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柳宗元《渔翁》课件

合集下载

渔父精品课件+渔翁课外拓展

渔父精品课件+渔翁课外拓展

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 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 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 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 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 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 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 。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 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 束缚。比如柳宗元《渔翁》:“欸乃一声山水绿”,这 位渔父撑着船远远的消逝了。可是消逝,它不是带着一 种和光同尘的说法消逝,而是带着屈原这种理想消逝。 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 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4段重点字词:
渔父莞尔而笑: 莞尔:微笑的样子。 鼓:敲打(名作动) 鼓枻yì 而去: 去:离开 沧浪之水 : 沧浪:汉水 濯:洗 可以濯zhuó 我缨 缨:系帽的带子 遂:于是;复: 再 遂去不复与言
第4段翻译
渔翁听了微笑起来,敲着他的船 桨离开,一边走一边唱:“沧浪的水 啊清又清,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头巾。 沧浪的水啊浊又浊啊,可以洗一洗啊 我的双脚。” 于是他离开了,不再与屈原说话。
3、《渔父》,通过屈原和一个 渔人的对话,表现了他的洁身自 好,不受污辱的品德,而渔父却 嘲笑他自鸣孤高,不能与世浮沉 。于是,在文学上,渔父又代表 了一种浪迹烟波,自食其力,不 问世务的人格。 4、陶渊明写了一篇诗序《桃花源 记》,叙述一个捕鱼为业的武陵 人发现了一处与乱世隔绝的太平 社会。于是文学上的渔父,又添 了一个新的意义,他成为发现理 想社会的探险者。
古今异义词
●颜色憔悴
(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形容枯槁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比较探究《渔歌三首》课件1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比较探究《渔歌三首》课件1

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
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 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 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
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
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
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 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 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3)意境赏析: 苏轼论王维之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 指出高明的诗人,善于在时间流程中,突出事物的某 一点,描绘出空间中一刹那间的静止状态;而高明的
画家,也善于在暂时凝固的画面中,不着一笔,巧妙
地传写出事物静止时前前后后可能出现的变化。张志 和既是词人,又是画家,所以他对淡怀逸致的抒发, 是诗画相兼的。
号“烟波钓徒”的张志和也得以千古风流。
学习目标
1.背诵《渔歌三首》,理解诗歌的主题。
2.掌握通过比较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
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 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 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 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
《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字音
汲 鹭 箬 jí lù ruò 欸 鳜鱼 ǎi ɡuì suō
蓑衣
文言词义
汲: (从井里)打水。
欸乃: 象声词,指摇船时橹或桨发出的声音。 鹭: 鸟类的一科,嘴直而尖,颈长,飞翔时缩着颈, 生活在水边。 箬笠: 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蓑笠: 用草或棕毛编的雨衣。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比较探究渔歌三首渔翁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比较探究渔歌三首渔翁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1/7
柳宗元生平事迹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 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 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 韩愈共同提倡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 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 柳”。与唐代韩愈、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 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翁夜傍西岩宿”, 还很日常;可第二句写到拂晓时就奇了。原来, 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 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是汲 湘江之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 “薪”,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诗句意 蕴也就不一样了。如同“炊金馔玉”给人侈靡感 觉一样,“汲清湘”而“燃楚竹”则有超凡绝俗 感觉,似乎象征着诗中人孤高品格。可见造语 “反常”能表现一个特殊情趣,也就是所谓“合 道”。
7/7
5/7
赏析
• 结尾两句是全诗一段余音,渔翁已乘舟 “下中流”,此时“回看天际”,只见岩 上回绕舒展白云好像尾随他渔舟。这里用 了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而出岫”句意。 只有“无心”白云“相逐”,则其孤独无 伴可知。
6/7
后两句取舍问题
• 此诗末两句,苏东坡认为“虽无须亦可”。这不经意道出批评,引发 连续数百年争吵。南宋严羽、明胡应麟、清王士禛、沈德潜同意东坡, 认为此二句删好。而南宋刘辰翁、明李东阳、王世贞认为不删好。刘 辰翁认为此诗“不类晚唐”正赖有此末二句(《诗薮。内编》卷六 引),李东阳也说“若止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怀麓堂诗 话》)两派分歧根源主要就在于对“奇趣”看法不一样。苏东坡观赏 此诗“以奇趣为宗”,而删去末二句,使诗以“欸乃一声山水绿”奇 句结,不但“余情不尽”(《唐诗别裁》),而且“奇趣”更显。而 刘辰翁、李东阳等所菲薄“晚唐”诗,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奇趣。删 去此诗较平淡闲远尾巴,致使前四句奇趣尤显,“则与晚唐何异?” 两相权衡,不难看出,后者立论理由颇欠充分。“晚唐”诗固有猎奇 太过不如初盛者,亦有出奇制胜而发初盛所未发者,岂能一概抹煞? 如此诗之奇趣,有利于表现诗情,正是优点,虽“落晚唐”何伤? “诗必盛唐”,不正是明诗衰落病根之一么?苏东坡不著成见,就诗 立论,其说较通达。自然,选录作品应该维持原貌,不妥妄加更改; 然就谈艺而论,可有可无之句,究以割爱为佳。

渔翁

渔翁

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 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 “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为怪 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 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 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 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 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 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 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 俱活。
渔翁
唐-柳宗元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岩上无心云相逐。
【诗文解释】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 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 撸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 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 逐。 【词语解释】 西岩: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 汲:取水。 湘:湘江。 楚:西山古属楚地。 销:消散。 欸乃:摇橹声。唐代湘中有棹歌《欸乃曲》。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渔翁
柳宗元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 唐朝著名的文学家 柳河东”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 苏洵、 欧阳修、 “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 余篇, 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 余篇 于诗。 于诗。 中文名: 外文名: 中文名:柳宗元 外文名:Liu Zongyuan 别名:柳柳州、 国籍:中国民: 别名:柳柳州、柳河东 国籍:中国民:汉族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出生日期:公元773年 出生日期:公元 年 逝世日期: 逝世日期:819年11月28日 年 月 日 职业: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主要成就: 职业: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主要成就: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与韩愈倡导古文运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 余篇与韩愈倡导古文运 动“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渔翁》ppt课件

柳宗元《渔翁》ppt课件


此篇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作者所写的 著名散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的同时, 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同样的意味,在他的 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此诗首句的“西岩” 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而诗中那 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 翁”,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主人公独来独 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回看天 际”“云相逐”等语,又都流露出对自由人 生的向往。
四、展读,比较类文异同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解析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 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 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 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 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 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 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 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 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 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这正是当时“永贞革新” 失败后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本诗写到“烟销日出不
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恰到好 处,“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 云相逐。”两句是多余的,你怎么 看?

诗中显示的自由安适的生活情趣对于 处在遭贬谪被管制状态的诗人来说,实 在是太珍贵太美好了。于是,在写下日 出奇句之后,诗人不欲甘休,以更显露 地一吐自己的心愿为快,化用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而出岫”的 句子,宕开诗境,作了这样的收尾。只 有真正体会柳宗元的现实处境,才能理 解他结句的用心。诗人自始至终表现渔 翁和大自然的相互契合,体现了他对自 由人生的渴求。
一、通读,感受诗歌意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 汲 清 湘 燃 楚 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比较 探究 渔歌三首 渔翁讲义 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比较 探究 渔歌三首 渔翁讲义 北师大版
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 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 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 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 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 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
赏析
• 首句就题从“夜”写起,“渔翁夜傍西岩宿”, 还很平常;可第二句写到拂晓时就奇了。本来, 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 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是汲 湘江之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 “薪”,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诗句的 意蕴也就不一样了。犹如“炊金馔玉”给人侈靡 的感觉一样,“汲清湘”而“燃楚竹”则有超凡 绝俗的感觉,似乎象征着诗中人孤高的品格。可 见造语“反常”能表现一种特殊情趣,也就是所 谓“合道”。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作品由好友唐代刘 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 韩愈作有《柳子厚墓志铭》,可略观其生平事迹。
赏析
•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于寄 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同样的意味,在他 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此诗首句的“西岩”即指《始 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 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则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主人 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不见人”、 “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而在艺术 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苏东坡赞叹说:“诗以奇趣为宗, 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全唐诗话续编》 卷上引惠洪《冷斋夜话》)“奇趣”二字,的确抓住了此 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赏析

《渔翁》

《渔翁》

《渔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背诵诗歌。

2.领悟诗中作者寄托的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1.背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2.领悟诗中作者寄托的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难点1领悟诗中作者寄托的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纵情山水间是历代许多文人们的梦想,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柳宗元来体验一下当渔翁的感受。

柳宗元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作家。

下面我们做个填空小练习柳宗元是我国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字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_”,与唐代的_____________、宋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_____________”。

我们学过《_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初步感受诗歌意境。

2.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节奏。

渔翁唐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3.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①词语解释西岩: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

汲:取水。

湘:湘江。

楚:西山古属楚地。

销:消散。

欸乃:摇橹声。

唐代湘中有棹歌《欸乃曲》。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②诗文解释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撸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三、品读赏析名句写法1.“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这两句诗好在哪里?“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句,历来为读者所玩赏称赞。

首先,炊烟、日出、江中小船、青山绿水,如电影镜头依次转换,构成一幅多彩的画面,扑入读者视野;其次,句句写渔翁,却句句不见人,用炊烟的痕迹,摇橹的声音进行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2.有人认为:本诗写到“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九年级语文复习:渔翁亭记 课件(共55张PPT)

九年级语文复习:渔翁亭记 课件(共55张PPT)

1、这一段中包含几层意思或几幅图?
1、滁人游 2、太守宴 3、众宾欢 4、太守醉
人的活动: ——滁州人的欢乐图
2.本段有两个成语,请分别找出 来,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前呼后应:
写文章或做事情考虑周到,前面 有伏笔,后面有照应。
觥筹交错:
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3、“太守醉”仅仅指喝醉酒吗?
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 抓住了什么特点?
明确: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
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 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 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 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
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 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 的四幅图景。
游玩
表现作者复杂感情? 既知禽鸟之乐,又
乐众人之乐;既能 人知从……太守之乐其乐也 同醉,又能自醒。
与民同乐
的民本思想
醉 翁 亭 记
(一)
写景:山 泉
叙事:作亭者
亭(由远到近)
(整体到局部) 名之者 自号
山 水 之

抒情: (破题句,名句。)
(二)
分 山间朝暮之景 山间四时之景
乐 亦 无 穷

(三)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 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写 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 作 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 背 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 景
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 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 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 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 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 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 芳千古的美文。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柳宗元《渔翁》ppt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柳宗元《渔翁》ppt课件

• 首句就题从“夜”写起,“渔翁夜傍西岩宿”, 还很平常;可第二句写到拂晓时就奇了。本来, 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 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是汲 湘江之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 “薪”,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诗句的 意蕴也就不一样了。犹如“炊金馔玉”给人侈靡 的感觉一样,“汲清湘”而“燃楚竹”则有超凡 绝俗的感觉,似乎象征着诗中人孤高的品格。可 见造语“反常”能表现一种特殊情趣,也就是所 谓“合道”。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生平事迹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 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 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 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 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 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作品由好友唐代刘 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 韩愈作有《柳子厚墓志铭》,可略观其生平事迹。
• 一、二句写夜尽拂晓,读者从汲水的声响与燃竹的火光知 道西岩下有一渔翁在。三、四句方写到“烟销日出”。按 理此时人物该与读者见面,可是反而“不见人”,这也 “反常”。然而随“烟销日出”。绿水青山顿现原貌忽闻 橹桨“欸乃一声”,原来人虽不见,却只在山水之中。这 又“合道”。这里的造语亦甚奇:“烟销日出”与“山水 绿”互为因果,与“不见人”则无干;而“山水绿”与 “欸乃一声”更不相干。诗句偏作“烟销日出不见人,欸 乃一声山水绿”,尤为“反常”。但“熟味”二句,“烟 销日出不见人”,适能传达一种惊异感;而于青山绿水中 闻橹桨欸乃之声尤为悦耳怡情,山水似乎也为之绿得更其 可爱了。作者通过这样的奇趣,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 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 所以又不是为奇趣而奇趣。

北师大版九下《渔翁》赏析

北师大版九下《渔翁》赏析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傍:靠。

西岩:指永州城西的山岩。

晓汲:早上打水。

清湘:清澈的湘水。

湘,即指湘江。

楚竹:楚地的竹子。

因永州古属楚地,故称其地所产的竹子为楚竹。

欸乃:象声词,摇橹声。

这里是渔歌。

唐时湘中有棹歌《欸乃曲》。

无心云相逐:片片浮云无意识地在互相追逐着。

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而出岫。

”【译文】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赏析】这是柳宗元被贬在永州时写的一首诗味隽永而诗情飘逸的抒情小诗。

诗中描写的这一超然世外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诗人自己对功名富贵的鄙薄和厌弃。

因此渔翁所表现出来的高雅恬淡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诗人自我的艺术写照了。

全诗情景交融而又层次清晰,象是一幅写意的淡彩画,舒展在我们面前:夜宿西岩的渔翁,正泊岸晨饮,汲清湘之水,燃楚地之竹,几与世无争而能自得其乐,这大自然的赏赐是多么优厚。

日出江峰,烟消雾散,渔翁远逝,江上一片空寂;及至诗人瞩目凝视,却传来了一声“欸乃”的亲切渔歌,忽又从那青山绿水之间轻轻飘出。

这渔翁和这悠然不尽的渔歌,在这山水的环抱中,已凝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活鲜鲜地托出了一个优美的境界。

它和丑恶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把诗人对封建官场那种尔虞我诈的不满和憎恶,从自然美的净化中,映衬得清辉熠熠。

所以诗的最后两句,化用陶渊明的辞意,不只是给这幅写意画增添了几片飘飞的云彩和渔翁追山逐水的情趣,而且也进一步抒发了诗人“行歌座钓,望青天白云,以此为知”(《与杨晦之第二书》)的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人是有进步的政治思想的,但是为了这理想的实现,竟遭窜逐,“风波一跌逝万里”(《冉溪》),精神上不可能不是痛苦的,因此诗人借江上渔翁高洁闲适的情怀,以抚慰自己孤寂而凄苦的心境,是可以理解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 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 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 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 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 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
所以又不是为奇趣而奇趣。
结尾两句是全诗的一段余音,渔翁已乘舟 “下中流”,此时“回看天际”,只见岩 上缭绕舒展的白云仿佛尾随他的渔舟。这 里用了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而出岫” 句意。只有“无心”的白云“相逐”,则 其孤独无伴可知。
后两句的取舍问题
此诗的末两句,苏东坡认为“虽不必亦可”。这不经意道出的批评, 引起持续数百年的争执。南宋严羽、明胡应麟、清王士禛、沈德潜同 意东坡,认为此二句删好。而南宋刘辰翁、明李东阳、王世贞认为不 删好。刘辰翁以为此诗“不类晚唐”正赖有此末二句(《诗薮。内编》 卷六引),李东阳也说“若止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怀麓 堂诗话》)两派分歧的根源主要就在于对“奇趣”的看法不同。苏东 坡欣赏此诗“以奇趣为宗”,而删去末二句,使诗以“欸乃一声山水 绿”的奇句结,不仅“余情不尽”(《唐诗别裁》),而且“奇趣” 更显。而刘辰翁、李东阳等所菲薄的“晚唐”诗,其显著特点之一就 是奇趣。删去此诗较平淡闲远的尾巴,致使前四句奇趣尤显,“则与 晚唐何异?”两相权衡,不难看出,后者立论理由颇欠充足。“晚唐” 诗固有猎奇太过不如初盛者,亦有出奇制胜而发初盛所未发者,岂能 一概抹煞?如此诗之奇趣,有助于表现诗情,正是优点,虽“落晚唐” 何伤?“诗必盛唐”,不正是明诗衰落的病根之一么?苏东坡不著成 见,就诗立论,其说较通达。自然,选录作品应该维持原貌,不当妄 加更改;然就谈艺而论,可有可无之句,究以割爱为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作品由好友唐代刘 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韩愈作有《柳子厚墓志铭》,可略观其生平事迹。
赏析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于寄 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同样的意味,在他 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此诗首句的“西岩”即指《始 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 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则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主人 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不见人”、 “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而在艺术 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苏东坡赞叹说:“诗以奇趣为宗, 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全唐诗话续编》 卷上引惠洪《冷斋夜话》)“奇趣”二字,的确抓住了此 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首句就题从“夜”写起,“渔翁夜傍西岩宿”, 还很平常;可第二句写到拂晓时就奇了。本来, 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 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是汲 湘江之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 “薪”,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诗句的 意蕴也就不一样了。犹如“炊金馔玉”给人侈靡 的感觉一样,“汲清湘”而“燃楚竹”则有超凡 绝俗的感觉,似乎象征着诗中人孤高的品格。可 见造语“反常”能表现一种特殊情趣,也就是所 谓“合道”。
一、二句写夜尽拂晓,读者从汲水的声响与燃竹的火光知 道西岩下有一渔翁在。三、四句方写到“烟销日出”。按 理此时人物该与读者见面,可是反而“不见人”,这也 “反常”。然而随“烟销日出”。绿水青山顿现原貌忽闻 橹桨“欸乃一声”,原来人虽不见,却只在山水之中。这 又“合道”。这里的造语亦甚奇:“烟销日出”与“山水 绿”互为因果,与“不见人”则无干;而“山水绿”与 “欸乃一声”更不相干。诗句偏作“烟销日出不见人,欸 乃一声山水绿”,尤为“反常”。但“熟味”二句,“烟 销日出不见人”,适能传达一种惊异感;而于青山绿水中 闻橹桨欸乃之声尤为悦耳怡情,山水似乎也为之绿得更其 可爱了。作者通过这样的奇趣,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 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