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常见错误点梳理
![高考化学常见错误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b35e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0.png)
高考化学常见错误点梳理在高考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也是一门容易出错的科目。
很多学生在化学考试中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些错误点如果能够重点掌握,相信对于化学成绩的提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将对高考化学常见的错误点进行梳理,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基础知识错误1. 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的混淆:在小题中,经常会出现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混淆的错误,比如把氮气的符号写成"N2O"。
要避免这类错误,需要加强对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符号的记忆。
可以通过练习记忆表格或者背诵元素符号来加深记忆。
2. 元素价态弄混:一些元素有多种价态,比如氯气的价态可以为+1或者-1。
在题目中要特别注意区分,特别是在化学方程式中,正确标注元素的价态是非常重要的。
3. 化学方程式的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示方式,但是很多学生在写化学方程式时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忘记写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写错等等。
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多做例题,并注意标明各种反应条件。
二、化学计算错误1. 单位换算错误:在一些题目中,需要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在换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可以使用单位换算表,将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则记忆清楚。
2. 化学计算公式应用错误:化学计算中有很多公式,比如摩尔计算公式、反应物质量计算公式等。
在应用这些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各个变量的含义,正确使用公式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3. 代入计算错误:在一些复杂的计算中,需要将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很多学生容易将数值代入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可以采用多次代入的方法,将计算结果反复核对,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三、实验操作错误1. 实验操作步骤忽略:在一些实验题中,会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但是很多学生看漏或者忽略了实验步骤,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要避免这个错误,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确保理解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 仪器使用错误:很多实验中需要使用一些仪器,比如酸度计、电子天平等。
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17fd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3.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高考化学作为考试科目中的一部分,涵盖了许多知识点和概念。
其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令考生感到困惑或易错。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知识点中容易造成误解或易错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解析,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在高考化学中,化学反应以及与之相关的化学平衡概念是考生经常会遇到的知识点。
在这个方面,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和表达法很容易造成考生的错误理解。
首先,考生容易混淆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一些考题中会涉及到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比例关系,在解题时,应准确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区分主要物质与次要物质。
其次,对于化学平衡表达式的写法和理解也是一个易错点。
一些考生可能会错误地写出平衡表达式,没能正确列出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系数。
此外,对于平衡表达式的理解也需要注意,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的关系需要理清。
二、溶液与酸碱中的易错点在高考化学中,溶液和酸碱的相关知识点往往也是令考生感到困惑的重点。
其中,溶液浓度计算和酸碱性质的分辨是一些易错的内容。
在溶液浓度计算中,考生容易忘记或混淆浓度定义和计算公式。
一些考题会要求计算溶液的浓度,此时需要注意液体的体积和溶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准确使用相关公式。
而在酸碱性质的分辨中,考生可能会弄混酸性和碱性物质的特征指标。
例如,酸性物质会产生酸性溶液,而碱性物质会产生碱性溶液。
考生需要根据试剂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来分辨其酸碱性质。
三、元素与化合物的归类在元素与化合物的归类中,考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包括元素的性质和分类以及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合价等方面。
在元素的性质和分类中,考生容易混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以及卤素和气体元素。
需要理清各种元素的特征和区别,准确判断元素的类别。
而在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合价中,考生可能会错误地命名化合物或混淆化合价的概念。
一些考题会要求写出化合物的名称,此时需要正确运用元素的名称和化合状态。
此外,化合价的理解也需要注意,正确判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fc68babe23482fb5da4c01.png)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常错点1错误地以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错误地以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要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一切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
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错误地以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进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只要化学键断裂或只要化学键生成的进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进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进程构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错误地以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进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错误地以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规范状况下为22.4L,在非规范状况下能够是22.4L,也能够不是22.4L常错点6在运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无视物质的形状或运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真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关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
气体摩尔体积在运用于气体计算时,要留意在规范状况下才干用22.4L·mol-1常错点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运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权衡规范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运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633e6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c.png)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高考化学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其中一些易错点常常让同学们在考试中丢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些易错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的大小写问题例如,“Cu”不能写成“cu”,“Mg”不能写成“mg”。
一定要注意元素符号的规范书写,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2、化学式的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根据化合价来正确书写。
例如,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₂O₃”,而不是“FeO”。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条件标注化学方程式不仅要配平,还要正确标注反应条件。
如加热用“△”,点燃不能写成“燃烧”。
同时,一些常见的方程式,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一定要牢记且书写准确。
二、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分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因为冰和水只是状态不同,成分都是H₂O。
而石油、空气等都是混合物。
2、单质与化合物的判断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气(O₂)是单质,二氧化碳(CO₂)是化合物。
三、化学实验1、实验仪器的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且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2、实验操作的顺序在制备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验纯。
3、实验误差分析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未润洗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读取滴定管体积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四、化学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时容易出错。
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在化学平衡问题中,要注意平衡移动的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变化。
五、电解质溶液1、强弱电解质的区分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
在写离子方程式时,弱电解质不能拆分成离子形式。
2、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024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afd60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c.png)
2024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范本在高考化学考试中,有一些知识点比较容易出错,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总结了一些高考化学知识点的易错点。
一、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反应类型在题目中给出已知物质和反应条件,要求判断反应类型时,要注意反应类型的判断标准。
例如:a) 燃烧反应:需要有氧气参与反应b) 还原反应:需要还原剂参与反应c) 氧化反应:需要氧化剂参与反应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给出了一个化学方程式,要求判断方程式是否平衡时,需要验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个数和种类是否相等,同时要注意物质的平衡状态(气体、溶液、固体等)。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易错点主要有以下几点:a)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准则:氧化态的变化和电子的转移b) 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态的升高者为被氧化剂,氧化态的降低者为氧化剂c) 常见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的腐蚀等4. 离子方程式和分子方程式的转化在离子方程式和分子方程式之间进行转化时,要注意保持反应前后离子的个数和种类相同。
二、化学物质和化学计量1.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是化学考试中的基础知识,易错点主要有以下几点:a) 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区别:有机物主要由含有碳的化合物组成b)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由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类元素组成c)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易错点主要有以下几点:a) 质量和物质的关系:质量是物质的属性,物质是占据空间有质量的物体b) 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要注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时的计算方法和单位c) 化学计量的计算:要注意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比例关系,例如摩尔比、质量比和体积比的关系三、化学键和化合物性质1. 化学键化学键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基础知识,易错点主要有以下几点:a) 化合价的确定:要注意元素的化合价和氧化态的关系b) 电子对的排列和空间构型:要注意电子对的排列和空间构型的原理和方法c)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要注意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条件和特点2. 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的性质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易错点主要有以下几点:a) 酸性、碱性和中性:要注意判断物质的酸性、碱性和中性时,需要根据化合物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判断b) 氧化性和还原性:要注意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时,需要根据物质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判断c) 物质的溶解性:要注意判断物质的溶解性时,需要考虑物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四、酸碱与盐1. 酸碱的判断在题目中给出了一组物质,要求判断其中哪些是酸或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 酸的常见特征:酸性溶液能够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酸性溶液能够与酸性的指示剂发生变色b) 碱的常见特征:碱性溶液能够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碱性溶液能够与碱性的指示剂发生变色2. 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给出了一组酸碱溶液,要求判断是否能够发生中和反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酸碱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要注意计算酸碱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时的方法和单位b) 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要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可以根据物质的量比和相对分子质量比计算物质的量3. 盐的性质盐的性质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易错点主要有以下几点:a) 盐的溶解:盐能够在水中溶解成离子,离子的溶解度取决于盐的溶解度积b) 盐的酸碱性:盐能够在水中溶解成离子,离子的酸碱性取决于离子的酸碱性c) 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盐能够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上是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点的总结,希望可以对你复习化学知识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358e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6.png)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高考化学是理科生要面对的一门重要科目,占据了总分的一定比例。
然而,由于知识点众多且难度不低,很多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化学中易错的知识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与公式推导离子化合物的命名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命名过程中,学生容易混淆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名称,从而得到错误的化合物名称。
此外,推导离子化合物的公式时,容易混淆离子的数量,导致公式错误。
解决方法:在命名离子化合物时,要熟记常见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
正离子的名称通常是元素名称,负离子的名称则根据元素名称后缀和化学式来确定。
推导离子化合物的公式时,首先找出各个离子的电荷数,然后根据各离子的电荷数以及守恒原则来确定化合物的公式。
2. 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高考化学中常常会涉及到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问题。
学生容易混淆平衡常量与平衡浓度的概念,导致对平衡位置的判断错误。
另外,在比较反应速率时,学生往往只考虑反应物的摩尔比,而忽略了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解决方法:在学习化学平衡时,要理解平衡常量与平衡浓度的含义。
平衡常量描述了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之比,而平衡浓度则是指在平衡状态下各物质的浓度。
对于化学反应速率,要综合考虑反应物的摩尔比和浓度的影响。
根据速率方程和反应机理进行分析,以确定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化学键与分子式高考化学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键和分子式的问题。
学生容易混淆共价键与离子键的特点,从而无法正确判断化合物的键类型。
此外,对于多原子离子的分子式,学生也容易出现错误,例如在写硫酸根离子的分子式时,将SO4写成SO3。
解决方法:在学习化学键时,要理解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特点。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对的共用形成的,通常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离子键则是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的,通常存在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对于分子式的写法,要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准确写出分子式。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小结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2c45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d.png)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小结作为一门理科科目,化学一直以来都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虽然考察的范围广泛,但是总结起来,还是有一些特定的知识点容易让考生疏忽或者理解错误。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中的易错知识点进行小结,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在备考时有所依据。
一、化学方程式在化学方程式中,许多考生容易出现漏写物质符号、写错反应物和生成物等问题。
因此,在复习时,考生们应该注重对化学方程式的整理和记忆。
另外,还有一些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常数易错,特别是在酸碱中的离子平衡。
考生们需要了解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且熟悉该方程式的常数数值。
这样,当遇到这类题目时,可以更加轻松地解答。
二、电子构型电子构型是理解和解决很多有机化学问题的基础。
许多考生在掌握电子构型时容易出现混淆。
例如,元素的化合价和电子层数之间的联系,容易弄错元素的电子构型。
此外,考生们还需注意掌握阶梯分布电子排布原则,特别是在元素周期表的轨道数量和分布规律上。
熟练掌握这一知识点能够帮助考生准确地描写复杂的电子构型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题。
三、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考生易错的地方。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考生们常常不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因此,我们需要强调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另外,在挽救物质并提取物质的过程中,考生们容易将氧化物和还原物混淆,因此需要重点记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物质符号和反应类型。
四、溶液在溶液的相关知识点中,考生们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困惑。
例如,在化学中,溶液中的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积是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考生们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准确回答与溶液相关的问题。
在溶液各种计量单位的转化中,考生们也容易出错。
例如,在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之间的转化、摩尔浓度和摩尔质量之间的转化等。
细心的考生们需要重点记忆各种单位的换算关系,以便在考场上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的小结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电子构型、氧化还原反应和溶液等几个方面。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大全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1ad66d383c4bb4cf7ecd1e1.png)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大全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反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留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响的混合气体。
②运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察气体时经常给非规范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形状:考察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规范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察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触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作复分解反响,离子不能少量共存。
〔1〕有气体发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少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少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少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少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少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少量共存;NH4+与OH-不能少量共存。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a001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4.png)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 元素周期表:易错点在于记不清元素的位置、周期和族别,特别是过渡金属元素的位置。
要记住常见元素的周期和族别,以便在解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元素位置。
2. 化学键:易错点在于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类型。
要理解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方式,并能够判断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键类型。
3. 物质的转化:易错点在于不清楚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和反应类型。
要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并能够根据实验条件推断反应类型。
4. 氧化还原反应:易错点在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点,并熟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5. 酸碱中和反应:易错点在于不清楚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要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包括酸和碱的定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产生,以及盐的形成过程。
6. 化学平衡:易错点在于不清楚化学平衡的条件和理解平衡常数。
要记住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反应趋势。
7. 酸碱性:易错点在于不清楚酸碱性的判断和理解。
要记住酸碱性指标如pH值和指示剂的使用,以及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和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8. 功能性基团:易错点在于不熟悉常见有机物中的功能性基团和其性质。
要了解常见有机物中的氢氧基、羟基、羧基、胺基等功能性基团,并能够判断有机物的性质。
9. 化学反应速率:易错点在于不清楚化学反应速率的确定和影响因素。
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0. 配位化合物:易错点在于不熟悉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要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方法,以及配位数、配位键和配位体的概念。
高考化学易错点总结
![高考化学易错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cb26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3.png)
高考化学易错点总结高考化学易错点是指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容易犯错或易于混淆的知识点。
通过总结易错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提高化学成绩。
下面将从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计算、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化学键和有机化学等方面总结高考化学易错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学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不能被分解成其他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合形成的,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
2. 化学式和分子式的区别: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分子式则是在化学式的基础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种元素的原子数目。
3. 离子和分子的区别:离子是带电粒子,可以是正离子(如金属离子)或负离子(如非金属离子);而分子是中性粒子,由共价键连接的非金属原子组成。
二、化学计算1. 基本单位和换算:常见的化学计算中需要涉及到物质的质量、容量、摩尔等,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基本单位和换算公式,如质量的换算、摩尔的计算、浓度的计算等。
2. 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是物质的摩尔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单位为g/mol;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元素原子质量相对于碳-12的质量。
三、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学生应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排列规律,如元素周期数、主、副、内外壳层电子数目等。
2.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学生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性规律的明确表述,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
四、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学生需要熟悉化学方程式的编写规则,包括化学式的写法、离子方程式的平衡方法等。
2. 酸碱反应:学生要掌握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离子方程式的平衡、酸碱溶液的中和等。
五、化学键1. 离子键和共价键:学生要理解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电离子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而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
2.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学生需要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极性键中电子密度分布不均匀,而非极性键中电子密度均匀。
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的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5acf4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e.png)
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的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其中一些易错的知识点容易使学生在高考中犯错。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科目,我对常见易错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分类:常见易错的有物质的颗粒状态、分子和离子的概念的混淆等。
2.物质的性质: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区分容易出错。
此外,有些物质的性质易混淆,如杂质的物理性质和溶液的物理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物质的变化:反应类型的判断容易出错,常见的有氧化还原反应与酸碱中和反应、水解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混淆。
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1.化学方程式:多个变量或反应物之间的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与物质的比例关系容易混淆。
应注意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正确配平化学方程式。
2.化学计算:常见易错的有质量关系计算和物质的量关系计算。
质量关系计算包括质量百分比、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物质的量关系计算包括摩尔质量、摩尔比和摩尔位移的计算。
三、离子反应和电解质1.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产物的判断易错。
此外,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流向理解不清晰会导致错误。
2.电解质:常见易错的有分子离子与离子离子的混淆,电解质的强弱和电离的程度的混淆。
四、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键的种类和键的性质的混淆易错。
常见的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混淆,以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混淆。
2.分子结构:分子的3D结构和平面结构的混淆,以及分子的几何构型的错误判断。
五、物质的稳定性和溶液1.物质的稳定性:物质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判断易错。
常见错误的情况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以及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化合物的水解的判断。
2.溶液: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混淆,以及溶液的饱和度和过饱和度的判断。
六、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和计算易错。
常见的错误情况有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等。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类型04 氧化还原反应(6大易错点)(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类型04 氧化还原反应(6大易错点)(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a6e35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d.png)
易错类型04氧化还原反应【易错点01】不能正确辨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易错点02】不能正确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易错点03】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能否进行【易错点04】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物的反应顺序【易错点05】不能正确书写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易错点06】不能利用守恒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判断与计算易错点1不能正确辨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分析】1.理清两条概念线索2.三步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相关题目:易错点2不能正确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分析】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但外界因素(如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酸碱性等)也影响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例如,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但在中性或碱性条件几乎不表现氧化性。
易错点3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能否进行【分析】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②③④。
注:⑤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
易错点4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物的反应顺序【分析】1.难易律(1)内容: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可把常见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按强弱以位置前后的形式排列:(2)应用:①判断物质的稳定性;②判断物质反应的先后顺序,即左上方的一种氧化剂可氧化它右下方的还原性微粒.若有多种,则优先氧化较右下方的微粒;③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如要氧化Fe2+而Br-不被氧化,则可选择Br2;④判断氧化性微粒、还原性微粒能否共成。
2024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c4cb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9.png)
2024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1)元素周期表1. 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族、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2.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稀有气体3. 周期趋势: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电离能变化规律、电子亲和能变化规律4. 周期性:同一周期元素的相似性、同一族元素的相似性、周期表上的元素周期规律5. 更多周期性的属性:金属性、金属非金属性、阻燃性、化合价、氧化态等(2)化合物的命名1.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一般命名规则,离子化合物的命名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碳氢化合物的命名,含氧、含卤代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3. 酸、碱溶液的命名及化学式的写法(3)酸碱中和反应和化学计量1. 酸碱盐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及其特点2. 酸碱中和滴定反应的计算3. 化学计量问题:物质的量、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质量比和物质的量比及计算(4)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其特征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过程:原子的氧化数变化、电子的转移、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别3.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池反应、蓄电池、电解质溶液、金属腐蚀等(5)物质的稳定性1. 物质的稳定性与易燃、不易燃、猛燃、自燃、爆炸性及危险性等的关系2. 物质的稳定性与热力学稳定性及动力学稳定性的关系3. 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6)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的概念、条件及化学平衡的特征2. 平衡常数及其计算3. 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状况及变化规律的关系4. 影响反应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7)化学动力学1. 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化学动力学的关系2.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表面积等3. 变速机理:物理变速、化学变速、催化变速等4.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初始速率法、等速线法、浊度法等(8)气体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推导过程2. 气体的摩尔体积、理想气体的浓度、气体化学计量问题3. 理想气体的混合与网站规律4.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及其修正(9)水和溶液1. 水的结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2. 水的溶解性机制及溶解度的影响因素3. 溶液的构成及其性质4. 溶液的制备与常见的溶液浓度单位(10)电化学1. 电解与析出反应的定义、特点及其它类型的电化学反应2. 电流强度、电弧大小和电动势的关系和计算3. 电解槽的构造和反应机理4. 售卖化学反应中电流强度、通量、过电导率的计算这些知识点是____年高考化学中关于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易错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最高考高中化学必考易错知识点详解总结
![新最高考高中化学必考易错知识点详解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2cd8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0.png)
新最高考高中化学必考易错知识点详解总结高考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考查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必考易错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必考易错的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详细解析和总结。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知识的基础,也是高考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周期表中的分类、周期和族。
易错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以及周期和族的划分。
有些学生容易混淆元素的周期和族,造成答题的错误。
2.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中的关键和难点。
需要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和反应。
重点是认识和掌握醇、醚、酚、醛、酮、酸、酯、脂肪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易错点: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和逻辑。
有机反应涉及到的类型很多,有些学生往往弄混或记忆不牢固,导致答题错误。
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常见考点。
需要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重点是理解酸碱滴定和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易错点: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
酸碱滴定的结果往往依赖于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所以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指示剂,否则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4.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高考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
需要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重点是理解活化能的概念和它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易错点: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催化剂的关系。
有些学生容易混淆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催化剂之间的关系,造成答题的错误。
5.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难点。
需要掌握化学平衡的条件、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重点是理解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原理。
易错点:化学平衡与浓度、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
有些学生容易忽视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造成答题的错误。
总结起来,高中化学的必考易错知识点主要包括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酸碱中和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类型09 物质结构与性质(7大易错点)(原卷版)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类型09 物质结构与性质(7大易错点)(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bb9f9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0.png)
易错类型09物质结构与性质易错点1不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易错点2不掌握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大小比较易错点3不清楚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易错点4不会判断分子中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易错点5不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微粒的立体构型易错点6不能判断晶体的化学式、晶体中原子的配位数、晶体类型易错点7不能正确计算空间利用率和晶体密度易错点1不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分析】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尽可能地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进入能量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所有电子排布规则都需要满足能量最低原理。
如图为构造原理示意图,即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图:(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状态相反。
如2s轨道上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如2p3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或。
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如24Cr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2.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概念:将轨道上所排布的电子数标注在该轨道符号右上角,并按照电子层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
②表示方法:,如16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再如26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
③简化电子排布式:把内层电子已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部分写成“原子实”,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得到简化的电子排布式。
上述两种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分别为[Ne]3s23p4、[Ar]3d64s2。
④外围电子排布式: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中省去相应的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后剩下的部分。
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
![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https://img.taocdn.com/s3/m/19da0b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2.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关口,其中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对许多学生来说是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化学知识点繁多,而且易错的知识点更是令人头疼。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帮助学生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化学分数。
一、物质的化学式在高考中,很多题目涉及到物质的化学式,而这也是一大易错点。
学生们容易混淆化学式中的元素符号和下标,从而导致错误的结果。
举例而言,许多学生将硫酸(H2SO4)中的氧气的化学式写为O2,而忽略了需要用(SO4)表示的硫酸根。
因此,理解化学式的构成是避免此类错误的关键。
二、化学物质的官能团高考化学中的另一个易错点是对化学物质的官能团的理解。
官能团是由一组原子形成的,它们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能力。
许多学生常常混淆酸、醇和醛等官能团,从而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物质性质的判断中出现错误答案。
因此,在学习化学时,要着重掌握各种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避免混淆。
三、化学方程式平衡化学方程式平衡是高考化学中经常考察的一项内容,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学生们往往会迷失在平衡反应中氧化还原和酸碱中电子的转移上。
举例而言,当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学生们常常忽略反应中原子电荷平衡的问题,导致反应方程式出错。
因此,在解答平衡问题时,除了要牢记各种化学符号的电荷变化外,还要注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子转移。
四、态的表示在高考化学的题目中,态的表示也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
学生们往往在平衡化学方程式中,忽略了气体、液体、固体和溶液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方程式不平衡。
举例而言,当涉及到酸碱中和反应时,学生们可能会误将酸和碱以晶体的形式表示,而忽略了需要以溶液(水)的形式表示。
因此,在解答涉及到酸碱反应的题目时,要注意气液固之间的切换和方程的平衡。
五、性质特征的判断化学中,很多题目涉及到物质的性质特征,而这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学生们常常忽略一些细节,从而导致判断错误。
举例而言,当涉及到某个物质的颜色变化时,学生们可能会忽略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058d11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b.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2024)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碳元素包含^12C、^13C、^14C等不同的原子。
- 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空气(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蒸馏水。
-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
- 酸、碱、盐、氧化物:-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如HCl、H_2SO_4。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_2。
-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_2CO_3。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MgO。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组成。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2H_2 +O_2{点燃}{===}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3. 化学中的计量关系。
- 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为摩尔(mol)。
- 阿伏伽德罗常数(N_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mol^-1。
- 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
例如,H_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 气体摩尔体积(V_m):在标准状况(0^∘C,101kPa)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即V_m = 22.4L/mol。
高考化学:化学与生活中的易错点
![高考化学:化学与生活中的易错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712a4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8.png)
高考化学:化学与生活中的易错点一、材料篇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硅酸盐产品。
2.石膏用于调节水泥硬化速率。
3.制普通玻璃的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4.耐辐照光学石英玻璃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复合材料。
5.半导体、太阳能板是Si,光导纤维是SiO2。
6.AlN、GaN不是金属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7.新型陶瓷Si3N4耐高温,可作为发动机内胆材料。
8.新型陶瓷不属于硅酸盐产品。
9.单质镓、硅、锗都是半导体。
10.砷化镓属于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太阳能电池板。
11.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
12.碳纳米材料、碳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13.玻璃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高分子材料,可用于隔音、隔热。
14.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C70等均是碳单质。
15.富勒烯、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不是胶体。
16.炭黑、焦炭都是无定形碳,都不是晶体。
17.硅酸钠的水溶液可以用作黏合剂和防火剂。
18.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质量轻、耐腐蚀等优点。
19.黄铜为合金,但仍然为金属晶体。
20.玻璃钢是纤维强化塑料,不是钢。
21.稀土元素指镧系元素、钪和钇。
22.硬铝的强度高、密度小,可用于制作C919飞机外壳。
23.三氧化二铝可用作耐火材料。
24.聚乙炔是导电高分子材料,石墨炔也可以导电。
25.蜡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酯,不是高分子。
26.尼龙-66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强度大。
27.“零碳甲醇”含碳且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28.聚四氟乙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熔化。
29.硅橡胶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不是传统有机高分子材料。
30.含增塑剂的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
31.汉白玉的主要成分是CaCO3。
32.生石膏是CaSO4·2H2O,熟石膏是2CaSO4·H2O。
33.石刻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陶俑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34.液氮-液氢不可作为火箭推进剂。
高考化学九大易错知识点
![高考化学九大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b11e4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2.png)
高考化学九大易错知识点1、fe3+离子是黄色的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
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
因此浓的fecl3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导致的。
真正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
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2、羟基就是氢氧根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
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
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比如:c2h5oh中的oh就是羟基,不能电离出;硫酸中存有两个oh也就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将电离出来oh-的。
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够电离出,因此这里叫做氢氧根。
3、酸式盐溶液呈酸性表面来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
到底酸式盐呈圆形什么性,必须分情况探讨。
如果这就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来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
而弱酸的酸式盐,则必须比较它电离出来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
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很大如nahco3,则溶液呈圆形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来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
4、agoh遇水分解我辨认出不少人都这么说道,其实看看溶解性表agoh一格为“-”就指出就是受热水解,其实不是的。
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够水解,所以在为丛藓科扭口藓水解时获得agoh后就马上水解,因而agoh常温下不存有。
和水是没关系的。
如果在低温下展开这个操作方式,就是可以获得agoh这个白色结晶的。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够电离多少个h+,就是必须看看它结构中存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就是无法电离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总结常错点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 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
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 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 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常错点6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
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常错点7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常错点8 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辨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常错点9 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辨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
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常错点10 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常错点11 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
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常错点12 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
常错点13 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常错点14 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常错点15 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
常错点16 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
常错点17 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辨析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2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常错点18 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辨析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速率。
常错点19 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大。
辨析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才会增大,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
常错点20 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辨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ΔG=ΔH-TΔS,仅从焓变或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
常错点21 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 ℃时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cH+和cOH-不能再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常错点22 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
辨析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O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和cH+总是相等的,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常错点23 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
辨析1酸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
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若为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
常错点24 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辨析 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
常错点25 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辨析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常错点26 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辨析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
常错点27 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辨析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常错点28 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辨析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反应就会剧烈进行。
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常错点29 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辨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
常错点30 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辨析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常错点31 错误地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辨析虽然两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常错点32 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辨析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
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常错点33 错误地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辨析苯酚的电离能力虽比碳酸弱,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强,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常错点34 错误地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辨析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常错点35 错误地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辨析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
常错点36 错误地认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辨析高分子化合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几万到几百万;二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各个分子的n值不同,无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
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固定的,一般在几百范围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常错点37使用试管、烧瓶加热液体时,忽视对液体量的要求,所加液体过多。
辨析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31。
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1。
常错点38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记错药品和砝码位置,称量NaOH固体时,误将药品放在纸上。
辨析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是左物右码。
称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内或放在称量瓶内。
常错点39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设置,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将误差分析错误。
辨析量筒无“0”刻度,且刻度值从下往上增大,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从上往下增大。
观察刻度时相同的失误,误差相反。
常错点40混淆试纸的使用要求,测pH时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辨析使用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时要先用蒸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
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
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
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