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二、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三、教学难点:对“特征”的理解四、教学设想:接着出示两段说明同一种动物的文字,并且结合例文赏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特征;再指导学生学习抓住特征的方法,并进行片段训练;然后对整篇习作进行构思指导;最后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步骤导入: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猜一猜谜:1、“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
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
(板书:独有标志)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
(板书:事物的特征)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明事物的特征。
(板书课题: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
究竟什么是独有标志呢?2、“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比较兔。
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小白兔)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
“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
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就微微颤动。
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部编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2. 学习如何提炼、概括特征来说明事物。
二、教学重点:结合实例,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并学会运用以说明事物。
三、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结合事物特征,说明事物。
2. 引导学生学习合理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二、教学重点:学会结合表达需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三、教学难点:合理运用说明方法,体现事物特征。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举例分析法第五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本单元所选的都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蝉》说明的是昆虫的习性和成长过程,《梦回繁华》则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语文要素: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要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如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
要知道如何抓住事物特征,确定说明重点,学习判断和分析说明方法,揣摩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同时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提升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解析人文主题: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能借助观察和查找、分析资料,提炼概况事物的特征。
语文要素:明确事物的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独特之处。
能从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自然属性、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使用方法、实用功能等方面有条理地介绍事物特点。
能合理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新课导入教师语言:同学们,大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说明是生活中常见也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说明文。
对于写说明文而言,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征。
学生活动:猜谜游戏。
根据课件中的语言描述,猜出它所说明的对象。
大屏幕展示:【你来描述我来猜】1. 猜一种动物哺乳动物;大型猫科动物;森林之王;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老虎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有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举例:在描述一种动物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研究,抓住其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征,如生活习性、外形特点等,然后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进行详细描述。难点在于如何筛选和突出关键特征,以及如何将这些特征有机地融入文章结构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理解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特点,明确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说明方法,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对事物进行具体、准确的描述。
3.分析本单元课文《背影》、《白杨礼赞》等文章中,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描述事物时难以抓住关键特征的情况?”(如描述一个熟悉的朋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准确抓住事物特征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说明方法和抓住事物特征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说明事物特征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描述学校的一处景物。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说明文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认识某一事物,而抓住特征是使其描述更具说服力和生动性的关键。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事物特征,了解事物特征的分类,理解为什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感知事物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判断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这些事物的特征。
例如:给学生展示一只苹果,让学生描述苹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等。
2.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特征即是事物的一些性质、特点和特征的总合。
”然后,教师介绍事物特征的分类,包括形状、颜色、大小、材质、功能等。
3.分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事物,然后通过观察和讨论,找出这个事物的特征。
例如:选择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材质等等。
4.发现事物特征的方法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发现事物特征的方法,如观察、实验、测试、比较等等。
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5.拓展练习(20分钟)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去发现一些新的事物的特征。
例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然后描述它的特征。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所学的内容,指出事物的特征对于理解和认识事物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描述事物。
三、教学要点1.了解什么是事物特征,了解事物特征的分类。
2.理解为什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发现事物特征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2.图片或实际物品供观察和描述。
五、教学扩展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通过实验发现事物的特征。
2.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实际工作场所,了解不同事物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导学案精编(部编)
第5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方法与过程目标: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特征、使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1.以《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为例,分析说明文是如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
◎《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的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思路:先由石拱桥说起,接着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然后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最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发展情况。
说明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引用、打比方◎《苏州园林》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说明的思路:先从“四个讲究”分写苏州园林的特征,再从“三个细节”之处表现苏州园林的热证。
说明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引用、摹状貌、列数字。
◎两文的写作共同之处。
1、说明对象清楚明确。
2、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5、说明的思路要清晰。
2.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
(1)细致观察。
(2)查阅资料。
(3)学会比较。
(4)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5)确定说明的主次和详略。
(6)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7)采用恰当的说明语言。
【单元导航】本单元共安排了三到作文题,都是根据“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而设置的。
第一道题要求介绍某一建筑,第二题要求介绍熟悉的物品,两道题都是写关于“事物”的说明文。
无论是建筑,还是生活用品,其实都各有各的特点,写作要抓住这些事物不同其他事物的特点,写出差别,写出事物的独特之处来,这就需要认真观察,抓住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如方位、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或体现的文化精神,进行具体的描写,而不是“高大巍峨”“小巧玲珑”的简单概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详案《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课文,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特征、使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柏拉图对“人”下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动物。
”于是,他的一个学生把一只鸡拔光了毛,开玩笑说:“这就是柏拉图的‘人’!”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把人比作会思考的芦苇,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比喻。
人当然不仅仅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他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
这就告诉我们说明要抓住特征。
(出示学习目标)我们一起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温故而知新,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1.以法布尔《蝉》为例,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a.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征。
要把一个或一类事物说清楚,首先要抓住其特征。
我们回顾一下法布尔的《蝉》,看看作者写的“蝉的卵”,分别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
请你来回答一下。
这部分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抓住什么写的?明确:从这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写蝉的产卵,主要写抓住它无法抵御天敌的“本能”;而写存活下来的幼虫,则表现了他们自由活泼的生活状态;再写落地的幼虫则突出了他们克服重重危险的生存能力。
作者通过这些,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蝉的丰富多彩而又充满艰辛和危险的生活历程。
2..进行比较阅读,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b.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有关“小白兔”的三则材料,哪份材料突出小白兔的特征?请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好了,请你们小组来回答。
嗯!很好。
还有要补充的吗?也可以评价一下其他两则材料。
显然,材料一是泛泛的介绍,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只有共性,缺少了个性特征,看不出小白兔的特征;材料二的介绍能扣住小白兔的特征了,但是不够全面。
只有材料三将小白兔的特征说明得准确而全面。
二、实践出真知,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
同学们懂得了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就得学习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5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设计说明“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教学的主题,主要围绕说明文展开练笔。
此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的典范,桥梁专家茅以昇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朴素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更有文化底蕴和审美高度,从苏州一百多处园林中提炼出其共有的特点,并围绕这一特点娓娓而谈,用质朴而简洁的文字,一一解说。
所以此单元的练笔,将以教材为基点,链接师生的生活,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学会写说明文。
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事物特征,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2.结合课文、赏析例文,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3.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2.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征。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探究法资源与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猜一猜:有一种动物,毛茸茸的,两只眼睛,四条腿,有很多人喜欢。
你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小猫、小狗……)为什么我们无法根据这个描述猜出最准确的动物呢? 因为在说明事物时,没有抓住主要的特征。
有一种动物,毛茸茸的,两只眼睛,四条腿,身上的毛是黑白两种颜色,喜欢吃竹子,有很多人喜欢。
你猜猜,它是什么动物?(熊猫)所以说主要特征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很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写作时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四、过程性评价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一物品。
题目自拟。
不少于500字。
五、课堂小结只要用心,抓住特征,安排得体的说明顺序,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就能写出“思想”,写出“生活”,写出“文采”,让事物在我们的笔下熠熠生辉。
六、布置作业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文学作品中“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掌握“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方法;•学会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特征”,深入思考作品主旨。
1.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学习并理解名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找出事物的本质来判断。
”•学习并分析小说《草房子》中的“抓住特征”写作手法。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抓住特征”写作手法的运用方法;•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特征”,深入思考作品主旨。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利用课前准备时间,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小说《草房子》。
•在上课前,向学生发放本节课的教学笔记,并让他们自主体会并消化其中的内容。
4.2 学习环节•首先,向学生展示名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找出事物的本质来判断。
”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意义,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对比。
•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阐述《草房子》中的“特征”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特征是如何反映出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的。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提取和分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抓住特征”来深入思考文学作品的主题和结构。
4.3 拓展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将“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应用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中。
5. 教学辅助手段1.本节课的教学笔记;2.可供讨论的学生手账;3.辅助分析名著的读书笔记。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在阅读小说后进行分组讨论,自主提取小说的“特征”,并提炼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名师教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课时目标】, 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应该知道, 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进一步观察大家会发现, 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十根手指, 每根手指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再比方一棵树上的叶子, 看上去可以样子好似都差不多,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异的, 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所以我们写说明文介绍某个事物时, 要让人印象深刻, 就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板书: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 说明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异的, 各有各的特点, 突出了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快速进入课堂.二、链课文, 知特征师:本单元我们学过的几篇说明文, 作者都抓住了对象的特征, 并以此为核心展开说明.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这四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各有怎样的特征?〔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分享相关内容〕课件出示:师小结: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 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一般来说, 事物的存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其特征也是多层面的, 一般表现在其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自然属性、形成原因、开展过程、使用方法、实用功能等方面. 因此, 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 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 才有准确性可言, 也才能给人以准确、深刻的印象.【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课文, 让他们初步了解说明文必须学会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道理, 给予学生感性的认识, 促使他们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三、作比拟, 明特征师:为什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说明呢?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材料, 比拟一下, 你认为哪一那么材料抓住了特征, 把事物说明得准确而全面呢?课件出示:材料一:小白兔全身覆盖着一层雪白的毛, 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 有嘴, 有鼻子, 有眼睛, 有耳朵, 长着四条腿, 一条尾巴.材料二:小白兔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 两只耳朵很长, 一双眼睛又红又亮, 嘴巴是三瓣的.材料三:小白兔, 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 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 嘴巴尖尖的, 嘴唇有三瓣. 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 见到阳光微微眯起. 耳朵很长, 有时直竖, 有时抿在颈后, 还会微微颤抖. 前腿短, 后腿长, 走起来一跳一跳的, 尾巴短小.师生评议:预设“材料三〞抓住小白兔的外形特征, 进行了准确而全面地介绍. 而“材料一〞是泛泛的介绍, “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 便只有共性, 缺少个性, 看不出“小白兔〞的特征;“材料二〞的介绍能扣住“小白兔〞的特征, 但却是静态的, 也不够全面.师小结:“材料三〞在说明小白兔时,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之进行观察, 然后抓住各局部的特点, 采用准确、翔实的语言加以说明, 突出特征, 事物也就有了个性. 这就告诉我们, 抓不住特征说明, 就是缺乏个性的说明.【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比拟, 让学生懂得说明事物须抓住特征的道理. 通过三那么材料, 让学生明白写特征不仅要写出事物的整体特征, 也要抓住其局部特征, 而且介绍要细致具体. 进而让学生明确说明的侧重点和写作目的, 更好地了解说明文写作的根本特征.四、得要领, 抓特征师:了解了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接下来我们就要掌握怎样去抓事物的特征.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118, 我们可以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的根本方法.1.细致观察, 发现特征课件出示:〔1〕观察须“五官开放〞, 充分利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 对要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进行看、听、尝、嗅、触等, 必要时, 还可以做实验, 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2〕观察时, 不但要看外表, 还要看内部, 要逐层剖析, 仔细研究. 比方我们写一座公园, 就可以从公园的地理位置、空间范围、历史背景、环境布置等方面反复研究, 挖掘出其“优美〞“有文化气息〞等特点.〔3〕观察还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或由上到下, 或由左到右, 或由近及远, 或由东到西, 或由点到面, 或由外及里……以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2.学会比拟, 找出特征课件出示:〔1〕同中求异. 利用事物的形态相同, 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 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 并加以说明.〔2〕异中求同. 就是从错综复杂的不同环境中, 排除不相干的因素, 找出共同的特征.〔3〕横向比拟. 对多种相关事物进行比拟, 可以了解同类事物的大小、多少、优劣.〔4〕纵向比拟. 比拟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 从而认识事物的开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开展规律.3.引用资料, 丰富特征课件出示:〔1〕引用丰富翔实的资料, 有利于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相关文献资料, 包括数据、图表、历史文献、研究资料等.〔2〕引用相关资料, 能够使对象的特征更具体、准确.4.说明方法, 突出特征课件出示:〔1〕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2〕作比拟:能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征.〔3〕举例子:能具体真切地说明事物的特征.〔4〕分类别:能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5〕打比方: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6〕列数字:能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7〕摹状貌:通过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 能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指导学生学会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 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也是学生完本钱次写作的关键. 先让学生自学, 然后再分项指导, 细化指导, 能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板书设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第2课时【课时目标】1.利用写作实践, 引导学生稳固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3.通过写作说明文, 加深对说明文文体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 我们一起探究了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学生回忆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然后分享〕师:理论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写作实践来检验和稳固这些方法. 二、悟方法, 理特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写作实践〞第一题, 借助资料分析, 归纳事物的特征, 尝试着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 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然后在班级内分享.预设这份资料共8段, 分别从坎儿井的环境与建造原因、形式与原理、来历、作用、技术难度、地位、今昔比照和现状这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这种水利工程, 表达出坎儿井多方面的特征. 从地理位置来看, 坎儿井有适合高温、干旱的山地、盆地的特征;从构造原理来看, 坎儿井有井、渠结合的地下人工河的特征;从来源与价值来看, 坎儿井有古老而环保的特征.师:本次实践要求整理出一篇说明文, 我们该如何整理?大家畅所欲言, 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预设〔1〕文体要求写成说明文, 即表达以说明为主, 写作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坎儿井的有关知识.〔2〕说明时要想方法突出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 这就要运用前一节课所讲授的知识.〔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 要根据自己的思路, 整合、组织材料, 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4〕说明文一般按照“总—分—总〞的顺序, 只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用恰当的方法向读者介绍清楚就行, 而且教材中提供了材料, 不需要做过多的补充.〔5〕题目可以直接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拟写.〔6〕材料中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识, 写作时要详略得当, 不可面面俱到.掌握了方法, 了解了写作考前须知, 请同学们15分钟内快速成文, 然后在组内分享, 讨论自己写作的得失. 不能确定的内容, 提交班级讨论.〔学生15分钟快速整理写作〕预设课件出示:地下智慧水利工程——坎儿井在我国新疆地区, 坎儿井作为特殊的灌溉系统,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的出现与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关. 新疆多山地、盆地, 气候十分干旱, 水资源特别稀缺和珍贵.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新疆各族劳动人民创造出了坎儿井这种利用地下水的巧妙方式.坎儿井创造性地运用井、渠结合的方式:井是用来从地表下取水的装置, 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 坎儿井的结构, 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局部组成. 劳动人民依据山势坡度, 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 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 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 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 然后引至农田灌溉.坎儿井的开凿也是需要智慧的. 在开挖线上, 每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 竖井愈多, 其头道竖井就要愈深. 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 非常艰苦, 总工程量非常大. 而且, 并不是付出了力气就能挖成坎儿井, 还需要知道什么地方地下有水, 从开挖处到出水处要挖多少竖井, 每个竖井需挖多深, 这都是学问, 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由此, 专门从事这份职业的“坎儿匠〞深受人们尊重. 他们的手艺代代相传, 逐渐形成家族性产业. 有了坎儿井, 水在地下运行, 不受地面高温的影响, 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经过地下地层过滤, 井水清澈甘甜, 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口, 沁人心脾. 这个智慧水利工程, 保障了干旱高温地区老百姓的生活和农业用水, 是他们生存的根底.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珍贵遗产,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但是随着科技飞速开展及现代引水工程的建设, 坎儿井在灌溉方面的地位不断下降, 坎儿井面临不断干涸消亡的局面. 近几年来, 人们重新认识到坎儿井的独特优势,已全面启动坎儿井抢救工程.〔学生自由点评〕预设〔1〕以“地下智慧水利工程——坎儿井〞为题, 紧紧抓住“智慧〞一词展开, 突出坎儿井设计的智慧, 特征突出.〔2〕文章从教材材料出发, 以第①②⑤三段为主, 兼及④⑥⑧段, 对材料进行组合、加工、润色.〔3〕第一句概括总说, 然后分述, 说明条理清楚, 层次清楚.〔4〕语言准确简明, 同时也流露了作者的情感,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可读性强.师小结:通过刚刚同学们的分析交流, 我们可以获得写作说明文, 特别是抓住说明对象特征的一些技巧:〔1〕必须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灌注情感, 是写作的必要条件.〔3〕合理安排结构, 如采用“总—分—总〞式.〔4〕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 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 使其不同的特征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5〕以说明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写作实践〞第一题的写作训练,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同时通过具体的习作范例,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如何写好一般的说明文, 继续为后面的写作做铺垫.三、辨对象, 展特征师:阅读教材“写作实践〞第二题, 先审题, 探讨一下建筑物类说明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生讨论并反应〕师小结:课件出示:〔1〕建筑物的特征多半表现在其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上. 要注意整体概括和纵横比拟.〔2〕建筑物要说明的内容很多, 如所处位置、地理环境;设计者和设计经过, 修建年代和修建过程;整体布局, 建筑特征, 规模风格;外观轮廓, 内部结构, 装修和陈设;建筑物的性质、地位、用途;历史背景与传说故事;建筑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等等.〔3〕建筑物说明文的结构布局, 首推“总—分—总〞式, 说明顺序一般按照空间顺序或游踪, 很多情况下是各种顺序综合运用.〔4〕建筑物说明文要具有思想价值, 也就是要表达某种情感, 如歌颂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等.〔5〕建筑物的环境、外观、陈设、雕饰等可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但要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运用修辞手法和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是为了辅助说明, 增加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思想性.〔学生根据指导快速成文, 互评修改〕预设课件出示:芙蓉广场八年级〔1〕班何秀在五莲县城东面, 御景园西侧, 有一座秀美、雅致的广场, 它就是五莲小有名气的芙蓉广场.之所以被命名为芙蓉广场, 是因为这里周边有大量的芙蓉树, 再加上富强路两边的芙蓉树, 构成了五莲县城东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到春末夏初, 那丝丝缕缕的芙蓉花开满花树, 远看像粉红色的云雾, 近看如儿童虎头帽上那可爱的绒球. 下面就让我来带着大家参观一下芙蓉广场吧.整个广场呈长方形, 长约200米, 宽约100米, 有两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广场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 依山傍水, 取自然之势, 再加上人工整治, 整个广场如一幅山水画卷.广场的主体局部是中间的主题广场, 广场呈圆形, 全部采用五莲自产大理石铺砌,中间设计有假山和喷泉. 喷水池中喷泉不停地喷着水, 中间最大的水柱有6米高, 四周排着一圈小水柱. 夜间, 水中彩灯齐明, 光照流水, 甚为优美. 喷水池北面是假山, 由灰蓝色的虎皮石堆砌而成, 两边假山形状各不相同, 西边的山峰有的像宝剑, 有的像铁塔, 有的像寿星;东边的山峰有的像公鸡, 有的像大象, 有的像猴子, 不一而足. 山中有由石头铺成的小路, 方便游人前往观看, 山间还有人造小溪, 溪水日夜不停地顺着石头流下来, 真乃人间仙境. 假山正中竖着一个巨大的LED电视, 每天不间断地播放着新闻, 供游人了解时事. 四周是沿着山势垒成的石阶, 有6层. 每到黄昏, 这里坐着不少的人, 他们一边休憩, 一边欣赏着电视, 一天的疲劳便也慢慢消失.登上台阶, 便是广场的第二层. 这一局部以草坪、绿植为主, 兼有环绕小径, 大约一米宽, 全部用鹅卵石铺砌而成, 与周边的绿草、芙蓉树相互辉映, 形成一个安静的休闲区. 在草坪四边各有一排高50厘米左右的草坪灯, 50多盏草坪灯从不同的角度射上草坪, 把整个草坪照得五彩斑斓, 煞是亮眼. 草坪外还围着一圈路灯, 每到夜晚, 有30多盏路灯齐明. 一条大约8米宽的柏油路环绕着大草坪, 供人们闲游健身.广场为开放式, 从四面都可进入, 但在东北和西南各有一个木制长廊, 上面缠络着紫藤萝, 每到夜晚, 这里点亮一盏盏小彩灯, 与紫藤萝相辉映, 煞是好看. 广场正北对着的是公园管理处, 共2层. 南面是万福园芙蓉广场富强店, 面积有4000多平方米, 是一个超大型的商场.这就是我们的芙蓉广场, 怎么样, 很漂亮吧, 有空来玩玩吧!生点评:何秀同学写芙蓉广场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开篇先点明广场的位置、特征, 然后介绍得名原因、广场的规模地势, 再按照游踪介绍, 最后总结. 全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 且融入情感, 既让读者了解了芙蓉广场的有关知识, 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师点评:文章介绍群体建筑——广场, 抓住芙蓉广场秀美、雅致的特点, 重点介绍第一层主题广场, 略写周边草坪及建筑, 详略得当, 层次清楚. 另外, 作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以游览的方式引导读者了解广场建筑, 让文章生动亲切, 也是作品的亮点.师:教材“写作实践〞第三题要求同学们介绍“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一种物品〞, 这种说明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探讨.预设课件出示:〔1〕介绍物品时可以从形状、特点、结构、用途等方面去介绍. 写作时要抓住其主要特征做重点说明.〔2〕说明结构仍然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顺序要根据不同的说明事物来确定.〔3〕要恰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也可适当运用文学手法, 增强说明的效果.〔4〕写作要具有思想性, 表达一定的情感.〔学生根据指导快速成文, 互评修改〕预设课件出示:我的生活少不了它八年级〔1〕班袁欣近期, 我看到一那么挺有趣的谜语:“稀奇真稀奇, 鼻子当马骑, 直到去睡觉, 彼此才别离. 〞这是什么呢?聪明的读者肯定猜到了, 这就是眼镜. 随着近视人数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戴上了近视眼镜. 我在小学六年级就参加了近视一族, 也开始戴上了近视眼镜. 随着初中学习任务的加重, 我的近视度数在不断增加, 我的生活也少不了近视眼镜.目前, 青少年近视的人越来越多.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城市学生近视患病率, 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为50%、60%和70%. 近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天性遗传, 还有一种是后天不注意用眼卫生. 现在很多同学过多地使用电子产品, 比方、电视、电脑等, 这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近视眼镜分为普通近视眼镜和隐形近视眼镜. 隐形近视眼镜虽然更为美观, 但平时护理要求更高, 操作更麻烦, 所以我戴的是普通近视眼镜.普通近视眼镜由镜框和镜片组成. 现在的人选眼镜框也是有审美标准的. 民国时期的眼镜, 大多是两个圆圆的镜框和两根挂在耳朵上的架子, 而现在的镜框是各式各样的, 有长方形的, 有椭圆形的, 有圆形的, 等等. 颜色更是五彩缤纷, 有红色、黑色、金色、无色等. 我选择的是粉红色加一些卡通图案的、长方形的镜框.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近视眼主要是由于晶状体的变形, 导致光线过早地集合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凹透镜呈正立、缩小的虚像, 它能使像距变长, 使物像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这样就能到达矫正视力的目的. 凹透镜焦距的大小, 决定了近视眼镜的度数. 近视眼的镜片会因个人的度数大小而随之改变.戴近视眼镜矫正虽然能够让我们看清事物, 但也会带来很多不便. 比方眼镜戴久了后, 鼻子上就会有两个印记, 并且眼睛的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冬天, 从室外进入室内时, 水蒸气会在镜片外表液化, 让我们什么也看不清.近视眼镜, 让我欢喜让我忧. 自从有了它, 我的生活就少不了它了.生点评:袁欣同学选取的写作对象是眼镜, 先分析当前青少年近视的现状, 然后重点介绍了近视眼镜的分类、工作原理等, 最后表达了自己戴眼镜的感受. 全文观察细致, 重点突出, 条理清晰, 层次清楚, 是一篇不错的说明文.师点评:作为近视一族的一员, 小作者抓住了自己离不开近视眼镜这一点, 并抓住近视眼镜的特征, 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近视眼镜的构造, 以及矫正近视的原理, 同时阐述了佩戴眼镜的烦恼. 作者观察细致, 重点突出, 说明自然生动, 很容易引起佩戴眼镜者的共鸣.【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写作实践〞第二、三题的训练, 让学生学会写建筑物和一般物品两种说明文. 同时, 还通过不同风格的事物写作, 让学生明确说明文写作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说明.【板书设计】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建筑物物品〔外形结构〕〔形状、特点、结构、用途〕辨对象, 抓特征【设计亮点】本课的教学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 先讲清楚什么是说明对象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明确怎样去抓说明对象的特征. 掌握了方法之后, 以教材写作实践训练为中心, 先让学生找特征, 根据材料练写说明文;最后再分别训练写建筑物和物品两种不同的说明对象. 这样处理,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 我尽力防止采用灌输式教学, 而是让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阅读、比拟, 归纳出相应的技巧, 这样, 学生的获得感强, 印象深, 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整体把握文意, 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奇山异水〞, 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古人云:“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大屏幕展示富春江山水美景视频〕富春江, 全长110公里, 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 一头连着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安徽黄山. 而富春江本身又富有神奇的魅力, 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 元代的李桓曰“天下佳山水, 古今推富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与朱元思书》, 跟着吴均一起游览富春江……〔板书:与朱元思书吴均〕【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入课文,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检查预习, 诵读美文1.预学展示, 走近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栏目〕听配乐示读课文, 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 听清句子的停顿. 同学们仿照示读放声自由朗读.〔1〕读准字音.课件出示:缥.碧〔piǎo〕湍.急〔tuān〕夹.岸高山〔jiā〕轩邈..〔xuān miǎo〕泠.泠作响〔línɡ〕嘤.嘤成韵〔yīnɡ〕鸢.飞〔yuān〕戾.天〔lì〕窥.谷忘反〔kuī〕横柯.上蔽〔kē〕有时见.日〔jiàn〕〔2〕读出节拍.师点拨:这篇骈文根本上由对偶句和四字句组成, 读时要注意它的节奏, 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 如“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 如“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有时我们可通过它的音节读出有些句子对偶的特点, 如“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等.〔3〕读出韵味.本文多用四字对偶句, 又兼用散句, 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很有节奏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把握文章节奏, 为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三、以言带言, 疏通文意借助注解和相关资料把课文通顺地译成现代文.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这个学习任务,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教师重点强调以下句子的翻译.课件出示:1.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译文:没有一丝儿风, 烟雾也完全消散了, 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2.急湍甚箭, 猛浪假设奔.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3.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译文: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 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 透出一派寒意.4.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译文: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 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5.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译文: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 那些竭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 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设计意图】重点语句检测, 看学生对课文的翻译是否准确到位.四、品水析山, 分析手法“奇山异水〞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总体结构.预设本文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 先用“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来进行概览性的总写, 接着分写山、水之奇异:先写异水, 再写奇山.师:说到“奇山异水〞, 文中的哪一局部写“异水〞?这水又异在何处呢?〔生交流讨论, 点生作答〕预设第2段写“异水〞.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浅青色的, 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说明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四句突出水之清. “急湍甚箭, 猛浪假设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 那惊涛骇浪势假设奔马. 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重难点】对事物进行说明时能够准确地抓住其特征进行描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想要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则突出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二、技巧突破(一)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
阅读事物说明文,需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所介绍的事物。
要写好一篇事物说明文,也必须抓住所写事物的特征。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种特征,并且事物的特征是有层次的。
如主要特征、次要特征,一般特征、本质特征,外在特征、内在特征,局部特征、整体特征。
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读者在阅读后能不能得到具体而明确的认识。
(二)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1.介绍人物。
除了介绍其外貌、性格、兴趣爱好之外,更要注意介绍其“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
2.介绍动物。
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3.介绍植物。
着重说明它的生态和用途。
4.介绍某种器物。
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5.介绍建筑物。
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等方面的特点。
6.介绍自然地理知识。
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7.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
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三)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1.认真观察,把握事物的外部特征。
(1)事物的外部特征要用我们的感觉器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对说明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
(2)学会比较。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同步教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重点)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重点)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告诉我们,即使是看起来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水笔、毛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所以,我们在说明一样事物的时候,就要抓住它的特征,这样才能把它说清楚。
板书: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二、写作指导师:什么是特征?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人或事物可供识别的特殊的征象或标志。
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是:识别、特殊、标志。
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仔细观察,发现特征。
没有观察,就无法把握事物的特征。
写作前,对事物进行观察,必须“五官开放”,充分利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进行看、听、尝、嗅、触等,必要时,还可以做实验,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观察时,不但要看表面,还要看内部,要逐层剖析,仔细研究,想一想:哪些现象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哪些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把表象作为入门的向导,在反复思索中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
同时,观察还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
或由近及远,或由东到西,或由点到面,或由外及里……以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二)学会比较,明确特征。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
要想快速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学会比较,在比较中观察、鉴别、判断。
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判断。
在比较中,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才能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同步资料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文题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
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文题二: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不少于500字。
不同事物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写作说明文时,我们就要根据说明的对象,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只有把这一事物的独特之处突出地表现出来,才能给人以准确的、深刻的印象。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呢?我们不妨运用下列方法。
1.抓住特征,突出整体。
比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以逻辑顺序,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
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重点突出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
同样,《苏州园林》-文对逻辑顺序也有充分的体现。
如文章先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此后分别从各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说明。
2.纵横比较,找出差别。
纵横比较,指的是就相同或相异的地域、时代、民族、宗教等,拿所要介绍的建筑跟同一样式或不同样式的建筑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建筑形式的承继沿革或根本差别,从而发现建筑物的本质特征。
比如《苏州园林》,叶圣陶先生便拿它与故宫——我国传统建筑比较,得出苏州园林亭台轩榭“不讲究对称”的这一布局特征。
《中国石拱桥》讲“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就是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来说明卢沟桥的坚固这一局部特征。
3.按照程序,循序渐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操作,这种做事的过程和顺序就叫“程序”。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茶庵寺的桥》写作指导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说明文的写作基本概念。说明文是通过对事物的特征、性质、功能等进行详细阐述,使读者对事物有更清晰的认识的文体。它是语文写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茶庵寺的桥。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在实际中观察并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以及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方法的选择和说明方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茶庵寺桥的具体特点,举例说明如何比较、举例等手法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茶庵寺桥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桥的结构、历史背景等。
3.加强说明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些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4.在课后,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茶庵寺的桥》写作指导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茶庵寺的桥》为本章节教学内容,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本节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描绘,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包括: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练习。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模型,尝试自己描述茶庵寺桥的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察描述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抓住特征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在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是一篇说明文阅读课。
该课主要以例子为主,旨在教导学生如何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事物的说明。
该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包括:1.通过例子感知说明文的特点2.通过观察特征,熟练掌握说明方法3.通过练习提高说明文写作技能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2.熟练掌握说明方法3.提高说明文写作技能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世界著名建筑物——埃菲尔铁塔,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步骤二:整体阅读带领学生进行整体阅读,感知说明文的特点。
步骤三:分析文本通过分析文中的几个例子,引导学生找出每个例子的特点,从而学会通过观察特征进行说明。
步骤四:练习写作让学生尝试根据所给例子进行说明,提高说明文写作技能。
步骤五:课堂互动通过让同学评价彼此写出来的说明文,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技能提高。
3. 总结反思在课堂结束前,通过小结让学生梳理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以便日后更好地应用这些技能。
三、教学重点学生需要掌握以下重要的技能和方法:1.理解说明文的特点2.能够通过观察特征进行事物的说明3.熟练掌握说明方法4.能够进行说明文的写作四、教学难点学生需要克服以下难点:1.熟练掌握通过观察特征进行事物的说明2.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的说明方法进行写作五、教学评估1.能够通过观察特征进行事物的说明2.能够熟练掌握说明方法3.能够写出一篇较好的说明文六、教学建议建议老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给学生更多的例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此技能。
同时还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以提高这方面的技能。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01 导学案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学案【学习目标】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修改习作,锤炼语言,使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学习重点】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能够在观察和比较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学习难点】围绕事物的特征,灵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猜谜语:1.黄皮包着红珍珠,颗颗珍珠有骨头,不能穿来不能戴,甜滋滋来酸溜溜。
(打一水果)谜底:________ 2.红的眼睛白的毛,长的耳朵短尾巴,身披一件白皮袄,走起路来轻轻跳。
(猜一动物)谜底:_______3.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
(猜一日常用品)谜底:_____4.又白又软,罩住人脸。
守住关口,防止传染。
(打一日常用品)谜底:_____5.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
(猜一日常用品)谜底:______二、自主学习,探究方法快速阅读课本p118-119内容明确怎么抓住事物特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物大都有主体部分或关键部分,而这往往最能体现它的主要特征,观察时要特别注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方位、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对观察到的外部特征进行准确的概括、确切的描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事物总有其功用、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等。
这些内在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需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才能发现,有时甚至还需要通过试验、调查等才能准确把握。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导学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精彩开篇词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过程一、文题展示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某个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
不少于500字。
二、写作导航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是不是使读者得到了具体而明确的认识。
那么,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呢?首先,细致观察。
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将事物了解得清楚。
其次,查阅资料。
我们不可能事事亲身经历,而说明文又要求特征准确、材料翔实,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靠前人总结出的经验印证。
最后,学会比较。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特点,即使是同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
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
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
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的。
如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将中国与法国比,有17个法国大;与日本比,有25个日本大;相当于整个欧洲……这样一比较,既具体生动,又有说服力。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周密思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写作((五))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一、新课导入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例如《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特征以“兔子”为例,让同学们先描绘自己见过的兔子的模样(如: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进而告诉学生,事物的特征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的标志。
三、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1.要认真观察和比较。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看、听、尝、嗅,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另外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出异同。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3.语言要准确,更可以进行生动的描写。
四、写作文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许地处独特的位置,或许有标志性的外观,或许还有传奇的历史。
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五、佳作欣赏九龙桥九龙桥是荆州的名胜之一,它位于东门风景区内,是入城的咽喉。
它桥体优美,设计精巧,结构坚固,令中外游客驻足观望,流连忘返。
九龙桥横跨在护城河上。
它长98米,宽15.7米,全身呈弧形。
远望九龙桥,仿佛雨后彩虹,又如蛟龙出水,静卧水面,神态安详。
九龙桥由九个半圆形、大小不一的石拱组成,和卢沟桥一样,属联拱石桥。
中间的一拱最大,直径约6米,两旁各有两个中拱,两个小拱,成对称排列,依次变小。
这样,大拱领小拱,小拱伴大拱,拱拱相连,不仅节省了石料,增大了桥身的过水量,而且九拱连环,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第五单元作文指导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文指导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什么是事物特征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特征不止一个,要仔细观察、研究、分析,但不一定逐个介绍,要根据客观需要和写作目的来取舍。
二、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通过观察确定外部特征,研究分析把握内在特征。
事物的外部特征如方位、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要认真观察。
可以将该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观察,对观察到的外部特征进行准确的概括、确切的描述。
事物的内在特征如功用、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等,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需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才能发现,有时甚至还需要通过试验、调查等才能准确把握。
对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归类、分析、筛选,从中找出能够统率全篇说明内容的核心特征,这在说明比较复杂的对象时尤为适用。
不同对象的主要特征列表任务一:他山之石第五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梦回繁华》是介绍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的文章。
《蝉》有情节有描写,是带文学性的说明文。
写作时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同中求异、多面展示等方法来下笔,力求语言严谨、准确。
1.同中求异法利用“事物的形状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
例如,同样是笔,硬笔和软笔是不同的;同样是硬笔,钢笔和圆珠笔的构造、特点、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
茅以昇在《中国石拱桥》中是这样介绍赵州桥的独拱和卢沟桥的联拱的:(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一位哲人说过:“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这些相异的部分,正是事物的本质特性所在。
如法布尔《蝉》中描写“蝉的地穴”这一部分,作者通过比较分析后,紧紧抓住了“蝉的地穴结构不同于其他掘地昆虫的地穴结构”这一特征,引出了蝉的生活习性及生长情况,因而给人留下了清晰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够围绕事物特征,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并运用合理的说明
方法对事物进行说明。
第一课时
一、话题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二、写法指导
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1抓住事物的特征,离不开仔细观察。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即使十分相似的事物,他们在外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一定也有差异。
可以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观察,比如,叶圣陶拿图案画与美术画进行比较,从而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征。
可以通过实地测量、计算,进行精细观察,比如,一些说明文中常用到数字,这往往就是精细观察的结果。
○2.有些事物的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还需要借助相关的资料,比如,要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征,就需要借助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
事物的特征是有层次的,比如主要特征、次要特征,一般特征、本质特征,外在特征、内在特征,局部特征、整体特征。
2、说明时要讲究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原因到结果等,这样会介绍得更清楚。
语言也要求准确、严密。
比如"……'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若说成"……'旅人桥'……是最早的石拱桥",就不符合事实了。
3、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
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引用了《水经注》里的资料,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里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求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地方建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语言要准确,更可以进行生动的描写。
《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在说明中合理使用限定词语。
比如:1、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早已、一直、渐渐等。
2、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很、尤其等。
3、表示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限定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等5、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屡次"等。
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光滑等。
第二课时
一、作文题目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不少于600字。
提示:1.观察物品的外形,想一想它是什么材料做的,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个物品有什么用途等。
从中选取反映物品主要特征的内容重点说明。
2.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事物。
比如写手机,可以先写外形、尺寸,再写手机的制造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特点,之后写手机的操作特点等。
3.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也可恰当运用其他写作手法,增强说明的效果。
二、审题关键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
在"我的生活少不了它"这个题目中,"它"就是"题眼",它直接点明了本次写作的对象。
2、其次审清题目中的限制成分--"我的""生活"。
"我的"表明是自己身边的,"生活"表明是与生活有关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3、最后要特别注意其他重要信息。
如"最熟悉""一种物品""说明文""不少于600字"等关键性词语。
4、抓住物品的特征说明事物。
对你所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来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三、范文赏析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有一个谜语:“新时白头发,旧时变黑发,闲时戴帽子,忙时把帽摘。
--打一物”。
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吗?对!是毛笔。
笔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书写工具。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人类发明了许多可代替笔进行交流的工具,可笔仍以它方便、简单、种类多而深受人们喜爱。
毛笔,可算是笔中的元老了。
我国古代有许多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书籍就是靠它写成的。
毛笔以大小分,有大号、中号、小号等种类;以笔头的制料分,又有羊毫、狼毫等。
毛笔结构简单,分笔杆和笔毛两部分。
笔杆大多由竹子做成,表面光滑。
常见的羊毫笔笔毛是纯白的,柔而不软。
正如其写出的字一样,柔中带着刚。
多少年过去了,钢笔开始出现在人类生活中,并以其有贮水功能、方便快捷的特点迅速代替了毛笔。
钢笔的结构比毛笔复杂许多,大体由笔套、笔芯、笔杆组成。
笔套起着保护笔头的作用,是一层"保护组织"。
笔芯由笔头、贮水管组成。
笔头自然是墨水和纸张接触的"介质",墨水就是通过光滑的笔尖在纸张上自由舒展着蓝色或黑色的"躯体"。
贮水管是中空的,利用气压的原理使墨水进入贮水管,写字时所需的墨水便是由它源源不断供应的,但这并不是无限量供应,过不了几天,钢笔就再也写不出字了。
这时打开笔芯,你会发现贮水管空了,需要"加油"了。
正因为这一缺点,接下来,在历史的舞台上出现了新秀--圆珠笔。
因它比钢笔更方便、轻巧而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我们这些学生。
圆珠笔分笔杆、笔芯、笔帽三部分。
在中空的笔杆中,是一支纤长的笔芯,它十分方便,没有随时会没有墨水的烦恼,减少了写字中途没水的尴尬。
笔芯用完了,可以再换一支。
笔杆上套着个灵巧的小帽--笔帽,它是保护笔头的。
圆珠笔,顾名思义,笔头是由圆珠构成,书写时是靠圆珠的滚动带出笔油在纸上留下印迹,因而润滑流畅。
人们不是常说"笔墨惊天地,文章泣鬼神"吗?相信随着科学的突飞猛进,笔的家族还将不断地得到改造、更新、发展,其功能也会越来越齐全,在人类的文明进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备选文题
1.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你印象深刻的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
不少于600字。
2.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
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
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