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培训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
思维(求异思维) 3、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4、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划分: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2019/9/20
7
(三)创造性思维 流畅性(数量)变通性(不同种类的数量)新颖性(独特)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按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瞬时(感觉)记忆(0.25-2秒)、 短时记忆(一分钟左右,7+或-2个组块)、长时记忆(一分钟以 上,信息容量无限制)
2019/9/20
4
(二)遗忘
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无法保持、提取或提取时有困难 1、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先快后慢, 呈负 加速型
(三)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 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2019/9/20
13
六、归因理论(韦纳)
(一)归因的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 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019/9/20
9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2、问题表征的方式 3、思维定势(陆钦斯量杯实验) 4、功能固着 5、动机与情绪的状态
2019/9/20
10
第二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一)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行为 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遗忘的学说 (1)衰退说(记忆痕迹的消退) (2)干扰说(双重抑制: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3)压抑说(情绪或动机的压抑) (4)提取失败 3、遗忘的原因(主体因素、对象因素) 4、如何提高记忆效果(编码、储存、提取)
2019/9/20
5
(1)编码阶段 记忆材料的特点;记忆材料的位置(近因效应、首因效应);记忆
2019/9/20
1
(四)特征 1、感觉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正后像;性质相反的负后象) 2、感觉适应(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 3、感觉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的同时对比;先后的继时对比)
二、知觉
(一)含义:指大脑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产生对事物整体 认识的过程
(二)特征 1、整体性 2、选择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2019/9/20
3
(三)影响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个体因素
3、活动目的与组织
二、记忆
(一)记忆与记忆分类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 入的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是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1、按记忆内容不同的划分:形象记忆(具体形象)、逻辑记忆 (法则、定理、公式)、情绪记忆(情绪、情感)、运动记忆 (动作)
一、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
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班杜拉的三大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三、成就动机理论(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
(一)概念:成就动机是个体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工作,并努 力获得成功的倾向
(二)观点: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方面共同 决定,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又受到需要、期望、诱因三方 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材料的组织加工和学习程度(过度学习);个体状态 (2)存储阶段 采用有效的记忆术;复习 (3)提取阶段(情景与编码时的线索相似)
2019/9/20
6
第三节 思维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间接的
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和思维形态的不同:直观动作思维、具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1)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具有抽象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
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1)两种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将达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水平 (2)支架教学
2019/9/20
2
第二节 注意与记忆
一、注意
(一)注意与注意的分类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
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无目的、无努力) 2、有意注意(有目的、有努力) 3、有意后注意(有目的、无努力) (二)注意的品质 1、稳定性(持续时间) 2、广度(数量范围) 3、分配(不同对象) 4、转移
第一章 学习的认知基础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含义:指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 的认识
(二)感受性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 (1)绝对感受阈限:感官所能觉察的最小、最弱的刺激量 (2)绝对感受性:个体能够觉察这种微弱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 (1)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2)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一)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认知不守恒
2019/9/20
8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获得守恒(补偿性、可逆性)、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是要借助具体 事物、去自我中心
(二)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学习需要、诱因(学习期待) 1、学习需要和内驱力 奥苏伯尔的三大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内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
驱力(地位和威望)、附属的内驱力(长辈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 认同) 2、学习期待和诱因
2019/9/20
11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
激发、指向、维持、调节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2019/9/20
12
四、目标理论
学生的成就可以分为两种:掌握目标(知识能力的掌握)与表现目 标(结果及名次的关注)
五、自我效能感(班杜拉)
(一)概念: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行为 的主观判断
(二)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是因为人有结果的期待,还有效能的 期待,即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当个体确 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 感”,并会去实施那一活动
思维(求异思维) 3、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4、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划分: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2019/9/20
7
(三)创造性思维 流畅性(数量)变通性(不同种类的数量)新颖性(独特)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按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瞬时(感觉)记忆(0.25-2秒)、 短时记忆(一分钟左右,7+或-2个组块)、长时记忆(一分钟以 上,信息容量无限制)
2019/9/20
4
(二)遗忘
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无法保持、提取或提取时有困难 1、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先快后慢, 呈负 加速型
(三)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 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2019/9/20
13
六、归因理论(韦纳)
(一)归因的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 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019/9/20
9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2、问题表征的方式 3、思维定势(陆钦斯量杯实验) 4、功能固着 5、动机与情绪的状态
2019/9/20
10
第二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一)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行为 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遗忘的学说 (1)衰退说(记忆痕迹的消退) (2)干扰说(双重抑制: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3)压抑说(情绪或动机的压抑) (4)提取失败 3、遗忘的原因(主体因素、对象因素) 4、如何提高记忆效果(编码、储存、提取)
2019/9/20
5
(1)编码阶段 记忆材料的特点;记忆材料的位置(近因效应、首因效应);记忆
2019/9/20
1
(四)特征 1、感觉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正后像;性质相反的负后象) 2、感觉适应(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 3、感觉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的同时对比;先后的继时对比)
二、知觉
(一)含义:指大脑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产生对事物整体 认识的过程
(二)特征 1、整体性 2、选择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2019/9/20
3
(三)影响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个体因素
3、活动目的与组织
二、记忆
(一)记忆与记忆分类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 入的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是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1、按记忆内容不同的划分:形象记忆(具体形象)、逻辑记忆 (法则、定理、公式)、情绪记忆(情绪、情感)、运动记忆 (动作)
一、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
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班杜拉的三大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三、成就动机理论(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
(一)概念:成就动机是个体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工作,并努 力获得成功的倾向
(二)观点: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方面共同 决定,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又受到需要、期望、诱因三方 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材料的组织加工和学习程度(过度学习);个体状态 (2)存储阶段 采用有效的记忆术;复习 (3)提取阶段(情景与编码时的线索相似)
2019/9/20
6
第三节 思维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间接的
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和思维形态的不同:直观动作思维、具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1)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具有抽象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
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1)两种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将达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水平 (2)支架教学
2019/9/20
2
第二节 注意与记忆
一、注意
(一)注意与注意的分类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
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无目的、无努力) 2、有意注意(有目的、有努力) 3、有意后注意(有目的、无努力) (二)注意的品质 1、稳定性(持续时间) 2、广度(数量范围) 3、分配(不同对象) 4、转移
第一章 学习的认知基础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含义:指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 的认识
(二)感受性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 (1)绝对感受阈限:感官所能觉察的最小、最弱的刺激量 (2)绝对感受性:个体能够觉察这种微弱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 (1)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2)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一)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认知不守恒
2019/9/20
8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获得守恒(补偿性、可逆性)、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是要借助具体 事物、去自我中心
(二)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学习需要、诱因(学习期待) 1、学习需要和内驱力 奥苏伯尔的三大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内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
驱力(地位和威望)、附属的内驱力(长辈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 认同) 2、学习期待和诱因
2019/9/20
11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
激发、指向、维持、调节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2019/9/20
12
四、目标理论
学生的成就可以分为两种:掌握目标(知识能力的掌握)与表现目 标(结果及名次的关注)
五、自我效能感(班杜拉)
(一)概念: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行为 的主观判断
(二)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是因为人有结果的期待,还有效能的 期待,即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当个体确 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 感”,并会去实施那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