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课件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蒸气吸入发动机中。
1—支架; 2—栅格; 3、6—滤芯; 4—活性炭; 5—壳体; 7—炭罐真空;
8—清洁空气; 9—蒸气自燃油箱;
10—进气歧管真空度; 11—燃油蒸气通风阀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图1-27 (a)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b)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电路 (c)热膜式空气流量计 (d (e)膜盒式进气管压力传感器 (f 1—整流网; 2—涡源体; 3—超声波发 生器; 4—旋涡; 5—超声波接收器; 6—硅片; 7—二氧化硅膜; 8—真空室; 9—硼硅酸玻璃片; 10—传感电阻; 11—金属块
图1-20 氧传感器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图1-21 闭环控制系统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温度传感器。温度传 感器都采用半导体热敏元件。
①水温传感器(见图1-22)。 通常安装在发动机出水口处,敏 感元件由铜套封住。
图1-22 水温传感器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如 图1-17(b)所示。
空气阀只是在发动机温度 低时用来调节进气量,控制发 动机的怠速转速。
图1-17 (a)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b)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燃油供给系统
(1)作用。向气缸提供燃烧所 需要的燃油。
(2)组成。燃油供给系统通常 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 节器、喷油器和冷起动喷油器组成。 (3)工作原理框图。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5)负荷传感器(见图1-27)。 ①空气流量传感器。用来将吸入的空气量转换成电信号 送给ECU,作为决定喷油量的基本信号之一。 ②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它依据发动机负荷状况, 测出进气歧管中绝对压力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 与转速信号一起送到ECU,作为确定基本喷油量的依据。
模块二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基础-PPT课件
(六)氧传感器 1.功能与类型 氧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管上,作用是通过检 测排放气体中氧的含量来获得混合气的空燃比浓稀 信号,并将检测结果转变成电压信号输入 ECU , ECU 根据氧传感器输入的信号,不断地对喷油脉 宽进行修正,使混合气浓度保持在理想范围内,实 现空燃比的反馈控制,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获得 最佳浓度的混合气,使三元催化转化器更有效地起 净化作用,减少汽车排气污染。 目前汽车上采用的氧传感器有氧化钛 (Ti02) 式和 氧化锆(Zr02)式两种。
(五)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1.功能与类型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将节气门的开度转变为电 信号,输送给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从节 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中获得节气门开度、节 气门开启速度、怠速状态等信息,用于进行 点火时间、燃油喷射、怠速、废气再循环、 炭罐通气量等控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有线 性式和开关式两种类型。
(八)车速/车轮转速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将变速器输出轴转速转变为相应 的电信号,电子控制器根据此信号获得汽车 行驶速度参数;车轮转速传感器将车轮的转 速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电子控制器根据此 信号计算汽车行驶速度、车轮的滑移 /转率、 车轮的角减速度等参数。
(三)歧管压力传感器 1.功能与类型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简称歧管压力传感器, 应用在D型EFI汽油喷射系统中,是通过检测节气 门至进气歧管之间的进气压力来间接测量发动机的 进气量反映发动机的负荷大小,并将压力信号转变 为电信号输入发动机控制单元 ECU ,作为发动机 基本喷油量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依据。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有的安装在发动机驾驶室 内,有的车型安装在发动机 ECU 控制盒内,但安 装在进气歧管上的车型较多。
第七章(3)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5.起动后基本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发动机起动后怠速运转时,ECU根据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信号(IDL信号)、发动机转速传 感器信号(Ne信号)和空调开关信号(A/ C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起动后在除怠速以外的工况下运转时, 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单位转数的 进气量或基本喷油量)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由于现代车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改善点火性能。 为了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在部分电控点 火系统的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恒流控制电路。 恒流的基本方法是:在点火器功率晶体管的输出 回路中增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用电流在该电阻上形 成的电压降反馈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只要这种反 馈为负反馈,就可使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稳定,从而 实现恒流控制。
1、爆燃传感器 2、ECU 3、其他传感器 4、点火器和点火线圈 5、分电器 6、火花塞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3 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维修
一、点火器 二、点火线圈 三、分电器 四、爆燃传感器
五、点火控制电路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一、点火器
功能:根据ECU的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1.独立点火方式 特点是每缸一 个点火线圈,即点 火线圈的数量与气 缸数相等。
1、点火线圈 2、火花塞 3、点火器 4、ECU 5、各种传感器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2.同时点火方式
特点:点火 线圈的数等于气 缸数的一半。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3)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优点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由于取消了分电器,其性能更加优越, 除具有一般微机控制点火系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不存在分火头和分电器盖间的跳火问题,能量损失和电 磁干扰明显减少;
2)减少或不设高压线,减小电磁干扰; 3)减小机械磨损,故障率大大降低; 4)节省安装空间,结构简单。
2.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有分电器和无分电器式
二、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
(1)电源 (2)传感器 (3)电控单元 (4)点火控制器 (5)点火线圈 (6)分电器 (7)火花塞
电控点火系的组成
(2)传感器:检测发动机各种状态参数,为ECU提供点火提 前角的控制依据。
1)转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曲轴转速信号、发 动机曲轴转角信号、曲轴基准位置信号,ECU根据转速信号 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根据转角和基准位置信号确定曲轴位 置。
2)进气流量传感器 :检测进气流量,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大小,判定发动机 负荷状态;同时还能反映节气门变化快慢,判定加速、减速 工况,修正点火提前角。
4)水温传感器:检测冷却液温度,修正点火提前角。
5)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气温度,修正点火提前角。
6)爆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爆震信号,实现点火时刻闭 坏控制。
采用电子控制点火系统时, 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 前角更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 前角。
图 转速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2)发动机负荷的影响
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负 荷增大而减小。
在普通点火系统中,用真空 提前调节器调整点火提前角, 只能按简单的线性规律调节, 调节曲线与理想曲线相差较 大。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小结: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2、喷油正时 3、喷油量的控制 4、断油控制 5、异步喷射
作业:
1.启动后各工况下喷油量的修正 内容有哪些? 2.断油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主讲人:于京诺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喷油量由喷油器喷孔的横断面面积,汽油的喷射压力和喷 油持续时间来决定。 喷孔的横断面面积和喷油压力都是恒定的,汽油的喷射量 只取决于喷油持续时间。 喷油持续时间由ECU根据发动机的各种参数确定,ECU通过 输出喷油脉冲信号的长短控制喷油时间,即喷油量大小。
② 启动后的喷油控制
喷油信号持续时间=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喷油修正系数 +电压修正值
B.启动后各工况下喷油量的修正 d. 大负荷加浓 发动机在大负荷工况下运转时,要求使用浓混合气以获得 大功率。大负荷的加浓量约为正常喷油量的10%到30%。 e. 过渡工况空燃比控制 发动机在过渡工况下运行时(即汽车加速或减速行驶),为 获得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响应性,空燃比应作相应变化, 即需要适量增减喷油量。
② 启动后的喷油控制
喷油信号持续时间=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喷油修正系数 +电压修正值
B.启动后各工况下喷油量的修正 f. 怠速稳定性修正(只用于D型EFI系统)
由于压力较转速滞后,转矩也较转速滞后,造成发动机转速上升时, 转矩也上升,转速下降时,转矩也下降。 为了提高发动机怠速运转的稳定性,ECU根据PIM和Ne信号对喷油量 作修正。随真空度△P的增加或随转速△N的下降而增加喷油量。
1) D型EFI系统
D型EFI系统的工作原理
(1) 燃油压力的建 立与燃油喷射方 式 (2) 进气量的控制 与测量 (3) 喷油量与喷油 时刻的确定 (4) 不同工况下的 控制模式 启动加浓、暖 机加浓、加速加 浓、全负荷加浓、 减速调稀、强制 怠速断油、自动 怠速控制等
汽油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汽油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汽油机电控系统是指通过电子技术、传感器和控制算法来实现对汽油机运行状态和性能的监测、调节和控制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检测:汽油机电控系统会安装各种传感器来检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如氧气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发动机运行状态转化为电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单元(ECU)进行处理。
2. 数据处理:控制单元(ECU)接收到传感器传来的电信号后,会将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会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氧气传感器数据可以用来计算燃烧效率,进气温度传感器数据可以用来调节进气量等。
同时,ECU还会根据预设好的控制算法来处理这些数据,生成相应的控制策略。
3. 控制策略生成:ECU根据传感器数据和控制算法生成控制策略,包括点火时机、燃油喷射量、排气调节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ECU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的精确控制,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污染物、提升动力性能等。
4. 执行输出:ECU将生成的控制策略通过输出接口发送给执行机构,如点火线圈、喷油嘴、气门调节器等。
这些执行机构会根据ECU发送的指令来执行相应的动作,如点火线圈点火、喷油嘴喷油、气门开启和关闭等。
5. 反馈检测:电控系统还配备了反馈检测机制,用于监测执行机构的实际执行情况。
例如,点火系统可以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和火花塞传感器检测点火状态,喷油系统可以通过燃油压力传感器和喷油嘴压力传感器检测喷油量等。
ECU会实时监测这些反馈信号,如果发现与期望结果不符,会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总结起来,汽油机电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发动机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ECU)。
ECU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生成相应的控制策略,并通过输出接口发送给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根据ECU的指令实施相应的动作,完成对发动机运行状态的精确控制。
通过这一系列的控制和反馈机制,汽油机电控系统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排放污染物、提升动力性能等。
汽车构造课件 5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2)进气涡流产生装置:三菱汽车公司采用两条垂直进气道,进气道中不装 控制阀,如图5.41所示。丰田汽车公司两条进气道中,一为直线孔道,一为 螺旋孔道,直线孔道中设涡流控制阀,低负荷时关闭,空气经螺旋孔道进入 气缸,可形成强烈涡流,如图5.42所示。日产汽车公司采用两条进气道,其 中一条进气道装设涡流控制阀,如图5.43所示。
第五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主讲教师:
5.1 概述
5.1.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图5.1化油器燃油供给系统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比较
5.1.2 组成和工作原理
• 1. 基本组成 尽管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类型较多,但其组成基本相同,即由
燃油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图5.2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13-进气温度传感器 14-继电器组 15-氧传感器 16-发动机温度传感器 17-热时间开关 18-分电器 19-补充空气阀 20-怠速混合气调节螺钉 21-蓄电池 22-点火开关
2)D型汽油喷射系统 D型汽油喷射系统是最早应用在汽车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多点间歇式汽油喷射系 统,其基本特点是以进气管压力和发动机转速作为基本控制参数,用来控制喷 油器的基本喷油量。D型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如图5.13所示。
2 系统分类 (1)按喷射控制装置的型式分类
按喷射控制装置的型式不同可分为:机械控制式、机电混合控制式及电子控制式。 (2)按喷油器喷射部位的不同分类
按喷射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缸内喷射和缸外喷射两种。缸外喷射系统分为进气管和 进气道喷射。
图5.5 进气管喷射(节气门体喷射,单点喷射)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精品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3)功用:传感器是装在发动机各个部位的信 号转换装置,用来测量或检测反映发动机运行状态 的各种参量,并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能够接受的信 号后送给ECU。ECU对各种传感器输送来的信号进 行处理运算、分析和判断后,发出喷油控制命令, 控制喷油器喷出与进气量相匹配的燃油,使当时工 油器的汽油喷射系统最初 是以多点喷射的形式出现的,但价格昂贵。为了 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进一步推广到普通轿车上, 才出现了单点喷射系统。组成部件少,结构简单 紧凑是单点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特点。
图3 单点汽油喷射系统的燃料供给系
1—燃油泵 2一燃油箱 3—燃油滤清器 4一喷油器 5一低温启动喷油器 6一压力调节器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机 电 工 程 系
主讲:
一、 清点人数, 组织课堂教学。(2分钟)
二、导入新课。(3分钟)
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1)汽油供给装置; 2)空气供给装置; 3)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 4)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
三、授课内容。(33分钟)
一、概述
2)组成: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单元ECU及执 行部件三大部分组成。
图4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系统组成 1一燃油箱 2一电动燃油泵 3—燃油滤清器 4—ECU 5—喷油器 6一燃油分配 7一压力调节器 8一进气总管 9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10一空气流量计 11一氧传感器 12一冷却水温度传感器 13一分电器 14一怠速执行器 15一蓄电池 16一点火开关
汽车发动机汽油机电控系统概述课件
– 蒸发性 – 抗爆性:辛烷值(Octane Number),四乙铅,汽油的选用 – 胶质:汽油的某些碳氢化合物,由于空气中氧的作用,在日光照射
及金属容器的触媒作用,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将生成胶质而阻塞 油道,使供油量减少甚至中断。沉积在气门上的胶质,在高温下碳 化,可能粘着在气门或破坏气门的密封,导致气门烧坏。
• 暖机阶段:发动机进入暖机阶段,也需要较浓的混
合气,加浓程度随发动机的温度升高而减小,一直
到发动机进入稳定正常运行,加浓量为0。
汽车发动机汽油机电控系统概述
7
发动机工况或负荷变化对空燃比 的要求
• 加速阶段:发动机节气门突然增大,进气压力增加, 进气量增加,由于燃油液滴的惯性较空气大,燃油液 滴的蒸发量随压力增加而减小,进入气缸的混合气会 瞬时变稀,如果过稀会使发动机加速困难。为了防止 这种现象,加速瞬间应适当加浓混合气予以补偿,以 获得良好的加速性能。
用λ可清楚地表示混合气稀浓程度: λ <1.0 A/F<14.7 浓混合气 λ =1.0 A/F=14.7 标准混合气,理论(空燃比)混合气 λ >1.0 A/F>14.7 稀混合气
汽车发动机汽油机电控系统概述
5
空燃比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 空燃比对发动机燃烧的影响
– 功率混合比(λ=0.8~0.9): 混合气燃烧速度最快,发动机 输出功率最大。
– 冷起动排放高:喷射压力较低,SMD约为150~300μm;在进气口处 形成油膜。
– 中、低负荷采用理论空燃比,燃油经济性差。
– 节气门存在导致泵气损失,燃油经济性差
汽车发动机汽油机电控系统概述
12
第三代汽油机——GDI
• 以本田SI-DISI发动机为代表,无节气门,采用分层燃
汽车发动机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图文详解-精
学习目标:
1、了解燃油供给系统油路的工作流程; 2、理解喷油正时、喷油量、燃油停供控制理论,知道燃 油喷射的基本条件; 3、了解燃油泵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方法; 4、了解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方法; 5、了解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 6、学会典型车系的燃油泵及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 7、学会典型车系喷油器及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
发动机ECU和燃油泵ECU共同控制的三速燃油泵电路
(3)燃油泵关闭控制
燃油泵惯性开关的安装位置与结构示意
燃油泵惯性开关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空气囊、 前排乘客空气囊或座椅 侧空气囊充气膨胀时, 燃油切断控制装置使燃 油泵停止运转。因发动 机ECU从空气囊中央传 感器总成探测到充气信 号时,发动机ECU便会 断开开路继电器,使燃 油泵停止运作。
●发动机ECU和燃油泵ECU共同控制的燃油泵电路
发动机起动、大负荷时。发 动机ECU向燃油泵端子FPC端子 提供高电压信号(约为5V),则 燃油泵ECU会提供蓄电池电压给 燃油泵,燃油泵高速运转。
两速燃油泵电路
发动机怠速、小负荷运转时。 发动机ECU向燃油泵端子FPC端 子提供低电压信号(约为2.5V), 则燃油泵ECU会提供低电压(约 为9V)给燃油泵,燃油泵低速运 转。
流体动力泵 轴流泵 离心泵 涡轮泵 侧槽泵
内置式 涡轮泵 侧槽泵
外置式 滚柱泵
齿轮泵
※※电动燃油泵的构造 (1)涡轮式电动燃油泵
泵油组件、永磁电动机、端盖和外壳
涡轮式电动燃油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示意
(2)滚柱式电动燃油泵
滚柱式电动燃油泵的结构
滚柱式电动燃油泵的工作原理
电动燃油泵的控制方法
通断控制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的控制内容 点火系统的检修PPT课件
2)实际的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X点火 提前角修正系数
第15页/共39页
(3)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控制 1)起动期间 发动机起动过程中,进气管绝对压力传
感器信号或空气流量计信号不稳定,ECU无法 正确计算点火提前角,一般将点火时刻固定 在设定的初始点火提前角。
第29页/共39页
一、点火控制器 1、功能
根据ECU的指令, 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 路的通电或断电,并 在完成点火后向ECU输 送点火确认信号。 2、结构
如右图。
第30页/共39页
3、检测 +B与地 IGf与地 IGt与地
9-14V 脉冲电压 脉冲电压
点火开关ON 怠速 怠速
第31页/共39页
二、点火线圈 检测:拆开点火线圈上的线束,用万用表检查点火线圈电阻,
根据点火线圈的数量和高压电分配方式的不 同,该火系统又可分为:
1、独立点火方式 2、同时点火方式 3、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
第7页/共39页
1、独立点火方式 特点是每缸一个点火线圈,即点火线圈的数量
与气缸数相等。
1、点火线圈 2、火花塞 3、点火器 4、ECU 5、各种传感器
第8页/共39页
2.同时点火方式 特点:点火线圈的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控制信号有:发动机转 速信号(Ne信号)、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信号(IDL信 号 ()SP、D 车速传感器信号 信 /号)、空调开关信号(A C信号)。
第19页/共39页
3)空燃比反馈修正 由于空燃比反馈控 制系统,是根据氧传感 器的反馈信号调整喷油 量的多少来达到最佳空 燃比控制的,所以这种 喷油量的变化必然带来 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为 了稳定发动机转速,点 火提前角需根据喷油量 的变化进行修正,如右 图所示。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第一节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通电时间及爆燃控制三个方面。
一、点火提前角控制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定义:点火提前角是从火花塞发出电火花,到该缸活塞运行至压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对应于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对于现代汽车而言,最佳的点火提前角不仅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都达到最佳值,还必须保证排放污染最小。
点火提前角过大(点火过早),则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且缸内最高压力升高,末端混合气自燃所需的时间缩短,爆燃倾向增大。
点火提前角过小(点火过迟),则燃烧延长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压力和温度下降,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热效率降低,但爆燃倾向减小,NOx排放量降低。
试验证明,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应使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
如图所示,适当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机每循环所做的机械功最多(C曲线下阴影部分)。
2、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依据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必须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混合气浓度等很多因素而定。
(1)发动机转速如图所示,点火提前角应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
因为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以秒计的燃烧过程所需时间缩短,但燃烧过程所占的曲轴转角增大,为保证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的最佳位置,就必须适当提前点火(即增大点火提前角)。
与采用机械式离心提前器的传统点火系统相比,采用电控点火(ESA,electronic spark advance)系统时,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2)负荷汽油发动机的负荷调节是通过节气门进行的量调节,随负荷减小,进气管真空度增大,进气量减少,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均降低,燃烧速度变慢,燃烧过程所占的曲轴转角增大,应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汽油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项目要点
1.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历程;
2.掌握各传感器、执行器、开关信号的名称及安装位置; 3.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动能。
知识一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934年,德国采用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发明的向发动机进气管 内连续喷射汽油来配制混合气的技术,研制成功世界第一架采用燃油喷射式 发动机的军用战斗机。
1980年,日本丰田(Toyota)汽车公司研制成功了能综合控制点火 时刻、爆燃、空燃比、怠速转速,且具有自诊断功能的丰田计算机控制 系统(TCCS)。
知识一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981年,德国博世公司又在L型燃油喷射系 统的基础上,用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直接测 量进气管内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质量与流量, 从而取代翼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1995年,日本三菱(Mitsubishi)汽车公司研制 成功电控缸内直接喷射汽油发动机(即GDI系 统)。
(3)为技术人员的 检修提供方便。 (4)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可 靠性很高,一般在100 000 km内不会出现问题。
(1)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 力性,改善排放指标。
(6)为大规模装车使 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 物质基础,也使整车的 成本越来越低。
(5)装有发动机电 控系统的车辆自动化 程度较高,驾驶员驾 驶方便、省力、舒适
1952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机械控制汽油喷射 式发动机,汽油直接喷入气缸内,利用气动式混合气调节器调节空燃比(A/F
Mercedes Benz)300L型赛车上。 1958年,博世公司研制成功向进气管内喷射汽油的机械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
220S型轿车 上。
1967年,博世公司研制成功机械控制式(K-Jetronic)汽油喷射系统。
1.2 汽油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及特点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2 汽油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学习目标(4)
1.能够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简要的发展历程及控制过程;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查找发动机各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及安 装位置并能够区分传感器与执行器;
3.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任务。
。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发动机上应用的电控系统及功能
1.电控燃油喷射(EFI)系统
6.增压控制系统
2.电控点火(ESA)系统
7.警告提示
3.怠速控制(ISC)系统
8.自我诊断与报警系统
4.排放控制系统
9.失效保护
5.进气控制系统
10.主电脑故障备用控制系统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001年,德国大众(Volkswagen)集团研 制出独有的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 缸内直接喷射系统。
知识二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及特点
一、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及主要特征
目前,无论是国产品牌中的比亚迪、奇瑞、长城,还发动机。这些电控汽车凭借其优越的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和 独特的魅力,正以锐不可当之势逐渐占领国内汽车市场。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1-1 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部分控制关系1.信号输 入装置及输入信号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u 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运行参数,并送至控制单元。 u ECU :接受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分析计算后产生输出
信号送至执行器。 u 执行器:接收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产生执行动作,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燃油喷射式发动机的 空燃比和点火时刻。除此之外,还有控制发动机起动、怠速 转速、极限转速、废气再循环、闭缸工作、二次空气喷射、 进气增压、爆燃、发电机输出电压、电动燃油泵和系统自诊 断等辅助功能。
知识二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及特点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优势
(2)简化了维 护和检修过程。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1.信号输入装置及输入信号
1)空气流量传感器;2)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3)转 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4)凸轮轴位置传感器;5)上止点位置传感 器;6)缸序判别传感器;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8)进气温度传感 器;9)节气门位置传感器;10)氧传感器;11)爆燃传感器;12) 大气压力传感器;13)车速传感器;14)起动信号;15)发电机负 荷信号;16)空调作用信号;17)挡位开关信号和空挡位置开关信 号 ;18)蓄电池电压信号;19)离合器开关信号;20)制动开关信 号;21)动力转向开关信号;22)EGR阀位置传感器;23)巡航(定 速)控制开关信号。
1979年,德国博世公司在L型燃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将点火控制 与燃油喷射控制组合在一起,并采用数字式计算机进行控制,从而构成 当今广泛采用的Motronic控制系统。
1979年,日本日产(Nissan)汽车公司也研制成功了能综合控制点 火时刻、空燃比、废气再循环和怠速转速的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 (ECCS),该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配装在公爵王(Cedric)和光荣 (Gloria)轿车上。
知识一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在生产的汽车上开始将分立元 件式电子点火控制器改用集成电路式(IC)点火控制器。
197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加大火花塞的电极间隙,采用高 能点火装置,将点火线圈和集成电路式点火控制器安放在分电器壳体 内。
1976年,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开始研 制并在同年配装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命名为电子式稀混合气燃烧系统 (ELBS)。
197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采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取名为 MISAR系统。
1978年,福特公司在EEC微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空燃比反 馈控制和怠速转速控制等控制内容,命名为EEC-Ⅱ系统。
知识一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成功了可以同时控制点火时刻、 空燃比、废气再循环和怠速转速的微机控制系统,命名为C 4系统。
实现各种控制。
传感器数量越多,检测越精确;执行器数量越多,功 能越强。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主要控制功能 u 燃油控制: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正时 u 点火控制:控制点火提前角、闭合角和爆震控制 (2)辅助控制功能 u 怠速控制、排放控制、进气控制、增压控制、失
效保护、后备系统、自诊断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