽是清莹澄沏,但旧址已被淹没,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写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
2002年,永州市为保护文化遗产,炸掉水坝,还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原貌。
五、袁家渴记出永州市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7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
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è与褐同音)即此地。
六、石渠记《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
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七、石涧记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
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八、小石城山记《小石城山记》写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
这是八记中的最后一篇。
小石城山在永州愚溪之北,过东风大桥到朝阳街道,沿着往北的山路而上,约一华里就到小石城山。
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小石城山"又名芝“芝山”。
《永州八记》原文及译文

《永州八记》原文及译文【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
恒惴栗lì。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
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我们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
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牳潭记》《牯牳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记”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八记”一方面准确再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的坎坷遭遇和忧愤心情编织进去,处处浮现着作者自己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使永州笼罩上了一层浓郁的凄幽的情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
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jī)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 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ou)塿(lou)为类。
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shāng)满酌,颓(tu í)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作品译文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
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
柳宗元永州八记

柳宗元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那么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那么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那么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那么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低之势,岈然洼然,假设垤假设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鉧潭记钻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那么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钻鉧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假设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假设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永州八记柳宗元

永州八记柳宗元永州八记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人,居是州。
恒惴。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莽,焚茅,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然洼然,若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潭记钻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钻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
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译文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
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
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
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
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
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
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
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
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
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
(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
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
(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
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人,居是州。
恒惴。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莽,焚茅,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然洼然,若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潭记钻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钻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
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唐代: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钴鉧潭记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鉧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州八记》
柳宗元永州八记遗址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
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西山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内东山法华寺。
对河就是西山。
柳宗元过河游览后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
西山,指潇水西岸南自朝阳岩起,北接黄茅岭,长亘数里起伏的山丘,即现今的粮子岭一带。
钴姆潭
《钴姆潭记》写于游西山后几天。
钴姆潭,在永州市芝山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
古代称熨斗为钴姆,钴姆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
钴姆潭西小丘
《钴姆潭西小丘记》写于游西山后八日。
西小丘,在柳子街至芝山区河西人民医院公路下侧,愚溪旁。
早已成为居民住宅。
沿溪一带尚有竹丛,竹丛下有许多石头如齿状互相推挤,倒映水中,当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马之饮于溪”了。
小石潭
小石潭,愚溪旁,下游兴建水电站后,水位提高,虽是清莹澄沏,但旧址已被淹没,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写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
2002年,永州市为保护文化遗产,炸掉水坝,还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原貌。
袁家渴
出永州市芝山区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0余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
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e)即此地。
石渠
《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
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石涧
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
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小石城山
《小石城山记》写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
这是九记中的最后一篇。
小石城山在芝山愚溪之北,过东风大桥到朝阳乡,沿着往北的山路而上,约一华里就到小石城山。
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又名芝山。
《永州八记》
柳宗元永州八记遗址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
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西山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内东山法华寺。
对河就是西山。
柳宗元过河游览后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
西山,指潇水西岸南自朝阳岩起,北接黄茅岭,长亘数里起伏的山丘,即现今的粮子岭一带。
钴姆潭
《钴姆潭记》写于游西山后几天。
钴姆潭,在永州市芝山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
古代称熨斗为钴姆,钴姆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
钴姆潭西小丘
《钴姆潭西小丘记》写于游西山后八日。
西小丘,在柳子街至芝山区河西人民医院公路下侧,愚溪旁。
早已成为居民住宅。
沿溪一带尚有竹丛,竹丛下有许多石头如齿状互相推挤,倒映水中,当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马之饮于溪”了。
小石潭
小石潭,愚溪旁,下游兴建水电站后,水位提高,虽是清莹澄沏,但旧址已被淹没,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写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
2002年,永州市为保护文化遗产,炸掉水坝,还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原貌。
袁家渴
出永州市芝山区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0余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
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e)即此地。
石渠
《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
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石涧
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
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小石城山
《小石城山记》写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
这是九记中的最后一篇。
小石城山在芝山愚溪之北,过东风大桥到朝阳乡,沿着往北的山路而上,约一华里就到小石城山。
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又名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