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建设标准
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
![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dc93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b.png)
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猪圈是养猪场的重要设施,其建设标准对于猪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猪圈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保障猪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效益,制定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势在必行。
一、选址和规划。
1. 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地势高,通风良好,便于排水和清洁。
2. 猪圈规划应科学合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便于管理和养殖操作。
二、建筑结构。
1. 猪圈建筑应坚固耐用,抗风雨,防潮防腐。
2. 猪圈内部空间布局合理,通风良好,便于猪的活动和生长。
3. 圈舍内部设施齐全,包括饮水设备、饲料槽、卫生间等,满足猪的生活需求。
三、卫生环境。
1. 猪圈周围应保持清洁,无垃圾积存,无积水。
2. 猪圈内部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卫生干净,减少疾病传播。
四、安全设施。
1. 猪圈应设置防护栏,防止猪的逃逸和外来动物的侵入。
2. 猪圈内应设置应急逃生通道,保障人员和猪的安全。
五、环保要求。
1. 猪圈废水、废料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 猪圈建设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管理要求。
1. 猪圈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养殖管理和卫生保健工作。
2. 猪圈管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档案记录和疫病防控工作。
七、技术支持。
1. 猪圈建设应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养殖效益。
2. 配备专业的兽医和技术人员,保障猪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
总之,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是保障猪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才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推动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新建养猪场验收标准
![新建养猪场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2a1a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f.png)
新建养猪场验收标准养猪场验收标准。
养猪场验收是确保养猪场正常运营和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猪肉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键步骤。
为了规范养猪场验收工作,保障养猪场的生产质量和经营安全,制定了以下养猪场验收标准。
一、场地环境。
1. 养猪场场地应选在远离市区、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水源充足的地方。
2. 养猪场周围环境应无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污染,无噪音和振动干扰。
3. 养猪场周围应无污水、垃圾等环境污染源。
二、设施设备。
1. 养猪场应有完善的圈舍设施,保证猪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 圈舍内应有合理的通风、排污、保温设施,保障猪只的生活环境。
3. 养猪场应有完善的饮水设施和饲料投放设备,保证猪只的饮食需求。
三、卫生管理。
1. 养猪场应有完善的疫病防控措施和兽医保健制度,保障猪只的健康。
2. 养猪场应有规范的粪便处理设施,保持场地卫生。
3. 养猪场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证场地的卫生。
四、管理制度。
1. 养猪场应有完善的猪只管理制度,包括饲养、疫病防控、营养管理等方面。
2. 养猪场应有健全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养殖过程的可追溯性。
3. 养猪场应有规范的员工管理制度,保证员工的素质和技能。
五、安全防范。
1. 养猪场应有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火灾、盗窃、意外伤害等方面。
2. 养猪场应设有完善的监控设备和报警系统,保障场地的安全。
3. 养猪场应有规范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保证在突发事件时的处理能力。
养猪场验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养猪场的正常运营和生产,保障猪肉质量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养猪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保障养猪场的生产质量和经营安全。
希望全体养猪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严格执行养猪场验收标准,为我国的养猪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猪场各个栏建设标准及作用
![猪场各个栏建设标准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ba67d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f.png)
猪场各个栏建设标准及作用
猪场是养猪的主要场所,其栏舍的建设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猪栏有着不同的用途和要求,以下是猪场各个栏建设标准及作用:
1. 妊娠母猪栏:此栏舍主要用于孕育猪崽,要求保持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有足够的空间供母猪行动。
此外,母猪栏舍也需要有合适的饲料和饮水设施,以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
2. 哺乳母猪栏:此栏舍主要用于母猪哺乳和繁殖,要求空间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此外,哺乳母猪的饲料和饮水设施也需要满足其营养需求。
3. 生长育肥猪栏:此栏舍主要用于养育生长育肥的猪,要求空间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地面干燥清洁、光照充足。
此外,猪栏舍也需要有充足的饲料和饮水设施,以保证猪的健康成长。
4. 畜舍消毒间:此间主要用于猪栏舍的消毒,要求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消毒剂和工具,通风良好、防止交叉污染。
以上是猪场各个栏建设标准及作用,这些标准和要求的严格执行有助于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 1 -。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场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5a25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c.png)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场的建设标准是保障猪只生长环境和生产效益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建设标准不仅可以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还可以
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益。
下面就养猪场建设标准
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养猪场的选址非常重要。
选址应该远离城市和工厂,避
免环境污染,同时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的地方,以防止雨
水倒灌和污水积聚。
其次,养猪场的规划设计要科学合理。
应该根据养殖规模确定
场地大小和建筑面积,合理规划猪舍、饲料库、猪粪处理设施等建
筑物的位置和布局,以便于管理和操作。
在建筑方面,猪舍的建设应该符合猪只的生长特点和生理需求,保证猪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猪舍内部的设施也
要齐全,包括饮水设备、饲料槽、卫生间等,以保障猪只的生活质
量和生产效率。
另外,养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定期清理猪
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猪舍内的干燥和清洁。
对饮水设备和饲料槽也要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最后,养猪场的安全设施也不能忽视。
要安装消防设备,保证猪舍和饲料库的安全,防止火灾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总的来说,养猪场的建设标准涉及到选址、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设施设备、环境卫生管理和安全设施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猪只的生长需求和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确保养猪场的建设达到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养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猪只的生长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的方案.docx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的方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6f14161ee06eff9aef80788.png)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内容提要: 我国养猪业还是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相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小型养猪场具有易管理、投资小、劳动强度小的特点,投资小型养猪场的人比较多,为了方便养猪人建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设计以下养猪场建设标准方案。
养猪场选址条件1、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进行长远规划。
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吨,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千瓦,物料运输量大,选择交通方便的场地。
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
4、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
养猪场规模分类:1、大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养猪场建设原则1、人畜分离: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猪舍建设必须将人的住房与猪舍分开,以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同时,配套进行沼气池建设,使养殖产生的粪污能及时得到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2、严格防疫:在建设中着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并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修建。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场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f406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3.png)
养猪场建设标准一、场址选择1. 养猪场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公共交通和其他养殖场,距离应在500米以上。
2. 场地应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电力供应稳定。
3. 场内应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饲料、兽药、仔猪等物资的运输。
二、布局规划1. 养猪场应分为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等,各区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2. 生产区应位于生活区的下风向,隔离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
3. 猪舍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便于粪便的排放和清理。
三、猪舍设计1. 猪舍应采用封闭式设计,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通风换气功能。
2. 猪舍内应设有饲喂区、饮水设施、排污沟等,方便饲养管理。
3. 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四、养殖设备1. 饲喂设备应具备自动或半自动投料功能,方便饲料的管理和饲喂。
2. 饮水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方便猪只饮水。
3. 通风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功能,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
4. 养殖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安全卫生。
五、饲料管理1. 饲料应选择营养均衡的配方,确保猪只健康成长。
2. 饲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发霉变质。
3. 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使用不同的饲料配方,确保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4. 饲料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六、疫病防控1. 养猪场应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控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2. 猪舍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 养猪场应与当地动物疫病防治机构建立联系,及时报告疫情和接受指导。
4. 病死猪只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传播。
七、人员管理1. 养猪场应配备专业的饲养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饲养管理。
2. 饲养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养猪场的防疫和保健工作。
3.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人员进出登记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养猪场。
4. 养猪场应定期对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生猪养殖场建设规范-2023最新
![生猪养殖场建设规范-2023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2ec786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1.png)
生猪养殖场建设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猪养殖场选址、布局、饲养工艺、设施设备和建设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猪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其他类型猪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7824.1 规模猪场建设GB/T 17824.3 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T 26624 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 27622 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023 畜禽粪污处理场建设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DB11/ 139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89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T 1799 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选址新建生猪养殖场应选择在干燥向阳,地质情况良好的地方,不应建在禁养区。
500 m以内无屠宰场和其它养殖场,远离居民区和省级以上道路。
5 布局5.1 生猪养殖场在总体布局上应将生产区分别与生活管理区、隔离观察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
5.2 按夏季主导风向,生活管理区应置于生产区和饲料加工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隔离观察区、粪污处理区和病死猪处理区应置于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各区分开。
5.3 生猪养殖场四周应设实体围墙。
猪群周转采用全进全出,实行分段饲养,批次化生产。
种猪每年的淘汰更新率不低于30%。
6.2 设计生产5.4 猪舍朝向应兼顾通风与采光。
5.5 猪舍间距应按照GB 50016的规定执行。
6 饲养工艺6.1 猪群周转流程指标生猪养殖场的生产指标设计参考值见表1。
2400头标准化猪场建设简要
![2400头标准化猪场建设简要](https://img.taocdn.com/s3/m/318ac55431126edb6f1a10ed.png)
2400标准化养猪场建设前期选址1 猪场选址及建设要求1.1 地理位置1)选址偏僻,但要交通便利,水电充足。
2)场址远离农贸市场、屠宰场和牲畜交易市场。
3)场址远离主要交通道路、村镇,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
4)配套有足够的种植面积。
5)能提供三相动力电。
6)工程部应参与实地踏勘,充分了解一些详细的资料,并针对养户规模合理布局。
1.2 水源1)猪只饮用水来自地下水,要配备专门的深水井和管道。
2)饮用水采取深度过滤+二氧化氯消毒,确保水质安全3)定期监测水质,保证水源无污染,符合人畜饮用水标准。
1.3 猪场的防护设施1)猪场建有专门的围墙,与外界形成隔离。
2)围墙外应设防洪沟,以利于排出雨水。
3)防护围墙用来控制外面人员、动物和车辆进入。
1.4 猪场装猪台的管理装猪台是生产区与外界频繁接触的区域,是对猪场卫生威胁最大的区域,应按严格的制度管理。
1)在猪舍和装猪台之间建立专门的通道,建立透明的观察室每日专人清洗消毒通道和观察室。
2)冲洗消毒观察室及装猪通道的污水,有专门的下水道排入生产区外的污水处理池。
3)饲养人员禁止触摸或进入运输猪只的车辆,猪只上车后,饲养人员必须经消毒室严格消毒后,并将赶猪通道彻底消毒后方可返回生产区。
1.5 生活区与生产区要严格分开1)养户自身遵循洗消制度,外出后在生活区隔离 48 h,经过彻底洗澡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2)对于来访者,进场前必须登记,而且在大门口由专人负责经洗手消毒、换鞋、换衣服后方可进入生活区,绝对禁止进入生产区,所有来访者走后,场内都要进行一次大消毒。
建设内容1.养殖规模:保育育肥一体舍每栋2400头,每栏108头,22个栏位,双间单排栏位,共计2排,每头占地面积约0.82m2;2.舍体尺寸:长78.3米,宽30.3米,每栋分成2间,室内高度2.3米;3.地面形式:全漏粪,漏粪板3米*0.6(或1.2)米,漏粪板采用板厚10cm的漏粪板;4.清粪模式:重力干清粪(液泡粪),通过地沟塞及管道进入污粪处理系统;5.通风模式:纵向通风+垂直通风+自然通风,夏季高温封闭卷帘纵向通风,冬季采用均匀性好的垂直通风,气温合适风量适宜或者紧急断电的时候落下卷帘采用自然通风;6.舍体结构:下部液泡粪钢筋砼池体结构,0-1米混凝土(侧墙卷帘60cm高),屋顶保温钢结构,保温板吊顶;7.栏位结构:猪舍隔栏为钢构焊接栏位,钢结构镀锌或者镀锌管焊接,靠墙及湿帘风机处设置保护栏。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场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5f57e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c.png)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肉类供应有着重要
意义。
而养猪场的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发展和养猪效益,因此,合理科学地进行养猪场建设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场地选择、建筑设计、设备配置和环境管理等方面,介绍养猪场建设的相关标准。
首先,场地选择是养猪场建设的首要环节。
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远离污染源和人口密集区,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和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其次,建筑设计是养猪场建设的重要环节。
猪舍的建筑布局应合理,要考虑采光、通风、保温等因素,保证猪舍内环境舒适。
同时,要合理设置饲料储存、粪污处理等设施,确保生产运作顺畅。
再次,设备配置是养猪场建设的关键环节。
应根据养猪规模和品种选择合适的
饲养设备,如饲料机械、自动喂食器、自动饮水器等,以提高养猪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
最后,环境管理是养猪场建设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
对猪舍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同时,要合理利用粪污资源,进行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污染排放。
综上所述,养猪场建设标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场地选择、建筑设计、设备配置和环境管理等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养猪场建设,才能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养猪效益的提高。
希望各位养猪场创作者能够认真对待养猪场建设标准,努力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场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75e2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e.png)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场的建设标准是保障养猪生产的关键,合理的建设标准可
以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率,保障猪只的生长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降低养猪场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养猪场
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首先,养猪场的场地选择要合理。
养猪场应该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同时要远离其他猪场,以
免交叉感染。
场地的土壤要肥沃,排水良好,便于清洁和消毒。
其次,养猪场的建筑要合理布局。
猪舍的建筑布局要科学合理,要考虑到通风、采光、隔离、隔离等因素。
同时,猪舍的建筑材料
要符合卫生标准,易于清洁和消毒,保障猪只的生长环境。
再次,养猪场的设施要完善。
养猪场需要配备科学合理的饲料
加工设备、饮水设备、疾病防控设备等,以保障猪只的生长需求和
健康管理。
同时,养猪场还需要配备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保障环
境卫生和资源利用。
最后,养猪场的管理要严格规范。
养猪场的管理要遵循科学的
养殖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的养殖档案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生产
操作规程,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保障猪只的生长健康和产品质量
安全。
养猪场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率、
保障猪只的生长健康、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养猪场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科学合理
地制定和执行养猪场建设标准,才能更好地推动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国家标准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d4c2d25192e45361066f576.png)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的国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建筑规模和对建筑设施的技术要求,确定了猪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型集约化自繁自养的综合性商品肉猪生产场。
其他种类的养猪场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82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GB/T17824 2—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GB/T17824 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GB/T17824 4—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与及环境管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集约化养猪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实行高密度、高效率、连续均衡生产的专业化养猪场。
3 2 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种公猪及后备公猪从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可从本场所产仔猪中选留培育,其主要任务是生产商品育肥猪。
4 建设规模4 1 集约化养猪场的建设规模以该场年出栏商品猪头数表示。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饲养量按GB/T17824 2执行。
4 2 养猪场的建设项目按功能分为:a)生产建筑:配种猪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b)辅助生产建筑:更衣、淋浴消毒室,兽医、化验室(含病猪隔离间),饲料加工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c)生活管理建筑: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大门等。
4 3 养猪场的生产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0平方米计算。
4 4 养猪场的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生活用房按劳动定员人数每人4平方米计。
5 场址选择5 1 根据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
养猪的标准化流程
![养猪的标准化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dff9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7.png)
养猪的标准化流程养猪的标准化流程是提高养猪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养猪标准化流程:一、猪场建设1.合理布局:猪场应分为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等,并确保各区之间有足够的卫生间隔。
2.设施配备:猪舍应配备通风设备、供暖设备、饮水设备、饲喂设备等。
3.环保要求:猪场应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设备、废弃物处理设备等。
二、种猪选择1.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肉质好的品种。
2.健康检查:种猪应经过健康检查,确保无疾病、无伤残、无遗传缺陷。
3.合理饲养:根据种猪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
三、饲料管理1.饲料质量:选用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的饲料。
2.饲料储存: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地方,避免发霉变质。
3.饲料投喂: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投喂计划,并定时定量投喂。
四、饲养管理1.定期消毒:猪舍应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2.观察猪群:每天观察猪群的精神状态、食欲、排泄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记录管理:记录每头猪的体重、饲料消耗量、疫苗接种情况等,以便进行科学管理。
五、繁殖管理1.配种计划: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配种计划。
2.人工授精: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繁殖效率。
3.产仔护理:对产仔母猪进行护理,确保仔猪的健康和成活率。
六、疾病防治1.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对猪进行疫苗接种。
2.疾病监测: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合理用药:在疾病防治过程中,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用药。
4.病死猪处理: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疾病传播。
七、人员管理1.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养猪技术和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2.工作制度: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明确员工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工作质量。
3.防疫意识:加强员工的防疫意识,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e70dc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7.png)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内容提要:我国养猪业还是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相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小型养猪场具有易管理、投资小、劳动强度小的特点,投资小型养猪场的人比较多,为了方便养猪人建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设计以下养猪场建设标准方案;养猪场选址条件1、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进行长远规划;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吨,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千瓦,物料运输量大,选择交通方便的场地;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4、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养猪场规模分类:1、大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2、中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3、小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养猪场建设原则1、人畜分离: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猪舍建设必须将人的住房与猪舍分开,以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同时,配套进行沼气池建设,使养殖产生的粪污能及时得到处理,确保环境卫生;2、严格防疫:在建设中着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并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修建;3、科学规划:建设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并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猪舍的建设工作;4、量力而行:圈舍规模由农户根据自身条件经济条件、身体条件以及自身养殖基础进行选择,特别是修建猪舍投资大,不能因为发展项目使农户承担过重的经济压力;养猪场建设标准1、猪场选址:猪场应远离住宅区,便于防疫,同时避免周围用户受粪便气味影响;2、猪场规划:生产、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便于猪场防疫及管理;生产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口,不受生活区的影响;3、生产区:各幢舍最好要有走廊连接,便于猪场猪群周转,同时生产人员可以同外界隔开,达到真正意义的全封闭生产;4、猪场结构: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水电通道,中层行走及转群,下层是主粪沟;5、清粪:每个猪舍的粪便都冲入到主粪沟,然后流到化粪池中;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粪便会沉淀在粪沟中,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粪沟,否则猪舍的空气环境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猪只的生活;如果有劳动力,可以让饲养员把猪舍中的半干粪铲出圈外,而不把它冲入粪沟内,这样对猪舍的环境比较有利;养猪场猪舍建设1、公猪栏:公猪多以单圈饲养;公猪栏面积为6~7平方米,正面高米,配有1门,高1米,宽米;2、母猪栏:妊娠母猪一般采用小栏单体限位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具有占地少,便于观察母猪发情和及时配种,单栏限位宽米,长米,高1米;3、分娩栏:分娩栏是一种单体栏,分娩栏宽为2~米,其中母猪限位架宽米,长~米,宽米,仔猪围栏高米,两边放置仔猪保温箱;4、保育栏:多采用高床保育,可保持高床上清洁干燥,仔猪不被粪尿污染,保育栏的面积一般为3米×2米或米×米;5、育成栏:育肥猪所占面积可视总体布局而定,一般每头占圈面积~1平方米;养猪场猪舍构造1、屋顶:要求保湿、隔热通风;2、地面:猪床部分要求温暖、干燥、表面粗糙,送料通道不宜光滑,不要求暖性地面;漏缝地板可分为全漏缝和部分漏缝两类,缝隙以5毫米为限,以便实行干清粪或进行全无冲洗法饲养育肥猪;3、猪栏:分为配种猪栏、妊娠猪栏、分娩猪栏、保育猪栏、生长猪栏、育肥猪栏、种公猪栏;都有成套设备可以购买;以钢管制猪栏和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较好,便于通风,占地少;4、墙身:华北、西北地区可采用一砖半厚墙身,东北地区采用二砖厚,其它地区一砖厚;5、舍门:双列式舍门宽度不少于米,高度2米左右;单列式舍门要求宽度不少于1米,高度米;圈栏门宽米,高1米左右;不管各种门,一律向外开;6、水道与排污道:水道与排污道应严格区分开来,各行其道,排污道全程覆盖;排水道最后排入全场低洼处的积水池,以缓解水源不足或搞人工湿地;7、植物绿化:绿化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可使冬季风速降低75-80%,在夏季气温降低10-20%,使场区空气有害气体减少25-80%;猪场绿化可在场区冬季上风向值5-10米宽的防风林,其它方向及各场区间植3-5米宽的隔离林,道路两旁植行道树,其它空地植树种草;养猪场设备选型1、圈舍设施:圆形产仔栏、分娩报警器等;2、饲料加工设备;3、饲喂设备:自分理处饮水器、自动食器、自动送料系统等;4、猪舍通风系统:负压通风是最简单、最廉价的一种通风方式;5、猪粪加工处理设备:猪粪加工成饲料喂刍兽、喂鱼,并部分添加到猪饲料中是节约养猪的重要措施;由于推广干清粪技术,使粪尿处理大大简化;6、装猪台:装猪台不仅减轻工人劳动程度,又可保证猪体健康和产品质量;装猪台的平台部分的高度要求与汽车车箱或拖拉机车斗基部等高,装猪台的倾斜度不超过10%;养猪场注意事项1、养猪温度:温度过低过高都影响猪的饲料的消耗和增重;猪的饲养适宜温度范围,取决于猪的品种、年龄、生理阶段、饲养条件等多种因素;育肥猪最适宜温度,可根据公式:T=+26来计算T表示温度,W表示猪体重公斤数,如体重100公斤的猪,最大增重速度的适宜温度为20℃;2、空气湿度:湿度大,猪的抗病力减弱,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猪只易患疥癣、湿疹和呼吸道疾病;当相对湿度由45%增高到95%时,猪的日增重下降6%~8%;在气温11℃~23℃,相对湿度50%~80%时,对猪的育肥效果最好;3、气流速度:热天,气流有利于蒸发散热,猪舍要多通风换气;冷天,气流增强猪的散热,加剧冷的程度;当气温4℃~19℃时,不受气流影响的猪同经常受气流影响的猪相比,采食量小25%、增重快6%;冬天猪场的气流速度每秒~米为宜,最高不要超过米;4、知采光度:光照的强弱对猪的代谢有明显的影响;适当减弱肥猪的光照强度,可使饲料利用率提高3%、增重提高4%;5、圈养密度:提高饲养密度,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空间,降低养猪成本;而降低密度,保证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空间,可以减少饲料的摄取量,并可减少因空间狭小而引发的恶癖,如随处排粪尿、咬尾等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6、地面坡度:猪只吃、睡、拉三角定位,便于栏舍清洗消毒又不积水;栏舍地面从吃、睡的地方要向拉屎撒尿之处有一定的坡度;7、栏舍宽度:猪栏的长宽比例要合理;若猪栏长度大宽度小,不利于猪的活动生长.猪舍建设形状越接近正方形越符合猪的行为需要;。
猪场建设标准
![猪场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e33f8ea6bd97f192379e929.png)
万头猪场建设标准一、标准化建设之目标规模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猪场,按照每头生产母猪年提供18头商品猪计算。
全场共需要种猪如下:1、生产母猪:年饲养母猪600头,其中25头为后备母猪,年饲养后备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照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种母猪600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头。
2、种公猪:年饲养种公猪24头(按照公母比例1:25计算),每年饲养或引进后备公猪8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育肥=42周4、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空怀期=23周。
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5、生产标准:550头×2。
27胎/年=1248胎/年,24胎/周,24胎/周×9头断奶猪/窝×97%=210头断奶猪/周,210×97%(3%保育死亡率)=204头猪出保育/周,204×98%(2%育肥死亡率)=200头猪出栏/周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5。
5~5。
8胎,平均为5。
7胎.平均利用年限=5。
7胎/2。
27胎/年=3年年更新母猪数=550头×40%年更新率=220头,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年年更新公猪数=25头×50%年更新率=12头7、饲料利用:按照年生产10400头商品猪计算:10400头×200斤×3。
5:1料肉比=3640吨料/年其中母猪料:550×365天×5。
5斤/天=552吨/年,1吨料/母猪/年保育料:204头保育猪/周×52周/年=10608头10608×34斤(16斤~50斤)×2。
0:1料肉比=360吨/年生产育肥猪料:10400头/年×150斤(最少50斤)×3。
5:1料肉比=2730吨/年总耗料=552+360+2730=3642吨,相当于6.6吨/母猪/年8、用水量估计:按照每头存栏猪每天20升水(其中50%饮用,50%冲洗等)计算,相当于每头母猪(10头小猪计算)每天200升水,则:550头母猪×200升水/天=110吨水/天。
生猪场址选择
![生猪场址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d9e7e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c.png)
生猪场址选择
(一)地形和地势
地形整齐开阔,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能繁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
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一般坡度在1%~3%为宜,以利排水,防止污水和泥泞,坡度最大不超过25%。
地势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
地势避风向阳,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二)水源和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水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三)土壤和土质
选择砂壤土最为理想。
砂壤士透水透气性好,既可避免雨后泥泞潮湿,又不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砂壤土的导热性小,温度稳定,有利于土壤的自净及猪的健康和卫生防疫。
(四)供电和交通
电力供应对猪场至关重要,选址应靠近输电线路,以保证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减少供电投资。
猪场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
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最好距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3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米。
(五)周围环境
猪场选址必须遵守社会公共卫生和兽医卫生准则,使其不成为周围环境的污染源,同时也应注意不受周围环境的污染。
建场位置要在居民区的下风处,地势要低于居民区,但要避开居民区的排污口和排污道。
中小规模猪场建设标准
![中小规模猪场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e107b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f.png)
4
饮水设施
饮水设施清洁卫生,保证水源安全;饮水器具数量充足,满足猪只需求;定期检查饮水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保证猪只饮水量和饮水质量。
5
排污处理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粪便、废水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猪场周边环境保持整洁。
遵守环保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6
防疫设施
设立兽医室,配备必要的防疫设备和药品;定期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猪场入口设置消毒池,防止疫病传播。
确保猪只健康,减少疫病发生。
7
人员管理
制定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员工穿戴整洁,遵守卫生规定。
提高员工素质,保障猪场运营。
8
监控系统
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猪舍情况;设置报警系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监控数据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提高猪场管理效率,保障猪只安全。
中小规模猪场建设标准
序号
项目
建设标准
备注
1
猪场选址
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和居民区;水源充足且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选址。
2
猪舍建设
结构坚固,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冬暖夏凉;地面干燥,防滑易清洁。
根据养殖规模和品种选择适宜的猪舍类型。
3
饲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与储存
饲料加工设备齐全,符合卫生要求;饲料储存设施干燥、通风、防鼠虫;饲料来源可靠,质量有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址既要交通方便又要与交通干线保持距离。
距铁道和国道不少于2000—3000米,距省道不少于2000米,县乡和村道不少于500-1000米。
于居民点距离不少于1000米,与其它畜禽场的距离不少于3000-5000米。
周围要有便于生产污水进行处理以后(达到排放标准)排放的水系。
4 2 养猪场的建设项目按功能分为:
a)生产建筑:配种猪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
b)辅助生产建筑:更衣、淋浴消毒室,兽医、化验室(含病猪隔离间),饲料加工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
c)生活管理建筑: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大门等。
4 3 养猪场的生产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0平方米计算。
4 4 养猪场的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生活用房按劳动定员人数每人4平方米计。
5 场址选择
5 1 根据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
5 2 在城镇周围建场时,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5 3 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5 4 场址应选择在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以防止因猪场气味的扩散,废水排放和粪肥堆置而污染周围环境。
5 5 养猪场总占地面积参数应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不超过2.5-4.0平方米计算。
6 总体布局
6 1 猪场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布置在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焚烧炉按夏季主导风向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各区之间用绿化带或围墙隔离。
6 2 养猪场生产区四周设围墙,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车辆消毒通道和装卸猪斜台。
6 3 猪舍朝向一般为南北向方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30 ,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30-60 角。
6 4 猪舍间距一般为7-9m,猪舍排列顺序依次为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和育肥猪舍。
6 5 场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开,利用绿化带隔离,互不交叉。
7 猪舍建筑
7 1 猪舍建筑形式可选用开敞式或有窗式两种。
开敞式自然通风猪舍的跨度不应大于15m。
7 2 猪舍的饲养密度用每头猪占猪栏面积表示,各类猪群饲养密度均不应超出表2的规定。
7 3 猪舍的栏面积利用系数用猪栏总面积与猪舍总面积之比表示,各类猪舍的栏面积利用系数应不低于下列参数:配种、妊娠猪舍,65%;分娩哺乳猪舍,50%;培育猪舍,70%;育成、育肥猪舍,75%。
9 1 养猪场的劳动定员按每人每年平均可生产商品猪头数确定:小型猪场为225-250头/(人•年);中型猪场为275-300头/(人•年)。
其中饲养员应不少于全场定员总数的70%。
9 2 养猪场一般可按年每出栏2500头商品猪配备一辆机动装载车计算全场需配备机动车的数量。
10 3 场区内的生产和生活污水采用暗沟排放,雨雪等自然降水采用明沟排放。
10 4 养猪场粪尿排泄量计算按日饲养的繁殖母猪总头数乘以48kg/(头•日),即为全场平均日排泄量的估算值;计算每栋猪舍平均日排泄量按该舍养猪总活重乘以0.065kg/日估算。
10 5 养猪场电力负荷等级为民用建筑供电等级三级。
电力负荷计算采用需用系数法,需用系数为0.4-0.75,功率因数为0.7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