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图色彩
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
![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https://img.taocdn.com/s3/m/f6afc7af8762caaedd33d454.png)
20
5、渗透调和
对比的两色各向对方渗透,可 以达到调和的效果。
6、共同色素调和
在互相对比的色彩中增加共同 色素,可以达到调和效果。
21
四、色彩的分解与合成
地图色彩从设计到印刷成图就是色彩的分解与合成过程。
22
五、色彩的利用
(一)色彩感觉的利用 1 冷暖感:冷色(冬季/降雨);暖色(夏季/干旱)。
类似色
在色环上,60°范围内的各色均为类似色。 类似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
对比色
在色环上,任意一色和与之相隔90°以外, 180°以内的各色互为对比色。对比色之间 的对比效果强烈,但不如互补色那样强烈。
在色环上,相隔180°的两色称为互补色。 互补色之间的对比最为强烈。
互补色
13
三、色彩的相互作用
36
一、影响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
一幅地图的符号设计就是一个地图符号系统的 设计。地图符号形式的确定既会受地图用途、比例 尺、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也会受制图内容和技 术条件的影响,即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哪些内容呢?
37
资料 特点
地图 内容
生产 成本
感受 水平
符号设计
使用 要求
7
二、色彩的混合
1 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颜料的合成称为色彩的混合。 2 色彩的混合方式:加色法、减色法 加色法
光的混合
三原色:红、绿、蓝 三间色:黄、品红、青 补色相加为白色。
加色法的混合效果: 越来越亮。 对应的彩色模式:RGB
8
减色法
颜料的混合
三原色:黄、品红、青 三间色:橙、绿、紫 补色相加为黑色(理论上)。
浅谈地理教学地图色彩设计
![浅谈地理教学地图色彩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26beb969dc5022aaea00e0.png)
地图色彩 是承载和传递 空间信息 的手段 ,读者依靠 色彩 读 取有效 信息 , 因此 , 图色彩必须 满足 地 图科 学性 的要求 。 地
地 理教学地 图利用色彩 表现地理现象 的空间分布 、 内部结构 、
好 的地理 教学地 图都有很 强的艺术性 。色彩是 赋予地 图
开始 不适 应 , 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
多 的双 语课程 。当然 , 也存在 一些问题 。 双语教 学需要教 师付 出更 多的精力与 时间 ,但是现行 的教学 工作量考核 方式 并不 能体 现这一点 , 这导致教 师的付 出得不到 回报。另外 , 如果 能 根据学 生的英语水平 进行分班教学 , 教学效果 会更好一 些 , 然 而 现行 的教学体 制不允许这样做 。 样在大班教学 时 , 必有 这 势
一 —
■一 -- — +一一 一一— -+ —+ 一
-—卜 一— + 一-
一+
一- 一+ - +一
・
听说作 业并定 期检查 ,努力培养学生 使用语言进行 实际交 流
的能力 。在课 堂上 , 师尽量 多提 问 , 教 把一 些教学环节 交给学 生来 独立完 成 ,使他们 的 口语表达 能力与英语思维 能力得 到
数量 、 质量特 征等 。地 理现象是有规律 的 , 合理 的色彩不 仅能
够 科学地表现 地理现象 ,而且还能形象地 反映 出地理 现象 的 规 律性。 以中国人 口密度 图为例 , 口密度用浅 黄到橙 红的渐 人
变色阶 , 不仅清晰地 反映 了我 国各 地人 口密度 的多少 , 而且把
地理教学 地图色彩 的使用要 有规律 、有 秩序 ,形成韵 律
群 的建 设 。
论 与实际紧密联 系起 来 , 实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 。 了配套 切 除 的实验课 (. 1 5学分 ) , 有专 门的实 习课 。在 实验室 与实 习 外 还
地图色彩
![地图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4f6c02c205087632311212e2.png)
地图色彩
①.地图符号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主题鲜明、层面丰富、内容清晰、色彩协调、表现力强。
(对比性和协调性 )
②.色彩三要素的设计
–色相的选择与设计:表示制图对象的类别和性质。
需注意习惯用色。
–亮度的设计:决定清晰性和易读性,表示制图对象的数量特征。
–纯度的设计:表示制图对象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
③.地图符号色彩的配合类型
–同种色的配合:将某色相逐渐变化其亮度或纯度,分成不同色级,其协调性最好,但对比性最弱;
–类似色的配合:色环上凡相差在90度范围内的各色都含有共同色素,其配合协调性较好,但对比性较弱;
–对比色的配合:色环上任一色和其相隔90度以外180度以内各色为对比色,其配合对比性较好,但协调性较弱。
–原色的配合:为对比色特例(三原色的三种或两种原色配合),其对比强烈、单纯质朴、但协调性较弱。
–互补色的配合:为对比色配合特例,即色环上相差180度相对的两色配合,其对比性最强,而协调性最差。
–综合色的配合:同时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配合类型。
④.地图设色
–底色:起衬托或背景作用
–主区色与邻区色:拉大反差,突出主区
–主区内各子区色:各区协调,在变化中求统一
质别色:表示要素的定性特征
–一个色相代表一种或同类性质
–尽量设置接近或象征物体的色
–色相应便于分类或分区
色级色:表示要素的定量特征
–色级数目取决于定量特征的分级数(通常分为6-8级)
–色级的色相、亮度或纯度的变化应与要素的数量变化相适应
–色级的变化要有渐变性。
地图学_第四章
![地图学_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5976fd8431126edb6e1a1031.png)
河流选取指标
河流条数 指标
比例尺
NA NB
1:10万 → 1:25万 X=2 23 7
1:25万 → 1:50万 X=3 7 2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概括
3. 等比数列法
用等比数列确定地图要素选取的方法——苏联 学者鲍罗金根据心理物理学试验,察觉到同一要 素的等级差别常遵循等比数列的规则。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概括
利用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资料制图时,我们面 对的是经过压缩了的图像,但在制图时依然要根据 需要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选取。为了在图面上能 够清晰易读地表现出地物的主次、从属关系以及其 重要程度,在对这些地图内容进行符号化过程中, 同样也要对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轮廓形状的简化和 夸张进行处理。
Cii = ( Bi+ Bi+1 ) / 2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概括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 数D的三种情况
⑴ 很重要:D1 =√MB / MA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概括
地理图与地形图
地理图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广大制图区域内最主要的 地理要素和区域的重要特征的地图,称地理图。地理 图的特点是涵盖实地范围很大,常常为一个流域、一 个国家、一个大洲或全球;比例尺很小,未成系列, 一般为<1∶00万至1∶1000万不等,视需要而择定; 没有统一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系统,图面上投影变 形较大;地图幅面的大小参差悬殊。多用于研究区域 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一般情况,了解其概貌,故 又称一览图。
地图学 (14)
![地图学 (14)](https://img.taocdn.com/s3/m/ccbd3ff3aef8941ea76e05c0.png)
§5
5.3 色彩的配合
地图符号的色彩
1、配合色的种类 (2)类似色配合:在色环中,凡在90°范围内的各种邻近
色彩,彼此含有较多共同色素的色,称为类似色 。类似色的 配合属于调合色的配合,所以在专题地图上亦常用来表示事象 的数量变化 。
现代地图学基础 第4章 地图符号
§5
地图符号的色彩
5.3 色彩的配合 1、配合色的种类 (3)互补色配合:在色环中,凡相对180°的2色配合,如
现代地图学基础 第4章 地图符号
现代地图学基础 第4章 地图符号
现代地图学基础 第4章 地图符号
现代地图学基础 第4章 地图符号
§5
地图符号的色彩
5.6 地图调色板与地图色彩库
在计算机数字制图中,可方便地利用系统为各种地图符号添加 色彩。大多数软件如MapInfo、ArcView等,都带有色彩库,用 户可直接使用已有的色彩进行符号色彩设计,另一方面,用户 也可以利用自定义,改变色相、亮度或纯度,自定义满足需要 的色彩。 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需要色彩管理的功能。实现不同色空间( 如将色光RGB数据转换成颜料色CMYK )的转换。实现此目 标的关键是需要一个标准的色彩空间,实现色彩匹配,达到地 图作者预想色彩的效果。
现代地图学基础 第4章 地图符号
§5
地图符号的色彩
5.8 地图符号库的应用
图符号库常来源于系统供应商和用户自定义。主要有点符号 库、线符号库和面符号库,其作用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原始符号 素材。 目前大多数的地图制图软件考虑到软件的应用范围和使用 的方便,大多带有符号库,且为了增加使用的灵活性,通过简 单的人机交互操作还可实现符号库的建立、更新及增添。
地图符号的色彩
1、色彩的感觉 (2)交互感
地图学第4章总结
![地图学第4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4408245022aaea988f0fe9.png)
§4-5 水系自动制 图综合
一、水系综合标准
水系包括面状水系和线状水系。
(三)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影响
1.重要性
制图概括的根本目的。
2.制图区域地理特征
反映在图上最重要的地物 ex1:水井和小湖泊
--在西北干旱区→重要; --在江南水乡→不予表示。 ex2:地形:高山 -等高距拉大;平原 -详细表 示 ex3:居民点
(四) 数据质量
1.重要性 资料内容的详略、精度高低和可靠性大小
2 Douglas-Peucker算法
? 首先将每条曲线的首末点连接成一条直线,计算 曲线上所有的点与该直线的距离,
? 找出最大距离值 dmax,与给定的阀值 (限差)D相比 较
? 若 dmax < D ,则这条曲线上的中间节点全部去掉 ;
? 若 dmax > D ,则保留 dmax 对应的坐标点, ? 以最大距离点为界,把曲线分为两部分,对这两
河流>1厘米; 湖泊>2平方厘米; 居民地人口>500人等。 ex:居民地的行政等级; 道路的路面铺装材料; 河流的通航性质; 森林的树种等。 缺点:不同区域图面载负量出现差别。
(2)定额法
规定出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制图物体的数量。
ex:地图上 100平方厘米内选取 120个居民地,记为 120个/100平方厘米
(二)构建三角网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 Delaunay 三角网有着广泛地应 用,它是表达数字地形的有效形式。在电子地图 中,等高线是用一系列离散点的连线表示的,这 些离散点可以直接当作等高线的特征点 。因而可 直接采用 Delaunay 三角网构网算法由等高线的 特征点构建三角网 。
第4章 地图概括
![第4章 地图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d79f304a5e9856a5612606f.png)
5、符号样式及大小 地图是以图形符号来表示各种事物现象的。符 号的图形样式、色彩、尺寸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 地图的载负量,所以也就影响了地图的概括程度。 6、制图者 地图概括是由地图的编绘者来完成的,编绘者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对制图概括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制图者决定着地图概括的质量。 由前所述,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有许多,因此 在概括时不能只考虑单一因素,而要进行全面的 分析研究。
CARTOGRAPHY
2、地图内容选取的顺序原则
(1)从主要到次要 (2)从高级到低级 (3)从大到小 (4)从全局到局部
CARTOGRAPHY
3、地图内容选取的一般要求
(1)选取的地图内容能够反映出制图对象实 际分布的密度对比关系。 (2)选取的地图内容能反映制图对象的分布特 点。 (3)保留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图对象。
CARTOGRAPHY
第三节 地图概括自动化
一、计算机地图概括的发展轨迹
计算机地图概括是伴随着机助制图的发展而 发展的。最早可追溯到Perkal(1966)和Tobler (1966)的工作。早期的工作多是基于单纯线状 符号概括的程序和算法设计,如线形简化(删减 细节)算法设计、线形平滑(柔缓尖硬折角)程 序设计等。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 术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处理技术的发展,大大 丰富了计算机地图概括的方法。图像增强技术通 过改变图像的频谱、结构,或对已分类专题图像 进行简化、归并处理,或通过再取样和改变像元 大小等来实现地图概括。 CARTOGRAPHY
CARTOGRAPHY
3、等比数列模式
等比数列模式是以制图物体的大小和密度作 为取舍依据。识图时,人类辨认同一要素的等级 差别符合等比数列规律,因此,可以用等比数列 作为选取制图对象的数学模式。 研究制图对象的选取指标,首先要确定出哪 些制图对象应全部选取,哪些应全部舍掉,而介 于全选和全舍之间的那部分对象选取指标的确定, 则是地图概括等比数列法研究的重心。 等比数列模式是按照制图对象的长度(大小) 和间隔的大小进行等比分级并构建成为一个二维 的关系表。
地图艺术设计-地图色彩
![地图艺术设计-地图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d2191c4ffe4733687e21aa02.png)
同时,一幅图、一本图集都应形成自 同时,一幅图、 己的色彩特征。 己的色彩特征。
既不表示区域性质差别, 既不表示区域性质差别,也不反映数 量差异, 量差异,只是为了衬托和强调图面上的其 它要素,从而使图面形成不同层次的面积 它要素, 色彩。 色彩。
如:行政区划图等
衬托底色的设计要点: 衬托底色的设计要点:
(1)不需要图例说明; 不需要图例说明; (2)用色浅淡,不宜太突出; 用色浅淡,不宜太突出; 以低纯度、高明度色为主。 以低纯度、高明度色为主。 (3)各色浓度差别不宜太大; 各色浓度差别不宜太大; (4)主区可较亮,邻区可略灰。 主区可较亮,邻区可略灰。
Why?
2、色彩运用的系统性。 色彩运用的系统性。 地图内容的科学性就决定了色彩的系 统性,地图色彩表现出更明显的秩序, 统性,地图色彩表现出更明显的秩序,包 括色相的过度、纯度变化、 括色相的过度、纯度变化、明度的渐变性 都更为系统(与绘画相比)。 都更为系统(与绘画相比)。 地图是通过符号和色彩来表现客观世 界的, 界的,地图上所表现的对象无非是表述它 们的质量差别 数量变化。在图上, 们的质量差别和数量变化。在图上,不同 质量差别和 的要素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的要素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级别底色的设计要点: 级别底色的设计要点:
(1)色阶以明度变化为主 强色——数量大 弱色——数量小 (2)单色系列和多色系列
A、底色设计采用同一色相的明度或饱和度 A、底色设计采用同一色相的明度或饱和度 渐变的颜色; 渐变的颜色; B、底色设计使用在不同色相间渐变的颜色 底色设计使用在不同色相间渐变的颜色, B、底色设计使用在不同色相间渐变的颜色, 一般是在同类色或邻近色之间逐渐过渡。 一般是在同类色或邻近色之间逐渐过渡。
地图学第四章地图概括
![地图学第四章地图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5cd047caf45b307e9719706.png)
此方法一般用于确定居民点选取数额
➢ 等比数列法
用等比数列确定地图要素选取的方法——苏联学者鲍 罗金根据心理物理学试验,察觉到同一要素的等级差别 常遵循等比数列的规则。
以河流在支流选取上的应用为例: 设 r, p 为辨认系数(公比) 可令 r = 1.3, p = 1.5
河流长度分级 A1, A2,…An
曾永年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第四章地图概括地图是以公式化符号化抽象化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模型第四章地图概括地图概括概述11地图概括的产生12地图概括的概念13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地图概括的内容与方法21地图内容的取舍22形状的概括23数量的概括24质量的概括地图自动概括概述31地图自动概括国际难题32地图概括算子33地图概括的基本模型34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11地图概括的产生12地图概括的概念13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地图概括概述11地图概括的产生地图载负量地图容量
➢ 选取的顺序:
✓ 从整体到局部: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 局部得到正确的取舍,整体得到正确的反映
如:河流的选取:先从整体出发进行河网的密度分区; 不同的区域确定不同的标准; 然后再分区逐一选取;
各局部得到正确的取舍,整体的河网密度得到正确的反映
✓ 从主要到次要 是使得地图内容的主次分明、关系恰当
✓从高级到低级 ✓从大到小
通过以上的选取顺序,既可以保证地图内容的丰富, 又使地图内容主次分明、清晰易度
➢ 选取的方法:
为了使一幅图上相同内容的表达程度得到统一,并使地图具有 适宜的载负量,必须要以统一的标准进行选取。由于确定标准 的方法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
▪ 资格法:用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指标作为选取的标准——“选什么”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
D的三种情况
⑴ 很重要:D1 =√MB / MA
地图学课件-第四章-地图概括
![地图学课件-第四章-地图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6cf81e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c.png)
地图学原理
第二节 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
一.选取 二.简化 三.夸张 四.符号化
地图学原理
一、选取
—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定性特征的概括:
依据地物属性、制图需要及 图解限度所进行的重新分类。
分级:
空间信息进行数量统计时, 数据划分为数学定义的级别。
中国土地资源图的分类系统
地图学原理
对内容选取:
r, p 为辨认系数(公比) 可令 r = 1.3, p = 1.5
C11, C22,…, Cnn 为河流应保持的最小间隔,则
Cii = ( Bi+ Bi+1 ) / 2
选取间隔 距离分级 长短分级
地图学原理
… B1 ~ B2 B2 ~ B3
Bn-2 ~ Bn-1
Bn-1 ~ Bn
> An
C11
An-2 ~ An-1
地图学原理
1、质量特征的简化 2、数量特征的简化 3、图形特征的简化 4、地物内部结构的简化
地图学原理
因比例尺变化产生的简化概括
地图学原理
三、夸张
—— 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编图目的影响内容详简
图例设计中的夸张 强调重要的地物,
符合审美和寓意的需要。
地图学原理
1、不依比例尺放大 2、移位
四、符号 化
C21
C22
…
… ……
A2 ~ A3 A1 ~ A2
Cn-1,1
Cn-1,2
…
Cn-1,n-1
Cn1
Cn2
…
Cn,n-1
Cnn
Ci1=C11
C22-C11
1+ p
1 ri1 1- p
地图学新第4章地图概括
![地图学新第4章地图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f5b0b6766bec0975f565e2d3.png)
5.开方根规律
德国特普费尔提出了一种地图概括的方案,用于解决原始地图与新编 地图由于比例尺的变换而产生的地物数量递减问题。他认为:原始地图与 新编地图两种比例尺分母之比的开放根,便是新编地图所应选取的地物数 量。即:
地图学新第4章地图概括
2.删除的指标定额 定额指标是按成图上单位面积的选取 个数确定的。 定额指标产生于地图规范或根据开方根规律 的计算。
例如:1:50万地形图规定稠密地区居民点的选取定额为 130∼160个/100cm2;稀疏地区居民点的选取定额为70∼100 个/100cm2 ,这种点的删除同样适用于湖泊群或岛屿群。
地图学新第4章地图概括
4.形状的简化基本要求是: (1)保持轮廓图形和弯曲形状的基本特征; (2)保持弯曲转折点的相对精确度; (3)保持不同地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地图学新第4章地图概括
保证形状具有相似性的简化方法: • 按最小尺寸限定弯曲的取舍
编稿地图上地物轮廓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Wi 和di , Wi>=W ,di>=d 时一般应选取;
例尺限定了制图区域的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 量,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
1km2的实地面积对应1:5万、1:25万、1:150万地图 上的图面面积
地图比例尺的变更,也制约着图上地物的质量特征。 大比例尺地图上和小比例尺地图上的河流特征表达
地图学新第4章地图概括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不同区域具有景物各异的地理特征。例如我国江南水网地
地图学新第4章地图概括
3.夸张 • 可定义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它与编图的目的和用途密切相
关,并充分体现在地图设计过程中。 • 地图从设计图例开始便采用了夸张的方法。(1:100万地图上30米公
第四章 地图清晰性 地图概括
![第四章 地图清晰性 地图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2d61228e83d049649b665879.png)
3
第一节 概述
一 地图概括的实质
什么是概括(综合)?
——一般意义上的综合
通俗意义上的综合是思维的抽象化过程,从细到粗的思维过程, 在非地图研究领域也存在
人物漫画、卡通画、文章摘要、长篇小说改编。。。。。。。 体现两方面:保留重要内容,保留的内容以简化形式表达。 4
地图概括
一、 地图概括的实质 球面
定性特征的概括:
依据地物属性、制图需要及 图解限度所进行的重新分类。
分级:
空间信息进行数量统计时, 数据划分为数学定义的级别。
中国土地资源图的分类系统
43
2.简化
可是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弃不重要的细部。依 比例尺和目的的不同,它包括地理信息的取舍和图形化简两 方面。制图规范提出了一个因比例尺变化而设定的取舍标准, 称为比例尺概括。 选取符合制图目的某些内容,舍去与目的无关的某些内 容或某项中的部分内容;选取反映地图区域特征的某些内容, 舍去不反映区域特征的某些内容,或某项中过多的内容,有 利于地图使用和区域特征的显示,这种选取属于目的概括。 当比例尺缩小以后,不是保存零碎的地物而是强调它的 地理适应性。所以简化过程也对图形的内部结构进行化简, 不化简就会影响地图的易读性。
34
视觉分辨能力
35
⑤ 图解限制 ——(符号最小尺寸) 图形 尺寸 0.08 ~ 0.1mm 0.15 ~ 0.2mm 0.2mm
单划线的粗细 两条实线的间隔 相邻实心图形的间隔 实心矩形的边长 空心矩形空白部分边长 实线轮廓的半径 弯曲图形的内径 复杂轮廓的突出部位 点线轮廓的最小面积
0.3 ~ 0.4mm 0.4 ~ 0.5mm 0.4 ~ 0.5mm 0.4mm,宽度0.6 ~ 0.7mm 0.3mm 2.5 ~ 3.2mm2
5.4地图色彩和注记
![5.4地图色彩和注记](https://img.taocdn.com/s3/m/84bd86de360cba1aa811dadd.png)
幻灯片1地图色彩和注记幻灯片2地图色彩和注记●本讲主要内容:●一、地图用色设计●二、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三、注记幻灯片3一、地图用色设计(一)地图上色彩的作用1、色彩的运用可以简化地图符号系统2、丰富了地图内容3、提高地图内容表现的科学性4、改善地图语言的视觉效果5、提高地图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幻灯片4(二)地图色彩设计的一般要求1、地图色彩设计与地图的性质、用途相一致2、色彩与地图内容相适应3、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4、和谐美观、形成特色幻灯片5(三)色彩的选择1、点状色彩(1)利用不同色相表示质量差异(2)利用色彩渐变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3)点状符号的色彩应尽量与地物的固有色相似或在含义上有某种联系,以便读者引起联系(4)同地图用途、符号本身的图形大小、技术条件、制印成本相联系(5)点状符号的色彩面积应与饱和度成反比幻灯片62、线状色彩(1)各类界线的色彩主要界线—鲜、浓、深、艳次要界线—灰、浅、淡色色相—质量、类型差异浓淡、粗细等级—分级差异(2)线状物体符号的色彩(3)各类运动线的色彩运动线的宽度用来表示专题现象的数量关系幻灯片73、面状色彩(1)质别底色描述区域质量特征、分类质底图设色:象征性、联想性、用色标准(2)区域底色不描述质量和数量特征幻灯片8幻灯片9幻灯片10(3)色级底色表示分级数量关系(4)衬托底色衬托和强调图面上的其他要素,起辅助作用幻灯片11幻灯片12幻灯片13幻灯片14幻灯片15二、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聚类感受、视觉对比、层次结构、图形与背景、视觉平衡,都是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
(一)聚类感受大脑被认为是一个动力系统。
视知觉对视觉场内的刺激物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进行活动的结果,使类似或邻近的刺激有结合起来的倾向。
反之,不同类别的刺激容易在视觉上产生分离感。
幻灯片161、相似性相互类似的刺激容易组成整体利用符号的形状、颜色及纹理变量来表达地理要素定性特征幻灯片172、接近性相距较短的或互相邻接的刺激物,容易组成整体图a中相距较近的直线自然地组成图形,在图b中居民地注记适当排密,就产生了与图形符号突出的整体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运用与地图内容和用途相适应
设计者对色彩的设计必须围绕地图内容主题 的设计,除图形处理之外,还要用色彩手段 把主次突出出来——重要的主题内容多用鲜 明的饱和色,次要的用浅淡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图设色的逻辑性
❖ 地图内容:主要的、一般的、次要的。 ❖ 不同类别要素可利用色彩强弱加以区别表示 ❖ 同类要素可用同一色相不同深浅来表示 ❖ 底图要素用钢灰色或浅棕灰色调。
地图内容的科学性就决定了色彩的系统性,地 图色彩表现出更明显的秩序,包括色相的过度、 纯度变化、明度的渐变性都更为系统(与绘画相 比)。
地图是通过符号和色彩来表现客观世界的,地 图上所表现的对象无非是表述它们的质量差别和 数量变化。在图上,不同的要素用不同的颜色表
示。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以平色(均匀色层)为主。(除地貌晕渲使用连续 色调外)
Why?
A.每个区域视为均匀(质或量) 特征指标区(质量区、密度 区、数量等级区);
B.简化制印工艺,便于绘制和 印刷;
C.同时也是为内容重迭组合的 需要。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地图色彩的系统性
2.3 注记色彩
❖ 字体 ❖ 字大 ❖ 色彩 举例说明
黑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楷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宋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仿宋: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3 面状色彩 ❖色级底色 ❖质别底色 ❖区域底色 ❖衬托底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3 面状色彩
地图上表示呈面状分布的要素通常用面 状符号表示,色彩作为构成面状符号的最主 要变量,在地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 利用分类分级方法,提高了地图内容的科学性。 • 利用色彩可以表达制图现象的空间结构特征、现
象的分布范围、数量与质量特征以及动态变化等。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利用色彩三属 性的渐变形式 来表示制图现 象的数量等级 特征。
• 右图利用饱和 度由弱到强的 渐变色级表示 数量由低到高 的递增规律。
✓ 依靠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利用色彩可以加深人们对某一事 物的认知。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 提高了地图图形传递的信息量
✓ 利用色彩的前进与后退,对主次内容分设色,主要内容 用偏暖、偏饱和的色彩,次要内容用偏冷、偏灰的色彩, 运用色彩对比原理,使图面上有一个以上的目视层面,增 加传递的信息量。
尤其是对于专题地图,面积色彩的运用 更直接关系到地图的整体视觉效果和内容表 现。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一、地图底色的作用
1、表示面状要素的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
2、底色使图面线划分离成两种不同的视 觉形态;
3、代替面状符号,大大净化图面,减少 了线划载负量。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例:底色使图面线划分离成不同的视觉形态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设计要点: (1)可以不需要图例说明; (2)不同区域的底色既保持适当的对比度,又
不使某个区域特别明显和突出。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衬托底色(装饰性底色)
既不表示区域性质差别,也不反映数量差异, 只是为了衬托和强调图面上的其它要素,从而使图 面形成不同层次的面积色彩。
如:行政区划图等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加强地图各要素 的分类、分级概念。
[例] 我国普通地图上规定: 水系以蓝色为基本色; 地貌以棕色为基本色; 植被以绿色为基本色; 其它人为环境要素以黑色为基本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 改善地图语言的效果 色彩可以产生整体感、差异感、等级感、动态感等, 利用色彩可以使地图要素容易辨别,符号清晰易读, 各种关系清楚明确。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运用象征色与标记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要考虑印刷条件和成本
用色要“少而精 ” !
无限度地增设颜色,反而会造成混乱,破坏不 必要的系统性,干扰地图的表现力,使读图效果降 低,同时色数增加会增加成本,增加制作作业量。
地图上设色的数量按内容需要而定,地图 复杂,色数可达到10个,甚至10个以上,一般 地图用色在10个色以内都可以解决问题。
2.1 点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 点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 各类界线 ❖ 各类线状物体 ❖ 动线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一、线划符号色彩的作用
1、丰富图形符号系统,便于系统化; 2、便于处理符号之间的关系,便于重迭,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现代地图上使用色彩基于两个原因:
1. 地图载负量的大量增加,使运用色彩这种视 觉因素来表现复杂的内容要素已成为必不可少 的手段;
2. 作为视觉感受对象的地图,本身也应该适 应人的视觉对色彩的客观要求。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引言
地图上 有哪些 内容?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 增加地图的美感,提高了地图的艺术水平。
•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 式”。具有良好的色彩构成的地图作品,能够强烈地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地图的艺术魅力,提高地图的实 用价值。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 地图色彩多以平色出现 ❖ 色彩使用的系统性 ❖ 地图色彩的制约性 ❖ 色彩意义的明确性
保持各自的完整性; 3、便于分类、分级; 4、增强了线划符号表现多指标数据结构
的能力。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二、线划符号色彩的设色要点
1、多用强色,少用弱色; (一般较小、较细,为便于分辨)
2、用色与线划符号的图面地位相适应;
底图线划色——浅、淡、灰 专题线划色——鲜、饱和、亮
3、与面状色彩相协调; 4、以色相变异为主; 5、个体符号注意利用轮廓线的边缘增强作用; 6、多色结构符号要注意明度对比的运用; 7、专色的设计。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二、底色分类与设计要点
1、质别底色
即:以不同的颜色区别表示各区域不同类型 和质量差别。
如:土壤、地质、地貌分区、植被分布……
在分质设色的专题地图上都有相应的图例, 图例上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不同质别的专题要素, 有多少种质别,在图例上就有多少种颜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质别底色的设计要点: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设计要点:
(1)不需要图例说明; (2)用色浅淡,不宜太突出;
以低纯度、高明度色为主。 (3)各色浓度差别不宜太大; (4)主区可较亮,邻区可略灰。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4.3 面状色彩
茶、果、林生态区)
中暖带(滇中高原暖温-温凉粮、 高寒带(烟甸西、北渔、高寒果、山区林林生态牧药区生)态区)
1:6 000 000
各县人均耕地面积
(亩/人) ≥1.50 1.25- 1.50 1.00- 1.25 0.75- 1.00 0.50- 075 < 0.50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反映区域性质特征,以色相变化为主; (2)当质别底色反映主题内容时,宜用质量强对比; (3)用色尽量有象征性和相似性; (4)设色符合分类的系统性; (5)可用代码作补充; (6)色域的重迭。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色级底色(级别底色)
以一组呈规律变化的底色(渐变色阶)表示 区域数量(或等级)特征。
第四章 地图色彩
主讲:王红
资源环境学院
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 :计算机地图制图概念,构成与相关学科关系
❖ 图像视觉的心理学基础
❖ 色彩学-地图的色彩设计 ❖ 地图的符号:含义、设计及绘制方法 ❖ 地图要素的表示及制作 ❖ 地图图面要素的组织 ❖ 地图要素的输出
CORELDRAW
❖ 地图数据处理(矢量数据、栅格数据) ❖ 空间信息可视化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图设色具有装饰色彩的特点
• 写生色彩:偏重于自然色彩 • 装饰色彩:偏重于研究物体色的对比调和关系。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3 地图设色的基本要求
❖ 应根据地图的性质、用途、比例尺及特定的内容 等因素设计色彩
❖ 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 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 ❖ 应根据地图制印工艺特点设计色彩:四色印刷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