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矫正方案例子
[设计]社区矫正-矫正方案例子
社区矫正个案矫正方案000一、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000赵某某,男,1961年7月16日出生,已婚,原系张家港市某镇某村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目前经商。
0002001年至2004年间,赵某某利用职务便利,擅自将其担任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职务所在村的土地征用补偿款人民币500万的存单进行质押贷款并将所贷款项用于其与他人合股的企业进行赢利活动,被人民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000二、矫正对象的背景资料000(一)家庭背景000赵某某的家庭是典型的三口之家,妻子和女儿赵某,家庭关系和谐。
0000(二)生活经历000赵某某于1978年中学毕业;1978年7月到1980年5月务农;1980年5月到1982年5月,在张家港市某镇某村通风管道设备厂工作;1982年5月到1998年8月先后在张家港市某毛纺厂、某彩印厂和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工作;1996年上半年到2004年9月任某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2004年至今,经商,为张家港市一较大规模厂家的大股东。
纵观赵某某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随着经历和年龄的增长也逐步上升。
这些经历使得赵某某在个性上十分的自信、好强、对自己的面子很看中,经济独立和成功意识强。
00 00(三)主要社会关系情况000赵某某与其周遍的人关系处理的不错,善于交朋友,和其亲兄弟一起经商创业,通过他们的努力,拥有多处实体企业,业务发展到了海外,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一直忙于工作和生意,赵某某本人对法律的规定并不是很了解和熟悉。
000三、存在问题000(一)社会适应情况000赵某某在入矫后,能迅速适应社会,积极再创业,成功经营某制铁公司,该企业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为张家港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0000(二)求职或求学意识000该对象求职意识强,通过自主创业获得事业的成功,其经营企业的发展良好。
000(三)思想观念问题000但是如前所述,赵某个性上十分的自信、好强、对其自己的面子很看中,经济独立和成功意识强;而且,因为成为了生意人,其社交圈子很广。
社区矫正活动策划方案模版
社区矫正活动策划方案模版一、活动背景与目的社区矫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旨在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对犯罪人员进行教育、矫正和帮助,促使他们重新适应社会生活。
而社区矫正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减少犯罪再发案件、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
因此,我们制定了这份社区矫正活动策划方案,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进一步培养犯罪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改变其行为模式、帮助其在社区中实现自我价值,并提供相应的保障和协助。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1. 社区矫正教育活动- 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教育课程,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定期组织矫正人员参加心理咨询和成长培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组织矫正人员参观社区禁毒教育基地,加强禁毒意识和警钟意识。
2. 社区矫正劳动活动- 开展社区矫正人员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 组织矫正人员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和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3. 社区矫正文化活动- 组织矫正人员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开拓视野、丰富知识;- 举办文艺演出、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 组织矫正人员参与体育比赛、健身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4. 社区矫正社交活动- 组织矫正人员与社区居民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加强相互了解和沟通;- 组织矫正人员参与社区公民素质培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活动实施计划1. 活动目标细化在开展社区矫正活动前,根据矫正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明确活动的具体目标和意义。
2. 需求调查与分析通过社区问卷调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矫正对象的需求和问题,为活动内容的设计提供参考。
3. 活动内容确定与设计结合矫正对象的需求和问题,确定针对性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4. 活动资源调配与准备确定参与活动的人员、场地、物资等资源需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5. 活动推广与宣传设计宣传海报、传单等宣传材料,通过社区广播、电视、微信群等渠道宣传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社区居民对活动的关注度。
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
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案例内容【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陈某(化名),男,年2月长大,广州市南沙区人。
年12月因犯强奸罪,被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判刑有期徒刑三年。
年9月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减刑,由东涌镇司法所负责管理对其社区矫正期间日常监管。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情况】(一)发送社区服刑人员后,对其积极开展法治、道德、政策、警告教育情况司法局接收陈某后,由驻区司法警察对其进行首次训诫谈话,根据其所犯罪名,开展针对性教育,从法治、道德层面进行教育;也结合当前陈某情况进行警示教育,使其接受社区服刑人员身份。
(二)充分利用心理评定及专访,介绍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状态,对其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其践行自信心陈某在报到当天,在心理咨询师指导下进行了《入矫初始测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测量及访谈。
后经过综合分析,陈某重新犯罪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在陈某的个案跟进过程中,以广州市司法局心理干预项目派出心理咨询师为指导、社区矫正中心心理咨询师为协助共同为陈某开展心理咨询、使用心理服务技巧,协助他释放压抑及不良情绪,减低自卑感,树立其融入社会的信心。
(三)积极开展具备针对性的个案管理,帮助其订制专属职业生涯规划司法社工与陈某在个案跟进过程中,遵循平等、接纳原则,采用“个案管理”形式,整合相关资源,协助陈某提高自我竞争力。
陈某目前仅处于高中学历,他十分担心自己以后出来社会是否能立足。
陈某被现实情况压迫出现焦虑情况。
司法社工邀请“职业生涯规划师”协助陈某梳理自我职业规划及期待,根据陈某实际情况,先从易到难罗列出目标。
在社区服刑期间,陈某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了职业培训,并通过师徒制教学,成功入职企业。
(四)根据工作实际并融合社区服刑人员特点,非政府其出席社区服务情况陈某经历了二年半的监狱生活,隔断了陈某的人际关系及交往,造成了社会支持系统相对弱。
假释后,陈某在村里、朋辈中,受到标签化,使陈某的内心十分难受,难以释怀。
20xx年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成都东部新区在依法依规监管基础上,关注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心理脆弱敏感、情绪反复波动等共性问题,因人 施矫,注重心理干预,把“从心开始’贯穿于社区矫正全过程,探索“以心会心,以心化心”,从人格重塑、情感支撑、社 会认同、就业帮扶等多维度,为女性社区矫正教育改造难题提供了一份有温度、有实效的“东部新区答案”。
案例点评
都江堰市以“三坚持两强化”模式为基依法落实监管措施,秉承“挽救为主,教育攻心”理念,汇集社会力量给予矫正 对象经济资助渡过难关,整合教育资源多维发力,帮助矫正对象塑造敬法遵法守法意识,转变观念主动接受收监事 实,为防范暂予监外执行女性社区矫正对象'踩点怀孕”提供了借鉴意义。
案例四
打开封闭心灵挽回灰色人生
案例点评
彭州市秉承“正人先正德,育人先育心”的理念,创新使用“三位一体管控教育模式破除部门间合作壁垒,编织了
集人文关怀、医疗救治、法治教育、再犯罪防范于一体的矫治关怀网,为肇事肇祸精神障碍社区矫正对象的康 复、教育、矫正、回归和融入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案例七
身在异乡陷迷途心系蓉城归正道
——郸都区李某犯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被实行社区矫正案例
社区矫正对象詹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詹某入矫后,法律意识淡薄,对自己所 犯罪
行严重后果没有足够认知,心理脆弱且敏感,存在爱慕虚荣等不良价值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根据其成长经历 、家庭背景、情感经历,综合评估分析后为其制定出“从心开始,自爱自立”的针对性专属矫正方案,帮助其走出情 感创伤阴影,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借助亲情力量强化矫正效果,鼓励参加社区公益服务,融入社会,通过人社部门 资源链接,协助詹某参加美容行业就业培训。通过工作人员不懈努力,詹某走出情感创伤,结束混乱纠缠感情,参 加成人继续教育学习,自食其力合伙创业。
XXX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方案
风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估
情况
说明
跟据社区矫正综合管理系统中的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评测表的22项,最后测评分值为9分,风险等级属低风险度,适用宽管矫正措施。
责任人签字:2018年月日
矫正
效果
评估
情况
说明
责任人签字:年月日
初步
矫正
措施
一、建立监管、帮教组织
二、制定符合其本人的帮教方案
三、在思想教育转化方面,设计的个性化的谈话方案和矫正方案,在教育改造过程中,注重其心理转化,加强其思想教育,使其能尽快回归社会。
根据XXX的犯罪特点,采取个别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司法所工作人员每月与其见一次面,每周与他通电话,每月一次思想汇报。监管人每月一次电话,以了解他的心理动态、生活工作的具体情况,以便同步制定相应的矫正工作措施。
司法所所长及社区主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走访,实时掌握其具体思想、动态,及时向司法所汇报,以便司法所采取措施确保矫正工作的顺利实施。
矫正前期目标:使XXX能够认同矫正小组成员,接受社区矫正监管小组的监督,保证不发生脱管、脱逃,认真配合矫正工作。
矫正中期目标:通过学习、举例等措施使之主动配合矫正工作,并同矫正工作人员关系良好,主动同矫正工作人员沟通,积极参加矫正工作小组组织的各项活动,思想稳定,社会生活基本正常化。
矫正后期目标: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融入社会,对社会没有疏离感,再犯罪可能性基本消除,实现顺利解矫,回归社会.
样式7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方案
姓名
性别
女
出生
年月
居住地
罪名
原判
刑期
矫正
类别
缓刑
矫正
社区矫正工作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社区矫正工作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旨在通过对犯罪分子的帮助、教育和监管,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通过分析案例,总结社区矫正工作的经验与教训,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案例一:创造良好的矫正环境在某社区矫正机构中,一名犯罪分子因贩卖毒品而被判刑,被送到该机构接受矫正。
该机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他提供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
在良好的矫正环境下,该犯罪分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参与各项矫正活动。
最终,他成功完成矫正计划,并在社会上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经验总结:- 利用社区资源,为犯罪分子提供必要的辅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创造积极向上的矫正环境,营造社会适应和自律的氛围。
- 提供就业机会,促使犯罪分子通过工作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
2. 案例二:家庭和社区的关联一名未成年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被送往社区矫正中心。
通过与他家人的联系和亲子关怀计划,矫正人员了解到该犯罪分子在家庭环境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矫正机构积极介入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家庭教育、心理疏导和社会关系重建。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该未成年人慢慢改变了不良行为,重新融入了家庭和社区。
经验总结:- 与犯罪分子的家庭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其家庭环境和背景,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 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家庭教育、心理疏导和社交技能培训,帮助犯罪分子解决家庭问题,重建社会关系。
- 强调家庭和社区的关联性,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矫正过程,提供积极的支持和指导。
3. 案例三:积极应对复杂情况社区矫正工作中,有时会遇到多重身份的犯罪分子,如精神疾病患者或吸毒者。
在某社区矫正机构中,一名吸毒成瘾的犯罪分子被判定为社区矫正对象。
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戒毒治疗、心理康复以及社会支持。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鼓励,该犯罪分子成功戒除毒瘾,并恢复了正常生活。
经验总结:- 针对复杂情况的犯罪分子,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并加强跨部门协作,提供全面的医疗、心理和社会支持。
社区矫正矫正方案(敲诈勒索罪)
社区矫正矫正方案(XXX)一、基本情况姓名: XXX性别:男出生年月:1966年2月文化程度:初中婚姻状况:已婚家庭成员情况:妻子XXX患有轻微精神性疾病,儿子XXX在乌市打工,女儿年幼在家有XXX哥哥帮助照看。
家庭地址:XXX新办公楼后面平房。
犯罪及处罚情况:2010年10月28日,XXX通过“”“XXX”“XXX”两部手机先后六次给XXX煤矿矿长XXX 打电话,自称手中有6发雷管(实际4发)来自XXX煤矿,并将雷管编号告知XXX,XXX查询后得知该雷管确属XXX 煤矿所有。
后XXX谎称该雷管已将人炸伤,以此威胁,要XXX将5万块钱打到账号为622848*************的银行账号上才能拿回雷管。
2010年10月29日,XXX被抓获。
依法判决XXX犯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缓刑三年。
二、背景资料XXX家共有4口人,2男2女,其中儿子以能自理生活,女儿年龄尚小,且妻子有轻微精神性疾病,不能正常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家庭环境十分困难,XXX外出打工,女儿暂由其哥哥照顾看管。
三、存在问题(一)社会适应情况:XXX的性格内向、随和,容易被人欺压、利用。
因此易在被欺压或利用无法忍受的情况时,采取极端手法报复。
(二)思想观念问题由于受到法律了制裁,XXX对自己所犯罪行的认知还是比较深刻的,在接受社区矫正后,在我所的安排的工作上能安分守纪工作,按时向我所反应近期情况。
通过不定期的谈心汇报,得知其心态还是比较乐观。
四、风险评估XXX的犯罪性质,应属文化知识及其底下法律意识极其淡薄的犯罪行为。
判处缓刑,说明其犯罪性质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不至于再危害社会,只要能在生活上给于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加强和其家里人的沟通,靠社会和家里人的监督是能够矫正好的。
四、矫正方案1、建立档案与签订合同,实施目标管理。
2、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
适当的帮助其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难。
4、用亲情去感化、去约束他。
社区矫正对象滥伐林木罪矫正方案
社区矫正对象滥伐林木罪矫正方案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滥伐林木罪,可以制定以下矫正方案:
1.教育培训: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森林保护意识,开展生态文明、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等相关教育培训,提高其对滥伐林木罪行为的认识和了解。
2.行为规范:制定行为规范,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在规定的地点、时间和方式内进行砍伐和采伐行为,并遵守环保部门的监管规定。
3.矫正辅助措施:如开展义务劳动,让社区矫正对象深入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义务植树、护林巡护等活动,增强其对森林保护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4.监督管理: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加强对其砍伐和采伐行为的监督,及时发现并防止其再次滥伐林木。
5.法律教育:配合司法机关开展法律教育,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对滥伐林木罪行为的认知,以及违法行为的后果和处理方法。
通过以上矫正方案,可以使社区矫正对象充分认识到自己滥伐林木的错误行为和后果,培养其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降低其再次犯罪的风险。
社区矫正(假释)案例
对被判处假释类社区服刑人员依法接收入矫案例矫正类型:假释接收入矫时间:2011年11月17日判决机构: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供稿(实名,单位+姓名):县(市、区)案例审稿人:地(市、州)案例审稿人:省(区、市)案例审稿人:司法部案例审稿人:检索主题词:假释社区服刑人员案例一、基本情况姓名:刘XX;性别:男;出生日期:1973年3月出生;文化程度:初中;户籍地:;居住地:;家庭关系:未婚、无子女,母亲王XX70岁(唯一家属)。
案件资料:刘XX因走私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11年10月23日被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假释,假释考验期自2011年11月6日至2016年5月9日止,共四年六个月零三天。
二、调查评估2011年10月7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服刑人员刘XX进行假释,需要对所居住地社会影响进行调查,为此以发函的形式委托XX县司法局进行调查评估。
XX县司法局根据收到的委托函,依照“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等文件规定,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对被告人刘XX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民委员会意见等进行调查了解。
经走访刘XX居住地村委会干部、邻居等人员了解到,刘XX入狱前未婚、无子女,唯一家属为70岁高龄的母亲王XX,家中现有两间土坯房,该房在“5.12”地震房屋受灾破损,但由于刘XX服刑其母亲年岁已高至今未重建,刘XX犯罪前与人交好,性格开朗,并且十分孝顺,当地的村民以及村委人员均表示,刘XX不管什么原因触犯了国家的法律,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现已经服刑10余年,已经收到相应的惩罚,现刘XX母亲已70岁没有收入来源,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可依靠的亲属,刘XX本身并不非大恶之人,如果国家政策能假释,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准许,让他能够履行自己的孝道,同时也让70周岁的老母有所依靠。
同时乡民、邻里以及村干部均表示如果刘XX假释了,将自愿共同帮助他。
社区矫正方案范文
社区矫正方案范文
社区矫正是针对违法犯罪个体所制定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目的是通
过社会教育和帮助,帮助犯罪个体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
本文将提出
一个社区矫正方案,旨在促进犯罪个体的自我反思和改变,从而达到预防
犯罪的目的。
再次,社区矫正方案应注重社会支持和帮助。
社会支持是一个人走出
犯罪阴影的关键。
因此,矫正机构应与各种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提供
就业机会,帮助犯罪个体建立良好社交网络,增加生活稳定性。
同时,社
区居民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包括提供社区工作岗位、参与矫正对象的心理
辅导和日常交往等。
通过社会支持和帮助,犯罪个体才能真正走出犯罪的
阴影,重新融入社会。
此外,监管和评估也是社区矫正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监管是确保矫正
对象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手段,可以采取随机家访、电子监控等方式,确
保矫正对象的行为符合规范。
同时,矫正机构还需定期评估犯罪个体的矫
正进展,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矫正方案,确保矫正对象能够持续改善和学习。
最后,社区矫正方案还应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公众对社区
矫正的了解和支持度对于矫正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通过组织座谈会、宣
传片等方式,向公众介绍社区矫正的目的和成果,加深对矫正工作的认识
和理解,减少歧视和偏见,促进社会对矫正工作的支持。
综上所述,一个有效的社区矫正方案应包括建立完善的矫正机构、采
取个性化的矫正措施、注重社会支持和帮助、加强监管和评估,以及加大
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帮助犯罪个体改正错误,从而预防犯罪,建设更加和谐安全的社会。
法律矫正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小李,男,25岁,原系某市一家私营企业的员工。
由于生活不检点,沾染上了赌博恶习,导致家庭破裂,债务缠身。
在赌徒心理的驱使下,小李开始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
2019年,小李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二、犯罪过程1. 初涉赌博:小李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接触赌博。
起初,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很快便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2. 赌债累累:为了偿还赌债,小李开始向亲朋好友借款,甚至借高利贷。
债务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3. 铤而走险:在巨额债务的压力下,小李开始萌生犯罪念头。
他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公司财物,用于偿还赌债。
4. 被抓捕:2019年,小李在一次盗窃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调查,他先后盗窃公司财物价值人民币10万元。
三、法律矫正过程1. 逮捕:公安机关对小李进行逮捕,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 审判:法院依法审理了此案,认为小李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3. 社区矫正:小李在缓刑期间,被纳入社区矫正对象。
社区矫正机构为其制定了详细的矫正计划,包括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
4. 心理辅导:社区矫正机构聘请心理专家对小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克服赌博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机构根据小李的兴趣和特长,为他安排了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的就业竞争力。
6. 社区服务:小李在社区矫正期间,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如义务劳动、环保宣传等,以弥补自己的过错。
四、矫正效果1. 小李逐渐克服了赌博心理,不再接触赌博活动。
2. 小李在社区矫正期间,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表现良好,得到了社区群众的认可。
3. 小李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了新技能,成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4. 小李的家庭关系得到了修复,他与父母、妻子的关系日益融洽。
5. 小李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区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方案
情况
时葵花 妻子 本村务农
董辉 长女 就学
董诺 次女 就学
主要社会关系
孙秀芹母亲本村务农
董新付哥哥本村务农
矫正
措施
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董新普进行手机定位抽查(包括越界、关机、欠费、人机分离等)、集中教育、个别谈话、公益劳动等监督管理,使其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在矫正期限内都有较大改变。
责任人:司法所所长:2014年2月29日
1994.9-至今 本村务农
主要犯罪事实
2014年8月24日17时许,董新普酒后到本村集会上,看到本村骑在电动车上一只脚着地的杨玉杰正在买衣服,遂上前摸了杨玉杰的背部等处,继而相互谩骂。后董新普用拳头将杨玉杰打倒在地,两人互殴,杨玉杰用一把刀子将董新普腹部划伤。随着,董新普夺过刀子将杨玉杰腿部扎伤。经法医鉴定,杨玉杰的损伤系轻伤。威县法院认为,董新普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说明:此表由矫正责任人负责填写社区矫Biblioteka 人员矫正方案姓名董新普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75.3.24
工作单位
常屯乡东柳疃村
现居
住地
常屯乡东柳疃村
矫正类别
缓刑
罪名
故意伤害罪
矫正日期
2014.1.24-2016.1.23
刑期
二年
个人
简历
1983.9-1989.7东柳疃小学
1989.9-1992.7柳疃乡中学
1991.8-1994.8湖南服兵役
扫恶除霸社区矫正方案
扫恶除霸社区矫正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犯罪事件日益增加,其中不乏恶势力团伙的存在。
这些团伙在社区中肆意妄为,危害社会治安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民众的安全,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积极探索有效的矫正方案,将这些罪恶分子转化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同时防止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社区矫正的意义与目标社区矫正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社会和心理帮助来纠正犯罪,预防犯罪,减少再犯罪率。
社区矫正可以帮助犯罪者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和罪行,重新适应社会并提升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扫恶除霸的社区矫正方案扫恶除霸社区矫正方案是一项专门针对恶势力团伙的矫正计划。
该计划是由政府和社区力量联合制定,采用权威、科学和有效的方式,旨在将恶势力团伙的成员改造成良民,回归社会。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专门部门:成立扫恶除霸专门部门,在社区内设立工作站点,负责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2.着力开展教育:采用各种方式,如心理、法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帮助犯罪者重新认识社会和自我,增强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
3.建立社区化管理体系:在社区范围内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区化管理体系,强化社区的治理功能。
4.落实岗位安排:帮助犯罪者融入社会,为其落实符合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的岗位安排,提升个人的社会价值。
5.落实奖惩制度:实行奖励和惩罚制度,激励犯罪者积极参与矫正,同时给予必要的制裁,保护社会安全。
6.加强监管: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对犯罪者进行有效的监管和跟踪,防止再次犯罪。
总结扫恶除霸社区矫正方案是一项以人为本,注重教育、改造、管理和监管的全方位工作。
该方案特别针对恶势力团伙,旨在将其成员由罪犯变为良民,推动社区治理工作。
未来,政府和社区力量还将继续推广类似的社区矫正方案,为社会治安和民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社区矫正个案案例服务计划及过程
社区矫正个案案例服务计划及过程一、背景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旨在通过社区的力量对犯罪人员进行监督、教育和帮助,以促进其回归社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刑罚制度的改革和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进,社区矫正已经成为刑罚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一个社区矫正个案为例,详细介绍个案案例服务计划及过程。
二、个案背景个案,男,30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在缓刑期间,个案需要接受社区矫正,遵守相关规定,参加公益活动,接受教育和辅导。
三、个案案例服务计划1. 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根据个案的犯罪原因、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因素,为其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方案包括:定期接受教育和辅导,参加公益活动,遵守社区规定等。
2. 建立矫正小组成立由社区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组成的矫正小组,共同参与个案的矫正工作。
小组成员负责监督个案遵守规定,提供教育和辅导,帮助个案解决实际问题。
3. 开展教育和辅导通过开展法律法规、道德伦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辅导,帮助个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4. 组织公益活动组织个案参加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活动等,培养个案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5. 家庭支持与监督与个案家庭成员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个案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提供家庭支持,共同监督个案的矫正过程。
四、个案案例服务过程1. 初期阶段在初期阶段,重点是帮助个案适应社区环境,了解社区规定,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与个案进行沟通,了解其犯罪原因和心理状态,为其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2. 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重点是开展教育和辅导,提高个案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水平。
同时,组织个案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3. 巩固阶段在巩固阶段,重点是加强个案的家庭支持与监督,确保其遵守社区规定。
同时,针对个案在教育和公益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4. 结束阶段在结束阶段,重点是评估个案的矫正效果,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司法部发布社区矫正工作指导案例
司法部发布社区矫正工作指导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23.09.20•【分类】其他正文司法部发布社区矫正工作指导案例为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工作指导案例的宣传示范作用,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正确实施,着力提升社区矫正执法能力和水平,司法部发布3篇社区矫正工作指导案例,分别是“天津市河西区对缓刑社区矫正对象郑某依法给予表扬案例”“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对诈骗罪社区矫正对象刘某依法实施分类教育案例”“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对故意伤害罪社区矫正对象邢某实施教育矫正案例”。
此次发布的案例,展示了全国社区矫正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实施社区矫正法,积极履行职责使命,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教育矫正质量的新担当新作为;展示了全国社区矫正系统坚持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相统一、依法管理与尊重保障人权相统一、专门机关为主体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相统一,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的良好效果。
例如,案例一中,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主动接受教育管理,积极修复社会关系,以感恩的心态回馈社会,其见义勇为行为,不仅是社区矫正对象悔过自新、回报社会的生动实践,同时也是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成效的一个缩影;案例二以在大学就读的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为工作对象,强调分类管理和个别化矫正,通过积极动员家庭、学校及社区等多类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兼顾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与学业发展,突出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感化,以再社会化理念引领社区矫正,落实了对青少年罪犯的司法保护和重新犯罪预防要求;案例三中社区矫正机构、受委托的司法所主动履职,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深入分析思想根源,客观评估潜在风险,积极发挥矫正小组和村民委员会协同作用,适时开展教育帮扶,妥善解决社区矫正对象现实问题,切实将矛盾隐患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以上案例均可在中国法律服务网“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中搜索查阅。
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 社区矫正案例分析(一)
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社区矫正案例分析精品文档,仅供参考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社区矫正案例分析社区服刑人员是指适用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五种刑罚方法或措施的人员。
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以供大家参考!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案例内容【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陈某(化名),男,1996年2月出生,广州市南沙区人。
20XX年12月因犯强奸罪,被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0XX年9月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由东涌镇司法所负责对其社区矫正期间日常监管。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情况(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对其开展法治、道德、政策、警示教育情况司法局接收陈某后,由驻区司法警察对其进行首次训诫谈话,根据其所犯罪名,开展针对性教育,从法治、道德层面进行教育;也结合当前陈某情况进行警示教育,使其接受社区服刑人员身份。
(二)依托心理测评及访谈,了解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状态,对其开展心理辅导,协助其树立自信陈某在报到当天,在心理咨询师指导下进行了《入矫初始测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测量及访谈。
后经过综合分析,陈某重新犯罪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在陈某的个案跟进过程中,以广州市司法局心理干预项目派出心理咨询师为指导、社区矫正中心心理咨询师为协助共同为陈某开展心理咨询、使用心理服务技巧,协助他释放压抑及不良情绪,减低自卑感,树立其融入社会的信心。
(三)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案管理,协助其定制专属职业生涯规划司法社工与陈某在个案跟进过程中,遵循平等、接纳原则,采用个案管理形式,整合相关资源,协助陈某提高自我竞争力。
陈某目前仅处于高中学历,他十分担心自己以后出来社会是否能立足。
陈某被现实情况压迫出现焦虑情况。
司法社工邀请职业生涯规划师协助陈某梳理自我职业规划及期待,根据陈某实际情况,先从易到难罗列出目标。
在社区服刑期间,陈某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了职业培训,并通过师徒制教学,成功入职企业。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方法方案【三篇】
精心整理社区矫正工作策划书【三篇】【第一篇】” ( 1 2、用心探索志愿者参与矫正的新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专业机构、高校、群众团体的资源优势,优化社区矫正志愿者结构;二是用心引入一些法律、教育、心理学专业人员,制定专业矫正个案,给矫正对象个别教育和帮忙、扶持,对矫正对象实施心理、行为矫正,三是探索兼职和专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完善社区矫正队伍知识结构,提高矫正工作队伍整提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工作规范化。
1、进一步强化请示报告制度。
村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遇有紧急状况采取边处置边报告,预防脱管、漏管现象、重大事件发生。
2、执行严格的社区矫正奖惩机制。
要充分用好表扬、评比矫正用心分子和减刑等奖励措施,激励矫正对象的改造用心性;又要对矫正对象严格管理,加强重点人头的管控力度,对个别对抗管理教育或严重违反管理规定行为的矫正对象,要依法严肃处理。
(三)着力增强管控潜力,初步建成社区矫正安全保障体系。
1、建立定期排查制度。
定期对全镇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全面排查,确定重点人头,防止脱管、漏管,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2、认真落实分类管理和分等级、分阶段管理。
根据矫正对象犯罪类型、年龄等状况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社区矫345(12345、是配合法院开展社区矫正可行性评估工作。
严格执行判决前对罪犯的人格调查和矫正环境评估制度,对其能否宣判缓进行详细测评,提高对社区矫正对象改造质量。
四、工作要求一要进一步认识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把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
二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协调性。
加强与派出所、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协调,做到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构成合力,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三要强化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性。
透过普法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展示社区矫正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让广大群众都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好处,支持、配合试点工作。
社区矫正案例
社区矫正案例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社区矫正人员矫正类型:缓刑接收入矫时间:2022年12月5日供稿:xx县司法局开通司法所县(市、区)案例审稿人:地(市、州)案例审稿人:省(区、市)案例审稿人:司法部案例审稿人:检索主题词:社区矫正人员依法实施社区矫正案例二、案例正采集王某,男,1975年11月出生,户籍地、居住地均为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
2022年12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通榆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两个月,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自2022年12月5日起至2022年12月4日止。
2022年12月5日,王某到通榆县司法局报到,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将王某交由开通司法所对其进行社区矫正期间的日常管理。
在接收到王某之后,开通司法所第一时间为其建立矫正小组,及时为社区矫正人员王某制定了个性化矫正方案,确定了由司法所社区矫正专职干部、社区民警、居住地居委会干部、社会工作者、王某之父等组成的矫正小组。
矫正小组成员签订了矫正责任书,确保职责分工明确、各项矫正措施落实。
在日常监管期间,矫正考验期风险评估测评,测评结果为高风险分值,列为严管监管状态,使用通讯系统跟踪定位。
司法所工作人员对王某进行认罪服法及法制道德教育,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与家庭保证人经常沟通,掌握生活情况了解思想状况,矫正小组努力消除王某融入社会的心理障碍。
考验期矫正效果评估,评估矫正期间表现、矫正阶段反映,评估分值反映正常,使王某在考验期满解除后能够树立正确心态,建立自信心,适应社会。
(一)关注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引导心理回归。
社区矫正人员王某因情感受挫家庭破裂,心理波动比较大,情绪不稳,矫正初期他不愿与矫正小组人员沟通,整个人的状态比较消极。
矫正小组人员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到他的思想动态,以及近期的相关活动,掌握他内心的顾虑以及他抗拒消极的理由,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以“鼓励+教育”的方式让他放下心理负担,积极接受改造,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重塑生活信心,避免发生重新犯罪案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矫正个案矫正方案一、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赵某某,男,1961年7月16日出生,已婚,原系张家港市某镇某村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目前经商。
2001年至2004年间,赵某某利用职务便利,擅自将其担任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职务所在村的土地征用补偿款人民币500万的存单进行质押贷款并将所贷款项用于其与他人合股的企业进行赢利活动,被人民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二、矫正对象的背景资料(一)家庭背景赵某某的家庭是典型的三口之家,妻子和女儿赵某,家庭关系和谐。
(二)生活经历赵某某于1978年中学毕业;1978年7月到1980年5月务农;1980年5月到1982年5月,在张家港市某镇某村通风管道设备厂工作;1982年5月到1998年8月先后在张家港市某毛纺厂、某彩印厂和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工作;1996年上半年到2004年9月任某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2004年至今,经商,为张家港市一较大规模厂家的大股东。
纵观赵某某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随着经历和年龄的增长也逐步上升。
这些经历使得赵某某在个性上十分的自信、好强、对自己的面子很看中,经济独立和成功意识强。
(三)主要社会关系情况赵某某与其周遍的人关系处理的不错,善于交朋友,和其亲兄弟一起经商创业,通过他们的努力,拥有多处实体企业,业务发展到了海外,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一直忙于工作和生意,赵某某本人对法律的规定并不是很了解和熟悉。
三、存在问题(一)社会适应情况赵某某在入矫后,能迅速适应社会,积极再创业,成功经营某制铁公司,该企业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为张家港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求职或求学意识该对象求职意识强,通过自主创业获得事业的成功,其经营企业的发展良好。
(三)思想观念问题但是如前所述,赵某个性上十分的自信、好强、对其自己的面子很看中,经济独立和成功意识强;而且,因为成为了生意人,其社交圈子很广。
所以,在法院判决后,其能认罪服法,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接受法院的判决。
可是赵某某一直对自己矫正对象的身份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认为成为矫正对象就很没面子,对社区矫正的帮助性、教育性认识不是很高。
四、风险评估从再犯罪的客观条件来说,现在赵某某事业比较成功、经济条件良好、家庭关系和睦,促使再犯罪的客观因素较少;主观条件上来说,赵某某以前犯错是因为法律意识不高,犯错后能认识到过去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时自首,入矫后能认罪服法,悔罪行为和意识明显,所以从主观上看,赵某某再犯罪主观因素也较弱。
而且根据以上的主客观情况,入矫后,能够通过社区矫正机构的帮助和教育,提升其法律知识水平和守法意识,能够有效的控制其再犯罪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赵某某再犯罪的可能性不大。
五、矫正介入与方案(一)介入理念从赵某某的经历、性格、生活状况来看,其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意识不高,放松了对本人的自律,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并且对象生活比较安定,在犯罪后,能及时悔悟进行自首,认罪服法。
从本质上来说,赵某某还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对其的矫正应当主要在其思想方面上入手,贯彻社工、社区矫正志愿者和矫正对象相结合的社区矫正理念,形成以专门机关为主导、推动矫正对象思想转化为主线,社会志愿者的帮助教育、矫正对象近亲属监督对象本人为辅助的矫正方法。
提升其法制意识,促使其加强自律,是可以将其矫正好,成功实现再社会化的。
(二)矫正思路我们在矫正介入时,也要贯彻“社区矫正的刑罚性质和矫正对象继续社会化需求并重,通过矫正工作将矫正对象导上正途”的理念。
重视矫正工作对矫正对象的教育和帮助职能,促使对象再适应社会。
在矫正工程中,社会多方参与,转变传统的刑罚理念,积极引导矫正对象再社会化,尽量降低矫正对象出现再犯罪的几率。
(三)介入方案通过贯彻上述矫正理念和思路,结合赵某某的实际情况,社区矫正机构制订如下矫正介入方案:1、通过要求赵某某每月上交思想汇报、定期对其进行走访等措施了解、掌握该对象的表现和实际情况,督促其遵纪守法、遵守矫正规定。
如果发现对象在生活中存在难题,矫正机构在职责范围内积极帮其解决问题,帮助对象适应社会。
2、由家庭、亲人组成帮教小组,借助亲情的力量加强帮教效果,同时这样会使对象认识到:如果再犯罪,那么付出的代价就是现在幸福和睦的生活。
3、通过组织该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加强其社会公益心,提升其社会归属感,为其再社会化做好准备。
4、关注矫正对象心理动态,定期和对象谈心,做好思想工作。
发现对象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积极帮其化解心结。
使对象摆正心态、重新树立起积极向上、成为好市民的信心。
通过对赵某某主观心态上的纠正,从主观方面尽量降低再犯的可能性;通过客观上的矫正措施监督来压缩,能起到有效的降低赵某某再犯罪的可能性的效果。
最后帮助其适应社会、再社会化,则能使上述效果长时间的保持下去,达到矫正的根本目的。
六、效果评价矫正工作对赵某某的主观思想的转化和再社会化工作十分成功,现在该对象已经顺利融入社会,心态端正,其本身对社会有了极大的认同感。
同时对矫正对象的身份也有了正确的认识,通过矫正的教育和帮助,赵某某从一个失足者转变成为一个积极向上、遵纪守法、热心公益事业、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市民。
除了规矩遵守法律、法规外,还积极从事公益事业。
2007年4月,赵某某出资20万元支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祁窑小学重建校舍,在其的帮助下,日前该小学已经顺利峻工。
在祁窑小学重新建立的仪式上,看着崭新的校舍,祁窑小学的孩子们人都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为表达对赵某某的感激之情,通渭县人民政府特立纪念碑一面,并将学校更名为“襄南乡未来小学”。
在获悉2008年5月的四川大地震后,赵某某积极支援四川救灾、重新建设活动,其以单位名义向四川人民捐款人民币2万元,以个人名义向四川捐赠人民币1万3千元。
赵某某表示:以后,其将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好好做人。
在赵某某有生之年,其将致力于公益事业,为社会尽更多的公益责任,来回报国家对他的教育和帮助。
由于赵某某良好的矫正表现,在2008年1月4日,经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其依法获得了缩短缓刑考验期一年的减刑奖励。
赵某某的事迹激励了其他矫正对象,自从赵某某的事迹为其他矫正对象知晓后,其他对象都受到了激励,积极接受矫正,努力向上,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矫正氛围。
七、进一步跟进与反思社区矫正主要是通过矫正其不良思想从而矫正对象不良行为,进而来降低对象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的几率,使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其中,矫正不良思想为手段,促使对象再社会化、无重新犯罪为目的。
所以,在进行矫正工作时,做好对象的思想转化工作尤为重要。
而以对象家人为突破口,通过对象家人的配合做思想工作,能使对象迅速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同我们,这样做起思想转化工作来效率较高。
特别是在对象刚刚入矫,生活和环境的突然变化还没适应,内心特别迷茫的时候,那时的对象往往对矫正持有一定的心理抵触,我们直接做思想工作往往效果不明显,通过其家人往往能有效的敲开对象心扉,为对象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消除不良思想的苗头,使对象向好的方面发展。
案例十五女性罪犯社区矫正个案案例一、基本情况本案案主:李某,女,19××年12月生,已婚,住南通市某苑A幢B室,原南通某国营厂下岗职工,现从事电脑配件及金融投资行业。
案由与处罚结论:本案案主因邻里纠纷处理不当,一时冲动指使朋友窃走邻居停在车库门前的电瓶车,于2006年4月14日被崇川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刑期自2006年4月25日至2007年4月24日止。
案主于2006年5月27日到学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二、背景资料(一)家庭背景案主丈夫在开发区开了一家电脑公司,效益可观;女儿活泼漂亮,在上海某高校就读英语专业。
案主与丈夫感情很好,女儿也乖巧懂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二)生活经历案主原来在南通某国营厂上班,后因工厂破产,下岗后做起了安利产品推销。
由于案主性格好强,为人热情,加上朋友也比较多,所以一直做得不错。
朋友及周围邻居都很羡慕她,案主也自我感觉良好。
然而随着2006年4月崇川法院的一纸判决,完全改变了案主以往平静而又美满的生活。
案主由一个令人羡慕的成功者变成了一名罪犯,不仅要接受法律的惩罚,还要忍受知情者的嘲笑,心理落差非常大,终日郁郁寡欢、不敢出门,甚至一度想到了要跳楼自杀。
(三)人际交往案主被判刑后一直对丈夫、女儿、亲朋好友及周围邻居隐瞒了这一事实。
在一段时间里,案主不敢面对丈夫与女儿,惶惶不可终日,害怕万一家里人知道了实情,原来幸福美满的家庭会发生解体。
同时案主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周围邻居异样的眼光和背地里的窃窃私语。
案主一下子从原来的热情开朗变得郁郁寡欢,失魂落魄,终日不敢出门,甚至想到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三、存在问题(一)社会适应情况案主被判刑后变得一蹶不振,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与勇气,开始逃避现实,害怕社交,整日闷在家中郁郁寡欢,表现出了明显的社会退缩性的症状。
(二)求职或求学意识案主自接受社区矫正以来,就停止了原来的安利推销工作,精神状态一直比较抑郁,求职欲望几乎丧失。
(三)思想观念问题1、矫正对象对刑罚结果和社区矫正的认识:案主刚开始被判刑后,一直有着强烈的情绪反应:首先她认为在与邻居的矛盾纠纷上,她由原来的受害者,变成了现在的罪犯,真是老天不公。
其次,她认为自己这么一点小事,不足以判刑,是司法机关与其过不去。
再次,初次接受社区矫正,她认为矫正机构的管理太严格,是小题大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人身自由,对于正常的电话汇报、思想汇报也表现得拖拉应付,反映了她内心对社区矫正的抵触情绪。
2、社会关系交往情况:案主原来社会交往比较广泛,在朋友及周围邻居当中有一定的威信,本人也很自信。
但自从被判刑后,案主的自信全被击垮了。
由于自己的一时冲动,不仅害了自己,也拖累了朋友。
自责与自悲交织在一起,使案主觉得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不敢出门,害怕邻居朋友知道了要嘲笑自己,同时也自感给家人丢了颜面。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案主一直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害怕与人交往,更不用说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了。
3、经济自立意识和就业观念:自案主被判刑后,就一直闷在家里,原来的安利产品推销工作也一度停止。
与外界接触也少了很多,加上情绪抑郁,也无心再从事其他的工作,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来源,家庭开支由丈夫承担。
四、风险评估通过对本案案主个人资料的收集与评估,我们认为案主主要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邻里纠纷处理不当,导致一时意气用事而犯罪。
应该说案主的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很小。
但案主对此次判刑在个人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且带有严重的负性情绪,情绪极不稳定,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及引导,很可能会引发悲剧。
五、矫正介入与方案通过对个案的综合分析与风险评估,我们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从案主的客观情况出发,针对案主面临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采取了“危机介入模式”与“现实治疗模式”双管其下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社区矫正的直接介入工作:(一)“危机介入模式”本案案主犯罪后,悔恨、内疚、焦虑、恐惧抑郁、甚至绝望,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